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號:guest(18.119.114.74)          離開系統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詳目顯示

以作者查詢圖書館館藏以作者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系統以作者查詢全國書目勘誤回報
作者:林宥樺
作者(英文):You-Hua Lin
論文名稱:親子衝突的孝道內涵與困境:由受苦他者之現象學觀點探究
論文名稱(英文):Filial piety, its connotation and dilemma between Parent-child: A phenomenological study by Levinas' philosophical concern
指導教授:翁士恆
指導教授(英文):Shyh-Heng Wong
口試委員:彭榮邦
李維倫
口試委員(英文):Rong-Bang Peng
Wei-Lun Lee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東華大學
系所名稱:諮商與臨床心理學系
學號:610483037
出版年(民國):108
畢業學年度:107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04
關鍵詞:列維納斯他者親子衝突孝道il y a受苦經驗
關鍵詞(英文):Levinasthe Otherparents-child conflictfilial pietyil y asuffering
相關次數:
  • 推薦推薦:1
  • 點閱點閱:224
  • 評分評分: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
  • 下載下載:36
  • 收藏收藏:0
  有言道:「百善孝為先。」孝道自古以來被視為是華人文化中倫理道德的首要德性,也是君子為「仁」的基礎。經過時代的變遷,儒家思想經過許多次的推翻與變革,而孝道的概念也因此日漸轉變。雖然現代的孝道已不如過去那樣強制約束子女該有的行為規範,但仍脫離不了其位於倫理道德的首要地位。
  本研究從日常生活中觀察到子代盡孝的窒礙難行,遂重新思索孝道在文化脈絡下的合理正當性。由於孝道是深植在親子日常互動間,動態變化歷程中所形成的倫理,過去研究透過孝道模型的建構也難以解釋子代在面臨盡孝時所經歷到的心路歷程,且孝道的認知概念如何變成實際應承的倫理責任也尚缺解釋。故本文作者取徑於列維納斯的他者哲學,企圖透過自我與他者之間所形成的倫理關係路徑,分析與描繪子代在面對盡孝責任時所面臨的置身處境。
  本研究採用面對面訪談,蒐集4位受訪者(2男2女)的孝道衝突經驗文本,透過詮釋現象學分析,有以下發現:(一)照顧—被照顧關係為孝道的原初性倫理,(二)受苦時刻使得孝產生質的變化,也使得孝道從認知層次轉變到實際的倫理責任,(三)以列維納斯的il y a概念,分析子代在面臨孝道應承責任時的內在歷程。
  本研究於結果討論與建議中,試圖比對與回應葉光輝的雙元孝道模型,並給予臨床工作者在面對孝道議題個案時可採用的觀點。期許以本研究的闡發,照顧到同樣也在倫理道德中受苦的他者—子代們。
Background & Objective: In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 filial piety is the most important of all virtues. Even though times have changed, even though the implication of filial piety changed in the context of modern Chinese culture, filial piety is still an important ethical concept that order the adult child must obey their parents.

The thesis is focused on the adult child who faced the pressure of filial piety when they also in self-growth. The experience of internal conflict and struggle will cause adult child must make a prompt decision to respond the ethical duties. In my view, filial piety at this moment will change it essence that become an actual responsibility and ethics. Therefore, Levinas' philosophical concern can deeply close the experiences with conflict which is an ethical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self and the other.

Method & Result: This thesis used a face-to-face interview to collect conflict experience of filial piety from 4 subjects (2 men and 2 women). Using interpretative phenomenological analysis(IPA) to analyze the texts, came to the following findings: (1) Filial piety’s originality is “care”. (2) The moment of suffering makes a qualitative change in filial piety. (3) This thesis used “Il y a” to interpreted the experience of internal conflict and struggle.

Discussion & Conclusion: First, the thesis try to discuss and response the model of dual filial piety which constructed by Yeh, K. H.(2003). Second, Clinical implications are suggested.
致謝 i
摘要 ii
英文摘要 iii
目錄 iv
圖表目錄 vii
表格目錄 vii

第壹章、緒論 1
第一節、研究動機 1
第二節、研究背景 2
第三節、研究目的與問題 5

第貳章、文獻探討 7
第一節、華人文化的孝道倫理探究 7
一、孝道之內涵與本源 8
二、孝道之起源與演變 9
三、近代的孝道研究與應用 11
四、子代孝道困境與身心影響探究 13
第二節、列維納斯的他者倫理探究 15
一、他者之意涵與他異性 17
二、Il y a 19
第三節、綜合討論 21

第參章、研究方法 25
第一節、研究對象與資料蒐集方法 25
一、受訪者條件 25
二、訪談架構設計 26
三、訪談大綱 27
四、收案結果 29
第二節、分析方法 29
一、分析方法說明 29
二、分析方法步驟 32
第三節、研究者倫理位置 33
一、返身性 33
二、當事人的權利 34

第肆章、研究分析 37
第一節、訪談個案經驗試寫 37
一、甘願背負孝道責任一輩子的FL 37
二、獨立或依順父母的掙扎FY 38
三、情債兩清的ML 39
四、總是做得不夠的MS 40
第二節、研究結果分析 41
一、照顧與陪伴關係是子代對於盡孝的期待 41
二、親代與子代的孝知並不相同 43
三、受苦使得孝知轉為倫理的索求 47
四、不孝的狀態使得子代有所作為 53
五、子代孝道衝突的待解之局 56
第三節、小結 59

第伍章、研究結果討論 61
第一節、為他者受苦的兩條路徑 61
一、親代為子代的受苦覺察 62
二、子代為親代的受苦覺察 63
三、孝道的原初性倫理—親慈子孝 64
四、回應面容—生與養之問題 65
第二節、孝道意涵的生發路徑 67
一、日常生活的孝道概念 67
二、受苦/倫常浮現時刻 68
三、孝與不孝的概念生發 70
第三節、子代il y a經驗之分析 70
一、從il y a中逃離—下墮的溯源經驗 71
二、朝向il y a走去—向善的超越經驗 72
第四節、回應葉光輝之雙元孝道模型 74
一、孝道的概念化簡化了孝道內涵的歷程性 74
二、從「知道」到「做到」的歷程尚缺解釋 75
三、互惠式的親子關係應為根本的孝道形式 76

第陸章、結論與建議 79
第一節、研究結論 79
第二節、研究建議 81
一、臨床應用的建議 81
二、研究限制與建議 83
參考文獻 87
中文部份

王恆(2007)。列維納斯前期存在論境域中的「感性—時間」現象學疏論。見賴俊雄(編)他者哲學──回歸列維納斯,41-65。臺北:麥田。
王心運(2009a)。列維納斯論純粹的存在經驗── il y a。見賴俊雄(編)他者哲學──回歸列維納斯,67-94。臺北:麥田。
王心運(2009b)。列維納斯的分離概念。揭諦,16(2),1-28。
方格正、李佩怡(2016)。詮釋現象心理學方法論之整理與補充。本土心理學研究,46,121-148。
伊慶春(2009)。回應〈華人孝道雙元模型研究的回顧與前瞻〉。本土心理學研究,26,187-197。
余德惠、顧瑜君(2000)。父母眼中的離合處境與現代倫理意涵。應用心理研究,6,173-211。
余德慧、李維倫、林耀盛、余安邦、陳淑惠、許敏桃、謝碧玲、石世明(2004)。倫理行動作為建構臨床心理學本土化的起點。本土心理學研究,22,253-325。
余德慧、石世明、夏淑怡、王英偉(2006)。病床陪伴的心理機制:一個二元複合模式的提出。應用心理研究,29,71-100。
吳茂國(2006)。現象學視閾中的”他者”。東疆學刊,23(1),69-73。
利翠珊(2009)。孝道的俗世意義與多重面向。本土心理學研究,26,199-205。
李偉斌、簡晉龍(2012):雙元孝道的心理運作功能:對親子關係之影響暨教養行為之中介。教育與心理研究,35(2),55-84。
邱珍琬(2008)。一位成年男性照護老年父親的心路歷程——一個個案研究。臺北市立教育大學學報,39(2),79-107。
卓馨怡、利翠珊(2008)。成年子女的孝道責任與焦慮:親子關係滿意度的影響。本土心理學研究,30,155-197。
孫向晨(2006)。薩特、萊維納及他者問題。江蘇社會科學,2006(1),26-32。
翁士恆、彭榮邦(2018)。以「非我」為引探究受苦經驗與療癒實踐行動:從現象學取徑。中華心理衛生學刊,31(3),253-274。
許詩淇、黃囇莉(2009)。天下無不是的父母?——華人父母角色義務對親子衝突與親子關係的影響。中華心理學刊,51(3),295-317。
黃光國(1988)。人情與面子:中國人的權力遊戲。見楊國樞(編)中國人的心理。臺北:桂冠。
黃光國(2009)。從「儒家關係主義」評〈華人孝道雙元模型〉。本土心理學研究,26,163-185。
黃小瑄、鄭嫥嫥(2015)。家庭溝通型態對親子衝突因應的影響:探討台灣成年子女照顧生病父母的情境。傳播文化,14。取自http://www.comm.fju.edu.tw/journal/sites/default/files/data/jia_ting_gou_tong_xing_tai_dui_qin_zi_chong_tu_yin_ying_de_ying_xiang_.pdf
黃囇莉、朱瑞玲(2012)。是亂流? 還是潮起、潮落? ——尋找台灣的「核心價值」及其變遷。高雄行為科學學刊,3,119-145。
黃士哲(2013)。父母教養方式對青少年雙元孝道信念的影響效果:中介歷程的探討。本土心理學研究,39,119-164。
陸洛、高旭繁、陳芬憶(2006)。傳統性、現代性、及孝道觀念對幸福感的影響:一項親子對偶設計。本土心理學研究,25,243-278。
葉光輝(1995)。孝道困境的消解模式及其相關因素。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79,87-118。
葉光輝(1997a)。親子互動的困境與衝突及其因應方式:孝道觀點的探討。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82,65-114。
葉光輝(1997b)。台灣民眾之孝道觀念的變遷情形。見瞿海源、張苙雲等(編)九0年代的台灣社會:社會變遷基本調查研究系列二(下),171-214。臺北南港: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籌備處。
葉光輝(1998)。孝道概念的心理學探討:雙層次孝道認知特徵的發展歷程。本土心理學研究,9,53-117。
葉光輝(2009a)。華人孝道雙元模型研究的回顧與前瞻。本土心理學研究,31,97-141。
葉光輝(2009b)。再論華人孝道雙元模型的幾個關鍵性議題。本土心理學研究。31,207-248。
葉光輝、曹惟純(2014)。高齡化下的代間關係——台灣民眾孝道信念變遷趨勢分析(1994-2011)。社會學研究,29(2),116-144。
葉光輝、楊國樞 (1991)。孝道認知結構組型之分析。國科會人文及社會科學彙刊:人文及社會科學,1(1),32-51。
程可珍(2017)。淺談現代家庭與青春期子女的親子衝突。家庭教育雙月刊,65(1),43-54。
楊中芳(2009)。試論深化孝道研究的方向。本土心理學研究,26,149-161。
楊國樞 (1985):現代社會的新孝道。見中華文化復興運動推行委員會(編)現代生活態度研討會論文集,149-174。臺北:中華文化復興運動推行委員會。亦見中華文化復興月刊,19(1),56-67。
楊國樞(1997)。中國人的家族主義:概念分析與實徵研究。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83,169-225。
楊國樞、葉光輝、黃囇莉(1989)。孝道的社會態度與行為:理論與測量。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65,171-227。
楊國樞、葉光輝(1989)。孝道的認知結構與發展:概念與衡鑑。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65,131-169。
楊國樞,陸洛(2005)。社會取向與個人取向的自我實現觀:概念分析與實徵初探。本土心理學研究,23,3-69。
賴俊雄(2007)。他者哲學—列維納斯的倫理政治。中外文學,36(4),17-48。
賴俊雄(2009)。別於存有:倫理主體與激進他異性。見賴俊雄(編)他者哲學——回歸列維納斯,207-240。臺北:麥田出版社。
賴俊雄(2014)。眾裡尋「他」:列維納斯的倫理洞見。人文與社會科學通訊,15(3),59-67。
鄧元尉(2007)。列維納斯語言哲學中的文本觀。中外文學,36(4),159-189。
鄧元尉(2015)。列維納斯il y a與元素概念的生態含義初探。國立政治大學哲學學報(臺北),34,69-112。
盧怡任、劉淑慧(2014)。受苦轉變經驗之存在現象學探究:存在現象學和諮商與心理治療理論的對話。教育心理學報,45(3),413-433。
羅利(2012)。心理學視野中的孝道研究。內江師範學院學報,27(10),71-76。
康琇喬(2003)。早年家庭暴力經驗、孝道與心理健康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
劉碧素(2006)。探討影響世代孝道行為之相關因素(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北護理學院,臺北。
張則凡(2006)。青少年之孝道態度與祖孫代間支持——以三代同堂家庭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
王淇(2016)。當孝與工作成就在拔河-成年男性照顧者歷程之探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東吳大學,臺北。
彭湘均(2016)。久病無孝子?生病長者之子女輩照顧者的人際苦痛及其轉化(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臺北。
郭德蕙(2016)。雙元孝道信念與關係性自我之關聯(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輔仁大學,新北。

英文部份
Bedford, O. A., & Hwang, K.-K. (2003). Guilt and shame in Chinese culture: A cross-cultural framework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morality and identity. Journal for the Theory of Social Behavior, 33, 127–144.
Bedford, O. A. (2004). The individual experience of guilt and shame in Chinese culture. Culture & Psychology, 10, 29–52.
Cicirelli V.G.(1988). A Measure of Filial Anxiety Regarding Anticipated Care of Elderly Parents. The Gerontologist, 28(4),478-482.
Manen, M. van. (1997). From Meaning to Method. Qualitative Health Research, 7(3), 345–369. doi:10.1177/104973239700700303
Wang, Ying-Fen (2007). Attachment, Filial Piety, and Mental Health: Testing Cultural Influence on the Attachment-Mental Health Link Among Taiwanese High School Students.(Unpublished doctoral dissertation), University of Illinois at Urbana-Champaign.
Yeh, K. H. (葉光輝) (2003). The beneficial and harmful effects of filial piety: An intergrative analysis. In Kuo-Shu Yang, Kwang-Kuo Hwang, Paul B. Pederson, & Ikuo Daibo, eds. Asian social psychology: Conceptual and empirical contributions. 64-82. Praeger Publisher.2003.
Yeh, K. H. (葉光輝) (2006). The impact of filial piety on the problem behaviors of culturally Chinese adolescents. Journal of Psychology in Chinese Societies, 7(2), 237-257.
Yeh, K. H. (葉光輝) (2006). The impact of filial piety on the problem behaviors of culturally Chinese adolescents. Journal of Psychology in Chinese Societies, 7(2), 237-257.
Yeh, K. H. (葉光輝), & Bedford, O. A. (2003). A test of the dual filial piety model. Asian Journal of Social Psychology, 6, 215-228.
Yeh, K. H. (葉光輝), & Bedford, O. A. (2004). Filial belief and parent-child conflict.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sychology, 39(2), 132-144.

圖書資料
Erikson, E. H. (1950). Childhood and society. New York, US: W W Norton & Co.
Manen, M. van.(1990). Researching lived experience: Human science for an action sensitive pedagogy.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 Albany.
王長坤(2007)。先秦儒家孝道研究。中國成都:巴蜀書社。
王嘉軍(譯)(2014)。導讀列維納斯。(原作者:Seán Hand)。中國重慶:重慶大學出版社。(原著出版年:2008)
朱嵐(2003)。中國傳統孝道的歷史考察。臺北:蘭臺。
杜小真(1994)。勒維納斯。臺北:遠流。
肖群忠(2002)。中國孝文化研究。臺北:五南。
余德慧(2001)。詮釋現象心理學。臺北:心靈工坊。
余德慧、蔡錚雲、汪文聖(2004)。現象學十四講。臺北:心靈工坊。
林硯芬(譯)(2014)。身體不說謊,再揭幸福童年的秘密。(原作者:Alice Miller)。臺北:心靈工坊。(原著出版年:2004)
洪漢鼎(2008)。當代哲學詮釋學導論。臺北:五南。
康學偉(1992)。先秦孝道研究。臺北:文津。
陳榮華(2003)。海德格「存有與時間」闡釋。臺北:臺大出版中心。
高淑清(2008)。質性研究的18堂課:揚帆再訪之旅。高雄:麗文。
楊國樞、陸洛編(2008)。中國人的自我:心理學的分析。臺北:臺大出版中心。
楊婉儀(2017)。死‧生存‧倫理:從列維納斯觀點談超越與人性的超越。臺北:聯經。
鈕文音(2018)。質性研究方法與論文寫作(二版)。臺北:雙葉。
賴俊雄(2009)。他者哲學:回歸列維納斯。臺北:麥田。
賴俊雄(2014)。回應他者:列維納斯再探。臺北:書林。
潘德榮(2015)。西方詮釋學史。臺北:五南。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