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號:guest(3.144.109.54)          離開系統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詳目顯示

以作者查詢圖書館館藏以作者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系統以作者查詢全國書目勘誤回報
作者:簡佑娟
論文名稱:長期照護機構災害應變機制分析-以花蓮縣某醫院為例
指導教授:朱景鵬
指導教授(英文):Chin-Peng Chu
口試委員:林德昌
朱鎮明
朱景鵬
口試委員(英文):Teh-Chang Lin
Chen-Ming Chu
Chin-Peng Chu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東華大學
系所名稱:公共行政學系
學號:61054C512
出版年(民國):107
畢業學年度:106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09
關鍵詞:醫院災害管理自衛消防編組演練
關鍵詞(英文):hospitalDisaster ManagementSelf-defense fire group drills
相關次數:
  • 推薦推薦:0
  • 點閱點閱:17
  • 評分評分: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
  • 下載下載:1
  • 收藏收藏:0
機構式照護提供老人全天候的住院服務,服務內容包含醫療、護理、復健、個人與生活照護服務,病情嚴重且危急、依賴度高、或無家庭照護資源並無法以社區或居家方式照護的老人,均為機構式照護的主要服務對象。目前台灣的醫療與老人照護機構,如醫院、護理之家、養護所等均提供老人機構式長期照護的設施。其中,醫院可提供病情不穩定老人的急性醫療照護,而護理之家與養護所則可以提供病情較穩定的老人慢性療養服務。災難或危機發生時,醫院必須照已規劃的指揮架構,依設計出來的應變計畫,帶領醫院內同仁與病患進行應變,也要考量內部環境與外在因素,兩者出現同時需要應變的問題,因此指揮架構是否健全,深深影響後續應變工作的進行。
本研究從災害、災難與危機的定義開始討論,配合106 年長期照顧服務法正式實施,以醫院附屬之住宿式長照服務機構(如老人長期照護、養護機構及護理之家)為研究對象,探討台灣現行法規或制度,如何規定醫療院所,必須具備有什麼樣的應變架構,並談到醫院在緊急災難應變期間,所使用的應變架構,以利災害來臨時能有效因應,另外藉由近年來我國較重大的醫院應變案例,進行災難應變面向的探討,期待透過實例分析、法規層面與實務層面進行探討,整理出醫院在因應災難時,能夠準備的方向與建議提供參考。
本研究認為,機構因體認現行風險管理的趨勢,以單一指揮系統,搭配不同功能小組,可藉自衛消防編組為基準,再依機構型態進行功能小組擴充,較可以透過多元的應變能力,面對複合式災害;災害是多元的,以長照機構在法規規範的運作進行探究,但災害的多變亦無可預期,故後續研究若有機會探討其他災害,在現有法規設定應變作業的指引下,如何發展出以單一指揮架構,但是和各機構應變的指引,或許是後續研究可探究的面向之一,也可藉另一災害類別進行整備及應變作業的剖析,更能發現機構運作的優缺點。
Institutional care provides elderly in-patient services for the whole year. The services include medical care, nursing, rehabilitation, personal and life care services, and the elderly are seriously ill and critical, dependant, or have no family care resources and cannot take care of them in the community or at home. , are the main service targets of institutional care. At present, medical and elderly care institutions in Taiwan, such as hospitals, nursing homes, and nursing homes, provide facilities for institutional long-term care for the elderly. Among them, hospitals can provide acute medical care for unstable elderly people, while nursing homes and nursing homes can provide chronic rehabilitation services for elderly people with relatively stable conditions. When a disaster or crisis occurs, the hospital must follow the planned command structure and follow the design of the contingency plan to lead the hospital's colleagues and patients to adapt. It is also necessary to consider the internal environment and external factors. The problem, therefore, whether the command structure is sound and will deeply affect the follow-up response work.
This study began with discussions on the definition of disasters, disasters and crises, and was implemented in line with the 106-year long-term care service law. Accommodation-based long-term service institutions (such as elderly long-term care, nursing care institutions and nursing homes) are the subjects of study. To discuss the existing laws and regulations in Taiwan, how to set up a medical institution, we must have a contingency framework, and talk about the contingency framework used by hospitals during emergency disasters so that we can effectively respond to disasters, and In recent years, the case of major hospitals in our country has been discussing disaster-response aspects. We look forward to discussing through case studies, regulations and practices, and collate the direction and recommendations that hospitals can prepare in response to disasters.
This study believes that organizations are aware of the current trend of risk management and use a single command system with different functional groups. They can use the self-defense fire grouping as a benchmark, and then expand the functional group according to the type of organization. This can be achieved through multiple response capabilities. In the face of complex disasters, disasters are diverse, and long-term institutions are inquiring into the operation of laws and regulations, but the variability of disasters is also unpredictable. Therefore, if there is an opportunity for follow-up studies to discuss other disasters, set up contingency operations in existing regulations. Under the guidance, how to develop a single command structure, but the guidance of the strains of various agencies may be one of the orientations for follow-up research. It is also possible to use another disaster category for analysis of contingency and strain operations to better find out how institutions operate.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 7
第三節 研究範圍 8
第四節 研究方法與步驟 9
第五節 研究設計與架構 12
第二章 理論分析與文獻探討 17
第一節 災害的種類 17
第二節 災害的應變機制SOP 23
第三節 災害管理 25
第三章 災害防救體系評析 27
第一節 國際災害體系評析 27
第二節 中央機關制定之應變相關法令 38
第三節 地方災害防救體系實務運作 46
第四章 我國長照機構的安全管理 53
第一節 我國醫院災害應變政策與基本原則 53
第二節 中央機關制定之應變相關法令 56
第三節 長期照護機構的災害應變編組規劃與執行 59
第五章 個案醫院背景資料探究 67
第一節 危機管理體系說明 67
第二節 災害應變組織功能探討 73
第三節 主管機關對醫院災害管理規範探討 76
第四節 消防自衛編組探討 87
第五節 專家訪談分析 91
第六章 結論與建議 97
第一節 研究與分析 97
第二節 政策建議 100
第三節 後續研究建議 102
參考文獻 105
壹、 中文部分
101年薦任公務員晉升簡任官訓練教材(2012),《危機管理與行政個案研討》, 國家文官學院。
王立敏、李建賢(1996),「災難醫學之簡介」,《災難醫學》,第7卷第4 期,頁 151-158。
王雲東(2007),《社會研究方法-量化與質性取向及其應用》,台北:威仕曼文化。
王雲東(2007),《社會科學研究方法-量化與質性取向及其應用》,臺北:威仕 曼。
石富元(2010),《醫院緊急應變與危機管理原則》,台北區緊急醫療應變中心。
吳 定(2003),《政策管理》,台北:聯經出版社。
石富元、林翌馨、張群岳、黃英傑、李文輝、黃豐締、馬惠明、蔡哲宏(2008),臺灣醫療院所因應健康危機之醫療能量能力提昇之緊急應變管理強化與作法,行政院衛生署研究成果報告(編號DOH97-TD-H-113-96004)。
石富元、陳文鍾、馬惠明、蔡光超、石崇良(2001),以危險分析及美國HEICS (Hospital Emergency Incident Command System)應變架構改進台灣醫院『內部災難』之應變模式與減災措施,行政院衛生署研究成果報告(編號DOH90-TD-1049)。
朱元祥(2000),「Are You Ready?論危機管理」,《教育研究》,第27期,頁52。林金定、嚴嘉楓、陳美花(2005),「質性研究方法:訪談模式與實施步驟分析」,《身心障礙研究》,第3期,頁12-137。
朱愛羣(2002),「從責任倫理談政府對災變之危機預防管理」,《行政管理論文選集》,中華民國銓敘部。
吳 定(1998),《公共政策辭典》,台北:五南。
宋榮哲、黃沁芫、方芝雅、陳武宗(2014),北門護理之家火災之後,改變了什麼?機構脆弱性與主管因應方式的分析,「重構專業的根基—社會工作發展新思維研討會」發表之論文,台北。
李美華、孔祥明、林嘉娟、王婷玉譯(1998),《社會科學研究方法》,台北:時 英。
沈明彥(2006),「非營利組織之危機管理實務分析」,《社區發展季刊》,第113期,頁225-235。
周念偉(2006),《中區緊急醫療災難應變指揮中心運作之關鍵成功因素》,私立靜宜大學管理研究所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
林子超(1999),《醫院危機管理之探討》,成功大學工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佩璇(2000),「個案研究及其在教育研究上的應用」,《質的教育研究方法》,中正大學(編),頁239-262。
林樹基、石富元、林茂榮、邱文達、邱弘毅、蔡行瀚、莊佳璋、李文生、林宏榮、陳維恭、張群岳、邱子恒(2009),「建立各級醫院對大量傷患應變計劃的內容及評估指標」,行政院衛生署研究成果報告(編號DOH97-TD-H-113-97006)。
林雅蘋、曾慶芳(2009),「退燒之後-開刀房大火面面觀」,《志為護理》,第8卷第1期,頁16-17。
邱文達、石富元、朱子斌、蔡行瀚、李友專(2006),「台灣本土化醫院緊急應變及指揮體系(HEICS)建構之整合研究」,行政院衛生署研究成果報告(編號DOH94-TD-H-113-014-(2)(1/2))。
邱志淳(2002),「危機管理與應變機制」,《研習論壇》,第19期,頁35-40。
胡幼慧(1996),《質性研究:理論方法與本土女性研究實例》,台北:巨流。
胡龍騰、黃瑋瑩、潘中道譯(2000),《研究方法-步驟化學習指南》,台北:學富文化。
張敦智(1997),《醫院公共關係運作之研究-以中部醫院為例》,中國醫藥大學醫管所碩士論文。
陳向明(2002),《社會科學質的研究》,台北:五南。
張覺明(2003),《90分鐘掌握危機管理》,台南:勝景。
許夢芸、陳育含譯(2012),《質性研究方法的實踐(上冊)》,台北:韋伯文化。
陳信宏(2013),《精神科與非精神科患者於慢性病相關門診之醫療資源利用比較》,國立中山大學醫務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紀諺(2004),《醫院緊急應變指揮系統探討-以北市收治SARS病患醫院為例》, 國立台灣大學公共衛生學院醫療機構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楊永年(2009),「八八水災救災體系之研究」,《政大公共行政學報》,第32期, 頁147。
曾偉文、石崇良、簡賢文(2013),「署立新營醫院北門分院火災看我國醫院照護環境防火安全」,《護理雜誌》,第60卷第2期,頁5-12。
楊琬琪(2008),「空難事件危機管理之研究-以中華航空公司為例」,《遠東學報》,第25卷第4期,頁631-639。
溫清棟(2002),《公立醫院危機管理之研究》,文化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劉忠博、張可婷譯(2012),《質性研究方法的實踐(下冊)》,台北:韋伯文化。
劉建志(2004),《領導與危機管理:以某財團法人醫院為例》。國立暨南國際大學國際企業學系碩士論文。
溫志超、吳呈懋、柯志朋、蔡慕凡(2009),「探討醫院面對各項新興之健康危害事件之應變與整備對策」,行政院衛生署研究成果報告(編號DOH97-TD-H-113-97010)。

滕春祐(2004),《醫療機構危機管理系統構面能力之研究》,國立陽明大學醫務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鄭美華(2003),「危機管理機制建立之研究」,《通識研究集刊》,第4期,頁193-224。
戴興業(2012),《醫療機構之地震危機處理與應變能力探討,以某醫學中心級醫 院為例》,長庚大學管理學院碩士學位學程在職專班醫務管理組碩士論文。
蘇舜君(2013),《精神疾病患者復元經驗與歷程的研究》,國立臺灣師範社會工作研究所碩士論文。
顧忠華(2003),「風險、文明化與社會資本」,《邁向新世紀的公平社會—社群、 風險與不平等》,台灣社會學會╱政治大學社會學系。

貳、英文部分
Adger, W.N.(2006). Vulnerability. Global Environmental Change,16(3), 268–281.
Bogdan,R.C.,& Biklen,S.K.(1992).Qualitative research for education. An introduction to theory and methods. Boston, MA: Allyn & Bacon.
Fink,Steven.(1986),Crisis Management:Planning for the Invisible, New York: American Management Association,15,34.
Fu,T.S.,Lee,C.S.,Gunnell,D.,Lee,W.C.,& Cheng,A.T.(2013). Changing trends in the prevalence of common mental disorders in Taiwan: a 20-year repeated cross-sectional survey.Lancet,381,235-241.
Gilberto C. Gallopin (2006). Linkages between vulnerability, resilience, and adaptive capacity. Global Environmental Change,16(3), 293~303.
Turner, B.L, Kasperson, R.E, Matson, P.A, McCarthy, J.J, Corell, R.W, Lindsey Christensen,…, Andrew Schiller.(2003). A framework for vulnerability analysis in sustainability science. Proc. Nat. Acad. Sci. 100 (14): 8074-8079.

參、其他
朱奕嵐(2006),「參與並推動APEC災難管理機制之意義,中華台北研究中心。」, 檢索日期:2018年5月15日取自
http://www.ctasc.org.tw/05subject/s_19_2.asp。
全國法規資料庫,「醫院緊急災害應變措施及檢查辦法」,檢索日期:2018 年5月6日取自
http://law.moj.gov.tw/Law/LawSearchResult.aspx?p=A&t=A1A2E1F1&k1=%E9%86%AB%E9%99%A2%E7%B7%8A%E6%80%A5%E7%81%BD%E5%AE%B3%E6%87%89%E8%AE%8A%E6%8E%AA%E6%96%BD%E5%8F%8A%E6%AA%A2%E6%9F%A5%E8%BE%A6%E6%B3%95
全國法規資料庫,「消防法」,檢索日期:2018年5月2日取自
http://law.moj.gov.tw/LawClass/LawAll.aspx?PCode=D0120001
全國法規資料庫,「消防法施行細則」,檢索日期:2018年5月2日取自
http://law.moj.gov.tw/Law/LawSearchResult.aspx?p=A&t=A1A2E1F1&k1=%E6%B6%88%E9%98%B2%E6%B3%95%E6%96%BD%E8%A1%8C%E7%B4%B0%E5%89%87
全國法規資料庫,「醫療法」,檢索日期:2058 年5月2日取自
http://law.moj.gov.tw/Law/LawSearchResult.aspx?p=A&t=A1A2E1F1&k1=%E9%86%AB%E7%99%82%E6%B3%95
全國法規資料庫,「醫療法施行細則」,檢索日期:2018年5月2日取自
http://law.moj.gov.tw/LawClass/LawContent.aspx?PCODE=L0020023
台北區緊急應變中心,「HEICS III 至 HICS IV的變更」,檢索日期:2018年4 月30日取自
http://dmat.mc.ntu.edu.tw/eoc2008/modules/wfdownloads/viewcat.php?cid=29
內政部戶政司全球資訊網,「人口資料庫」,檢索日期:2018年4月12日取自財團法人醫院評鑑暨醫療品質策進會,「醫院評鑑及教學醫院評鑑申請受評之流 程及資料」,檢索日期:2018年01月05日取自
http://www.tjcha.org.tw/FrontStage/page.aspx?ID=637D42A4-9D35-407A-B01E-2EB3CAE2F0D7
財團法人醫院評鑑暨醫療品質策進會,「精神科醫院評鑑及精神科教學醫院評鑑 申請受評之流程及資料」,檢索日期:2018年01月05日取自
http://www.tjcha.org.tw/FrontStage/page.aspx?ID=E7B8845E-CE94-4158-B51E-AEDEC84A955F
財團法人醫院評鑑暨醫療品質策進會,「兒童醫院評鑑申請申報資料下載」,檢索 日期:2018年01月05日取自
http://www.tjcha.org.tw/FrontStage/page.aspx?ID=20DFDB1D-FF4E-40B0-89B0-11077938743C
California Hospital Association,「HICS Forms」,檢索日期:2016年02月17日取自
http://www.calhospitalprepare.org/hics-forms
California Emergency Medical Services Web site,「HICS 2014」,檢索日期:2016年02月15日取自
http://www.emsa.ca.gov/hospital_incident_command_system_forms_2014
California Emergency Medical Services Web site,「HICS 2014 revision」,檢索日期:2018年4月12日取自
http://www.emsa.ca.gov/hospital-incident-command-system-2014-hics-revision
California Emergency Medical Services Web site,「Disaster medical services division
hospital incident command system」,檢索日期:2018年5月01日取自
http://www.emsa.ca.gov/disaster_medical_services_division_hospital_incident_command_system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