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號:guest(3.138.67.221)          離開系統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詳目顯示

以作者查詢圖書館館藏以作者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系統以作者查詢全國書目勘誤回報
作者:彭湘
作者(英文):Shiang Peng
論文名稱:電影策展:臺灣影展的策展意識與策展實踐
論文名稱(英文):Film Curating:Curating Consciousness and Curating Practice of Film Festivals in Taiwan
指導教授:余慧君
指導教授(英文):Hui-Chun Yu
口試委員:王君琦
鍾適芳
口試委員(英文):Chun-Chi Wang
She-Fong Chung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東華大學
系所名稱:藝術創意產業學系
學號:610575101
出版年(民國):108
畢業學年度:107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58
關鍵詞:電影策展影展/電影節策展人臺灣國際紀錄片影展臺北電影節
關鍵詞(英文):Film curatingFilm festivalCuratorTaiwan International Documentary FestivalTaipei Film Festival
相關次數:
  • 推薦推薦:0
  • 點閱點閱:94
  • 評分評分: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
  • 下載下載:68
  • 收藏收藏:0
本研究援引「策展」(Curating)隱含的照料、療育靈魂的原始意義,假設「電影策展」是對電影這一門藝術的守護。以「臺灣影展圈」為研究範疇,探討策展意識之生成,建構屬於臺灣的電影策展概念與意義。

在研究設計上,採歷史研究法廣蒐臺灣影展發展四十年來,影展出版、宣傳物、大眾媒體專訪及評論,鳥瞰臺灣歷年來「影展策展人」之觀點,檢視影展圈的「策展意識」。接著通過個案研究聚焦兩個影展個案:臺灣國際紀錄片影展以及臺北電影節,經深度訪談策展人、參與觀察,分析影展的「策展實踐」。

策展概念進入影展,為節目策劃帶來轉變。策展人打破傳統的節目單元分類原則,通過改變編排節目的邏輯提取出新的概念或意義,策動觀眾觀看視角,藉此達到形塑電影文化、書寫影史,甚至更進一步發揮社會責任的作用。

研究發現, 臺灣影展圈在2000年代初期就漸進生成策展意識,但直到影展內部組織問題解決,和國內電影產業環境改變的2010年代之後才能真正發揮策展的作用。根據影展的策展實踐,本研究提出以下幾點結論:
(1)影展應擺脫行銷的經營思維,轉向「策展」的邏輯;
(2)影展策展人是一個高度仰賴經驗的公眾性角色,熱愛電影、熟悉影史脈絡以及影展所在地的觀眾,是領導一個影展能否成功的關鍵基礎;
(3)經本研究兩個影展個案節目生成脈絡之對照,策展並沒有一套標準的公式與流程,其核心意義在於創造更多觀眾與電影相遇的可能;
(4)臺灣影展以華語、亞洲電影作為一種策展策略,成為連結與支持區域間的樞紐,彰顯臺灣民主自由之價值與當代電影策展之意義;
(5)策展專業得以累積、培養的關鍵在於組織的穩定。臺灣大型影展於2010年代前後有走向常設機構的趨勢,對於支持影展單位培養專業人才,朝向對地方長期的電影文化耕耘有正向意義。
Drawing upon the implied meanings of “cure” and “the care of souls” associated with the word “curating”, this study considers “film curating” are an act of guarding the film art. Focusing on the film festivals in Taiwan, this study explores how curating consciousness is formed and aims to conceptualized of film curating specifically in the context of Taiwan.

The historical research method is used in the research design, compiling a vast collection of interviews and reviews of film festival programmers or directors of the past forty years of film festival in Taiwan, in order to explore how curating consciousness is built. If then focuses on two film festival case studies: Taiwan International Documentary Festival and Taipei Film Festival. Through in-depth- interviews with the program directors, and the researcher participant observation this theses, observes and analyzes the “curating practice” of film festivals.

The curatorial concept entered film festivals and brought a change in program planning. Porgram deirectors break the traditional principle of program, extract new concepts or meanings by changing the logic of programming, guide the gaze of audience, thereby shaping the film culture, writing film history, and even further playing the role of social responsibility.

The study found that the film festivals in Taiwan gradually developed curating consciousness in the early 2000s. However, the effect of curating arise until the internal organization of the film festival is resolved and the domestic film industry environment changes in 2010s. Based on the curating practice of film festivals, this study proposes the following conclusions:

(1) Film festivals should break away from marketing approuch and turn towards a “curating” mindset.
(2) A film festival curator is a public fiture that highly relies on experiences. Their passions for films, and familiarity with the film festival’s historical context and the audience are the keys to leading a successful film festival.
(3) By comparing two film festivals’ programs, it can be concluded that there is no standard formula or process to curate a film festival and the core of film curating is to create possibilities for more audiences to engage with the films.
(4) Film festivals in Taiwan include Chinese language and Asian films as part of their curatorial strategies, for film festivals can serve as a hub to connect and support regional areas, manifest the value of democratic freedom in Taiwan, and the meaning of contemporary film curating.
(5) Institutional stability is fundamental to accumulating and cultivating curatorial professionalism. Since the 2010s, large-scale film festivals in Taiwan have gradually become more institutionalized which has brought on a positive impact on encourages film festival organizations to nurture professional talents and cultivating a long-term film culture.
第一章 緒論:「電影策展」一個新興領域?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1
第二節 策展與影展研究回顧 4
第三節 研究問題與目的 8
第四節 研究設計 9

第二章 對照:當代策展與電影策展 15
第一節 CURATING&CURATOR從西方到臺灣 15
第二節 電影領域中的策展 23
第三節 電影策展人:從選片到策展 35

第三章 策展意識:聚焦臺灣影展圈 41
第一節 回顧臺灣影展發展四十年 41
第二節 臺灣影展策展人及其策展意識 53

第四章 策展實踐:臺灣影展個案分析 73
第一節 臺灣國際紀錄片影展 73
第二節 臺北電影節 88
第三節 小結 101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電影策展的當代意義 105
第一節 研究發現 105
第二節 可延伸之後續研究主題與建議 113

引用文獻 117
附錄 132
附錄一:臺灣影展一覽表 132
附錄二:影展策展人編碼 134
附錄三:影展策展人訪談或自述文章一覽表 136
附錄四:影展評論文章一覽表 142
附錄五:研究知情同意書 145
附錄六:TIDF策展人深度訪談大綱 146
附錄七:臺北電影節策展人深度訪談大綱 147
附錄八:金馬影展國片組歷年策畫之「國片影展」(1991~1997年) 148
附錄九:研究對象(策展人)學經歷 148
附錄十:1998~2012臺灣國際紀錄片雙年展節目單元一覽表 149
附錄十一:TIDF聆聽會、聲音紀錄片參與筆記 151
附錄十二:1998~2015臺北電影節節目單元及策劃人一覽表 153
外文部分
Baudry, Jean-Louis (1970/1986a), Ideological Effects of the Basic Cinematographic Apparatus, in P. Rosen (ed.), Narrative, Apparatus, Ideology ,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Bosma, Peter (2015). Film Programming: Curating for Cinemas, Festivals, Archives. New York: Wallflower.
Bosma, Peter (2017). Additional Notes 2017 Film Programming:Curating for Cinemas, Festivals, Archives. www.peterbosma.info
Czach, Liz (2004). Film Festivals, Programming, and the Building of a National Cinema. The Moving Image, 4(1):76-88.
de Valck, Marijke (2007). Film festivals: From European Geopolitics to Global Cinephilia. Amsterdam, Netherlands : Amsterdam University Press.
de Valck, Marijke (2012). Finding Audiences for Films: Programming in Historical Perspective. In Jeffrey Ruoff (ed.) Coming Soon to a Festival Near You: Programming Film Festivals (25-40). St. Andrews: St. Andrew Film Studies.
de Valck, Marijke、Loist, Skadi(2009). Film Festival Studies: An Overview of a Burgeoning Field. In Iordanova, Dina (ed.), Film Festival Yearbook 1: The Festival Circuit(179-215), UK: St. Andrews film studies.
de Valck, Marijke; Hagener, Malte, eds. (2005). Cinephilia: Movies, Love And Memory. Amsterdam: Amsterdam University Press.
Elsaesser, Thomas. (2005). Cinephilia, or The Uses of Disenchantment. In Cinephilia: Movies, Love And Memory (27–44), de Valck, Marijke and Hagener, Malte(ed.). Amsterdam: Amsterdam University Press.
Filipovic, Elena (2016). “I Myself Will Exhibit Nothing”. The Apparently Marginal Activities of Marcel Duchamp (73-154), MA.: The MIT Press.
Haslam, Mark (2004). Vision, Authority, Context: Cornerstones of Curation and Programming. The Moving Image, 4(1):48-59.
Iordanova, Dina (2009). The Film Festival Circuit. In Iordanova, Dina (ed.) (2013), The Film Festival Reader (109-126), UK: St Andrews Film Studies,.
Paul O’Neill (2012). The Culture of Curating and the Curating of Culture(s). Cambridge, Mass: The MIT Press.
Peranson, Mark (2009). First You Get the Power, Then You Get the Money. In Iordanova, Dina (ed.) (2013), The Film Festival Reader (173-190), UK: St Andrews Film Studies,.
Rastegar, Roya (2012). Difference, Aesthetics and the Curatorial Crisis of Film Festivals. Screen, 53(3): 310-17.
Rastegar, Roya (2016). Seeing Differently: The Curatorial Potential of Film Festival Programming, In Marijke de Valck, Brendan Kredell, and Skadi Loist (ed.), Film Festivals: History, Theory, Method, Practice (181–195). London: Routledge.
Sangtag, S (1995), The Decay of Cinema, The New York Times.
Stefanie Schulte Strathaus (2004). "Showing Different Films Differently": Cinema as a Result of Cinematic Thinking. The Moving Image, 4(1):1-16.
Stevens, Kirsten (2017). Between Like and Love: Cinephilia and connected viewing in film festival audiences. Participations: Journal of audience & Reception Studies.14(2):660-681.
Wong, C. H.(2011). Film Festivals Culture, People, and Power on the Global Screen. New Brunswick:Rutgers University Press.


中譯部分
George, Adrian(2017)。策展人工作指南(王聖智譯)。臺北:典藏藝術家。
Metz, Christian(2006)。想像的能指:精神分析與電影(王志敏譯)。中國:中國廣播電視。原作出版於1982
Sturken, Marita、Cartwright, Lisa(2013)。觀看的實踐:給所有影像世代的視覺文化導論(陳品秀、吳莉君譯)。臺北:臉譜。原作出版於2001
Willis, Andy(2001)。文化研究與大眾電影(張雅萍譯)。收錄於Hollow, Joanne、Jancovich, Mark編。大眾電影研究(頁221-244)。臺北:遠流。原作出版於1995
Yin, Robert K.(2001)。個案研究法(尚榮安譯)。臺北市:弘智。原作出版於1984
佐佐木俊尚(2012)。CURATION策展的時代(郭菀琪譯),臺北:經濟新潮社。
中文部分
Magasa(2015)。電影節的體制:坎城國際電影節及其他。虹膜,42。
井迎瑞(1993)。浴火後之再生。井迎瑞編,中華民國電影年鑑民國81年,4-5。臺北:國家電影資料館。
王文科(2000)。教育研究法。台北:五南。
王派彰(2004)。2004臺灣國際紀錄片雙年展專刊[策展人序]。臺北:文化建設委員會。
史玉琪(1993)。膠捲映人生鏡頭長存愛-三十年金馬獎細說從頭。井迎瑞編,中華民國電影年鑑民國81年,14-20。臺北:國家電影資料館。
吳凡(2009)。電影O影展。臺北:書林。
吳珮慈(2014)。美術館中的電影策展-巴伊尼策展論述的啟示。藝術欣賞,10(3):4-8。
呂佩怡(2015)。「當代策展學」如何可能?。藝術觀點,64:108-115。
呂佩怡、陳凱翔(2015)。台灣策展如何深刻?黃海鳴訪談。收錄於呂佩怡主編,臺灣當代藝術策展二十年(頁70-83)。臺北:典藏藝術家庭。
宋楚瑜(1981a)。新聞局長序言。徐立功編,中華民國電影年鑑民國69年。臺北:中華民國電影發展基金會。
宋楚瑜(1981b)。1981年金馬國際電影觀摩展專刊[董事長序文],徐立功編。臺北:中華民國電影發展基金會。
李又如(2013年6月3日)。看電影到展電影 塗祥文引領觀眾新視野。淡江時報。
李清志(1994)。電影空間的儀式建構:電影院的原始形式。建築師,72-77。
周晏子(1986)。1986年金馬國際電影觀摩展專刊[影展策畫小組序文],徐立功編。臺北:中華民國電影發展基金會。
林平(2005)。策展人光環—臺灣策展事業的漫漫長路。美術論叢,82:213-236。
林平(2012)。策展人的誕生:臺灣策展教育的建構和發展趨向。收錄於呂佩怡主編(2015),臺灣當代藝術策展二十年(頁70-83)。臺北:典藏藝術家庭。
林宏璋(2018)。策展詩學:教育、諸眾與民主之後。臺北:典藏藝術家庭。
林怡秀(2018)。策展人報告:標案,再見,還是不見?(聞天祥口述)。陳韋臻編,一瞬二十,62。臺北:黑眼睛文化。
林倩如(2018)。影展,好吃嗎?。陳韋臻編,一瞬二十,56-57。臺北:黑眼睛文化。
林倩如(2018b)。執行長報告:去菁英化的城市節慶(陳國富口述)。陳韋臻編,一瞬二十,18。臺北:黑眼睛文化。
孫松榮(2014)。2014TIDF觀察報告。收錄於2014TIDF成果專輯,臺灣國際紀錄片影展辦公室編,67-68。臺北:國家電影中心。
張昌彥(1989)。本土的/另一種電影文化/弱勢關懷。1989年金馬國際電影觀摩展專刊。臺北:中華民國電影發展基金會。
張哲豪(2010)。影迷的盛宴:台北金馬影展觀眾的儀式性參與。未出版碩士學位論文,國立政治大學廣播電視學研究所,臺北。
張鐵樑(2014)。敢說再見的人才是真實。收錄於2014TIDF成果專輯,臺灣國際紀錄片影展辦公室編,77-78。臺北:國家電影中心。
陳明秀(2002)。2002臺灣國際紀錄片雙年展專刊[節目總監序]。臺北:文化建設委員會。
陳國富(1998)。1998台北電影節國際影展專刊[執行長序]。臺北:臺北市政府。
彭怡平(2004)。巴黎電影院。台北:知書房
游惠貞(2000)。第三屆台北電影節國際影展專刊[總策畫序] 。臺北:臺北市政府。
焦雄屏(1999)。1999台北電影節國際影展專刊[國際影展總策畫序]。臺北:臺北市政府。
黃俊凱(2013)。繪製光影地圖:台北金馬影展系譜考(1980-2012)。未出版碩士論文,嘉義:國立中正大學電訊傳播研究所。
塗翔文(2013)。影展也要轉型。楊皓鈞編,2013台北電影節影展特刊,12。臺北:臺北市文化基金會。
楊佳蓉、劉紋豪、林妤玲(2009)。重回策展(下)環境與生產台灣的策展現狀與想像.座談會。典藏.今藝術,204: 136-141。
董冰峰(2018)。展覽電影:中國當代藝術中的電影。臺北:阿橋社文化。
聞天祥(1995)。趕集囈語 台北/影展/1993。鍾喬編,中華民國電影年鑑民國83年,6-13。臺北:國家電影資料館。
聞天祥(2000)。電影九月天 2000金馬影展與紀錄片雙年展有感。電影欣賞,18(4):86-90。
聞天祥(2005)。影展在台灣:驀然興盛,隱然危機。黃建業等編,跨世紀台灣電影實錄1898-2000,96-103。台北:文建會、國家電影資料館。
聞天祥(2006年7月10日)。台北電影節 會再見,還是不再見?。民生報,C2。
臺北電影節(1998)。1998台北電影節國際影展專刊。臺北:臺北市政府。
臺北電影節(2017)。電影正發生:聽見電影的心跳-林強[展覽文宣]。臺北市:臺北電影節。
臺灣國際紀錄片影展(2014)。第九屆臺灣國際紀錄片影展特刊[影展的話]。臺北:國家電影中心。
臺灣國際紀錄片影展(2018)。第十一屆臺灣國際紀錄片影展手冊[影展的話]。臺北:國家電影中心。
劉安怡、劉紋豪、吳嘉瑄(2009)。重回策展(上):國際策展趨勢與觀察座談會─策展機制的形成與未來走向。典藏・今藝術,203:82-85。
鄭秉宏(2016)。城市的影展,影展的政治:從臺北電影節和高雄電影節談起。陳韋臻編,2016臺灣電影年鑒,72-89。臺北:國家電影中心。
鄭慧華(2012)。策展意識與獨立意識—重省台灣策展 20 年。典藏今藝術,241:4-9。
橘貓(2018)。獨立精神是我們最在意的事──專訪TIDF選片人吳凡、林木材。電影欣賞,36(1):49-56。
謝以萱(2018)。策展人報告:觀眾、影人與國際交流的三方加承(塗祥文口述)。陳韋臻編,一瞬二十,141。臺北:黑眼睛文化。
謝海堂(2018)。沈可尚:影展要你,是「創作有理」的唯一出路。陳韋臻編,一瞬二十,36-43。臺北:黑眼睛文化。
顧力仁(1998)。歷史法及其圖書館學研究上的應用。書府,18/19,48-62。
網站部分
Alice Chan、孫宗瀚(2017)。「故事」之外,電影那最迷人的一切:台北電影節總監沈可尚專訪。Polysh,取自:https://thepolysh.com/blog/2017/06/22/shen-ko-shang-interview/,上網日期:2019年4月20日。
Eachen Lee(2017)。【專訪】始終保有熱情,台灣女性影展推手——羅珮嘉。BAZAAR,取自:https://www.harpersbazaar.com/tw/culture/filmandmusic/
interviews/a2047/pegga-lo-interview/,上網日期:2019年4月20日。
于昌民(2012)。紀錄與實驗影像的跨界交會 專訪紀錄片雙年展單元策展人孫松榮。放映週報,取自:http://www.funscreen.com.tw/
headline.asp?H_No=429,上網日期:2019年4月20日。
毛雅芬(2007)。幻想無限,歡笑有理 高雄電影節策展人黃晧傑專訪。放映週報,取自:http://www.funscreen.com.tw/headline.asp?H_No=163,上網日期:2019年4月20日。
石宛蓉整理(2011年1月8日)。我們要怎樣的文化電影政策?檢視台灣影展生態三十年[2011文化研究年會論壇],取自:http://tidf02.pixnet.net/
blog/post/68903371,上網日期:2019年4月20日。
艾爾、林譽如(2006)。拓展影迷視野『金馬國際影展』如何看門道 專訪影展部策展人黃翠華女士。放映週報,取自:http://www.funscreen.com.tw/headline.asp?H_No=46,上網日期:2019年4月20日。
何思瑩(2016)。TIDF挑戰紀錄片思考 ‧ 鬆綁你的影展想像 專訪台灣國際紀錄片影展 策展人林木材vs.活動統籌 吳凡。取自:https://www.tfi.org.tw/
Publication/PressContentInfo?PressContentId=3,上網日期:2019年4月20日。
呂佩怡(2013)。策展(Curating)/策展(Curation)?,國藝會線上誌,瀏覽日期:2018年10月02日,取自於: http://mag.ncafroc.org.tw/
single.aspx?cid=112&id=117,上網日期:2019年4月20日。
沈可尚(2017年3月29日)。總監日記:「這是今天,的日記。」。第19屆台北電影節官方網站,取自:http://61.64.60.186/174Taipeiff.Web/
Index.aspx,上網日期:2019年4月20日。
林文淇、黃怡玫、張雅倫、廖葦筑、蘇意棻(2006)。揹著金馬奔騰的人(2)專訪金馬獎影展組總監陳俊蓉。放映週報,取自:http://www.funscreen.com.tw/headline.asp?H_No=113,上網日期:2019年4月20日。
林木材(2004年12月31日)。期盼,紀錄片雙年展。電影.人生.夢。取自:http://woodlindoc.blogspot.com/2005/02/blog-post_4294.html(原文刊於《紀錄片映像報》第六期),上網日期:2019年4月20日。
林木材(2005年2月23日)。想不透,關於紀錄片雙年展。電影.人生.夢[部落格],取自:http://woodlindoc.blogspot.com/2005/02/blog-post_4528.html,上網日期:2019年4月20日。
林木材(2006年7月21日)。記2005日本山形紀錄片影展(YIDFF)。電影.人生.夢[部落格],取自:http://woodlindoc.blogspot.com/2006/
07/2005yidff.html,上網日期:2019年4月20日。
林木材(2007年10月31日)。高雄.電影.節。電影.人生.夢[部落格],取自:http://woodlindoc.blogspot.com/2007/10/blog-post_31.html,上網日期:2019年4月20日。
林木材(2008)。【影展評選 VS. 紀錄片】專訪策展人游惠貞女士。紀工報,取自:http://docworker.blogspot.com/2008/09/vs_09.html,上網日期:2019年4月20日。
林木材(2011年5月27日)。國際.紀錄片.影展。電影.人生.夢[部落格],取自:http://woodlindoc.blogspot.com/2011/05/blog-post.html,上網日期:2019年4月20日。
林木材(2012年12月2日)。觀眾之外:談2012台灣國際紀錄片雙年展。電影.人生.夢[部落格],取自:https://woodlindoc.blogspot.com/
2012/12/2012.html,上網日期:2019年4月20日。
林忠模(2010)。從評論走進策展:專訪林木材。原文刊於「社大影像電子報‧2010年秋冬號」,取自:http://woodlindoc.blogspot.com/2011/01/blog-post_28.html,上網日期:2019年4月20日。
林忠模(2012)。科幻體內的人性魂魄 訪高雄電影節策展人黃晧傑。放映週報,取自:http://www.funscreen.com.tw/headline.asp?H_No=428,上網日期:2019年4月20日。
林亮妏(2011)。人類如何扭轉危機,創造轉機? 專訪CNEX「機不可失」策展人吳凡。放映週報,取自:http://www.funscreen.com.tw/
headline.asp?H_No=375,上網日期:2019年4月20日。
林映妤(2018年11月15日)。金馬超進化/工作人員上半年放假?不…他為了6個人豪賭「多做1件事」。ETtoday新聞雲,取自:https://star.ettoday.net/
news/1283067,上網日期:2019年4月20日。
林譽如、陳平浩(2007)。台北電影節熱鬧滾滾開幕 專訪幕後推手游惠貞。放映週報,取自:http://www.funscreen.com.tw/headline.asp?H_No=139,上網日期:2019年4月20日。
洪建倫(2013a)。為台灣和國際影壇接軌 專訪2013台北電影節策展人塗翔文。放映週報,取自:http://www.funscreen.com.tw/headline.asp?H_No=464,上網日期:2019年4月20日。
洪建倫(2013b)。為非主流發聲,聚焦現實議題 專訪「2013新北市電影節」策展人鴻鴻。放映週報,取自:http://www.funscreen.com.tw/
headline.asp?H_No=458,上網日期:2019年4月20日。
洪建倫(2014a)。讓影展逐漸突破「以人為主」的框架 專訪2014台北電影節策展人郭敏容。放映週報,取自:http://www.funscreen.com.tw/
headline.asp?H_No=520,上網日期:2019年4月20日。
洪建倫(2014b)。「紀錄片本身」就是我們的影展主題 專訪 2014 TIDF台灣國際紀錄片影展節目統籌林木材。放映週報,取自:http://www.funscreen.com.tw/headline.asp?H_No=534,上網日期:2019年4月20日。
洪建倫(2017)。專訪台北電影節總監沈可尚、策展人郭敏容:「影展是一種投石問路的過程」。放映週報,取自:http://www.funscreen.com.tw/
headline.asp?H_No=658,上網日期:2019年4月20日。
唐子晴(2018)。坎城影展被除名、金獎導演反對角逐奧斯卡,電影業為何那麼討厭Netflix?。取自www.bnext.com.tw/article/48632/netflix-film,上網日期:2019年4月20日。
張嘉真(2016b)。「不停地看,也要不停地問」郭力昕談臺灣影展問題。共誌,取自http://commagazine.twmedia.org/?p=1515,上網日期:2019年4月20日。
張嘉真(2016c)。不斷思考影展的意義 專訪台北電影節策展人郭敏容。共誌,取自:http://commagazine.twmedia.org/?p=1342,上網日期:2019年4月20日。
張嘉真(2016d)。「影展是認識世界的方法」專訪前金馬影展部總監陳俊蓉。共誌,取自:http://commagazine.twmedia.org/?p=1349,上網日期:2019年4月20日。
張嘉真(2016e)。用類型走出不一樣的路 專訪高雄影展策展人黃晧傑。共誌,取自:http://commagazine.twmedia.org/?p=1330,上網日期:2019年4月20日。
畢畢(2016)。台北電影節打掉重練 如何策展新的內容方向?。娛樂重擊,取自:https://punchline.asia/archives/27670,上網日期:2019年4月20日。
許耀文(2018)。用藝術跨越極權:坎城影展為什麼很重要?。BIOS MONTHLY,瀏覽日期:2018年10月05日,取自於:http://www.biosmonthly.com/
columnist_topic/9581,上網日期:2019年4月20日。
郭力昕(2014)。回歸電影與影展的初衷──TFF和TIDF令人讚賞的策展視野。獨立評論@天下,取自:https://opinion.cw.com.tw/blog/profile/
213/article/2342,上網日期:2019年4月20日。
郭敏容(2014年6月12日)。【策展人日記】6月12日,第16屆台北電影節官方部落格,取自:http://taipeiff2014.pixnet.net/blog/post/141960546,上網日期:2019年4月20日。
郭敏容(2017年3月6日)。策展人日記:「殺不死你的,讓你更強大」。第19屆台北電影節官方網站,取自:http://61.64.60.186/174Taipeiff.Web/
Index.aspx,上網日期:2019年4月20日。
郭敏容(2018年4月3日)。策展人筆記 2018.04.03。台北電影節官方網站,取自:https://reurl.cc/zDMNQ,上網日期:2019年4月20日。
陳念宜(2018),【TIDF20週年之2】破壞,才有更多可能!——專訪第三、第四屆TIDF策展人王派彰。上報,取自:https://www.upmedia.mg/
news_info.php?SerialNo=37211,上網日期:2019年4月20日。
陳韋臻(2016)。是賭注也是挑戰:專訪台北電影節策展人郭敏容。關鍵評論網,取自:https://www.thenewslens.com/feature/tff/54305,上網日期:2019年4月20日。
陳韋臻(2018)。《政府採購法》第20年,藝文採購幫台灣成就什麼?,新活水,瀏覽日期:2018年10月05日,取自於:https://www.fountain.org.tw/
r/post/government-procurement-act,上網日期:2019年4月20日。
曾芷筠(2008)。痴人如何實踐夢想?專訪CNEX主題紀錄片策展人吳凡。放映週報,取自:http://www.funscreen.com.tw/headline.asp?H_No=225,上網日期:2019年4月20日。
曾芷筠、洪健倫(2010)。2010 影展跨界 專訪台北電影節專案策展人鴻鴻。放映週報,取自:http://www.funscreen.com.tw/headline.asp?H_No=304,上網日期:2019年4月20日。
曾炫淳(2011)。傳統中見新意 2011台北電影節策展人塗翔文專訪。放映週報,取自:http://www.funscreen.com.tw/headline.asp?H_No=355,上網日期:2019年4月20日。
曾炫淳、王玉燕(2010)。影展新試驗,脫韁、不羈的金馬2010奇幻影展執行長聞天祥專訪。放映週報,取自:http://www.funscreen.com.tw/
headline.asp?H_No=294,上網日期:2019年4月20日。
游千慧(2014)。世紀災難降臨,明天是末日亦或天堂?人物專訪:黃晧傑談高雄電影節。放映週報,取自:http://www.funscreen.com.tw/
headline.asp?H_No=371,上網日期:2019年4月20日。
童詠瑋(2016)。【綠色小組專題】歷史是什麼顏色?(上)。紀工報,取自:http://docworker.blogspot.com/2016/06/2016-301980s.html,上網日期:2019年4月20日。
黃衍方 (2019年3月4日)。史蒂芬史匹柏提案修法 拒絕Netflix電影報名奧斯卡。上報,取自:https://www.upmedia.mg/news_info.php?SerialNo=58600,上網日期:2019年4月20日。
塗翔文(2013年6月11日)。【策展人日記】倒數17日,第15屆台北電影節官方部落格,取自:http://taipeiff2013.pixnet.net/blog/post/150073510,上網日期:2019年4月20日。
塗翔文(2013年6月13日)。【策展人日記】倒數15日。第15屆台北電影節官方部落格,取自:http://taipeiff2013.pixnet.net/blog/post/150194032,上網日期:2019年4月20日。
楊皓鈞(2013)。用電影回眸半世紀的風采 專訪金馬影展部總監陳曉珮。放映週報,取自:http://www.funscreen.com.tw/headline.asp?H_No=482,上網日期:2019年4月20日。
楊皓鈞、陳俐瑋、洪健倫(2012)。奔馳在2012世界電影的尖端 專訪金馬影展部總監陳俊蓉、副總監陳曉珮。放映週報,取自:http://www.funscreen.com.tw/
headline.asp?H_No=431,上網日期:2019年4月20日。
楚宜(2018)。深焦X臺灣國際紀錄片 影展策展團隊專訪。深焦DeepFocus,取自:https://mp.weixin.qq.com/s/rUFd0hXR-b9Dg3u7k_x7Ug,上網日期:2019年4月20日。
臺北市紀錄片從業人員職業工會(2009年7月10日)。一個流失原創精神的電影節 -紀錄片工會針對台北電影節的聲明。紀工報,取自:http://docworker.
blogspot.com/2009/07/blog-post_261.html,上網日期:2019年4月20日。
臺灣國際紀錄片影展(2014年9月13日)。紀錄電影好「秋」! 秋季影展接力看。取自:https://www.tidf.org.tw/zh-hant/news/819,上網日期:2019年4月20日。
潘采萱(2016)。「在影展工作,是一種美夢成真的感覺!」金馬影展總監陳曉珮。美麗佳人,取自:https://www.marieclaire.com.tw/celebrity/story/
26680?atcr=0bfd91,上網日期:2019年4月20日。
鄧欣容(2018)。【TIDF20週年之3】因為在這裡,不斷有新的事情發生——專訪TIDF活動統籌兼選片人吳凡。上報,取自:https://www.upmedia.mg/
news_info.php?SerialNo=37653,上網日期:2019年4月20日。
鄭秉泓(2016)。【懼獸年代】從大人到孩子、從恐懼到魔幻:高雄電影節短片策展人報告。關鍵評論網,取自:https://www.thenewslens.com/feature/kff/
51908,上網日期:2019年4月20日。
鄭秉泓(2016)。回應〈台北電影節新方向〉五個關鍵字的難題。娛樂重擊,取自:https://punchline.asia/archives/27784,上網日期:2019年4月20日。
鄭嘉華、王怡之(2006)。最大的小影展─聞天祥談2006台北電影節。臺灣電影網,取自:http://www.taiwancinema.com/Articles/ArticlesContent/
?ContentUrl=53641,上網日期:2019年4月20日。
謝佳錦(2018)。反轉紀錄片 專訪2018 TIDF台灣國際紀錄片影展策展人林木材、活動統籌吳凡。放映週報,取自:http://www.funscreen.com.tw/
headline.asp?H_No=683,上網日期:2019年4月20日。
羅令杰(2014)。重新探究「自由」與「慾望」的原點 專訪女性影展總監羅珮嘉。放映週報,取自:http://www.funscreen.com.tw/headline.asp?H_No=535,上網日期:2019年4月20日。
陳俊蓉等人(2015)。「回歸電影專業,重返文化正軌」連署。取自: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471609669678355/,上網日期:2019年4月20日。

碩博士論文
王志桓(2011)。台灣的電影節之守門機制研究:以台北電影節、高雄電影節為例。未出版碩士學位論文,國立政治大學科技管理研究所,臺北。
江震浩(2007)。文化公民權之賦權與實踐:以2006臺北電影節為例。未出版碩士學位論文,國立臺北大學公共行政暨政策學系,臺北。
吳慧愔(2011)。整合行銷傳播策略於高雄電影藝術推廣之應用:以2009高雄電影節為例。未出版碩士學位論文,國立中山大學傳播管理研究所,高雄。
袁嘉鈺(2016)。以服務設計觀點探討影展服務:以台灣國際女性影展為例。未出版碩士學位論文,大同大學工業設計研究所,臺北。
高正芳(2014)。城市遊牧影展的發展與意義初探。未出版碩士學位論文,元智大學藝術與設計學系藝術管理碩士班,臺北。
高莉蓉(2011)。事件行銷中關鍵要素之研究-以影展行銷為例。未出版碩士學位論文,世新大學公共關係暨廣告學研究所,臺北。
張哲豪(2010)。影迷的盛宴:台北金馬影展觀眾的儀式性參與。未出版碩士學位論文,國立政治大學廣播電視學研究所,臺北。
張嘉真(2016a)。文化治理下的臺北電影節。未出版碩士學位論文,國立政治大學傳播研究所,臺北。
陳宥諺(2016)。影展影音行動加值服務研究—以2014雄影雲端戲院APP為例。未出版碩士學位論文,世新大學廣播電視電影學研究所,臺北。
陳惟真(2015)。以計畫行為理論與涉入程度探討影展觀眾忠誠度:以金馬影展為例。未出版碩士學位論文,國立臺北藝術大學藝術行政與管理研究所,臺北。
陳雯明(2010)。金馬影展觀影者的生活型態、知覺價值與觀影者滿意度與忠誠度之關係研究。未出版碩士學位論文,國立政治大學廣播電視學研究所,臺北。
黃汝華(2012)。城市影展的品牌建立策略:以台北電影節與高雄電影節為例。未出版碩士學位論文,國立中正大學電訊傳播研究所,臺北。
黃俊凱(2013)。繪製光影地圖:台北金馬影展系譜考(1980-2012)。未出版碩士學位論文,國立中正大學電訊傳播研究所,嘉義。
黃柏隆(2016)。影展觀眾自我概念、品牌利益與投入度對參與價值之影響。未出版碩士學位論文,世新大學廣播電視電影學研究所,臺北。
葉惠民(1996)。女性影展:次公共領域的形成初探。未出版碩士學位論文,國立清華大學社會人類學研究所,新竹。
端木芸珊(2009)。從工作者觀點探討台灣影展工作環境及其影響。未出版碩士學位論文,國立臺北藝術大學藝術行政與管理研究所碩士班,臺北。
劉華玲(2008)。地方與影展:以「南方影展」為例。未出版碩士學位論文,國立臺南藝術大學音像管理研究所,臺南。
鍾子文(2012)。影展品牌形象與觀眾研究:以南方影展為例。未出版碩士學位論文,國立臺南藝術大學動畫藝術與影像美學研究所,臺南。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