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中文文獻 王建台(2000)。臺灣原住民的傳統體育研究─以排灣、魯凱族為對象。行政院體育委員會編印。 王建台(2003)。台灣原住民的傳統體育研究—以布農族為對象。台北:行政 院體育委員會。 王增勇(2002)。原住民族社會工作與福利服務。載於呂寶靜(主編),社會工作與台灣社會。台北:巨流。 王增勇(2002)。從原鄉經驗看社會救助政策與原住民文化的相容性。中央社會文化學報,14,131-166。 王增勇(2006)。原住民族社會工作與福利服務。呂寶靜(主編),社會工作與臺灣社會。臺北:巨流。 王增勇(2011)。原住民族社會工作。呂寶靜(主編),社會工作與臺灣社會。臺北:巨流。 台邦‧撒沙勒(1993)。廢墟故鄉的重生:從《高山青》到部落主義。台灣史料研究,2,28-40。 台邦‧撒沙勒(2002)。狩獵文化的迷思和真實:一個生態政治的反思。看守台灣,4(1),15-22。 田哲益(1995)。台灣布農族風俗圖誌。台北:常民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田哲益(1998)。走入布農的世界。台北:海翁出版社。 田哲益(2003)。台灣原住民生命禮俗。台北:武陵出版社。 伊斯坦大‧舒拔利(2009)。布農族歷史小說:布農Dahu-ali家族史2。台灣立報,4-30。 余錦虎、歐陽玉(2002)。神話、祭儀、布農人。台中:晨星出版社 。 夷將.拔路兒主編(2008)。台灣原住民族運動史料彙編。台北:國史館。 汪明輝(1999),台灣原住民族主義的空間性-由社會運動到民族發展。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地理研究報告,31, 83-100。 汪明輝(2003),台灣原住民族運動的回顧與展望。張茂桂、 鄭永年(主編),兩岸社會運動分析。台北:新自然主義。 李明政、莊秀美(2001)。原住民族社會工作倫理。徐震(主編),社會工作倫理。台北: 五南。 李明政(2003)。文化福利權。臺北:松慧。 李宗派(2009)。美國多元文化與社工教育。多元文化社區工作與弱勢族群國際研討會。國立屏東科技大學社工系。 何撒娜編著(2004)。布農族。台北:國立台灣史前文化博物館。 怡懋‧蘇米、許木柱(2016)。台灣原住民族長期照顧之跨文化政策議題與省思。護理雜誌,63(3),5-11。 林育誠(2013)。布農族的天文與氣象。原住民族研究論文發表會。 林益仁(2003)。原住民狩獵文化與動物解放運動可能結盟嗎?─一個土地倫理學的觀點,中外文學,32(2),73-102。 林萬億(2011)。團體工作-理論與技術。臺北:五南。 林靖修、范毅軍(2011)。地理資訊科技與布農族群的返鄉之旅與歷史重建。中央研究院週報,1351。 林靖修、范毅軍(2012)。地理資訊科技與布農族群的返鄉之旅與歷史重建。中央研究院週報,1351,7-10。 花松村(1996)。臺灣鄉土全誌,第11冊,台北:中一出版社。 邱汝娜(2008)。台灣原住民族就業障礙與對策之研究:從社會排除觀點探析。南投:國立暨南國際大學社會政策與社會工作學系學位博士論文。 吳榮順(1993),布農族音樂在傳統社會中的功能與結構,內政部營建署玉山國 家公園管理處。 胡台麗(2003)。文化展演與台灣原住民。台北:聯經。 孫大川(2010)。夾縫中的族群建構-臺灣原住民的語言、文化與政治。臺北:聯合文學。 海樹兒.犮剌拉菲(1998)。建構中的原住民「民族議會」-原住民、布農與泰雅爾等民族議會之籌備運作。論文發表於「台灣原住民民族權、人權學術研討會」,台北:台北市原住民事務委員會,1998 年 11 月 17 日至 19 日。 移川子之藏(1935)。高砂族系統所屬之研究,台北帝大土俗人類學研究室調查,黃文新譯(1988)。台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郭美女(2007)。從 Roman Jakobson 的傳達模式 探究布農族音樂的功能。師大學報:人文與社會類,52,37-57。 莊敦傑(2012)。青少年充權導向服務內涵與歷程探討─以台北都會區某少年服務中心為例。東吳大學社會工作學系碩士論文。 莊靜雯(2005)。原住民籍社會工作者對原住民族社會工作的想法-一位漢籍研究生的初探。東吳大學社會工作學系碩士論文。 莊曉霞(2009)。原住民族社會工作之反思。臺灣社會工作學刊,6,147-168。 莊曉霞(2012)。原住民族社會工作文化能力內涵之初探:以花蓮縣為例。社會政策與社會學刊,16(20),133-182。 陳翠臻(2011)。從部落經驗建構原鄉社工人員應有的文化能力與認知。社區發展季刊,134,483-497。 陳翠臻(2012)。從部落經驗建構原鄉社工人員應有的文化能力與認知。社區發展季刊,134 ,483-497。 陳翠臻(2014)。原住民族地區直接服務社工人員文化能力之研究。政治大學社會工作研究所碩士論文。 黑澤隆朝、林雪星譯(1973)。台灣高砂族音樂。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黃應貴 (1989)。人的觀念與儀式:東埔杜布農人的例子。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67,177-213。 黃源協、詹宜璋(2000)。建構原住民社會工作體系之研究。行政院原住民委員會委託研究報告。 黃應貴(1992)。東埔布農族人的社會生活。台北:中央研究院。 黃政傑(1998)。質化研究的原理與方法。台北:漢文。 楊元享(1999)。布農化教育課程之思維。台灣省政府教育廳專案補助,南投:南投縣政府。 鈕文英(2014)。質性研究方法與論文寫作:。台北:雙葉書廊有限公司。 萬育維、曾梅玲、鄭惠美(2009)。從部落工作經驗建構原住民族社會工作教育的內涵。社區發展季刊,127,89-98。 葉家寧(2002),台灣原住民史(布農族史篇)。南投:國史館台灣文獻館。 趙中麒(2003)。關於台灣原住民「民族」生成的幾個論證。台灣社會研究季刊,51,85-224。 趙雨龍、黃昌榮、趙維生(2003)。充權:新社會工作視界。臺北:五南。 鄭麗珍、李明政(2010)。臺灣原住民族社會福利與健康政策評估。黃樹民、章英華(主編),臺灣原住民政策變遷與社會發展。台北:中央研究院。 鄭麗珍(2012)。增強權能與倡導觀點。宋麗玉、曾華源、施教裕、鄭麗珍(主編),社會工作理論─處遇模式與案例分析。臺北:洪葉。 謝森展(1994)。臺灣回想。台北:創意力。 謝世忠(1987)。認同的污名:台灣原住民的族群變遷。台北:自立晚報。
二、外文文獻 Betancourt, J. R., Green, A. R., Carrillo, J. E., & Owusu Ananeh-Firempong, I. I. (2003). Defining cultural competence: a practical framework for addressing racial/ethnic disparities in health and health care. Public health reports,118,293-302. Ben-Ari, A., & Strier, R. (2010). Rethinking cultural competence: What can we learn from Levinas?. British Journal of Social Work, 40(7), 2155-2167. Brown,G.等Discourse Analysis.出版地:Cambridage University Press.1983. Cox, E. O. and Parsons, R. J., (1994), Empowerment-oriented Social Work Practice with the Elderly. Pacific Grove:Brooks/Cole Publishing Company. Dean, R. (2001) The.myth.of.cross-cultural.competence..Families in Society: The Journal of Contemporary Human Services, 82(6),623–630 . Hodgson, M. (1988). Where to from here? Developing effective treatment programs for sexual abuse in native communities. In T. Martens(ed.). The spirit weeps. Edmonton: Nechi Institute. Lee, M. Y.(2003). A Solution-Focused Approach to Cross-Cultural Clinical Social Work Practice: Utilizing Cultural Strengths. Family and Society,84(3),385-395. Lum, D. (2003). Culturally competent practice: A framework for understanding diverse groups and justice issues. Pacific Grove, CA: Brooks/Cole--Thomson Learning. Lum, D. (2011). Culturally Competent practice: A framework for understanding diverse groups and justice issues. CA: Brooks/Cole. McGoldrick. M., & Giordano. J., & Preto, N.G. (2003). Ethnicity and Family Therapy, Third Edition. New York: The Guilford Press. Morrissette, V., McKenzie, B., & Morrissette, L. (1993) Towards an aboriginal model of social work practice--Cultural knowledge and traditional practices. Canadian Social Work Review, 10(1), 91-108. NASW(2007). Cultural competence in social work practice. National Association of Social Workers Press. Washington , D. C.. National Association of Social Workers(2015). Standards and indicators of cultural competence in social work practice. Retrieved December 14, 2016, from https:// www.socialworkers.org/practice/standards/index.asp Ozturk, M.(1992).Education for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Educational Leadership,49(4),79-82. Parsons, R. J. , Gutiérrez, L. M. and Cox, E. O. ,(1998), A Model for Empowerment. In Parsons, R. J. & Gutiérrez, L. M. & Cox,E. O.(eds) ,Empowerment In Social Work Practice A Sourcebook.CA: Brooksl /Cole. Perkins,D. D., Zimmerman,M. A.,(1995). Empowerment Theory, Research, and Application. American Journal of Community Psychology, 23(5), 569-579 Rappaport, J., (1987).Terms of empowerment/exemplars of prevention: Toward a theory for community psychology. American Journal of Community Psychology,15,121-148 Robinson, J. B.(1989).Clinical treatment of black families. Social Work, (34),323-329. Solmon, B. (1976). Black Empowerment: Social Work in Oppressed Communities. N.Y.: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Weaver, H. N.(1999).Indigenous People and the Social Work Profession: Defining Culturally Competent Services. Social Work, (44),217-225. Weaver, H. N. (2004). The Elements of Cultural Competence: Applications with Native American. Journal of Ethnic & Cultural Diversity in Social Work, 13(1), 19-3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