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號:guest(3.12.164.204)          離開系統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詳目顯示

以作者查詢圖書館館藏以作者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系統以作者查詢全國書目勘誤回報
作者:釋果選
作者(英文):Guo-Hsuan Shih
論文名稱:助人工作者參與默照禪修團體身心經驗之探究
論文名稱(英文):A study on the experiences of the health care professions' participation in the Silent Illumination meditation group
指導教授:陳淑瓊
指導教授(英文):Shu-Chung Chen
口試委員:郭瓈灩
高金成
口試委員(英文):Li-Yen Kuo
Chin-Cheng Kao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東華大學
系所名稱:諮商與臨床心理學系
學號:610583010
出版年(民國):111
畢業學年度:110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45
關鍵詞:默照禪修身心經驗助人工作者
關鍵詞(英文):Silent IlluminationPhysical and Mental ExperienceHealth and Social Care Professions
相關次數:
  • 推薦推薦:0
  • 點閱點閱:16
  • 評分評分: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
  • 下載下載:11
  • 收藏收藏:0
本研究旨在探究助人工作者參與默照禪修團體之動機、身心經驗及參與團體後的影響。研究對象為公開招募十位助人工作者,8女2男,介於 25-55歲區間。禪修以連續12週,每次2.5小時的週間團體,以及一次二日禪的方式進行。每次團體結束前,自由書寫參與心得,且於第6至7週之間和團體結束後,個別訪談蒐集逐字稿,另有面談逐字稿,作為分析文本,以「內容分析法」進行質性分析。
本研究設計採聖嚴法師所教導之默照禪作為禪修主要內容。研究發現默照禪修對心性的鍛鍊具有以下的功能:一是身心平衡,二是精神穩定,三是智慧心及慈悲心的開發。過程中,助人工作者之身心經驗呈現出「釋放→淨化→轉化」之循環發展,且各層面有不同程度的變化如下:
(一)生理層面:覺知—放鬆—善待—幸福感。
(二)心理層面:內觀—安定—自我調適與接納。
(三)心靈層面:禪的生活化與實踐智慧。
經默照禪修鍛練之身心經驗遷移至日常應用則包括(一)重視生活當下的實踐。(二)超越生命的痛苦,及早做好安老的心理準備。(三)正念重構人際間的我—汝關係。(四)引導自己調息才能影響受助者。
本研究並對上述結果提出建議。



關鍵字:默照禪修、身心經驗、助人工作者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investigate the motivation, changes in physical and mental experience of Health and Social Care Professions participanting a Silent-Illumination meditation group, and with further impact after joining the event. The research objects were ten Health and Social Care Professions, recruited unconditionally or randomly, with 8 women and 2 men, and with age between 25 and 55. The study was done in 12 weeks in a row with 2 days per week, and 2.5 hours per day. Before the end of each event, they could prepare written experience about their participation. Between the 6th and 7th week or after the end of the event, the written notes of their interviews were collected, and thes verbatim transcripts of these interviews would be analysed with the Content- Analysis method ( Qualitative Analysis).

The design of this study adopted the Silent-illumination meditation taught by Master Shengyan as the main backbone. Research had found that meditation had the following functions in the training and transforming the mental condition: physical and mental balance, mental stability, and development of wisdom and compassion. During the process, the physical and mental experience of these Health and Social Care Professions present a circular development of "release → purification → transformation", and there are vary degree of changes at each level as follows:

(1) Physiological level: awareness-relaxation-kindness-well-being.
(2) Psychological level: Vipassana - stability - self-adjustment and acceptance.
(3) Spiritual level: the life-changing and practical wisdom of Zen.

The transfer of the physical and mental experience through the meditation practice to daily application includes: (1) the practice of paying attention to the present moment of life. (2) Go through the pain of life and make earlier mental preparations for old age. (3) Mindfulness reconstructs the interpersonal I-others relationship. (4) Controlling oneself by adjusting breath could also influence the recipient ( partitioner ).

Keywords: Silent Illumination, physical and mental experience, Health and Social Care Professions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 2
第二節 研究目的 3
第三節 研究問題 3
第四節 名詞釋義 4
第二章 文獻探討 7
第一節 助人工作之身心經驗 7
第二節 禪修對身心之影響 11
第三節 默照禪的創新及應用 22
第三章 研究方法 33
第一節 研究取向 33
第二節 研究架構 34
第三節 研究程序 35
第四節 研究參與者 36
第五節 研究工具 42
第六節 資料分析 44
第七節 研究信校度檢核 48
第八節 研究倫理 50
第四章 結果與討論 53
第一節 默照禪修團體的形成因緣 53
第二節 助人工作者參與默照禪修團體之身心經驗 61
第三節 助人工作者參與默照禪修團體經驗的日常應用 80
第四節 綜合討論 97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107
第一節 結論 107
第二節 建議與限制 113
中文文獻
柳田聖山(1997)。禪與中國(毛丹青譯)。桂冠。(原著出版年:1992)
聖嚴法師(2018)。如月印空(薛慧儀譯)。法鼓文化。(原著出版年:2002)
聖嚴法師、史蒂文生(2015)。牛的印跡(梁永安譯)。商周。(原著出版年:2001)
德寶法師(2015)。靜的第一堂課:觀呼吸(賴隆彥譯)。城邦。(原著出版年:2001)
釋聖嚴(2009)。無法之法:聖嚴法師默照禪旨要(單德興譯)。法鼓文化。(原著出版年:2008)
Albert, W.S.(1998)。寫作人生的況味(林亞君譯)。圓智。(原著出版年:1996)
Austin, H.J.(2015)。禪與腦:開悟如何改變大腦的運作(朱迺欣譯)。遠流。原著出版年:1998)
Bessel van der Kolk(2017)。心靈的傷,身體會記住(劉思潔譯)。遠足文化。(原著出版年:2015)
Brach, T.(2006)。全然接受這樣的我(江翰雯譯)。橡樹林。(原著出版年:2004)
Capuzzi, D. & Gross, D. R.(2006)。諮商與心理治療:理論與實務(伍育英、陳增穎、蕭景容譯)。桂冠。(原著出版年:2003)
Corey, G.(2016)。諮商與心理治療:理論與實務(修蕙蘭、鄭玄藏、余振民、王淳弘譯;四版)。新加坡商聖智學習。(原著出版年:2016;第十版)
Corey, M. & Corey, G(2013)。助人工作者的養成歷程與實務(黃慈音、謝艾美、楊雅嵐、陳嘉茵、林淑娥、魏心敏、林珮瑾譯;第六版)。新加坡商聖智學習。(原著出版年:2013)。
Csikszentmihalyi, M.(1998)生命的心流:追求忘我專注的圓融生活(陳秀娟譯)。天下文化。(原著出版年:1997)。
Dethlefsen, T., & Dahlke R.(2017)。疾病的希望: 身心整合的療癒力量(易之新譯;修訂版)。心靈工坊。(原著出版年:1990)
McKeen, J. & Wong, B.(2018)。新生命花園(傅馨芳譯)。張老師文化。(原著出版年:2013)
Gethin, R.(2012)。佛教基本通:佛教的修行路徑導覽(賴隆彥譯)。橡實文化。(原著出版年:1998)
Goleman, D. & Davidson, R. J.(2018)。平靜的心,專注的大腦(雷叔雲譯)。天下雜誌。(原著出版年:2017)
Kabat-Zinn, J.(2013)。關於 MBSR 的起源、善巧方便與地圖問題的一些思考(溫宗堃譯)。福嚴佛學研究,8,187-214。(原著出版年:2011)
Kabat-Zinn, J., Davidson, R. & Houshmand, Zara(2012)。禪修的療育力量(石世譯)。晨星。(原著出版年:2012)
Saakvitne, W. & Pearlman, L. A.(2002)。創傷與治療師:亂倫生存者心理治療中的反移情與替代性創傷(洪素珍、楊大和、黃燕珠譯)。五南。(原著出版年:1995)
Shapiro, D.(2019)。身心調癒地圖:探索藏在身體疾病的心靈情緒地圖(邱溫譯;二版)。生命潛能。(原著出版年:2006)
Silverman, D.(2010)。解析質性研究法與資料(田哲榮、司徒懿譯)。韋伯。(原著出版年:2006)
Skovholt, T.(2013)。助人工作者自助手冊(劉小菁譯)。張老師文化。(原著出版年:2001)
Stein, M.(2012)。轉化之旅:自性的追尋(陳世勳、伍如婷譯)。心靈工坊。(原著出版年:1998)
Walsh, R., & Vaughan, F.(2003)。超越自我之道──超個人心理學的趨勢(易之新、胡因夢譯)。心靈工坊。(原著出版年:1993)
Weber, P.R.(1989)。內容分析法導論(林義男、陳淳文譯)。巨流。
Yin, K.R.(2014)。質性研究:從開始到完成(李政賢譯)。五南。(原著出版年:2011)
Yin, K.R.(2014)。質性研究:從開始到完成(李政賢譯)。五南。(原著出版年:2011)
中華電子佛典協會。CBETA 2022.Q1, T09, no. 262, p. 19a27-b6。
王文科、王智宏(2014)。教育研究法。五南。
王石番(1989)。傳播內容分析法──理論與實證。幼獅。
http://www.gaya.org.tw/publisher/fain/pl/pl1-4.htm.
王明雯(1998)。自我基模特性與心理健康之關係暨禪修對兩者的影響歷程之研究──以高中職學生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印順文教基金會推廣中心(2019年12月30日)。心意識之依於身體及緣於外境。印順文教基金會推廣中心。https://yinshun-edu.org.tw/zh-hant/node/25847
佛使比丘(1999)。生命之囚。安慧學苑文教基金會。http://www.gaya.org.tw/publisher/fain/pl/pl1-4.htm.
吳適達(2009)。禪坐的解壓機制研究(未出版未出版博士論文)。國立交通大學。
吳麗娟(2003)。一個諮商員的專業成長:一個「人」的成長──從Human「doing」到Human「being」。中華輔導學報,14,1-30。
李素玲(2009)。諮商師自我照顧經驗之敘說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台南大學諮商與輔導學系。
周文欽、孫敏華、張德聰(2010)。壓力與生活。心理。
林志祥(2005)。12週法鼓八式動禪訓練對女性教師健康體適能和生活壓力的影響(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林金定、嚴嘉楓、陳美花(2005)。質性研究方法:訪談模式與實施步驟分析。身心障礙研究季刊,3(2),122-136。
林俊彥、林宜玄、郭宗賢、郭彥谷、何俐安(2006)。以禪修紓解工作壓力俾建構有效率的人力資源管理。健康管理學刊,4(2),181-194。
林榮春(1998)。靜坐對企業員工情緒管理與人際關係之影響(未出版博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
果谷(2009)。英譯者緒論。載於陳重光(主編),無法之法:聖嚴法師默照禪旨要(頁11-19)。法鼓文化。
洪敬倫(2018)。憂鬱症的正念認知治療:背景,實務與師資培訓。中華團體心理治療,24(2),31-43。
高明(2011)。研究所教育研究法分類題庫。鼎茂。
高淑清(2008)。質性研究的18堂課:首航初探之旅。麗文。
張文光(釋大惠)(2012)。人際互動禪修團體成員的身心體驗與改變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東華大學諮商與臨床心理學系。
郭美菊(2005)。「坐姿八式動禪-身體覺察訓練」對青少年身心覺察能力影響之行動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
陳向明(2002)。社會科學質的研究。五南。
陳金燕(1993)。從諮商員的「自我覺察」(self-awareness)談諮商員教育。輔導季刊,29(3),62-69。
陳彥君(2005)。專業諮商員生涯困境與心理調適歷程之生命故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北師範學院教育心理與諮商學系。
陳劍煌(2013)。聖嚴法師的禪法體認及其對大慧宗杲「話頭禪」與宏智正覺「默照禪」的運用。中正漢學研究,1(總21),93-126。
陳增穎(2010)。負傷的心理師──受苦生命經驗的轉化與實踐之敘說研究(未出版未出版博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
陳曠逸(2003)。靜坐對企業員工自我實現、心流與服務品質之影響(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高雄第一科技大學。
童郁容(2005)。禪坐對有學習禪坐意願大學生心理適應影響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
黃兆芳(2014)。「立姿八式動禪」對國小教師抒壓效果之個案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華梵大學東方人文思想研究所。
黃秀雅(2007)。諮商員的工作危機與自我調適。諮商與輔導,263,10-19。
黃宜敏(1994)。諮商員成為一個人的困境與反省。諮商與輔導,105,10-16。
黃政昌(2003)。心理師的自我照顧與滋養。諮商與輔導,205,36-41。
黃德祥(1986)。輔導人員的「專業枯竭」成因與克服之道。諮商與輔導,12,2-4。
黃德祥(1987)。輔導員的「專業枯竭」與「自我更新」。諮商與輔導,19,8-11。
楊明磊(2000)。資深諮商工作者的專業發展──詮釋學觀點(未出版未出版博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輔導與諮商研究所。
楊淑貞、林邦傑、沈湘縈(2007)。禪坐之自我療癒力及其對壓力、憂鬱、焦慮與幸福感影響之研究。玄奘佛學研究,7,63-104。
楊蓓(2012a)。交心。法鼓文化。
楊蓓(2012b)。默照禪修對心理健康影響之初探。載於聖嚴教育基金會學術研究部(主編),聖嚴研究(第三輯,頁387-416)。法鼓文化。
楊蓓(2016)。默照禪修中促進轉化的慈悲與智慧。載於聖嚴教育基金會學術研究部(主編),聖嚴研究(第八輯,頁285-308)。法鼓文化。
楊蓓(2019)。翻轉人生的禪機。法鼓文化。
溫宗堃(2006)。佛教禪修與身心醫學──正念修行的療癒力量。普門學報,33,9-49。
聖嚴法師(2004)。聖嚴法師教默照禪。法鼓文化。
聖嚴法師(2006)。找回自己。法鼓文化。
聖嚴法師(1999a)。〈宗教行為與宗教現象〉。載於法鼓全集編輯群(編輯),神通與人通(法鼓全集,第三輯,第二冊,頁152-188)。法鼓文化。
聖嚴法師(1999b)。拈花微笑(法鼓全集,第四輯,第五冊)。法鼓文化。
聖嚴法師(2000)。歡喜看生死。天下生活。
聖嚴法師(2005a)。兩千年行腳(法鼓全集,第六輯,第十一冊)。法鼓文化。
聖嚴法師(2005b)。動靜皆自在(法鼓全集,第四輯,第十五冊)。法鼓文化。
聖嚴法師(2005c)。聖嚴法師教禪坐(法鼓全集,第四輯,第九冊)。法鼓文化。
聖嚴法師(2005d)。禪的世界(法鼓全集,第四輯,第八冊)。法鼓文化。
聖嚴法師(2005e)。禪的體驗‧禪的開示(法鼓全集,第四輯,第三冊)。法鼓文化。
聖嚴法師(2005f)。禪門(法鼓全集,第四輯,第十一冊)。法鼓文化。
聖嚴法師(2005g)。禪與悟(法鼓全集,第四輯,第六冊)。法鼓文化。
聖嚴法師(2005h)。禪的生活(法鼓全集,第四輯,第四冊)。法鼓文化。
聖嚴法師(2007)。方外看紅塵。法鼓文化。
聖嚴法師(2008)。真正的快樂。法鼓文化。
聖嚴法師(2009)。聖嚴法師教話頭禪。法鼓文化。
葉健君(2010)。資深諮商心理師自我照顧經驗之探討──從全人健康觀點(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暨南國際大學輔導與諮商研究所。
默照禪(2020年6月15日)。維基百科。https://zh.wikipedia.org/wiki/%E9%BB%98%E7%85%A7%E7%A6%AA
歐用生(1997)。內容分析法。載於黃光雄、簡茂發(主編),教育研究法(頁 229-254)。師大書苑。
潘淑滿(2009)。質性研究:理論與應用。心理。
謝成豪(2011)。無法之法:論聖嚴法默照禪的理論與實踐。世界宗教學刊,93-121。
鍾秋玉(1995)。禪修,自我超越與自我成長──禪修風潮對心理學研究的啟示。載於圓覺文教基金會(主編),第三屆佛學與科學研討會論文集(頁177-203)。圓覺文教基金會。
釋宗白(陳佩鈺)(2011)。諮商心理師參與禪修正念團體的經驗知覺與影響之研究(未出版未出版博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
釋常持(2020)。密集默照禪修經驗對生命意義轉化歷程之探究──以法鼓山聖嚴法師教法為中心(未出版碩士論文)。法鼓文理學院。
釋道禮(2021)。「默默忘言、昭昭現前」— 東亞佛教文化視野下的曹洞宗與默照禪。臺大佛學研究,3,41-98,https://doi.org/10.6727/TJBS.202106_(41).0002
釋惠敏(2006)。心與大腦的相對論。法鼓文化。


英文文獻
Benoit, L. G., Veach, P. & LeRoy, B. (2007). When You Care Enough to Do Your Very Best: Genetic Counselor Experiences of Compassion Fatigue. Jurnal of Genetic Counseling, 16(3), 299-312.
Dimidjian, S., & Linehan, M. M. (2003). Defining an Agenda for Future Research on the Clinical Application of Mindfulness Practice. Clinical Psychology Science and Practice, 10(2), 166 - 171.
Kral,T. RA., Schuyler, B. S., Mumford, J. A., Rosenkranz, M. A., Lutz, A. & Davidson, R. J. (2018). Impact of short- and long-term mindfulness meditation training on amygdala reactivity to emotional stimuli. Neuroimage, 181, 301–313.
Kristeller, L.J. (2003). Mindfulness, wisdom and eating: applying a multi-domain model of mediation effects. Journal of Constructivism In The Human Sciences, 8(2), 107-118.
Lair, S.G. (1996). Counseling the terminallly ill: sharing the journey. Taylor & Francis.
Lal Das, D.K & Bhaskaran, V (eds.). (2008). Content Analysis. A method of Social Science Research. Research methods for Social Work, 173-193.
Lambie, W.G. (2007). The Contribution of Ego Development Level to Burnout in School Counselors: Implications for Professional School Counseling. Journal of Counseling & Development, 85(1), 82–88. https://doi.org/10.1002/j.1556-6678.2007.tb00447.x
Mahoney, J.M. (1997). Psychotherapists' personal problems and self-carepatterns. Professional Psychology: Research and Practice, 28(1), 14-16. https://doi.org/10.1037/0735-7028.28.1.14
Murphy, C.M. (2006). Taming the Anxious Mind: An 8 Week Mindfulness Meditation Group at a University Counseling Center. Personnel and Guidance Journal, 60 (3), 161-163.
O'Halloran, T. M. & Linton, J. M. (2000). Stress on the Job: Self-Care Resources for Counselors. Journal of Mental Health Counseling, 22(4) , 354-364.
Ospina, M. B., Bond, K., Karkhaneh, M., Buscemi, N., Dryden, D. M., Barnes, V., Carlson, L. E., Dusek, J. A., & David, S. K. (2008). Clinical Trials of Meditation Practices in Health Care: Characteristics and Quality. The Journal of Alternative and Complementary Medicine, 14(10), 1199-1213, https://doi.org/10.1089/acm.2008.0307
Perez-De-Albeniz, P., & Holmes, J. (2000). Mediation: Concepts, Effects and Uses in Therapy.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sychotherapy, 5(1), 49-59.
Seligman, M. E. P., Ernst, R. M., Gillham, J., Reivich, K., & Linkins, M. (2009). Positive education: Positive psychology and classroom interventions. Oxford Review of Education, 35(3), 293-311.
SextonL. (1999). Vicarious traumatisation of counsellors and effects on their workplaces. British Journal of Guidance & Counselling, 27(3), 393-403. https://doi.org/10.1080/03069889908256279
Siegel, J. D. (2011). Mindsight: The New Science of Personal Transformation (pp.52). Bantam .
Skovholt, T. M., Grier, T. L. & Hanson, M. R. (2001). Career counseling for longevity: Self-care and burnout prevention stratagies for counselor resilience. Journal of Career Development, 27(3), 167-176.
Thoreson, R. W., Miller, M., & Krauskopf, C. J. (1989). The distressed psychologist: Prevalence and treatment considerations. Professional Psychology: Research and Practice, 20(3), 153–158. https://doi.org/10.1037/0735-7028.20.3.153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