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號:guest(18.217.147.193)          離開系統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詳目顯示

以作者查詢圖書館館藏以作者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系統以作者查詢全國書目勘誤回報
作者:陳美如
作者(英文):Mei-Ju Chen
論文名稱:靜思語融入幼兒園例行性活動之研究
論文名稱(英文):The Study on Integrating Jing-Si Aphorisms with
指導教授:蔡佳燕
指導教授(英文):Chia-Yen Tsai
口試委員:施淑娟
高傳正
口試委員(英文):Shu-Chuan Shih
Chuan-Cheng Kao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東華大學
系所名稱:幼兒教育學系
學號:610585001
出版年(民國):107
畢業學年度:106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39
關鍵詞:靜思語例行性活動幼兒生活自理能力
關鍵詞(英文):Jing-Si Aphorismsroutine activityyoung childrenself-care ability
相關次數:
  • 推薦推薦:0
  • 點閱點閱:34
  • 評分評分: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
  • 下載下載:22
  • 收藏收藏:0
本研究旨在瞭解靜思語融入幼兒園例行性活動中之教學實施及幼兒實踐情形,並提出教師在教學上的成長與反思。
本研究採質性研究法,以花蓮縣一所私立幼兒園小班的30名新生幼兒為研究對象,進行一學期的質性研究。資料蒐集方式包含上課錄影、觀察記錄、家長回饋、研究者與研究夥伴討論紀錄、以及研究者教學省思等,所蒐集的資料以三角校正法檢驗資料之可信度,並依研究目的加以歸納分析。
本研究的主要發現如下:
一、配合幼兒年齡與適應問題,教學活動從三段式程序漸進至靜思語五段式教學
且靈活調整運用。
二、多鼓勵讚美幼兒有助實踐,但更需家長配合與支持。
三、善加利用繪本和影片對幼兒的影響力,有助加強生活實踐。
四、多練習是生活自理能力上手的基本條件。
五、靜思語貼近生活,幼兒更能靈活運用。
六、透過靜思語融入例行性活動中,提升教師教學的專業成長。
最後根據研究發現與結果,針對幼兒園教師及未來研究者提出具體建議。
This study aims to understand the teaching practice of integrating Jing-Si Aphorisms into preschool routine activities and the practice on young children as well as propose teachers’ growth and reflection on the teaching.

30 young children in a class of a private preschool in Hualien County, as the research objects, are proceeded the qualitative research for one term. The data are collected through class videotaping, observation records, parent feedback, discussion records between researcher and the research partners, and teaching reflection of researcher. The collected data are test the reliability with Triangulation and analyzed according to the research objective.

The major findings in this study contain the followings.
1.To match the age and adaptation of young children, the teaching
activity is prompted from three formal steps to Jing-Si
Aphorisms five formal steps flexibly.
2.Increasing praise for young children could help the practice,
while it requires the coordination and support of parents.
3.The influence of properly utilizing picture books and films on
young children could help reinforce the life practice.
4.Exercise is the basic condition to improve self-care ability.
5.Jing-Si Aphorisms are close of life for the flexible application
of young children.
6.Integrating Jing-Si Aphorisms into routine activities could
enhance teachers’ professional growth.

According to the research findings and results, specific suggestions aiming at preschool teachers and future research are proposed.
謝誌 i
中文摘要 iii
英文摘要 v
目次 vii
圖次 ix
表次 x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研究問題            7
第三節 名詞釋義                 8

第二章 文獻探討                 9
第一節 靜思語的意涵及其教學           9
第二節 靜思語教學之相關研究           17
第三節 例行性活動之意涵與重要性         30

第三章 研究設計與實施              39
第一節 研究方法                 39
第二節 研究場域與參與人員            42
第三節 靜思語融入例行性活動教學設計與實施    46
第四節 研究流程                 48   
第五節 資料蒐集                 50
第六節 資料處理和分析              52
第七節 研究的信實度               54
第八節 研究倫理                 55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討論              57
第一節 靜思語融入幼兒園例行性活動之教學歷程   57
第二節 幼兒例行性活動中生活自理之實踐情形    98
第三節 教師教學之成長與省思           116
第四節 綜合討論                 121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125
第一節 結論                   125
第二節 建議                   128

參考文獻                     131
中文部分                     131
英文部分                     137

附錄ㄧ 家長同意書                139
壹、中文部分
王姵璇(2010)。幼稚園靜思語教學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北教育大
學,台北市。
王端正(2011)。推薦序一。載於釋德傅(主編),靜思語論文輯選(4-12)。花蓮
市:慈濟大學。
王霈瑾(2012)。國民小學教師實施靜思語教學之現況分析(未出版之碩士論文)。
慈濟大學,花蓮市。
田耐青(2003)。喚醒寶寶的天才細胞開啟0~6歲幼兒多元智能。台北:信誼。
何世力(2004)。靜思語教學融入國文科教學之行動研究--以宜蘭縣一所國中為例
(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慈濟大學,花蓮市。
吳佳蓉(2007)。以靜思語教學促進低年級學童建設性思考能力之行動研究(未出版
之碩士論文)。國立東華大學,花蓮縣。
吳政璇(2013)。靜思語內涵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
雄市。
吳瑀嫺(2011)。幼兒生活自理能力與父母教養類型之關聯(未出版之碩士論文)。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台北市。
呂素琴、古宏深(1997)。杏壇飄香。台北:靜思文化。
呂禎娟(2009)。以靜思語輔助國語科情意教學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
台中教育大學,台中市。
李月娥(2002)。慈濟教師應用靜思語教學實施生命教育之質性研究-以台北市一所
國民小學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台北市立師範學院,台北市。
李坤崇(2004)。綜合活動學習領域概論。台北:心理。
李坤崇(2007)。省思教學技巧與實例。教育研究,153,108-120。
李政賢(譯)(2014)。質性研究:設計與計畫撰寫(原作者:Cartherine
Marshall、Gretchen B Rossman)。台北:五南。(原著出版年:1989)
周佩璇(2006)。語言與向心力:證嚴法師與靜思語(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慈濟大
學,花蓮市。
周美芬(2014)。靜思語教學融入中重度智能障礙學生班級經營成效之行動研究(未
出版之碩士論文)。慈濟大學,花蓮市。
幸曼玲等(2015)。幼兒園教保活動課程手冊(上) (下)。台中:教育部及國民學
前教育署。
林佳慧(2007)。靜思語創意教學之行動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
大學,台北市。
林坤慶(2016)。靜思語融入國語情意教學之研究-以人事智能為例(未出版之碩士
論文)。明道大學,彰化。
林怡靜(2009)。靜思語教學對國小學生品格教育成效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
文)。國立臺東大學,臺東市。
林玫瑩(2012)。靜思語教學之研究-以淡水國小實施靜思語教學為例(未出版之碩
士論文)。華梵大學,新北市。
林貞佑(2009)。結合靜思語之情緒教育課程對國小五年級學童情緒智力影響之實
驗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中教育大學,臺中市。
林雅觀(2014)。靜思語融入國小六年級學生品格教育行動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
文)。國立台北教育大學,台北市。
邱琡雅(2006)。台灣母親對幼兒自主的內涵與相關文化信念初探。國立台北教育
大學學報,19(1),139-172。
施淑娟(2016)。推薦序。載於慈大附中附幼教師團隊,小動作、大智慧-生活教
育指導手冊(2-3)。台北市:經典雜誌, 慈濟傳播人文志業基金會。
柯惠真(2016)。生活自理教育介入對中大混齡班幼兒生活自理行為之影響-以臺中
市一所公立國小附設幼兒園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中教育大學,台
中市。
洪素貞(1997)。靜思語緣起。靜思語教學月刊,1,157-158。
洪清一(2006)。身心障礙者教材教法-生活訓練。台北:五南。
徐永能(2006)。靜思語融入國小作文教學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北教
育大學,台北市。
張巧宜(2017)。日常生活教育介入對幼兒生活自理行為之影響-以南投縣一所公立
國小附設幼兒園(未出版之碩士論文)。環球科技大學,雲林縣。
張孝筠(2006,11月)。94學年度國民教育幼兒班教學訪視暨輔導成效評估與改進
之研究。論文發表於2006新竹大學全國幼教輔導學術研討會,新竹市。
張榮攀(2001)。慈濟語彙。台北:慈濟文化志業中心。
教育部(2012)。幼兒教育及照顧法。全國法規資料庫,2017年3月30日取自
http://law.moj.gov.tw/LawClass/LawAll.aspx?PCode=H0070031。
教育部(2012)。幼兒園教保服務實施準則。全國法規資料庫。2018年6月16日取
自http://law.moj.gov.tw/LawClass/LawAll.aspx?PCode=H0070053
教育部(2016)。幼兒園教保活動課程大綱。台北市:教育部。
莊秀貞(2016)。「靜思語融入園藝治療團體輔導方案」對國中高關懷學生自我效
能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慈濟大學,花蓮市。
許玉玲(2014)。運用戲劇融入靜思語教學提升國小二年級學童守法態度之行動研
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郭世任(2014)。靜思語教學融入數學教學之實驗研究-以科學記號為例(未出版之
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郭李宗文、張庭娟(2007)。現代家長在家庭教育中該給孩子什麼?幼教資訊,
198,25-28。
郭怡玲(2006)。運用靜思語教學實施國小品格教育之行動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
文)。銘傳大學,臺北市。
陳乃裕(2007)。靜思語教學的展望與未來。摘自2007 年4 月29 日靜思語教學種
子教室。
陳秀青(2015)。慈濟《靜思語》語言藝術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
範大學,台北市。
陳珮育(2005)。靜思語教學應用於班級經營之行動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
立台北師範學院,台北市。
陳珮雯(2014,6月)。征服4大阻礙,找回孩子的生活力。親子天下。2017年3月
30日取自http://m.parenting.com.tw/article/article.action?
id=5058865
陳健生(2004)。故事講述。香港:商務印書館。
陳淑敏(譯)(2010)。社會人格發展(原作者:David R. Shaffer)。台北:
華滕文化。(原著出版年:1979)
陳凱筑(2011)。祖孫互動關係及其對幼童在校生活自理能力之影響(未出版之碩士
論文)。國立中正大學,嘉義縣。
陳蓓燕(2007)。靜思語教學推動全校品格教育之行動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
台北市立教育大學,台北市。
陳麗鈴(2014)。靜思語教學對幼兒園教師教學之影響-以臺北市幼兒園為例(未出
版之碩士論文)。華梵大學,新北市。
單偉儒(1999)。與您預約跨世紀英才。台北:蒙特梭利文化。
彭儀華(2006)。提升中班幼兒教室內生活自理技能之研究。新竹縣教育研究期
刊,6,225-260。
曾月照(2002)。視覺提示策略對國小自閉症學生生活自理學習成效之研究(未出版
之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嘉義縣。
曾錫閔(2011)。靜思語教學融入數學教學之行動研究—以新北市一所高中為例(未
出版之碩士論文)。慈濟大學,花蓮市。
黃勤雄(2007)。靜思語教學促進幼兒品格教育(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
學,嘉義市。
黃瑞琴(2004)。質的教育研究方法。台北市:心理。
黃麗凌(2015)。運用靜思語教學於生命教育之研究-以新北市某國小三年級學童為
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世新大學,新北市。
慈濟北區教師聯誼會(2013)。大愛引航-引航希望教師手冊(幼教版)。台北
市:慈濟傳播人文志業基金會。
慈濟教育(2000)。大愛的教育-靜思語教學概說。台北市:慈濟教育聯誼會。
慈濟教育功能團隊(2016)。大愛引航:靜思語教學指引(幼教版)。台北:慈濟人
文。
慈濟教師聯誼會(1999)。大愛引航---國民小學靜思語教學指引(1-12冊)。臺北
市:靜思文化。
慈濟教師聯誼會(2002)。大愛引航—幼稚園版兒歌讀本(幼稚園大、中、小班6
冊)。台北:靜思文化志業有限公司。
慈濟教師聯誼會(2002)。大愛引航—靜思語教學指引(幼稚園大、中、小班6
冊)。台北:靜思文化志業有限公司。
慈濟教師聯誼會(2004)。大愛引航慈濟人文課本教學指引。台北:靜思文化。
楊雅惠(2007)。Aristotle<尼克馬科倫理學>的幸福、德行與習慣觀對幼兒品德
教育之蘊義。幼兒教育,287,5-15。
葉美娟(2014)。多媒體靜思語教材融入國民小學對品德教育之影響研究(未出版之
碩士論文)。大葉大學,彰化縣。
葉鶯(2009)。靜思語教學情境探索—以國小高年級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
立新竹教育大學,新竹市。
鄒欣芸(2006)。靜思語教學對國民小學兒童自我概念、人際關係與生命意義之影
響(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慈濟大學,花蓮市。
廖美菁(2010)。實施靜思語教學改善班級經營成效之行動研究—以花蓮某高中職業
科三年級學生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慈濟大學,花蓮市。
廖草雲(2010)。幼兒日常生活教育實施成效之研究-以東部一所公立幼稚園為例
(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東華大學,花蓮縣。
廖梅玉(2010)。靜思語教學融入幼兒班級經營之行動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
國立台北教育大學,台北市。
翟方妤(2015)。靜思語教學運用在國中學生品格教育學習成效之行動研究(未出版
之碩士論文)。慈濟大學,花蓮市。
劉佑星(2001)。實施靜思語教學的實務探討。慈濟大學教育實習輔導通訊—慧命的
磐石,4,3-7。
劉佑星(2011)。靜思語教學的課程理論與實務探討。載於釋德傅(主編),靜思語
論文輯選(246-295)。花蓮市:慈濟大學。
劉佑星(2013)。序。載於慈濟北區教師聯誼會(主編),大愛引航,引航希望小學
版教師手冊(2-3)。臺北市:慈濟傳播人文志業基金會。
蔡佳玲(2014)。原住民幼兒生活經驗與幼兒園生活教育之研究-以花蓮縣一所原住
民幼兒園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東華大學,花蓮縣。
潘淑滿(2003)。質性研究:理論與應用。台北市:心理。
潘慧玲(2004)。緒論:轉變中的教育研究觀點。載於潘慧玲(主編),教育研究的
取徑:概念與應用(1-34)。台北市:高等教育。
鄭凱文(2011)。調御生命之良方。載於釋德傅(主編),靜思語論文輯選(74-
116)。慈濟大學,花蓮市。
謝銘峰(2006)。慈大附中實施靜思語教學之學校本位課程發展研究(未出版之碩士
論文)。慈濟大學,花蓮市。
魏雲詠(2014)。靜思語融入體育教學增進高中生人際關係之行動研究(未出版之碩
士論文)。國立東華大學,花蓮縣。
釋德傅(2009)。靜思語第三集。台北市:慈濟文化。

貳、英文部分
Bogdan, R. C., & Biklen, S. K. (1982). Qualitative research for
education: An introduction to theory and methods. Boston:
Allyn and Bacon.
Cronin, M. (1996). Life skills curricula for students with
learning disabilities: A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 Journal of
Learning Disabilities, 29(1), 53.
Goudas, M., Dermitzaki, I., Leondari, A., & Danish, S. (2006). The
effectiveness of teaching a life skills program in a physical
education context. European Journal of Psychology of Education
- EJPE (Instituto Superior de Psicologia Aplicada), 21(4),
429-438.
Junge, S. K., Manglallan, S., & Raskauskas, J. (2003). Building
life skills through afterschool participation in experimental
and cooperative learning. Child Study Journal, 33, 165-174.
Mastropieri, M. A. & Scruggs, T. E. (1994). Effective instruction
for special education(2nd ed.). Austin, TX: PRO-ED.
McAllister, R., & Gray, C. (2007). Low vision: Mobility and
independence training for the early years child. Early Child
Development & Care, 177(8), 839-852.
Rubin, S., Chan, F., & Thomas, D. (2003). Assessing changes in
life skills and quality of life resulting from rehabilitation
services. Journal of Rehabilitation, 69(3), 4.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1999). Parents in life skills
education. Geneva, Switzerland: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Department of Mental Heath.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