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號:guest(3.149.254.140)          離開系統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詳目顯示

以作者查詢圖書館館藏以作者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系統以作者查詢全國書目勘誤回報
作者:李佳蓉
作者(英文):Chia-Jung Li
論文名稱:國小資賦優異教師情意教育課程教學思考之研究
論文名稱(英文):A Research on the Teaching Thinking of Affective Education Curriculum for Gifted Teachers in Elementary Schools
指導教授:蔣明珊
指導教授(英文):Ming-Shan Chiang
口試委員:羅廷瑛
王淑惠
口試委員(英文):Ting-Ying Luo
Shu-Hui Wang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東華大學
系所名稱:特殊教育學系
學號:610586002
出版年(民國):111
畢業學年度:110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56
關鍵詞:資賦優異情意教育課程教學思考
關鍵詞(英文):GiftedAffective Education CurriculumTeaching Thinking
相關次數:
  • 推薦推薦:0
  • 點閱點閱:11
  • 評分評分: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
  • 下載下載:14
  • 收藏收藏:0
本研究的主要目的為探究國小資賦優異教師情意教育課程的教學思考,研究參與者為兩位任教於國小分散式一般智能資優資源班之正式教師,採半結構式訪談進行資料蒐集。主要研究結果如下:
一、國小資賦優異教師情意教育課程教學前的思考
(一)在教學信念方面:兩位教師之教學信念基本上是相同的,皆以「預防」為觀點,其中豪豪老師更以讓學生正向發展為最終目標。
(二)在情意教育課程比重方面:兩位受訪教師的情意教育課程在整體資優教育課程所佔的比重都頗高,且都認同「以身作則」的重要。
(三)在課程設計方面:兩位教師課程規劃時間都相當長,課程內容設計都是有架構的,取材於日常生活中,也會依學生需求、年段、突發狀況進行「動態式」的調整,且都是有系統的依循序漸進、由淺入深原則去進行設計。同時也都贊同十二年國教新課綱特殊需求領域情意發展的內容,認為可作為資優教師在設計、編撰課程的參考,亦能檢視、補足課程內容的不足之處。兩位教師情意教育課程目標皆涵蓋了解自我、發展自己的潛能、建立自信心、問題解決能力、理解並尊重個別差異、壓力調適、發展合宜的人際互動、自我探索興趣及未來。而在教學主題上,兩位受訪教師共同都有上到的主題包括:資優特質、自我概念、人際關係與溝通、問題解決能力、壓力調適、生涯規劃等。而不同的主題方面,豪豪老師的主題尚有國際觀與社會責任/參與,蟬蟬老師則有金錢觀、時間管理、家庭適應等。
(四)在排課方面:多以同年段的團體授課為主。
二、國小資賦優異教師情意教育課程教學中的思考
(一)在情境佈置方面:兩位老師都會在教室中進行情境佈置,不過執行方式較不同,豪豪老師會讓學生自由發揮;蟬蟬老師則會張貼每週好話或是學生學習單讓大家欣賞。
(二)在課程實施方面:情意教育課程實施方式都有團體、個別輔導時間,且都會將聯絡本當成溝通媒介之一。兩位教師共同都有使用的教學策略與活動則包括:講述、討論、發表、小組或團體合作。不同的活動方面,豪豪老師尚有閱讀、影片欣賞、故事引導、辯論、桌遊、電影賞析等;蟬蟬老師則有角色扮演、自我省思、親子互動。
(三)對學生個別差異的因應方面:豪豪老師會不斷觀察學生的需求,適時給予輔導;蟬蟬老師則是偏向課堂上直接對分享、發表的內容進行澄清與修正,同時給予個別、團體的教學。
(四)與學生進行互動的方式:兩位老師都會透過發表、分享的方式與學生進行互動,豪豪老師會藉由電影賞析、真實故事、自己的親身經歷和學長姐經驗談來進行團體討論,讓孩子對每個問題進行反思、澄清,並使用對話式辯論做價值澄清;蟬蟬老師著重於孩子們的分享,並給予回饋。
(五)在調整課程方面:兩位教師主要都會以學生狀況為考量,豪豪老師會依學生特性、需求、突發事件或是原預定課程目標不順利時,如課程中學生若對探討的議題不夠理解或是想探究的面向不同時,立即進行課程調整;蟬蟬老師會依學生實際上課狀況,隨時調整課程的腳步。
(六)在教學目標的達成度方面:豪豪老師會讓學生一同制定目標,並與學生、家長、導師及相關人員溝通、討論;而蟬蟬老師設計課程時,就會先預想學生的反應,若分享、反應熱烈則為達成教學目標。
三、國小資賦優異教師情意教育課程教學後的思考
(一)在教學後的省思方面:兩位教師都會花時間進行教學後的個別省思,且將上課情境再重新思考一輪,不過豪豪老師多了一個同儕討論的團體省思,讓其他資優教師一同腦力激盪看是否有更佳的解決方式。
(二)在評量方面:兩位教師都會透過分享及討論或學習單的方式進行評量。
(三)在教學後的調整方面:兩位教師都會在課後依據學生目前所需的能力、需求進行後續的課程調整與安排。
最後,根據研究結果,研究者對國小資優資源班教師及相關人員或單位提出若干建議。
The objective of this study was to explore the teaching thinking of affective education program for the gifted in elementary schools based on the requirements of teachers taught in the decentralized general honor classes for five years with experience or expertise in the related curricular courses, providing two important and well-informed senior teachers on the subject by means of interview to discuss their teaching thinking before, during and after partaking in the affective education courses in elementary schools. The results of analysis were shown as follows:
A. The teaching thinking before affective education program for the gifted in elementary schools
Both teachers adopted the viewpoint of “prevention” as their teaching belief and high proportion of affective courses in the gifted education curriculum, as they all agreed on the importance of “leading by example”. The content design of the courses was structured with dynamic flexibility to adjust in accordance with student needs, grade level, and unexpected situations. The courses would be taught in gradual progression, starting with simple concept to in-depth understanding of subjects. They also agreed with the content required of the Curriculum Guidelines of 12-Year Basic Education in the area of special affective education, which could be supplemented as a reference for teachers in designing and compiling courses, in addition to examining and adding more to the shortcomings of curricular content.
B. The teaching thinking during affective education program for the gifted in elementary schools
Both teachers would prepare the scenario and setting in classroom beforehand, but they varied in implementing the teaching, including both group consultation, individual counseling and the use of parent-teacher communication log as one of the ways for information exchange. As for the interaction with students, they mostly relied on students commenting in class, and they would also adjust the courses based on students’ different mastery level and their achievement of the course objectives.
C. The teaching thinking after affective education program for the gifted in elementary schools
Both teachers would take time to do individual reflection after each class to replay the moments, but the teacher, Hao, would further engage a peer discussion with other honor teachers to brainstorm for better solution to teaching approach.
Lastly, according to the research results, the author would like to propose some suggestions to elementary school teachers on education for the gifted and other related departments of education, as well as for future research on the subject.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待答問題  3
第三節 名詞釋義  4
第二章 文獻探討  7
第一節 資優生身心特質、情緒困擾與需求  7
第二節 情意、情緒的相關理論與研究  11
第三節 國小資賦優異學生情意教育的內涵  20
第四節 教師教學思考與相關研究  39
第三章 研究方法  49
第一節 研究方法的選取  49
第二節 研究對象  50
第三節 研究工具  52
第四節 資料處理與分析  54
第五節 研究檢核  56
第四章 結果與討論  59
第一節 豪豪老師情意教育課程教學思考  59
第二節 蟬蟬老師情意教育課程教學思考  92
第三節 兩位教師情意教育課程教學思考之異同處  122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137
第一節 研究結論  137
第二節 研究限制  139
第三節 研究建議  139
參考文獻  145
附錄  157
中文部分
王盈琇(2021)。國小資優班情意發展課程素養導向檢核指標建構之研究(未出版的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市。
王琡棻(2011)。國小資優學生認知–情意交織特質之分析及其介入方案成效之研究(未出版的博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王意中(2016)。資優生教養的頭痛問題。臺北市:寶瓶。
何雅婷(2010)。CSCH情意課程對促進國小資優學生利社會行為之質性研究(未出版的碩士論文)。臺北市立大學,臺北市。
余季容(2015)。應用正向心理特質情意教學方案對國小資優學生正向意義學習成效之研究(未出版的博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市。
吳昆壽(2011)。資優教育概論(第二版)。新北市:心理。
吳武典(2001)。資優學生的適應類型與心理輔導。測驗與輔導,166,3481-3484。
吳俊達(2017)。國民小學一般智能資優生情緒智能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義守大學,高雄市。
吳盈瑩(2000)。情緒教育融入國小國語科之教學研究─以國小四年級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東華大學,花蓮縣。
吳香蘭(2011)。國小體育專家教師與生手教師教學行為及教學思考之比較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體育大學,桃園市。
呂錦珍(2015年4月)。舊金山紐葉樺私校:用EQ造就真正的資優生。親子天下雜誌,5。取自https://www.parenting.com.tw/article/5045990
李乙明(1999)。高中數理資優班學生情緒智力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市。
李宜蓁(2018年1月)。2017心理健康十大新聞出爐:情殺、資優生跳樓上榜-分數以外的事更重要。親子天下。取自https://www.parenting.com.tw/article/5076063
李雅燕(2016)。國小體育新手教師與經驗教師教學思考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李選(2003)。情緒護理。臺北市:五南。
身心障礙及資賦優異學生鑑定辦法(2013年9月2日)。
卓佩玲(1999)。國民中學實習教師教學思考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周天賜(1988)。情意教學目標的理論及其評論方法。中國測驗學會年刊,35, 167-180。
林仁和(2000)。與情緒共舞—掌握與開發你的情緒潛力。臺北市:新視野。
林佳瑩(2006)。國小資優生利社會行為與情緒智力之研究(未出版的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市。
林孟涵(2007)。國小資優班學生情緒能力與利社會行為關係之研究(未出版的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大學,臺南市。
林建福(1999)。情緒教育的哲學省思。歐美研究,29,119-151。
林秋吟(2016)。國小中年級一般智能資優資源班全人藝術教育之行動研究─以情意課程為例(未出版的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嘉義市。
林書瑜(2014)。國小資優生個人情意特質傾向之探究(未出版的碩士論文)。臺北市立大學,臺北市。
林進材(1997)。教師教學思考─理論、研究與應用。高雄市:復文。
林進材(2004)。教學原理。臺北市:五南。
林嘉琦(2009)。國小音樂資優班團體課程能力指標建構之研究(未出版的碩士論文)。國立花蓮教育大學,花蓮市。
林慧青(2017)。國小資優學生與普通學生認知—情意交織特質之調查研究(未出版的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林慧蘭(2002)。國小資優班與普通班學生內外控信念與情緒智力之相關研究(未出版的碩士論文)。臺中師範學院,臺中市。
花敬凱譯(2009)。Barbara Clark著。啟迪資優-如何開發孩子的潛能。新北市:心理。
邱郁芳(2008)。國小學生認知-情意交織特質、資優行為特質及自我效能之研究(未出版的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市。
邱維貞、賴翠媛(2012)資優學生情緒智力與輔導。桃竹區特殊教育,19,9-16。
金乃儀(2005)。情緒教育課程對國小高年級兒童自我概念影響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北市立教育大學,臺北市。
侯禎塘、張妤婷、曹傑如(2010)。臺灣中區國小資優生情緒智力與其相關因素之研究。臺中教育大學學報,24(1),195-219。
施偉隆(2002)。教師教學思考歷程之價值觀-以一位國小教師為例(未出版的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嘉義市。
洪慧津(2004)。國小數學資優生和一般生數學解題的創造力與情意之探究(未出版的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學院,臺北市。
紀柔安(2015)。台北地區國中音樂才能班學生情緒智力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未出版的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胡秋萍(2004)。國小資優生家庭環境及情緒智力相關之研究(未出版的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嘉義市。
唐淑華(2004)。論學業面向的情意教學目標及其內容。研習資訊,21(5),17-38。
徐高鳳(1991)。情感教育課程對國小兒童自我概念影響之實驗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紐文英(2015)。質性研究方法與論文寫作二版。臺北市:雙葉。
國立編譯館(2000)。教育大辭書。臺北市:文景。
張春興(1989)。張氏心理學辭典。臺北市:東華。
張春興(1992)。張氏心理學辭典。上海市:辭書。
張春興(1995)。張氏心理學辭典(二版)。臺北市:東華。
張美惠譯(1996)。EQ(原作者:Goleman Daniel)。臺北市:時報。
張益勤(2014年4月)。在0.1秒內壓住怒氣 5種有效的情緒教學。親子天下雜誌,55。取自https://www.parenting.com.tw/article/5057298
張淑玲(2005)。情緒教育課程對提昇國小資優生情緒智力之研究(未出版之 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市。
張富湖(2002)。情緒教育課程對提升國中學生情緒智力效果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屏東市。
張雅萍(2007)。國中資優生情緒智力與問題解決態度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 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張鳯如(2011)。在普通班運用區分性教學實施情意教育的行動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中教育大學,臺中市。
張錦弘(2003年01月23日)。忽略情意教育 資優教育缺點。聯合報。
教育局(2010)。編制校本資優課程教師培訓教材套:情意教育。香港:教育局。
教育局(2019)。資優生的情意教育。香港:教育局。
教育部(2013)。新修訂完成高中教育階段特殊教育課程綱要。臺北市:教育部。
教育部(2017)。資賦優異相關之特殊需求領域課程綱要草案。臺北市:教育部。
教育部(2019)。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資賦優異相關之特殊需求領域課程綱要。臺北市:教育部。
教育部(2019)。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總綱。臺北市:教育部。
教育部(2021)。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取自https://dict.revised.moe.edu.tw/index.jsp
梁心怡(2003年01月23日)。資優生求助張老師的不少。民生報。
梁靜珊(1997)。情緒教育課程對國小資優生情緒適應行為之效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北市立師範學院,臺北市。
莊佩真(2001)。學前教師教學思考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許芳菊(2017年5月)。都是情緒惹的禍。親子天下雜誌,5。取自https://www.parenting.com.tw/article/5020510
郭生玉(2012)。心理與教育研究法。新北市:精華。
郭肈盛(2009)。國中數理資優生正向心理情意教育方案發展與成效之分析(未出版的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郭靜姿(2000)。談資優學生的特殊適應問題與輔導。資優教育刊,75,1-6。
郭靜姿(2003年4月)。從資優生特質研究談情意輔導需求。「情意思考教學研討會」發表之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中心。
陳文菁(2001)。一位國小教師美感教育教學決定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北師範學院,臺北市。
陳志平、孟瑛如(2005)。多元評量結合情緒輔導對慈輝班學生情緒智力與學校生活適應之效果研究。特殊教育研究學刊,28,25-48。
陳佳雯(2008)。談資優學生的輔導需求與策略。特教通訊,39,1-6。
陳坤益(2005)。國小資優學生情緒智力與生活適應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市。
陳彥瑋、楊垂芳(2010)。資優學生情意與輔導。載於廖永堃、蔣明珊、鍾莉娟(主編),與爾偕行─資優教育一本通(47-54頁)。臺北市:教育部。
陳美靜(2017)。淺談國小校園中的情緒教育。臺灣教育評論月刊,6(6),181-184。
陳凌羽(2020)。桌上遊戲融入情意課程教學方案對國小資優生情緒智能之成效研究(未出版的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陳淑貞(2005)。資訊科技融入情意教育之教學思考與決定-以兩位個案教師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嘉義市。
陳聖明(2011)。國中資優生與普通生知情意交織特質、自我效能與幸福感之研究(未出版的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市。
傅茹玲(2004)。高中舞蹈資優班學生情緒智力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中國文化大學,臺北市。
彭昱融(2014年5月)。情緒管理 青少年大課題。天下雜誌,435。取自 https://www.cw.com.tw/article/article.action?id=5000904
曾娉妍(1998)。情緒教育課程對提昇國小學童情緒智慧效果之研究(未出版 之碩士論文)。國立臺中師範學院,臺中市。
黃月霞(1989)。情感教育與發展性輔導。臺北市:五南。
黃品傑、簡維君(2010)。資優學生的身心特質與需求。載於廖永堃、蔣明珊、鍾莉娟(主編),與爾偕行─資優教育一本通(1-6頁)。臺北市:教育部。
黃秋芳(1998)。體育專家教師與生手教師回饋行為與教學思考之比較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黃善貴(2009)。國民小學資優生情緒智力與問題解決態度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市。
黃麗如(2012)。音樂才能班學生情緒智力與生活適應之關係(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台灣首府大學,臺南市。
楊淑芬(2004)。幼稚園教師運用戲劇於教學思考歷程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北市立師範學院,臺北市。
楊琇媛(2007)。青少年文學在國中資優班英語閱讀、創意及情意教學的應用(未出版的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楊肅棟(2011)。教師的教學思考、決定與其實踐知識探究──以一位國小專家教師的閱讀教學為例(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臺南大學,臺南市。
葉姿伶(2011)。情緒教育應用於班級經營之行動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市。
鄒小蘭、陳美芳(2019)。回應十二年國教素養導向之情意發展課程與教學。資優教育季刊,150,1-12。
臺北市資賦優異教育資源中心(2019)。北市概況─資優班實施概況【網路訊息】。取自https://trcgt.ck.tp.edu.tw/Pro/Center/GiftedBrief.aspx
劉慧慧(2002)。國中資優生情緒智力與道德判斷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文)。臺東師範學院,臺東市。
潘裕豐(2000)。談資優學生的情意教育。資優教育季刊,77,1-8。
潘裕豐等人(譯)(2012)。資優教育概論(原作者:Gary A. Davis, Sylvia B. Rimm, Del Siegle)。臺北市:華騰。(原著出版年:2011)
蔡依足(2010)。國小音樂才能班學生實施情緒教育課程之行動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東大學,臺東市。
蔡敏瑛(2015)。國中資優學生情意特質分析及關懷介入方案之成效研究(未出版的博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蔡馥安(2011)。社經地位不利資優生人格特質與社會支持對認知情意交織特質之預測研究(未出版的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蔣明珊(1996)。台北市國小資優資源班課程實施狀況之調查分析(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鄭英建(2007)。資優生的情緒智力發展與情緒教育方案實施成效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致遠管理學院,臺南。
鄭雅慈(2006年06月19日)。資優教育情緒智能並進。蘋果日報。
賴翠媛(2004)。資優兒童教材教法。臺北市:五南。
謝燕珠(2005)。國中音樂資優班學生過度激動特質與社會情意適應之研究(未出版的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鍾聖校(2000)。情意溝通教學理論?從建構到實踐。臺北市:五南。
鍾聖校(2015)。正向心理情意:教與學。臺北市:五南。
鍾德翰(2017)。國民中學資優生家庭教養方式與情緒智力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市。
簡紅珠(1998)。教師教學決定:內涵、思考歷程與影響因素─兼談如何改進教學決定技能。課程與教學季刊,1(4),43-56。
豐佳燕(1995)。資優班情意課程設計。資優教育季刊,54,29-32。
顏巧怡(2009)。高中資優生與普通生認知—情意交織特質、正向支持環境及志願服務傾向之研究(未出版的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蘇岱崙、方翊涵(2015年4月)。情緒力大調查:面對負面情緒,孩子束手無策。親子天下。取自https://www.parenting.com.tw/article/5056995

英文部分
Adams-Byers, J., Whitsell, S. S., & Moon, S. M.(2004).Gifted Students’ Perceptions of the Academic and Social/Emotional Effects of Homogeneous and Heterogeneous Grouping. Gifted child quarterly,48(1),7-20.
Bar-On, R.(2000). Emotional and social intelligence: Insights from the Emotional Quotient Inventory. In J. D. A. Parker(Ed.), The handbook of emotional intelligence(pp. 363–390). San Francisco: Jossey-Bass.
Bate, J., Clark, D., & Riley, T.(2012).Gifted Kids Curriculum: What do the Students Say? Kairaranga,13(2),23-28.
Brendan,C.(2014). Affective Curriculum for Gifted Students in Malaysia: A Recommendation. Journal for the Education of Gifted Young Scientists,2(2),11-21.
Brown, L. A., Bellamy, T., & Sontag, E.(1971).The development and implementation of a public school prevocational training program for trainable retarded and severely emotionally disturbed children. Madison Public Schools, Madison, WI.
Callahan,C, Landrum,M, & Shaklee,B(2001). Aiming for Excellence: Annotations to the NAGC Pre-K-Grade 12 Gifted Program Standards Paperback. Boston: Prufrock Press.
Chen, A., & Ennis, C. D.(1995). Content knowledge transformation: An examination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ontent knowledge and curricula. Teaching & Teacher Education,11(4), 389-401.
Clark & Peterson, P. L.(1986). Teachers’thought process. In M. C. Writtrock (Ed.),Handbook of research on teaching(pp. 255-296). New York: Macmillian.
Clark, C. M., & Yinger, R. J.(1977). Research on teacher thinking.Curriculum Inquiry,7(4),279-304.
Dagley, J.(1987). A new look at developmental guidance: The hearthstone of school counseling. The School Counselor, 35, 102-109.
Elias, M. J.(2001). Easing transitions with social-emotional learning. Principal Leadership,1(7),20-25
Gallagher, J. J.(1985). Educational Strategies for Gifted Students in Secondary Schools. NASSP Bulletin,69(482),17-24.
Greenspan, J. I.(1989). Emotional intelligence. In K. Field, B. J. Cohler, & G. Wool (Eds.). Learning and education: Psychoanalytic perspectives (pp. 209-243). International Universities Press, Inc.
Gumaer, J & Voorneveld, R.(1975). affective education with gifted children. Elementary School Guidance & Counseling,10(2),86-94.
Hammrich, P.L, Bonozo, J, & Berline, D.C.(1990). Schema differences among expert and novice teacher in reflection about teaching. (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ED344 837)
Housner, L. D., & Griffey, D. C.(1985). Teacher cognition: differences in planning and interaction decision making between experienced and inexperienced teachers. Research Quarterly for Exercise and Sport, 56(1), 45-53.
Korthagen, F., & Lagerwerf, B.(1996). Refrain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eacher Thinking and Teacher Behaviour: Levels in learning about teaching.Teachers and Teaching,2(2),161-190.
Krathwohl, David R.(1993)Methods of Educational and Social Science Research: an integrated approach. New York: Longman.
Lazarus, R. S.(2000).How Emotions Influence Performance in Competitive Sports. The Sport Psychologist ,14,229-252.
Lincoln, Y. S., & Guba, E. G.(1985). Naturalistic inquiry. Beverly Hills, CA: Sage.
McHardy, R. J., Blanchard, P. B., & De Wet, C. F.(2009)Ecological Stewardship and Gifted Children. Gifted Child Today,32(4), 16-23.
Plutchik, R.(Ed)(1994).The psychology and biology of emotion. HaperCollins Collins College Publishers.
Renzulli, J. S.(2000). What makes giftedness? Re-examining a definition.In R. Diessner & S. Simmons (Eds.). Notable selections in educational psychology (pp. 373-384). Guilford, CT: Dushkin/McGraw-Hill.
Renzulli, J. S.(2002). Expanding the conception of giftedness to include co-cognitive traits and to promote social capital. Phi Delta Kappan,84,33-40.
Roedell, W. C.(1984). Vulnerabilities of highly gifted children. Roeper Review,6,127-130.
Rule, A. C., & Montgomery, S. E.(2013). Using Cartoons to Teach about Perfectionism: Supporting Gifted Students' Social-Emotional Development. Gifted Child Today,36(4), 254-262.
Salovey, P., & Mayer, J. D.(1990). Emotional intelligence. Imagination, Cognition and Personlity,9(3),185-211.
Scheffler, I.(1991). In praise of the cognitive emotions. London:Routledge Kegan Paul.
Shavelson, R. J., & Stern, P.(1981). Research on teachers’ pedagogical thoughts, judgments,Decisions, and Behavior. Review of Educational Research, 51(4), 455-498.
Silverman, L. K.(1990).Social and Emotional Education of the Gifted: The Discoveries of Leta Hollingworth. Roeper Review, 12(3), 171-178.
Van Tassel-Baska, J.(1994).Comprehensive curriculum for gifted learners. Boston:Allyn and Bacon.
Webb, S.(1994). Troubled and Vulnerable Children: a practical guide for heads. Croner Publications Ltd.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