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號:guest(3.144.96.108)          離開系統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詳目顯示

以作者查詢圖書館館藏以作者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系統以作者查詢全國書目勘誤回報
作者:張伊婷
作者(英文):Yi-Ting Chang
論文名稱:社區中博物館的藝術實踐:以李梅樹紀念館為例
論文名稱(英文):Art Practice of a Community Museum: Li Mei-shu Memorial Gallery
指導教授:陳怡方
指導教授(英文):Yi-Fang Chen
口試委員:余慧君
洪儀真
口試委員(英文):Hui-Chun Yu
Yi-Chen Hong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東華大學
系所名稱:藝術創意產業學系
學號:610575106
出版年(民國):108
畢業學年度:107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58
關鍵詞:李梅樹紀念館社區博物館藝術進入社區社區參與
關鍵詞(英文):Li Mei-shu Memorial GalleryCommunity MuseumArts into CommunitiesCommunity Participation
相關次數:
  • 推薦推薦:0
  • 點閱點閱:178
  • 評分評分: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
  • 下載下載:30
  • 收藏收藏:0
本研究旨在探討李梅樹紀念館於三峽的藝術實踐過程,如何形塑符合社區博物館精神之條件,筆者身為在地居民,有感紀念館於三峽長期推展藝文活動,並將藝術展覽進入社區中展示,因此由李梅樹紀念館的藝術實踐歷程,探討社區藝術活動和參與者之間的影響及價值,並從中探究李梅樹紀念館從私人紀念館的定位,如何逐漸發展成為社區博物館的想像,以及社區參與居民對於李梅樹紀念館實踐行動的回饋與展望,李梅樹紀念館為地方文化館身份,透過藝術節辦理、教學活動體驗的方式,逐漸構成為社區博物館之角色,將藝術進入社區學校進行推廣教育。本研究以李梅樹紀念館兩項藝術實踐作為研究路徑,透過梅樹月之歷程作為論述基礎,由筆者田野觀察、實際參與及對話訪談等研究方法,爬梳梅樹月2012年至2019年展覽內容、推廣活動等策展歷程,並藉此討論梅樹月的定位與價值;以及2018年進行文化體驗專案之過程,筆者將以紀念館、社區學校、參與居民之間的合作過程分析,討論三方合作的成果與影響。上述兩項藝術實踐的過程,筆者以自身參與志工及在地居民的兩種身分作為觀察研究的方法,及進行實際訪談參與居民的回饋,從中討論藝術與社區的關聯和教育作為推廣藝術的想像,期望透過本研究結果,梳理出李梅樹紀念館由藝術行動的過程,展現出社區博物館構成及藝術推廣的脈絡,且期望往後能有更多研究能持續深入探討三峽藝文發展的能量。
This research aims to probe into the art practice of Li Mei-shu Memorial Gallery (hereinafter referred to as ‘the Gallery’) in Sanxia District, and how the Gallery shaped its conditions to conform to the essence of a community museum. Being a local resident, who has been touched by the Gallery’s long-term promotion of artistic and cultural activities, such as introducing art exhibitions into communities, in Sanxia District, the researcher chose the course of the Gallery’s art practice as the foundation to identify the values of the Gallery’s community activities and influence upon participants, to explore the gradual shift of Gallery’s identification, i.e. from a private memorial gallery to a community museum, and to understand the feedback as well as expectations from local community inhabitants in terms of the Gallery’s practice. Since the Gallery had gradually paved its way from a local cultural hall to become a community museum via hosting art festivals, providing teaching-learning activities as well as experiences and introducing art into local schools as extension education, this research chose two of the Gallery’s art practices as the research approach, employed the course of the Mei-shu Month as the foundation for discussion and implemented several research methods, such as field observation, actual participation, interviews, etc., to explore how the Mei-shu Month’s exhibitions and extension events & activities have been curated from 2012 up till 2019 and to discuss the orientation and value of Mei-shu Month accordingly. In addition, the researcher also incorporated the 2018 cultural experience project into the research and analyzed the cooperation among the Gallery, local schools and the local residents who have participated in order to discuss the outcome and influence. Departing from the course of the aforementioned two art practices, the researcher adopted two roles, voluntary worker and local resident, during this research and interviewed local residents for feedback upon the Gallery in order to discuss the connection between arts and communities, and the vision of making use of education to promote arts. This research is expected to show how a community museum has been created and how arts can be promoted by carefully going through how Li Mei-shu Memorial Gallery implemented its artistic actions. It is also expected that there will be more follow-up research probing into the energy and potential of Sanxia District’s artistic and cultural development in the future.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及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問題 4
第三節 研究對象及限制            6
第四節 研究概念及架構 9
第二章 文獻回顧 14
第一節 社區博物館的形塑:藝術行動的可能性 14
第二節 當藝術進入社區:社群間的合作與串聯 30
第三節 以藝術為開端:為地方而生的藝術節慶 43
第三章 研究方法 52
第一節 研究地點與方法 52
第二節 研究架構與流程 53
第四章 李梅樹紀念館的藝術推廣 58
第一節 李梅樹與紀念館的發展脈絡 58
第二節 梅樹月的推展:藝術節的實踐 76
第三節 社區美術館的推廣與教育 105
第五章 藝術實踐中成形的社區博物館 119
第一節 探究李梅樹紀念館的藝術實踐 119
第二節 藝術實踐中的價值與展望 134
第六章 結論 143
引用文獻 159
附錄1 155
附錄2 157
一、中文部份
Catherine Grout(2002)。藝術介入空間:都會裡的藝術創作。Catherine Grout著;姚孟吟譯。臺北市:遠流。
Danny L.Jorgensen(1999)。參與觀察法。Danny L.Jorgensen著;王昭正、朱瑞淵譯。臺北市;弘智文化。
PAR表演藝術雜誌編輯部(2011)。多國團隊在地精采 淡水處處有藝術。PAR表演藝術雜誌,266:70-71。
Steinar Kvale(2010)。訪談研究法。Steinar Kvale著;陳育含譯。臺北縣:韋伯文化。
王湘文(2013)。歷史建築與社頭產業文化:同仁社臺灣織襪文物館。博物館簡訊,66:30-33。
王嵩山(2015)。博物館、思想與社會行動。新北市;遠足文化。
北川富朗(2014)。北川富朗大地藝術祭:越後妻有三年展的10種創新思維。臺北市:遠流。
朱紀蓉(2016)。超越珍奇櫃:博物館研究的新視界。臺北市:藝術家。
池農深(2011)。嚮往之城:慢食者與藝術家的16座城市再生運動。臺北市:麥浩斯出版:家庭傳媒城邦分公司發行。
吳柳營(2016)。2015臺北市立美術館藝術進入社區案—藝起連連看。公共藝術簡訊,130:18-23。
吳慎慎(2007)。藝術與公共領域:藝術進入社區。吳瑪俐主編。臺北市:遠流。
吳嘉苓(2015)。社會及行為科學研究法:質性研究法。瞿海源等主編。臺北市:臺灣東華。
吳瑪俐(2016)。接著要問:藝術推廣教育何以為?公共藝術簡訊,133:20-21。
李梅樹紀念館(2013)。2013梅樹月手冊。
李梅樹紀念館(2014)。2014梅樹月手冊。
李梅樹紀念館(2018)。2018梅樹月手冊。
李梅樹紀念館(2019)。2019梅樹月手冊。
並木城士、中川理;蔡世蓉譯(2008)。美術館的可能性。臺北市:典藏藝術家庭。
周靈芝(2017)。對話之後:一個生態藝術行動的探索。臺北市:南方家園文化。
林志銘(2014)。「夏天‧2014」-在藝術裡凝聚的社區意識。公共藝術簡訊,121:14-19。
林志銘(2014)。公共藝術.主題閱讀。新北市:暖暖書屋文化。
林志銘(2017)。由美感經驗到公共美學。公共藝術簡訊,140:18-21。
林明美(2006)。博物館有什麼價值。臺北縣:十三行博物館。
林崇熙(2013)。文化政策對地方文化館的反挫:並論社群營造之為另類方案。博物館與文化,6:3-34。
邱勇嘉(2006)。社區藝術教育與空間文化畫聯結可行性之探討。未出版碩士論文。南華大學美學與藝術管理研究所。
洪誌敬(2008)。李梅樹寫實繪畫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美術學系在職進修碩士班。
洪儀真(2013)。村即是美術館,美術館即是村:臺南土溝農村美術館的敘事分析。現代美術學報,26:5-35。
倪再沁(1996)。茲土有情:李梅樹和他的藝術。臺中市:省美術館。
倪再沁(2005)。藝術反轉:公民美學與公共藝術=Civic Aesthetics&Public Art。臺北市:文建會。
桃園市政府文化局(2016)。2016桃園地景藝術節。公共藝術簡訊,133:30-34。
桃園市政府文化局(2017)。2017桃園地景藝術節。公共藝術簡訊,139:10-16。
財團法人富邦藝術基金會(2015)。「時代的眼睛:與當代藝術的對話」–2015臺大粉樂町 無牆美術館再現。公共藝術簡訊,125:19-23。
高慈敏(2012)。不只是一座美術館—台北當代藝術館的創新媒體運用與社區推廣的實務分享。國立成功大學圖書館館刊,21:66-76。
國立海洋科技博物館(2015)。潮境季刊,第7刊。國立海洋科技博物館。
張允芸(2013)。臺南市博物館群之我見。博物館簡訊,66:22-26。
張文采(2008)。藝術治理 社群活化–以新店市花園新城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藝術大學藝術與文化政策管理研究所。
張譽騰(2000)。當代博物館探索。台北市:南天。
張譽騰(2000)。當代博物館探索。臺北市:南天。
張譽騰(2003)。生態博物館:一個文化運動的興起=Ecomuseums:the rise of a cultural movement。臺北市:五觀藝術管理。
張譽騰等作(2011)。博物館學12堂課。臺北市:科學教育館。
郭美芳(2013)。博物館與地方文化發展。林秋芳、蔡明志主編。宜蘭縣立蘭陽博物館。
郭禎祥(2001)。在後現代藝術教育思潮中巧遇談李梅樹在台灣藝術教育上的成就與貢獻。論文發表於李梅樹教授百年紀念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縣,國立臺北大學人文學院。
陳佳利(2004)。社區博物館運動:全球化的觀點。博物館學季刊,18(4):43-57。
陳國寧(2001)。文建會社區博物館與文化產業研討會【研討會專輯】。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陶蕃瀛(1993)。試論博物館的社區居民參與。博物館學季刊,7(2):9-15。
喻容容(2002)。畫家以外的李梅樹—三峽祖師廟重建的靈魂人物。歷史月刊,3:4-12。
曾旭正(2005)。打造美樂地:社區公共藝術=Public Art in Communities。臺北市:文建會。
曾旭正(2007)。台灣的社區營造。新北市:遠足文化。
曾旭正(2012)。在社區重思藝術—邁向新時代的有機藝術觀。南藝學報,4:63-82。
曾旭正(2013)。台灣的社區營造:新社會、新文化、新人。新北市:遠足文化。
曾信傑(2013)。獨樹一格:有地方特色的博物館‧有博物館特色的地方。博物館簡訊,66:6-10。
游常山(2015)。弄美:民生社區巷弄文化。臺北市:聯合文學。
湯京平(2015)。社會及行為科學研究法:質性研究法。瞿海源等主編。臺北市:臺灣東華。
黃光男(2012)。樓外青山:文化.休閒.類博物館。臺北市:典藏藝術家庭。
黃克仁(2001)。李梅樹先生的生平事略與從政生涯。論文發表於李梅樹教授百年紀念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縣,國立臺北大學人文學院。
黃海鳴(2002)。藝術介入空間:都會裡的藝術創作。Catherine Grout著;姚孟吟譯。臺北市:遠流。
黃瑞茂(2008)。從邊緣建構另類美學 竹圍工作室12年。蕭麗虹等著。台北縣:竹圍創意國際有限公司。
黃鈺琴(2011)。從博物館學習的角度觀看參與式的教育展。座談會專文之四發表於畫出家鄉的味道-李梅樹110美術教育展專輯,新北市,新北市文化局。
黃應貴(2015)。社會及行為科學研究法:質性研究法。瞿海源等主編。臺北市:臺灣東華。
董維琇(2013)。藝術介入社群:社會參與式的美學與藝術實踐。藝術研究學報,6(2):27-37。
董維琇(2019)。美學逆襲:當代藝術的社會實踐。臺北市:藝術家。
廖世璋(2014)。後博物館的地方實踐—寶藏巖。博物館學季刊,28(1):35-71。
廖世璋(2016)。地方文化產業研究。高雄市:巨流。
廖世璋(2017)。博物館社會學(Museum Sociology):以社會文化理論對博物館的考察。臺北市:五南。
蔡宗雄(2013)。地方特色博物館的籌備與經營:以新北市立黃金博物館為例。博物館簡訊,66:11-17。
蕭惠君(2011)。李梅樹與三峽藝術資產之文化產業能量。座談會專文之三發表於畫出家鄉的味道-李梅樹110美術教育展專輯,新北市,新北市文化局。
蕭麗虹(2008)。從邊緣建構另類美學 竹圍工作室12年。蕭麗虹等著。台北縣:竹圍創意國際有限公司。
謝顒丞、錢曉珊、黃淑屏(2011)。數位典藏之推廣應用與社區服務—以鳳甲美術館刺繡館藏為例。圖書與資訊學刊,(76):26-49。
羅欣怡(1998)。博物館與社區發展—兼論美國二座社區博物館。博物館學季刊,12(4):89-103。
羅欣怡(2016)。地方.文化.博物館:博物館的社會關懷與實踐。臺南市:臺灣史博館。
蘇振明(2011)。李梅樹110美術教育展策展理念。畫出家鄉的味道-李梅樹110美術教育展專輯,新北市,新北市文化局。
鐘文志(2018)。地方文化館促進社區發展之研究─以三峽李梅樹紀念館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教育學院社會與區域發展學系。
二、網頁部分
土溝農村美術館。美術館介紹。下載日期:2018年4月7日。網址:http://togoartmuseum.blogspot.tw/p/blog-page_15.html
李梅樹紀念館。認識李梅樹 畫家自述。下載日期:2018年4月30日。網址:https://limeishu.org.tw/intro/statement
李梅樹紀念館。關於紀念館。瀏覽日期:2019年3月27日。網址:https://limeishu.org.tw/about/gallery
李梅樹紀念館。畫家自述。瀏覽日期:2019年4月1日。網址:https://limeishu.org.tw/intro/statement
李梅樹紀念館。畫家自述。瀏覽日期:2019年4月2日。網址:https://limeishu.org.tw/intro/statement
三峽長福巖清水祖師廟公告資料。文化部文化資產局。國家文化資產網。瀏覽日期:2019年4月6號。網址:https://nchdb.boch.gov.tw/assets/overview/monument/20180426000001
李梅樹紀念館。畫家自述。瀏覽日期:2019年5月5日。網址:https://limeishu.org.tw/intro/statement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