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號:guest(3.139.67.228)          離開系統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詳目顯示

以作者查詢圖書館館藏以作者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系統以作者查詢全國書目勘誤回報
作者:楊涵
作者(英文):HAN YANG
論文名稱:國小高社經地位家長參與學校事務之個案研究
論文名稱(英文):A Case Study of Elementary School Parents with High Socioeconomic Status Involving in School Affairs
指導教授:陳成宏
指導教授(英文):Cheng-Hung Chen
口試委員:蘇鈺楠
林清達
口試委員(英文):Yu-Nan Su
Ching-Dar Lin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東華大學
系所名稱:教育行政與管理學系
學號:610587004
出版年(民國):108
畢業學年度:107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39
關鍵詞:高社經地位家長家長參與個案研究
關鍵詞(英文):parents with high socioeconomic statusparent involvementcase study
相關次數:
  • 推薦推薦:0
  • 點閱點閱:52
  • 評分評分: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
  • 下載下載:1
  • 收藏收藏:0
本研究旨在瞭解個案學校高社經地位家長參與學校事務之動機、現況、影響。以質性個案研究為取向,運用半結構式訪談及文件蒐集法,研究場域選定東都附小(化名),其家長組成多為高社經地位和高參與學校事務,研究參與者區分為:家長六名、教師三名、行政人員兩名,共十一名研究參與者,本研究結論如下:
壹、家長因自利及利他因素,來參與學校事務
貳、家長勇於表達觀點,但扮演政策諮詢者較少
參、家長運用家庭為本位的參與,但生活輔導多以指導性的為主
肆、家長運用家庭資本,以支持取向協助學校
伍、家庭和學校合作,落實了校方辦學理想,但仍有少數家長干擾校務運作
陸、教師增加了教學資源及視野,但資淺教師的自主權較易受威脅
柒、家長從多處獲得學校資訊,增進教育知能
捌、親師合作對學生的生活常規、學習效能、歸屬感皆有效益
最後,本研究提出若干建議給學校、教師、家長、後續研究做參考。
This study aims to understand the motivation, current situations, and influences of parents with high socioeconomic status involving in case school affairs. In this qualitative case study, semi-structured interview and documentary research are applied, and Dongdu Experimental Primary School ( pseudonym) is selected as the research field where most of the parents present high socioeconomic status and high involvement in school affairs. The research participants contain six parents, three teachers, and two administrators. The research conclusions are summarized as below.
I. Parents involve in school affairs due to self-interest and altruism factors.
II. Parents are brave to express the opinions, but few are playing the role of policy consultant.
III. Parents apply family-based involvement on one hand , but focus on instructive life guidance and counseling on the other.
IV. Parents apply family capital and supportive orientation to assist the school.
V. The cooperation between parents and the school realizes the operational ideal of the school, while few parents come up with interfering in school affairs.
VI. Teachers’ teaching resources and vision are enhanced, but the autonomy of novice teachers could be more easier threatened.
VII. Parents acquire school information from various channels to enhance their education competences.
VIII. Parent-teacher partnership is conducive to students’ daily manners, learning effectiveness, and sense of belongingness.
Finally, several suggestions are proposed in the study as the references for schools, teachers, parents, and relevant research.
中文摘要 i
英文摘要 iii
目錄 v
表目錄 vii
圖目錄 ix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 5
第三節 名詞釋義 5
第四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6
第二章 文獻探討 7
第一節 家長參與之相關概念 7
第二節 家長參與之現況 17
第三節 家長參與之影響 22
第四節 社經地位與家長參與 29
第三章 研究設計與實施 45
第一節 研究策略與資料蒐集方法 45
第二節 研究場域與研究參與者 53
第三節 研究步驟與流程 57
第四節 資料整理與分析 60
第五節 研究信實度 65
第六節 研究倫理 67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討論 69
第一節 個案學校高社經地位家長參與學校事務之動機 69
第二節 個案學校高社經地位家長參與學校事務之現況 75
第三節 個案學校高社經地位家長參與學校事務之影響 97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111
第一節 結論 111
第二節 建議 114
參考文獻 118
中文文獻 118
外文文獻 126
附錄 128
附件一 國內家長參與之相關法源 128
附件二 訪談邀請函(家長部分) 133
附件三 訪談邀請函(教師及行政人員部分) 134
附件四 訪談同意書 135
附件五 訪談大綱(家長部分) 136
附件六 訪談大綱(教師及行政人員部分) 137
附件七 臺灣學術倫理教育資源中心的證明書 138
一、中文文獻
王文科、王智弘(2017)。教育研究法(第十七版)。臺北市:五南。
王永慈、陳昭榮(2011)。貧富家庭教育資源中財務資本之比較研究。臺灣教育社會學研究,11(2),1-45。
王忠舉、林清達(2016年10月)。花蓮縣國民小學校長領導與學校效能關係之研究。簡梅瑩 (主持人),花師教育學院院慶暨2016教育政策與學校經營國際學術研討會,國立東華大學。
王麗雪(2008)。低社經家長參與學校教育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大學。
王麗雲、游錦雲(2005)。學童社經背景與暑期經驗對暑期學習成就進展影響之研究。教育研究集刊,51(4),1-41。
石玲惠(2005)。國小高年級學童知覺婆媳孫之三角關係與情緒困擾之相關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
行政院主計總處(2017)。家戶所得按戶數五等分位之分配。取自 2019 年 6 月27 日,網址 https://win.dgbas.gov.tw/fies/a11.asp?year=106
江民瑜(2006)。國小學生家長參與學校教育行為之影響機制探討:以高雄縣市為例。臺灣教育社會學研究,6(1),41-81。
那昇華、陳木金、洪毓琄(2015)。家長參與對學校經營的啟示。教師天地,197,27-33。
李宜靜(2009)。不同社會階級家長對於家長參與看法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
吳迅榮(2001)。家長參與學校教育的角色。基礎教育學報,10(2)-11(1),13-32。
吳迅榮(2013)。社會階級與家長參與:一個香港的個案研究。當代教育研究季刊,21(3),41-81。
吳明隆(2006)。國小學生學習壓力之研究。正修通識教育學報,3,33-66。
吳明隆(2017)。班級經營:理論與實務(第四版)。臺北市:五南。
吳清山、蔡菁芝(2002)。國民中小學學校社區化的重要理念與實施策略。教育資料集刊,27,157-169。
吳璧如(1998)。教育歷程中家長參與學校教育之研究。國教學報,10,1-36。
吳璧如(2001)。家長參與學校教育:實務工作者與學者看法之分析。教育研究集刊,47,185-214。
吳璧如(2006)。學生對於家長參與學校教育的態度之研究。當代教育研究季刊,14(1),55-92。
吳璧如(2013)。落實家長的教育參與。臺灣教育評論月刊,2(10),77-79。
何瑞珠 (1999)。家長參與子女的教育:文化資本與社會資本的闡釋。教育學報,27(1),233-261。
何瑞珠 (2003)。家校合作與社會資本的創造。香港社會學學報,4,57-85。
何瑞珠(2010)。家庭學校與社區協作:從理念研究到實踐(增訂版)。香港:中文大學。
沈桂枝(2014)。誰來主導學校?現代家長與學校互動關係及啟示。嘉大教育研究學刊,33,55-80。
范綱華(2012,3月)。父母教育期望對青少年憂鬱症狀的影響:情感支持和負面互動關係的中介機制。宣讀於世新大學心理學系主辦之2012年第五屆「社會學與心理學的對話」國際學術研討會,臺北市。
范熾文(2007)。教育績效責任:市場模式及其啟示。中等教育,58(3),26-41。
林天祐(2005)。教育研究倫理準則。教育研究月刊,132,70-86。
林本炫(2005)。紮根理論研究法評介。載於齊力、林本炫(主編),質性研究 方法與資料分析(第二版)(189-218 頁)。嘉義縣:南華大學。
林明地(1996)。學校與社區關係-從家長參與學校活動的理念談起。教育研究,51,30-40。
林明地(1998)。家長參與學校活動與校務:臺灣省公私立國民中小學校長的看法分析。教育政策論壇,1(2),155-187。
林明地(1999)。家長參與學校教育的研究與實際:對教育改革的啟示。教育研究資訊,7(2),61-79。
林明地(2002)。學校社區化在理念與實踐上的發展趨勢。教育資料集刊,27,259-280。
林明地(2007)。教育市場的概念與國民中小學的經營。教育資料與研究雙月刊,79,139-154。
林南(2004)。教育制度與社會資本。教育研究集刊,50(4),1-16。
林俊瑩(2001)。國小學生家長的子女教育期望、民主參與態度與參與學校教育行為關連性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東師範學院。
林振中(2007)。教育市場化的學校公關與學校效能。載於張慶勳(主編),學校公共關係(186-209 頁)。臺北市:五南。
林淑馨(2010)。質性研究:理論與實務。臺北市:巨流。
林淑馨(2012)。公共管理。臺北市:巨流。
林婉惠、朱玉娓(2013)。英語學業成就的家庭背景因素探討。臺中教育大學學報:人文藝術類,27(1),93-110。
林嘉惠(2013)。從資源依賴理論探討國民小學家長捐款意願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大學。
林慧芬、涂妙如(2013)。國小低年級家長參與及學童學校生活適應之關聯研究。 輔仁民生學誌,19(1),63-86。
周新富(2006a)。家庭教育學:社會學取向。臺北市:五南。
周新富(2006b)。Coleman 社會資本理論在臺灣地區的驗證-家庭、社會資本與學業成就之關係。當代教育研究季刊,14(4),1-28。
周新富(2007)。教育研究法。臺北市:五南。
周新富(2008)。社會階級對子女學業成就的影響-以家庭資源為分析架構。臺灣教育社會學研究,8(1),1-43。
周新富(2013)。教育社會學。臺北市:五南。
胡幼慧、姚美華(2008)。一些質性方法上的思考:信度與效度?如何抽樣?如何收集資料、登錄與分析。載於胡幼慧(主編),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第二版)(117-132頁)。臺北市:巨流。
柯貴美(2004)。家長教育參與。臺北市:商鼎文化。
侯世昌(2002)。國民小學家長教育期望、參與學校教育與學校效能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侯世昌(2007)。家長參與學校教育的意義與途徑。研習資訊,24(2),15-21。
姜添輝(2000)。論教師專業意識、社會控制與保守文化。教育與社會研究,創刊號,1-24。
洪光遠、程淑華、王郁茗(譯)(2012)。社會心理學(第二版)(原作者:Saul Kassin, Steven Fein, Hazel Rose Markus)。臺北市:新加坡商聖智學習。
洪福財(2001)。親職教育與家長參與。載於蔡春美、翁麗芳、洪福財(主編),親子關係與親職教育(145-185 頁)。臺北市:心理。
畢恆達(2010)。教授為甚麼沒有告訴我(2010 全見版)。臺北市:小畢空間。
翁桓盛(2012)。親職教育。臺北市:心理。
翁福元等人(2000)。家庭、學校與社區。臺北市:教育部社會教育司。
高淑清(2008)。質性研究的18堂課:揚帆再訪之旅。高雄市:麗文文化。
高敬文(1996)。質化研究方法論。臺北市:師大書苑。
陳成宏 (2011)。家長參與和教育改革的關聯論述:批判教育學的權力觀點分析。發表與收錄於第四屆教育行政與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光碟版),國立東華大學。
陳延興、朱秀麗(2018)。一所學校型態創新混齡實驗教育學校的成長與蛻變。師資培育與教師專業發展期刊,11(3),109-135。
陳向明(2002)。社會科學質的研究。臺北市:五南。
陳幸仁(2008)。家長參與校務決策之微觀政治分析。國民教育研究學報,21,91-114。
陳建州、劉正(2001)。重探學校教育功能--家庭背景因素影響力變化之研究。臺東師院學報,12(上),115-144。
陳原弘等人(2005)。家長參與學校教育之研究。國立教育研究院籌備處第102期候用校長專題集,102,91-116。
陳意榕(2010)。家長選擇教師的作為之微觀政治分析。國民教育研究學報,24,89-112。
陳瑩如、邱文彬(2011)。家長參與對兒童學習動機之相關探討。網路社會學通訊期刊,99。取自http://society.nhu.edu.tw/e-j/99/A10.htm
陳曉佳(2004)。臺灣地區國中學生文化資本、習性與學業成就之關係(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陳麗如(2005)。父母對子女學習的影響-家庭資源之探討。教育與社會研究,9,121-152。
陳麗珠、葉宗文(2004)。莫教學校淪為教師與家長團體的競技場-論家長參與學校事務的適當性。學校行政雙月刊,32,129-141。
孫清山、黃毅志(1996)。補習教育、文化資本與教育取得。臺灣社會學刊,19,95-139。
孫智綺(譯)(2002)。布赫迪厄社會學的第一課(原作者:Patrice Bonnewitz)。臺北市:麥田。
孫碧蓮(2002)。雙親家庭父親管教方式與子女行為表現之探討(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臺北市。
教育部(2009)。國民小學及國民中學常態編班及分組學習準則。擷取自http://edu.law.moe.gov.tw/LawContent.aspx?id=FL034836
教育部(2012)。國民教育階段家長參與學校教育事務辦法。擷取自http://edu.law.moe.gov.tw/LawContent.aspx?id=FL039743
教育部(2013)。教育基本法。擷取自http://edu.law.moe.gov.tw/LawContent.aspx?id=FL008468
教育部(2014)。教師法。擷取自http://edu.law.moe.gov.tw/LawContentHistory. aspx?id=FL008447
教育部(2014)。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總綱。擷取自https://cirn.moe.edu.tw/Upload/file/976/67033.pdf
教育部(2016)。國民教育法。擷取自http://edu.law.moe.gov.tw/ LawContent.aspx?id=FL008927
教育部(2017)。國民小學及國民中學學生成績評量準則。擷取自http://edu.law.moe.gov.tw/LawContentHistory.aspx?id=FL008949
教育部(2018)。性別平等教育法。擷取自https://law.moj.gov.tw/LawClass/LawAll.aspx?PCode=H0080067
許育典(2013)。教育憲法與教育改革(第二版)。臺北市:元照。
許殷宏、朱俐嬛(2014)。社會階級與家庭教養之探究—以兩個家庭個案為例。教育學術月刊,3,3-14。
許靜芳(2006)。該來的不來?社經地位與父母效能感對國小兒童家長參與的影響。家庭教育雙月刊,2,6-23。
張文權(2016)。開展學校夥伴關係的方式:顧客關係管理。載於范熾文、張文權(主編),當代學校經營與管理新興議題:個人、團體與組織的連結(215-238頁)。臺北市:高等教育。
張民杰(2011)。班級經營:學說與案例應用(第三版)。臺北市:高等教育。
張芳全(2006)。社經地位、文化資本與教育期望對學業成就影響之結構方程模式檢定。測驗學刊,53(2),261-296。
張建成、陳珊華(2006)。生涯管教與行為管教的階級差異:兼論家庭與學校文化的連續性。教育資料集刊,52(1),129-161。
張春興(2007)。教育心理學:三化取向的理論與實踐(重修二版)。臺北市:東華。
張純淑等人(2009)。家長參與教育行動指南(第二版)。臺北市:教育部。
張菁芬(2006)。家長參與、教師態度與學生學習適應關係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新竹教育大學。
黃月純(2006)。1995-2004年臺灣家長參與學校教育的政策與學位論文研究分析。教育政策論壇,9(3),27-46。
黃秋美、張鈿富(2013)。學校推動社區資源整合策略之探討。教育行政研究,3(1),49-75。
黃素芳(2015)。社經背景及教師文化知覺對家長在親師合作的教育行動之影響(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大學。
黃哲彬(2007)。論學校組織變革及其在學校行政上之啟示。學校行政雙月刊,51,54-71。
黃毅志(2008)。如何精確測量職業地位?「改良版臺灣地區新職業聲望與社經地位量表」之建構。臺東大學教育學報,19(1),151-159。
葉重新(2004)。教育研究法(第二版)。臺北市:心理。
程湘芸(2015)。不同社經背景母親與子女親子互動探討-以課後活動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曾大千、林信志(2013)。中小學家長參與學校教育事務之法制分析。教育科學期刊,12(2),65-81。
楊孟麗、謝水南(譯)(2013)。教育研究法:研究設計實務(第二版)(原作者:J.R. Fraenkel, N.E. Wallen, Helen H. Hyun)。臺北市:心理。
楊振昇(2005)。教育組織變革與學校發展研究。臺北市:五南。
詹秋薇 (1997)。臺北市國中義工家長參與的現況與發展之調查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中國文化大學,臺北市。
劉昌和(2009)。臺灣勞工教養策略之探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北大學,新北市。
劉惠琴(2001)。中小學教師在師生衝突情境中的角色建構與行動。應用心理研究,12,175-217。
潘淑滿(2003)。質性研究:理論與應用。臺北市:心理。
藍佩嘉(2014)。做父母、做階級:親職敘事、教養實作與階級不平等。臺灣社會學,27,97-140。
謝文全(2012)。教育行政學(第四版)。臺北市:高等教育。
謝文豪(2000)。家長參與學校教育:理由、實務、及改進途徑。花蓮師院學報,11,21-35。
蘇國賢(2014)。階級與階層。載於王振寰、瞿海源(主編),社會學與臺灣社會(第四版)(121-150頁)。高雄市:巨流。
二、外文文獻
Bourdieu, P., & Passeron, J. C. (1977). Reproduction in education, society, and culture. London, UK: Sage Publications.
Bourdieu, P. (1986). The forms of capital. In J. G. Richardson (Ed.), Handbook of theory and research for the sociology of education (pp. 241-258). New York, NY: Greenwood Press.
Burden, P. R. (2003). Classroom management: Creating a successful learning community. Danvers, MA: John Wiley & Sons.
Burgess, R. G. (1995). In the field: An introduction to field research. London: Routledge.
Coleman, J. S. (1988). Social capital in the creation of human capital.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94(Supplement), s95-s120.
Crim, J. (1992). Parent involvement and academic achievement: A meta analysis. (Unpublished doctoral dissertation) .University of Georgia, Athens.
Domina, T. (2005). Leveling the home advantage: Assessing the effectiveness of parental involvement in elementary school. Sociology of Education, 78(3), 233-249.
Epstein, J. L., & Salinas, K. C. (2004). Partnering with families and communities. Schools as Learning Communities, 61(8), 12-18.
Goldring, E. B., & Shapira, R. (1993). Choice, empowerment, and involvement: What satisfies parents? Educational Evaluation and Policy Analysis, 15(4), 369-409.
Harris, A. L. (2010). The economic and educational state of black Americans in the 21st century: Should we be optimistic or concerned? The Review of Black Political Economy, 37(3), 241-252.
Lareau, A. (1987). Social class differences in family-school relationships: The importance of cultural capital. Sociology of Education, 60(2), 73-85.
Ng, S. W. (1999). Home-school relations in Hong Kong: Separation or partnership. School Effectiveness and School Improvement, 10(4), 551-560.
Reay, D. (2004). Education and cultural capital: The implications of changing trends in education policies. Cultural Trends, 13(2), 73-86.
Sartor, C. E., & Youniss, J. (2002).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ositive parental involvement and identity achievement during adolescence. Adolescence, 37(146), 221-234.
Skeggs, B. (1997). Formations of class and gender: Becoming respectable. London: Sage Publications Ltd.
Teachman, J. D. (1987). Family background, educational resources, and Educational attainment.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 52(4), 548-557.
Thomas, G. E., Alexander, K. L., Eckland, B. K. (1979). Access to higher education: The importance of race, sex, social class, and academic credentials. The School Review, 87 (2), 133-156.
Willis, P. (1977). Learning to labor: How working class kids get working class jobs. New York, NY: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