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號:guest(18.117.141.69)          離開系統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詳目顯示

以作者查詢圖書館館藏以作者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系統以作者查詢全國書目勘誤回報
作者:林乙華
作者(英文):Yi-Hua Lin
論文名稱:從高山學的教育實踐歷程中探究登山與社會的關係
論文名稱(英文):An Action Research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ountaineering and Society in Mountain Education
指導教授:林意雪
指導教授(英文):Yih-Sheue Lin
口試委員:顧瑜君
林玫君
口試委員(英文):Yu-Chun Ku
Mei-Chun Lin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東華大學
系所名稱:教育與潛能開發學系
學號:610488201
出版年(民國):107
畢業學年度:107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25
關鍵詞:登山高山學戶外教育經驗教育生態女性主義行動研究
關鍵詞(英文):MountaineeringMountain EducationOutdoor EducationExperiential EducationEcofeminismAction Research
相關次數:
  • 推薦推薦:0
  • 點閱點閱:194
  • 評分評分: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
  • 下載下載:40
  • 收藏收藏:0
今日的教育改革行動讓學校也開始成為參與建構登山教育的一份子,包括實驗教育單位與我合作的登山教育方案「高山學」。「高山學」以一年的課程時間帶領六年級的班級,從準備登一座三千公尺高山的歷程作為經驗學習。以行動研究討論登山教學實務經驗背後的社會意義,探究登山學習過程中希望學生產生什麼樣的經驗,並由生態女性主義的視角批判解放現代登山知識與技術:檢視父權意識型態以及二元論,並探討登山教學的教育目標如何朝生態永續共存方向的知能。
登山時,因為山上有限的物質資源環境使得學生必須重新排列自己對於物質需求的順序,並在背離便利生活的學習過程中得以自我反思。本研究認為山野環境的不確定性,正是自然經驗學習的張力,但是登山教育的登山指導者在知識與技術傳達時,不能僅僅只在強調登山活動安全的維護,而忽略環境經驗的累積,如此反而讓登山裝備、知識與技巧的學習把我們推至更加對立自然的不安全感之中,而使得登山仍只在依賴現代物質保護下行動,甚至促使更多的物質消費。登山教育的教學群(登山指導者與學校班級導師)需教導學生在他的日常生活經驗中學習登山的方法,以產生連續性與互動性的經驗教育,並需要關注影響團體進步學習的問題;讓他們逐漸產生具有自然觀的思考力與行動力,逐漸透過身體與環境交織後出現的經驗,也發展生命共同體的群性、審視自我對待物質生活需求的反思能力與培養探索環境的熱情,以此建構朝向生態社會的教育。
在高山學中發現的登山與社會關係,登山教育需要以自然為中心,學習方可朝生態社會前進,從山野環境特性中,登山隊伍與山上互動讓我們可重新思考人之間的社會關係,山野生活經驗更能再探討人的獨立性與公共性,社會關係成為流動的,當社會關係是在大自然中找到共同生存的方式就是公共意義。
The action of education reform today has impelled schools to take part in the development of mountaineering education, which includes the ‘Mountain Education’, a project developed jointly by me (the Researcher) and an educational sector (the Subject). The course aimed, in one year’s time, to equip a class of 6th graders with certain learning experiences by leading them to prepare for climbing a 3,000-meter mountain. The approach of action research was employed to on the one hand inquire into the social meanings behind the practical experiences of mountaineering education and on the other hand explore what experiences were expected for students to acquire from mountaineering education. Furthermore, the perspective of ecofeminism was adopted to criticize even liberate the knowledge and skills of modern mountaineering, i.e. to examine the patriarchal ideology and the dualism as well as to identify the objectives of mountaineering education in order to equip students with the competency required for ensuring a sustainable and coexisting ecology.
When climbing the mountain, due to limited resources, students had to reprioritize their needs for materials; they were also expected to engage in introspection during the course of learning while leaving behind their convenient lifestyle. Although this research regards the uncertainty featured in mountains and plains as a critical juncture to experience learning in a natural way, mountaineering instructors cannot merely focus upon safety and security issues hence ignore the accumulation of environment-specific experiences while passing on mountaineering knowledge and skills; otherwise, the acquisition of mountaineering gears, knowledge and skills will drive us further down the road of feeling unsafe and unsecured. Departing from the abovementioned inference, mountaineering will only be conducted under the shelter of modern materials and even boost more material consumptions.
The entire teaching crew, i.e. mountaineering instructor(s) and homeroom teacher(s), should firstly teach students to learn mountaineering from their everyday-life experiences in order to acquire the continuous and interactive experiential education then pay attention to the issues making impacts upon their progress and learning. Students ought to be guided and/or inspired to gradually cultivate the capability to adopt a nature-based perspective while thinking or taking actions, acquire experiences from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their physical bodies and the environment, develop a community of shared life experiences, examine the capability of reflecting upon one’s need for a material-based life and create passion for exploring the environment in order to construct the type of education shaping up the eco-society.
It has been discovered from the mountain education in question that only when mountaineering education included Mother Nature into its core could the learning that lead to an eco-society be happening. Due to the environmental characteristics of mountains and plains,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mountain climbers and the mountain does make us reflect upon our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s, and the experiences of living in the mountain urge us to further probe into the independence and the commonality of human beings. When a social relation becomes dynamic, when the social relation is the way for human beings to coexist with Mother Nature, that is the meaning of commonality.
第一章 緒論 1
一、研究動機 1
二、研究背景:臺灣登山教育的歷史脈絡 3
三、研究位置與問題 8
第二章 文獻探討 11
一、登山與社會的關係 11
二、登山與教育政策現況 15
三、生態女性主義與經驗教育 21
第三章 研究方法 35
一、行動研究 35
二、場域、研究者、研究參與者與教學方案 38
三、教育行動理念與行動研究歷程 44
四、資料蒐集與分析 49
五、研究倫理與研究限制 53
第四章 研究發現與討論 55
一、教學經驗歷程:物質依賴與精神需求的思辨 55
二、學習經驗歷程:城市身體與自然環境 69
三、反省與經驗轉化歷程:山野環境裏的社會化 84
四、自然與社會的橋:登山指導者的反省與批判 103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115
一、研究結論 115
二、相關建議 120
參考文獻 123


王志弘、張華蓀、宋郁玲、陳毅峰(譯)(2005)。現代地理思想(原作者:Richard Peet)。臺北市:群學出版社。
內政部營建署(無日期)。臺灣山岳會的成立。臺灣國家公園數位典藏主題網。2017年08月03日,取自https://npda.cpami.gov.tw/tab7/web20_control.php
李美涼、林乙華(2003)。南美攀登記。臺北市:大塊文化。
李嘉年、徐凡甘、林嬙(主編)。(2018)。實驗教育作業手冊。臺灣實驗教育推動中心。2018年06月17日,取自https://teec.nccu.edu.tw/resources2_detail/13.htm
吳木崑(2003)。杜威經驗哲學對課程與教學之啟示。臺北市立教育大學學報,40(1),35-54。
林玫君(2006)。從探險到休閒—日治時期臺灣登山活動之歷史圖像。新北市:博揚文化。
林玫君(2008)。臺灣登山一百年。臺北市:玉山社。
林芳儀(2014)。當代臺灣女性書寫者的生態意識:以洪素麗、黃美秀、朱天心為主要探究對象(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東華大學,花蓮縣。
胡幼慧(主編)(2002)。質性研究。臺北市:巨流圖書。
紀駿傑(2003)。生態女性主義:連結性別壓迫與物種壓迫女性主義觀點。女學學誌:婦女與性別研究,16,295-321。
袁玲紅(2011)。生態女性主義倫理形態研究。上海市:上海人民出版社。
高爺(2015年12月28日)。成大山協是全國歷史最悠久的大學登山社。成大登山薪傳協會 _ 成大山協 OB 的部落格。2017年08月03日,取自http://blog.xuite.net/ncku_ob_blog/twblog/369586486
教育部(2003年01月15 日)。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綱要。2019年01月10日,取自https://www.k12ea.gov.tw/97_sid17/%E7%B8%BD%E7%B6%B1.pdf
教育部(2013年12月11日)。教育基本法。2019年01月10日,取自http://edu.law.moe.gov.tw/LawContent.aspx?id=FL008468&KeyWord=教育基本法
教育部(2018年08月03日)。國民中小學辦理戶外教育實施原則。2019年01月10日,取自http://edu.law.moe.gov.tw/LawContent.aspx?id=GL001146&
KeyWord =國民中小學辦理戶外教育實施原則
陳中禹(2015)。戰後初期臺灣山地行政的建置與發展(1945-1959)。載於呂芳上(主編),戰後初期的台灣(1945-1960s),45-90。臺北市:國史館。
夏林清、中華民國基層教師協會(譯)(1997)。行動研究方法導論─教師動手做研究(原作者:Herbert Altrichter, Peter Posch & Bridget Somekh)。臺北市:遠流出版社。
單文經(譯注)(2015)。經驗與教育(原作者:John Dewey)。臺北市:聯經。
葉歡(2013)。我國推動九年國民教育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師範大學,臺北市。
葉為欣(1998)。生態女性主義的理念與實踐:探討臺灣經驗(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興大學,臺中市。
曾鈺琪、黃茂在、郭工賓(2015)。戶外教育:學習走出課室,讓孩子夢想起飛。國家教育研究院教育脈動電子期刊,4,1-13。
曾鈺琪、黃茂在、李文富、林志成、張惟亮、吳文德、陳永龍、葉鴻楨、許彩梁(2017)。戶外教育實施指引。新北市:國家教育研究院。2019年01月10日,取自https://www.naer.edu.tw/ezfiles/0/1000/img/67/351891149.pdf
張芬芬(2010)。質性資料分析的五步驟:在抽象階梯上爬升。初等教育學刊,35,87-120。
張蕙芳(2000)。逃離與追尋-登山的社會學研究(以兩個登山團體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臺北市。
黃意嵐(2013)。當代臺灣登山者的身體實踐與經驗(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東華大學,花蓮縣。
黃麗螢(2007)。越過生命的那一座山─女性的登山經驗與登山對其生命經驗的影響(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臺北市。
程詩馨(2007)。從山屋反思臺灣的登山體驗(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臺北市。
楊建夫(2013)。登山活動本質之探討。康大學報,3,47-63。
蔡清田(2000)教育行動研究。臺北市:五南圖書公司。
鄭安晞、陳永龍(2013)。臺灣登山史 總論。臺北市:內政部營建署。
鍾秀梅(2011)。發展主義批判。高雄市:春暉出版社。
鍾秀梅(2012年3月13日)。從永續經濟談生態女性主義實踐。財團法人主婦聯盟環境保護基金會。2017年08月03日,取自http://www.huf.org.tw/essay/content/836
薛絢(譯)(2006)。民主與教育(原作者:John Dewey)。臺北市:網路與書。
顧燕翎(主編)(1996)。女性主義理論與流派。臺北市:女書文化。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