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號:guest(3.147.63.2)          離開系統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詳目顯示

以作者查詢圖書館館藏以作者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系統以作者查詢全國書目勘誤回報
作者:林雅雲
作者(英文):Ya-Yun Lin
論文名稱:學習共同體取向的共同備課之行動研究
論文名稱(英文):An Action Research of Learning Community oriented Collaborative Lesson Planning
指導教授:紀惠瑛
指導教授(英文):Huei-Ying Chi
口試委員:林清達
范熾文
口試委員(英文):Ching-Dar Lin
Chih-Wen Fan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東華大學
系所名稱:教育行政與管理學系
學號:610587508
出版年(民國):108
畢業學年度:107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83
關鍵詞:學習共同體共同備課教師專業成長
關鍵詞(英文):learning communitycollaborative lesson planningteachers’ professional growth
相關次數:
  • 推薦推薦:0
  • 點閱點閱:20
  • 評分評分: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
  • 下載下載:14
  • 收藏收藏:0
本研究旨在以學習共同體取向建立共同備課模式,並且透過共同備課來增進教師專業成長。本研究以行動研究方式進行,研究參與者為本校自然共備社群成員,透過專業對話與協同合作,歷經三個循環,期間蒐集觀察記錄、省思札記等質性資料進行分析,建立學習共同體取向的共備模式,研究結果如下:
壹、共備模式的建立
本研究的共備模式是透過開放性問題的提問來進行教材比對,利用教材比對促進專業對話;並利用省思式提問回饋進行問題解決,藉由問題解決來促進成員間的協同合作,社群成員經由專業對話與協同合作,完成設計的歷程,促進專業成長。
貳、影響共同備課的因素
一、成員的信賴關係與準備度
透過專業對話與協同合作可以促進成員間的信賴關係,而備課之前需要積極主動進行相關課程資料準備,才能有較深入的專業對話。
二、引導者的引導方式
社群中的引導者可以固定不變也可以輪流;同時,引導者必須做好事前準備工作,了解成員專長,讓成員發揮所長,促進合作與創新。
三、社群的規劃與執行
維持本社群運作的共同元素可以是教學法或如何進行學生的分組討論;另外,已規劃好的行程應確實執行,而成員也應按時出席。
參、對教師專業成長的促進
一、課程與教學方面
經過一學期的共備,成員開始從以教師為主的課堂轉變為以學生為主的課堂,而透過共備,也跳脫教科書的框架,降低了對教科書的依賴性,並且改變以往的講述式教學,願意學習與嘗試各種不同的教學策略與多元評量。
二、教師專業態度方面
透過共備,對於教師專業態度的影響包括:可以提升大家的教育熱誠與信念、強化教學信心,成員更有意願透過共備專業成長。
三、團體組織方面
在團體組織方面,經由共備,成員在社群之中進行知識分享,擴展視野與觸角,是大家分享與交流的平台;而透過專業對話與協同合作,也增進彼此的情誼與信賴感,促進成員的人際關係。
This study aims to establish a learning community oriented collaborative lesson planning model to enhance teachers’ professional growth through collaborative lesson planning. With action research, the research participants are members in the science collaborative lesson planning community. With three cycles of professional dialogue and collaboration, the qualitative data of observation records and reflection journals are analyzed to establish the learning community oriented collaborative lesson planning model. The research results are summarized as followings.
I. Establishment of collaborative lesson planning model
The collaborative lesson planning model in this study compares teaching materials through questioning with open-ended questions and enhances professional dialogues with the teaching material comparison. Reflective questioning and feedback are utilized for problem solving to enhance the collaboration among the members. The community members complete the design process through professional dialogues and collaboration to enhance the professional growth.
II. Factors in collaborative lesson planning
1.Members’ trust relationship and readiness
Professional dialogues and collaboration could enhance trust relationship among the members, and the positive course data preparation before lesson planning could result in deeper professional dialogues.
2.Guiding method of a guide
A guide in a community could be constant or take turns. Meanwhile, a guide should be well prepared and understand the members’ specialty to have the members develop the specialty and enhance cooperation and innovation.
3.Community planning and execution
Teaching methods or the method to precede students’ group discussion might be the common elements to maintain the community operation. A planned schedule should be really executed, and the members should be present on time.
III. Enhancement of teachers’ professional growth
1.In terms of curriculum and teaching
After the collaborative lesson planning for a semester, the members start to change the teacher-centered classes into student-centered classes. Collaborative lesson planning also helps trip the frame of textbooks, reduce the dependence on textbooks, change the past didactic teaching, and be willing to learn and attempt various teaching strategies and multiple evaluations.
2.In terms of teachers’ professional attitudes
It promotes the education enthusiasm and belief as well as reinforces the teaching confidence to enhance the members’ professional growth through collaborative lesson planning.
3.In terms of group organization
The members sharing knowledge in the community to expand the field of vision is the platform for sharing and exchanging. Professional dialogues and collaboration also enhance the friendship and trust and promote the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研究問題 3
第三節 名詞釋義 4
第二章 文獻探討 7
第一節 佐藤學的學習共同體 7
第二節 學習共同體的理論背景 11
第三節 成就教師專業成長的共同備課 15
第三章 研究方法 25
第一節 研究場域 25
第二節 共同備課的流程 26
第三節 研究參與者 29
第四節 資料蒐集與整理 32
第四章 結果與討論 39
第一節 學習共同體共備模式的設計 39
第二節 學習共同體共備模式的實施 41
第三節 共同備課對專業成長的促成 60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71
第一節 結論 71
第二節 建議 74
參考文獻 77
壹、中文部分 77
貳、英文部分 81


壹、中文部分
丁一顧(2008)。教師專業發展評鑑實施的另類選擇:共同備課與觀課。教育研究月刊,167,36-47。
丁一顧(2011)。會談技巧:教師專業學習社群運作成功的關鍵。教育研究月刊,201,28-38。
王金國(2018)。真的「以學生為中心」了嗎?。臺灣教育評論月刊, 12(7),117-123。
王金國(2017)。談共備與有效共備之建議。臺灣教育評論月刊,11(6),92-95。
卯靜儒(2015)。解開學習共同體實踐歷程中教師專業發展的密碼。中等教育。1(66),6-15。
江健志(2013)。國中國文科教師專業學習社群與教師專業發展之個案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台北市。
江嘉杰(2014)。台灣地區教師專業學習社群學位論文之分析。學校行政雙月刊,91,159-180。
余肇傑(2014)。淺談佐藤學學習共同體。台灣教育評論月刊。3(5),122-125。
吳俊憲、吳錦惠、紀藶珊、姜宏尚(2016)。推動「精進教學」教師專業學習社群發展之運作模式—以學習共同體為焦點。台灣教育評論月刊,10(5),164-196。
吳清山、林天祐(2005)。教育新辭書。台北市:高等教育。
李爭宜(2013)。國民小學教師領導、教師專業學習社群參與與教師專業發展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屏東縣。
李俊湖(1992)。國民小學教師專業成長對教學效能關聯性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台北市。
李重毅、廖晧圭(2011)。國民小學教師知識分享與專業成長關係之研究。學校行政,74,38-59。
阮銀慈(2017)。國中英文教師專業學習社群推動課堂教學研究之個案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淡江大學,新北市。
林文生(2016)。學習共同體取向的授業研究:備課、觀課與議課。教育研究月刊,263,18-31。
林秀穎(2017)。學習共同體對教師專業發展及合作學習對學生英語學習成效之研究:以台北市某國中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東華大學,花蓮縣。
林明地(1998)。從同僚專業互享氣氛的建立談教師會功能的發揮。教師天地,94,17-22。
林思騏、陳盛賢(2018)。教師專業發展過去與未來。台北市:五南。
林麗芳(2016)。學習關係之反思:佐藤學學習共同體理念之探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北教育大學,台北市。
林寶山、何美慧、康春枝、簡成熙、陳淑嬌、方德隆、梁瑞安等(譯)(2013)。民主主義與教育(原作者:J. Dewey)。台北市:五南。
林寶山、康春枝(譯)(1992)。學校與社會兒童與課程(原作者:J. Dewey)。台北市:五南。
胡慧宜(2017)。專業發展導向教師評鑑理論與實務。載於張德銳、李俊達(主編)。教師專業學習社群的規劃與推動(198-226頁)。台北市:五南。
倪思穎(2015)。學習共同體理念應用於國小六年級教學之行動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東教育大學,臺東縣。
康心怡(2017)。專業發展導向教師評鑑理論與實務。載於張德銳、李俊達(主編)。評鑑結果與專業成長計畫(150-172頁)。台北市:五南。
張春興(1989)。張氏心理學辭典。台北市:東華。
張春興(1994)。教育心理學。台北市:東華。
張美玉(1999)。教師專業學習與發展。台北市:師大書苑。
張淑宜、辛俊德(2011)。學習社群與教師專業表現關係之研究。台中教育大學學報:教育類,25(1),83-103。
張靜嚳(1995)。何謂建構主義?建構與教學。中部地區科學教育簡訊,3。取自http://www.dyjh.tc.edu.tw/~t02007/1.htm
張麗蓮(2017)。從社群領導人的觀點談教師專業社群永續經營的困境與解決策略。台灣教育評論月刊,10(6),45-50。
教育部(2009)。中小學教師專業學習社群手冊。台北市:教育部。
教育部(2014)。十二年國教課程綱要總綱。台北市:教育部。
教育部(2016a)。台灣教師專業標準及表現指標。台北市:教育部。
教育部(2016b)。高級中等以下學校教師專業發展評鑑規準。台北市:教育部。
教育部(2018)。面對未來的能力素養導向教學教戰手冊。台北市:教育部。
許瑜珊(2000)。台南市國小教師人際關係、角色知覺差距與職業倦怠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南大學,台南市。
郭志方、張念祖、倪文宙(1921)。杜威教育哲學。上海市:商務印書館。取自:http://dcs.lib.ndhu.edu.tw/ndhuhyint/sendurl_api_v3.jsp?url=http%3A//www.chinamaxx.net/showbook%3FdxNumber%3D11331051%26d%3D3FC87D9B1D9DDA3DFDE219556A96C7C2%26fFenleiID%3D0B70
郭實渝(2008)。教學建構主義的哲學基礎。臺東大學教育學報,19(2),119–142。
陳芷沂(2006)。高齡者教師教學準備度量表建構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正大學,嘉義縣。
陳亭燏(2008)。校長教學視導、教師知識分享與教師專業發展關係之研究─以屏東縣國民小學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屏東縣。
陳皎眉(2013)。人際關係與人際溝通。台北市:雙業書廊。
陳棟樑、黃明一、周瓊瑤(2017)。台中市教師專業學習社群與教師專業發展之研究。管理資訊計算,特刊1(6),34-43。
陳燕嬌、范熾文(2007)。花蓮縣國民小學教師專業成長之研究。學校行政,49,189-210。
陳靜靜(譯)(2017)。教師花傳書:專家型教師的成長(原作者:佐藤學)。上海市:華東師範大學。
單文經(2014)。杜威學習共同體的理念與闡釋。教育研究月刊,241,122-138。
單文經(譯注)(2015)。經驗與教育(原作者:J. Dewey)。台北市:聯經。
游秀靜(2016)。誰說我不在乎?談共同備課與議課的美麗與哀愁。教育研究月刊,263,32-43。
黃郁倫(譯)(2013a)。學習革命的最前線(原作者:佐藤學)。台北市:遠見天下文化。
黃郁倫(譯)(2013b)。學習共同體--構想與實踐(原作者:佐藤學)。台北市:天下雜誌。
黃郁倫(譯)(2014)。學習革命的願景:學習共同體的設計與實踐(原作者:佐藤學)。台北市:遠見天下文化。
黃郁倫(譯)(2017)。邁向專家之路-教師教育改革的藍圖(原作者:佐藤學)。台北市:高等教育。
黃郁倫、鍾啟泉(譯)(2012)。學習的革命:從教室出發的改革(原作者:佐藤學)。台北市:天下雜誌。
楊佩文、卯靜儒(2015)。教育改革中構築的主體、意義與關係:台北市跨校教師共同備課之經驗分享。中等教育,1(66),153-171。
葉立軍(2013)。教師備課存在的問題及其化解策略。天津師範大學學報:基礎教育版,1,29。
鄒鈺萍(2009)。共同備課對教師專業成長影響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台北市立教育大學,台北市。
甄曉蘭、曾志華(2002)。建構教學理念的興起與應用。載於詹志禹(主編)。建構論:理論基礎與教育應用(116-146頁)。台北市:正中。
劉文通(2010)。建構學校本位教學視導制度-協助教師專業成長。學校行政,69,107-122。
劉世雄(2016)。台灣學校需要的學習共同體。台北市:五南。
劉世雄(2017)。台灣國中教師對共同備課、公開觀課與集體議課的實施目的、關注內容以及專業成長知覺之研究。當代教育研究季刊,2(25),43-76。
劉宛甄(2015)。運用海洋教育行動研究促進國小教師專業發展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海洋大學,基隆市。
劉美君(2014)。花蓮縣國民小學教師文化與教師專業學習社群之關係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東華大學,花蓮縣。
歐用生(2002)。教師專業成長。台北市:師大書苑。
歐用生(2012)。日本中小學單元教學研究分析。教育資料集刊,54,121-147。
潘淑滿(2009)。質性研究理論與應用。台北市:心理。
潘慧玲、黃淑馨、李麗君、余霖、劉秀嫚、薛雅慈(2015)。學習領導下的學習共同體進階手冊2.0版。新北市:學習領導與學習共同體計畫辦公室。
蔡敏玲、陳正乾(譯)(1997)。社會中的心智(原作者:L. S. Vygotsky)。台北市:心理。
鄭增財(2006)。行動研究原理與實務。台北市:五南。
蕭宇翔(2015)。教師專業成長:從教師專業學習社群到授業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北教育大學,台北市。
諶亦聰、楊淑惠、邢小萍、陳順和、陳滄智、曾振富、游鴻池、郭惠琳、賴俊賢、褚希雯、翁世盟、陳顯榮、陳培章、黃維瑜、林佳儀(2017)。台北市國小共同備課手冊。台北市:北市教育局。
諶亦聰、楊淑惠、謝勝隆、劉增銘、高敏慧、林淑君、許玉珍、葉芳吟、黃仲生、楊于萱(2015)。台北市國中共同備課手冊。台北市:北市教育局。
鍾靜、姜佳伶(2017)。從數學教師學習社群探討專業對話。教育學誌,38,51-100。
饒見維(2003)。教師專業發展:理論與實務。台北:五南。
龔祐祿(2017)。國小校長學習領導、教師專業發展與學習型學校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臺北市立大學,臺北市。
貳、英文部分
Bauml, M. (2016). The promise of collaboration. Educational Leadership, 74, 58-62.
Berger, P. L. & Luckmann, T. (1966). The social construction of reality. NY: Doubleday.
Berk, L. E. & Winsler, A. (1995). Scaffolding children's learning: Vygotsky and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 Washington: 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the Education of Young Children.
Cheliotes, L. G., & Reilly, M. F. (2010). Coaching conversations: Transforming your school one conversation at a time. Thousand Oaks, CA: Corwin.
Clarke, D. & Hollingsworth, H. (2002). Elaborating a model of teacher professional growth. Teaching and Teacher Education, 18(8), 947-967.
Guskey, T. R. (2002).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and teacher change. Teachers and Teaching: Theory and Practice, 8(3), 381-391.
Kadroon, T. & Inprasitha, M. (2013).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of mathematics teachers with lesson study and open approach: The process for changing teachers values about teaching mathematics. Psychology, 4(2), 101-105.
Lee, J. F. K. (2008). A Hong Kong case of lesson study: Benefits and concerns. Teaching and Teacher Education, 5(24), 1115-1124.
Lim, C., Lee, C., Saito, E., & Haron, S. S. (2011). Taking stock of lesson study as a platform for teacher development in Singapore. Asia-Pacific Journal of Teacher Education, 39(4), 353-365.
Little, J. W. (1982). Norms of collegiality and experimentation: workplace conditions of school success. American Educational Research Journal, 19(3), 325-340.
Mayer, R. C., Davis, J. H., & Schoorman, F. D. (1995). An integrative model of organizational trust.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20, 709-734.
Perkins, D. (2003). King Arthur’s round table: How collaborative conversations create smart organizations. Hoboken, NJ: John Wiley & Sons.
Shirley, M. H. (1998). Creating a professional learning community: Cottonwood Creek School. Southwest Educational Development Laboratory, 6(2), 1-8.
Spanneut, G. (2010). Professional learning communities,principals, and collegial conversations.Kappa Delta Pi Record, 46(3), 100-104.
Wertsch, J. V. & Tulviste, T. (1992). L. S. Vygotsky and contemporary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28(4), 548-557.
Wertsch, J. V. (1985). Vygotsky and the social formation of mind. 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Xu, H. (2015). The development of teacher autonomy in collaborative lesson preparation: A multiple-case study of EFL teachers in China. System, 52, 139-148.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