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參考文獻 中譯部分 An, Kyung、Cerasi, Jessica(2018)。誰怕當代藝術!(Who's Afraid of Contemporary Art?:An A to Z Guide to the Art World)(金振寧譯)。臺北,典藏藝術家庭。 Bishop, Claire(2015)。人造地獄:參與式藝術與觀看者政治學(ARTIFICIAL HELLS: Participatory Art and the Politics of Spectatorship)(林宏濤譯)。臺北,典藏藝術家庭。 Bourriaud, Nicolas(2013)。關係美學(relational aesthetics)(黃建宏譯)。北京,金城。(原著出版於1998) Carrol, Alison(2002)獨立策展人(Independent Curator: a guide for the employment of independent curators)(桂雅文譯)。臺北,五觀藝術管理。 Danto, Arthur(2010)。在藝術終結之後:當代藝術與歷史藩籬(After The End of Art: Contemporary Art and The Pale of History)(林雅琪、鄭惠雯譯)。臺北,麥田。 Graham, Berly、Cook, Sarah(2016)。重思策展:新媒體後的藝術(Rethinking Curating: Art after New Media)(龍星如譯)。北京,清華大學。 George, Adrian(2017)。策展人工作指南(The Curator’s Handbook)(王盛智譯)。臺北,典藏藝術家庭。 Helguera, Pablo(2018)。社會參與藝術的十個關鍵概念(Education for Socially Engaged Art: A Materials and Techniques Handbook)(吳岱融、蘇瑤華譯)。臺北,臺北藝術大學。(原著出版於2011) Kester, Grant(2006)。對話性創作:現代藝術中的社群與溝通(Conversation Pieces:Community+Communication in Modern Art)(吳瑪悧、謝明學等譯)。臺北,遠流。 Lacy, Suzanne(2004)。量繪形貌:新類型公共藝術(Mapping the Terrain: New Genre Public Art)(吳瑪俐等譯)。臺北,遠流。 Miessen, Markus(2012)。參與的惡夢:作為一種批判性的中立實踐模式(The nightmare of participation: crossbench praxis as a model of criticality)(翁子健譯)。北京,金城。(原著出版於2010) Obrist, H.U. (2015)。策展簡史。臺北市:典藏藝術家庭。(原文書籍出版於2009) 南條史生(2004)藝術與城市:獨立策展人十五年的軌跡,潘廣宜、蔡清雯譯。臺北市,田園城市。 暮澤剛巳(2011)。當代藝術關鍵詞100,蔡清雯譯。臺北市,麥田。(原著出版於2009)
中文部分 Namoh Nofu Pacidal(2018)。從原住民族主權的角度看原住民族運動,原運三十年:回顧與前瞻。花蓮,臺灣原住民族研究學會。 方偉達(2018)。人文社科研究方法。臺北:五南。 尤哈尼.伊斯卡卡夫特(2018)。我們還有夢嗎?原住民族運動的觀察與反思,原運三十年:回顧與前瞻。花蓮,臺灣原住民族研究學會。 何明修(2005)。社會運動概論。臺北:三民。 呂佩怡(2015)。臺灣當代藝術策展二十年。臺北,典藏藝術家庭。 吳和堂(2009)。教育論文寫作與實用技巧。臺北,高等教育。 林志明(2006)。展覽-城市-台灣:由CO2到CO4,CO4台灣前衛文件展。臺北,文化總會。 林志銘(2017)。黑色.公共藝術論。新北,暖暖書屋。 林宏璋(2018)。策展詩學:教育、諸眾與民主之後。新北,暖暖書屋。 林益仁(2019)。傳統領域,劃出回家的路:為傳統領域夜宿凱道day 700+ 影.詩。臺北,子皿。 林崇熙(2019)。館長序,迫力.破力:戰後臺灣社會運動特展。臺南,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林平(2018)。序言,2018台北雙年展導覽手冊。臺北,臺北市立美術館。 姚瑞中(2005)。什麼是當代藝術雙年展?,流浪在前衛的國度:和藝術家一起上路,體驗當代藝術的叛逆與美感。臺北,大塊文化。 姚瑞中(2010)。百日維新2007卡賽爾文件展,逛前衛-全球雙年展晃遊。臺北,典藏藝術家庭。 南美瑜主編(2019)。劃出回家的路:為傳統領域夜宿凱道day 700+ 影.詩。臺北,子皿。 高千惠(2019)。當代藝術生產線:創作實踐與社會介入的案例。臺北:典藏藝術家庭。 馬耀.比吼(2018)。土地、文化是做主人的先決條件,原運三十年:回顧與前瞻。花蓮,臺灣原住民族研究學會。 徐文瑞主講(2018)。什麼是好展覽?論策展意識,影像軌跡.策展美學:春之當代藝論2015-2016。臺北:典藏藝術家庭。 馬琳編著(2014)。展覽改變藝術:策展的可能性。上海,上海大學。 陳雅文(1995)。圖書館學與資訊科學大辭典。臺北,漢美。 黃海鳴(2007)。另一種「跨領域藝術嘉年華」的操作:在多元藝術社群與多元小眾間建立交流合作平台的技術,藝術與公共領域:藝術進入社區。臺北:遠流。 曾曬淑(1999)。Joseph Beuys的藝術理論與人智學。臺北,南天。 曾婉琳等(2019)記「戰後臺灣社會運動特展」共同而有區別的責任,迫力.破力:戰後臺灣社會運動特展。臺南,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董維琇(2019)。美學逆襲:當代藝術的社會實踐。臺北,藝術家。 路況(2006)。藝術!一種置入性的體驗,CO4台灣前衛文件展。臺北,文化總會。 臺北市立美術館(2018)。2018台北雙年展導覽手冊。臺北,臺北市立美術館。 羅森豪(2004)。「文件」-調配文化土壤的基礎工程,CO2台灣前衛文件展。臺北,文化總會。
雜誌期刊 Jennifer Higgie(2013)。藝術、政治與行動主義,藝術家,455期,頁176。 李綺華(2008)。如何閱讀卡賽爾文件展?,二十一世紀雙月刊,107期,頁101-104。 林文玲(2005)。翻轉漢人姓名意像:“請問‘蕃'名”系列影片與原住民影像運動,台灣社會研究季刊,58期,頁85-134。 吳瑪悧(2013)。以藝術黏合生活的縫隙,對談! 公眾. 實踐. 藝術,香港康樂及文化事務署,頁 17。 莎瓏.伊斯哈罕布德(2016)。原住民族轉型正義的普及化運動-以「原轉小教室」為例,臺灣原住民族研究學報,第6卷第4期,頁151。 張婉真(2016)。策展非物質—兩個機構史展覽的比較研究,博物館學季刊,30卷4期,頁55 鄭惠文(2012)。從樹梅坑溪環境藝術行動談新類型公共藝術的展示與評論問題,南華學報,4期,頁 19。 編輯留言板(2013)。當藝術成為行動的力量,藝術家,455期,頁130。
網站部分 呂佩怡(2015)。轉向「藝術/社會」:社會參與藝術實踐研究。2018年1月13日,取自http://www.ncafroc.org.tw 吳介祥(2019)。台北雙年展_(一)美術館做為庇護區?。2020年5月20日,取自https://talks.taishinart.org.tw/juries/wch/2019013001 花蓮山石年團隊(2019)。一場寧靜的戰役--【花蓮山石年環境映像文件展】募資計畫。2020年5月21日,取自https://www.flyingv.cc/projects/21072?fbclid=IwAR1kUyQAJFEQ34n4SfSC9BsxjiAiBqsvgXYnQY4SjPDslWWLSOYsbFjRNk4 第十三屆台新藝術獎:第一季提名名單(2014)。2019年9月9日,取自https://talks.taishinart.org.tw/award/bulletin/7b2c53414e095c4653f065b085dd8853734e-7b2c4e005b6363d0540d540d55ae 張玉音(2018)。2018台北雙年展內容首公開:美術館如何作為一個生態系統的引擎。2020年04月25日,取自https://artouch.com/news/content-2090.html 張玉音(2019)。【策展人的新手村】當臺灣學院承認「策展」學門,機構內的策展職缺卻是屈指可數 國際/臺灣策展教育比較篇。2020年06月05日,取自https://artouch.com/view/content-11754.html 劉曉蕙、鍾寶珠、潘朝成(2018)。花蓮山石年募資宣傳影片。2020年5月21日,取自https://www.youtube.com/watch?v=Pd5fglSy8xM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2019)。迫力.破力:戰後臺灣社會運動特展。2020年5月22日,取自https://the.nmth.gov.tw/nmth/zh-TW/Theme/GetSpecialDetail/18b1d3cd-b8bc-4703-8f83-da172a10f7c2 嚴瀟瀟(2018)。2018台北雙年展搶先問:專訪策展人吳瑪悧、范切斯科.馬納克達。2020年04月25日,取自https://artouch.com/people/content-155.html
碩博士論文 張裴雯(2009)。原住民當代藝術之策展探討。未出版碩士學位論文,國立東華大學民族藝術研究所,花蓮。 黃孟雯(2010)。藝術作為社會行動實踐的模型:以鄭淑麗的「派樂西王國」為例。未出版碩士學位論文,國立臺北大學社會學系碩士班,臺北。 黃雅文(2016)。寂寞之聲:藝術行動展覽之策展與規劃。未出版碩士學位論文,國立臺北藝術大學文創產業國際藝術碩士學位學程,臺北。 彭佳玲(2015)。臺灣獨立策展人社區實踐類型初探 —自一九九四年至二〇一二年。未出版碩士學位論文,東海大學美術學系碩士班,臺中。 劉宜羚(2013)。公立博物館與原住民當代藝術策展觀點: 高雄市立美術館、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之例。未出版碩士學位論文,東海大學美術學系碩士班,臺中。 賴安芝(2013)。藝術在公共領域的行動與實踐—2008-2012年當代藝術與臺北都市空間議題的交往。未出版碩士學位論文,國立臺灣藝術大學藝術管理與文化政策研究所,臺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