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號:guest(3.145.191.134)          離開系統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詳目顯示

以作者查詢圖書館館藏以作者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系統以作者查詢全國書目勘誤回報
作者:楊易
作者(英文):Yi Yang
論文名稱:颱風科學數位漫畫之創作研究
論文名稱(英文):The creative research of the typhoon webcomic of science
指導教授:王昱心
指導教授(英文):Shin-Yu Wang
口試委員:王綺穗
廖慶華
口試委員(英文):Chi-Sui Wang
Hua-Ching Liao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東華大學
系所名稱:藝術創意產業學系
學號:610475212
出版年(民國):107
畢業學年度:106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34
關鍵詞:數位漫畫科學傳播科普颱風卷軸式漫畫
關鍵詞(英文):Digital comicScience communicationpopularization of scienceTyphoonScrollable comic
相關次數:
  • 推薦推薦:0
  • 點閱點閱:28
  • 評分評分: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
  • 下載下載:8
  • 收藏收藏:0
科學傳播可謂是對公眾的科學教育,但台灣的科學傳播仍屬萌芽階段。本研究以跨領域與科學教育所研究生共同合作的方式,探討如何透過創作數位漫畫圖像,讓閱讀者可以以輕鬆、易閱讀的方式接收關於颱風氣象預報所要傳達的相關知識,並培養能夠正確解讀預報圖示的素養,因此筆者藉由創作數位科學颱風漫畫;利用漫畫的易親近、易閱讀且易記憶的特性,結合數位載具的發展趨勢,蒐集並分析媒體爭議新聞文本與相關氣象颱風知識,探討科學颱風漫畫並以路徑潛勢圖為主題撰寫腳本。本文以數位繪圖創作颱風科學數位漫畫,將抽象科學文字轉變成易閱讀的漫畫形式,因應當代數位閱讀習慣,以卷軸式漫畫(Scrollable comics)的形式,藉由Webtoon網路漫畫平台,目的透過網路便利性、普及性及大眾使用習慣,讓颱風科學數位漫畫能夠廣泛普及至大眾。綜觀以上,本創作研究將以筆者創作的颱風科學數位漫畫為例,企圖引導閱讀者透過圖像來理解背後的颱風成因與意涵,並進一步探討是否創作數位科學漫畫圖像以達到科學普及的目的性以及教育的可能性。
As science communication is now on the rise and has grown in leaps and bounds over the past few years, we should be aware of the fact that it is not just important for the scientific development, but also for the wellbeing of the nation and the individual. This research is done in cooperation with the science education graduates, meanwhile, interdisciplinary research is carried out, as to discover the ideal and efficient method to present typhoon-related forecast, and ways to make the contents more readable and easily-understood. 「easily understood、readable」 are two major characteristics of comics, along with the benefits brought by digital learning, Webcomics, have become a popular medium to deliver knowledge, messages and even social issues. This research is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controversial news and typhoon-related news, what’s more, the typhoon comics are created based on the information obtained from the typhoon track chart.

In this research, with the use of digital graphics, we have innovated typhoon digital comics. We aim to cultivate a new approach to science among the public by presenting it in a simple way. The scrollable comic-Webtoon offers an opportunity to deliver the knowledge of science to the public; with the advantages offered by the Internet, which includes, convenience and popularity, we can thus bring our digital comics closer to the public. The knowledge of meteorology has been presented to the public through the scientific digital comics, while images within the comics can stimulate the ideas and bring up the understanding of typhoon science. To conclude, through the presentation of the digital innovation, we might be able to learn as if graphical innovation can be an approach to the popularization of science.
目錄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 3
第三節 研究架構 4
第四節 創作研究流程與方法 6
第五節 名詞釋義 7
第二章 文獻探討 8
第一節 漫畫的意涵 9
一、漫畫的定義 9
二、漫畫的特質 10
三、數位漫畫表現形式 15
四、小結 21
第二節 科學傳播與普及 22
一、科學傳播與概念模式 22
二、科學普及 26
三、科學漫畫在教育的可能性 28
四、小結 31
第三節 角色設計 32
一、創造角色的造形元素 32
二、擬人化 34
三、小結 35
第三章 個案研究 37
第一節 漫畫的表現形式 37
一、漫畫的內容 37
二、漫畫的版面構成 40
第二節 颱風科學數位漫畫案例分析 43
一、颱風科學數位漫畫 43
第四章 颱風漫畫創作過程 49
第一節 颱風漫畫資料蒐集 49
一、颱風新聞爭議 49
二、颱風漫畫角色 53
第二節 颱風科學數位漫畫創作過程 66
一、漫畫腳本 66
二、作品成果呈現 68
第三節 颱風科學數位漫畫問卷之調查分析 70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82
第一節 結論 82
第二節 未來發展與建議 85
參考文獻 87
附錄一 91
腳本設計第一回: 91
腳本設計第二回: 98
腳本設計第三回: 104
腳本設計第四回: 114
附錄二 121
第一回 颱風千金與助手 121
第二回 你要去哪裡 123
第四回 難以預料 126
附錄三 颱風數位科學漫畫問卷(前測) 127
附錄四 颱風數位科學漫畫問卷(後測) 131
附錄五 合作同意書 136

參考文獻
一、中文書籍
中譯本(1992)。漫畫基礎技術講座。台北:大然出版社。
手塚治虫(1983)。漫畫入門。台北:武陵出版社。
任東明(1985)。漫畫基本造型。台北市:武陵出版社。
李衣雲(2012)。變形、象徵與符號化的系譜。新北市:稻香。
臥白雲(1970)。漫畫的藝術。台北市:藝術圖書公司。
張有為(1954)。漫畫藝術。台北市:商務出版社。
楊士(1992)。藝術與人生。台北:自立晚報社出版社。
韓叢耀(2005)。圖像傳播學。台北市:威仕曼文化。
蕭湘文(2002)。漫畫研究:傳播觀點的檢視。台北市:五南。
豐子愷(1985)。豐子愷漫畫文選集上、下冊。台北:渤海堂文化公司。
Scott Mccloud (2017)。漫畫原來這樣看。朱浩一 譯。台北:愛米粒出版有限公司。
陳恒安主編(2009)。科技渴望參與。台北市:群學。
翁秀琪(2009)。大眾傳播理論與實証。台北:三民書局

二、學術期刊
陳美岑、張美珍(2007)。科學展示中的漫畫印象。科技博物期刊 Vo.11。
蔡依蓁、陳禹均(2015)。畫格式電子漫畫之讀者接受度。國立台灣藝術大學圖文傳播學報。212頁。
劉俐華(2011)。國際數位漫畫出版及應用發展趨勢之探討。商業設計學報。頁21-40。
范玫芳(2008)。科技、民主與公民身份:安坑灰渣掩埋場設置爭議之個案研究。台灣政治學刊,12(1),185-227。
金濤(1998)。科幻的科普功能。科學月刊,294期,頁 110-112。台北市:科學月刊雜誌社。

三、學術論文
王政揚(2010)。喂我打個叉-互動裝置藝術創作。國立臺灣藝術大學多媒體動畫
藝術學系碩士班。
伊彬(2011)。連環漫畫頁面切割形式與時間表現的關係。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設 計研究所。
朱善傑(2002)。漫畫表現形式在動畫中的應用研究-以漫畫造型與漫畫符號為中
心。國立臺灣藝術大學多媒體動畫藝術學系碩士班。
宋育泰(2009)。《初探漫畫中的圖像敘事:社會符號學的觀點》,碩士論文。 世新大學。
林昱岑(1999)。創意角色造形之設計與應用研究-以青少年的流行文化結合人
物造形為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設計研究研究所設計創作班。
邱孟偉(2004)。漫畫表現形式創作研究-以幽默漫畫為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設
計研究所在職進修碩士班。
柯籙晏(1993)。從故事敘事到科普敘事:科學普及之敘事研究初探。淡江大學大眾傳播學系碩士班。
廖瑾翔(2016)。科學普及影片創作之研究─以生態奈米仿生科普實驗為例。國立東華大學藝術與設計學系碩士班。
張紜瑄(2014)。「擬人化」角色圖像流行現象之分析研究-「角色經濟」的詮釋
與設計。國立臺中科技大學商業設計系碩士班。
黃俊儒、簡妙如(2010)。《在科學與媒體的接壤中所開展之科學傳播研究: 從 科技社會公民的角色及需求出發》。中正大學為國科會研究計畫《從科學新聞到公民意識-以科學傳播理論為基礎之技 職校院自然類通識課程發展研究》(NSC 95-2522-S-343-003-MY3)之部分研究成果。
張濬仁(2009)。動畫角色造形設計之研究-以日本鋼彈機器人系列為例。國立臺中教育大學數位內容科技學系碩士班。
楊方是(2017)。結合科學傳模型與 ADDRIE 模式開發科學漫畫歷程之研以颱風路徑潛勢圖為例。國立東華大學潛能開發學系科學教育碩士班。
黃文信(2012)。電子漫畫易辨性與易讀性之研究。國立臺灣藝術大學圖文傳播
藝術學系碩士班。
楊侑唐(2013)。神獸擬人化造型之創作研究-以安平劍獅為例。崑山科技大學
視覺傳達設計研究所。
劉俐華(2014)。數位漫畫跨媒介敘事特質與表現形式創作研究—以觸控式互動
漫畫「擇」電子書為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美術系博士班美術創作理論組。
蘇均衡(2014)。即時通訊軟體之漫畫表情符號-角色造形設計偏好分析與創作研
究。國立臺中教育大學數位內容科技學系碩士班。

四、網路資料
科學月刊_ 臺灣科學傳播的現況與挑戰-關尚仁
http://scimonth.blogspot.tw/
教育部字典
http://dict.revised.moe.edu.tw/cgibin/cbdic/gsweb.cgi?ccd=NO6pXI&o=e0&sec=sec1&op=v&view=0-1
單格漫畫圖例-豐子愷
https://kknews.cc/culture/xvj4a9.html-
時報悅讀網-蔡志忠漫畫漫話
http://www.readingtimes.com.tw/TimesHtml/authors/tsai/creation/fa0247_1.htm
漫畫王在線漫畫
http://tw.manhuagui.com/comic/1128/9771.html#p=15
泛科學ttps://zh.wikipedia.org/wiki/PanSci_%E6%B3%9B%E7%A7%91%E5%AD%B8


五、西文部分
Baker,M (1989) Comics:The critics,ideology and power.Manchester:Manchester University Press.
Burns, T. W., O'Connor, D. J., & Stocklmayer, S. M. (2003). Science communication: a contemporary definition. Public Underst Sci, 12(2), 183-202.
Negrete, A., & Lartigue, C. (2004). Learning from education to communicate science as a good story. Endeavour, 28(3), 120-124.
Kim, D. H., Jang, H. G., Shin, D. S., Kim, S.-J., Yoo, C. Y., & Chung, M. S. (2012). Science comic strips. Journal of Education and Learning, 1(2), 65.
Osseweijer, P. (2006). A new model for science communication that takes ethical
considerations into account.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ethics, 12(4), 591-593.
Burns, T. W., O'Connor, D. J., & Stocklmayer, S. M. (2003). Science communication: a contemporary definition. Public Underst Sci, 12(2), 183-202.
Levine, D. & Adelman, M.(1982). Beyond language. Prentice-Hall.
Samovar, L., et al.(1989). Understanding ins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2nd ed.) Newbery Award Recors.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