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中文部分: http://www.rjsd.moj.gov.tw/RJSDWEB/book/Book.aspx?category_id=4法務部年報https://www.ettoday.net/news/20180306/1100358.htm#ixzz58wrgZ3sh臺灣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網址:http://ndltd.ncl.edu.tw/cgi-bin/gs32/gsweb.cgi/ccd=TRJwF8/webmge?Geticket=1 https://www.ettoday.net/news/20180306/1100358.htm#ixzz58wrgZ3sh 朱景鵬、朱鎮明(2013)。〈公共治理思潮下之我國地方治理〉。《公共治理季刊》,第1卷第1期,頁84-98。 朱景鵬、朱鎮明(2014 年9 月),「績效治理:趨勢、內涵與挑戰」公共治理季刊,第2 卷第3期,頁29-41。 都會創新治理與服務品質提升:歐盟與德國的經驗。論文發表於內政部主辦「縣市改制直轄市2 週年回顧與展望」研討會,2012 年12 月8 日,台北。22 頁。 朱景鵬主編,歐洲聯盟的公共治理—政策與案例分析,台北:台灣大學出版中心,2013年12 月,551 頁。 鈕文英,(2013)。研究方法與論文寫作—量化和質性方法之應用。台北:雙葉書廊。 丁道源,(1978)。監獄學。中國文化學院城區部法律學系,台北。 黃徵男,(2004)。21世紀監獄學:理論、實務與對策。台北:首席文化出版社。 國立臺北大學犯罪學研究所,第二十七期半年刊,106年3月。 曾富良、謝志龍,(2016)。個人特質與家庭支持對男性毒癮受刑人在監適應之影響─以臺東某矯正機關為例。 李隆安、章英華、楊孟麗等合著(2007),《調查研究方法》。台北:三民書局。 任全鈞(2003),男、女性受刑人在監適應之比較研究,中央警察大學犯罪防治學報,4期,頁261-296。 任全鈞(2004),受刑人在監適應變化情形之研究,中央警察大學犯罪防治學報,5期。 法務部(2003),法務部9月份統計月報,台北: 法務部。 高千雲(1999),生活壓力與社會支持對受刑人生活適應之影響,中央警察大學犯罪防治研究所碩士論文。 賴靜瑩(1999),國中生A型行為組型、內外控人格特質與生活適應之相關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徵男、賴擁連(2003),台灣地區女性受刑人生活適應之研究,警學叢刊,34卷4期,頁27-54。 蔡田木(1998),受刑人拘禁反應與生活適應之研究,警大學報,32期,頁437-470。 王儷婷(2005)。我國女性毒品再犯之實證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中央警察大學,桃園縣。 李佩珍(2008)。宗教教誨對男性受刑人在監適應影響之實證分析(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北大學,臺北市。 周涵君(2010)。更生人家庭支持性服務方案之執行效果(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北大學,臺北市。 周愫嫻、高千雲(2001)。監獄環境對受刑人生理與心理適應狀況之影響。中央警察大學警學叢刊,316,107-126。 林子靖(2011)。不同年齡層男性受刑人在監適應之差異及影響因素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北大學,臺北市。 林美玲(2006)。外役監女性受刑人在監生活適應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中正大學,嘉義縣。 林健陽、陳玉書、廖有祿、曹光文(2001)。「毒品危害防治條例」施行後毒品犯罪者矯治成效之研究。中央警察大學犯罪防制學報,2,101-124。 林健陽、楊士隆(1998)。犯罪矯治-問題與對策。臺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林茂榮、楊士隆(2010)。監獄學。臺北: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林璟霖(2009)。外籍受刑人在監適應影響因素之實證研究—以臺北監獄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中央警察大學,桃園縣。 林瑞欽(2004)。犯罪少年用藥盛行率與社會及心理危險因子之探討。行政院衛生署管制藥品管理局科技研究發展計畫成果報告。 胡海國(1992)。成人心理學。臺北:桂冠圖書公司。 高千雲(1999)。生活壓力與社會支持對受刑人生活適應之影響。中央警察大學,桃園縣。 陳玉書(2003)。外籍新娘婚姻暴力特性、求助行為及其保護措施之研究。內政部委託研究報告。 陳志忠(2000)。臺灣地區高度安全管理監獄監禁適應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 黃俊棠、溫敏男、曾佳茂(2014)。以宗教教誨重建受刑人在監之社會鍵─以臺北看守所宗教教誨成效為例。犯罪學期刊,17(2),1-36。 陳宜擇(2010)。毒癮愛滋收容人生活適應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北大學,臺北市。 陳建璋(2011)。HIV 收容人在監適應問題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北大學,臺北市。 許春金(2007)。犯罪學(修訂五版)。臺北:三民書局。 許詩潔(2012)。生活壓力、社會支持對犯罪人社會復歸影響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中央警察大學,桃園縣。 黃徵男(2007)。21世紀監獄學-理論、實務與對策(修訂四版)。臺北:一品文化出版社。 黃淑美(2004)。臺灣毒癮男女:性別角色與生命歷程之社會建構觀(未出版碩士論文)。東吳大學,臺北市。 黃維賢(2002)。拘禁壓力與社會支持對收容少年拘禁反應之影響(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中正大學,嘉義縣。 黃鼎馨(1994)。藥物濫用青少年家庭功能與角色適應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東吳大學,臺北市。125 黃國倫(2008)。海岸巡防機關機動查緝人員工作生活品質與組織承諾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東大學,臺東市。 温敏男(2011)。男性和緩處遇受刑人在監適應以及需求研究—以臺北監獄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北大學,臺北市。 張春興(1975)。心理學。臺北:東華書局。 張郁芬(2002)。國小教師工作壓力、社會支持與身心健康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嘉義大學,嘉義市。 趙彥博(2006)。少年矯正學校收容人副文化之研究-以明陽中學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中正大學,嘉義縣。 楊士隆、林健陽(2010)。犯罪矯治-問題與對策。臺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蔡中志(1993)。青少年藥物濫用防制之實證研究。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 蔡田木(1998)。受刑人拘禁反應與生活適應之研究。中央警察大學學報,32,37-470。 蔡震業(2006)。戒治處遇課程對施用毒品者之實證研究-以臺南戒治所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南台科技大學,臺南市。 劉香蘭(1999)。生別離-影響受刑人家庭關係機制初探(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臺北市。 劉欣怡(2011)。生命轉彎的地方—成功終止犯罪者之歷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北大學,臺北市。 賴擁連(2000)。台灣地區毒品犯罪者戒治處遇成效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中央警察大學,桃園縣。126 謝秀芬等(2003)。家庭支持服務-初版。新北:國立空中大學。 蘇昱嘉(2005)。受刑人在監適應影響因素之實證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中央警察大學,桃園縣。 闕美華(2000)。國中小教師情緒智慧、社會支持與工作滿意度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市。 傅娟芬(2004),治療取向的繪畫活動對國小情緒障礙兒童的輔導成效之個案研究,國立中山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 毒品防制政策整體規劃報告(2008),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 林健陽、柯雨瑞(2003),毒品犯罪與防治,中央警察大學出版。 林健陽、陳玉書、柯雨瑞、張智雄、呂豐足(2007),我國當前毒品戒治政策之省思建議,刑事政策與犯罪研究論文集(七)。 陸雅青(2000),藝術治療團體實務研究-以破碎家庭兒童為例,五南出版社。 陸雅青 (2002),藝術教育治療於現今國民教育課程的應用,現代教育論之關係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 江振亨 (1999),認知行為團體療法對濫用藥物者輔導成效之研究,國立中正大學犯罪防治研究所碩士論文。 蔡震業(2005),戒治處遇課程對施用毒品者之實證研究-以臺南戒治所為例,南台科技大學技職教育與人力資源發展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靖婷(2008),毒品受戒治人戒治經歷與成效認知之研究,國立中正大學犯罪防治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伯宏、洪嘉璣、郭文正(2006):本土化戒治處遇整合模式之詮釋與展望-以臺灣新店戒治所為例。矯正月刊,172,8-15。 張伯宏、洪嘉璣、陳妙平(2006):臺灣新店戒治所戒治醫療資源引進之執行與實踐。矯正月刊,173,2-4。 張伯宏(2007),我國毒品戒治政策與成效之研究,國立中正大學犯罪防治研究所博士論文。 鄭泰安(1995)。青少年藥物依賴與其他精神疾患。中華心理衛生學刊,8(1),13-21。 陳順宇、鄭碧娥(2004),「統計學」,華泰書局。 吳萬益(2008),「企業研究方法」,華泰書局。 二、英文參考 Bolton, N., Smith, F. V., Heskin, D. J., & Banister, P. A. (1976).Psychological correlates of long-term imprisonment. British Journal of Criminology, 16, 38-47. Cohen, S. & Taylor, L. (1972). Psychological survival: the experience of long-term imprisonment. Harmondsworth: Penguin. Irwin, J. (1970). The felon. Englewood Cliffs, NJ: Prentice-Hall MacKenzie, D. L., & Goodstein, L. (1985). Long-term incarceration impact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long-term offenders: an empirical analysis. Criminal Justice and Behavior, 12, 395-414. Radloff, L. S. (1977). The SES-D Scale: A self-report depression scale for research in the general population. Applied Psychological Measurement, 1(3), 385-401. Rasch, W. (1981). The effects of indeterminate sentencing: a study of men sentenced to life imprisonment.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Law and Psychiatry, 4: 417-431. Sapsford, R. J. (1978). Life-sentence prisoners: psychological changes during sentence. British Journal of Criminology, 18(2), 128-145. Simourd, D. J. (1997). The Criminal Sentiments Scale – Modified and Pride in Delinquency scale: Psychometric properties and construct validity of two measures of criminal attitudes. Criminal Justice and Behavior, 24, 52-70. Thomas, C. W. (1977). Theoretical perspectives of prisonization: A comparison of the importation and deprivation models. Journal of Criminal Law and Criminology, 68: 135-145. Wormith, J. S. (1984). Attitude and behavior change of correctional clientele: a three-year follow-up. Criminology, 22, 423-437. Zamble, E., & Porporino, E. (1988). Coping behavior and adaptation in prison inmates. New York: Springer Verlag. American Psychiatric Association.(1994).Diagnostic and Statistic Manual of Mental Disorder (DSM-IV).(4th ed.).Washington,D.C. Collie, K., Backos, A., Malchiodi, C., & Spiegel, D. (2006). Art Therapy for Combat-Related PTSD: Recommendations for Research and Practice. Art Therapy,23,157-164. Csikszentmihalyi, M. (1990). Flow-The Psychology of Optimal Experience. NY:Haper & Row, Publishers,Inc. Johnson,D.R.(1987).The role of the creative arts therapies in th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psychological trauma.The Arts in Psychotherapy,14,7-13. Moon,B.L.(1998).The dynamics of art as therapy with adolescents. Springfield,IL:Charles C.Thomas. Rothschild, B.(2000).The body remembers: the psychophysiology of trauma and trauma treatment.NY:W.W.Norton & Company. Van der Kolk, B.(1987).Psychological trauma. Washington, D.C.: American Psychiatric Press. Van der Kolk, B.,Van der Hart,O., & Burbridge, J. (1995). 網址: http://www.trauma-pages.com/vanderk.htm. Van der Kolk,B.A.,et al.(1996).Dissociation, somatization and affect dysregulation:the complexity of adaptation to trauma. American Journal of Psychiatry. 153 (suppl), 83-9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