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號:guest(3.144.224.135)          離開系統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詳目顯示

以作者查詢圖書館館藏以作者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系統以作者查詢全國書目勘誤回報
作者:李宗穎
作者(英文):Tsung-Ying Lee
論文名稱:知識建構、母職論述與階級慣習:論汪培珽的親職書寫
論文名稱(英文):The Construction of Knowledge, Discourse on Motherhood and Class Habitus: On Wang Peiting’s Parenting Writing
指導教授:郭澤寬
指導教授(英文):Ze-Kuan Guo
口試委員:王鈺婷
李世偉
口試委員(英文):Yu-Ting Wang
Shyh-Wei Li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東華大學
系所名稱:臺灣文化學系
學號:61050A021
出版年(民國):108
畢業學年度:107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06
關鍵詞:知識建構性別母職階級汪培珽親職書寫
關鍵詞(英文):construction of knowledgegendermotherhoodclassWang Peitingparenting writing
相關次數:
  • 推薦推薦:0
  • 點閱點閱:23
  • 評分評分: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
  • 下載下載:1
  • 收藏收藏:0
本研究視汪培珽的作品為個案,以文化研究的方法,思考其所涉及的文化議題,並探討三個層面。首先,汪培珽這套源自西方的開明教育,在臺灣之所以受到廣泛的關注,與臺灣解嚴之後民主化與去威權的社會氛圍與文化風氣有關。在這樣的歷史脈絡下,本文試圖檢視汪培珽的親職書寫所建構出的知識論述,以及建構此一知識論述的敘事策略。其次,汪培珽作為親子作家,在她的親職書寫中,再現了獨特的母職與母親形象;放置在臺灣戰後歷史文化脈絡中,這樣的母親形象不但有其獨特性和普遍性,更自我形塑了一個親子教育者的軟性權威的形象。最後,思考汪培珽的親職書寫,不能不涉及消費與階級的問題。汪培珽的親職書寫呈現的階級圖像,一方面提供中產階級讀者一個可資認同的理想自我形象,而另一方面,讀者透過閱讀、消費汪培珽的親子書寫,正好可以滿足中產階級的品味。除了以自身身為母親的經驗彼此參照外,筆者挪用文化研究中的相關理論,包括探討文化全球化、知識論述的建構、性別與母職的再現、消費與階級理論等等,分析汪培珽的親職書寫。
This thesis takes Wang Peiting’s parenting writing as a case study, examining it through the method of cultural studies with a focus on three aspects. First, Wang’s ideas about parenting and children education originated from the West, but it is brought to Taiwan by Wang Peiting’s work in the context of the post-martial law period in Taiwan. Under such circumstances, not only can Wang’s popularity be properly explained, but it is also important to examine the content of Wang’s parenting method and ways by which she presents it through her own specific narrative strategies. Second, Wang’s as a writer represents a specific image of motherhood through her writing, and this image, once personal and collective, should be situation in the context of Taiwan society especially concerning motherhood, gender politics and the soft authority of knowledge. Last, it is inevitable to rethink Wang’s writing through the lens of class. One the one hand, Wang’s writing reveals the habitus of the middle class and presents an ideal image of the middle class for identification; on the other hand, her readers by reading Wang’s work are able to imagine themselves in the same position. In addition to the experiences of being a mother myself, I, as a researcher, will employ theories of cultural studies such as cultural globalization, gender politics, discourse of motherhood, consumption and class to analyze Wang’s parenting writing and foreground its cultural significance.
第一章 導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目的 1
第二節 文獻回顧 9
第三節 問題意識與研究方法 16
第四節、章節大綱 20
第二章 現代性與文化翻譯:教養觀念的改變與知識論述的建構 23
第一節 現代性與戰後臺灣的經濟、政治與教育脈絡 23
第二節 蛻變中的親職教育與汪培珽的親職書寫 30
第三節 知識論述的建構與軟性權威 38
小結 親職作家作為文化翻譯者 45
第三章 母親形象的再現:父權體制、母職論述與性別分工 49
第一節 親職教育與母職論述 49
第二節 家庭照護與外出工作的矛盾 56
第三節 獨立母親的形象與性別分工 61
小結 現代化的母親形象 71
第四章 階級與親職書寫:資本、慣習與中產階層的家庭圖像 74
第一節 場域、階級、資本與慣習 75
第二節 家庭場域中的階級屬性 77
第三節 中產階級的慣習 89
第四節 旅遊書寫中的場域、階級與慣習 96
小結 階級特權與實踐上的知易行難 98
第五章 結論 101
參考書目 106
一、汪培珽著作目錄
汪培珽:《餵故事書長大的孩子》。臺北市:時報文化,2006年。
——:《培養孩子的英文耳朵》。臺北市:時報文化,2007年。
——:《還好,我們生了兩個孩子》。臺北市:時報文化,2008年。
——:《父母的保存期限,只有10年》。臺北市:時報文化,2009年。
——:《管教啊,管教》。臺北市:愛孩子愛自己工作室,2010年。
——:《汪培珽手記:金湯匙裡的毒藥》。臺北市:愛孩子愛自己工作室,2011年。
——:《真的放手讓你飛:汪培珽手記》。臺北市:愛孩子愛自己工作室,2011年。
——:《孩子知道你愛他嗎》。臺北市:愛孩子愛自己工作室,2012年。
——:《汪培珽手記:別在半夜喊媽媽》。臺北市:愛孩子愛自己工作室,2012年。
——:《不可以交男朋友的100個理由:汪培珽手記四》。臺北市:愛孩子愛自己工作室,2013年。
——:《餵故事書長大的孩子》。臺北市:愛孩子愛自己工作室,2013年。
——:《會讀書》。臺北市:愛孩子愛自己工作室,2014年。
——:《偷偷愛著你:汪培珽手記五》。臺北市:愛孩子愛自己工作室,2015年。
——:《還好,我們生了兩個孩子:你願意辭職回家帶孩子嗎?》。臺北市:愛孩子愛自己工作室,2015年。
——:《聽話,不要一直看手機:汪培珽手記六》。臺北市:愛孩子愛自己工作室,2015年。
——:《父母的保存期限,只有10年:隨孩子,樂在當下》。臺北市:愛孩子愛自己工作室,2016年。
——:《汪培珽手記七:壞人我當》。臺北市:愛孩子愛自己工作室,2017年。
——:《管教小書:理智斷線前》。臺北市:愛孩子愛自己工作室,2017年。
——:《相親相愛是什麼》。臺北市:愛孩子愛自己工作室,2017年。
——:《臭臉的歲月:我好懷念孩子擺臭臉的那段時光》。臺北市:愛孩子愛自己工作室,2018年。

二、學位論文
王琇琪:〈母職認同與自我實踐——蔡穎卿家屋書寫的意蘊探究〉。新竹:清華大學語文碩士在職專班碩士學位論文,2018年。
邱麗珠:〈以文字大食人間煙火——廖玉蕙親職散文的書寫研究〉。新竹:清華大學臺灣研究教師在職進修碩士學位班學位論文,2015年。
莊永佳:〈臺灣女性之母職實踐〉。嘉義:南華大學教育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9年。
莫欣倫:〈從單音到雙音——六位作家的親子散文研究〉。臺中:逢甲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學位論文,2016年。
許秋萍:〈學習型家庭實踐之研究——以親子作家汪培珽著作為例〉。嘉義:中正大學教學專業發展數位學習碩士在職專班碩士學位論文,2015年。
潘雅鈴:〈我的工作是母親——論蔡穎卿的母職書寫〉。臺南:成功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在職專班碩士學位論文,2012年。

三、專書著作
Alan Aldridge著,劉耘安譯:《消費社會學的概念》。新北:韋伯文化,2012年。
Alison I. Griffith、Dorothy E. Smith著,呂明蓁、林津如、唐文慧審訂:《母職任務與學校教育的拔河》。臺北市:高等教育,2007年。
Carlos Alberto Torres著,張建成主譯:《民主、教育與多元文化主義:全球社會公民職權的困境》。臺北市:學富文化,2010年。
Don Slater著,林祐聖、葉欣怡譯:《消費文化與現代性》。臺北市:弘智文化,2003年。
John Tomlinson著,鄭棨元、陳慧慈譯:《文化與全球化的反思》。臺北市:韋伯文化國際,2007年。
John Tomlinson著,鄭棨元、陳慧慈譯:《最新文化全球化》。永和:韋伯文化國際,2005年。
Kathryn Woodward編,林文琪譯:《認同與差異》。永和 : 韋伯文化國際,2006年。
Lynn Jamieson著,蔡明璋譯:《親密關係:現代社會的私人關係》。臺北市:群學,2002年。
Michael W. Apple、James A. Beane著,白亦方、蔡瑞君、蔡中蓓、陳玉婷譯:《民主學校:有效教育的啟示》。臺北市:冠學出版社,2009年。
Mike Featherstone著,趙偉妏譯:《消費文化與後現代主義》。臺北市:韋伯,2009年。
大衛‧韓森(David T. Hansen)主編,單文經譯:《重新詮釋杜威「民主與教育」的時代意義》。臺北市:心理,2017年。
中華民國家庭教育學會主編:《新世紀的家庭教育》。臺北市:師大書苑,2006年。
巴索.伯恩斯坦(Basil Bernstein)著,王瑞賢譯:《階級、符碼與控制——教育傳遞理論之建構》。臺北市:聯經出版公司,2007年。
王雅各:《臺灣婦女解放運動史》。臺北市:巨流,1999年。
弗雷德瑞克‧馬泰爾(Frederic Martel)著,林幼嵐譯:《全球文化戰爭》。臺北市:稻田,2014年。
朱天心:《想我眷村的兄弟們》。臺北市:麥田,1998年。
米歇‧傅柯(Michel Foucault)著,王德威譯:《知識的考掘》。臺北市:麥田,1993年。
羊憶容:《教育與國家發展:臺灣經驗》。臺北市:桂冠,1994年。
佛斯特(E. M. Forster)著,李文彬譯:《小說面面觀》。臺北市:志文,1993年。
吳介民、范雲、顧爾德主編:《秩序繽紛的年代:走向下一輪民主盛世》。新北:左岸文化,2010年。
呂秀蓮:《新女性主義》。臺北市:前衛,1990年。
李建興:《臺灣教育發展史:見證百年樹人的希望工程》。臺北市:遠見天下文化,2016年。
谷浦孝雄等著,雷慧英譯:《臺灣的工業化:國際加工基地的形成》。臺北市:人間,2003年。
周育仁等:《臺灣民主化的經驗與意涵》。臺北市:五南,2011年。
周婉窈:《少年臺灣史:寫給島嶼的新世代和永懷少年心的國人》。臺北市:玉山社,2014年。
周新富:《布爾迪厄論學校教育與文化再製》。臺北市:心理,2005年。
——:《家庭教育學——社會學取向》。臺北市:五南,2006年。
尚‧皮耶‧瓦尼耶(Jean-Pierre Warnier)著,吳錫德譯:《文化全球化》。臺北市:麥田,2003年。
彼得.柯睿耿(Peter Corrigan)著,王宏仁譯:《消費社會學》。臺北市:群學,2010年。
拉派爾(Clotaire Rapaille)著,馮克雲譯:《情感行銷的符碼:消費、生活、文化》。臺北市:天下遠見,2007年。
朋尼維茲(Patrice Bonnewitz)著,孫智綺譯:《布赫迪厄社會學的第一課》。臺北市:麥田出版,2002年。
林玉体:《臺灣教育史》。臺北市:文景,2003年。
林立青:《做工的人》。臺北市:寶瓶,2017年。
林家興:《親職教育的原理與實務》。臺北市:心理, 1997年。
林鐘雄:《臺灣經濟發展40年》。臺北市:自立晚報,1987年。
邱天助:《布爾迪厄文化再製理論》。臺北市:桂冠,2002年。
阿君‧阿帕度萊(Arjun Appadurai)著,鄭義愷譯:《消失的現代性:全球化的文化向度》。臺北市:群學,2009年。
馬克思‧韋伯(Max Weber)著,于曉、陳維綱譯:《新教倫理與資本主義精神》,臺北市:唐山,1991年。
紀登斯(Anthony Giddens)著,周素鳳譯:《親密關係的轉變:現代社會的性、愛、慾》。臺北市:巨流,2001年。
紀登斯(Anthony Giddens)著,趙旭東、方文譯:《現代性與自我認同:晚期現代的自我與社會》。臺北市:左岸,2002年。
約翰‧史都瑞(John Storey)著,張君玫譯:《文化消費與日常生活》。臺北市:巨流圖書公司,2002年。
約翰‧梅森(John W. Mason)著,何宏儒譯:《冷戰》。臺北市:麥田,2001。
胡慧玲:《百年追求:臺灣民主運動的故事》。新北:衛城出版,2013年。
若林正丈著,許佩賢、洪金珠譯:《臺灣:分裂國家與民主化》。臺北市:新自然主義出版,2009年。
范伯倫(Thorstein Veblen)著,李華夏譯:《有閒階級論》。臺北市:左岸文化,2007年。
泰瑞.伊格頓(Terry Eagleton)著,李尚遠譯:《散步在華爾街的馬克思》。臺北市:商周,2012年。
翁桓盛:《親職教育》。臺北市:心理,2012年。
袁瓊瓊:《自己的天空》。臺北市:洪範,1981年。
馬斯洛(Maslow. A. H.):《人的潛能和價值》。臺北市:結構群,1990年。
國立臺灣大學人口研究中心編:《婦女在國家發展過程中的角色研討會論文集》。臺北市:國立臺灣大學人口研究中心,1985年。
國立嘉義大學家庭教育研究所編:《家庭教育學》。嘉義:濤石文化,2003年。
張小虹編:《性/別研究讀本》。臺北市:麥田,1998年。
張苙雲、呂玉瑕、王甫昌主編:《九〇年代的臺灣社會:社會變遷基本調查研究系列二(下)》。臺北市:中研院社研所籌備處,1997年。
許俊雅:《臺灣文學散論》。臺北市:文史哲,1994年。
許添盛:《在孩子心裡飛翔:許醫師48個親子共處妙方》。臺北市:遠流,2004年。
陳建忠、應鳳凰等著:《臺灣小說史論》。臺北市:麥田出版,2007年。
喬爾根.沃夫(Jurgen Wolff)著,劉曉樺譯:《寫作的祕密》。臺北市:如果,2013年。
彭煥勝主編,何憶如、張耀宗、彭煥勝、曾素秋、葉憲峻著:《臺灣教育史》。臺北市:麗文文化,2009年。
斯圖爾特‧霍爾編 ,徐亮、陸興華譯:《表徵 : 文化表象與意指實踐》。北京 : 商務印書館,2005年。
黃士鈞(哈克)、黃錦敦:《陪一顆心長大:從心理諮商到養兒育女》。臺北市:方智,2014年。
黃金麟、汪宏倫、黃崇憲主編:《帝國邊緣:臺灣現代性的考察》。臺北市:群學,2010年。
黃英哲:《「去日本化」「再中國化」:戰後臺灣文化重建(1945-1947)》。臺北市:麥田,2007年。
黃德祥:《親職教育》。臺北市:偉華,2001年。
楊青矗:《工廠女兒圈》。臺北市:遠景,1982年。
楊照:《文學、社會與歷史想像:戰後文學史散論》。臺北市:聯合文學,1995年。
萬毓澤:《你不知道的馬克思》。臺北市:木馬,2018年。
葉石濤:《臺灣文學史綱》。高雄:春輝,2003年。
廖輝英:《不歸路》。臺北市:九歌,2015年。
——:《油麻菜籽》。臺北市:皇冠,1987年。
維吉尼亞.吳爾芙(Virginia Woolf)著,張秀亞譯:《自己的房間》。臺北市:天培文化,2008年。
劉毓秀編:《女性、國家、照顧工作》。臺北市:女書文化,1997年。
蔡元隆、黃雅芳、張淑媚著:《圖解臺灣教育史》。臺北市:五南,2014年。
蔡美兒(Amy Chua)著,錢基蓮譯:《虎媽的戰歌》。臺北市:天下文化,2011年。
蕭阿勤:《回歸現實:臺灣1970年代的戰後世代與文化政治變遷》。臺北市:中研院社研所,2008年。
蕭新煌編:《變遷中台灣社會的中產階級》。臺北巿:巨流,1989年。
邁可.桑德爾(Muchael J. Sandel)著,吳四明、姬健梅譯:《錢買不到的東西》。臺北市:先覺,2012年。
鍾思嘉:《親職教育》。臺北市:桂冠,2004年。
魏渭堂:《親職教育(第三版)》。新北:新文京開發,2013年。
羅伯特.普特南(Robert D. Putnam)著,李宗義、許雅淑譯:《階級世代:窮小孩與富小孩的機會不平等》。臺北市:衛城出版,2016年。

四、期刊及單篇論文
吳瑋婷:〈離家,返家,打造女兒的國度——九O年代族裔女作家Liglav A-wu與簡媜散文中的母職及母系書寫〉。《玉中思潮》,第10期,2012年,頁27-41。
吳聰敏:〈美援與臺灣的經濟發展〉。《臺灣社會研究季刊》,第1卷第1期,1988年春季,頁145-158。
林文瑛、王震武:〈中國父母的教養觀:嚴教觀或打罵觀〉。《本土心理學研究:親子關係與教化》,第3期,1995年2月,頁2-92。
邱冠斌、黃小波:〈臺灣女性社會角色變遷對親子教育影響之研究〉。《中華行政學報》,第8期,2011年6月,頁131-155。
唐文慧、游美惠:〈社會母職——女性主義媽媽的願景〉。《婦女與性別研究通訊》,第63期,2002年,頁13-15。
張瀞文:〈女性的母職:社會學觀點的批判分析〉。《社教雙月刊》,第77期,1997年,頁20-25。
梁莉芳:〈「做媽媽」(Doing Mother)的社會學觀察〉。《性別平等教育季刊》,第66期,2014年,頁71-76。
陳婷玉:〈當媽媽真好?流行婦幼雜誌的母職再現〉。《女學學誌:婦女與性別研究》,第26期,2010年,頁33-86。
陳惠娟、郭丁熒:〈「母職」概念的內涵之探討——女性主義的觀點〉。《教育研究集刊》,第44期,1998年7月,頁73-101。
游美惠、易言嬡:〈親職教育與性別平等教育——檢視親職教育通俗書籍的性別平等意識〉。《高雄師大學報》,第16期,2004年,頁1-18。
游美惠:〈內容分析、文本分析與論述分析在社會研究的運用〉。《調查研究》,第8期,2000年,頁5-42。
——:〈性別權力與知識建構:《親職教育》教科書的論述分析〉。《女學學誌:婦女與性別研究》,第17期,2004年,頁1-45。
潘淑滿:〈臺灣母職圖像〉。《女學學誌:婦女與性別研究》,第20期,2005年,頁41-90。
潘雅鈴:〈臺灣自主性母職書寫的多面向——以李黎、龍應臺、簡媜為例〉。《南臺學報》,第37卷4期,2012年,頁89-103。
鄧運林:〈影響學前幼兒閱讀與書寫能力因素分析〉。《南亞學報》,第31期,2011年12月,頁443-468。
蕭蘋、李佳燕:〈母職的社會建構與解構〉。《婦女與性別研究通訊》,第63期,2002年,頁10-12。
賴佳欣:〈女兒國度的美麗與哀愁——論楊青矗《工廠女兒圈》的女工群像〉。《歷史教育》,第12期,2008年6月,頁131-186。
謝美娥:〈就業母親之母職經驗與就業策略初探〉。《中華心理衛生學刊》,第22卷第3期,2009年9月,頁299-334。
藍佩嘉、張娟芬、李金梅、Susan Weisskopf著:〈顛覆「母職」〉。《當代》,第62期,1991年,頁84-103。
藍佩嘉:〈做父母、做階級:親職敘事、教養實作與階級不平等〉。《臺灣社會學》,第27期,2014年,頁97-140。
(此全文限內部瀏覽)
01.pdf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