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號:guest(3.141.29.48)          離開系統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詳目顯示

以作者查詢圖書館館藏以作者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系統以作者查詢全國書目勘誤回報
作者:陳佳涵
作者(英文):Chia-Han Chen
論文名稱:心理助人工作者動態身體覺察經驗對個人之影響研究
論文名稱(英文):A Study on The Influence of Dynamic Physical Awareness Experience on psychological Helpers
指導教授:陳淑瓊
指導教授(英文):Shu-Chung Chen
口試委員:李素芬
林玟秀
口試委員(英文):Su-Fen Lee
Wen-Hsiu Lin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東華大學
系所名稱:諮商與臨床心理學系
學號:610483002
出版年(民國):108
畢業學年度:108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216
關鍵詞:心理助人工作者動態靜心動態身體覺察經驗身心靈
關鍵詞(英文):psychological helperdynamic meditationdynamic physical awareness experiencebody mind and spirit
相關次數:
  • 推薦推薦:0
  • 點閱點閱:29
  • 評分評分: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
  • 下載下載:17
  • 收藏收藏:0
本研究旨在探討心理助人工作者動態身體經驗對其個人之影響。本研究採立意抽樣方式進行取樣,邀請五位有持續練習動態身體覺察活動之心理助人工作者,進行深度訪談以了解其練習之相關心路歷程,並採用Labov所提出的敘事結構方法來進行資料分析,所得研究結果如下:
一、 心理助人工作者投入動態身體覺察活動之心路歷程
研究結果發現心理助人工作者投入動態身體覺察活動的契機往往是因為想解決眼前的困境。但矛盾的是,過程中因為自我的努力與掙扎,反而遠離了當下,造成了更多的痛苦。然而,痛苦與困境卻也造就了轉機。透過動身體靜心,在當下面對真實的自己,才發現真實的存在就已很美好,進而接納如實的自己。
二、 心理助人工作者「從動到靜」之主觀經驗
透過持續練習動態身體覺察活動,覺察與專注於外在身體的細微動作,能夠使內在產生寧靜與喜悅之感、發掘內在深藏智慧與領悟,甚至達到意識轉化之高峰經驗。而日常生活中行住坐臥皆是禪,在動靜中取得平衡才是生存之道。
三、 心理助人工作者參與動態身體覺察活動對其個人身心靈與助人專業之影響
本研究亦顯示心理助人工作者在持續練習動態身體覺察活動後,發現身心靈是密切相連的。而靈性提升和身心靈健康,能使個人更加信任、臣服於更大的整體,達到真正的自由。不論在個人生命與專業工作上,皆尊重不同的獨特性,以謙卑的心信任一切的發生。
綜合以上研究結果,本研究提出研究建議,提供未來心理助人實務工作者、研究者與教育工作者作為參考。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explore the impact of dynamic physical awareness experience on psychological helpers. In this study, sampling was done by intentional sampling method. Five psychological helpers who have continuously practiced dynamic physical awareness activities were invited to conduct in-depth interviews to understand the relevant mental processes of their exercises. The narrative structure analysis method proposed by Labov was used for data analysis. The results are as follows:
I. Psychological helpers’ mental journey in dynamic body awareness activities:
The results of the study found that the reason for psychological helpers to engage in dynamic body awareness activities is because they want to solve the dilemma. But paradoxically, because the efforts and struggles of ego, they were more far away from the present and caused more pain. However, pain and predicament have also created a turn for the better. Through dynamic body awareness experiences, facing the true self on the present moment, they found that the real existences of themselves are very beautiful, and then accept the true self.
Ⅱ. The subjective experience of psychological helpers from "moving to quiet":
Through continuous practice of dynamic body awareness activities, awareness and focus on the subtle movements of the external body can create a sense of tranquility and joy within, discover the inner wisdom and realize, and even reach the peak experience of conscious transformation. But in daily life every doing are Zen, and it is the way of survival to achieve balance between movement and quietment.
Ⅲ.Impact of Psychological Helpers' Participation in Dynamic Physical Awareness Activities on Their Personal Body, Mind, Spirit and helping professional:
This study also shows that psychological helpers find that body, mind and spirit are closely connected after continuous practice of dynamic body awareness activities. And spiritual ascension and physical and mental health can enable individuals to trust more, surrender to the whole exist, and achieve true freedom. Regardless of personal life and professional work, individuals respect different uniqueness and trust everything that happens with humility.
Synthesizing the above research results, this research puts forward research recommendations and provides future psychological help practitioners, researchers and educators as a reference.
致謝辭 i
中文摘要 iv
Abstract v
目錄 vii
圖次 ix
表次 x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重要性 1
第二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6
第三節 研究問題 12
第四節 名詞釋義 13
第二章 文獻探討 15
第一節 身體覺察對助人者自我照顧之重要性 15
第二節 動到靜的重要歷程─從身體出發 34
第三節 身心靈健康對心理助人工作者之重要性 42
第三章 研究方法 77
第一節 研究取向─敘事研究 77
第二節 研究對象 82
第三節 研究程序 83
第四節 研究工具 88
第五節 資料處理與分析 92
第六節 研究信實度 100
第七節 研究倫理 103
第四章 研究結果 107
第一節 A的故事 107
第二節 B的故事 119
第三節 C的故事 133
第四節 D的故事 142
第五節 E的故事 152
第六節 跨個案結果整理 161
第五章 討論與建議 179
第一節 綜合討論與分析 179
第二節 研究結論 197
第三節 研究限制 199
第四節 研究建議 199
參考文獻 203
中文部分 203
英文部分 213
附錄一 先導研究─T的故事 217
附錄二 研究邀請函 234
附錄三 訪談同意書 236
附錄四 訪談背景問卷 237
附錄五 先導研究訪談大綱 238
附錄六 研究訪談大綱 240
附錄七 訪談札記 242
附錄八 訪談回饋函 256

參考文獻
中文部分
方真真(2004)。身體的印記:受虐婦女的生命敘說。高雄醫學大學性別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王玉珍(2018)。優勢中心生涯諮商與生涯召喚之諮商效果與影響經驗探究。中華輔導與諮商學報,52,19-50。
王季慶(1989)。新時代系列總序(載於王季慶譯,拙火──生命的祕密,1-8)。台北市:方智。
王季慶(譯)(1991)。個人實像的本質(上)。台北市:方智。
王宗吉(譯)(2000)。運動社會學(原作者:Howard L. Nixon與James H. Frey)。台北市:洪業文化。
王怡仁(2010)。不藥而癒─身心靈整體健康完全講義。新北市:賽斯文化。
王明珠(2012)。身心靈整合的全人生命。台北市:新銳文創。
王勇智、鄧明宇(譯)(2003)。敘說分析(原作者:C. K. Riessman)。台北市:五南。
王珍妮(譯)(2002)。生與死的教育(原作者:Alfons Deeken)。台北市:心理。
王啟柱(2006)。奧妙的睡眠:增進健康延年益壽的法寶。台北市:台灣商務印書館。
世界衛生組織(WHO)(1945)。世界衛生組織對健康的定義是什麼?取自http://www.who.int/suggestions/faq/zh/
台灣十方緣網站(2017)。首頁。取自https://mp.weixin.qq.com/s/-P7zzTuLcZgPTmNATKZfFA
台灣心理諮商資訊網(2007年12月11日)。助人專業倫理的涵義、重要性與實踐。取自http://www.heart.net.tw/epaper/213-1.htm
台灣生命舞蹈網站(年代不詳)。首頁。取自https://www.biodanza-naveen.com/%e7%94%9f%e5%91%bd%e8%88%9e%e8%b9%88/
台灣哈科米教育網絡(2016)。首頁。取自https://www.hakomi.com.tw/
台灣舞蹈治療研究協會(2008)。首頁。取自https://tdta.tian.yam.com/posts
伍育英(2006)。從治療者如何面對生死議題談靈性治療。諮商與輔導,245,2-5。
吉雅塔(譯)(2013)。喚醒老虎:啟動自我療癒本能。台北市:奧修生命之道學苑。
江文慈(2012)。大學生人際互動情緒表達壓抑的探究。教育心理學報,43(3),657-680。
余雪紅(2011)。聽身體說故事。台北市:橡實文化。
余德慧(1996)。文化心理學的詮釋之道。本土心理學研究,6,146-202。
余德慧(1998)。生活受苦經驗的心理病理:本土文化的探索。本土心理學研究,10,69-115。
吳玉明(2014)。成為自己的最佳照顧者--一位澄心者的轉化經驗之敘說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諮商心理與復健諮商研究所:高雄市。
吳芝儀(2003)。敘事研究的方法論探討(載於齊力、林本炫主編,質性研究方法與資料分析,143-170)。嘉義縣:南華大學教社所。
吳芝儀(譯)(2008)。敘事研究:閱讀、分析與詮釋(原作者:Amia Lieblich、Rivka Tuval-Mashiach與Tamar Zilber)。嘉義市:濤石。(原著出版年:1998)
呂文江、余成普、余曉燕(2009)。醫學、理性與經驗︰一個人類學的視角(原作者:Byron Good)。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李正源、紗娃‧吉娃司(2010)。心理治療中的靈性召喚經驗:一位案主的觀點。諮商輔導學報—高師輔導所刊,22,31-67。
李如玉、丁原郁(2009)。諮商工作者完美主義傾向與專業耗竭。諮商與輔導,285,33-36。
李佳純、于博芮、黃秀梨(2006)。靈性安適照顧。安寧療護雜誌,11(1),59-74。
李宗芹(1996)。與心共舞─舞蹈治療的理論與實務。台北市:張老師。
李宗芹(2001)。傾聽身體之歌─舞蹈治療的發展與內涵。台北市:心靈工坊。
李花環(2000)。諮商員專業發展歷程之質性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輔導系:彰化縣。
李政賢、廖志桓、林靜如(譯)(2007)。質性研究導論(原作者:Uwe Flick)。台北市:五南。
杜明勳(2003)。談靈性。護理雜誌,50(1),81-84。
阮廷瑜(1991)。動與靜的人生哲理。哲學與文化,18(6),526-531。
卓子文(2001)。再訪身心,中華體育,15(1),94-101。
卓子文(2002)。舞者身體覺察能力的開發:一項針對舞者實施身心教育課程的行動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體育研究所:台北市。
周掌宇(1990)。盲人的問題與梅洛龐蒂的解決方案。國立中央大學哲學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
周禪鴻(2007)。觀全人健康觀。護理雜誌,54(3),20-26。
易之新(譯)(2002)。疾病的希望(原作者:Thorwald Dethlefsen & Rudiger Dahlke)。台北市:心靈工坊。
易之新(譯)(2005)。超個人心理治療─心理治療與靈性轉化的整合(原作者:Brant Cortright)。台北市:心靈工坊。
易之新(譯)(2010)。當下覺醒(原作者:Stephan Bodian)。台北市;心靈工坊。(原著出版年:2010)
易之新(譯)(2016)。費解的顯然(原作者:Moshé Feldenkrais)。心靈工坊:台北市。(原著出版年:1981)
林大豐、劉美珠(2003)。身心學的意涵與發展之探究。台東大學體育學報,1,249-272。
林正常(1995)。從生理學談運動疲勞。中華體育季刊,9(1),35-43。
林育陞(2015)。超個人心理學與靈性結合。諮商與輔導,360,13-19。
邱惟真(2014)。舞蹈治療團體歷程初探:運作、連結與改變的行動辯證反思。輔導季刊,50(2),34-43.
邱溫(譯)(2009)。身心合一:探索肢體心靈的奧妙互動(原作者:Ken Dychtwald),台北市:生命潛能。
邱溫(譯)(2011)。身心調癒地圖(原作者:D. Shapiro),台北市:生命潛能。
姜志輝(譯)(2001)。知覺現象學(原作者:M. Merleau-ponty)。北京:商務印書館。
姜愛玲(2007)。打開心窗說亮話─漫談舞蹈治療。台灣心理治療學會心理治療暨心理衛生聯合電子報,41,取自http://www.tap.org.tw/eletter/mag041/meditation_2.html
洪于婷、黃永賢 (2010)。身體與心靈。健康休閒概論。台北市:新文京。
洪素珍、楊大和、黃燕珠(譯)(1995)。創傷與治療師:亂倫生存者心理治療中的反移情與替代性受創(原作者:Laurie Anne Pearlman與Karen W. Saakvitne),台北市:五南。
洪瑩慧(2015)。舞境中建構生命新意義─戒毒者的身體敘說研究。舞蹈教育,13,4-24。
胡幼慧(1996)。質性研究的分析與寫成(載於胡幼慧主編,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159-170)。台北市:巨流。
胡幼慧(1996)。轉型中的質性研究:演變、批判和女性主義研究觀點(載於胡幼慧主編,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7-26)。台北市:巨流。
胡幼慧、姚美華(1996)。一個質性方法上的思考(載於胡幼慧主編,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141-158)。台北市:巨流。(原著出版年:1984)
若水(譯)(1992)。超個人心理學(原作者:李安德Andre Lefebvre)。台北市:桂冠。
修慧蘭、林蔚芳、洪莉竹(譯)(2012)。專業助人工作倫理(原作者:Gerald Corey、Marianne Schneider Corey、Patrick Callanan)。台北市:雙葉。
凌坤楨(2011)。療癒,藏在身體裡:從創傷復原到生命整合。台北市:張老師。
孫頌賢、劉淑慧、王智弘與夏允中(2018)。證據導向實踐的諮商專業發展。中華輔導與諮商學報,52,1-18。
徐宗國(譯)(1998)。質性研究概論。台北市:巨流。(原著出版年:1990)
徐燕如(2005)。身心靈能量整合團體對大專生自我覺察經驗之效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台北市。
張淑美(譯)(2007)。生命教育─推動學校的靈性課程(原作者:J. P. Miller)。台北市:學富文化。(原著出版年:2000)
張莉莉(譯)(2010)。完形諮商與心理治療技術(原作者:Phil Joyce & Charlotte Sills)。心理:新北市。(原著出版年:2001)
張慶祥(2007)。全人健康的核心--黃庭。護理雜誌,54(3),12-19。
曹溪本(2002)。六祖大師法寶壇經。台南市:和裕。
梁永安(譯)(2014)。英雄的旅程:決心成為自己,乃是一種英雄氣概(原作者:Phil Cousineau)。台北市:立緒。
梁翠梅(2006)。高峰經驗─根植於此岸的彼岸:談靈性諮商中的自我實現與自我超越。弘光人文社會學報,4,81-117。
梁翠梅(2007)。契入高峰經驗之道-以「蘇菲轉」為例探討動態靜心中的意識轉化及其應用。弘光人文社會學報,7,105-139。
許育光(譯)(2008)。心靈諮商:理解諮商真諦與人類經驗之新取向(原作者:Dwight Webb)。台北市:心理。(原著出版年:2004)
連廷嘉(2011)。慢性疲勞症候群症狀、成因與輔導。諮商與輔導,312,16-19。
陳玉芳(1998)。從人本心理學到超個人心理學的思索―中西方心理治療之融合。應用倫理研究通訊,7,30-34。
陳玉鳳(譯)(1998)。從動中覺醒(原作者:M. Feldenkrais)。台北市:世茂。(原著出版年:1972)
陳玉璽(2008)。西方心理學的靈性治療研究─以詹姆斯、榮格與弗蘭克為例。新世紀宗教研究,7(1),1-34。
陳佳涵(2016)。以完形學派理論探討如何面對自卑及擁抱脆弱的勇氣,諮商與輔導,362,29-35。
陳佳涵(2016)。運用身心整合概念治療於經歷替代性創傷的諮商師之影響探討。諮商與輔導,368,32-36。
陳明堯(譯)(2003)。禪:活出當下的意識。台北市:生命潛能。
陳明堯(譯)(2012)。奧修談身心平衡。台北市:生命潛能。
陳秉華、蔡秀玲、鄭玉英(2011)。心理諮商中上帝意象的使用。中華輔導與諮商學報,31,127-157。
陳金燕(1996)。諮商師對「自我覺察」的主觀詮釋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輔導學報,19,193-246。
陳金燕(1996)。諮商實務工作者對自我覺察的主觀詮釋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輔導學報,19,193-246。
陳金燕等(譯)(2000)。諮商與心理治療:多元文化觀點(原作者:Allen E. Ivey、Mary B. Ivey、Lynn Simek-Morgan)。台北市:五南。
陳冠宇(1997)。德國的心身醫學。台灣醫界,40(7),47-52。
陳冠宇(2008)。他山之石-簡介德國的「心身醫學基本照護」繼續教育課程。台灣醫界,52(12),62-63。
陳美琴(2009)。靈性與心理治療─談自我意識的擴展。諮商與輔導,286,9-13。
陳國鎮(2003)。又是人間走一回。台北市:圓覺文教。
陳愉雅、張高賓(2012)。諮商心理師五大人格特質、壓力因應策略與專業耗竭之相關研究。家庭教育與諮商學刊。13,1-24。
陳蒼多(譯)(1995)。受苦的正面意義(原作者:Joan Borysenko)。台北市:生命潛能。(原著出版年:1993)
陳騏龍(2010)。探索靈性議題在心理諮商領域的角色。諮商與輔導,290,2-6。
陳騏龍(2012)。初探東西方不同觀點的靈性心理學。輔導季刊,48(1),58-71。
陶馥蘭(1996)。身體書。台北市:萬象。
傅明俐、黃宗堅(2015)。靈性治療。輔導季刊,51(3),47-57。
曾俊華(1990)。運動的神秘經驗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體育研究所:台北市。
游士正(2001)。身體活動與靈性啟發,雲科大體育,4,56-61。
游恆山(譯)(1991)。 生存的理由-與心靈對話的意義治療學(原作者:V. E. )。台北市:遠流。(原著出版年:1946)
黃秀瑄(譯)(1985)。專注的技術─探索心靈的焦點(原作者:Eugene T. Gendlin)。台北市:天馬。
黃美基(譯)(1997)。高峰經驗-柳暗花明又一村。台北市:光啟。
黃琇瑩、季力康(2014)。自我意識情緒與身體活動關係之探討。中華體育季刊,28(2),155-162。
黃惠貞、蕭逸群(2005)。大專院校學生靈性健康、知覺壓力與憂鬱之相關研究。衛生教育學報,23,121-143。
黃意然(譯)(2018)。當下即自由(原作者:Jack Kornfield)。台北市:日月文化。
黃愛淑(譯)(2009)。再連結療癒法:來自宇宙能量的治療奇蹟。(原作者:Eric Pearl)。台北市:生命潛能。
黃馥珍(2007)。體驗治療與身體─focusing取向及其在身體上的應用。輔導季刊,43(3),42-51。
黃瓊瑤(2015)。正念療法學習者靈性成長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南華大學生死學研究所:嘉義縣。
楊定一(2011)。真原醫。台北市:天下。
楊定一(2017)。集體的失億。台北市:天下。
楊定一(2019)。我:弄錯身分的個案。台北市:天下。
楊淯順(2012)。銀髮族的身心靈全人關照─老年人身體活動與心靈寄託對生活品質的影響。(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東華大學諮商與心理學系:花蓮縣。
楊雅婷(2013)。「靈性與諮商」在實務中的結合理念。輔導季刊。49(4),40-51。
楊儒賓(1993)。中國古代思想中的氣論及身體觀。台北市:巨流。
聖嚴法師(1999)。動靜皆自在。台北市:法鼓文化。
聖嚴法師(2008)。禪與心靈環保。師友月刊,11,13-17。
葉建君(2010)。資深諮商心理師自我照顧經驗之探討─從全人健康觀點(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暨南大學輔導與諮商研究所:南投縣。
賈紅鶯(2010)。祕密花園─家族治療與靈性整合初探。輔導季刊,46(4),33-45。
達謙那(譯)(1995)。放輕鬆些。台北市:奧修。
鄒川雄(2003)。生活世界與默會知識:詮釋學觀點的質性研究(載於齊力、林本炫主編,質性研究方法與資料分析,19-54)。嘉義縣:南華大學教社所。
廖世德(譯)(1995)。自然與生態(原作者:J. Krishnamurti)。台北市:方智。
廖和敏(譯)(2004)。身體的情緒地圖(原作者:C. Caldwell)。台北市:心靈工坊文化。(原著出版年:1996)
管意璇、陳學志、徐芝君(2011)。專業助人也需創造力?!創造力對助人工作者在壓力與專業枯竭關係的影響。創造學刊,2(2),113-136。
齊力(2003)。質性研究方法概論(載於齊力、林本炫主編,質性研究方法與資料分析,1-18)。嘉義縣:南華大學教社所。
劉一民(1989)。「省心」與「省身」的沈思—「運動身體學」芻論。中華體育季刊2(4),23-25。
劉一民(1991)。運動身體經驗探源—主體性與創造性經驗的反省。體育學報,13,53-61。
劉大悲(譯)(1993)。禪與藝術(原作者:鈴木大拙),台北市:天華。
劉小菁(譯)(2001)。助人工作者自助手冊─活力充沛的秘訣(原作者:Thomas Skovholt)。台北市:張老師。(原著出版年:2000)
劉秋固(1998)。超個人心理學與眾教心理學對靈性問題之研究。宗教哲學。4(3),173-188。
劉美珠(2003)。身心動作教育觀點應用在體育課程之教材研究-以肌膜動作探索教材發展為例。臺東大學體育學報,創刊號,225-245。
劉美珠(2005)。從身心學(Somatics)反思學校舞蹈專業者對「身體」與「動作」的認知。台灣舞蹈研究,2,112-148。
劉素珍(2018)。當下的釋放:解身體的痛,療心裡的傷。新北市:木馬。
劉國彬、楊德友(譯)(1997)。榮格自傳:回憶.夢.省思(原作者:C. J. Jung)。台北市:張老師文化。
劉焜輝(2008)。東方的禮物─當“哈科米”遇到老子時。諮商與輔導,265,1。
劉錦萍(2008)。「身心靈整合」民眾看法初探。全人教育學報,3,91-105。
潘淑滿(2003)。質性研究:理論與應用。台北市:心理。
潘裕豐(1995)。靈性與創造。創造思考教育,6,5-9。
蔡怡佳、劉宏信(2001)。宗教經驗之種種(原作者:William James)。台北市:立緒。
蔡欣妤(2014)。華人身心靈整合工作初體驗─Rubenfeld Synergy Method之理論與個人實務反思。輔導季刊,50(4),50-57。
蔡素琴、洪雅鳳、劉淑慧(2014)。敘事分析方法:由Labov敘事結構與隱喻故事取徑。台灣諮商心理學報,2(1),77-96。
蔡敏玲、余曉雯(譯)(2003)。敘說探究:質性研究中的經驗與故事(原作者:D. J. Clandinin & F. M. Connelly)。台北市:心理。(原著出版年:2000)
蔡雅琴(譯)(2013)。跑步之心:同時鍛鍊身與心的禪跑(原作者:薩姜.米龐仁波切)。台北市:橡實文化。
蔡順良(2007)。療癒性舞蹈課程對參與者之身心與生活的影響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研究所:台北市。
蔡維民(2004)。宗教信仰與心理諮商──基督教與佛教的初步比較。新世紀宗教研究,3(2),59-102。
蔣佩珍、甘桂安(2016)。助人工作者的挑戰與轉化~從靈性角度出發。諮商與輔導,365,23-26。
鄧伯宸(譯)(2009)。覺醒風─東方與西方的心靈交會(原作者:John Welwood)。台北市:心靈工坊。(原著出版年:2002)
蕭雅竹、黃松元(2005)。靈性健康量表之建構及信、效度考驗-以護理學生爲題。實證護理,1(3),218-227。
謙達那(譯)(1999)。信心銘。台北市:奧修。
謙達那(譯)(2005)。靜心觀照。台北市:奧修。
謝曜任(2000)。生物能量分析治療介紹。輔導季刊,36(3),52-56。
謝曜任(2001)。完形治療對身體工作的觀點。諮商與輔導,183,2-5。
藍菊梅(2010)。Focusing的體驗過程與反思。諮商與輔導,299,41-47。
謬靜芬(譯)(2009)。學會平衡情緒的方法2─身心靈全方位療癒(原作者:Roy Martina)。台北市:方智。
羅正心(2008)。形神不二,一氣呵成。中正大學中文學術年刊,1,111-135。
蘇朱民(2001)。準諮商員參加身體覺知訓練課程後之身體、身心互動覺察改變經驗及其影響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台北市。
顧兆台(1989)。運動無我經驗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體育研究所:台北市。
龔卓軍(2006)。身體部屬─梅洛龐蒂與現象學之後。台北市:心靈工坊。



英文部分
Barton, E. J. (2011). Movement and Mindfulness: A Formative Evaluation of a Dance/Movement and Yoga Therapy Program with Participants Experiencing Severe Mental Illness. American Journal of Dance Therapy, 33(2), 157-181.
Cornell, A. W. (1996). The power of focusing : A practical guide to emotional self-healing. Oakland: New harbinger Publications.
Crawford, A. (2010). If ”the body keeps the score”: mapping the dissociated body in trauma narrative, intervention, and theory. University of Toronto Quarterly,79(2),702-719.
Dyck, E. V., Vansteenkiste, P., Lenoir, M., Lesaffre, M.,& Leman, M. (2014). Recognizing Induced Emotions of Happiness and Sadness from Dance Movement. Plos One, 9(2), 1-7.
Elkins, A. N. , Hedstrom, L. J., Hughes, L. L., Leaf, J. A.,& Saunders, C.(1988). Toward a humanistic-phenomenological spirituality. Journal of humanist Psychology, 28, 5-18.
Esmaili, M., Zareh, H.,& Golverdi, M. (2014). Spiritual Intelligence: Aspects, Components and Guidelines to Promote It.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anagement, Accounting and Economics. 1(2), 163-175.
Fisher, J. (2011). The Four Domains Model: Connecting Spirituality, Health and Well-Being. Religions, 2(1), 17-28.
Frontiers in Immunology (n.d.). What Is the Molecular Signature of Mind–Body Interventions? A Systematic Review of Gene Expression Changes Induced by Meditation and Related Practices. Retrieved from http://journal.frontiersin.org/article/10.3389/fimmu.2017.00670/full
Gendlin E. T.(1988). Focuing. New York : Bantam Doubleday Dell Publishing Group Inc.
Gross, J. J., Levenson, R. W. (1993). Emotional Suppression: Physiology, Self-Report, and Expressive Behavior.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64(6), 970-986.
Hakomi Institute (n.d.) . The Hakomi Principles. Retrieved September 25, 2019, from https://hakomiinstitute.com/about/the-hakomi-method/the-hakomi-principles
Hanna, T. (1991). What is somatics? Journal of Behavioral Optometry, 2(2), 31-35
Hungelmann, J., Kenkel-Rossi, E., Klassen, L,& Stollenwerk, R. (1996). Focus on spiritual well-being: harmonious interconnectedness of mind-body-spirit use of the JAREL spiritual well-being scale. Geriatric Nursing, 17(6), 262-266.
International Biocentic Foundation (2008). El modelo teórico de Biodanza. Retrieved from http://www.biodanza.org/en/biodanza/modelo-teorico-de-biodanza
International Biocentic Foundation (2008).Difinition of Biodanza. Retrieved from http://www.biodanza.org/en/biodanza/definicion-de-biodanza
International Institute for Bioenergetic Analysis (n.d.). Alexander Lowen. Retrieved from http://www.bioenergetic-therapy.com/index.php/en/the-bioenergetic-analysis/the-founder-alexander-lowen
International Institute for Bioenergetic Analysis (n.d.). Bioenergetic Psychotherapy: A Client's Perspective. Retrieved from http://www.bioenergetic-therapy.com/index.php/en/the-bioenergetic-analysis/ba-for-patient#faqnoanchor
International Institute for Bioenergetic Analysis (n.d.).What Is Biogenetic Analysis. Retrieved from http://www.bioenergetic-therapy.com/index.php/en/
Johnson, D. H. (1994). The Way of The Flesh: A Brief History of the Somatic Movement. Noctic Science Review, Spring, 26-30.
Kang, C. (2003). A psychospiritual integration frame of reference for occupationaltherapy. Part 1: conceptual foundations. Australian Occupational Therapy Journal, 50, 92-103.
Kepner, J. I. (1987). Body Process: A Gestalt Approach to Working with the Body in Psychotherapy. New York: Gardener Press.
Kinjerski, V., & Skrypnek, B. J. (2008). Four Paths to Spirit at Work: Journeys of Personal Meaning, Fulfillment, Well-Being, and Transcendence Through Work. Career Development Quarterly, 56(4), 319-329.
Kottler, J. A. (2003). On Being A Therapist. San Francisco : Jossey -Bass.
Kribbe, P. (2015). Dark Night of the Soul. Booklocker.com, Inc.
Lan, H. H. (2014). Biodanza und zum Unterschied von klassische Tanzthaerpie in Chinesisch. (黎文婷譯:生命舞蹈之介紹及其與古典舞蹈治療之異同). Biodanza Schule Bayern. München Germany.
Mark, G. & Lyons, A. (2014). Conceptualizing mind, body, spirit interconnections through, and beyond, spiritual healing practices. Explore, 10(5), 294-299.
McCann, I. L., & Pearlman, L. A. (1990). Vicarious Traumatization: A Framework For Understanding The Psychological Effects of Working with Victims. Journal of traumatic stress, 3(1), 131-149.
Moss, J. M., Gibson, D. M.,& Dollarhide, C. T. (2014). Professional Identity Development: A Grounded Theory of Transformational Tasks of Counselors. Journal of Counseling & Development, 92, 3-12.
Najia, R. (1988). Holy Fools- Self Healing Though Presence and Play with an Introduction to Gestalt Therapy(生命潛能編輯室譯:小丑的創造藝術─完形學派的自我治療,生命潛能).
Oxford learner’s dictionaries (n.d.). Searching the meanings of the word “dynamic”. Retrieved from https://www.oxfordlearnersdictionaries.com/definition/english/dynamic_1?q=dynamic
Pargament, K. I. (1999). The psychology of religion and spirituality? Yes and no. International Journal for the Psychology of Religion, 9 (1), 3-16.
Peters, B. J., Overall, N. C.,& Jamieson, J. P. (2014). Physiological and cognitive consequences of suppressing and expressing emotion in dyadic interaction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sychophysiology, 94, 100-107.
Roscoe, L. J. (2009). Wellness: a review of theory and measurement for counselors. Journal of Counseling & Development, 87, 216-226.
Santen, B. (1988). Focusing with a borderline adolescent. Person-Centered Review, 3, 442-462.
Solberg, E. E., Halvorsen, R., Sundgot-Borgen, J., Ingjer, F. & Holen, A.. Meditation: a modulator of the immune response to physical stress? A brief report. Br. J. Sports Med.,29(4),255-257.
Stebnicki, M. A. (2008). Empathy Fatigue : Healing The Mind, Body, and Spirit of Professional Counselors. New York : Springer Pub. Co.
Strassel, J., K., Cherkin, D., C., Steuten, L., Sherman, K., J.,& Vrijhoef, H. J. M.(2011). A Systematic Review of the Evidence for the Effectiveness of Dance Therapy. Alternative Therapies in Health and Medicine, 17(3), 50-59.
Sultanoff, S. M. (1997). Treating the whole person: a holistic approach to psychotherapy. The Humanistic Psychologist, 25, 126-136.
Torre, M. A.(2008). The Role of Body Movement in Psychotherapy. Psychiatric Care, 44(2), 127-130.
Welfel, E. R. (2006). Ethics in counseling and psychotherapy : standards, research, and emerging issues. Belmont, CA : Thomson Brooks/Cole.
Welwood, J. (1984). Principles of inner work: Psychological and spiritual. Journal of Transpersonal Psychology, 16, 63-73.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