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中文文獻 王文科、王智弘(2017)。教育研究法(第十七版)。臺北市:五南。 王永慈、陳昭榮(2011)。貧富家庭教育資源中財務資本之比較研究。臺灣教育社會學研究,11(2),1-45。 王忠舉、林清達(2016年10月)。花蓮縣國民小學校長領導與學校效能關係之研究。簡梅瑩 (主持人),花師教育學院院慶暨2016教育政策與學校經營國際學術研討會,國立東華大學。 王麗雪(2008)。低社經家長參與學校教育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大學。 王麗雲、游錦雲(2005)。學童社經背景與暑期經驗對暑期學習成就進展影響之研究。教育研究集刊,51(4),1-41。 石玲惠(2005)。國小高年級學童知覺婆媳孫之三角關係與情緒困擾之相關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 行政院主計總處(2017)。家戶所得按戶數五等分位之分配。取自 2019 年 6 月27 日,網址 https://win.dgbas.gov.tw/fies/a11.asp?year=106 江民瑜(2006)。國小學生家長參與學校教育行為之影響機制探討:以高雄縣市為例。臺灣教育社會學研究,6(1),41-81。 那昇華、陳木金、洪毓琄(2015)。家長參與對學校經營的啟示。教師天地,197,27-33。 李宜靜(2009)。不同社會階級家長對於家長參與看法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 吳迅榮(2001)。家長參與學校教育的角色。基礎教育學報,10(2)-11(1),13-32。 吳迅榮(2013)。社會階級與家長參與:一個香港的個案研究。當代教育研究季刊,21(3),41-81。 吳明隆(2006)。國小學生學習壓力之研究。正修通識教育學報,3,33-66。 吳明隆(2017)。班級經營:理論與實務(第四版)。臺北市:五南。 吳清山、蔡菁芝(2002)。國民中小學學校社區化的重要理念與實施策略。教育資料集刊,27,157-169。 吳璧如(1998)。教育歷程中家長參與學校教育之研究。國教學報,10,1-36。 吳璧如(2001)。家長參與學校教育:實務工作者與學者看法之分析。教育研究集刊,47,185-214。 吳璧如(2006)。學生對於家長參與學校教育的態度之研究。當代教育研究季刊,14(1),55-92。 吳璧如(2013)。落實家長的教育參與。臺灣教育評論月刊,2(10),77-79。 何瑞珠 (1999)。家長參與子女的教育:文化資本與社會資本的闡釋。教育學報,27(1),233-261。 何瑞珠 (2003)。家校合作與社會資本的創造。香港社會學學報,4,57-85。 何瑞珠(2010)。家庭學校與社區協作:從理念研究到實踐(增訂版)。香港:中文大學。 沈桂枝(2014)。誰來主導學校?現代家長與學校互動關係及啟示。嘉大教育研究學刊,33,55-80。 范綱華(2012,3月)。父母教育期望對青少年憂鬱症狀的影響:情感支持和負面互動關係的中介機制。宣讀於世新大學心理學系主辦之2012年第五屆「社會學與心理學的對話」國際學術研討會,臺北市。 范熾文(2007)。教育績效責任:市場模式及其啟示。中等教育,58(3),26-41。 林天祐(2005)。教育研究倫理準則。教育研究月刊,132,70-86。 林本炫(2005)。紮根理論研究法評介。載於齊力、林本炫(主編),質性研究 方法與資料分析(第二版)(189-218 頁)。嘉義縣:南華大學。 林明地(1996)。學校與社區關係-從家長參與學校活動的理念談起。教育研究,51,30-40。 林明地(1998)。家長參與學校活動與校務:臺灣省公私立國民中小學校長的看法分析。教育政策論壇,1(2),155-187。 林明地(1999)。家長參與學校教育的研究與實際:對教育改革的啟示。教育研究資訊,7(2),61-79。 林明地(2002)。學校社區化在理念與實踐上的發展趨勢。教育資料集刊,27,259-280。 林明地(2007)。教育市場的概念與國民中小學的經營。教育資料與研究雙月刊,79,139-154。 林南(2004)。教育制度與社會資本。教育研究集刊,50(4),1-16。 林俊瑩(2001)。國小學生家長的子女教育期望、民主參與態度與參與學校教育行為關連性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東師範學院。 林振中(2007)。教育市場化的學校公關與學校效能。載於張慶勳(主編),學校公共關係(186-209 頁)。臺北市:五南。 林淑馨(2010)。質性研究:理論與實務。臺北市:巨流。 林淑馨(2012)。公共管理。臺北市:巨流。 林婉惠、朱玉娓(2013)。英語學業成就的家庭背景因素探討。臺中教育大學學報:人文藝術類,27(1),93-110。 林嘉惠(2013)。從資源依賴理論探討國民小學家長捐款意願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大學。 林慧芬、涂妙如(2013)。國小低年級家長參與及學童學校生活適應之關聯研究。 輔仁民生學誌,19(1),63-86。 周新富(2006a)。家庭教育學:社會學取向。臺北市:五南。 周新富(2006b)。Coleman 社會資本理論在臺灣地區的驗證-家庭、社會資本與學業成就之關係。當代教育研究季刊,14(4),1-28。 周新富(2007)。教育研究法。臺北市:五南。 周新富(2008)。社會階級對子女學業成就的影響-以家庭資源為分析架構。臺灣教育社會學研究,8(1),1-43。 周新富(2013)。教育社會學。臺北市:五南。 胡幼慧、姚美華(2008)。一些質性方法上的思考:信度與效度?如何抽樣?如何收集資料、登錄與分析。載於胡幼慧(主編),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第二版)(117-132頁)。臺北市:巨流。 柯貴美(2004)。家長教育參與。臺北市:商鼎文化。 侯世昌(2002)。國民小學家長教育期望、參與學校教育與學校效能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侯世昌(2007)。家長參與學校教育的意義與途徑。研習資訊,24(2),15-21。 姜添輝(2000)。論教師專業意識、社會控制與保守文化。教育與社會研究,創刊號,1-24。 洪光遠、程淑華、王郁茗(譯)(2012)。社會心理學(第二版)(原作者:Saul Kassin, Steven Fein, Hazel Rose Markus)。臺北市:新加坡商聖智學習。 洪福財(2001)。親職教育與家長參與。載於蔡春美、翁麗芳、洪福財(主編),親子關係與親職教育(145-185 頁)。臺北市:心理。 畢恆達(2010)。教授為甚麼沒有告訴我(2010 全見版)。臺北市:小畢空間。 翁桓盛(2012)。親職教育。臺北市:心理。 翁福元等人(2000)。家庭、學校與社區。臺北市:教育部社會教育司。 高淑清(2008)。質性研究的18堂課:揚帆再訪之旅。高雄市:麗文文化。 高敬文(1996)。質化研究方法論。臺北市:師大書苑。 陳成宏 (2011)。家長參與和教育改革的關聯論述:批判教育學的權力觀點分析。發表與收錄於第四屆教育行政與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光碟版),國立東華大學。 陳延興、朱秀麗(2018)。一所學校型態創新混齡實驗教育學校的成長與蛻變。師資培育與教師專業發展期刊,11(3),109-135。 陳向明(2002)。社會科學質的研究。臺北市:五南。 陳幸仁(2008)。家長參與校務決策之微觀政治分析。國民教育研究學報,21,91-114。 陳建州、劉正(2001)。重探學校教育功能--家庭背景因素影響力變化之研究。臺東師院學報,12(上),115-144。 陳原弘等人(2005)。家長參與學校教育之研究。國立教育研究院籌備處第102期候用校長專題集,102,91-116。 陳意榕(2010)。家長選擇教師的作為之微觀政治分析。國民教育研究學報,24,89-112。 陳瑩如、邱文彬(2011)。家長參與對兒童學習動機之相關探討。網路社會學通訊期刊,99。取自http://society.nhu.edu.tw/e-j/99/A10.htm 陳曉佳(2004)。臺灣地區國中學生文化資本、習性與學業成就之關係(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陳麗如(2005)。父母對子女學習的影響-家庭資源之探討。教育與社會研究,9,121-152。 陳麗珠、葉宗文(2004)。莫教學校淪為教師與家長團體的競技場-論家長參與學校事務的適當性。學校行政雙月刊,32,129-141。 孫清山、黃毅志(1996)。補習教育、文化資本與教育取得。臺灣社會學刊,19,95-139。 孫智綺(譯)(2002)。布赫迪厄社會學的第一課(原作者:Patrice Bonnewitz)。臺北市:麥田。 孫碧蓮(2002)。雙親家庭父親管教方式與子女行為表現之探討(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臺北市。 教育部(2009)。國民小學及國民中學常態編班及分組學習準則。擷取自http://edu.law.moe.gov.tw/LawContent.aspx?id=FL034836 教育部(2012)。國民教育階段家長參與學校教育事務辦法。擷取自http://edu.law.moe.gov.tw/LawContent.aspx?id=FL039743 教育部(2013)。教育基本法。擷取自http://edu.law.moe.gov.tw/LawContent.aspx?id=FL008468 教育部(2014)。教師法。擷取自http://edu.law.moe.gov.tw/LawContentHistory. aspx?id=FL008447 教育部(2014)。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總綱。擷取自https://cirn.moe.edu.tw/Upload/file/976/67033.pdf 教育部(2016)。國民教育法。擷取自http://edu.law.moe.gov.tw/ LawContent.aspx?id=FL008927 教育部(2017)。國民小學及國民中學學生成績評量準則。擷取自http://edu.law.moe.gov.tw/LawContentHistory.aspx?id=FL008949 教育部(2018)。性別平等教育法。擷取自https://law.moj.gov.tw/LawClass/LawAll.aspx?PCode=H0080067 許育典(2013)。教育憲法與教育改革(第二版)。臺北市:元照。 許殷宏、朱俐嬛(2014)。社會階級與家庭教養之探究—以兩個家庭個案為例。教育學術月刊,3,3-14。 許靜芳(2006)。該來的不來?社經地位與父母效能感對國小兒童家長參與的影響。家庭教育雙月刊,2,6-23。 張文權(2016)。開展學校夥伴關係的方式:顧客關係管理。載於范熾文、張文權(主編),當代學校經營與管理新興議題:個人、團體與組織的連結(215-238頁)。臺北市:高等教育。 張民杰(2011)。班級經營:學說與案例應用(第三版)。臺北市:高等教育。 張芳全(2006)。社經地位、文化資本與教育期望對學業成就影響之結構方程模式檢定。測驗學刊,53(2),261-296。 張建成、陳珊華(2006)。生涯管教與行為管教的階級差異:兼論家庭與學校文化的連續性。教育資料集刊,52(1),129-161。 張春興(2007)。教育心理學:三化取向的理論與實踐(重修二版)。臺北市:東華。 張純淑等人(2009)。家長參與教育行動指南(第二版)。臺北市:教育部。 張菁芬(2006)。家長參與、教師態度與學生學習適應關係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新竹教育大學。 黃月純(2006)。1995-2004年臺灣家長參與學校教育的政策與學位論文研究分析。教育政策論壇,9(3),27-46。 黃秋美、張鈿富(2013)。學校推動社區資源整合策略之探討。教育行政研究,3(1),49-75。 黃素芳(2015)。社經背景及教師文化知覺對家長在親師合作的教育行動之影響(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大學。 黃哲彬(2007)。論學校組織變革及其在學校行政上之啟示。學校行政雙月刊,51,54-71。 黃毅志(2008)。如何精確測量職業地位?「改良版臺灣地區新職業聲望與社經地位量表」之建構。臺東大學教育學報,19(1),151-159。 葉重新(2004)。教育研究法(第二版)。臺北市:心理。 程湘芸(2015)。不同社經背景母親與子女親子互動探討-以課後活動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曾大千、林信志(2013)。中小學家長參與學校教育事務之法制分析。教育科學期刊,12(2),65-81。 楊孟麗、謝水南(譯)(2013)。教育研究法:研究設計實務(第二版)(原作者:J.R. Fraenkel, N.E. Wallen, Helen H. Hyun)。臺北市:心理。 楊振昇(2005)。教育組織變革與學校發展研究。臺北市:五南。 詹秋薇 (1997)。臺北市國中義工家長參與的現況與發展之調查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中國文化大學,臺北市。 劉昌和(2009)。臺灣勞工教養策略之探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北大學,新北市。 劉惠琴(2001)。中小學教師在師生衝突情境中的角色建構與行動。應用心理研究,12,175-217。 潘淑滿(2003)。質性研究:理論與應用。臺北市:心理。 藍佩嘉(2014)。做父母、做階級:親職敘事、教養實作與階級不平等。臺灣社會學,27,97-140。 謝文全(2012)。教育行政學(第四版)。臺北市:高等教育。 謝文豪(2000)。家長參與學校教育:理由、實務、及改進途徑。花蓮師院學報,11,21-35。 蘇國賢(2014)。階級與階層。載於王振寰、瞿海源(主編),社會學與臺灣社會(第四版)(121-150頁)。高雄市:巨流。 二、外文文獻 Bourdieu, P., & Passeron, J. C. (1977). Reproduction in education, society, and culture. London, UK: Sage Publications. Bourdieu, P. (1986). The forms of capital. In J. G. Richardson (Ed.), Handbook of theory and research for the sociology of education (pp. 241-258). New York, NY: Greenwood Press. Burden, P. R. (2003). Classroom management: Creating a successful learning community. Danvers, MA: John Wiley & Sons. Burgess, R. G. (1995). In the field: An introduction to field research. London: Routledge. Coleman, J. S. (1988). Social capital in the creation of human capital.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94(Supplement), s95-s120. Crim, J. (1992). Parent involvement and academic achievement: A meta analysis. (Unpublished doctoral dissertation) .University of Georgia, Athens. Domina, T. (2005). Leveling the home advantage: Assessing the effectiveness of parental involvement in elementary school. Sociology of Education, 78(3), 233-249. Epstein, J. L., & Salinas, K. C. (2004). Partnering with families and communities. Schools as Learning Communities, 61(8), 12-18. Goldring, E. B., & Shapira, R. (1993). Choice, empowerment, and involvement: What satisfies parents? Educational Evaluation and Policy Analysis, 15(4), 369-409. Harris, A. L. (2010). The economic and educational state of black Americans in the 21st century: Should we be optimistic or concerned? The Review of Black Political Economy, 37(3), 241-252. Lareau, A. (1987). Social class differences in family-school relationships: The importance of cultural capital. Sociology of Education, 60(2), 73-85. Ng, S. W. (1999). Home-school relations in Hong Kong: Separation or partnership. School Effectiveness and School Improvement, 10(4), 551-560. Reay, D. (2004). Education and cultural capital: The implications of changing trends in education policies. Cultural Trends, 13(2), 73-86. Sartor, C. E., & Youniss, J. (2002).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ositive parental involvement and identity achievement during adolescence. Adolescence, 37(146), 221-234. Skeggs, B. (1997). Formations of class and gender: Becoming respectable. London: Sage Publications Ltd. Teachman, J. D. (1987). Family background, educational resources, and Educational attainment.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 52(4), 548-557. Thomas, G. E., Alexander, K. L., Eckland, B. K. (1979). Access to higher education: The importance of race, sex, social class, and academic credentials. The School Review, 87 (2), 133-156. Willis, P. (1977). Learning to labor: How working class kids get working class jobs. New York, NY: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