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號:guest(3.140.196.48)          離開系統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詳目顯示

以作者查詢圖書館館藏以作者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系統以作者查詢全國書目勘誤回報
作者:梁聯宣
作者(英文):Lian-Shiuan Liang
論文名稱:社團經驗、社會網絡及自尊對生涯未定向之預測-以臺灣地區大學生為例
論文名稱(英文):The Prediction of Extracurricular Activities, Social Network, and Self-esteem on Career Indecision: A Study on College Students in Taiwan
指導教授:王沂釗
指導教授(英文):Yi-Chao Wang
口試委員:李明霓(李沐齊)
陳淑芬
口試委員(英文):Ming-Ni Lee
Shu-Fen Chen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東華大學
系所名稱:諮商與臨床心理學系
學號:610583014
出版年(民國):109
畢業學年度:108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46
關鍵詞:臺灣高等教育整合資料庫社團經驗社會網絡自尊生涯未定向
關鍵詞(英文):higher education databaseextracurricular activitiessocial networkself-esteemcareer indecision
相關次數:
  • 推薦推薦:0
  • 點閱點閱:37
  • 評分評分: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
  • 下載下載:11
  • 收藏收藏:0
本研究以臺灣高等教育整合資料庫所釋出之2005年之大三學生問卷調查結果作為研究資料,探討大學生的社團經驗、社會網絡及自尊對生涯未定向之預測。以描述統計、平均數差異檢定、皮爾遜積差相關分析及多元逐步迴歸等統計方法,進行資料分析與整理。研究結果發現:(一)就讀技職學校以及每週平均使用網路超過20小時之大學生,其愈有生涯未定向之情形。(二)大學生之社團經驗、社會網絡及自尊愈低,其生涯未定向之程度愈高。(三)大學生之社團經驗、社會網絡及自尊可以顯著預測其生涯未定向,可解釋變異量為16.8%。
針對上述結果,提出大學生應省察個人上網之時間與用途,增加與他人實際的人際往來之主要建議;家長以關懷和協助立場討論生涯議題,鼓勵就讀大學子女勇於探索與嘗試;教師可於課程中設計案例討論做個案教學;生涯諮商實務工作者亦可與導師、職涯發展中心等形成系統性合作,以及蒐集多面向資訊瞭解學生,如評估生涯不確定之類型、留意其上網用途、頻率與在校人際互動等,有效的協助學生之生涯需求。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explore the prediction of extracurricular activities, social network, and self-esteem on career indecision.
The research data based on the survey results released by Taiwan Integrated Higher Education Database from the college juniors in 2005, and was analyzed with descriptive statistics, comparison of means tests, Pearson product-moment correlation coefficient, and multiple regression analysis. The findings were as follows: (1) Career indecision was seen more on the students in technical university and the college students who surf the internet more than 20 hours per week on average. (2) College students were more likely to be indecisive in their career decision-making process if they had less experience in extracurricular activities, social network connections, and self-esteem. (3) From extracurricular activities, social network, and self-esteem, the career indecision of a college student could be significantly predicted. The variance explained by the three factors is 16.8%.
According to these results, the researcher recommends college students aware their purpose and the time spent on internet, increase real interpersonal interaction, and attempt to make career planning during college years. There are also suggestions provided for parents, teachers, and research in the future.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問題 2
第三節 重要名詞解釋 3
第二章 文獻探討 5
第一節 生涯未定向 5
第二節 大學生之社團經驗與生涯未定向 9
第三節 大學生之社會網絡與生涯未定向 12
第四節 大學生之自尊與生涯未定向 14
第三章 研究方法 17
第一節 研究目的與假設 17
第二節 研究架構 17
第三節 研究工具 18
第四節 研究對象 20
第五節 問卷工具 20
第六節 資料處理與分析方法 24
第七節 研究限制 24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討論 25
第一節 研究結果 25
第二節 研究討論 30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35
第一節 結論 35
第二節 建議 37
參考文獻 41
中文部分 41
西文部分 45
中文部分
王秀槐(2002)。人我之際:臺灣大學生的生涯建構歷程。本土心理學研究,17,165-242。
王誕生、宋美妹(2002)。大專學生社團組織發展之研究。學生事務與社團輔導,2,115-127。
王聲偉(2009)。大學生自尊、內外控與生涯適應力之研究。國立嘉義大學輔導與諮商學系碩士論文,嘉義市。
史琇丹(2010)。我國大學生自我概念與生涯決定程度關係之研究。國立臺北科技大學技術及職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北市。
朱勗慈(2007)。臺灣地區大學畢業生生涯選擇相關因素之探討。世新大學經濟學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北市。
江淑瑩(2008)。大學生服務性社團參與、人際關係及人生目標之相關研究。國立臺北教育大學國民教育學系碩士論文,台北市。
利得誠(2011)。生涯抉擇歷程與社團經驗的敘說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碩士論文,台北市。
吳佩熹(2012)。學生就業力、社團參與認同與工作價值觀對其個人與生涯發展傾向影響性之探討-以輔仁大學為例。輔仁大學統計資訊學系碩士論文,新北市。
吳家楹(2005)。北部地區大學院校護理系學生生活壓力、社會支持與憂鬱程度調查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衛生教育學系碩士論文,台北市。
吳琦翎(2014)。臺灣大學生網路學習概念、網路學習方法與網路學習自我效能之研究。中山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高雄市。
呂雅燕(2005)。大學社團參與經驗對其畢業後生涯發展影響之研究-以東吳大學畢業生為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碩士論文,台北市。
李承璋(2015)。大學生有意義的生活、自尊與幸福感之相關研究。國立臺中教育大學諮商與應用心理學系碩士論文,台中市。
李金治、陳政友(2004)。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四年級學生生活壓力、因應方式、社會支持與其身心健康之相關研究。學校衛生,44,1-31。
林杏足(1997)。諮商中當事人自尊改變歷程之分析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輔導學系博士論文,彰化縣。
林家彣(2018)。大學生知覺父母教養方式、生涯自我概念與生涯自我效能之相關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諮商心理與復健諮商研究所碩士論文,高雄市。
林清文(1994)。大學生生涯確定狀態及其因徑模式驗證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輔導研究所博士論文,彰化縣。
林清文(2000)。大學生生涯發展與規畫手冊。臺北:心理。
金樹人(1997)。生涯諮商與輔導。東華:台北。
金樹人、林清山、田秀蘭(1989)。我國大專學生生涯發展定向之研究。教育心理學報,22,167-190。
洪菁苑(2014)。從生涯未定向到自主定向:大學生的生涯探索經驗之敘說研究。國立臺南大學諮商與輔導學系碩士論文,台南市。
徐佩瑜(2009)。社團活動參與經驗對科技大學生畢業生生涯發展之影響。國立臺灣科技大學技術及職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北市。
袁志晃(2002)。生涯未定大學生生涯發展阻力因素之探討。彰化師大輔導學報,23,109-130。
財團法人臺灣網路資訊中心(2005 年7月)。臺灣寬頻網路使用調查報告,2020年5月18日,取自:https://twnic.tw/stat_n.php。
財團法人臺灣網路資訊中心(2010 年1月)。臺灣寬頻網路使用調查報告,2020年5月18日,取自:https://twnic.tw/stat_n.php。
財團法人臺灣網路資訊中心(2015 年5月)。臺灣寬頻網路使用調查報告,2020年5月18日,取自:https://www.twnic.net.tw/doc/twrp/20150901a.pdf。
財團法人臺灣網路資訊中心(2019年12月)。臺灣寬頻網路使用調查報告,2020年5月18日,取自:https://www.twnic.net.tw/doc/twrp/201912a.pdf。
張同廟(主編)(2007)。大專生女性社團負責人暨幹部能力獲得之研究。社團活動理論與實務。台南縣:漢家。
張雪梅(2003)。介入或放手-大學生參與課外活動問題與輔導對策。載於林至善(主編)。學生事務與社團輔導(第四輯,350-366)。台北市:東吳大學。
許雅雯(2009)。大學生社團經驗及其與就業力關係研究-以臺北縣市大學社團學生為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碩士論文,台北市。
許龍君(2003)。大學生社團參與及其人際關係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商業教育學系碩士論文,彰化縣。
郭祐誠(2018)。同儕性別組成對大學科系選擇之影響。經濟論文,46(2),225-261。
陳怡如、餘元傑(2014)。初探來臺陸生之社會支持與生活因應方式-以私立科技大學為例。學校行政雙月刊,92,65-84。
陳思儒(2012)。行政服務品質與學生滿意度之相關研究-以一所私立科技大學為例。東海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台中市。
陳昭雄、林合懋(2005)。大專院校社團幹部參與校園社團活動自我成長認知態度之探討。弘光學報,46,59-78。
彭莉惠、熊瑞梅(2011)。性別信仰對科系與職業選擇之影響:以臺灣為例。社會科學論叢,5(1),86-138。 
彭森明(2008)。臺灣高等教育資料系統之建置及相關議題之探討(3/3):94學年度大三學生問卷(追蹤)(D00087_2)。【原始數據】取自中央研究院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調查研究專題中心學術調查研究資料庫。
彭馨瑩(2006)。學校社團參與對員工早期生涯成功之影響-以高科技產業員工為例。國立中央大學人力資源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桃園縣。
曾建元(2000)。大學通識教育理念與學生社團參與。公民訓育學報,9,265-284。
曾培祐(2011)。大學社團負責人領導經驗與影響因素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碩士論文,台北市。
游秋怡﹙2008﹚。臺灣地區大專院校畢業生證照持有對初職與薪資影響。佛光大學社會學系碩士論文,宜蘭縣。
游錦雲、李慧純(2010)。臺灣地區大學生生涯未定向、生涯自我效能感與就業意願之關係探討-以高等教育資料庫為例。國教新知,57(1),26-42。
黃柳逢(2014)。大學生參與服務性社團對於自我管理、人際關係之影響。國立暨南國際大學教育政策與行政學系碩士論文,南投縣。
黃毅志(1998)。社會階層、社會網絡與心理幸福。臺灣社會學刊,21,171-210。 
黃韞臻、林淑惠(2010)。「大專生生活痛苦指數量表」的編製及分析。測驗學刊,57(2),239-267。
楊仕裕(2000)。課外活動中輔導學生自治之探討與展望。訓育研究,39(3),14-27。
楊正誠(2003)。大學生網路成癮、社會支持與生活適應關係之研究。東海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台中市。
楊孟山、林宜玄(2016)。臺灣教育資料的現在與未來。臺灣教育評論月刊,5(7),10-18。
楊極東(1992)。社團活動與民主教育。訓育研究,31(3),2-6。
葉亮吟(2010)。探討大學生社團經驗、人際關係、學業成績對其職涯發展的影響。育達科大學報,23,59-80。
葉紹國、何英奇、陳舜芬(2006,5月)。大一學生的校園參與經驗與收穫自評-淡江、清華、師大三校的比較。高等教育與學生事務國際研討會專輯,392-419。台北市: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董氏基金會(2008年10月6日)。大學生主觀壓力源與憂鬱情緒之相關性調查,2019年11月1日,取自https://www.jtf.org.tw/psyche/melancholia/survey.asp?This=69&Page=1。
董旭英、黃儀娟譯 (2000)。《次級資料研究法》。台北:弘智。(原書 Stewart, D.W.& Kamins, M.A.〔1993〕. Secondary Research: Information Sources and Methods. Sage Publications.)
廖映淳(2013)。大學生完美主義、生涯自我概念與生涯決定困難之相關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諮商心理與復健諮商研究所碩士論文,高雄市。
劉若蘭(2008)。大學生個人因素、校園經驗與多元能力之關係研究-以高等教育資料庫大三學生為例。長庚科技學刊,9,119-134。
劉惠琴(1994)。臺北地區大學生參與課外活動對通識教育相關之研究。行政院國科會八十三年度「科學教育專題研究計畫」成果討論會。
劉樹斐(2000)。自尊的多面向對大學生憂鬱與攻擊行為的影響。國立政治大學心理學系碩士論文,台北市。
蔡文雅(2005)。科技大學學生的壓力與因應策略之研究。私立南台科技大學技職教育與人力資源發展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南市。
蔡玉婷(2013)。大學生社團經驗與未來職場就業力之研究。國立東華大學教育行政與管理學系碩士論文,花蓮縣。
蔡芬芳(1997)。自尊對自利歸因的影響:自我概念內容結構的交互作用。國立臺灣大學心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北市。
蔡勇美、郭文雄(1987)。都市社會學。台北市:巨流圖書。
衛生福利部(2018年10月24日)。長時間使用=網路遊戲成癮?揭開青少年網路遊戲成癮盛行率面紗,2020年3月12日,取自https://www.mohw.gov.tw/cp-16-43926-1.html。
鄧清如、陳昭儀(2010)。國中生社團參與態度與幸福感知相關研究-以北縣一所國中為例。教育心理學報,41(4),703-732。
鄭勝耀、洪志成、侯雅雯(2008)。畢業即就業:大學應屆畢業生成功謀職相關因素之研究。臺灣高教研究電子報,22,1-15。
賴英娟、陸偉明、董旭英(2011)。以結構方程模式探討臺灣大學生自尊,生活目標,希望感及校園人際關係對憂鬱情緒之影響。教育心理學報,42(4),677-699。
薛安(2018)。大學生課外學習經驗與生涯成熟態度之關係研究-以中部地區私立大學為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碩士論文,台北市。
謝亞恆、謝易庭(2009)。社會網絡、重視身材與心理幸福因果模型之建構與檢證:以臺灣地區大學生為例。教育與社會研究,19,83-110。
謝嘉雲(2017)。大學生社會支持、內外控與生活適應相關之研究-以南台科技大學為例。南臺科技大學企業管理系碩士論文,台南市。
簡君倫(2010)。大學生性格類型、生涯自我效能與生涯決定之相關研究。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教育心理與諮商學系碩士論文,新竹市。
魏心怡(2001)。網際網路與心理幸福、學業成績。國立台東師範學院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台東市。

西文部分
Andersson, B.-E., & Strander, K. (2004). Perceptions of school and future adjustment to life: A longitudinal study between the ages of 18 and 25. Scandinavian Journal of Educational Research, 48(5), 459-476.
Cobb, S. (1976). Social support as a moderator of life stress. Psychosomatic Medicine, 38(5), 300-314.
Cooper, D. L., Healy, M. A., & Simpson, J. (1994). Student development through involvement: Specific changes over time. Journal of College Student Development, 35(1), 99-104.
Donnellan, M. B., Trzesniewski, K. H., & Robins, R. W. (2011). Enduring issues and controversies. The Wiley-Blackwell handbook of individual differences, 718-746.
Gordon, V. N. (1981). The undecided student: A developmental perspective. Personnel and Guidance Journal, 59, 433-439.
Gordon, V. N. (1998). Career decidedness types: A literature review. The Career Development Quarterly, 46, 386-403.
Harter, S. (2006). The development of self-esteem. Self-esteem issues and answers: A sourcebook of current perspectives. New York: Psychology Press.
Hartman, B. W., & Fuqua, D. R. (1982). The construct validity of the career decision scale adapted for graduate students. The Vocational Guidance Quarterly, 31, 69-77.
Marchese, T. J. (1990). A new conversation about undergraduate teaching. AAHE Bulletin, 42(9), 3-8.
Marcia, J. E. (1966). Development and validation of ego identity statu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3, 551-558.
Marcia, J. E. (1980). Identity in adolescence. In J. Adelson (Ed.), Handbook of adolescent psychology (pp.159-187). New York: Wiley& Sons.
McDaniels, C., & Gysbers, N. C. (1978). Counseling for career development. San Francisco: Jossey-Bass.
Pascarella E.T. & Terenzini P.T. (2005). How college affects students: A third decade of research. San Francisco, CA: Jossey-Bass.
Rosenberg, M. (1989). Society and the adolescent self-image. Revised Edition. Middletown, CT: Wesleyan University Press.
Rosenberg, M., Schoenbach, C., Schooler, C., & Rosenberg, F. (1995). Global self-esteem and specific self-esteem: Different concepts, different outcomes.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 60, 141-156.
Salomone, P. R. (1982). Difficult cases in career counseling: II-The indecision client. The Personnel and Guidance Journal, 60, 496-500.

Umberson, D., Chen, M. D., House, J. S., Hopkins, K., & Slaten, E. (1996). The effect of social relationships on psychological well-being.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 61, 837-857.
Zuckerman, D. M. (1985). Confidence and aspirations: Self-esteem and self-concepts as predictors of students’ life goal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53, 543-560.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