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號:guest(3.12.36.72)          離開系統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詳目顯示

以作者查詢圖書館館藏以作者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系統以作者查詢全國書目勘誤回報
作者:黃琪惠
作者(英文):Chi-Hui Huang
論文名稱:華人以社群媒體聯繫父母、雙元孝道與心理健康之世代差異研究
論文名稱(英文):A Study of Using Social Media for Parental Communication, Dual Filial Piety and Mental Health in the Different Generations.
指導教授:蔣世光
指導教授(英文):Shih-Kuang Chiang
口試委員:劉効樺
陳畹蘭
口試委員(英文):Shiau-Hua Liu
Wan-Lan Chen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東華大學
系所名稱:諮商與臨床心理學系
學號:610483025
出版年(民國):108
畢業學年度:107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62
關鍵詞:社群媒體雙元孝道心理健康世代差異華人家庭動態資料庫
關鍵詞(英文):Social MediaDual Filial PietyMental HealthDifferent GenerationsPanel Study of Family Dynamics
相關次數:
  • 推薦推薦:0
  • 點閱點閱:106
  • 評分評分: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
  • 下載下載:3
  • 收藏收藏:0
本研究旨在探討以社群媒體聯繫父母、雙元孝道,以及心理健康之世代差異。
研究方法為次級資料庫分析(secondary data analysis ),資料取自中央研究院所釋出的「華人家庭動態資料庫」(Panel Study of Family Dynamics, PSFD),其中,以2016填寫網路行為與心理健康量表者為主要樣本來源,共有3573人(嬰兒潮世代808人;X世代1339人;Y世代1426人)。資料經描述統計、皮爾森積差相關、單因子變異數分析及多因子變異數分析等進行統計分析後, 獲致研究發現,主要結果如下:(一)「以社群媒體聯繫父母」在Y世代高於X世代,且高於嬰兒潮世代。(二)嬰兒潮世代、X世代對於「權威型孝道信念」及「相互型孝道信念」的重視程度高於Y世代。(三)「以社群媒體聯繫父母」與「心理健康」在 X 世代及Y世代中,皆有顯著正相關,然而在嬰兒潮世代則無顯著相關。(四)「相互型孝道信念」與「心理健康」在 X 世代及Y世代中有顯著相關,然而在嬰兒潮世代則無顯著相關。(五)世代及相互類型對心理健康有顯著效果。最後,研究者根據本研究結果進行討論,形成結論並提出應用於臨床工作上以及未來研究方向之建議,以作為未來研究之參考。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explore using social media for parental communication, dual filial piety and mental health in the different generations. The research method is a secondary data analysis, which is obtained from Panel Study of Family Dynamics (PSFD). This study base on the few sections of Network Usage and Mental Health Scale in 2016, which recruited 3573 adults in Taiwan(baby boomers, 808; generation X, 1339; generation Y, 1426). By using statistical analysis such as descriptive statistics, Pearson’s product-moment correlation, one-way ANOVA, and multi-factor ANOVA conclusions have been found:
1. In “using social media for parental communication” criteria, generation Y is higher than generation X, and generation X is also higher than baby boomers.

2. Baby boomers and generation X more emphasize on the authoritarian filial piety and reciprocal filial piety than generation Y.

3. There is a significant posi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using social media for parental communication” and “mental health” in generation X and generation Y. However, it is not significant correlation in baby boomers.

4. There is a significant posi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reciprocal filial piety type” and “mental health” in generation X and generation Y. However, it is not significant correlation in baby boomers.

5. The main effect of “generations” and “reciprocal filial piety type” has significant to people’s mental health.

Based on the results, implication of the study for counseling and guidance and suggestion for the future research were proposed as well.
謝誌 I
中文摘要 II
ABSTRACT III
目錄 IV
表次 IV
圖次 VI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 1
第二節、 名詞釋義 3
第二章 文獻探討 5
第一節、 世代的意義與劃分 5
第二節、 社群媒體的發展與使用今況 8
第三節、 雙元孝道的內涵與世代關係 12
第四節、 以社群媒體聯繫父母與雙元孝道之心理健康相關研究 15
第五節、 研究目的、研究問題與假設 19
第三章 研究方法 21
第一節、 研究架構 21
第二節、 研究資料的篩選與整備 23
第三節、 人口學特徵 24
第四節、 研究變項的界定 25
第五節、 資料分析 32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討論 33
第一節、 不同世代以社群媒體聯繫父母、雙元孝道及心理健康之現況 33
第二節、 不同世代以社群媒體聯繫父母、雙元孝道信念之代間差異 38
第三節、 不同世代以社群媒體聯繫父母、雙元孝道信念與心理健康之相關 42
第四節、 世代、以社群媒體聯繫父母類型、權威類型及相互類型孝道對心理健康之差異 46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49
第一節、 研究結論 49
第二節、 研究限制 51
第三節、 研究建議 52
參考文獻 55
附錄 65
中文部分:
于若蓉(2018)。家庭動態資料庫的建立:第十六年計畫(RCI2016)(C00320_3)【原始數據】取自中央研究院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調查研究專題中心學術調查研究資料庫。doi:10.6141/TW-SRDA-C00320_3-1
于若蓉(2018)。家庭動態資料庫的建立:第十六年計畫(RI2016)(C00320_2)【原始數據】取自中央研究院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調查研究專題中心學術調查研究資料庫。doi:10.6141/TW-SRDA-C00320_2-2
王淑倫(2015)。國小高年級學生使用即時通訊與幸福感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康寧大學,台南市。
朱敬一(2002)。家庭動態資料庫的建立:第一年計畫(RI1999)(C00102)【原始數據】取自中央研究院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調查研究專題中心學術調查研究資料庫。doi:10.6141/TW-SRDA-C00102-1
朱敬一(2002)。家庭動態資料庫的建立:第二年計畫(RI2000)(C00103_3)【原始數據】取自中央研究院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調查研究專題中心學術調查研究資料庫。doi:10.6141/TW-SRDA-C00103_3-1
朱敬一(2005)。家庭動態資料庫的建立:第六年計畫(RCI2004)(C00139_2)【原始數據】取自中央研究院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調查研究專題中心學術調查研究資料庫。doi:10.6141/TW-SRDA-C00139_2-1
朱敬一(2018)。家庭動態資料庫的建立:第五年計畫(RI2003)(C00106_2)【原始數據】取自中央研究院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調查研究專題中心學術調查研究資料庫。doi:10.6141/TW-SRDA-C00106_2-2
朱瑞玲、章英華(2001)。華人社會的家庭倫理與家人互動:文化及社會的變遷效果。華人家庭動態資料庫學術研討會,中研院經濟所。
呂麗戎、周佩瑾、張怡秋、黃鈺峰(2016)。社群網站涉入對高齡者成功老化之影響。醫療資訊雜誌,25(2),9-23。
沈孟燕(2009)。親情 OnLINE:網路媒介與家庭溝通型態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政治大學,台北市。
林日璇(2017)。你怎麼加臉書「好友」?連結策略與感知社會支持及心理幸福感的關聯性。資訊社會研究,(32),113-149。
林欣儀(2018)。銀髮族社群媒體使用與主觀幸福感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佛光大學,宜蘭縣。
林福岳(1998)。社區媒介定位的再思考:從社區媒介的社區認同功能論談起。新聞學研究,(56),155-173。
俞筱鈞、黃志成(1984)。曾氏心理健康量表指導手冊。台北:中國行為科學社。
洪晟惠(2010)。家庭結構、家人關係與生活滿意度之研究—以中年世代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灣師範大學,台北市。
孫葵雲 (2017)。臺灣中老年父母親和成年早期子女間的孝道信念與其主觀幸福感之關聯(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彰化師範大學,彰化縣。
財團法人台灣網路資訊中心。取自:https://report.twnic.tw/2018/OverallNetworkUsageStatus.html
翁靜玉(1993)。辦公室物語。台北:就業情報雜誌。
張黎雅(2015)。追求社群媒體的快樂之道: 檢驗 Line 朋友數量,自我揭露和使用頻率對主觀幸福感的影響(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中國文化大學,台北市。
莊耀嘉、楊國樞(1991)。傳統孝道的變遷與實踐:一項社會心理學之探討。中國人的心理與行為。台北:桂冠圖書公司。
郭芳婷(2012)。以休閒知覺自由及人際關係探討對於網路社群使用者主觀幸福感之影響—以Facebook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中華大學,新竹市。
郭貞(1995)。世代分析在傳播行為研究中之應。傳播研究簡訊,(1),1-3。
郭家伶(2010)。當 X 世代父母遇上 N 世代小孩:使用 IM 軟體作為溝通工具之現況研究。數位創世紀學術實務研討會。台北: 數位文化行動研究室。
郭鈞揚(2015)。臺灣中老年人孝道期望、孝道信念與幸福感受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中山醫學大學,台中市。
陳金貴(1998)。公務人員世代差異管理的探討。公務人員月刊,19,10-19。
陳信佑(2015)。行動即時通訊與親子關係維繫:以臺灣遠距家庭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台灣大學,台北市。
陸洛、高旭繁、陳芬憶(2006)。傳統性、現代性、及孝道觀念對幸福感的影響:一項親子對偶設計。本土心理學研究,25,243-278。
彭懷真(1996)。新新人類話題。台北:希代。
曾柔鳴、黃財尉、盧奐均、林佩蓉、李美遠(2014)。心理健康構念的後設分析與測量模式檢。測驗學刊,61(1), 1-26。
黃堅厚(1978)。從心理學觀點談孝並分析青年對孝行的看法。台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學報,10,11-20。
黃堅厚(1993)。青年的心理健康。台北:中華書局。
黃瓊慧(2010)。成人完美主義、孝道信念與心理健康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灣師範大學,台北市。
黃識銘(1999)。生活型態、消費態度與消費行為之關聯性研究。元智大學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囇莉、朱瑞玲(2012)。 是亂流?還是潮起,潮落?—尋找臺灣的「核心價值」及其變遷。高雄行為科學學刊,(3),61-94。
楊子誼(2016)。探討社群網站使用意圖與主觀幸福感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楊國樞(1985)。現代社會的新孝道。中華文化復興運動推行委員會(主編)。台北:現代生活態度研討會論文集會。
楊國樞、葉光輝、黃囇莉(1989)。孝道的社會態度與行為:理論與測量。台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65,171-227。
葉光輝(1997)。台灣民眾之孝道觀念的變遷情形。 九O年代的台灣社會:社會變遷基本調查研究系列二 (下)。台北: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籌備處。
葉光輝(2005)。華人孝道的心理與行為。載於楊國樞、黃光國、楊中芳主編:華人本土心理學。台北:遠流出版公司。
葉光輝(2009)。華人孝道雙元模型研究的回顧與前瞻。本土心理學研究,(32),101-148。 doi:10.6254/2009.32.101
葉光輝、楊國樞(2008)。中國人的孝道:心理學的分析。台北:國立台灣大學出版中心。
廖敏真(2016)。中高齡者Line使用動機、網路社會支持與幸福感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屏東大學,屏東市。
劉碧素(2005)。探討影響世代孝道行為之相關因素(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北護理學院,台北市。
劉熒潔、劉嘉珮、王筠雅(2013)。以社會支持觀點探討使用者在網路社群的幸福感—以Facebook為例。資訊科技國際期刊,7(2),23-33。
鄭亘良(民93年9 月3 日)。論「年級論」—年級現象的初步探討。【線上論壇】。取自http://sex.ncu.edu.tw/reset/?p=606
鄭博鴻(2016)。高中職生感恩、孝道與幸福感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新竹教育大學,新竹市。
賴明政、陳佳君(2016)。 行動通訊應用軟體的溝通特質對親子關係維持與家庭滿意之影響。東吳經濟商學學報,(93), 53-91。
謝杏慧(1999)。公務人員世代差異對政府再造計畫之認知研究:以台北市及高雄市政府為例。國立中興大學公共政策研究所碩士論文。
簡錦漢(2013)。家庭動態資料庫的建立:第十一年計畫(RI2009)(C00284_2)【原始數據】取自中央研究院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調查研究專題中心學術調查研究資 料庫。doi:10.6141/TW-SRDA-C00284_2-1
簡錦漢(2013)。家庭動態資料庫的建立:第十一年計畫(RCI2009)(C00284_3)【原始數據】取自中央研究院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調查研究專題中心學術調查研究 資料庫。doi:10.6141/TW-SRDA-C00284_3-1
蘇建州、陳苑非(2006)。不同世代媒體使用行為之研究:以2005東方消費者行銷資料庫為例。資訊社會研究,10,205-234。

西文部分:
Andrews, F. M., & Withey, S. B. (1976). Social indicators of well-being: Americans’ perceptions of life quality. New York: Plenum.
Diener, E., & Seligman, M. E. (2002). Very happy people. Psychological science, 13(1), 81-84.
Dwyer, C. (2007, January). Digital relationships in the" myspace" generation: Results from a qualitative study. In 2007 40th Annual Hawaii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System Sciences (HICSS'07) (pp. 19-19). IEEE.
Grinter, R. E., & Palen, L. (2002, November). Instant messaging in teen life. In Proceedings of the 2002 ACM conference on Computer supported cooperative work (pp. 21-30). ACM.
Haythornthwaite, C. (2005). Social networks and Internet connectivity effects. Information, Community & Society, 8(2), 125-147.
Keil, M., Tan, B. C., Wei, K. K., Saarinen, T., Tuunainen, V., & Wassenaar, A. (2000). A cross-cultural study on escalation of commitment behavior in software projects. MIS quarterly, 299-325.
Keyes, C. L. (2002). The mental health continuum: From languishing to flourishing in life. Journal of health and social behavior, 207-222.
Liu, Y. L. (2013). Autonomy, filial piety, and parental authority: A two-year longitudinal investigation. The Journal of genetic psychology, 174(5), 557-581.
Lu, L., Gilmour, R., & Kao, S. F. (2001). Culture values and happiness: An east-west dialogue. Journal of Social Psychology, 141, 477-493.
Maan Diong, S., Bishop, G. D., Enkelmann, H. C., Tong, E. M., Why, Y. P., Ang, J. C., & Khader, M. (2005). Anger, stress, coping, social support and health: Modelling the relationships. Psychology & Health, 20(4), 467-495.
Mannheim, K. (1952). “The Problem of Generations.” In Essays on the Sociology of Knowledgd. pp. 276-320. London: Routledge & Kegan Paul.
Nardi, B. A., Whittakr, S., & Bradner, E. (2010). Interaction and outeraction: Instant messaging in action. In H. Donelan, K. Kear, & M. Ramage (Eds.), Online communication and collaboration (pp. 102-120). Oxon, UK: Routledge.
Seligman, E. P., & Csikszentmihalyi, M. (2000). Positive psychology. American Psychologist, 55(1), 5-14.
Seligman, M. E. P. (2002). Authentic happiness. New York, NY: Free Press.
Sheard, M., & Golby, J. (2006). The efficacy of an outdoor adventure education curriculum on selected aspects of positive psychological development. Journal of Experiential Education, 29(2), 187-209.
Smith, J. W., Clurman, A., & Thomas, P. (1997). Rocking the ages: The Yankelovich report on generational marketing. New York, NY: HarperBusiness.
Solomon, M. R. (1995) Consumer Behavior: buying, having, and being. (4th ed). Boston: Allyn & Bacon.
Strauss, W., & Howe, N. (2009). The fourth turning: What the cycles of history tell us about America's next rendezvous with destiny. Three Rivers Press.
Tapscott, D. (2008). Grown up digital. Boston: McGraw-Hill Education.
Tosun, L. P., & Lajunen, T. (2009). Why do young adults develop a passion for Internet activities? The associations among personality, revealing “true self” on the Internet, and passion for the Internet. CyberPsychology & Behavior, 12(4), 401-406.
Van Dijck, J. (2013). The culture of connectivity: A critical history of social media.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Yeh, K. H. (2003). The beneficial and harmful effects of filial piety: An integrative analysis. In K. S. Yang, K. K. Hwang, P. B. Pederson, & I. Daibo (Eds.), Progress in Asian social psychology: Conceptual and empirical contributions. Westport, Connecticut: Praeger.
Yeh, K. H. (2006). The Impact of Filial Piety on the Problem Behaviours of Culturally Chinese Adolescents. Journal of Psychology in Chinese Societies. 7(1), 5-27.
Yeh, K. H., & Bedford, O. (2003). A test of the dual filial piety model. Asian Journal of Social Psychology, 6(3), 215-228.
Yeh, K. H., & Bedford, O. (2004). Filial belief and parent-child conflict.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sychology, 39(2), 132-144.
Yoon, J., & Lau, A.S. (2008). Maladaptive Perfectionism and Depressive Symptoms Among Asian American College Students: Contributions of Interdependence and Parental Relations. Cultural Diversity and Ethnic Minority Psychology. 14(2), 92-101.
(此全文未開放授權)
01.pdf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