資料載入處理中...
本站說明
|
首頁
|
圖書館首頁
|
操作說明
|
聯絡我們
|
English
簡易查詢
進階查詢
論文瀏覽
熱門排行
我的研究室
論文建檔
帳號:guest(3.141.29.162)
離開系統
字體大小:
詳目顯示
第 1 筆 / 共 1 筆
/1
頁
以作者查詢圖書館館藏
、
以作者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系統
、
以作者查詢全國書目
、
勘誤回報
論文基本資料
摘要
外文摘要
論文目次
參考文獻
電子全文
作者:
張意佳
作者(英文):
I-Chia Chang
論文名稱:
融合。互動。創新:雲端書藝合作學習之研究
論文名稱(英文):
Integration, Interaction, Innovation: A Study of Collaborative Learning in Calligraphic Art through Cloud Service
指導教授:
羅美蘭
口試委員:
廖敦如
李秀華
學位類別:
碩士
校院名稱:
國立東華大學
系所名稱:
藝術創意產業學系
學號:
610475108
出版年(民國):
107
畢業學年度:
106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05
關鍵詞:
書藝
、
建構學習理論
、
雲端服務
、
網路合作學習
、
視覺藝術教育
關鍵詞(英文):
Calligraphic Art
、
Constructivist Learning
、
Web-based Cooperative Learning
、
Cloud Service
、
Visual Art Education
相關次數:
推薦:0
點閱:13
評分:
下載:4
收藏:0
本研究目的旨在利用Facebook雲端社群推廣書法藝術,與成員分享書藝資訊和創作成品,共譜書藝學習經驗。本研究採行動研究方法取向,利用Facebook社團,加入對書藝有興趣之參與者為研究對象。藉由觀察、參與者創作、回應、文件分析等,進行資料分析作為雲端社群推廣書藝之評估。
歷經三回合的行動研究,有三項重要研究發現:
(一)透過參與者在社團分享書藝新聞報導、文章、展覽等,有助於建構書法藝術相關之知識;邀請參與者實際創作,分享作品於社團中,可激勵參與者創作動機和意願,啟發創作熱情。
(二)在Facebook書藝社群的學習要領方面:利用網路作為互動的媒介,經由互動溝通、搜尋、紀錄、分享、觀摩五個學習步驟,可促進書藝網路合作學習。
(三)在Facebook社群分享對書藝學習成效方面:據研究者觀察,參與者想要分享自己的作品,進而願意練習書法;在問卷回饋中,結果顯示FB社群分享對書藝學習有助益。
最後,根據研究發現與討論,做成結論,並提出研究省思與建議。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use the Facebook cloud community to promote calligraphic art to share calligraphy information or finished works with other members, and also to share the experience of learning calligraphy. This research focuses on the action research methods, and takes the Facebook community as a medium to gather participants who are interested in calligraphic art as research objects. Analysis of data results from creative activities, and observations of the participants contribute to evaluation of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cloud community’s promotion in calligraphic art.
After three stages of action research, the findings can be summarized in the following categories:
1. Through the sharing of the community by participants calligraphic art reports, articles, exhibitions, etc., it is helpful in expanding knowledge related to calligraphic art. Inviting participants to actually create and to share works in the community can encourage participants to create and inspire passion to create.
2. In the learning process of the Facebook Calligraphic Art Community:
It can promote the cooperative learning of calligraphic art network to using the Internet as an interactive medium, through enhanced communication research, recording, sharing, and appreciation of other member’s works.
3. Regarding the change in the effectiveness of learning calligraphy by the Facebook community:
It is observed that according to researcher, participants want to share their work and then become willing to practice calligraphy; in the feedback of the questionnaire, the results show that action of sharing by the Facebook community is helpful for the study of calligraphic art.
As a result, conclusion and proposal for future development are constructed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findings in this research.
目 次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問題 5
第三節 名詞釋義 6
第四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8
第二章 文獻探討 11
第一節 書法藝術的學習與應用 11
第二節 建構理論與網路合作學習 31
第三節 相關學術論文之分析研究 39
第三章 研究設計與實施 45
第一節 研究方法 45
第二節 研究架構與流程 51
第三節 研究資料蒐集與分析 53
第四節 研究效度與學術倫理 58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討論 61
第一節 第一階段行動研究:試煉 61
第二節 第二階段行動研究:精進 72
第三節 第三階段行動研究:整合 81
第四節 問卷回饋 90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95
第一節 研究結論 95
第二節 研究省思與建議 97
參考文獻 ................101
附錄一 圖片資料來源表.... 107
附錄二 Facebook社團「雲墨書藝」心得回饋問卷截圖...... 123
附錄三 問卷結果統計百分比...... 127
附錄四 研究參與者知情同意書...... 130
壹、中文部分
朱則剛(1996)。建構主義知識論對教學與教學研究的意義。教育研究,49,39-45。
江承翰(2014)。臉書成癮與英雄假面之現原形創作。國立臺中科技大學商業設計系碩士班:臺中。
吳思慧(2014)。以網路社群作為教學媒體對七年級生環境教育的知識、態度與動機之影響。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生物學系:彰化。
李佩如(2016)。 使用雲端影音平台YouTube與Facebook探討對學習興趣與學習成效影響之研究---以排球教學為例。樹德科技大學資訊工程系碩士班:高雄。
李岳樺(2011)。數位漫畫創作於Facebook媒體初探。嶺東科技大學數位媒體設計研究所:臺中。
李秉泰(2013)。線上影片註記應用於國小書法教學成效之研究。臺北市立教育大學數學資訊教育學系數學資訊教育教學碩士學位班:臺北。
李思賢(2010)。當代書藝理論體系-台灣現代書法跨領域評析。台北:典藏藝術家。
李蕭錕(2001)。中國書法之旅。臺北:雄獅。
林沛慈(2015)。新北市國民小學書法教育實施現況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新北市。
林秀如(2008)。書法課程數位學習評分系統之研究--以字體架構為例。立德大學資訊傳播研究所:臺北。
林怡君(2011)。Facebook輔助高中美術教學之效能。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美術學系:臺北。
林昭宇、吳可文(2015)。Facebook學習社群融入數位藝術創作對知識建構的影響。設計學研究,18(1):123-145。
林莉薇(2017)。書法教育實施現況與教學模式之研究—以新北市公立國民小學為例。國立臺北教育大學教育經營與管理學系碩士班:臺北。
林義順(2012)。運用雲端合作學習促進大專學生資訊課程學習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科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高雄。
邱貴發(1996)。情境學習理念與電腦輔助學習—學習社群理念探討。臺北,師大書苑。
邱貴發(1998)。網路世界中的學習:理念與發展。教育研究資訊,卷6(1):,20-27。
施翔友(2004)。臺中縣國民小學九年一貫課程四年級書法教學實施現況之調查研究。國立新竹教育大學美勞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新竹市。
柳學智、西沐(2001)。甲骨文藝術概論。北京,中國書店。
孫春在、林珊如(2007)。網路合作學習:數位時代的互動學習環境、教學與評量。臺北:心理。
孫劍秋主編(2013)。國民中小學書法教學。新北市:國家教育研究院
徐永進(2007)。解放書法:6種紙上做愛的狂喜境界。臺北:大度山。
馬韻慧(2011)。以普普藝術風格表現社群網站「臉書」圖形溝通之插畫創作。國立臺灣藝術大學視覺傳達設計學系碩士班:臺北。
國立臺灣藝術教育館(2015)。書法・讚!。臺北:五南。
張文瑩(2012)。雲端化專題導向合作式學習-以Google Docs及Facebook為共同創作平台為例。國立臺南大學數位學習科技學系碩士班:臺南。
張素馨(2012)。國民中學英語教師使用社群網站於英語教學態度之研究:以Facebook 應用為例。亞洲大學外國語文學系碩士班:臺中。
張雅婷(2013)。Facebook學習社群融入視覺藝術教學之研究: 以臺北市立龍門國民中學為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美術學系碩士班:臺北。
許正宗(2009)。台灣省展書法風格四十年流變(一九六七-二○○六)。台北市:文津。
郭育嘉(2014)。利用Facebook數位輔助教學對高中生學習成效之影響-以大灣高中為例。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工業科技教育學系碩士班:高雄。
郭重吉(2002)。建構論:科學哲學的省思。載於詹志禹(主編),建構論:理論基礎與教育應用(pp.2-11)。新北市:正中。
郭農聲、李甫(1995)。書法教學。臺北:洪葉。
陳怡如(2009)。社群網站進化成媒體。數位時代,181 期,84 頁。
陳采勤(2014)。兩岸國小實施書法教育政策執行過程之比較。南華大學國際暨大陸事務學系亞太研究碩士班:嘉義。
曾宇君(2017)。高中生使用臉書和紙筆的混合式英文寫作教學之效益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英語學系:高雄。
黃智陽(2010)。轉進當代藝術的書法現象考察。清華學報,40(3):609-662。
楊宜怡(2014)。國民小學書法教育研究-以高雄市明宗國小為例。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國文教學碩士班:高雄。
楊馥吉(2008)。台灣當代書法的傳統與實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美術研究所碩士班:臺北。
詹志禹主編(2001),建構論:理論基礎與教育應用。新北市:正中。
廖文姬(2013)。運用Facebook協助高中生物科技教學的行動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生物學系碩士班:彰化。
甄曉蘭、曾志華(2002)。建構教學理念的興起與應用。載於詹志禹(主編),建構論:理論基礎與教育應用(pp.2-11)。新北市:正中。
趙柏璋(2014)。探討以Facebook輔助教學之學習成效:以國小高年級學生為例。國立虎尾科技大學資訊管理研究所在職專班:雲林。
潘世尊(2005)。教育行動研究:理論、實踐與反省。臺北:心理。
蔡美華(譯)(2003)。行動研究法。學富文化:臺北。
蔡清田(2000)。行動研究及其在教育研究上的應用。中正大學教育學院主編。質的研究方法。高雄:麗文文化。
蔡清田(譯)(2004)。課程行動研究:反思實務工作者的方法與資源手冊。高雄:麗文文化。
蔣文光(1993)。中國書法史。臺北:文津。
蔣勳(2009)。漢字書法之美。臺北:遠流。
鄭曜忠(2008)。建構主義取向網路學習對高中生程式語言與邏輯學習成效影響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工業教育與技術學系博士論文:彰化。
黎孟德(2015)。書法,漢字最美的歷史。臺北:漫遊者。
嚴祥鸞(2009)。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胡幼慧主編。臺北:巨流圖書。
蘇郁雯(2014)。生命教育融入高中美術課程之行動研究-生命美學的探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美術學系博士班美術教育組博士班:臺北。
貳、英文部分
Confrey, J. (1995). How compatible are radical constructivism, sociocultural approaches, and social constructivism? In L. P. Steffe & J. Gale (Eds.), Constructivism in Education (185-225). Hillsdale, NJ: Lawrence Erlbaum Associsates.
Saura, Á.&Moreno, C. (2012). AVATARS for artistic and technological learning. Th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rts Education. 10 (2), 59-87.
Villeneuve, P (2015). Inquiry in the art class. Th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rts Education .13 (2), 1-30.
Slavin, R. E. (1990). Cooperative learning: Theory, research and practice. Englewood Cliffs, NJ: Prentice Hall.
叁、網路資源
何佩珊(2016)。台灣活躍用戶破1800萬人,Facebook鎖定電商發力。2018/06/06取自於:https://www.bnext.com.tw/article/40252/BN-2016-07-19-174028-223
美國國家標準與技術研究院(NIST)(2016)。NIST Cloud Computing Program。2018/06/06取自:http://www.nist.gov/itl/cloud/
雲門舞集官方網站(2017)。狂草。2018/06/06取自於:http://www.cloudgate.org.tw/front/staticPage/pages/wild-cursive
廖文峯(2011)。自然科學發展處處長致全體自然科學界的一封信-研究的基石重視學術倫理。2018/01/19取自http://www.nsc.gov.tw/nat/fp.asp?xItem=19241&ctNode=1796
宜蘭縣北成國小教師團隊(2013)。書法e網通---文字大不同。2018/06/06取自於:https://market.cloud.edu.tw/resources/web/1685479
何創時書法藝術基金會(2018)。關鍵字 2017 第十屆傳統與實驗書藝雙年展。2018/07/29取自於:http://www.hosfoundation.com/exhibition/exhibition.php?IKEY=109
01.pdf
推文
當script無法執行時可按︰
推文
推薦
當script無法執行時可按︰
推薦
評分
當script無法執行時可按︰
評分
引用網址
當script無法執行時可按︰
引用網址
轉寄
當script無法執行時可按︰
轉寄
top
相關論文
1.
視覺藝術教育雲端協作:學位論文撰寫之研究
2.
生命圖像與詮釋-張劉月阿嬤的樸素繪畫個案研究
3.
開啟兒童關懷自然的心眼-兒童自然生態攝影教學之行動研究
4.
國小高年級學童心智繪圖之視覺創思表現研究
5.
美藝生活茶飄香:靜思茶道的美育意涵與實踐
6.
國小高年級美術班數位藝術教學研究-以漫畫英雄創作為例
7.
以ICT支援藝術學習活動激發學童視覺創造力之行動研究
8.
教學經驗的傳習與再創: 視覺藝術教師專業成長之敘說研究
9.
以隱喻抽取技術探究吸引閱聽人創意短片構成要素之研究
10.
美術班彩畫教學研究―以花蓮縣中原國小中年級為例
11.
以生命教育為議題的視覺文化教學行動研究
12.
數位典藏資源運用於國小藝術教學之行動研究
13.
以青少年流行文化為主題的數位影像創思教學研究
14.
台灣電腦動畫人才培育學程規劃之研究
15.
視覺文化影像解讀教學實踐之行動研究
建檔說明
|
表單下載
|
管理/審核者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