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號:guest(3.144.92.165)          離開系統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詳目顯示

以作者查詢圖書館館藏以作者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系統以作者查詢全國書目勘誤回報
作者:董光宗
論文名稱:花蓮監獄向陽計畫毒品戒治處遇課程之研究
指導教授:朱景鵬
指導教授(英文):Chin-peng Chu
口試委員:林德昌
朱鎮明
朱景鵬
口試委員(英文):Teh-chang Lin
Chen-Ming Chu
Chin-peng Chu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東華大學
系所名稱:公共行政學系
學號:61054C509
出版年(民國):107
畢業學年度:106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36
關鍵詞:生命教育宗教教誨藝文技藝毒品受刑人在監適應
關鍵詞(英文):Life EducationReligious Service and CounselingArt CraftDrug Executed PersonAdapt to Prison
相關次數:
  • 推薦推薦:0
  • 點閱點閱:19
  • 評分評分: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
  • 下載下載:1
  • 收藏收藏:0
本研究係探討透過系統性融入技藝宗教的生命教育課程對受刑人在監適應的影響,藉由技訓、藝文及宗教教誨之生命教育課程,期使其在監生活適應及社交互動上獲得正面效益。本研究採取以半結構式之質性深度訪談及次級資料作為研究工具進行分析,透過交叉比對,試圖探討融入技藝宗教之生命教育課程對授課受刑人是否有著正面的收穫與影響。針對矯正機關官方、計畫施行者及受課受刑人等三方面實施深度訪談分析。
本研究以法務部矯正署花蓮監獄「向陽計畫」為例,遴選參與戒毒班之學員為研究對象,施以每期6個月的生命教育課程─「融入技藝宗教教誨課程」之運用與「在監適應」之間的關聯性為研究主軸。預期目標在發展出適於各矯正機關推展之毒品戒治模式、藉由課程安排與受刑人學習成效,瞭解毒品受刑人對於矯正機關所安排課程的接受程度,藉以瞭解此種戒治模式之優、缺點是否得以讓受刑人在監適應得到幫助,作為嗣後推展的可行性、提出建言以供未來矯正模式的參考依據。
研究結果發現:1.融入技藝宗教之生命教育課程能平緩受刑人心境及穩定情緒,亦認同課程能帶給他們心理上的放鬆與解壓。2.實施生命教育課程結合技藝宗教教誨可與「社會鍵理論」(依附、奉獻、參與、信仰)及「在監適應」相互印證。3.將生命教育融入技藝宗教教誨處遇之課程效果達到「心靈治療效益」。4.融入生命教育之技藝或宗教課程能增進收容人改善社交技巧與管教人員之間。5.將生命教育融入技藝宗教之課程能增進人際互動,調節情緒與其他受刑人和睦相處。6.將生命教育融入技藝宗教之課程能降低收容人之衝動性、肯定自我、重塑生命價値。7.將生命教育融入技藝宗教之課程有助於收容人深入思考生命意義的議題,提升道德價值觀。
This study aims to explore the effects of systemically conducting life education about craftsmanship, art and religion on prisoners, which will bring positive benefits on their adaptation to the life in prison and social interaction. This study adopts semi-structured qualitative in-depth interviews and secondary data as the research tools to carry out analysis. Through the cross comparison, the study intends to explore whether there can be positive benefits and effects, through the interview analysis separately at three parties including the officials of correctional institution, plan implementers and prisoners who receive the education.
Taking the prisoners who joined drug rehabilitation courses in Xiang Yang Project at Hualien Prison, Agency of Corrections, Ministry of Justice (MOJ) as the subjects of research to conduct the six-month integrated drug rehabilitation course, the research focus is the relation between application of “life education about craftsmanship, art and religion” and “drug rehabilitation”. The expected goal of this study is to develop a drug rehabilitation pattern which is suitable for all correctional authorities, and understand drug-related prisoners’ acceptance levels to the courses arranged by these correctional authorities in order to clarify whether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rehabilitation pattern can benefit the prisoners and feasibility of afterward facilitation, concluding as advices and reference for the future correction pattern.
The results show the follows:
1.Life education about craftsmanship, art and religion will ease and stabilize prisoners’ minds, and the identification course also can bring them psychological relaxation and relief.
2.The implementation of life education courses with craftsmanship, art and religious education can have mutual verifications with “social bond theory” (attachment, dedication, participation, belief), and "adaptation in prison".
3.Integrate life education into the treatment courses with craftsmanship, art and religious education in order to achieve the “mental therapeutic benefit”.
4.Craftsmanship or religious courses integrated with life education will improve prisoners’ social skills and relations with correction officers.
5.Integrating life education into craftsmanship and religious courses will improve prisoners’ interpersonal interaction, moderate their moods and help them peacefully get along with other inmates.
6.Integrating life education into craftsmanship and religious courses will reduce prisoners’ impulsiveness.
7.Integrating life education into craftsmanship and religious courses will enhance prisoners’ self-concept, restore their values, self-esteem, and recovery of body and mind in order to improve their healthiness and relevant well-beings.
8.Integrating life education into craftsmanship and religious courses will help prisoners think about the meaning of life.
9.Integrating life education into craftsmanship and religious courses will alleviate prisoners’ mood and increase their morality.
第一章 緒論 …………………………………………………………………………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 …………………………………………………………………7
第三節 研究範圍或限制 …………………………………………………………8
第四節 研究方法與步驟…………………………………………………………10
第二章 理論分析與文獻探討………………………………………………………14
第一節 毒品犯罪相關理論………………………………………………………14
第二節 在監適應的相關理論……………………………………………………21
第三節 生命教育及技訓藝文相關理論探討……………………………………26
第三章 生命教育對毒品收容人在監適應 ……………………………………….30
第一節 全國矯正機關推行生命教育政策依據與施行狀況…………………..30
第二節 法務部矯正署花蓮監獄─「向陽計畫」規劃…………………………31
第三節 法務部矯正署花蓮監獄─「向陽計畫」實況 ………………………34
第四章 研究結果分析………………………………………………………………40
第一節 生命教育個案概況………………………………………………………40
第二節 質性深度訪談結果 ……………………………………………………49
第三節 心得寫作與深度訪談資料比對結果 …………………………………52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67
第一節 研究發現…………………………………………………………………67
第二節 政策建議…………………………………………………………………69
第三節 未來展望…………………………………………………………………… 72
一、中文部分:
http://www.rjsd.moj.gov.tw/RJSDWEB/book/Book.aspx?category_id=4法務部年報https://www.ettoday.net/news/20180306/1100358.htm#ixzz58wrgZ3sh臺灣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網址:http://ndltd.ncl.edu.tw/cgi-bin/gs32/gsweb.cgi/ccd=TRJwF8/webmge?Geticket=1
https://www.ettoday.net/news/20180306/1100358.htm#ixzz58wrgZ3sh
朱景鵬、朱鎮明(2013)。〈公共治理思潮下之我國地方治理〉。《公共治理季刊》,第1卷第1期,頁84-98。
朱景鵬、朱鎮明(2014 年9 月),「績效治理:趨勢、內涵與挑戰」公共治理季刊,第2 卷第3期,頁29-41。
都會創新治理與服務品質提升:歐盟與德國的經驗。論文發表於內政部主辦「縣市改制直轄市2 週年回顧與展望」研討會,2012 年12 月8 日,台北。22 頁。
朱景鵬主編,歐洲聯盟的公共治理—政策與案例分析,台北:台灣大學出版中心,2013年12 月,551 頁。
鈕文英,(2013)。研究方法與論文寫作—量化和質性方法之應用。台北:雙葉書廊。
丁道源,(1978)。監獄學。中國文化學院城區部法律學系,台北。
黃徵男,(2004)。21世紀監獄學:理論、實務與對策。台北:首席文化出版社。
國立臺北大學犯罪學研究所,第二十七期半年刊,106年3月。
曾富良、謝志龍,(2016)。個人特質與家庭支持對男性毒癮受刑人在監適應之影響─以臺東某矯正機關為例。
李隆安、章英華、楊孟麗等合著(2007),《調查研究方法》。台北:三民書局。
任全鈞(2003),男、女性受刑人在監適應之比較研究,中央警察大學犯罪防治學報,4期,頁261-296。
任全鈞(2004),受刑人在監適應變化情形之研究,中央警察大學犯罪防治學報,5期。
法務部(2003),法務部9月份統計月報,台北: 法務部。
高千雲(1999),生活壓力與社會支持對受刑人生活適應之影響,中央警察大學犯罪防治研究所碩士論文。
賴靜瑩(1999),國中生A型行為組型、內外控人格特質與生活適應之相關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徵男、賴擁連(2003),台灣地區女性受刑人生活適應之研究,警學叢刊,34卷4期,頁27-54。
蔡田木(1998),受刑人拘禁反應與生活適應之研究,警大學報,32期,頁437-470。
王儷婷(2005)。我國女性毒品再犯之實證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中央警察大學,桃園縣。
李佩珍(2008)。宗教教誨對男性受刑人在監適應影響之實證分析(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北大學,臺北市。
周涵君(2010)。更生人家庭支持性服務方案之執行效果(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北大學,臺北市。
周愫嫻、高千雲(2001)。監獄環境對受刑人生理與心理適應狀況之影響。中央警察大學警學叢刊,316,107-126。
林子靖(2011)。不同年齡層男性受刑人在監適應之差異及影響因素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北大學,臺北市。
林美玲(2006)。外役監女性受刑人在監生活適應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中正大學,嘉義縣。
林健陽、陳玉書、廖有祿、曹光文(2001)。「毒品危害防治條例」施行後毒品犯罪者矯治成效之研究。中央警察大學犯罪防制學報,2,101-124。
林健陽、楊士隆(1998)。犯罪矯治-問題與對策。臺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林茂榮、楊士隆(2010)。監獄學。臺北: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林璟霖(2009)。外籍受刑人在監適應影響因素之實證研究—以臺北監獄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中央警察大學,桃園縣。
林瑞欽(2004)。犯罪少年用藥盛行率與社會及心理危險因子之探討。行政院衛生署管制藥品管理局科技研究發展計畫成果報告。
胡海國(1992)。成人心理學。臺北:桂冠圖書公司。
高千雲(1999)。生活壓力與社會支持對受刑人生活適應之影響。中央警察大學,桃園縣。
陳玉書(2003)。外籍新娘婚姻暴力特性、求助行為及其保護措施之研究。內政部委託研究報告。
陳志忠(2000)。臺灣地區高度安全管理監獄監禁適應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
黃俊棠、溫敏男、曾佳茂(2014)。以宗教教誨重建受刑人在監之社會鍵─以臺北看守所宗教教誨成效為例。犯罪學期刊,17(2),1-36。
陳宜擇(2010)。毒癮愛滋收容人生活適應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北大學,臺北市。
陳建璋(2011)。HIV 收容人在監適應問題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北大學,臺北市。
許春金(2007)。犯罪學(修訂五版)。臺北:三民書局。
許詩潔(2012)。生活壓力、社會支持對犯罪人社會復歸影響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中央警察大學,桃園縣。
黃徵男(2007)。21世紀監獄學-理論、實務與對策(修訂四版)。臺北:一品文化出版社。
黃淑美(2004)。臺灣毒癮男女:性別角色與生命歷程之社會建構觀(未出版碩士論文)。東吳大學,臺北市。
黃維賢(2002)。拘禁壓力與社會支持對收容少年拘禁反應之影響(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中正大學,嘉義縣。
黃鼎馨(1994)。藥物濫用青少年家庭功能與角色適應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東吳大學,臺北市。125
黃國倫(2008)。海岸巡防機關機動查緝人員工作生活品質與組織承諾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東大學,臺東市。
温敏男(2011)。男性和緩處遇受刑人在監適應以及需求研究—以臺北監獄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北大學,臺北市。
張春興(1975)。心理學。臺北:東華書局。
張郁芬(2002)。國小教師工作壓力、社會支持與身心健康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嘉義大學,嘉義市。
趙彥博(2006)。少年矯正學校收容人副文化之研究-以明陽中學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中正大學,嘉義縣。
楊士隆、林健陽(2010)。犯罪矯治-問題與對策。臺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蔡中志(1993)。青少年藥物濫用防制之實證研究。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
蔡田木(1998)。受刑人拘禁反應與生活適應之研究。中央警察大學學報,32,37-470。
蔡震業(2006)。戒治處遇課程對施用毒品者之實證研究-以臺南戒治所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南台科技大學,臺南市。
劉香蘭(1999)。生別離-影響受刑人家庭關係機制初探(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臺北市。
劉欣怡(2011)。生命轉彎的地方—成功終止犯罪者之歷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北大學,臺北市。
賴擁連(2000)。台灣地區毒品犯罪者戒治處遇成效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中央警察大學,桃園縣。126
謝秀芬等(2003)。家庭支持服務-初版。新北:國立空中大學。
蘇昱嘉(2005)。受刑人在監適應影響因素之實證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中央警察大學,桃園縣。
闕美華(2000)。國中小教師情緒智慧、社會支持與工作滿意度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市。
傅娟芬(2004),治療取向的繪畫活動對國小情緒障礙兒童的輔導成效之個案研究,國立中山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
毒品防制政策整體規劃報告(2008),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
林健陽、柯雨瑞(2003),毒品犯罪與防治,中央警察大學出版。
林健陽、陳玉書、柯雨瑞、張智雄、呂豐足(2007),我國當前毒品戒治政策之省思建議,刑事政策與犯罪研究論文集(七)。
陸雅青(2000),藝術治療團體實務研究-以破碎家庭兒童為例,五南出版社。
陸雅青 (2002),藝術教育治療於現今國民教育課程的應用,現代教育論之關係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
江振亨 (1999),認知行為團體療法對濫用藥物者輔導成效之研究,國立中正大學犯罪防治研究所碩士論文。
蔡震業(2005),戒治處遇課程對施用毒品者之實證研究-以臺南戒治所為例,南台科技大學技職教育與人力資源發展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靖婷(2008),毒品受戒治人戒治經歷與成效認知之研究,國立中正大學犯罪防治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伯宏、洪嘉璣、郭文正(2006):本土化戒治處遇整合模式之詮釋與展望-以臺灣新店戒治所為例。矯正月刊,172,8-15。
張伯宏、洪嘉璣、陳妙平(2006):臺灣新店戒治所戒治醫療資源引進之執行與實踐。矯正月刊,173,2-4。
張伯宏(2007),我國毒品戒治政策與成效之研究,國立中正大學犯罪防治研究所博士論文。
鄭泰安(1995)。青少年藥物依賴與其他精神疾患。中華心理衛生學刊,8(1),13-21。
陳順宇、鄭碧娥(2004),「統計學」,華泰書局。
吳萬益(2008),「企業研究方法」,華泰書局。
二、英文參考
Bolton, N., Smith, F. V., Heskin, D. J., & Banister, P. A. (1976).Psychological correlates of long-term imprisonment. British Journal of Criminology, 16, 38-47.
Cohen, S. & Taylor, L. (1972). Psychological survival: the experience of long-term imprisonment. Harmondsworth: Penguin.
Irwin, J. (1970). The felon. Englewood Cliffs, NJ: Prentice-Hall MacKenzie, D. L., & Goodstein, L. (1985). Long-term incarceration impact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long-term offenders: an empirical analysis. Criminal Justice and Behavior, 12, 395-414.
Radloff, L. S. (1977). The SES-D Scale: A self-report depression scale for research in the general population. Applied Psychological Measurement, 1(3), 385-401.
Rasch, W. (1981). The effects of indeterminate sentencing: a study of men sentenced to life imprisonment.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Law and Psychiatry, 4: 417-431.
Sapsford, R. J. (1978). Life-sentence prisoners: psychological changes during sentence. British Journal of Criminology, 18(2), 128-145.
Simourd, D. J. (1997). The Criminal Sentiments Scale – Modified and Pride in Delinquency scale: Psychometric properties and construct validity of two measures of criminal attitudes. Criminal Justice and Behavior, 24, 52-70.
Thomas, C. W. (1977). Theoretical perspectives of prisonization: A comparison of the importation and deprivation models. Journal of Criminal Law and Criminology, 68: 135-145.
Wormith, J. S. (1984). Attitude and behavior change of correctional clientele: a three-year follow-up. Criminology, 22, 423-437.
Zamble, E., & Porporino, E. (1988). Coping behavior and adaptation in prison inmates. New York: Springer Verlag.
American Psychiatric Association.(1994).Diagnostic and Statistic Manual of Mental Disorder (DSM-IV).(4th ed.).Washington,D.C.
Collie, K., Backos, A., Malchiodi, C., & Spiegel, D. (2006). Art Therapy for Combat-Related PTSD: Recommendations for Research and Practice. Art Therapy,23,157-164.
Csikszentmihalyi, M. (1990). Flow-The Psychology of Optimal Experience. NY:Haper & Row, Publishers,Inc.
Johnson,D.R.(1987).The role of the creative arts therapies in th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psychological trauma.The Arts in Psychotherapy,14,7-13.
Moon,B.L.(1998).The dynamics of art as therapy with adolescents. Springfield,IL:Charles C.Thomas.
Rothschild, B.(2000).The body remembers: the psychophysiology of trauma and trauma treatment.NY:W.W.Norton & Company.
Van der Kolk, B.(1987).Psychological trauma. Washington, D.C.: American Psychiatric Press.
Van der Kolk, B.,Van der Hart,O., & Burbridge, J. (1995). 網址: http://www.trauma-pages.com/vanderk.htm.
Van der Kolk,B.A.,et al.(1996).Dissociation, somatization and affect dysregulation:the complexity of adaptation to trauma. American Journal of Psychiatry. 153 (suppl), 83-93.

(此全文未開放授權)
01.pdf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