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號:guest(3.12.153.197)          離開系統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詳目顯示

以作者查詢圖書館館藏以作者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系統以作者查詢全國書目勘誤回報
作者:李佩純
論文名稱:災難重建與適應: 莫拉克風災後四個原民部落的永久屋安置歷程
指導教授:林徐達
指導教授(英文):Hsu-Ta Lin
口試委員:徐世榮
林素珍
口試委員(英文):Shr-Rung Shiu
Su-Jen Lin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東華大學
系所名稱:族群關係與文化學系
學號:610496001
出版年(民國):108
畢業學年度:108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98
關鍵詞:原住民災難重建韌性適應永久屋
關鍵詞(英文):indigenous peoplepost-disaster reconstructionresilient adaptationpermanent housing
相關次數:
  • 推薦推薦:0
  • 點閱點閱:22
  • 評分評分: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
  • 下載下載:7
  • 收藏收藏:0
本篇論文通過台灣原住民面對災難的重建與適應歷程,從不同的族群、部落面對災難遷移的過程中,如何在永久屋持續保有與原鄉、部落、族人的連結。以屏東地區受到莫拉克風災的霧台鄉好茶部落、泰武鄉泰武部落、來義鄉來義部落三個原住民部落及台東縣延平鄉在莫蘭蒂風災後受災的紅葉部落居民為研究對象。藉由田野調查及個別訪談等方式分析部落居民日常生活調適,了解原住民從山區遷移到平地後,如何重現/再現對原居地及原有生活的記憶。
莫拉克風災後,受災原住民部落遭遇政府以永久屋作為單一重建選項,使災民被迫以異地重建模式,離開原鄉的土地到新的土地上重新生活。在歷經災難、災後重建,以及災後調適的過程中,探討部落居民對於維持自身的文化及部落完整所採取的不同方式。本研究通過梳理上述四個部落不同的條件和背景,探究原住民部落如何在災難中重新復原到原有生活;而引起莫拉克風災受災原住民爭議的重建模式,在台東的紅葉部落相卻在部落受災居民及公部門彼此妥協與包容的形況下,維持部落的完整性。從四個部落的案例分析原住民族群在災難後以部落緊密的連結性,利用文化地景的家屋營造、部落觀光的經濟模式、往復在原鄉與新居地的生活型態、追本溯源的土地回返行動,重新銜接起與原鄉生活的連結,持續形塑原住民自身的樣貌。
This thesis studies how Taiwan indigenous people face post-disaster reconstruction and adaptation by examining the processes of post-disaster relocation by different tribes and villages. The study focuses on how the relocated communities sustain connections to their original homelands, tribes and within the communites, after relocation to post-disaster “permanent housing”.
The research subjects of this study are residents of communities from Pingtung County’s Kucapungane (Haocha) community, Kulaljuc (Taiwu) community and Chalaabus (Laiyi) community which were affected by Typhoon Morakot, and the Dahdah (Hongye) community affected by Typhoon Meranti.
Methods such as fieldwork and individual interviews are employed to analyse adaptation in the daily lives of residents, to understand how indigenous people reproduce and represent original memories of life in their original homelands, after relocating to the plains areas from mountainous areas.
After Typhoon Morakot, affected indigenous villages were faced with forced relocation to ‘permanent housing’ from the government. The study examines how residents use different ways to sustain their own cultures and maintain the entirety of their communities in post-disaster reconstruction and recovery.
Taking into account the different conditions and backgrounds of the four disaster-affected indigenous villages, the study discusses how indigenous villages rebuild and recover their post-disaster lives. The study analyses how the tribal communities use their connection to origins post-disaster, developing ‘traditional family house’ construction with the use of cultural landscapes, tapping on cultural tourism, and maintaining a lifestyle of living in between their original home and new place of dwelling. By tracing their origins to their original homelands, the affected communities continue shaping their image and identity as indigenous peoples, making connections to the traditional tribal community lifestyles.
一、研究背景與內容 1
二、原住民土地政策歷史變遷 13
(一)原住民土地的消逝 13
(二)原住民土地國有化 16
(三)原住民土地從國有化到私有化 19
三、傳統生態知識與傳統領域 25
(一)傳統生態知識 25
(二)傳統領域概念的出現 30
(三)原住民傳統領域的劃設與爭議 33
四、莫拉克災難重建的困境 38
(一)評估、劃定特定區域的爭議 39
(二)中繼安置的訴求無法被接納 42
(三)戶籍登記與集體遷村模式的產生 44
(四)特別條例廢止後何去何從 45
五、四個部落的重建遷移歷程 51
(一)好茶部落:遷村三十年的社會脆弱性 51
(二)泰武部落:災前討論,災後全村遷移 58
(三)來義部落:災後集體遷村無共識 61
(四)紅葉部落:災後就近重建,維持部落完整 67
六、適應與轉機 73
(一)文化地景:成為「家」的地方實踐 73
(二)部落觀光經濟 76
(三)成為吾拉魯茲:Vuvu與咖啡 80
(四)回溯來義舊社:「人的生態」旅遊 85
參考文獻 93
1. 中文書目
Clifford, James(詹姆斯•克利弗德)著。林徐達、梁永安譯。2017。《復返:21世紀成為原住民》。台北:桂冠。
Cresswell, Tim著。徐苔玲、王志弘譯。2006。《地方:記憶、想像與認同》(Place: A Short Introduction)。台北:群學。
Daniel P. Aldrich著、林經桓等譯,2012,《重建韌性:災後復原的社會資本》。台北:國家教育研究院。
Giddens, Anthony(安東尼•紀登斯)著。趙旭東、方文譯。2002。《現代性與自我認同》(Modernity and Self-Identity)。台北:左岸文化。
Hobsbawn, Eric著。陳思仁等譯。2002。《被發明的傳統》(The Invention of Tradition)。台北:城邦。
Kymlicka, Will(威爾•金里卡)著。鄧紅風譯。2004。《少數群體的權利:民族主義、多元文化主義和公民權》(Politics in the Vernacular: Nationalism, Multiculturalism, and Citizenship)。台北:左岸。
乜寇•索克魯曼。2008。《東谷沙飛傳奇》。台北:印刻。
文可璽。2019。《台灣咖啡誌》。台北:麥田。
包正豪,2009,〈原住民部落觀光發展的困境與策略-宜蘭縣南澳鄉金洋及武塔部落個案研究〉。《台灣原住民族研究季刊》第二卷第四期,頁87-109。
王甫昌。2003。《 當代台灣社會的族群想像》。台北:群學。
台大建築與城鄉所。2008。《瑪家農場土地規劃計畫》。屏東縣政府委託研究計畫報告。
台邦•撒沙勒,2008,〈傳統領域的裂解與重構:Kucapungane人地圖普與空間變遷的再檢視〉。《考古人類學刊》第六十九期,頁9-44。
台邦•撒沙勒,2009,〈好茶遷村計畫:一個社會人類學的初步考察〉。《台灣原住民族研究季刊》第二卷第二期,頁115-135。
台邦•撒沙勒。2012。〈災難、遷村與社會脆弱性:古茶波安的例子〉。《台灣人類學刊》第十卷第一期,頁51-92。
沙力浪•達岌斯菲芝萊藍。2013。《部落的燈火》。台北:山海文化。
何欣潔主編。2013。《在永久屋裡想家:莫拉克災後三年,「永久屋」與人的故事》。台北:莫拉克獨立新聞網。
官大偉、林益仁。2008。〈什麼傳統? 誰的領域?: 從泰雅族馬里光流域傳統領域調查經驗談空間知識的轉譯〉。《考古人類學刊》。第六十九期,頁109-141。
官大偉。2013。〈原住民生態知識與流域治理:以泰雅族Mrqwang群之人河關 係為例〉。《地理學報》第七十期,頁69-105。
官大偉。2014。〈原住民族與國土計畫:一個民族生態學的觀點〉。《台灣原住民族研究學報》第四卷第四期,頁69-105。
官大偉。2014。〈空間秩序、地理再現與生態政治:從台灣山地資源利用保育的歷史談起〉。《台灣原住民族研究》第七卷第一期,頁159-197。
官大偉。2017。〈傳統領域:一個原住民族發展的關鍵議題〉。《台灣原住民族研究論叢》第二十二期,頁45-76。
周桂田。2014。《風險社會:公共治理與公民參與》。台北:國立台灣大學社會科學院風險社會與政策研究中心。
李毓青。2012。《災後遷村家屋外部空間營造與家園認同之探討-以在禮納里的好茶部落為例》臺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
林宗弘。2016。〈災難風險循環:莫拉克風災的災害潛勢、脆弱性與韌性〉收錄於《永續與綠色治理新論》周桂田主編,頁43-86。台北:國立台灣大學社會科學院風險社會與政策研究中心。
林珍珍、林萬億。2014。〈莫拉克風災後高屏地區重建服務網絡之研究:災難治理的觀點〉。《思與言:人文與社會科學雜誌》。第五十二卷第三期,頁5-52。
林秋綿。2000。〈臺灣各時期原住民土地政策演變及其影響之探討〉。《臺灣土地研究》。第二期,頁23-40。
林冠慧、張長義。2015。〈脆弱性研究的演變與當前發展〉。《地理學報》第七十七期,頁,49-82。
林益仁、王信翰。〈自然資源的治理─一個泰雅族的模式初探〉。《台灣原住民族研究學報》。第四卷第四期,頁139-172。
林益仁、褚縈瑩。2004。〈有關傳統生態智慧(Traditional Ecological Knowledge)的兩、三事〉。《生態台灣》第四卷,頁63-67。
林冠慧、張長義。2015。〈脆弱性研究的演變與當前發展〉。《地理學報》第七十七期,頁49-82。
林萬億、張麗珠、李香潔、莊明仁、陳竹上、王秀燕、陳武宗、謝宗都、陳偉齡、劉華園、傅從喜、謝志誠、邵俊豪、邵珮君、趙善如、范舜豪、吳慧菁、譚慧雯、蕭淑媛、鍾昆原、蔡宜廷、黃瑋瑩、李俊昇、鄭如君、楊文慧、林珍珍、邱筱雅、蔡宜蓉、林津如。2018。《災難救援、安置與重建》。台北市:五南。
洪泉湖。1992。《台灣地區山地保留地政策制定之研究》政治大學三民主義研究所博士學位論文。
洪貞玲主編。2012。《日照大峽谷─八八風災後的來義重建路》。台北:國立台灣大學新聞研究所。
施聖文。2013。《劃界的政治:山地治理中的傳統領域,1895-2005》東海大學社會所博士學位論文。
紀駿傑,1998。〈從觀光原住民到原住民自主的觀光〉。收錄於《原住民文化與觀光休閒發展研討會》,中華民國戶外遊憩學會。
紀駿傑。2014。〈氣候正義與原住民社會文化韌性:一個初步觀察與省思〉。收錄於《台灣及太平洋友邦南島民族氣候變遷調適及因應政策研討會論文集》中央研究院環境變遷研究中心編,頁112-12。中央研究院。
孫大川。2010。《夾縫中的族群建構:台灣原住民的語言、文化與政治》。台北:聯合文學。
徐世榮。2001。《土地政策之政治經濟分析:地政學術之補充論述》。台北:正揚。
郭芝榕。2011。〈全村唯一沒有簽遷村同意書的族人:江秋妹〉收錄於《大武山的歌聲:八八風災後的泰武重建路》洪貞玲主編。台北:國立台灣大學新聞研究所、屏東縣泰武鄉泰武國小。
陳千武。1991。《台灣原住民的母語傳說》。台北:台原出版社。
陳竹上。2010。〈他們在自己的土地上無家可歸?從反亞泥還我土地運動檢視台灣於原住民保留地政策的虛實〉。《台灣社會研究季刊》第七十七期,頁97-134。
陳永龍。2010。〈河岸邦查部落再生成與漂流族群生計重建:阿美族「都市原住民」自立家園的社會安全涵義〉。《台灣社會研究季刊》第七十七期,頁136-175。
陳秋坤。1994。《清代台灣土著地權:官僚、漢佃與岸裡社人的土地變遷1700-1895》。中研院近史所。
莫拉克獨立新聞網。2013。《在永久屋裡想家:莫拉克災後三年,「永久屋」與人的故事》。台北:莫拉克獨立新聞網。
張宜君、林宗弘。2012。〈不平等的災難:921地震下的受災風險與社會階層化〉。《人文及社會科學集刊》第二十四卷第二期,頁193-231。
張長義。2008。《台灣原住民族資源利用與永續發展之研究-總計畫暨子計畫 二:原住民地區環境變遷脆弱性分析—新竹縣尖石鄉之個案(II)》。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
塗佩菁。2014。〈從部落遷徙歷程探討地方認同的建構〉。《國立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學報》第二十二期,頁35-52。
葉高華。2017。〈從山地到山腳:排灣族與魯凱族的社會網絡與集體遷村〉。《台灣史研究》第二十四卷第一期,頁125-170。
詹素娟。1986。〈清代台灣平埔族與漢人關係之探討〉收錄於《近代中國區域史研討會論文集》,頁195-222。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蔡志偉。2009。〈氣候變遷、生態永續與原住民族社會文化發展:莫拉克風災的反思〉。《台灣原住民研究論從》第六期,頁27-54。
謝文中、鄭夙芬、鄭期緯。2011。〈這是房子,不是家屋:從解釋互動論探討莫拉克風災後原住民的遷徙與衝擊〉。《台大社會工作學刊》第二十四期,頁135-166。
謝世忠。1987。《認同的污名;臺灣原住民的族群變遷》。台北:自立晚報。
謝世忠。1994。《山胞觀光:當代山地文化展現的人類學詮釋》。台北:自立晚報出版。
謝志誠、傅從喜、陳竹上、林萬億。2012。〈一條離原鄉越來越遠的路?:莫拉克颱風災後異地重建政策的再思考〉。《台大社工學刊》第二十六期,頁41-86。
謝志誠、陳竹上、林萬億。2013。〈跳過中繼直達永久?探討莫拉克災後永久屋政策的形成〉。《台灣社會研究季刊》第九十三期,頁49-86。
顏愛靜。1997。〈台灣地區原住民保留地管理問題與對策之探討〉收錄於《原住民土地與文化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謝偉芬主編,頁1-1~1-35。中國土地經濟學會。
顏愛靜、楊國柱。2004。《原住民族土地制度與經濟發展》。台北:稻香。
藤井志津枝。1997。《日治時期台灣總督府理蕃政策》。台北:文英出版社。
盧道杰、吳菁雯、裴家麒、台邦.撒沙勒。2006。〈建構社區保育、原住民狩獵與野生動物經營管理間的連結〉。《地理學報》第四十六卷,頁1-29。
戴振豐。2003。〈文化生產與文化消費—日治時期臺灣的咖啡〉。《臺灣歷史學會會訊》第十七期,頁23-43。

2. 西文書目
Anthony, Oliver-Smith. 1996. “Anthropological research on hazards and disasters.” in Annual Review of Anthropology, 25(1), 303-328.
Berkes, Fiker. 1999. “Scared ecology. “ London: Routledge.
Blaikie, P., Cannon, T., Davis, I. and Wisner, B. 1994. “At Risk: Natural Hazards, People's Vulnerability and Disasters.” London: Routledge.
Dudgeon, Roy C., and Fikret Berkes. 2003. “Local Understandings of the Land: Traditional Ecological Knowledge and Indigenous Knowledge.” in Nature Across Cultures: Views of Nature and the Environment in Non-Western Cultures. pp.75-96. Springer Science Business Media, B.V.
Drabek, T. E. and K. S. Boggs. 1968. “Families in Disaster: Reactions and Relatives.” in Journal of Marriage and Family 30(3): 443–451.
Fritz, C.E. 1961. “Disaster.” in Contemporary Social Problems, edited by: Merton, R.K. and Nisbet, R.A., pp.651-694. New York: Harcourt, Brace and World.
Quarantelli, E. L. 1960. “A Note on the Protective Function of the Family in Disasters.” in Marriage and Family Living 22(3): 263–264.
Yi-Fu, Tuan. 1977. “Space and Place: The Perspective of Experience.” Minneapolis: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

3. 網路資源
Dilley, Maxx; Chen, Robert S.; Deichmann, Uwe; Lerner-Lam, Arthur L.; Arnold, Margaret; Agwe, Jonathan; Buys, Piet; Kjevstad, Oddvar; Lyon, Bradfield; Yetman, Gregory. 2005. “Natural disaster hotspots: A global risk analysis.” The World bank.
Haisul Palalavi(海樹兒·犮刺拉菲)製表。2008。〈原運大事記〉。《原住民族正名議題研討會會議手冊》刊載於《臺灣原住民族圖書資訊中心電子報》第六期。https://tiprc.apc.gov.tw/epaper/06/06_movementlist.html(2018/8/26瀏覽)。
Summer。2009/08/28。〈投票拒慈濟,爭取遷瑪家。好茶部落要做自己的主人〉。《苦勞報導》。https://www.coolloud.org.tw/node/45535(2018/8/26瀏覽)。
中華民國內政部營建署。2010。〈莫拉克颱風災後民間興建住宅贈與契約書參考範本〉。中華民國內政部營建署。https://www.cpami.gov.tw/filesys/file/chinese/dept/rt/0990800704.pdf。(2017/1/12瀏覽)。
安君毅。2009/10/4。〈部落安全評估說明 (4) 屏東來義〉。《莫拉克新聞網》。https://www.88news.org/posts/452。(2018/8/26瀏覽)。
行政院莫拉克颱風災後重建推動委員會。2009。〈莫拉克颱風災後重建特別條例(2009-2014)〉。全國法規資料庫。https://law.moj.gov.tw/LawClass/LawAll.aspx?pcode=A0030237。(2017/1/12瀏覽)。
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2009。《行政院第3157次院會決議報告》。民國98年8月20日第3157次會議。https://www.ey.gov.tw/Page/4EC2394BE4EE9DD0/03cda942-00dc-435a-a7fb-4a6d3bf9d150(2018/12/26瀏覽)。
李孟霖。2010/12/9。〈遷村無配套,來義村決定不遷〉。莫拉克風災新聞網。https://www.88news.org/posts/8743。(2018/8/26瀏覽)。
林巧璉。2010/3/29。〈中繼安置不足,泰武村民如何面對雨季?〉。《莫拉克新聞網》。https://www.88news.org/posts/3343(2018/8/26瀏覽)。
林巧璉。2014。〈回首八八風災後原鄉部落面臨的永久屋政策〉。國立台灣大學新聞研究所原住民傳播與文化研究中心http://indcacrc.blogspot.com/2014/03/blog-post.html(2018/8/26瀏覽)。
阿魯芙。2012/1/17。〈吾拉魯茲的心願〉。《台灣立報》。http://www.tipp.org.tw/news_article.asp?F_ID=28778&PageSize=15&Page=1698&startTime=&endTime=&FT_No=&NSubject_No=&SelectSubject=&Subject_No=&SubSubject_No=&TA_No=&Orderby=&KeyWords=&Order=&IsSelect=jajtrcpcjxzymmbr(2019/10/30瀏覽)。
柯亞璇。2010/9/11。〈部落被土石流淹沒的好茶族人:土地不是自己的,算「遷村」嗎?〉。《財團法人九二一震災重建基金會》。http://www.taiwan921.lib.ntu.edu.tw/88pdf/PR064.doc(2018/8/26瀏覽)。
屏東縣政府。2015/12/25發布。〈莫拉克颱風災後民間團體興建原住民族部落住宅管理自治條例〉。《屏東縣政府主管法規查詢系統》。http://ptlaw.pthg.gov.tw/LawContent.aspx?id=GL000399(2018/5/27瀏覽)。
陳亭瑄。2013/12/10。〈在「行動」與「認同」之間──專訪Giyav Salingaulj(魏奕杰)〉。《台大意識報》。http://cpaper-blog.blogspot.com/2013/12/giyav-salingaulj.html(2018/8/26瀏覽)。
陳振宇。2017/8/18。〈30年見證滄海桑田——消失的新好茶村〉。《農傳媒》。https://www.harvest.org.tw/theme_data.php?theme=article&sub_theme=article&id=952(2018/8/26瀏覽)。
鄭淳毅。2010/10/6。〈長治百合系列(6)永久屋核配爭議,如何才能落幕?〉。《財團法人九二一震災重建基金會》。http://www.taiwan921.lib.ntu.edu.tw/88pdf/PR050-06.doc(2018/8/26瀏覽)。

4. 影片
公共電視台。2009/11/30。《我們的島》第五百三十三集。
公共電視台。2010/2/22。《我們的島》第五百四十四集。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