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號:guest(18.221.27.56)          離開系統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詳目顯示

以作者查詢圖書館館藏以作者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系統以作者查詢全國書目勘誤回報
作者:徐立棻
作者(英文):Li-Fen Hsu
論文名稱:社會運動的當代策展研究:以原轉小教室為例
論文名稱(英文):Contemporary art curating of social movement: A case study of the Indigenous Justice Classroom
指導教授:陳怡方
指導教授(英文):Yi-Fang Chen
口試委員:林素珍
邱韻芳
口試委員(英文):Su-Chen Lin
Yun-Fang Chiu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東華大學
系所名稱:藝術創意產業學系
學號:610575111
出版年(民國):109
畢業學年度:108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70
關鍵詞:當代藝術策展原轉小教室社會運動台北雙年展文件展
關鍵詞(英文):Contemporary CuratingIndigenous Justice ClassroomSocial MovementTaipei BiennaleExhibition of Document
相關次數:
  • 推薦推薦:0
  • 點閱點閱:23
  • 評分評分: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
  • 下載下載:14
  • 收藏收藏:0
有鑑於太陽花運動入圍台新藝術獎與原轉小教室進入台北雙年展兩起事件,本研究以社會運動作為藝術的問題出發,梳理當代藝術由觀念到行動參與的發展脈絡,進而影響當代藝術策展之思考。本研究採取個案研究法深入探討原轉小教室社會運動在2018台北雙年展的策展實踐,藉參與佈展之田野經驗,分析策展人如何將行動作為「事件」,進入美術館成為「文件」的轉變歷程。研究發現,策展以其對作品的照料,亦體現於策展對於社會的關照。展覽作為藝術實驗的場域,策展更是探究藝術本質的手段。近年展覽文件化的現象,也來自於當代藝術趨於以政治與文化做為現成物的結果。因此事件轉為文件的動態過程,在策展人詮釋的擴張下,也揭示了作品走向社會的歷程。
Given that the two events the Sunflower Movement was a finalist in the Taishin Arts Award and Indigenous Justice Classroom nominated in the Taipei Biennale the motivation behind this study aims to affect the thinking of contemporary art of curating by addressing its development context from Conceptual Art to Action Participation. To probe into the curatorial practice of the social movement of the Indigenous Justice Classroom at the 2018 Taipei Biennale as the result of the case study and analysis how the curators took action entering the museum as an "event" to "document" by participating in the field survey experiences of the exhibition installations. The study discovered that if the curators more meticulously valuing, undertaking on their work will be reflected more in the community. The curatorial is a means to explore the essence of art as the field of exhibition in art experiments. The phenomenon of exhibition documentation in recent years tends to take politics, culture as ready-made. Therefore, the process of turning "events" into "documents" as the artwork into the society revealed the expansion of the curator's interpretation.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1
壹、 研究背景  1
貳、 研究動機  2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範疇  5
壹、 研究目的  5
貳、 研究範疇  7
第三節 研究問題與方法  9
壹、 研究問題  9
貳、 研究方法  10
第四節 研究架構與流程  13
壹、 研究架構  13
貳、 研究流程  14
第二章 事件與文件  15
第一節 事件作為藝術  15
壹、 藝術介入社會  16
貳、 藝術的社會參與  20
第二節 文件作為展覽  23
壹、 當代藝術策展  24
貳、 行動的策展策略  26
第三章 原住民族轉型正義小教室  31
第一節 土地抗爭運動的興起  31
壹、 原住民族傳統領域社會運動  31
貳、 「沒有人是局外人」  33
第二節 藝術起義  37
第四章 凱道運動場  47
第一節 進入/回到美術館  47
壹、 2018台北雙年展  47
貳、 行動之於文件  50
第二節 創造性實踐者  59
第五章 結論  61
參考文獻  65

參考文獻
中譯部分
An, Kyung、Cerasi, Jessica(2018)。誰怕當代藝術!(Who's Afraid of Contemporary Art?:An A to Z Guide to the Art World)(金振寧譯)。臺北,典藏藝術家庭。
Bishop, Claire(2015)。人造地獄:參與式藝術與觀看者政治學(ARTIFICIAL HELLS: Participatory Art and the Politics of Spectatorship)(林宏濤譯)。臺北,典藏藝術家庭。
Bourriaud, Nicolas(2013)。關係美學(relational aesthetics)(黃建宏譯)。北京,金城。(原著出版於1998)
Carrol, Alison(2002)獨立策展人(Independent Curator: a guide for the employment of independent curators)(桂雅文譯)。臺北,五觀藝術管理。
Danto, Arthur(2010)。在藝術終結之後:當代藝術與歷史藩籬(After The End of Art: Contemporary Art and The Pale of History)(林雅琪、鄭惠雯譯)。臺北,麥田。
Graham, Berly、Cook, Sarah(2016)。重思策展:新媒體後的藝術(Rethinking Curating: Art after New Media)(龍星如譯)。北京,清華大學。
George, Adrian(2017)。策展人工作指南(The Curator’s Handbook)(王盛智譯)。臺北,典藏藝術家庭。
Helguera, Pablo(2018)。社會參與藝術的十個關鍵概念(Education for Socially Engaged Art: A Materials and Techniques Handbook)(吳岱融、蘇瑤華譯)。臺北,臺北藝術大學。(原著出版於2011)
Kester, Grant(2006)。對話性創作:現代藝術中的社群與溝通(Conversation Pieces:Community+Communication in Modern Art)(吳瑪悧、謝明學等譯)。臺北,遠流。
Lacy, Suzanne(2004)。量繪形貌:新類型公共藝術(Mapping the Terrain: New Genre Public Art)(吳瑪俐等譯)。臺北,遠流。
Miessen, Markus(2012)。參與的惡夢:作為一種批判性的中立實踐模式(The nightmare of participation: crossbench praxis as a model of criticality)(翁子健譯)。北京,金城。(原著出版於2010)
Obrist, H.U. (2015)。策展簡史。臺北市:典藏藝術家庭。(原文書籍出版於2009)
南條史生(2004)藝術與城市:獨立策展人十五年的軌跡,潘廣宜、蔡清雯譯。臺北市,田園城市。
暮澤剛巳(2011)。當代藝術關鍵詞100,蔡清雯譯。臺北市,麥田。(原著出版於2009)

中文部分
Namoh Nofu Pacidal(2018)。從原住民族主權的角度看原住民族運動,原運三十年:回顧與前瞻。花蓮,臺灣原住民族研究學會。
方偉達(2018)。人文社科研究方法。臺北:五南。
尤哈尼.伊斯卡卡夫特(2018)。我們還有夢嗎?原住民族運動的觀察與反思,原運三十年:回顧與前瞻。花蓮,臺灣原住民族研究學會。
何明修(2005)。社會運動概論。臺北:三民。
呂佩怡(2015)。臺灣當代藝術策展二十年。臺北,典藏藝術家庭。
吳和堂(2009)。教育論文寫作與實用技巧。臺北,高等教育。
林志明(2006)。展覽-城市-台灣:由CO2到CO4,CO4台灣前衛文件展。臺北,文化總會。
林志銘(2017)。黑色.公共藝術論。新北,暖暖書屋。
林宏璋(2018)。策展詩學:教育、諸眾與民主之後。新北,暖暖書屋。
林益仁(2019)。傳統領域,劃出回家的路:為傳統領域夜宿凱道day 700+ 影.詩。臺北,子皿。
林崇熙(2019)。館長序,迫力.破力:戰後臺灣社會運動特展。臺南,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林平(2018)。序言,2018台北雙年展導覽手冊。臺北,臺北市立美術館。
姚瑞中(2005)。什麼是當代藝術雙年展?,流浪在前衛的國度:和藝術家一起上路,體驗當代藝術的叛逆與美感。臺北,大塊文化。
姚瑞中(2010)。百日維新2007卡賽爾文件展,逛前衛-全球雙年展晃遊。臺北,典藏藝術家庭。
南美瑜主編(2019)。劃出回家的路:為傳統領域夜宿凱道day 700+ 影.詩。臺北,子皿。
高千惠(2019)。當代藝術生產線:創作實踐與社會介入的案例。臺北:典藏藝術家庭。
馬耀.比吼(2018)。土地、文化是做主人的先決條件,原運三十年:回顧與前瞻。花蓮,臺灣原住民族研究學會。
徐文瑞主講(2018)。什麼是好展覽?論策展意識,影像軌跡.策展美學:春之當代藝論2015-2016。臺北:典藏藝術家庭。
馬琳編著(2014)。展覽改變藝術:策展的可能性。上海,上海大學。
陳雅文(1995)。圖書館學與資訊科學大辭典。臺北,漢美。
黃海鳴(2007)。另一種「跨領域藝術嘉年華」的操作:在多元藝術社群與多元小眾間建立交流合作平台的技術,藝術與公共領域:藝術進入社區。臺北:遠流。
曾曬淑(1999)。Joseph Beuys的藝術理論與人智學。臺北,南天。
曾婉琳等(2019)記「戰後臺灣社會運動特展」共同而有區別的責任,迫力.破力:戰後臺灣社會運動特展。臺南,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董維琇(2019)。美學逆襲:當代藝術的社會實踐。臺北,藝術家。
路況(2006)。藝術!一種置入性的體驗,CO4台灣前衛文件展。臺北,文化總會。
臺北市立美術館(2018)。2018台北雙年展導覽手冊。臺北,臺北市立美術館。
羅森豪(2004)。「文件」-調配文化土壤的基礎工程,CO2台灣前衛文件展。臺北,文化總會。

雜誌期刊
Jennifer Higgie(2013)。藝術、政治與行動主義,藝術家,455期,頁176。
李綺華(2008)。如何閱讀卡賽爾文件展?,二十一世紀雙月刊,107期,頁101-104。
林文玲(2005)。翻轉漢人姓名意像:“請問‘蕃'名”系列影片與原住民影像運動,台灣社會研究季刊,58期,頁85-134。
吳瑪悧(2013)。以藝術黏合生活的縫隙,對談! 公眾. 實踐. 藝術,香港康樂及文化事務署,頁 17。
莎瓏.伊斯哈罕布德(2016)。原住民族轉型正義的普及化運動-以「原轉小教室」為例,臺灣原住民族研究學報,第6卷第4期,頁151。
張婉真(2016)。策展非物質—兩個機構史展覽的比較研究,博物館學季刊,30卷4期,頁55
鄭惠文(2012)。從樹梅坑溪環境藝術行動談新類型公共藝術的展示與評論問題,南華學報,4期,頁 19。
編輯留言板(2013)。當藝術成為行動的力量,藝術家,455期,頁130。

網站部分
呂佩怡(2015)。轉向「藝術/社會」:社會參與藝術實踐研究。2018年1月13日,取自http://www.ncafroc.org.tw
吳介祥(2019)。台北雙年展_(一)美術館做為庇護區?。2020年5月20日,取自https://talks.taishinart.org.tw/juries/wch/2019013001
花蓮山石年團隊(2019)。一場寧靜的戰役--【花蓮山石年環境映像文件展】募資計畫。2020年5月21日,取自https://www.flyingv.cc/projects/21072?fbclid=IwAR1kUyQAJFEQ34n4SfSC9BsxjiAiBqsvgXYnQY4SjPDslWWLSOYsbFjRNk4
第十三屆台新藝術獎:第一季提名名單(2014)。2019年9月9日,取自https://talks.taishinart.org.tw/award/bulletin/7b2c53414e095c4653f065b085dd8853734e-7b2c4e005b6363d0540d540d55ae
張玉音(2018)。2018台北雙年展內容首公開:美術館如何作為一個生態系統的引擎。2020年04月25日,取自https://artouch.com/news/content-2090.html
張玉音(2019)。【策展人的新手村】當臺灣學院承認「策展」學門,機構內的策展職缺卻是屈指可數 國際/臺灣策展教育比較篇。2020年06月05日,取自https://artouch.com/view/content-11754.html
劉曉蕙、鍾寶珠、潘朝成(2018)。花蓮山石年募資宣傳影片。2020年5月21日,取自https://www.youtube.com/watch?v=Pd5fglSy8xM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2019)。迫力.破力:戰後臺灣社會運動特展。2020年5月22日,取自https://the.nmth.gov.tw/nmth/zh-TW/Theme/GetSpecialDetail/18b1d3cd-b8bc-4703-8f83-da172a10f7c2
嚴瀟瀟(2018)。2018台北雙年展搶先問:專訪策展人吳瑪悧、范切斯科.馬納克達。2020年04月25日,取自https://artouch.com/people/content-155.html


碩博士論文
張裴雯(2009)。原住民當代藝術之策展探討。未出版碩士學位論文,國立東華大學民族藝術研究所,花蓮。
黃孟雯(2010)。藝術作為社會行動實踐的模型:以鄭淑麗的「派樂西王國」為例。未出版碩士學位論文,國立臺北大學社會學系碩士班,臺北。
黃雅文(2016)。寂寞之聲:藝術行動展覽之策展與規劃。未出版碩士學位論文,國立臺北藝術大學文創產業國際藝術碩士學位學程,臺北。
彭佳玲(2015)。臺灣獨立策展人社區實踐類型初探 —自一九九四年至二〇一二年。未出版碩士學位論文,東海大學美術學系碩士班,臺中。
劉宜羚(2013)。公立博物館與原住民當代藝術策展觀點: 高雄市立美術館、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之例。未出版碩士學位論文,東海大學美術學系碩士班,臺中。
賴安芝(2013)。藝術在公共領域的行動與實踐—2008-2012年當代藝術與臺北都市空間議題的交往。未出版碩士學位論文,國立臺灣藝術大學藝術管理與文化政策研究所,臺北。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