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號:guest(18.218.90.172)          離開系統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詳目顯示

以作者查詢圖書館館藏以作者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系統以作者查詢全國書目勘誤回報
作者:廖志民
作者(英文):Chih-Ming Liao
論文名稱:花蓮縣國小學生基本學力檢核測驗實施困境及其改善策略之研究:以一所小學為例
指導教授:潘文福
指導教授(英文):Wen-Fu Pan
口試委員:林清達
簡梅瑩
口試委員(英文):Ching-Dar Lin
Mei-Ying Chien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東華大學
系所名稱:教育行政與管理學系
學號:610587504
出版年(民國):108
畢業學年度:108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59
關鍵詞:花蓮縣個案研究國小學生基本學力檢核測驗
關鍵詞(英文):Hualien Countybasic academic competence testelementary school studentscase studies
相關次數:
  • 推薦推薦:0
  • 點閱點閱:27
  • 評分評分: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
  • 下載下載:5
  • 收藏收藏:0
花蓮縣每年舉辦國小至國中學力檢核測驗,雖然可讓教師更了解自己教學的盲點,找出改進教學方法,針對學習成就後段學生進行補救教學,但也發現如:過度重視練習而影響進度、因應練習而作業增加等困境,為了能釐清學力檢核測驗在學校推動時產生的困境及改善策略,本研究以研究者服務的個案學校,探討花蓮縣國民小學學力檢核測驗的困境及其可行的改善策略,具體的研究目的有以下四點:1.瞭解個案小學基本學力檢核測驗的實施困境現況;2.分析個案小學基本學力檢核測驗實施困境的改善策略;3.分析個案小學的基本學力檢核測驗的各種實施困境中相對合適採用的改善策略;4.歸納研究結論並提出建議,作為往後實施基本學力檢核測驗之參考。研究者以個案學校與學力檢核測驗有關之人員共9名組成工作坊,資料收集方法採用文獻分析、訪談問卷、層級分析、焦點座談,進行多回合的互動,分析並歸納出量化數據與質性回饋,最後分析結果呈現提供給工作坊成員再次確認,凝聚共識。本研究結論如下:1.花蓮縣學力檢核測驗九項困境中以「測驗後教師需被評比並寫班級成長計畫」是工作坊成員最關注、急需解決的工作困境;2. 花蓮縣學力檢核測驗困境之可行改善策略中,以「適度解讀測驗結果,找出學習問題並非拿成績來評比教師」為工作坊成員認為最應該優先採取的改善策略;3.不同的困境需要合適的改善策略,當家長缺乏參與學生學習時,適宜採取將檢測報告書通知家長,以提升家庭教育功能。本研究最後也對教育處、個案學校、個案學校教師及其及未來研究者提出相關建議以供參考。
Each year, Hualien County holds the school academic test, though it can allow teachers to understand the blind spots of their teaching, find out ways to improve teaching methods, and use remedial teaching for students in the later stages of learning achievement. However, it also finds that excessive emphasis on practice. In order to clarify the predicaments of the students’ ability test in school and the strategies for improvement, the study hopes to use case schools served by researchers to explore the academic performance of elementary schools in Hualien County. The goals of this study include the following four points: 1. To understand the implementing predicament of basic test in elementary schools; 2. To analyze the improvement strategies of implementing predicament. 3. To analyze the fit strategies of implementing predicament when dilemmas happened; 4. Summarize the conclusions of the research and make recommendations as a reference for the implementation of basic academic tests. The researchers consisted of nine individuals involved in case school. The research process used literature analysis, interview questionnaires,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and focus discussions to conduct multiple rounds of interactions. The analysis and induction of quantitative data and qualitative analysis was conducted. Finally, the analysis results were presented to the workshop members to confirm again, forming a consensus. The conclusions are as follows: 1. Among the nine predicaments of the Competency Assessment held in Hualien County, “the teacher needs to be evaluated and to write the class progress plan afterwards” is the work dilemma that the workshop members are most concerned about and urgently need to deal with; 2. Among the feasible improvement strategies for the dilemma of the aforementioned assessment, "the well-judged interpretation of the assessment results is to identify the learning problems instead of judging the teachers" is what the workshop members take as the first priority; 3. With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software analysis selected by the experts, school nurses in the workplace are able to find the most suitable strategy to solve a certain dilemma; 4. The focus group discussion can be employed to achieve consensus and to evaluate as well as modify the process of the revision analysis; 5.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of the present study can be used as a reference for other schools to check the existing dilemmas and find feasible solutions. The study also provides suggestions for the Department of Education, case schools, case school teachers, and future researchers. At the end of the study, researcher’s suggestions were proposed for the reference of related research in other schools.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 3
第三節 名詞釋義 3
第四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4
第二章 文獻探討 7
第一節 學生基本學力檢核之意涵與現況 7
第二節 基本學力檢核測驗實施困境及其改善策略 14
第三節 學生基本學力檢核測驗的相關研究 19
第三章 研究方法與設計 25
第一節 研究程序 25
第二節 本研究個案學校與工作坊成員描述 27
第三節 研究工具設計 28
第四節 資料蒐集方法 29
第五節 資料分析 30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討論 33
第一節 困境與改善策略之歸納排序與比較 33
第二節 困境與改善策略之交叉分析結果 41
第三節 工作坊焦點座談的討論共識與分析 44
第五章 研究結論與建議 49
第一節 研究結論 49
第二節 研究建議 51
參考文獻 55
壹、中文部份

王文科、王智弘(2012)。教育研究法。臺北市:五南圖書。
白青玉(2012)。應用資料探勘技術於偏鄉國中學生成績與基測成績相關性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銘傳大學資訊管理學系,臺北市。
石玫芳(2012)。臺北市國小教師對數學基本學力檢測認識與期待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臺北市立教育大學課程與教學研究所,臺北市。
江有(2004)。桃園縣國中生課外閱讀與基本學力測驗成績相關暨差異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臺灣師範大學社會教育學系在職進修碩士班,臺北市。
江孟聰、林原宏(2011)。運用S-P表與概念詮釋結構模式於五年級學童幾何概念之研究。載於2011第三屆科技與數學教育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頁799-807)。台中市:旗標出版。
佐藤隆博(1987)。ISM構造學習法。東京:明治圖書出版株式會社。
何慧菁、張淑惠、曹瑞雲、張梅芳、陳永煌、 楊燦(2010)。壓力與身心健康之相關研究。中華職業醫學雜誌,17(4),239-252。
佘豐賜(2009)。我國學生學習成就評量政策執行之研究(未出版博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博士班,高雄市。
余民寧(2005)。國中基本學力測驗實施成效之初步調查--學校的觀點。國立政治大學教育與心理研究,28(2),193-217。
吳明清(2011)。教育研究法-分析與應用。臺北市:華騰文化。
吳清山、林天祐(1998)。基本能力。教育資料與研究,25,75-76。
李盈盈(2005)。我國國民小學基本學力評量制度規劃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嘉義縣。
沈怡伶(2006)。國小數學領域基本能力測驗編製與分析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中教育大學教育測驗統計研究所,臺中市。
沈芸嬌(2003)。國小中小學基本能力檢測發展趨勢之探討。測驗統計簡訊,56,14-25。
周雅容(1997)。焦點團體法在調查研究上的應用。調查研究-方法與應用,3,51-73。
易玫珏(2005)。台北縣國小英語基本能力檢測對英語教學與學習的影響(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兒童英語教育研究,臺北市。
林秀珍、徐世豐(2003)。「制度化」的基本學力測驗對國中教學之影響分析。中等教育, 54 (5),140-153。
林治華(2012)。我國再生能源政策參與者取向的發展策略研究:賽局理論的觀點(未出版碩士論文)。中國文化大學政治學系,臺北市。
林俊成(2003)。落實基本能力的檢定確保學生學習成就。師友,430,18-20。
林雲苓(2012)。宜蘭縣國小基本學力測驗實施現況之調查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東華大學教育行政學系,花蓮縣。
花蓮縣教育處(2011)。花蓮縣100年度建置國民中小學教育資料庫工作計畫。花蓮市:花蓮縣政府教育處。
花蓮縣教育處(2016年4月7日a)。花蓮縣國小校務行政系統「學籍資料」維護公告。取自http://210.240.39.100/index.asp
花蓮縣教育處(2016年10月4日b)。花蓮縣105年度基本學力檢核診斷分析與教學策略運用增能研習講義。取自http://public.hlc.edu.tw/index_dt_web.asp?i=44139
花蓮縣教育處(2016年11月25日c)。花蓮縣國民中學教育長期資料庫國小國語文領域105年度成果報告。取自http://www.hlc.edu.tw/download/
洪文慧(2007)。台北市國小英語教師對台北市國小英語學習評量之態度與教學行為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兒童英語教育學系,臺北市。
洪宏鳴(2006)。國語學習成就評量之試題分析研究-以高雄市九十三學年度小三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中教育大學教育測驗統計研究所,臺中市。
范世強(2004)。國小社會領域基本能力測驗之研究─彰化縣國小四年級我的家鄉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台中教育大學教育測驗統計研究所,台中市。
翁福元(2006)。影響學習成就之社會因素比較分析。教育資料集刊,32,23-39。
張如婷(2008)。宜蘭縣國民小學教師對國小基本學力測驗認知與國語教學改變情形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輔仁大學教育領導與發展研究所,新北市。
張君儷(2009)。適性乎?標籤乎?國小英語班級能力分組教學之個案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高雄市。
張佳雯(2009)。國民小學基本學力測驗實施意見之調查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嘉義市。
張春興(1996)。教育心理學:三化取向的理論與實踐。臺北市:臺灣東華。
張美玲(2009)。國小三年級課外閱讀實施成效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語文與創作學系,臺北市。
張振成(2004)。國中基本學測的省思。師友月刊,446(4),28-32。
張鈿富(2006)。基本能力評量跨國發展經驗之比較研究。臺北市:教育資料館。
教育部(1998)。中小學基本學力指標之綜合規畫研究。臺北市:教育部。
教育部(2001)。國民中小學生評量準則。臺北市:教育部。
教育部(2003)。教學創新九年一貫課程課程問題與解答2003年編修版。臺北:教育部。
莊文連(2009)。宜蘭縣外籍配偶子女與原漢學童之國語文學力測驗成績差異之研究-以國小三年級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教育政策與管理研究所,臺北市。
陳向明(2010)。社會科學質的研究。臺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陳雅琪(2007)。金門縣國中小教師對實施學科基本能力測驗現況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教育行政學系,臺北市。
陳雯華(2004)。九年一貫社會領域基本學力測驗初探─國小高年級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台中教育大學教育測驗統計,臺中市。
傅柔橙(2009)。台北縣國民小學實施學生基本能力檢測教師工作壓力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課程與教學研究所,臺北市。
黃立源(2008)。台東縣國民中小學學生學力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東大學教育學系碩士班,臺東市。
黃彥超(2009)。影響學生學習表現之學校與系統因素探討:以 PISA 2006 年之結果為例。學校行政雙月刊,63,115-130。
黃政傑、李隆盛(1996)。中小學基本學力指標之綜合規劃研究。教育部教委會委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中心研究專案。
黃嘉雄(2007)。「論美國無落後學生法案」的教育改革觀。國民教育,47 (6),27-36。
黃靜華(2012年9月13日)。美國史上最大教育醜聞!老師學生一起作弊。中央通訊社。取自http://www.cna.com.tw/
楊孟麗、謝水南(2013)。教育研究法研究設計實務。臺北市:心理出版。
楊思偉、林瑋茹、陳姿蓉、陳雅新(2002)。基本能力指標之建構與落實:專訪台灣師範大進修推廣部主任楊思偉教授。教育研究月刊,96,17-22。
楊惠芳(2008)。地方自辦國中國小能力檢測不得普測。國語日報,第一版。
葉至誠、葉立誠(2002)。研究方法與論文寫作(第二版 。臺北市:商鼎文化。
董炯靈(2008)。金門縣國民小學基本能力測驗政策評估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教育行政與政策發展研究所,嘉義市。
詹餘靜(2007)。台北市國小英語學習評量對英語教師之影響─態度、教學實務與回沖效應。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成果報告(編號:NSC96-2411-H-152-011)。國立臺北教育大學兒童英語教育學系,臺北市。
趙景宜(2010)。國小低年級新住民學生閱讀理解能力之個案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課程與教學研究所,臺北市。
歐陽教、陳滿銘、李琪銘(1998)。「我國中小學國語文基本學力指標系統規劃研究」之實施歷程與研究成果簡介。教育部委託專題研究成果報告(编號0138)。臺北市:教育部。
潘淑滿(2003)。質性研究理論與應用。臺北市:心理。
蔡文杰(2008)。臺北縣國小學生學習檢測影響因素之研究。新北市教育局教育研究發展中心專案研究成果報告。新北市:教育局教研中心。
蔡宗河(2003)。國民中小學教育基本能力檢定之探討。中等教育,54 (2),130-139。
鄧振源(2012)。多準則決策分析方法與應用。臺北市:鼎茂圖書。
鄭夙芬(2005)。焦點團體研究法的理論與應用。選舉研究,12(1),211-239。
鄭家宜(2005)。面臨變革的教師教學評量。師說,189,27-31。
謝美寶(2010)。國小學生閱讀態度、家庭閱讀環境與閱讀理解能力關係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屏東大學教育行政研究所,屏東市。
鍾靜蓉(2002)。詮釋結構模式於構造化教材設計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淡江大學教育科技學系碩士班,臺北市。
簡茂發(2001)。九年一貫課程與基本學力測驗。測驗與輔導,164,3437-3440。

貳、英文部份

Saaty, T. L. (1980). The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New York, NY: McGeaw Hill.
U. S. Department of Education (2003). No Child Left Behind : A parent’s guide. Retrieved from http://www.ed.gov/parents/academic/involve/nclbguide/parentsg uide.pdf
Silvernail, D. L. (1996). The Impact of England's National Curriculum and Assessment System on Classroom Practice: Potential Lessons for American Reformers. Educational Policy, 10(1), 46-62.
Warfield, J. N. (1982). Interpretive structural modeling (ISM) group planning & problem solving methods in engineering. New York, NY: Wiley.
Zahedi, F. (1986). The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A survey of the method and its applications. Interfaces, 16(4), 96-108.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