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號:guest(13.58.183.216)          離開系統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詳目顯示

以作者查詢圖書館館藏以作者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系統以作者查詢全國書目勘誤回報
作者:余崇維
作者(英文):Chung-Wei Yu
論文名稱:寫給再次被愛的以後:臺灣轉型正義的變遷與原住民族
論文名稱(英文):For Someday We’ll Be Loved Again: Transition of Transitional Justice and Indigenous People in Taiwan
指導教授:陳毅峰
魏楚陽
指導教授(英文):Yi-fong Chen
Chu-Yang Wei
口試委員:王冠生
石忠山
林素珍
口試委員(英文):Kuan-Sheng Wang
Chung-Shan Shih
Su-Chen Lin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東華大學
系所名稱:民族事務與發展學系
學號:610498001
出版年(民國):107
畢業學年度:107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52
關鍵詞:轉型正義原住民族族群政治地緣政治交織性
關鍵詞(英文):transitional justiceindigenous peopleethnic politicsgeopoliticsintersectionality
相關次數:
  • 推薦推薦:0
  • 點閱點閱:431
  • 評分評分: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
  • 下載下載:44
  • 收藏收藏:0
這份論文從台灣在2016年之後的轉型正義發展出發,在經驗基礎上,探問原住民族轉型正義的內涵,並希望從台灣的脈絡回望轉型正義的發展。為此,本文從理論與現實政治的兩個層面來構思回答。
本文認為,首先,我們應該從如何界定轉型、如何理解不正義的兩個維度來錨定每種轉型正義觀念的關懷,並以此理解轉型正義的不同關懷;第二,不同於強調國家責任的討論方式,本文嘗試從個人出發論證責任,作為思考轉型正義時的另一種路徑;第三,本文借用交織性的概念,透過實際案例指出,在不平等的結構底下,轉型正義的效果可能會使弱勢者的苦難加劇;第四,從現實的脈絡出發,本文認為,原住民族議題是在地緣政治的策略之下,成為備受臺灣政治人物關注的議題、成為轉型正義的一部份;最後,透過考察政治人物的修辭,本文認為,族群政治是在討論轉型正義與原住民族轉型正義時不可或缺的視角。進一步地,在討論轉型正義時,族群政治的動能既指向理想的社會關係,同時,也弔詭地指向族群之間的怨恨情緒,透過怨恨情緒指出過去未能解決的問題,因此,與其否定情緒,本文認為,有必要重新定位情緒在轉型正義討論中的意義。
Through theoretical approach and empirical approach, this thesis illustrates the development of transitional justice in 2016, while President Tsai’s administration reinstated the post-authoritarian transitional justice and announced a new agenda of indigenous transitional justice.
To anchor and understand the various concerns of different types of traditional justice, this thesis firstly deals with the various definitions and understandings of “transition” and “injustice” as two primal axes. Second, this study attempts to demonstrate individual responsibility as an alternative thought for re-conceptualizing transitional justice, instead of emphasizing state’s responsibility. Third, this thesis examines the actual cases through the concept of intersectionality and points out that the effect of transitional justice may increase the sufferings of the disadvantaged under the unequal social structure. Fourth, this thesis argues that the indigenous transitional justice has become the primary concern of the agenda of transitional justice in 2016 due to the politicians’ strategic concern of changing the geopolitical situation. Finally, by examining the rhetoric of politicians, this study claims that ethnic politics is a vital perspective for discussing transitional justice and the indigenous transitional justice. Further, the rhetoric of ethnic politics can be useful in identifying resentment between different ethnic groups. The dynamics of ethnic politics may point to ideal social relations, while paradoxically lead to resentment, which points to many problems not yet resolved. Therefore, rather than denying emotions in transitional justice, this thesis demonstrates that it is necessary to relocate the position and the purpose of emotions in the analysis of transitional justice.
摘要 i
Abstract ii
序言 1
前言:選擇 3
一,新浪潮下的眾聲喧嘩 6
(一)原轉的內涵 8
(二)原轉,是新的還是舊的? 9
(三)釐清戰場 10
二,提問及其思考脈絡 11
(一)轉型正義的知識地景 12
(二)研究方法 17
三,我往那裡走,因為我不知道路 19
(一)書寫編排 19
(二)研究的政治 21
色塊一:眼淚 23
一,訴說前世今生 24
二、「轉型的」與「正義」 27
(一)分析轉型 27
(二)叩問正義 32
三、邁向整合與搜索「敵人」 36
(一)轉型正義的定義空間 37
(二)無可迴避的不穩定 39
四、起跑點 41
色塊二:墜落 43
一、原點 45
(一)原由 45
(二)緣由 46
(三)援由 48
二、臺灣的發明 49
(一)轉型的思考 50
(二)主權的視角 51
(三)壓迫的反省 53
(四)歷史的祝福 54
(五)思考的方法 55
三、責任進得來 56
(一)共享敘事 58
(二)回應結構 59
(三)處理關係 60
四、盤旋而上 61
色塊三:止痛 63
一、現代童話 64
(一)迷途的路徑 65
(二)投下麵包 68
(三)逃離糖果屋 70
(四)退後原來是向前? 72
二、獵者之言 73
(一)被限制的身體:禁婚令下的老單身 76
(二)被支配的記憶:慰安婦的記憶政治 78
(三)是成為獵人,還是新的巫師? 80
三、舉步艱難 81
色塊四:求生 83
一,地緣政略 84
二、以道德為名的變奏曲 87
三、轉型正義在臺灣 90
(一)激越 91
(二)死滅 93
四、轉型時代的地緣框架 94
(一)蔡英文-民進黨的轉型正義方案 94
(二)國民黨的轉型正義方案 97
(三)地緣千千結 99
五、混亂將勝? 101
色塊五:美夢 103
一,仇恨作為悖謬 104
(一)與日逐走 105
(二)道渴而死 107
(三)化為鄧林 109
二、族群與情緒相遇 109
(一)從個人到群體 110
(二)從不義到怨恨 112
(三)從噁心到復原 114
三、原轉的族群政治 115
(一)練成怨恨的不平等 115
(二)族群政治企業家的召喚 117
(三)全員在恨 119
四、在歷史的舞台上跳舞 121
代結論:當我們談論轉型正義時,我們談些什麼 123
跋:以我為器 129
Primary Color:參考文獻 131
英文部分:
Acosta, Mónica, Angela Castañeda, Daniela García, Fallon Hernández, Dunen Muelas, and Angela Santamaria, 2018. “The Colombian Transitional Process: Comparative Perspectives on Violence against Indigenous Women.” Th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ransitional Justice 12(1): 108-125.
Andrieu, Kora. 2014. “Political liberalism after mass violence: John Rawls and a ‘theory’ of transitional justice.” Pp.85-104 in Transitional Justice Theories, edited by Susanne Buckley-Zistel, Teresa Koloma Beck, Christian Braun and Friederike Mieth. New York: Routledge.
Arthur, Paige. 2009. “How “Transitions” Reshaped Human Rights: A Conceptual History of Transitional Justice” Human Rights Quarterly 31(2): 321-367.
Balint, Jennifer, Julie Evans and Nesam McMillan. 2014. “Rethinking Transitional Justice, Redressing Indigenous Harm: A New Conceptual Approach.” Th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ransitional Justice 8(2): 194-216.
Bell, Christine. 2009. “Transitional Justice, Interdisciplinarity and the State of the ‘Field’ or ‘Non-Field.” Th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ransitional Justice 3(1): 5-27.
Bickford, Louis. 2004. “Transitional Justice.” Pp.1045-1047 in Encyclopedia of Genocide and Crimes Against Humanity - 3 Volume Set (T-Z-Index), edited by Dinah L. Shelton. Farmington Hills, MI.: Macmillan Reference USA.
Billingsley, Krista. 2018. “Intersectionality as Locality: Children and Transitional Justice in Nepal.”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ransitional Justice 12(1): 64-87.
Boehme, Franziska. 2017. “‘We Chose Africa’: South Africa and the Regional Politics of Cooperation with the International Criminal Court.” Th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ransitional Justice 11(1): 50-70.
Bothmann, Astrid. 2015. Transitional Justice in Nicaragua 1990–2012: Drawing a Line Under the Past. Wiesbaden: Springer VS.
Bradley, Megan. 2017. “More than Misfortune: Recognizing Natural Disasters as a Concern for Transitional Justice.” Th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ransitional Justice 11(3): 400-420.
Bueno-Hansen, Pascha. 2018. “The Emerging LGBTI Rights Challenge to Transitional Justice in Latin America.” Th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ransitional Justice 12(1): 126-145.
Cecco , Leyland. 2018.03.30. “Pope faces indigenous Canadians' anger over refusal to apologize for past abuse.” The Guardian, https://goo.gl/cLR818 (Date visited: June 04, 2018).
Crocker, David A. 1998. “Transitional Justice and International Civil Society: Toward a Normative Framework”, Constellations 5(4): 492-517.
Davis, Kathy. 2008. “Intersectionality as bussword: a sociology of science perspective on what makes a feminist theory successful.” Feminist Theory 9(1): 67-85.
de Costa, Ravi. 2017. “Discursive institutions in non-transitional societies: The Truth and Reconciliation Commission of Canada.” International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 38(2): 185-199.
DeFalco, Randle C. 2011. “Accounting for Famine at the Extraordinary Chambers in the Courts of Cambodia: The Crimes against Humanity of Extermination, Inhumane Acts and Persecution.” Th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ransitional Justice 5(1): 142-158.
Duthie, Roger. 2011. “Transitional Justice and Displacement.”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ransitional Justice 5(2): 241-261.
Elster, Jon, 2004. Closing The Books: Transitional Justice in Historical Perspective.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Elster, Jon. 2006. “Retribution.” Pp.33-56 in Retribution and Reparation in the Transition to Democracy, edited by Jon Elster.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Fletcher, Laurel E., Harvey M. Weinstein, and Jamie Rowen. 2009. “Context, Timing and the Dynamics of Transitional Justice: A Historical Perspective”, Human Rights Quarterly 31(1): 163-220.
Gready, Paul. & Simon Robins. 2014. “From Transitional to Transformative Justice: A New Agenda for Practice.” Th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ransitional Justice 8(3): 339-361.
Haldemann, Frank. 2008. “Another Kind of Justice: Transitional Justice as Recognition.” Cornell International Law Journal 41(3): 675-737.
Henry, Nicola. 2015. “From Reconciliation to Transitional Justice: The Contours of Redress Politics in Established Democracies.” Th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ransitional Justice 9(2): 199-218.
Hsiau, A-chin. 2014. “The Emergence of De-Exile Cultural Politics and the Postwar Generation in Taiwan.” Oriens Extremus 52: 173-214.
ICTJ, 2009. “What is Transitional Justice?” ICTJ. https://goo.gl/FgZnzs (Date visited: June 05, 2017).
ICTJ, 2012. “Strengthening Indigenous Rights through Truth Commissions: A Practitioner’s Resource” ICTJ. https://bit.ly/2V6qUIc (Date visited: June 05, 2017).
ICTJ, 2012. “Strengthening Indigenous Rights through Truth Commissions: A Practitioner's Resource” ICTJ. https://goo.gl/5QtZJV (Date visited: June 05, 2017).
ICTJ, n.d. “ICTJ at 15: What We do And Why We Do It”. ICTJ. http://ppt.cc/kXUpB (Date visited: June 05, 2017).
ICTY. 2017.12.21. “ICTY marks official closure with moving Ceremony in The Hague.” ICTY, http://ppt.cc/nARpU (Date visited: Dec 31, 2017).
James, Matt. 2012. “A Carnival of Truth? Knowledge, Ignorance and the Canadian Truth and Reconciliation Commissio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ransitional Justice 6(2): 182-204.
Jankowitz, Sarah. 2018. “The ‘Hierarchy of Victims’ in Northern Ireland: A Framework for Critical Analysis.” Th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ransitional Justice 12(2): 216-236.
Jeffrey, Alex. 2011. “The political geographies of transitional justice.” Transactions of the Institute of British Geographers 36(3): 344–359.
Langlois, Léa Lemay. 2018. “Gender Perspective in UN Framework for Peace Processes and Transitional Justice: The Need for a Clearer and More Inclusive Notion of Gender.”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ransitional Justice 12(1): 146-167.
Lee, Nae Young. 2003. “The “Legacy Problem” and Democratic Consolidation in South Korea and the Philippines.” Journal of East Asian Studies 3(1): 43-74.
Leebaw, Bronwyn A. 2008. “The Irreconcilable Goals of Transitional Justice.” Human Rights Quarterly 30(1): 95-118.
Lundy, Patricia and Mark McGovern. 2008a. “Whose Justice? Rethinking Transitional Justice from the Bottom Up.” Journal of Law and Society 35(2): 265-292.
Lundy, Patricia and Mark McGovern. 2008b. “A Trojan Horse? Unionism, Trust and Truth-telling in Northern Ireland.” Th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ransitional Justice 2(1): 42-62.
Lynn, Weber. 2001. Understanding Race, Class, Gender, and Sexuality: A Conceptual Framework. Boston: McGraw-Hill.
Mamdani, Mahmood. 2015. “Beyond Nuremberg: The Historical Significance of the Post-apartheid Transition in South Africa.” Politics & Society 43(1): 61-88.
Muldoon, Paul. 2008. “The Moral Legitimacy of Anger.” European Journal of Social Theory 11(3): 299–314.
Muvingi, Ismael. 2009. “Sitting on Powder Kegs: Socioeconomic Rights in Transitional Societies.” Th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ransitional Justice 3(2): 163-182.
Nagy, Rosemary L. 2013. “The Scope and Bounds of Transitional Justice and the Canadian Truth and Reconciliation Commissio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ransitional Justice 7(1): 52-73.
Nagy, Rosemary. 2008. “Transitional Justice as Global Project: critical reflections.” Third World Quarterly 29(2): 275-289.
Ní Aoláin, Fionnuala. 2009. “Women Security, and the Patriarchy of Internationalized Transitional Justice.” Human Rights Quarterly 31(4): 1055-1085.
Olsen, Tricia D., Leigh A. Payne, and Andrew G. Reiter. 2010a. “The Justice Balance: When Transitional Justice Improves Human Rights and Democracy.” Human Rights Quarterly 32(4): 980-1007.
Olsen, Tricia D., Leigh A. Payne, and Andrew G. Reiter. 2010b. “Transitional Justice in the World, 1970-2007: Insights from a New Dataset.” Journal of Peace Research 47(6): 803-809.
Olsen, Tricia D., Leigh A. Payne, Andrew G. Reiter and Eric Wiebelhaus-Brahm. 2010. “When Truth Commissions Improve Human Rights.” Th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ransitional Justice 4(3): 457-476.
Park, Augustine S. J. 2015. “Settler Colonialism and the Politics of Grief: Theorising a Decolonising Transitional Justice for Indian Residential Schools.” Human Rights Review 16(3): 273-293.
Parra, Tatiana Sanchez. 2018. “The Hollow Shell: Children Born of War and the Realities of the Armed Conflict in Colombia.”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ransitional Justice 12(1): 45-63.
Posner, Eric A. and Adrian Vermeule. 2003. “Transitional Justice as Ordinary Justice.” Harvard Law Review 117: 762-825.
Roht-Arriaza, Naomi, 2006, “The new landscape of transitional justice.” Pp. 1-16 in Transitional Justice in the Twenty-First Century: Beyond Truth versus Justice, edited by Naomi Roht-Arriaza, & Javier Mariezcurrena.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Rooney, Eilish and Fionnuala Ní Aoláin. 2018. “Transitional Justice from the Margins: Intersections of Identities, Power and Human Right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ransitional Justice 12(1): 1-8.
Rosenber, Tina. 1995. “Overcoming the Legacies of Dictatorship.” Foreign Affairs 74(3): 134-152.
Rothschild, Amy. 2017. “Victims versus Veterans: Agency, Resistance and Legacies of Timor-Leste’s Truth Commissio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ransitional Justice 11(3): 443–462.
Rowen, Ian, and Jamie Rowen, 2017. “Taiwan’s Truth and Reconciliation Committee: The Geopolitics of Transitional Justice in a Contested State.” Th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ransitional Justice 11(1): 92-112.
Sankey, Diana. 2014. “Towards Recognition of Subsistence Harms: Reassessing Approaches to Socioeconomic Forms of Violence in Transitional Justice.” Th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ransitional Justice 8(1): 121-140.
Satgar, Visbwas. 2011. “Challenging The Globalized Agro-Food Complex: Farming Cooperatives and The Emerging Solidarity Economy Alternative in South Africa.” WorkingUSA: The Journal of Labor and Society 14: 177-190.
Saunders, Rebecca. 2011. “Questionable Associations: The Role of Forgiveness in Transitional Justice.” Th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ransitional Justice 5(1): 119-141.
Storrie, Bridget. 2015. “‘The Mighty Life-Creating and Transforming Power’ of Carnival: Why the Canadian Truth and Reconciliation Commission Does Not Seem to Have It, but Indigenous Resurgence Doe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ransitional Justice 9(2): 469-485.
Suh, Jae-Jung. 2010. “Truth and Reconciliation in South Korea”, Critical Asian Studies 42(4): 503-524.
Teitel, Ruti G. 2003a. “Transitional Justice Genealogy.” Harvard Human Rights Journal 16: 69-94.
Teitel, Ruti G. 2003b. “Theoretical and International Framework: Transitional Justice in New Era.” Fordham International Law Journal 26: 893-906.
Teitel, Ruti G. 2005. “The Law and Politics of Contemporary Transitional Justice.” Cornell International Law Journal 38(3): 837-862.
Thompson, Janna. 2001. “Historical Injustice and Reparation: Justifying Claims of Descendants.” Ethics 122(1): 114-135.
Tilly, Charles. 1993. “Contentious Repertoires in Great Britain, 1758-1834.” Social Science History 17(2): 253-280.
Tutu, Desmond, 1999. No Future Without Forgiveness. New York: Doubleday.
UN Security Council, 2004. “The rule of law and transitional justice in conflict and post-conflict societies.” UN. https://ppt.cc/fioRFx (Date visited: June 05, 2017).
UN, 2010. “Guidance Note of the Secretary-general: United Nations Approach to Transitional Justice.” UN, https://goo.gl/cLR818 (Date visited: June 05, 2017).
Valls, Andrew. 2003. “Racial Justice as Transitional Justice.” Polity 36(1): 53-71.
Winter, Stephen. 2013. “Towards a Unified Theory of Transitional Justice.” Th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ransitional Justice 7(2): 224-244.
Wu, Nai-The. 2005. “Transition without Justice or Justice without History: Transitional Justice in Taiwan.” Taiwan Journal of Democracy 1(1): 77-102.
Young, Iris. 2006. “Responsibility and Global Justice: A Social Connection Model.” Social Philosophy and Policy 23(1): 102-130.
Lambourne, Wendy. 2009. “Transitional Justice and Peacebuilding after Mass Violence.” Th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ransitional Justice 3(1): 28-48.
Eriksson, Anna. 2009. “A Bottom-Up Approach to Transformative Justice in Northern Ireland.” Th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ransitional Justice 3(3): 301-320.

中文部分:
Andrews, Molly著、陳巨擘譯,2015,《形塑歷史:政治變遷如何被敘述》。台北:聯經出版公司。(Andrews, Molly. 2007. Shaping History: Narratives of Political Change.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Astuti, Rita著、郭佩宜譯,2017,《依海之人:馬達加斯加的斐索人,一本橫跨南島與非洲的民族誌》。新北:左岸文化。(Astuti, Rita. 1995. People of the Sea: Identity and Descent among the Vezo of Madagascar.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Camus, Albert著、沈台訓譯,2015,《薛西弗斯的神話:卡謬的荒謬哲學》。台北:商周出版。(Camus, Albert. 1942/2015. Le mythe de Sisyphe. Paris: Gallimard.)
Clifford, James著、林徐達、梁永安譯,2017,《復返:21世紀成為原住民》。苗栗:桂冠。(Clifford, James. 2013. Returns: Becoming Indigenous in the Twenty-First Century.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Harvey, David著、王志弘譯,2008,《新自由主義化的空間:邁向不均地理發展理論》。台北:群學。(Harvey, David. 2005. Spaces of neoliberalization: towards a theory of uneven geographical development. Stuttgart: Franz Steiner Verlag.)
Herman, Judith著、施宏達、陳文琪、向淑容譯,2018,《從創傷到復原:性侵與家暴倖存者的絕望與重生》。新北:左岸文化。(Herman, Judith 1997. Trauma and Recovery: The Aftermath of Violence―From Domestic Abuse to Political Terror. New York: Basic Books.)
Hirschman, Albert O.著、吳介民譯,2013,《反動的修辭》。新北:左岸文化。(Hirschman, Albert O., 1991. The Rhetoric of Reaction: Perversity, Futility, Jeopardy. Cambridge: Belknap Press of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Huntington, Samuel著、劉軍寧譯,2014,《第三波:二十世紀末的民主化浪潮》,三版。台北:五南。(Huntington, Samuel P. 1991. The Third Wave: Democratization in the Late Twentieth Century. Norman, OK: University of Oklahoma Press.)
Icyang Parod,2008,《台灣原住民族運動史料彙編》。台北:國史館。
Kaplan, Robert D.著、林添貴譯,2017,《地理的復仇:一觸即發的區域衝突、劃疆為界的地緣戰爭,剖析地理與全球布局終極關鍵》。台北:麥田。(Kaplan, Robert D. 2012. The Revenge of Geography: What the Map Tells Us About Coming Conflicts and the Battle Against Fate. New York: Random House.)
Kui Kasirisir,2016,〈我的部落你好嗎?談部落/族群與我的健康關係〉。《護理雜誌》63(3): 18-24。
Kundera, Milan著、尉遲秀譯,2002,《笑忘書》。台北:皇冠。(Kundera, Milan. 1979. Kniha smíchu a zapomnění. Česko: Sixty-Eight Publishers.)
MacIntyre, Alasdair著、宋繼杰譯,2011,《追尋美德:道德理論研究》。南京:譯林。(MacIntyre, Alasdair. 1981. After Virtue: A Study in Moral Theory. Notre Dame: University of Notre Dame Press.)
Macmillan, Margaret著、鄭佩嵐譯,2018,《歷史的運用與濫用:你讀的是真相還是假象?八堂移除理解偏誤的史學課》。台北:麥田。(Macmillan, Margaret. 2008. The Uses and Abuses of History. London: Profile Books.)
Mol, Annemarie著,吳嘉苓、陳嘉新、黃于玲、謝新誼、蕭昭君譯,2018,《照護的邏輯》。新北:左岸文化。(Mol, Annemarie. 2008. The Logic of Care: Health and the Problem of Patient Choice. London: Routledge.)
Nagorski, Andrew著、高紫文譯,2017,《納粹獵人:追捕德國戰犯的黑暗騎士》。新北:左岸文化。(Nagorski, Andrew. 2016. The Nazi Hunters. New York: Simon & Schuster.)
Nussbaum, Martha C.著、高忠義譯,2017,《憤怒與寬恕︰重思正義與法律背後的情感價值》。台北:商周出版。(Nussbaum, Martha C. 2010. From Disgust to Humanity : Sexual Orientation and Constitutional Law.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Nussbaum, Martha C.著、堯嘉寧譯,2017,《從噁心到同理:拒斥人性,還是站穩理性 ? 法哲學泰斗以憲法觀點重探性傾向與同性婚姻》。台北:麥田。(Nussbaum, Martha C. 2016. Anger and Forgiveness: Resentment, Generosity, Justice.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Painter, Joe & Alex Jeffrey著、謝明珊、陳坤森譯,2012,《空間與權力:政治地理學新風貌》。新北:韋伯。(Painter, Joe & Alex Jeffrey 2009. Political Geography: An Introduction to Space and Power. Thousand Oaks, CA.: SAGE Publications Ltd.)
Pasang Tali,2017.04.08。〈你會因為不滿環評就說你家不屬於台灣嗎?──清點原民土地劃設辦法的五大謬誤〉,《MATA TAIWAN》(http://ppt.cc/5QlcY,取用日期:2017.05.01)。
Remnick, David著、林曉欽譯,2014,《列寧的墳墓:一座共產帝國的崩潰3革命之日》。新北:八旗文化。(Remnick, David. 1994. Lenin’s Tomb:The Last Day of The Soviet Empire. New York: Vintage Books.)
Sachs, Albie著、陳毓奇、陳禮工譯,2013,《斷臂上的花朵:從囚徒到大法官,用一生開創全球憲法典範》。台北:麥田。(Sachs, Albie. 2009. The Strange Alchemy of Life and Law. Oxford, U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Saint-Exupéry, Antoine de著、繆詠華譯,2015,《小王子》。台北:二魚文化。(Saint-Exupéry, Antoine de. 1943. Le Petit Prince. Paris: Gallimard.)
Sandel, Michael著、陳信宏譯,2018,《正義:一場思辨之旅》。台北:先覺。(Sandel, Michael J. 2009. Justice: What’s the Right Thing to Do?. New York: Farrar Straus & Giroux.)
Sontag, Susan著、陳耀成譯,2004,《旁觀他人之痛苦》。台北:麥田。(Sontag, Susan. 2003. Regarding the Pain of Others. New York: Picador USA.)
Szabłowski, Witold著、林蔚昀譯,2018,《跳舞的熊》。新北:衛城出版。(Szabłowski, Witold 2014. Tańczące niedźwiedzie. Warsaw: Agora SA.)
Teitel, Ruti G.著、鄭純宜譯,2017,《轉型正義︰邁向民主時代的法律典範轉移》。二版。台北:商周出版。( Teitel, Ruti G. 2000. Transitional Justice.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Tutu, Desmond著、江紅譯,2013,《沒有寬恕就沒有未來:彩虹之國的和解與重建之路》。新北:左岸文化。(Tutu, Desmond, 1999. No Future Without Forgiveness. New York: Doubleday.)
Young, Iris Marion著、陳雅馨譯,2017,《正義與差異政治》。台北:商周出版。(Young, Iris Marion. 2011. Justice and the Politics of Difference. Princeton NJ.: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女人迷,2017.03.16,〈我的痛苦不能和解 專訪林奕含:「已經插入的,不會被抽出來」〉。《女人迷》(https://bit.ly/2pFaaLT,取用日期:2018.12.12)。
中國國民黨文化傳播委員會,2017.02.28,〈洪主席:政府將228當提款機製造新的仇恨對立〉。《中國國民黨》(https://bit.ly/2RXG6sx,取用日期:2018.04.04)。
中國國民黨文化傳播委員會,2017.03.01,〈洪主席:民進黨不思如何弭平傷痕 繼續將二二八當成政治提款機〉。《中國國民黨》(https://goo.gl/a8id3S,取用日期:2017.12.08)。
中華民國行政院,2015.06.11,〈行政院會通過「原住民族土地及海域法」草案〉。《中華民國行政院》(https://goo.gl/qn1jRS,取用日期:2017.10.03)。
中華民國總統府,2015.03.29,〈總統出席總統府「經國廳」揭牌典禮〉。《中華民國總統府》(https://bit.ly/2QPAy3o,取用日期:2017.03.11)。
中華民國總統府,2016.05.20,〈中華民國第14任總統蔡英文女士就職演說〉。《中華民國總統府》(http://goo.gl/SJdytJ,取用日期:2017.03.11)。
中華民國總統府,2016.07.11,〈總統提名司法院新任正副院長謝文定、林錦芳〉。《中華民國總統府》(https://goo.gl/Ku7cZz,取用日期:2017.03.11)。
中華民國總統府,2016.08.01a,〈總統代表政府向原住民族道歉〉。《中華民國總統府》(https://goo.gl/hB4iYF,取用日期:2017.03.11)。
中華民國總統府,2016.08.01b,〈總統核定《總統府原住民族歷史正義與轉型正義委員會設置要點》〉。《中華民國總統府》(https://goo.gl/aMMGpz,取用日期:2017.03.11)。
中華民國總統府,2017.03.20,〈「總統府原住民族歷史正義與轉型正義委員會」第1次委員會議會後記者會〉。《中華民國總統府》(https://goo.gl/HmWg73,取用日期:2017.03.20)。
中華民國總統府,2017.05.03,〈總統府公布「原住民族歷史正義與轉型正義委員會」主題小組召集人名單〉。《中華民國總統府》(https://goo.gl/Av3mTw,取用日期:2017.08.20)。
中華民國總統府,2018.02.28,〈二二八71週年 總統期許透過轉型正義走向和解團結〉。《中華民國總統府》(https://goo.gl/e55qpe,取用日期:2018.04.04)。
尹俊傑,2018.06.04,〈國台辦:大陸政經發展 陸民最有發言權〉。《中央通訊社》(https://bit.ly/2RfRijV,取用日期:2018.08.26)。
王立柔,2016.12.22,〈在肉彈的世界裡,人人都是甜心〉。《報導者》(https://goo.gl/eGR5gG,取用日期:2017.12.08)。
王甫昌,1994,〈族群同化與動員:台灣民眾政黨支持之分析〉。《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77: 1-34。
王甫昌,2001,〈民族想像、族群意識與歷史:「認識台灣」教科書爭議風波的內容與脈絡分析〉。《台灣史研究》8(2): 145-208。
王甫昌,2003,《當代台灣社會的族群想像》。台北:群學。
王甫昌,2004,〈由民主化到族群政治:台灣民主運動的發展(1970s-1990s)〉。頁535-590,收入國史館編,《二十世紀臺灣民主發展》。台北:國史館。
王甫昌,2005,〈由「中國省籍」到「台灣族群」:戶口普查籍別類屬轉變之分析〉。《台灣社會學》9: 59-117。
王甫昌,2008,〈族群政治議題在台灣民主轉型中的角色〉。《臺灣民主季刊》5(2): 89-140。
王甫昌,2016,〈由「地域意識」到「族群意識」:論台灣外省人族群意識之內涵與緣起,1970~1989〉。頁181-256,收入蕭阿勤、汪宏倫編,《族群、民族與現代國家:經驗與理論的反省》。台北: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
王甫昌,2018,〈群體範圍、社會範圍、與理想關係:論台灣族群分類概念內涵的轉變〉。頁59-141,收入黃應貴編,《族群、國家治理、與新秩序的建構:新自由主義化下的族群性》。臺北:群學。
王保鍵,2015,〈混合法庭:國際刑法制度中追訴嚴重犯罪的新模式〉。《人文及社會科學集刊》27(3): 507-546。
王冠生,2015,〈羅爾斯論多元社會政治共識的證成〉。《政治科學論叢》66: 1-40。
王昭文,2015,〈二二八口述史與轉型正義〉。頁61-77,收入臺灣民間真相與和解促進會著,《記憶與遺忘的鬥爭:臺灣轉型正義階段報告-卷二:記憶歷史傷痕》。新北:衛城出版。
王皇玉,2018,〈建構以原住民為主體的狩獵規範:兼評王光祿之非常上訴案〉。《臺大法學論叢》47(2): 839-887。
王振寰,2010,〈現代國家的興起:從殖民、威權到民主體制的國家機器〉。頁101-136,收入黃金麟、汪宏倫、黃崇憲編,《帝國邊緣:台灣的現代性考察》。新北:群學。
王智明,2006,〈回歸想像/想像「回歸」:張婉婷電影裏的離散政治〉。《中外文學》35(1): 59-86。
王槐仁,2015,〈台灣是遷佔者國家,還是遷居者國家?Settler State一詞翻譯的商榷〉。《台灣社會研究季刊》99: 315-336。
王慕義,2010,《國際法上有關戰爭罪、違反人道罪和種族滅絕之管轄》。臺北:東吳大學法律學系碩士論文。
王顥中、張智琦,2016.10.22,〈馬場町秋祭 追思白色恐怖受難者 籲終結兩岸內戰 簽署和平協議〉。《苦勞網》(https://bit.ly/2MiYHtP,取用日期:2018.04.04)。
民報,2017.01.17,〈國民黨白色恐怖揚名國際 遊戲《返校》銷售衝世界第7〉。《民報》(https://bit.ly/2BLFufr,取用日期:2017.12.08)。
民報,2018.03.01,〈二二八宣布參選「挑釁」?侯友宜:正向解讀往前走〉。《民報》(https://goo.gl/CjozqS,取用日期:2018.04.04)。
民間司法改革基金會,2016.07.12,〈【聲明】蔡英文總統提名謝文定為司法院大法官 民團聯合聲明〉。《公民行動影音資料庫》(https://goo.gl/kM2eX9,取用日期:2017.03.11)。
矢內原忠雄著、林明德譯,2004,《日本帝國主義下之台灣》。台北:吳三連台灣史料基金會。(矢內原忠雄,1929,《帝國主義下の台灣》。東京:岩波書店。)
石秀娟,2016.08.08,〈「威權時期不是大家都選擇服從嗎?」 蔡英文為謝文定辯護反惹議〉。《風傳媒》(http://bit.ly/2aG8MQf,取用日期:2017.03.11)。
石忠山,2014,〈轉型社會的民主、人權與法治-關於「轉型正義」的若干反思〉。《臺灣國際研究季刊》10(2): 1-30。
石忠山,2017,〈多元民主共和的平等與差異:原住民族特殊群體權利的若干思考〉。頁165-217,收入許宗力編,《追尋社會國:社會正義之理論與制度實踐》。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
石忠山,2018,〈沉默時代的道德辯護:雅斯培論國家行動的罪與責〉。《政治與社會哲學評論》66: 43-101。
立法院公報,2016.05.17,〈立法院第9屆第1會期司法及法制委員會第18次全體委員會議紀錄〉。《立法院公報》105(29): 129-212(https://bit.ly/2FFslcq)。
立法院公報,2016.07.13,〈立法院第9屆第1會期司法及法制委員會第35次全體委員會議紀錄〉。《立法院公報》105(54): 297-390(https://bit.ly/2RJgkca)。
立法院公報,2018.01.03,〈立法院第9屆第4會期第11次會議紀錄〉。《立法院公報》106(113)上(https://bit.ly/2U49hHJ)。
立法院公報,2018.01.31,〈立法院第9屆第4會期司法及法制委員會第20次全體委員會議紀錄〉。《立法院公報》107(8)下: 349-400(https://bit.ly/2SgQLhY)。
安藤丈將著、林彥瑜譯,2018,《新左運動與公民社會:日本六○年代的思想之路》。新北:左岸文化。(安藤丈将,2013,ニューレフト運動と市民社会―「六〇年代」の思想のゆくえ。京都:世界思想社)
朱元鴻,2014,〈正義與寬恕之外:戰爭、內戰與國家暴行之後的倫理〉。頁349-392,收入汪宏倫編,《戰爭與社會:理論、歷史、主體經驗》。臺北:聯經出版公司。
朱德蘭,2009,《臺灣慰安婦》。台北:五南。
江宜樺,2007,〈台灣的轉型正義及其省思〉,《思想》5: 65-81。
自由時報,2016.02.13,〈「為考慮不周道歉」 邱瓈寬盼勿分裂社會〉。《風傳媒》(https://goo.gl/HdnGVz,取用日期:2017.12.08)。
何明修,2016,《支離破碎的團結:戰後台灣煉油廠與糖廠的勞工》。新北:左岸文化。
吳乃德,2000,〈人的精神理念在歷史變革中的作用-美麗島事件和台灣民主化〉。《台灣政治學刊》4: 57-103。
吳乃德,2002,〈認同衝突和政治信任:現階段台灣族群政治的核心難題〉。《台灣社會學》4: 75-118。
吳乃德,2006,〈轉型正義和歷史記憶:台灣民主化的未竟之業〉。《思想》2: 1-34。
吳乃德,2008,〈書寫民族創傷:二二八事件的歷史記憶〉。《思想》8: 39-70。
吳乃德,2009,〈服從權威是邪惡的根源嗎?〉。《思與言》47(3): 1-25。
吳乃德,2013,〈導言:我們共同的故事〉。頁8-12,收入陳翠蓮著,《百年追求:台灣民主運動的故事-卷一,自治的夢想》。新北:衛城出版。
吳乃德,2015a,〈導言〉。頁17-23,收入臺灣民間真相與和解促進會著,《記憶與遺忘的鬥爭:臺灣轉型正義階段報告-卷一:清理威權遺緒》。新北:衛城出版。
吳乃德,2015b,〈民主時代的威權遺產〉。頁25-67,收入臺灣民間真相與和解促進會著,《記憶與遺忘的鬥爭:臺灣轉型正義階段報告-卷一:清理威權遺緒》。新北:衛城出版。
吳乃德,2015c,〈國家對受害者的賠償/補償〉。頁31-40,收入臺灣民間真相與和解促進會著,《記憶與遺忘的鬥爭:臺灣轉型正義階段報告-卷二:記憶歷史傷痕》。新北:衛城出版。
吳乃德、林世煜、謝穎青,2015,〈檢測追求正義決心:林宅血案與陳文成命案〉。頁117-139,收入臺灣民間真相與和解促進會著,《記憶與遺忘的鬥爭:臺灣轉型正義階段報告-卷三:面對未竟之業》。新北:衛城出版。
吳介民,2002,〈解除克勞塞維茲的魔咒:分析台灣當前社會改革運動的困境〉。《台灣社會學》4: 159-198。
吳文星,2010,〈戰後初年在台日本人留用政策初探〉。《臺灣師大歷史學報》33: 269-285。
吳東牧,2016.07.21,〈撤回謝文定提名? 蔡總統:會再仔細整體考量〉。《公視新聞議題中心》(https://goo.gl/wQi2QQ,取用日期:2017.03.11)。
吳重禮,2008,〈台灣民眾威權懷舊的初探:蔣經國政府施政的比較評價〉。《選舉研究》15(2): 119-142。
吳豪人,2012,〈「野蠻」的復權:台灣修復式正義與轉型正義實踐的困境與脫困之道〉。《台灣人權學刊》1(3): 67-93。
吳豪人,2016.07.17,〈讓謝文定、林錦芳出掌司法院有什麼不對?〉。《公視新聞議題中心》(https://goo.gl/cRnE3u,取用日期:2017.03.11)。
吳叡人,2016,《受困的思想:臺灣重返世界》。新北:衛城出版。
吳豐維,2016,《正義的激情》,二版。新北:華藝數位。
呂蒼一、林易澄、胡淑雯、陳宗延、楊美紅、羅毓嘉,2015,《無法送達的遺書:記那些在恐怖年代失落的人》。新北:衛城出版。
呂蒼一、陳宗延,2015,〈曾錦堂〉。頁167-202,收入呂蒼一、林易澄、胡淑雯、陳宗延、楊美紅、羅毓嘉等著,《無法送達的遺書:記那些在恐怖年代失落的人》。新北:衛城出版。
宋怡明著,黃煜文、陳湘陽譯,2016,《前線島嶼:冷戰下的金門》。台北:台大出版中心。(Szonyi, Michael, 2008. Cold War Island: Quemoy on the Front Line.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李志良,2017.11.27。〈拿一例一休換促轉條例 蔡寬裕批「這不是背叛,甚麼才是背叛?」〉。《新頭殼》,https://goo.gl/asfqSp(擷於2017.12.08)。
李怡俐,2012,〈轉型正義的機制及脈絡因素-以台灣為例〉。《台灣人權學刊》1(2): 145-176。
李怡俐,2016a,《當代轉型正義的制度與規範脈絡──兼論南韓與台灣的經驗比較》。台北:元照。
李怡俐,2016b,〈拉丁美洲在轉型正義上的困境與出路:以美洲人權法院的回應為中心〉。《臺大法學論叢》45(3): 827-909。
李明政,2016,〈原住民族社會生活發展與轉型正義〉。《台灣原住民族研究學報》6(1): 97-120。
李信宏、賴筱桐,2018.03.15,〈談鄭南榕案 侯友宜:不完全成功的救援〉。《自由時報》(https://goo.gl/CHJvak,取用日期:2018.04.04)。
李柏翰、楊貴智,2016.11.23,〈李柏翰、楊貴智/「婚姻是什麼」誰說了算?異性戀霸權與家庭權的轉型正義〉。《鳴人堂》(https://goo.gl/InPM4R,取用日期:2017.03.11)。
李廣均,2008,〈籍貫制度、四大族群與多元文化〉。頁93-110,收入王宏仁、李廣均、龔宜君編,《跨戒:流動與堅持的台灣社會》。台北:群學。
李廣均,2010,〈文化團體vs.政治社群-試論當代台灣的兩種族群政治觀點〉。《台灣社會研究季刊》77: 177-211。
汪宏倫,2008,〈國族問題中的制度因素、全球脈絡與怨恨心態〉。頁73-91,收入王宏仁、李廣均、龔宜君編,《跨戒:流動與堅持的台灣社會》。台北:群學。
汪宏倫,2010,〈從《戰爭論》到《新歷史教科書》:試論日本當代民族主義的怨恨心態及其制度成因〉。《台灣社會學》19: 147-202。
汪宏倫,2012,〈淺論兩岸國族問題中的情感結構--一種對話的嘗試〉。頁181-231,收入曾國祥、徐斯儉編,《文明的呼喚:尋找兩岸和平之路》。新北:左岸文化。
汪宏倫,2014a,〈理解當代中國民族主義:制度、情感結構與認識框架〉,《文化研究》19: 189-250。
汪宏倫,2014b,〈東亞的戰爭之框與國族問題:對日本、中國、台灣的考察〉。頁157-225,收入汪宏倫編,《戰爭與社會:理論、歷史、主體經驗》。臺北:聯經出版公司。
汪宏倫,2016,〈戰爭與社會:對「二戰結束七十週年」的觀察與反思〉。《國史研究通訊》10: 123-133。
汪宏倫、張可,2018,〈「RIP,426」:解析「大陸地區旅台學位生」的國族經驗〉。《政治與社會哲學評論》65: 1-88。
沈秀華,1997,《查某人的二二八:政治寡婦的故事》。台北:玉山社。
沈秀華,2015,〈民主時代的威權遺產〉。頁99-113,收入臺灣民間真相與和解促進會著,《記憶與遺忘的鬥爭:臺灣轉型正義階段報告-卷三:面對未竟之業》。新北:衛城出版。
沈清楷,2015,〈推薦序-為何薛西弗斯是快樂的?〉。頁13-19,收入Albert Camus著,沈台訓譯,《薛西弗斯的神話:卡謬的荒謬哲學》。台北:商周出版。
阮俊達,2015,《台灣原住民族運動的軌跡變遷(1983-2014)》。台北:國立臺灣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阮俊達,2016,〈族群主流化觀點下的原住民族轉型正義〉。《台灣原住民族研究學報》6(3): 51-71。
周文龍著、陳湘陽、蔣義譯,2018,《錯置臺北城:循著學者的路人視角,從公園裡的銅馬出發,探勘百年首都的空間、權力與文化符號學》。台北:麥田。(Allen, Joseph R. 2011. Taipei: City of Displacements. Seattle: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Press.)
周怡孜,2017.12.01,〈「台灣沒有威權時代、哪來轉型問題?」國民黨中央下令全力反對促轉條例過關〉。《風傳媒》(https://goo.gl/on67cm,取用日期:2017.12.08)。
周保松,2015,《自由人的平等政治(新版)》。香港: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
周保松,2016,《小王子的領悟》。香港: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
周保松,2018.05.23,〈周保松:面對高牆,如何成為一枚有力量、有尊嚴的雞蛋?〉。《端傳媒》(https://bit.ly/2V79ZFC,取用日期:2018.12.08)。
周婉窈,2017,《島嶼的愛和向望》。台北:玉山社。
官大偉,2014,〈原住民族土地權的挑戰:從一個當代保留地交易的區域研究談起〉。《考古人類學刊》80: 7-52。
官大偉、林益仁,2008,〈什麼傳統?誰的領域?:從泰雅族馬里光流域傳統領域調查經驗談空間知識的轉譯〉。《考古人類學刊》69: 109-141。
松崗格著、周俊宇譯,2018,《「蕃地」統治與「山地」行政:臺灣原住民族社會的地方化》。台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松岡格,2012,《台湾原住民社会の地方化―マイノリティの20世紀》。東京:研文出版。)
林文玲,2012,〈部落「姊妹」做性別:交織在血親、姻親、地緣與生產勞動之間〉。《台灣社會研究季刊》86: 51-98。
林文蘭,2006,〈優惠或汙名?台灣教育補助政策的社會分類效應〉。《教育與社會研究》11: 107-152。
林文蘭,2018,〈以「部落」之名:籌設原住民族部落學校的脈絡和論辯〉。《文化研究》26: 97-170。
林邑軒,2015,〈官方檔案的徵集與公布〉。頁41-59,收入臺灣民間真相與和解促進會著,《記憶與遺忘的鬥爭:臺灣轉型正義階段報告-卷二:記憶歷史傷痕》。新北:衛城出版。
林佳範,2016.02.27,〈「轉型正義」不是「轉型仇恨」〉。《蘋果日報》(https://goo.gl/jz8EfD,取用日期:2017.04.11)。
林佳龍,2000,〈台灣民主化與政黨體系的變遷 :菁英與群眾的選舉連結〉。《台灣政治學刊》4: 3-55。
林冠妙,2016.04.18,〈轉型正義撕裂族群?薛化元:不究責反造成族群隔閡〉。《民報》(https://goo.gl/v1tysg,取用日期:2017.03.11)。
林冠妙,2017.02.23,〈小英道歉傳統領域劃不見?原住民凱道怒吼:主委下台〉。《民報》(https://bit.ly/2E8njnP,取用日期:2017.03.11)。
林奕含,2017,《房思琪的初戀樂園》。台北:游擊文化。
林思慧,2018.09.16,〈【全文】錄音曝光!促轉會淪選戰黑手 副主委密召會議打侯〉。《鏡周刊》(https://bit.ly/2V9cxDg,取用日期:2018.12.11)。
林春元,2017.03.08,〈妥善劃設傳統領域作為原住民轉型正義的開始〉。《蘋果日報》(https://goo.gl/vLdJvS,取用日期:2017.03.11)。
林徐達,2015。《詮釋人類學:民族誌閱讀與書寫的交互評註》。苗栗:桂冠。
林益仁,2016.05.18,〈林益仁/Tjuku蔡英文總統如何向原住民族道歉〉。《報導者》,(https://goo.gl/djRYpZ,取用日期:2017.03.11)。
林益仁,2017.03.13,〈林益仁/「劃設傳統領域」vs.「私有產權保障」:脫鉤找出路〉,《報導者》(https://goo.gl/1N7Q3I,取用日期:2017.05.01)。
林純德,2016,〈客家「村姑」要進城:台灣客家男同志的認同型塑及其性/別、族群與城鄉的交織展演與政略〉。《台灣社會研究季刊》105: 1-60。
林勝偉,2003,〈從“戰士”到“榮民”:國家的制度建構與人口類屬的形塑(1949~1970)〉。《台灣社會研究季刊》52: 187-254。
林開世,2016,〈從頭人家系到斯卡羅族:重新出土的族群?〉。頁257-313,收入蕭阿勤、汪宏倫編,《族群、民族與現代國家: 經驗與理論的反思》。臺北: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
林開世,2018,〈當代「族群現象」的在地運作與矛盾:恆春半島滿州地區的考察〉。頁259-309,收入黃應貴編,《族群、國家治理、與新秩序的建構:新自由主義化下的族群性》。臺北:群學。
林傳凱,2015,〈白色恐怖口述史的檢討〉。頁79-116,收入臺灣民間真相與和解促進會著,《記憶與遺忘的鬥爭:臺灣轉型正義階段報告-卷二:記憶歷史傷痕》。新北:衛城出版。
林雍昇,2016.05.27,〈【專文】威權體制的轉型正義不應與原住民族的歷史正義混為一談〉。《民報》(https://goo.gl/imRZNl,取用日期:2017.03.11)。
林蔚昀,2018,〈【解說】那些熊教我們的事──在轉型正義的同時,看見轉型不易〉。頁337-343,收入Szabłowski, Witold著、林蔚昀譯,2018,《跳舞的熊》。新北:衛城出版。
花亦芬,2016,《在歷史的傷口上重生:德國走過的轉型正義之路》。台北:先覺。
花亦芬,2017a,〈面向歷史複雜性的轉型正義:中東歐經驗給臺灣的啟示〉。《國史研究通訊》11: 23-34。
花亦芬,2017b,《像海洋一樣思考:島嶼,不是世界的中心,是航向遠方的起點》。台北:先覺。
邱琡雯,2013,《出外:台日跨國女性的離返經驗》。台北:聯經出版公司。
邱琡雯,2014,〈1960至1980年代八重山鳳罐產業的「台灣女工」:再現、敘事、反身性〉。《亞太研究論壇》60: 25-54。
促進轉型正義委員會,2018.09.21,〈20180921調查專報記者會新聞稿〉。《促進轉型正義委員會》(https://bit.ly/2V4zS8U,取用日期:2018.12.12)。
姚人多,2014,〈社會是戰爭的延續:日治時期以來台灣「國家的敵人」與「治安戲碼」的歷史考察〉。頁293-347,收入汪宏倫編,《戰爭與社會:理論、歷史、主體經驗》。臺北:聯經出版公司。
政治與社會哲學評論,2016,〈轉型正義的政治與法律哲學論壇─加害者的過去與現在式〉。《政治與社會哲學評論》59: 153-205。
施正鋒,2004,〈臺灣在「李登輝時代」的民主轉型〉。頁503-534,收入國史館編,《二十世紀臺灣民主發展》。台北:國史館。
施正鋒,2012,〈原住民族主權與國家主權〉。《台灣原住民研究論叢》12: 1-56。
施正鋒,2014,〈台灣轉型正義所面對的課題〉。《臺灣國際研究季刊》10(2): 31-62。
施正鋒,2016,〈由轉型正義到真相調查委員會〉。頁11-52,收入施正鋒編,《原住民族的轉型正義》。花蓮:台灣原住民族研究學會。
施正鋒,2016.08.08,〈真心期待,漢人社會願意傾聽原住民族的心聲〉。《民報》(https://goo.gl/Kw97V0,取用日期:2017.03.11)。
施曉光、陳伃軒,2016.02.25,〈黃敏惠:轉型正義還是仇恨〉。《自由時報電子報》(https://bit.ly/2QYO0gN,取用日期:2018.05.26)。
柯朝欽,2011,〈戒嚴時期政治犯平反運動的持續與公共化〉。頁289-328,收入何明修、林秀幸編,《社會運動的年代:晚近二十年來的台灣行動主義》。台北:群學。
柯朝欽,2015,〈轉型正義與歷史記憶的分歧〉。頁71-87,收入臺灣民間真相與和解促進會著,《記憶與遺忘的鬥爭:臺灣轉型正義階段報告-卷三:面對未竟之業》。新北:衛城出版。
胡慧玲,2013,《百年追求:台灣民主運動的故事-卷三,民主的浪潮》。新北:衛城出版。
若林正丈著,洪郁如、陳培豐等譯,2015。《戰後台灣政治史:中華民國臺灣化的歷程》。台北:台大出版中心。(若林正丈,2008,《台湾の政治―中華民国台湾化の戦後史》。東京:東京大学出版会。)
范雲,2003,〈政治轉型過程中的婦女運動:以運動者及其生命傳記背景為核心的分析取向〉。《台灣社會學》5: 133-194。
范盛保,2014,〈南非轉型正義的反思-試以約翰‧羅爾斯正義論的原初立場析論之〉。《臺灣國際研究季刊》10(3): 151-171。
范綱皓,2016.02.13,〈酸青週記》我媽問我為什麼跪著看完《大尾鱸鰻2》〉。《自由時報》(https://goo.gl/TTAsfN,取用日期:2017.12.08)。
原住民族委員會,2017.02.28,〈歷史正義與轉型正義已邁出第一步,劃設傳統領域大步向前走〉。《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https://goo.gl/YNGhfE,取用日期:2017.08.10)。
唐文慧、王宏仁,2011,〈從「夫枷」到「國枷」:結構交織困境下的受暴越南婚移婦女〉。《台灣社會學》21: 157-197。
夏曉鵑,2010,〈失神的酒以酒為鑑初探原住民社會資本主義化過程〉。《台灣社會研究季刊》77: 5-58。
夏曉鵑,2017.03.18,〈「沒有人是局外人」──原住民傳統領域劃設爭議是什麼樣的局?〉。《獨立評論@天下》(https://bit.ly/2AduFmt,取用日期:2017.12.08)。
容邵武,2011,〈災難的永恆回歸:記憶政治與災難反覆的探討〉。《臺灣人類學刊》9(2): 95-134。
徐世榮,2016,《土地正義:從土地改革到土地徵收,一段被掩蓋、一再上演的歷史》。新北:遠足。
徐世榮,2017.03.12,〈徐世榮/慘痛的台灣土地掠奪史〉。《報導者》(https://bit.ly/2QPcais,取用日期:2017.12.08)。
徐永明,2008,〈導論:追求台灣政治的轉型正義〉。頁1-8,收入徐永明編,《轉型,要不要正義?新興民主國家與台灣的經驗對話》。台北:台灣智庫。
翁佳音、黃驗,2017,《解碼臺灣史1550-1720》。台北:遠流。
袁子賢,2013,〈愛情、性、婚姻:戰後初期國軍的情慾流動〉。《田野與文獻》70: 6-9。
財團法人二二八事件紀念基金會,n.d.,〈二二八事件紀念基金會簡介〉。《財團法人二二八事件紀念基金會》(https://goo.gl/AKGrhk,取用日期:2017.03.11)。
高郁婷、王志弘,2017,〈暗黑記憶的文化轉生:韓國光州與台灣高雄的人權紀念地景〉。《台灣社會研究季刊》107: 47-95。
康培德,2016,《殖民想像與地方流變:荷蘭東印度公司與臺灣原住民》。台北:聯經出版公司。
張子午,2018.12.10a,〈【跨越半世紀的家族對話1】林懷民:從緘默的歷史中探索家族記憶〉。《報導者》(https://bit.ly/2rQI2Em,取用日期:2018.12.12)。
張子午,2018.12.10b,〈【跨越半世紀的家族對話2】高英傑:擁抱結痂的傷口〉。《報導者》(https://bit.ly/2EIKncn,取用日期:2018.12.12)。
張文馨,2017.02.13,〈反擊黨產會 馬辦:馬英九一向重視轉型正義〉。《蘋果日報》(https://goo.gl/XMezq2,取用日期:2017.12.08)。
張亦絢,2015,《永別書:在我不在的時代》。新北:木馬。
曹欽榮,2015,〈紀念博物館和轉型正義〉。頁117-142,收入臺灣民間真相與和解促進會著,《記憶與遺忘的鬥爭:臺灣轉型正義階段報告-卷二:記憶歷史傷痕》。新北:衛城出版。
莊勝全,2012,〈周旋山林邊區間:日阿拐的生存之道〉。頁141-156,收入戴寶村策畫,《小的台灣史》。台北:玉山社。
莊雅仲,2010,〈有「夢」最美:族群認同與承認政治〉。《臺灣人類學刊》8(2): 3-35。
莊雅仲,2013,《民主台灣:後威權時代的社會運動與文化政治》。香港:香港中文大學。
莎瓏.伊斯哈罕布德、馬躍.比吼,2016,〈原住民轉型正義的一記棉花拳?〉。頁257-260,收入施正鋒編,《原住民族的轉型正義》。花蓮:台灣原住民族研究學會。
莎瓏.伊斯哈罕布德、馬躍.比吼,2017.02.26,〈莎瓏、馬躍/劃一條「回家的路」──了解原住民傳統領域的16題問答〉。《報導者》(https://goo.gl/krav5j,取用日期:2017.05.01)。
許玉秀,n.d.,〈許玉秀:正當法律程序〉。《第三屆模擬憲法法庭-轉型正義》(https://goo.gl/i2egzU,取用日期:2017.03.11)。
許良因、劉名峰,2017,〈威權遺緒下的道德恐慌:民主轉型與臺灣的K他命政策〉。《文化研究》25: 215-252。
許建榮,2016,〈澳洲原住民權利與轉型正義〉。《台灣原住民族研究學報》6(3): 31-49。
許菁芳,2016,《臺北女生》。台北:二魚文化。
許菁芳,2017.01.23,〈許菁芳/戒嚴時期遺落的憲法挑戰(上)——國家的承諾與轉型正義〉。《報導者》(https://goo.gl/0h9ePR,取用日期:2017.05.01)。
郭淑媛、洪依婷,2016.03.03,〈轉型正義〉。《今周刊》(https://bit.ly/2PZEt8v,取用日期:2017.03.11)。
陳永龍,2010,〈河岸邦查部落再生成與漂留族群生計重建阿美族「都市原住民」自立家園的社會安全涵義〉。《台灣社會研究季刊》77: 135-175。
陳光興,2016,〈導論:非洲當代思想家馬穆德.曼達尼(Mahmood Mamdani)〉。頁7-30,收入陳光興編,《瓦解殖民世界:非洲思想家馬穆德.曼達尼讀本》。台北:行人。
陳君碩,2018.04.04,〈江宜樺:促轉如民主手段打內戰〉。《中時電子報》(https://bit.ly/2Adis1d,取用日期:2018.05.26)。
陳怡君,2018,〈「人不做,要做番?」從2016年屏東縣熟註記談起:屏東萬金的例子〉。頁193-258,收入黃應貴編,《族群、國家治理、與新秩序的建構:新自由主義化下的族群性》。臺北:群學。
陳芳明,2007,〈轉型正義與台灣歷史〉。《思想》5: 83-94。
陳芷儀,2017.01.09,〈「暗戀很久的人,如今回頭愛我了。」——專訪許菁芳《臺北女生》〉。《BIOS Monthly》(https://bit.ly/2LEpCQF,取用日期:2018.12.11)。
陳信行,2006,〈打造第一個全球裝配線:台灣通用器材公司與城鄉移民,1964~1990〉。《政大勞動學報》20: 1-48。
陳美華,2011,〈層層剝削?互利共生?:兩岸性交易網絡中的交織政治〉。《台灣社會學刊》48: 1-49。
陳素秋,2017,〈臺灣工業化時期女性離返移工的性別實踐與工作認同〉。《臺灣社會學刊》62: 177-229。
陳瑋鴻,2012,〈人權、政體轉型與記憶政治:一個轉型正義視角的檢討〉。《政治與社會哲學評論》40: 95-147。
陳瑤華,2017,〈推薦序-政治的記憶與對未來的責任〉。頁21-28,收入林育立著,《歐洲的心臟:德國如何改變自己》。新北:衛城出版。
陳翠蓮,2002,〈去殖民與再殖民的對抗:以一九四六年「台人奴化」論戰為焦點〉。《臺灣史研究》2: 145-201。
陳翠蓮,2008,〈歷史正義的困境:族群議題與二二八論述〉。《國史館學術集刊》16: 180-222。
陳翠蓮,2013,《百年追求:臺灣民主運動的故事-卷一:自治的夢想》。新北:衛城出版。
陳翠蓮,2016,〈臺灣戰後初期的「歷史清算」(1945-1947)〉。《臺大歷史學報》58: 195-248。
陳翠蓮,2016.06.24,〈轉型正義不宜包山包海〉。《蘋果日報》(http://goo.gl/fhJO1P,取用日期:2016.06.27)。
陳翠蓮,2017,《重構二二八:戰後美中體制、中國統治模式與臺灣》。新北:衛城出版。
陳鳳梧,2017,《原住民族傳統領域爭議之探討—轉型正義觀點》。臺南:國立臺南大學行政管理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
陳儀深,2017,《天猶未光:二二八事件的真相、紀念與究責》。台北:前衛。
陳耀宗,2017.03.24,〈邱太三竟問「同婚需求何時出現?」許秀雯批:同志被嚴重壓迫,該如何說出需求〉。《風傳媒》(https://goo.gl/efJagi,取用日期:2017.04.11)。
勞思光,1998,《思想方法五講新編》。香港:香港中文大學。
彭仁郁,2012,〈進入公共空間的私密創傷:台灣「慰安婦」的見證敘事作為療癒場景〉。《文化研究》14: 139-196。
彭仁郁,2014,〈過不去的過去:「慰安婦」的戰爭創傷〉。頁435-513,收入汪宏倫編,《戰爭與社會:理論、歷史、主體經驗》。臺北:聯經出版公司。
彭仁郁,2018a,〈導讀-真相與正義:暴力創傷療癒的地平線〉。頁4-17,收入Herman, Judith著、施宏達、陳文琪、向淑容譯,2018,《從創傷到復原:性侵與家暴倖存者的絕望與重生》。新北:左岸文化。
彭仁郁,2018b,〈放逐於自身之外:亂倫創傷主體的心靈地景〉。《文化研究》26: 171-226。
曾盈瑜、黃信維,2017.07.16,〈立院忙審前瞻 促轉條例仍擱置〉。《蘋果日報》(https://goo.gl/BYuYbz,取用日期:2017.12.08)。
湯志傑,2007,〈勢不可免的衝突:從結構/過程的辯證看美麗島事件之發生〉。《台灣社會學》13: 71-128。
陽美花,2008,《「新夥伴關係」下的台灣原住民傳統領域問題:部落觀點之研究》。花蓮:國立東華大學族群關係與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秀端,2008,〈政治權力與集體記憶的競逐-從報紙之報導來看對二二八的詮釋〉。《台灣民主季刊》5(4): 129-180。
黃金麟,2009,《戰爭、身體、現代性》。台北:聯經出版公司。
黃長玲,2015,〈序-真相與和解的可能〉。頁6-12,收入臺灣民間真相與和解促進會著,《記憶與遺忘的鬥爭:臺灣轉型正義階段報告-卷一:清理威權遺緒》。新北:衛城出版。
黃英哲,2017,《「去日本化」「再中國化」:戰後台灣文化重建(1945-1947)》,二版。台北:麥田。
黃啟豪,2017,〈二二八和平日運動三十週年回憶〉。頁102-114,收入鄭南榕基金會著,《名單之外:你也是受害者之一?》。桃園:逗點文創。
黃惠君,2016.03.02,〈二二八事件裡的外省人〉。《蘋果日報》(https://goo.gl/c7XoJE,取用日期:2017.03.11)。
黃惠君,2017,《激越與死滅:二二八世代民主路》。新北:遠足。
黃雅鴻,2014,《多重邊界的抹除重寫:台灣原住民族傳統領域權地景的變動》。花蓮:國立東華大學族群關係與文化研究所博士論文。
黃錦昇,2017,〈兩岸228事件的詮釋語境〉。《展望與探索》15(5): 100-107。
黃應貴,1992,《東埔社布農人的社會生活》,台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黃應貴,2014,〈導言〉。頁1-31,收入黃應貴編,《21世紀的家:臺灣的家何去何從?》。新北:群學。
黃應貴,2018,〈導論:族群、國家治理、與新秩序的建構:新自由主義下的族群性〉。頁1-58,收入黃應貴編,《族群、國家治理、與新秩序的建構:新自由主義化下的族群性》。臺北:群學。
楊貴智、李柏翰,2017.03.28,〈楊貴智、李柏翰/別在都蘭的土地上輕易說愛我:劃設傳統領域背後的故事〉。《鳴人堂》(https://bit.ly/2QP9xgA,取用日期:2017.03.25)。
葉俊榮,2002,〈從“轉型法院”到“常態法院”:論大法官釋字第二六一號與第四九九號解釋的解釋風格與轉型脈絡〉。《臺大法學論叢》31(2): 59-96。
葉虹靈,2015a,〈各國的轉型正義工作〉。頁69-100,收入臺灣民間真相與和解促進會著,《記憶與遺忘的鬥爭:臺灣轉型正義階段報告-卷一:清理威權遺緒》。新北:衛城出版。
葉虹靈,2015b,〈台灣白色恐怖創傷記憶的體制化過程:歷史制度論觀點〉。《台灣社會學》29: 1-42。
葉浩,2008,〈價值多元式轉型正義理論:一個政治哲學進路的嘗試〉。《台灣政治學刊》12(1): 11-51。
葉浩,2017,〈從過去的執拗低音到今日的主旋律──關於台灣轉型正義論述的側寫〉。《二十一世紀雙月刊》159: 24-38。
葉浩,2018,《以撒‧柏林》。臺北:聯經出版公司。
葉浩,2018.10.16,〈葉浩/轉型正義的艱難——重新理解「和解」與「妥協」的意義〉。《報導者》(https://bit.ly/2VksOVJ,取用日期:2018.12.11)。
葉高華,2016,〈分而治之:1931-1945 年布農族與泛泰雅族群的社會網絡與集團移住〉。《臺灣史研究》23(4): 123-172。
葉高華,2017,〈從山地到山腳: 排灣族與魯凱族的社會網絡與集體遷村〉。《臺灣史研究》24(1): 125-170。
詹素娟,2006,〈傳說世界與族群關係──加禮宛人在花蓮地區的歷史與傳說(1825-1930)〉。《新史學》17(1): 1-42。
端傳媒,2016.08.15,〈爭議一整月,蔡英文撤回台灣司法院正副院長提名〉。《端傳媒》(https://goo.gl/SXWzf2,取用日期:2017.03.11)。
管中祥,2017.02.27,〈「族群」之外,還有多少被忽略的轉型正義?〉。《公民行動影音紀錄資料庫》(https://bit.ly/2CvauSn,取用日期:2017.12.08)。
臺灣民間真相與和解促進會遺書工作小組,2015,〈記憶的艱難〉。頁323-332,收入呂蒼一、林易澄、胡淑雯、陳宗延、楊美紅、羅毓嘉著,《無法送達的遺書:記那些在恐怖年代失落的人》。新北:衛城出版。
趙中麒,2003,〈關於台灣原住民「民族」生成的幾個論證〉。《台灣社會研究季刊》51: 185-224。
趙彥寧,2004,〈公民身分、現代國家與親密生活:以老單身榮民與「大陸新娘」的婚姻為研究案例〉。《台灣社會學》8: 1-41。
趙彥寧,2014〈親密關係倫理實作:以戰爭遺緒的男性流亡主體為研究案例〉。頁516-572,收入汪宏倫編,《戰爭與社會:理論、歷史、主體經驗》。台北:聯經出版公司。
趙剛,1998,〈跳出妒恨的認同政治,進入解放的培力政治―串聯尼釆和工運(或社運)的嘗試思考〉。《台灣社會研究季刊》30: 117-161。
趙婉淳,2018.01.14,〈談勞基法修法 學者:無法改善貧富差距恐讓民眾緬懷威權〉。《新頭殼》(https://goo.gl/Jga23h,取用日期:2018.01.14)。
劉名峰,2009,〈台灣民主轉型前後對正當性的認知及其變遷:以龍應台作品中對“中國-台灣”之象徵形式的再現爲例(1983-2006)〉。《台灣政治學刊》13(1): 225-268。
劉濱銓、張協昇,2018.08.15,〈林明溱推翻邵族傳統領域公告 原民會批:製造對立〉。《自由時報電子報》(https://bit.ly/2zFV4ZP,取用日期:2018.12.03)。
劉璧榛,2017,〈主體建構、病痛與認同:從加禮宛事件失憶到噶瑪蘭人的身體歷史〉。頁89-130,收入胡台麗、余舜德、周玉慧編,《跨‧文化:人類學與心理學的視野》。臺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歐素瑛,2010,〈戰後初期在臺日人之遣返與留用:兼論臺灣高等教育的復員〉。《臺灣文獻》61(3): 287-329。
歐陽泰著、陳信宏譯,2017,《決戰熱蘭遮:中國首次擊敗西方的關鍵戰役》,二版。台北:時報。(Andrade, Tonio. 2011. Lost Colony: The Untold Story of China’s First Great Victory over the West. Princeton NJ.: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蔡友月,2007,〈遷移、挫折與現代性:蘭嶼達悟人精神失序受苦的社會根源〉。《台灣社會學》13: 1-69。
蔡友月,2009,《達悟族的精神失序:現代性、變遷與受苦的社會根源》。台北:聯經出版公司。
蔡友月,2014,〈基因科學與認同政治:原住民 DNA、台灣人起源與生物多元文化主義的興起〉。《台灣社會學》28: 1-58。
蔡孟筑,2017.03.14,〈「原團的主張沒有可行性」張景森:不能憑口傳歷史剝奪他人財產〉。《風傳媒》(https://bit.ly/2Abohw8,取用日期:2018.12.03)。
蔡晏霖,2016,〈農藝復興:臺灣農業新浪潮〉。《文化研究》22: 23-74。
鄧津華著、楊雅婷譯,2018,《臺灣的想像地理:中國殖民旅遊書寫與圖像(1683-1895)》。台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Teng, Emma Jinhua. 2004. Taiwan’s Imagined Geography: Chinese Colonial Travel Writing and Pictures, 1683–1895. 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Asia Center.)
鄧湘漪,2015,《流亡日日:一段成為西藏人的旅程》。台北:游擊文化。
鄭佑漢,2016.11.27,〈洪秀柱:蔣經國開放黨禁、報禁才是轉型正義〉。《新頭殼》(http://newtalk.tw/news/view/2016-11-27/79505,取用日期:2017.03.11)。
鄭南榕基金會,2018.03.15,〈【新聞稿】鄭南榕基金會——回應侯友宜先生談鄭南榕案〉。《公民行動影音紀錄資料庫》(https://goo.gl/LJBkiC,取用日期:2018.04.04)。
鄭順聰,2016.10.19,〈鄭順聰──斷開台語火星文!文字工作者該升級了〉。《聯合新聞網 udn讀.書.人》(https://goo.gl/JNvwVk,取用日期:2017.12.08)。
蕭世暉,2015,《Rgrgyax Hlahuy-解殖山林:大霸尖山視野下泰雅族人的空間重構》。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理學系博士論文。
蕭伶伃,2009,《走進「白色家庭」:一九五O年代政治受難者家屬生命歷程探究》。新竹:國立清華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蕭阿勤,2012,《重構台灣:當代民族主義的文化政治》。台北:聯經出版公司。
賴筱桐,2018.03.01,〈二二八宣布參選「有點挑釁」? 侯友宜籲正向解讀〉。《自由時報電子報》(https://bit.ly/2sOnZH9,取用日期:2018.04.04)。
薛化元 2016,〈轉型正義的範圍及檔案開放問題〉。《國史研究通訊》11: 4-9。
薛化元,2017,〈二二八事件轉型正義與族群「迷思」〉。頁115-120,收入鄭南榕基金會著,《名單之外:你也是受害者之一?》。桃園:逗點文創。
薛化元、余佩真,2015,〈臺灣白色恐怖時期人物訪談記憶的實與虛──以「省工委會」成員張金爵女士的三次口訪紀錄為例〉。《臺灣口述歷史學會會刊》6: 20-27。
謝世忠,2017,《認同的污名:臺灣原住民的族群變遷》。台北:玉山社。
謝佳珍,2017.12.04,〈國民黨:促轉條例若通過 不排除釋憲〉。《中央通訊社》(https://goo.gl/wYSkKm,取用日期:2017.12.08)。
謝若蘭、吳明季,2016,〈轉型正義的思考與實踐〉。《台灣原住民族研究學報》6(3): 1-29。
謝國雄,2010,《茶鄉社會誌:工資、政府與整體社會範疇》,二版。台北:中央研究院社會所。
藍佩嘉、吳伊凡,2011,〈在「祖國」與「外國」之間:旅中台生的認同與畫界〉。《台灣社會學》22: 1-57。
藍博洲,2016,《幌馬車之歌》,三版。台北:時報。
藍適齊,2014,〈可悲傷性,「戰爭之框」與台籍戰犯〉。頁393-433,收入汪宏倫編,《戰爭與社會:理論、歷史、主體經驗》。臺北:聯經出版公司。
魏楚陽,2013,〈社會正義、公民意識與貧富差距:黑格爾視角的觀察〉。《人文及社會科學集刊》25(3): 392-419。
羅立佳,2008,《轉型正義的政治性重探:正義之名下的民主、秩序與時間形構》。新竹:國立交通大學社會與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
嚴婉玲,2016.08.03,〈嚴婉玲:蔡對原民道歉,何以帶來更多紛擾?〉。《端傳媒》(https://goo.gl/XRNxGA,取用日期:2018.04.04)。
蘇彥圖,2017,〈民主改革的政治:困難與策略〉。《政治與社會哲學評論》60: 105-184。
蘇瑞鏘,2016,〈二二八及白色恐怖轉型正義研究的回顧與展望-以《記憶與遺忘的鬥爭:臺灣轉型正義階段報告》 為中心〉。《國史研究通訊》11: 10-22。
蘇碩斌編,2017,《終戰那一天:臺灣戰爭世代的故事》。新北:衛城出版。
(此全文限內部瀏覽)
01.pdf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