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號:guest(3.128.198.90)          離開系統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詳目顯示

以作者查詢圖書館館藏以作者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系統以作者查詢全國書目勘誤回報
作者:陳怡伶
作者(英文):Yi-Ling Chen
論文名稱:臺灣的木目金工藝:發展脈絡與工藝內涵之研究
論文名稱(英文):The Mokume-gane craft in Taiwan:A study on the development and the value of the craft
指導教授:陳怡方
指導教授(英文):Yi-Fang Chen
口試委員:林淑雅
李建緯
口試委員(英文):Syu-Ya Lin
Chien-Wei Lee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東華大學
系所名稱:藝術創意產業學系
學號:610475207
出版年(民國):107
畢業學年度:106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59
關鍵詞:木目金木紋金屬工藝價值技法工序工藝傳承
關鍵詞(英文):Mokume-ganevalue of the craftcrafts industryways of inheritance of the crafts
相關次數:
  • 推薦推薦:0
  • 點閱點閱:26
  • 評分評分: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
  • 下載下載:12
  • 收藏收藏:0
本研究以木目金工藝作為研究對象,探討木目金工藝在日本和臺灣二地自17世紀至今的發展過程及其技藝沿革,並探索其中所蘊藏之文化內涵。木目金工藝完整的歷史尚未被整理因而零散,因此本研究首先從文獻中了解木目金工藝在不同時空背景下的角色,建立完整的發展脈絡,研究木目金工藝之發展沿革與演變,探討其在日本與臺灣的脈絡中,因文化背景的不同所形成之差異性及內涵轉變,以及經歷當代社會的改變所延伸出來之新型態的產業走向與因應現況而轉變的型態。本研究目的如下:一、瞭解木目金工藝的發展脈絡;二、探究木目金工藝的美學價值與在工序上的特殊性。透過歷史上與當代木目金工藝的對話,瞭解木目金工藝之工藝價值,並隨著時代潮流,賦予新的詮釋。本研究發現,過去的文獻中確實在木目金工藝發展脈絡中有所缺漏,且多種說法並存,除釐清木目金工藝的歷史之外,對於這項工藝的美學也需分析其中的獨特性,研究發現木目金的美在世界各處都掀起了一陣旋風,其特殊性與價值在於其花紋呈現與形成,多年過去,人氣度依然不減,目前為止對臺灣金屬工藝發展並沒有直接顯著的影響,儘管如此,它卻成為了臺灣創作者創作的手法。
This research explores the development of the Mokume-gane in Japan and Taiwan from the 17 century to the present and investgates the value of the Mokume-gane in Taiwan. The three purposes of this research are: firstly, to understand the development of the Mokume-gane context. Based on the literature of the Mokume-gane craft, I find the roles of the craft in different times and places, which lead to its techniques and the unique beauty. Secondly, to explore the aesthetic value of Mokume-gane and its particularity of the process of making. Through the dialogue between Mokume-gane in the history and the contemporary, this research contributes to the understanding of its craft value. The study found that the Mokume-gane takes its beauty by storm in various parts of the world. Its particularity and value lies in its presentation and formation. After many years, the popularity is still decreasing. However, there is no direct impact on the development of Taiwan’s metal process. Despite this, it has become the creation method of Taiwan's creators.
表目錄 v
圖目錄 vii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緣起與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 7
第三節 研究問題定位 13
一、研究範圍 13
二、名詞定義 14
第四節 研究方法 17
一、文獻分析 17
二、工藝學習 18
三、研究架構 18
第二章 木目金工藝:特質與發展脈絡 21
第一節 木目金工藝發展的時空脈絡 21
第二節 文獻中的木目金工藝 25
第三節 木目金工藝在日本的發展 29
第四節 木目金工藝在臺灣的發展 37
第三章 木目金工藝:材質與技藝 45
第一節 木目金材料之性質與特性 51
一、貴金屬 51
二、卑金屬 54
三、常用合金 56
第二節 木目紋之工藝呈現 59
一、木目金(mokumegane) 64
二、新木目金(new mokumegane) 65
三、金銀錯 68
四、大馬士革鋼(Damascus steel) 79
五、雕漆(漆工藝) 80
六、絞胎(陶工藝) 81
第三節 木目金與大馬士革鋼的差異 83
第四章 木目金工藝的內涵 85
第一節 所需用具與設備 85
第二節 工法與工序 87
第三節 局限 125
第四節 當代木目金工藝 129
一、當代臺灣木目金工藝工作室 129
二、木目金工藝在台灣的發展 131
三、技藝的傳承與延續 134
第五章 結語 141
參考文獻 147
中文文獻
Alberta Stwertka(2004)。田曉伍、任金霞譯。化學元素導覽。世潮:臺北。
STUDIO HARD Deluxe(2009)。周昭駿譯。超萌!化學元素週期表─118動漫美少女幫你奠定化學基礎。如何:臺北。
三田村有芳(2011)〈日本金屬工藝技法木紋金研究〉。設計實踐。219期,頁80-81。
王小茉、王衛平(2016)。〈論工業化背景下的工匠精神〉。裝飾。第5期,頁15-17。
王梅珍(2012)。戀金‧三拾:王梅珍個展。臺灣工藝研發中心:南投。
王韻鈴(2015)。手作品牌體驗行銷、體驗價值對顧客忠誠度的影響(碩士論文)。取自臺灣博碩士論文系統。(系統編號:103NTUA0727006)
田自秉、楊伯達(1993)。中國工藝美術史。文津:臺北。
朱玉(2011)。〈木紋金屬工藝在現代首飾設計中的體現〉。藝術與設計,10期,頁132-134。
何振紀(2016)。〈日本漆藝小史(上)〉。中國生漆。第1期,頁34-43。
───(2016)。〈日本漆藝小史(下)〉。中國生漆。第2期,頁16-25。
余益強(1982)。常用有色金屬。華聯:臺北。
吳璵璟(2016)。〈民間工藝保護的困境與對策建議〉。現代裝飾(理論)。第6期,頁189。
吳藝丁(2008)。〈中國民間工藝品的現代行銷之路〉。藝術探索。第22卷第5期,頁135-136。
───(2009)。〈民藝行銷─從中日兩國民間工藝發展現況看品牌作用〉。東華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9卷第2期,頁129-131。
李延祥(1999)。〈烏茲鋼與大馬士革鋼(續)〉。金屬世界。第1期,頁24。
李建緯(2008)。〈一方寸一世界─試析戰國時期北方黃金牌飾的美學意涵〉。藝術學報。第82期,頁15-31。
───(2010)。先秦至漢代黃金製品工藝與身體技術研究─兼論其所反映的文化交流與身分認同問題(博士論文)。取自臺灣博碩士論文系統。(系統編號:098TNCA5702001)
───(2011)。〈成器之道─中國先秦至漢代對黃金的認識與工藝技術研究〉。美術學報。第4期,頁1-52。
───(2011)。〈從物質關、技術與飾身角度詮釋傳統與當代金工之傳承與變革〉。藝術學報。第7期,頁31-59。
───(2013)。〈從考古材料式析遼代金銀細工藝之特點〉。輔仁歷史學報。第三十期,頁1-55。
李思達(2016)。〈日本刀冷兵器暴力美學的極致〉。國家人文歷史。第11期,頁104-109。
李哲文(2004)。〈世界三大名刀〉。青年科學。第1期,頁48。
杜正勝(2002)。清宮蒔繪:院藏日本漆藝特展。國立故宮博物院:臺北。
周鵬(2012)。〈木紋金首飾的商業前景與規模化生產探討〉。中國寶玉石。第4期,頁150-152。
林秀琴、管寧(2011)。〈跨界:當代臺灣工藝的形式、美學和文化建構〉。福建論壇。6期,頁93-98。
林保堯(2005)。〈中日文化資產法令比較與案例省思─以民族藝術、民俗及有關文物為例〉。文資學報。第一期,頁181-236。
邱春林(2006)。〈工藝美術保護與發展中的文化矛盾〉。文藝研究。第12期,頁118-126。
邱海云(2016)。〈傳承的現實尷尬與「工匠精神」〉。人民之友。第8期,頁63。
長北(2009)。〈從中日漆藝的比較論中國大漆髹飾工藝的保護與發展─中國漆藝代表團訪日所見所思所惑〉。東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11卷第3期,頁72-77。
柳宗悅(2013)。張魯、徐藝乙譯。柳宗悅 日本民藝之旅。遠足:臺北。
───(2013)。戴偉傑、張華英、陳令嫻譯。工藝之道:日本白年生活美學之濫觴。大鴻藝術:臺北。
紀宗安(2002)。〈中國古代對外文化交流中的漆與漆藝〉。山西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第29卷第3期,頁5-11。
美帆(2016)。武岳等譯。誠實的手藝。寫樂:臺北市。
胡興軍、子蔭(2004)。〈大馬士革鋼刀〉。精武。第3期,頁44-45。
唐緒祥(1996)。〈日本首飾與日本文化〉。飾,DECORATION。第2期,頁
夏燕靖(2001)。中國藝術設計史。遼寧美術:瀋陽。
袁宣萍(2004)。〈傳統工藝與現代社會〉。浙江工藝美術。第2期,頁15-17。
郝琦、初秀(2008)。〈木紋金屬工藝初探〉。寶石和寶石學雜誌。第10卷第3期,頁39-44。
國立歷史博物館編輯委員會(2013)。誰與爭鋒:陳天陽創作紀念展。史博館:臺北。
康育全(2010)。臺灣金屬工藝設計產業鏈及發展政策之研究(碩士論文)。取自臺灣博碩士論文系統。(系統編號:099CYUT5224002)
張夫也(2010)。〈折射日本古代文明的金屬工藝〉。蘇州工藝美術質借技術學院學報雜誌。第2期,頁59-62。
張正虹(2007)。〈和風拂面〉。中國黃金珠寶。第3期,頁83-87。
張飛龍(2005)。〈中國漆文化的外傳和影響〉。中國生漆。第24卷第2期,頁1-8,20。
張飛龍主編(2007)。〈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雕漆技藝〉。中國生漆。第26卷第2期,頁69-72。
張家瑀(2006)。二次世界大戰(1945)後南臺灣金工首飾工藝變遷(碩士論文)。取自臺灣博碩士論文系統。(系統編號:095STU00619001)
張福昌(1999)。〈日本傳統工藝品產業保護和振興政策〉。藝苑(美術版)。第2期,頁56-60。
張福昌、張寒凝、李勇(2011)。〈日本傳統工藝元素在現代設計中的應用〉。美與時代雜誌。第3期,頁9-11。
張瓊慧(2004)。金工飾品:感性行銷的時代。臺灣工藝研究所:南投。
粘碧華(2007)。首飾設計百種:歷史、美學與設計。雄獅:臺北。
莊伯和(2014)。〈傳統的力量─從「工藝之家」談傳承〉。傳藝雙月刊。第111期,頁78-85。
郭常喜(2012)。鋼之流采:郭常喜積層花紋鋼藝術刀劍作品集。中市文化局:臺中。
陳怡方(2017)。〈高等教育轉型的人類學反思:以社會實踐課程的經驗為例〉。台灣人類學刊。第15卷第2期,頁147-184。
陳芳遠(2014)。精湛金工刀劍藝術:陳芳遠刀劍、茗專輯。中市大墩文化中心:臺中。
陳嫵如、陳俊良、徐啟賢、林榮泰(2013)。〈探討時尚工藝的感質力之研究〉。2013工藝創作與文創設計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頁86-103。
陳麗華(2008)。你應該知道的200件雕漆。藝術家:台北市。
曾永玲(2012)。鑠金器成:臺灣金屬工藝文化。臺灣工藝研發中心:南投。
程紅梅(2002)。〈古代中日漆藝交流論述〉。廣州廣播電視大學學報。第2卷第4期,頁51-55。
楊百似(2005)。刀的藝術The art of knife。品度:臺北。
楊岳蓉(2016)。化朽.撫存-楊岳蓉創作論述(碩士論文)。取自臺灣博碩士論文系統。(系統編號:104DYU00317013)
楊承峰(2010)。層峰山林:楊承峰金工漆藝創作專輯。臺灣工藝研發中心:南投。
葉茂林(2009)。記錄珍稀─機動組合之金工創作(碩士論文)。取自臺灣博碩士論文系統。(系統編號:097TNCA5509015)
葉樹姍(2012)。嶺南鑄劍大師─陳天陽刀劍紀念展。中市港區藝術中心:臺中。
鄒寧馨(2010)。〈日本人文、美學之於現代首飾設計〉。藝術設計研究。第2期,頁84-87。
滿芊何、吳映月(2014)。〈關於工藝契合與創新問題的思考〉。南京藝術學院學報(美術與設計版)。第4期,頁100-103。
趙丹綺、王意婷(2008)。金屬工藝入門─玩金術。鍊丹場珠寶金工工作室:台北。
趙丹綺(2014)。玩金術2─金工創作進階。鍊丹場珠寶金工工作室:台北。
趙丹綺(2016)。起‧點─趙丹綺栗紋法金工創作。鍊丹場珠寶金工工作室:新北。
齊善鴻(2016)。〈創新的時代呼喚「工匠精神」〉。道德與文明。第5期,頁5-9。
劉萬航(1989)。金銀裝飾藝術。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新北市。
劉謙慧(2007)。傳統銀樓文化產業演變之研究─以豐原地區為例(碩士論文)。取自臺灣博碩士論文系統。(系統編號:095DYU00619017)
潘夏蓉(2010)。〈淺談首飾的肌理之美〉。中國寶玉石。第1期,頁102-105。
蔡美麗(2001)。文化政策與臺灣工藝發展(1979~1999)(碩士論文)。取自臺灣博碩士論文系統。(系統編號:089THU00233010)
鄭宜憓(2008)。臺灣傳統金飾的工匠與設計(碩士論文)。取自臺灣博碩士論文系統。(系統編號:096CYUT5619005)
蕭正鼎(2012)。工藝政策發展對臺灣工藝地方產業之影響(碩士論文)。取自臺灣博碩士論文系統。(系統編號:100NTTI5317013)
鍾若珩(2014)。提升非貴金屬工藝價值之表面質感設計策略(碩士論文)。取自臺灣博碩士論文系統。(系統編號:102YUNT5787010)
顏路明(2014)。〈中國漆藝的發展脈絡及其價值〉。閩江學院學報。第3期,頁107-110。
魏吉芝(2016)。緩步‧細酌─魏吉芝創作自述(碩士論文)。取自臺灣博碩士論文系統。(系統編號:104NTPT0632043)
原文文獻
4tune box(2015)。日本刀列傳:寫真と由來で深く知る日本刀の物語。英和:東京都。
久保智康(2010)。東アジアをめぐる金屬工藝:中世、國際交流の新視點。勉誠:東京。
山本道生(2015)。日本の刀劍。枻出版社:東京都。
川井健太、石黑農、平井柚輝、野田尚人(2013)。〈学生による木目金伝統工芸の再現〉。日本高専学会誌(Journal of JACT)。第18卷,第4號,頁45-50。
竹內次男、松原潔(2007)。〈「鐔・鍔」のこと〉。美術工芸資料館収蔵品紹介。頁21-22。
宮崎有見子(2010)。〈刀装具のかざりの構造〉。美術科研究。第26卷,頁83-96。
高橋正樹(2009)。木目金の教科書。東京美術;日本。
網路文獻
幻の技「木目金」その伝統技法をアートクレイで表現する『新木目金』。發表於銀粘土アートクレイシルバー公式サイト:https://www.artclayclub.com/school/mokumegane.shtml(瀏覽日期:2017/1/7)
冬官考工記。取自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畫:http://ctext.org/rites-of-zhou/dong-guan-kao-gong-ji/zh(瀏覽日期:2016/11/20)
正阿弥伝兵衛。取自コトバンク:https://kotobank.jp/word/%E6%AD%A3%E9%98%BF%E5%BC%A5%E4%BC%9D%E5%85%B5%E8%A1%9B-1081978(瀏覽日期:105/8/23)
許耀華(2001)。〈日本刀鐔─金屬藝術極致之美〉。《輕兵器》。第二卷。取自:日本刀鐔─金屬藝術極致之美【部落格文獻資料】,取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50a944670100c4s7.html(瀏覽日期:2016/12/17)
小柳一。〈存続の危機を乗り越えた「杢目金」〉。取自結婚指輪は「杢目金」でしょ!?:http://pocketholejigreviews.net/(瀏覽日期:2017/5/15)
文化財の研究。發表自杢目金屋:https://www.mokumeganeya.com/bunkazai/(瀏覽日期:105/8/29)
木目金鐔。發表自杢目金屋:https://www.mokumeganeya.com/mokumegane/(瀏覽日期:105/8/28)
Demon(2008年1月29日)。亂談日本刀(二)古刀‧日本刀各部介紹【部落格文獻資料】。取自:http://blog.xuite.net/jninesunshong/Demon/15527549(瀏覽日期:105/8/23)
Jeffy(2011年3月12日)。甚麼是K金?【部落格文獻資料】。取自:http://jeff588588.pixnet.net/blog/post/49326388-%E4%BB%80%E9%BA%BC%E6%98%AFk%E9%87%91%3F(瀏覽日期:105/11/23)
林齊(2011年9月8日)。〈三大名刀是甚麼?〉。取自刀劍百科:http://bambooks.baike.com/article-63349.html(瀏覽日期:2017/5/11)
Roger(2012年5月11日)。銀黏土與銅黏土之新木目金---隨想法【部落格文獻資料】。取自:http://blog.xuite.net/roger3349/johnsilver/128151389-%E9%8A%80%E9%BB%8F%E5%9C%9F%E8%88%87%E9%8A%85%E9%BB%8F%E5%9C%9F%E4%B9%8B%E6%96%B0%E6%9C%A8%E7%9B%AE%E9%87%91---%E9%9A%A8%E6%83%B3%E6%B3%95(瀏覽日期:2017/1/7)
羊+~銀黏土手作(2012年7月4日)。~新木目金~【部落格文獻資料】。取自:http://silvercorner.pixnet.net/blog/post/36663427-~%E6%96%B0%E6%9C%A8%E7%9B%AE%E9%87%91~(瀏覽日期:2017/1/7)
のぐちょ(2013年10月11日)。日本刀を描く時に気にする3つのポイント!参考になるマンガ(ちょっとH)【部落格文獻資料】。取自:http://nogutyo.hatenablog.com/entry/2013/10/11/081207(瀏覽日期:105/8/23)
「和食」,入選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 (2014年1月24日)。發表自走進日本:http://www.nippon.com/hk/genre/culture/l00052/(瀏覽日期:2017/1/15)
MBA智庫百科(2015年4月9日)。體驗經濟【線上百科】。取自:http://wiki.mbalib.com/zh-tw/%E4%BD%93%E9%AA%8C%E7%BB%8F%E6%B5%8E(瀏覽日期:105/12/12)
中國傳統工藝之─纍絲金工(2015年9月19日)。取自環球藝術匯─中華博物:http://www.gg-art.com/column/read.php?newsid=28893(瀏覽日期:2017/4/2)
方敘潔(2015年11月6日)。尋找文字與印刷的老靈魂─日星鑄字行【新聞群組】。取自:https://udn.com/news/story/7232/1294974(瀏覽日期:105/12/12)
董珍鑾(2015年12月23日)。臺北當代工藝設計分館今開館【新聞群組】。取自:http://eradio.ner.gov.tw/news/?recordId=24763&_sp=detail(瀏覽日期:105/12/10)
維基百科(2016年10月23日)。國立臺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線上百科】。取自:https://zh.wikipedia.org/wiki/%E5%9C%8B%E7%AB%8B%E8%87%BA%E7%81%A3%E5%B7%A5%E8%97%9D%E7%A0%94%E7%A9%B6%E7%99%BC%E5%B1%95%E4%B8%AD%E5%BF%83#.E5.8F.83.E8.80.83.E8.B3.87.E6.96.99(瀏覽日期:105/12/10)
龍泉刀劍 (2017年3月27日)。〈懸案!世界第一名刀大馬士革刀的製作工藝怎麼突然消失了?〉。取自每日頭條:https://kknews.cc/culture/vml28pa.html(瀏覽日期:2017/5/1)
臺灣通史卷二十六。取自鄉城臺灣:http://folkdoc.com/classic/p02/ba/ba10/26.htm(瀏覽日期:2016/11/20)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