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號:guest(18.225.72.229)          離開系統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詳目顯示

以作者查詢圖書館館藏以作者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系統以作者查詢全國書目勘誤回報
作者:鄭成光
作者(英文):Cheng-Guang Jheng
論文名稱:在安置機構的兒少與一個家庭完美碰撞的歷程
論文名稱(英文):The course of the perfect collision between children and a family in the Placement Agency
指導教授:賴兩陽
指導教授(英文):Leang-Yang Lai
口試委員:許俊才
黃盈豪
口試委員(英文):Kui Kasirisir
Ying-hao Huang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東華大學
系所名稱:民族事務與發展學系
學號:610498514
出版年(民國):111
畢業學年度:110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68
關鍵詞:家父母計畫勞雇關係素人照顧者靈性掙扎靈性因應
關鍵詞(英文):home-parent programlabor-employment relationshipamateur caregiverspiritual strugglespiritual coping
相關次數:
  • 推薦推薦:0
  • 點閱點閱:12
  • 評分評分: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
  • 下載下載:3
  • 收藏收藏:0
「家父母計畫」是研究場域的機構一項新的家外安置的計畫方案,是機構去機構化的一個做法。招募夫妻或其子女與兒少同住,住在一間設備如家庭般的環境空間。夫妻要照顧包含其子女不超過六名的兒少一起生活,透過夫妻及其子女的家庭經驗,讓同居住的兒少可以實際親身體驗在家庭的氛圍中生活。
家父母的資格可以為一般家庭照顧子女的經驗,沒有任何機構照顧兒少的經歷。經過評估之後,始能參與家父母的計畫。除了研究者夫妻具有社工背景外,之後所招募的夫妻是素人的照顧者。
研究者為家父母的一員,從行動研究分析家父母計畫。透過自我敘述、半結構訪談以及團體座談的方式了解實際的運作。從不同的面向提供反思與建議,對機構及未來想要從事類似家父母計畫的參考。從本研究發現:

一、機構制度的完善度:機構在執行家父母計畫中,制度尚未設立周全。勞雇關係、家父母與家老師工作比例不均、家父母空間需求、家父母子女的照顧…等問題。
二、建立專業性的照顧服務:家父母幾乎為素人照顧者,兒少所發出的警訊的免感度不足,當下處遇能力缺乏,在橫向聯繫與縱向聯繫缺乏有效的連結。以經驗代替專業的照顧模式,會造成素人照顧者在執行計畫時的創傷反應,易成為在照顧過程中兒少的二度傷害。
三、靈性社會工作的服務:雖然有信仰仍會有對信仰產生靈性掙扎,機構的靈性因應作法上應採取主動,且有策略性的因應方式,作為靈性掙扎前的預備,減少在計畫執行中產生對信仰的迷失,在照顧過程中失去信仰的核心價值。
據此!本研究針對研究發現進行反思與討論,在「家父母計畫」提出建議,以供未來機構或實務工作的參考。
The "Home Parent program" is a new out-of-home placement plan for institutions in the research field, and it is an approach to institutional de-institutionalization. Recruit couples or their children to live with their children in a home-like environment. Couples should take care of children and children with no more than six children and live together. Through the family experience of husband and wife and their children, children and children living together can actually experience living in a family atmosphere.
The qualifications of home parents can be the experience of taking care of children in general families, and there is no experience in caring for children in any institution. After an evaluation, they can participate in the parent's plan. In addition to the researcher couple with a social work background, the couples recruited later were amateur caregivers.
The researcher is a member of the Family Parents, from the Action Research Analysts' Parenting Program. Learn about how it actually works through self-narratives, semi-structured interviews, and group discussions. Provide reflections and suggestions from different aspects, reference for institutions and future plans for parents who want to engage in similar families. Findings from this study:

一、The perfection of the institutional system: The institution has not yet established a comprehensive system in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parental plan. Labor-employment relations, uneven work ratios between parents and teachers, space needs of parents, care of parents and children, etc.
二、Establish a professional care service: The parents are almost amateur caregivers, and the warning signals issued by the children are not sensitive enough, the ability to deal with them is lacking, and there is no effective connection between horizontal and vertical connections. Replacing the professional care model with experience will cause the traumatic reaction of the amateur caregiver when carrying out the plan, which may easily become the second degree of injury to the children during the care process.
三、Services of spiritual social work: Although there is a belief, there will still be spiritual struggles against beliefs. Organizations should take active and strategic coping methods in their spiritual coping practices. As a preparation for spiritual struggles, reduce the need for planning and implementation. Loss of belief and loss of the core value of belief in the process of caring.

Accordingly! This study reflects and discusses the research findings, and makes suggestions in the "Home Parent Project" for reference in future institutions or practical work.
第一章 緒 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 2
第二節 研究目的 10
第三節 名詞解釋 11
第二章 文獻探討 13
第一節 以基督教談靈性關懷照顧 13
第二節 現階段家外安置的現況 26
第三節 兒少、照顧者與安置機構建立的相互依附關係 48
第三章 研究方法 59
第一節 研究方式 59
第二節 行動研究概述與架構 61
第三節 資料蒐集 62
第四節 質性訪談嚴謹度 67
第五節 研究倫理 68
第四章 「家父母計畫」行動研究發現與反思 70
第一節 家父母計畫服務系統 70
第二節 家父母家庭與兒少的碰撞 94
第五章 「家父母計畫」反思 122
第一節 家父母計畫的反思 122
第二節 家父母計畫的支持系統 133
第三節 家父母計畫對子女親情的影響 136
第六章 結論與建議 138
第一節 結 論 138
第二節 建 議 143
參考文獻 154


中文部分:照姓氏筆畫

王天祥、吳佩穎、楊侏紜。(2018)。〈兒童少年寄養服務概況與困境之探討:以南高雄家扶中心寄養服務為例〉《社區發展季刊》161期,頁290-303。
王歆韶。(2015)。《安置機構中的親手足-青少年個案的主體經驗探究》,碩士論文。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社會工作學研究所。
王慧玉。(2014)。《「遷移世代」文化認同之研究: 以海峽兩岸台商子女為例》,博士論文。高雄: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
田美慧。(2001)。《影響寄養家庭流失因素之探討》,碩士論文。花蓮:私立慈濟大學社會工作研究所。
申玉微。(2016)。〈社會工作者的靈性經驗—一個現象學的觀點〉《社區發展研究學開》第18期,頁54-72。
余姍瑾。(2018)。《安置機構「家」的意義:歷經長期機構安置之離院個案的經驗詮釋》,碩士論文。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社會工作學研究所。
吳怡貞。(2011)。《婚姻教育自學性書籍之內容分析-以基督教書籍為例》,碩士論文。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人類發展與家庭學系。
吳書昀。(2013)。《親屬安置照顧者的照顧經驗與支持來源之探討》,碩士論文。南投:國立暨南國際大學社會政策與社會工作學系。
李品蓉。(2016)。《兒少安置機構社工對「難置兒」之處遇經驗探討》,碩士論文。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社會工作學研究所。
辛佳臻。(2019)。《青少年依附關係、社交技巧與攻擊行為之相關研究》,碩士論文。臺南:國立臺南大學諮商與輔導學系。
林沛君。(2017)。〈兒少「表意權」實質意涵的初探-以被安置兒少發聲的權利為中心〉《台灣人權學刊》第四卷第一期,頁73-96。
林秀娟、吳美環、呂宗學、馮燕、邱南昌、李宏昌、林志嘉、何素秋、李孟智、吳春福。(2014)。《台灣兒童健康幸福指數-兒童的健康、教育及福利之綜合評價》。臺北:中華民國兒童保健協會.台灣兒童健康聯盟。
林蕙平。(2016)。《安置機構照顧者與兒少發展依附關係之經驗探討》,碩士論文。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社會工作學研究所。
林鴻鵬、黃瑞杉、林芳伃、張柏晴、侯淑茹。(2018)。〈「浮萍有依方案」— 發展長期機構安置兒少的永續計畫〉《社區發展季刊》164期,頁102-115。
林珮榆。(2013)。《「照顧孩子這條路」-經濟弱勢母親教養子女之資源運用歷程》,碩士論文。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人類發展與家庭系。
侯淑茹。(2015)。〈建構兒少親屬安置的友善環境〉《台灣心理諮商季刊》第七卷第4期,頁1-13。
施宇峰、譚子文。(2011)。〈依附關係和自我概念之關聯性研究〉《臺中教育大學學報》第25期,頁1-27。
洪毓璟。(2004)。《青少年家庭概念之研究所》,碩士論文。嘉義:國立嘉義大學家庭教育研究所。
苗其華。(2014)。《路得對洗禮的理解與教導》,碩士論文。臺北:中華信義神學院研究所。
徐 瑜、廖士賢。(2018)。〈家與非家?談機構安置中替代性照顧 角色的親職困境與突破〉《社區發展季刊》167期,頁126-139。
案的經驗詮釋》,碩士論文。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社會工作學研究所。
張妙嬋。(2019)。《青少年依附關係、復原力與自我認同之相關研究》,碩士論文。高雄: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諮商心理與復健諮商研究所。
張志宇、林東龍。(2013)。〈基督教社會福利機構之社會工作者靈性服務初探〉《社科法政論叢》第1期,頁117-156。
莊秀美。(2009)。〈從老人的類型與照顧需求看「居家照顧」、「社區照顧」及「機構照顧」三種方式的功能〉《社區發展季刊》第125期,頁177-194。
許令旻。(2010)。《經歷兒少安置的自立生活者之安全依附關係探究》,碩士論文。臺北:國立臺北大學社會工作學系碩士班。
許芳銘。(2013)。《台灣地區大學生歸信基督之研究》,碩士論文。臺北:基督教台灣浸信會神學院神學研究所。
郭靜晃。(2017)。〈營造社區寄養服務-以兒童身、心、靈為照顧核心的整體家庭寄養服務〉《社區發展季刊》158期,頁92-103。
陳中陵。(2008)。《孤兒之母:女傳教士艾偉德(Gladys Aylward)的生平與形象》,碩士論文。臺北:國立台北教育大學社會科教育學系。
陳怡樺。(2015)。《「家外」安置?原鄉兒少親屬照顧安置的安排與支持-以布農家庭為例》,碩士論文。南投:國立暨南國際大學社會政策與社會工作學系。
陳秉華、程玲玲、范嵐欣、莊雅婷。(2013)。〈基督徒的靈性掙扎與靈性因應〉《教育心理學報》第44卷,頁477-498。
陳彥君。(2005)。《寄養家庭照顧受性侵害兒童及少年之經驗探討》,碩士論文。臺中:東海大學社會工作學系碩士班。
陳昱均。(2014)。《兒童少年家庭照顧者之福利需求初探》,碩士論文。南投:國立暨南國際大學社會政策與社會工作學系。
陳珈歆。(2018)。《寄養家庭主要照顧者親師溝通之探討》,碩士論文。臺北:中國文化大學社會科學院青少年兒童福利學位學程。
曾智豐。(2013)。〈家長社經背景對子女教養行為的影響- 以個人價值觀與教育目的認知為中介變項〉《嘉大教育研究學刊》第31期,頁85-118。
湯于萱。(2014)。《我們是夥伴嗎?寄養社工與寄養家庭關係之探究》,碩士論文。屏東:國立屏東科技大學社會工作系。
黃姿璇。(2017)。《兒少安置機構生活輔導員採行復原力策略之經驗探討》,碩士論文。臺中:東海大學社會工作學系。
黃盈豪。(2004)。《社會工作在原住民部落之實踐與反思:我在大安溪流域泰雅部落工作站之經驗》,碩士論文。臺北:私立東吳大學社會工作學系。
溫玉貞、陳宛妤。2018。“「寄養安置服務之精進與未來發展」計畫案”。 衛生福利部社會及家庭署結案報告(採購案號:A106052)。新竹:玄奘大學。
葉肅科。(2016)。〈澳洲兒童保護服務:經驗與啟示〉《社區發展季刊》第156期,頁136-152。
廖廷衛。(2015)。《寄養家庭主要照顧者壓力之探討-以照顧零至六歲發展遲緩幼兒者為例》,碩士論文。臺中:國立臺中教育大學幼兒教育學系早期療育碩士班。
廖美淑。(2019)。《基督徒受暴女性接受心理諮商與靈性處遇之創傷修復經驗敘說研究》,碩士論文。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
廖夏慧。(2018)。《從多元觀點檢視兒少安置機構之管理》,碩士論文。花蓮:私立慈濟大學社會工作研究所。
劉星輝(編)。2012。《艾偉德傳教士來華八十周年紀念特刊》。香港:篤信傳道會。
劉珠利。(2009)。〈由多元文化主義探討靈性照顧-社會工作在台灣的可行模式〉《社區發展季刊》127期,頁172-185。
劉婉惠。(2013)。《從安全教養模式探討新北市寄養家庭照護之現況》,碩士論文。新竹:玄奘大學社會福利與社會工作學系。
潘宜君。(2009)。《育幼院家的形塑The Making of Home in a “Children’s Home”》, 碩士論文。臺北:私立世新大學社會發展研究所。
鄭雅文。(2011)。《長期照顧新型服務模式之研究-家庭托顧服務推動現況與未來發展之分析》,碩士論文。臺北:私立東吳大學社會工作學系。
盧妍伶。(2014)。〈家庭結構與兒童幸福感〉《台灣社區工作與社區研究學刊》第四卷第二期,頁95-126。
閻貴亨。(2014)。《當信仰遇見專業--基督徒社工生涯與專業的抉擇》,碩士論文。臺北:國立臺灣大學社會科學院社會工作學系。
鮑基慧、廖秀瑛、鄭家欣(編)。2019。《伯大尼兒少家園六十周年紀念特刊-必得為業》。臺北:財團法人基督教臺北市私立伯大尼兒少家園。
羅曉瑩。(2005)。《研究者社工認同的形塑、探索與掙扎:一種過程取向的差異對話研究》,碩士論文。臺北:私立東吳大學社會工作學系。
羅麗照。(2019)。《以復原力觀點看寄養兒少的寄養家庭生命經驗》,碩士論文。南投:國立暨南國際大學社會政策與社會工作學系。
〈聯合國-兒童權利公約〉。2014(https://www.cylaw.org.tw/about/crc/26/109)(2014.9.29)
台灣少年權益與福利促進聯盟。2019。﹤聯合國兒童權利公約在台灣- Convention on the Rights of the Child)-CRC30周年﹥(https://www.youthrights.org.tw/project/108)
兒童少年權益網。2020。﹤兒童暸望12-國內親屬寄養現況﹥(2020.02.18) https://www.cylaw.org.tw/about/advocacy/11/381
美國維吉尼亞州。2020。﹤2021 General Assembly Session:Foster Care Priorities﹥(https://vakids.org/our-news/blog/2021-general-assembly-session-foster-care-priorities)
美國衛生與公共服務部。2000。﹤向國會提交親屬寄養照顧報告﹥(https://aspe.hhs.gov/report/report-congress-kinship-foster-care)
飛揚107期。2015。﹤淺談屬靈導引﹥(http://www.touchlife.org/article/%E6%B7%BA%E8%AB%87%E5%B1%AC%E9%9D%88%E5%B0%8E%E5%BC%95/)
張芷瑄。2020。〈兒少安置聯盟成立〉《中央社》,3月10 日 (https://www.cna.com.tw/news/ahel/202003100279.aspx)(2010/3/10)。
監察院。2018。〈針對寄養家庭服務資源不足的危機〉《監察院》,8月14 日 ( https://www.cy.gov.tw/News_Content.aspx?n=213&s=13021)(2018/8/14)。
衛生福利部統計處。2021。〈兒童及少年福利機構服務數〉(https://dep.mohw.gov.tw/dos/lp-2974-113.html)(2021/3/31)。
衛服部保護司統計。2020。﹤兒童及少年保護﹥(https://dep.mohw.gov.tw/DOPS/lp-1303-105-xCat-)

英文部分:照字母順序

Daniel A﹒Hughes(黃素娟譯)。2009。《依附關係的修復-喚醒嚴重創傷兒童的愛》(Building the Bonds of Attachment: Awakening Love in Deeply Traumatized Children)。臺北:心理出版社。
Laura van Dernoot Lipsky,Connie Burk(林宜汶譯)。2020。《創傷照管:照顧別人的你,更要留意自己的傷》(Trauma Stewardship: An Everyday Guide to Caring for Self While Caring for Others)。臺北:究竟出版社。
(此全文20270526後開放外部瀏覽)
01.pdf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