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號:guest(3.142.249.105)          離開系統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詳目顯示

以作者查詢圖書館館藏以作者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系統以作者查詢全國書目勘誤回報
作者:蔡欣諺
作者(英文):Hsin-Yen Tsai
論文名稱:在心深耕的綠色網絡:以塊莖理論探討園藝療癒經驗的意義途徑
論文名稱(英文):A green, heartful network: Rhizomic theory in the study of horticultural healing
指導教授:翁士恆
指導教授(英文):Shyh-Heng Wong
口試委員:林俊德
林繼偉
口試委員(英文):Jiun-De Lin
Chi-Wei Lin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東華大學
系所名稱:諮商與臨床心理學系
學號:610483011
出版年(民國):108
畢業學年度:107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85
關鍵詞:園藝經驗療癒塊莖意義途徑
關鍵詞(英文):horticultural experiencehealingrhizomemeaning development
相關次數:
  • 推薦推薦:0
  • 點閱點閱:70
  • 評分評分: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
  • 下載下載:18
  • 收藏收藏:0
本研究旨在探討個體與植物互動之經驗內涵,試圖理解療癒性經驗的生成與意義發展的歷程。研究者透過質性研究訪談方式,邀請三位具備多年園藝經驗的受訪者作為研究對象,並以Deleuze與Guattari的塊莖理論作為研究架構,期能於不同的植物相處經驗文本中看見經驗的異同性。同時,於經驗中找尋植物本身出現意義轉化與關係延伸的經驗性論述。

本研究結果發現個體與植物兩者相互碰撞、編織、重疊及流動形成的經驗網絡,不僅呈現出經驗內涵的多樣化與意義開展的路徑,亦反映經驗結構的獨特性與普遍性。植物於經驗不斷地重複與積累之過程中,突破本身原處於物質概念下的限制,藉由「意義抬升」作用轉化為具有特別情感、關係及意義的「特殊植物」,昇華並穩固自我與他人之間的關係,療癒經驗便逐漸由此生成。藉由本研究之深度植物經驗探究,得以初見人與植物共同創造的療癒經驗與意義開展的指向性。最後,本研究亦依據研究結果與發現,進一步提出對未來學術研究與實務層面之建議。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identify the connotation of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individuals and plants, and tried to understand the becoming of healing experience from plants and the courses of meaning development.

The researcher adopted the rhizomic theory developed by Deleuze and Guattari as the research structure. Through in-depth interview, three horticultural experienced participants were invited for this study. By the process of read and re-read the transcripts, the study looked forward to seeing the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of experience in the different contexts. Meanwhile, looked for the empirical discourses of the meaning transformation and the relationship extension of the plant itself from the horticultural experience.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experiential network through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individuals and plants not only presented the multiplicity of experiences and the pathway of meaning development, but also reflected the uniqueness and universality of the horticultural experience. While the horticultural experience constantly accumulated, plants broke through the restrictions under the material concept, and transformed into “special plants” with unusual emotions, relationships and meanings, even stabilized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individuals and others. After that, the healing experience from planting or horticultural activities was gradually generated in individuals’ world.

By exploring the experience deeply, this study revealed a new sight of healing experience, and the intentionality of meaning from plants. Finally, based on the results and findings in this study, relevant suggestions were provided to future researches and practice.
謝誌 I
摘要 II
ABSTRACT III
目錄 IV
表目錄 VI
圖目錄 VII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問題 6
 第三節 名詞釋義 7
第二章 文獻探討 9
 第一節 大自然之原生力量 9
 第二節 自然療法與森林療癒 10
 第三節 園藝治療定義與歷史脈絡 12
 第四節 相關療效與理論背景 15
 第五節 文獻反思與研究意識 17
第三章 研究方法 19
 第一節 塊莖理論架構 19
 第二節 研究參與者 22
 第三節 研究工具 23
 第四節 資料整理與分析 25
 第五節 研究倫理 28
第四章 研究分析與結果 31
 第一節 文本內容與經驗結構 31
 第二節 園藝打開友誼之門#A 32
 第三節 父親的蘭花與我#B 42
 第四節 視植物為珍寶#C 54
 第五節 普遍性經驗結構分析 64
第五章 總結與討論 71
 第一節 經驗疊合與意義轉向 71
 第二節 研究展望與建議 73
 第三節 反思與耕心 75
參考資料 81
中文部分:
丁于倩、趙淑員、藍育慧(2011)。園藝治療提升社區老人身心健康之應用。社區發展季刊,136,372-382。
王序寧(2003)。CAM自然療法百科全書。臺北市:時報文化。
王瀅筑、陳炳堯、朱僑麗(2009)。園藝活動對養護機構住民身心功能之影響。長期照護雜誌,13(3),325-337。
朱仰琴(2008)。自然療法百科。臺中:晨星。
朱衣(譯)(2000)。心靈花園:50個關於神奇體驗與激勵的故事(原作者:Arielle Ford)。臺北市:時報文化。(原著出版年:1998)
余德慧(2014)。宗教療癒與生命超越經驗。臺北市:心靈工坊。
余德慧、石世明、夏淑怡(2005)。縱深時間與沈默皺摺。安寧療護雜誌,10(1), 54-64。
李曉昀、余家斌、陳奐存(2018)。森林浴之生心理效益評論。旅遊健康學刊,17(1),61-76。
沈瑞琳(2016)。綠色療癒力:臺灣第一本園藝治療跨領域理論與應用大集(3rd)。臺北市:麥浩斯。
周志建(2012)。故事的療癒力量:敘事、隱喻、自由書寫。臺北市:心靈工坊
林一真(2016a)。進入療癒綠天地—森林益康。林業研究專訊,23(5),5-10。
林一真(2016b)。森林益康:森林療癒的神奇力量。臺北市:心靈工坊。
林一真、陳建輝、郭毓仁(2005)。我在花園中──陽明大學園藝治療課程初探。關渡通識學刊,1,131-146。
林木泉(譯)(2008)。園藝治療入門(原作者:Charles A. Lewis)。臺北市:洪葉文化。(原著出版年:1996)
林俊德(2011)。高齡者園藝治療效果初探-以中部某一安養中心為例。中護學報,10,27-52。
林俊德(2012)。園藝治療(Horticultural Therapy)活動在老人諮商實務上的應用。諮商與輔導,315,39-47。
林俊德(2016)。以團體歷程觀點檢視高齡者參與園藝治療之改變因子。國立臺中科技大學通識學報,5,85-106。
林俊德、江璇(2012)。融入團體操作之園藝治療活動對安養中心老人之成效觀察。國立臺中科技大學通識教育學報,1,195-205。
林群雅、張上鎮(2019)。臺灣森林浴之前景―樹花與樹葉芬多精組成與釋出量差異之比較。林業研究專訊,26(1),25-28。
邱馨慧、蔡佳良(2008)。園藝治療對老年慢性疾病患者的應用方式與成效。中華體育季刊,22(2),79-85。
姚巧梅(譯)(2013a)。療癒之森:進入森林療法的世界(原作者:上原巖)。臺北市:張老師。(原著出版年:2005)
姚巧梅(譯)(2013b)。樂活之森(原作者:上原巖)。臺北市:張老師。(原著出版年:2005)
紀芬蓮、周先捷、歐聖榮(2015)。園藝治療效益評估量表建置。造園景觀學報,21(2),1-23。
袁孝維、曾煥鵬、余家斌、林一真(2017)。淺談臺灣森林療癒發展之契機。臺灣林業,43(6),3-9。
郝冰、王西敏(譯)(2009)。失去山林的孩子:拯救「大自然缺失症」兒童(原作者:Richard Louv)。臺北 : 遠足文化。(原著出版年:2005)
張簡千郁、陳志道(2018)。園藝治療在現代醫學所扮演的角色。家庭醫學與醫療基層,33(3),89-93。
許琳英、譚家瑜(譯)(2009)。植物的療癒力量:園藝治療實作指南(原作者:Mitchell L. Hewson)。臺北市:心靈工坊。(原著出版年:2004)
郭珍琪(譯)(2010)。自然才能治病(原作者:Jonny Bowden)。台中市:晨星。(原著出版年:2008)。
郭毓仁(2005)。治療景觀與園藝療法。臺北市:詹氏。
郭毓仁(2014)。園藝療法實案操作-撫慰智能障礙者的綠參與。臺北市:詹氏。
郭毓仁(2015)。遇見園藝治療的盛放:啟動五感能力,接受植物療癒力量。新北市:養沛文化館。
郭毓仁、陳慧娟(2012)。園藝活動對大學生福祉效益之研究。台灣農學會報,13(4),398-406。
陳永國(2014)。理論的逃逸:解構主義與人文精神。臺北市:秀威資訊科技。
陳志雄、鍾慧元(譯)(1998)。大自然導師:自然在心理治療、諮商和教育上的運用(原作者:Linda Lloyd Nebbe)。臺北市:心理。(原著出版年:1991)
陳惠美、黃雅鈴(2005)。園藝治療之理論與應用。中國園藝,51(2),135-144。
陳瑋(2014)。微妙的力量:大自然生命療癒法則。新北市:華志文化。
麥永雄(2007)。德勒茲與當代性──西方後結構主義思潮研究。桂林:廣西師範大學。
傅佩榮(1995)。理性的莊嚴:史賓諾莎‧康德‧黑格爾‧雅士培。臺北市:洪建全基金會。
黃盛璘(2007)。走進園藝治療的世界。臺北市:心靈工坊。
黃惠琳、林木泉、陳畹蘭(2017)。園藝治療對家庭照顧者情緒及壓力知覺效益之初探。應用心理研究,67,5-53。
黃傳永(2012)。藝術治療運用在失落悲傷調適之探討。台灣心理諮商季刊,4(2),22-41。
黃蘭茜、郭威伯、邵敏慧(2014)。植物療癒性能與情感層次關聯性之探討。慈惠學報,10,102-111。
楊凱麟、黃崇凱、胡淑雯、顏忠賢、陳雪、駱以軍、童偉格、潘怡帆(2018)。字母會L逃逸線。新北市:衛城。
董芝帆、紀芬蓮、歐聖榮(2015)。園藝治療效益評估量表建置。造園景觀學報 21(2),1-23
虞和芳(2011)。盛行歐洲的自然醫學。嘉義大林鎮:南華大學歐研所。
臺灣園藝輔助治療協會(2013)。THTA成立起源【部落格文字資料】。取自http://thta.org.tw/content.php?id=8
趙開祥(2015)。自然療法與民間偏方。臺北市:貓咪予花兒工作室。
蔡淑惠(譯)(2016)。解讀革命《反伊底帕斯》(原作者:Ian Buchanan)。臺北市:黑眼睛文化。(原著出版年:2008)
鄧亞梅(2010)。非理性認識論:論德勒茲“塊莖說”及其現代意義。燕山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1(2),116-118。
盧嬿羽、郭毓仁(2013)。園藝治療活動對糖尿病友心理效益之研究。台灣農學會報,14(6),522-544。
賴念華(2009)。表達性藝術治療在失落悲傷團體之效果研究。台灣藝術治療學刊,1(1),15-31。
賴貞秀(2003)。芬多精的生活科學。臺北市:亞太圖書。
龍迎偉、劉良平(2013)。論德勒茲的塊莖空間及其當代價值。中南林業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7(5),73-76。
謝玉琴、陳孟琳、簡惠卿、林思行(2011)。運用園藝療法於一位精神分裂症患者之護理經驗。中臺學報:人文社會卷,22(3),115-128。
謝政廷、李健輝(2010)。園藝治療的基本概念。諮商與輔導,293,41-45。
羅貴祥(1997)。德勒茲。臺北市:東大。

英文部分:
American Horticultural Therapy Association. (2017). American Horticultural Therapy Association: History and Practice [Web blog message]. Retrieved from https://www.ahta.org/what-is-horticultural-therapy
Clarke, B., & Parsons, J. (2003). Becoming Rhizome Researchers. Reconceptualizing Educational Research Methodology, 4(1), 35-43.
Deleuze, G., & Guattari, F. (1987). A thousand plateaus: Capitalism and schizophrenia.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 USA.
Honan, E., & Sellers, M. (2006). So how does it work? – rhizomatic methodologies. In Australian Association for Research in Education Conference. Retrieved from http://www.aare.edu.au/06pap/hon06003.pdf.
Kaplan, S. (1995). The Restorative Benefits of Nature: Toward an Integrative.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Psychology, 15, 169-182
McHarg, I. L. (1969). Design with nature. Garden City: New York.
Relf, P. D. (1973). Horticulture: A Therapeutic Tool. Journal of Rehabilitation. 39(1), 27-29.
Relf, P. D. (1981). Dynamics of Horticulture Therapy. Journal of Rehabilitation. 42, 147-150.
Relf, P. D. (1992). Human Issues in Horticulture. HortTechnology. 2(2). Retrieved from https://www.hort.vt.edu/HUMAN/hihart.htm.
Relf, P. D. (2005). The therapeutic values of plants. Pediatric Rehabilitation, 8(3), 235-237.
Soga, M., Gaston, K. J., Yamaura, Y. (2017). Gardening is beneficial for health: A meta-analysis. Preventive Medicine Reports. 5, 92-99
Wang, D. & MacMillan, T. (2013). The Benefits of Gardening for Older Adults: A Systematic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 Activities, Adaptation & Aging, 37, 153-181.
Wilson, E. O. (1984). Biophili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London, England.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