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號:guest(3.133.134.17)          離開系統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詳目顯示

以作者查詢圖書館館藏以作者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系統以作者查詢全國書目勘誤回報
作者:張育民
作者(英文):Yu-Ming Chang
論文名稱:遇見少年、踐履文化
論文名稱(英文):Encountering Youth: The Embodiment of Cultural Pedagogy
指導教授:廉兮
指導教授(英文):Hsi Lien
口試委員:林慧絢
張瀠之
口試委員(英文):Huei-Hsuan Lin
Ying-tzu Ena Chang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東華大學
系所名稱:教育與潛能開發學系
學號:610588205
出版年(民國):112
畢業學年度:111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28
關鍵詞:文化學習少年研究太魯閣族社區教育多元文化教育反身性民族誌
關鍵詞(英文):Cultural LearningYouth StudiesTrukuMulticultural EducationCommunity Youth EducationReflexive Ethnography
相關次數:
  • 推薦推薦:0
  • 點閱點閱:17
  • 評分評分: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
  • 下載下載:9
  • 收藏收藏:0
此研究以台灣東部一位健體教練和當地的太魯閣族少年,在地方的健體工作室,透過親體課程及活動,探討群體如何在社區的空間同時共處,並透過共地參與,回應其身所在的文化情境,建立共在經驗的學習場域。研究以少年在家庭、學校,以及逃學/離家的經驗,聚焦在少年們的健體及勞動歷程,接合文化實踐,並開展兼具彈性,以及自主性的多重學習路徑。有別於將主流教育體制外的少年團體視為次文化群體研究的企圖,這篇論文將從反身性民族誌的視角,貼近少年群體的健體活動及勞動情境,關注在各自相異的學習經驗中,討論健體教練及少年們,如何透過對身體的掌握和熟習,進一步發展出不同於研究者過去熟悉的學習取徑;而研究者自身又如何藉由與少年們在勞動及生活經歷上的相互參看,重看/回看自身家庭關係的生成經驗及理解。
這個研究預設,在健體場域中的少年工作者,最初的參與動機,不必然是有意識地回應其太魯閣族文化身份,但透過對於身體狀態的關注,參與群體共學的課後或校外的自主活動,得以創造社區生活的文化連結條件。此研究計畫分為三個部分討論,首先梳理這些少年在各自不同的生命階段,何以成為太魯閣族村落健身群體中的一員,及其開展的學習情境。再者,實際參與健體少年的生活世界,嘗試貼近其學習主體的生成途徑,發覺少年展現出的文化踐履樣貌。最後,在論文研究的過程中,與這群少年共構彼此的學習空間,持續對人及生存處境的理解提出困惑,審視自我的過往生命經驗,共同為覺知自己的他者性建立條件,與他者相遇在社會、歷史、文化中的相互作用。
This study centers on a fitness coach in Eastern Taiwan and local Truku youth, examining their cohabitation in community spaces like local gyms and public areas. By engaging in embodied learning activities, we explore how the group responds to their cultural environment through enough shared participation, establishing a learning field of shared experience. The research focuses on the youths' experiences at home, in school, and instances of truancy or running away, considering how their fitness and labor processes interface with cultural practices and initiate flexible, autonomous learning pathways.
Distinc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onsidering out-of-system youth groups as a subculture, this paper adopts a reflexive ethnographic approach. It closely examines the youths' fitness activities and labor situations, paying attention to their divergent learning experiences. It discusses how both the fitness coach and the teenagers, through their mastery and familiarity with their bodies, develop learning approaches that are different from those the researcher is familiar with. It also considers how the researcher revisits and reinterprets their own family relationships and understanding through mutual observation of the youth's work and life experiences.
This research presupposes that the initial participation motivation of adolescent workers in the fitness field is not necessarily a conscious response to their Truku cultural identity. However, by focusing on physical condition and participating in group learning after school or outside school activities, they can create conditions for cultural generation linked to community life. The research project is divided into three parts. Firstly, it traces how these teenagers, in their respective life stages, become members of the Truku village fitness community within historical and social contexts. Secondly, it attempts to approach the generation pathway of their learning subjectivity by immersing in the living world of the participating adolescents, thereby discovering the cultural practices they display. Lastly, in the process of research, it co-constructs a learning space with these adolescents, persistently posing questions about the understanding of individuals and living circumstances. It scrutinizes personal past life experiences, jointly establishing conditions for recognizing one's otherness and encountering others in the interplay of society, history, and culture.
第一章 導言 1
第二章 文獻探討及研究設計 9
第三章 研究場域及研究方法 23
第一節 從地圖到地方 28
第二節 住到太太家中的男人 40
第三節 社區裡的家 46
第四節 社區裡的少年 56
第四章 少年的多重學習路徑 63
第一節 練 65
第二節 跑離家/跑回家 73
第三節 上山 81
第四節 「身體感」作為理解的取徑 88
第五節 何以為太魯閣族少年 95
第五章 那些回返自身的問題 101
第一節 心中的畏懼 101
第二節 我也能上山嗎? 107
第三節 再與父親相遇 116
第六章 結論 121
第七章 參考文獻 125

Clifford, J. (2013). Returns:Becoming Indigenous in the Twenty-First Century.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Haraway, D. J. (2016). Staying with the Trouble: Making Kin in the Chthulucene. Durham: Duke University.
Lareau, A. (2011). Unequal Childhoods: Class, Race, and Family Life.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Turner, T. (1993). Anthropology and Multiculturalism: What is Anthropology That Multiculturalist should Be Mindful of It ? Cultural Anthropology, 8(4), 411-429.
Willis, P. (1978). Learning to Labour:How Working Class Kids Get Working Class Jobs. London: Routledge.
Behar, R. (2010)。傷心人類學:易受傷的觀察者(黃珮玲、黃恩霖譯) 台北市: 群學。(原著出版於1997年)
Franzen, J. (2012)。 修正(The Corrections)(宋瑛堂譯) 台北市: 新經典圖文傳播有限公司。(原著出版於2001年)
Geertz, C. (1990)。 巴里島鬥雞賽之為戲劇活動。文化與社會:當代論辯 (pp。 158-174)。 台北: 立緒。
Goodson, I. F. & Gill, S. R. (2020)。 敘事教育學:生命史取向。 (丁奇芳, 王勇智, 洪慧真, 張慈宜, 陳永祥, 蔡仲庭, 鄧明宇, 賴誠斌譯) 臺北市: 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原著出版於2010年)
Lewis, O. (2004)。 貧窮文化:墨西哥五個家庭一日生活的實錄。 (丘延亮譯)台北:巨流圖書。(原著出版於1975年)
Turner, V. (2006)。 儀式過程:結構和反結構。(黃劍波譯)北京: 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原著出版於1969年)
Teyra, C. (2016)。 實踐狩獵文化—太魯閣族歷史創傷療癒。 法律扶助基金會會訊(51), 15-19。
VavaHusluman (2016)。 玉山魂。 台北市: 印刻文化。
王尤秋(2009)。 攜手計畫課後扶助政策實施成效之研究─教育機會均等的觀點。 〔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北市: 國立臺北教育大學教育政策與理研究所。
王英倩(2007年7月8日)。 憐憫,是我們的不在場證明。 擷取自 苦勞網: https://www.coolloud.org.tw/node/4796 (取用日期2023.06.10)
安妮特.拉蘿(2021)。 不平等的童年。 台北市: 野人。
余舜德(2018)。 體物入微:物與身體感的研究。 新竹市: 清大出版社。
吳清山(2020)。 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政策重要議題分析及建言。 台灣教育研究期刊, 1(6), 1-19。
李惠瑄,陳若琳(2015)。 父母的親職效能、社會支持與親質壓力的相關研究-以永齡希望小學為例。 輔仁民生學誌, 21(1), 65-86。
周惠民(2012)。 從教育機會均等的理念省思原住民族教育。 台灣原住民族研究季刊, 5(3), 1-18。
林峻丞(2020)。 專題講座「札根教育 x 青年返鄉」。 第一屆地方創生年會。 嘉義市: 台灣地域振興聯盟。
林依蓁(2010)。原住民學生的自我認同、家庭功能與其在校表現關係之研究:以花蓮縣國民中學學生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花蓮縣:慈濟大學教育研究所。
林慧絢(2011)。攪合中的沉澱:一位大學老師在與小學協作的影像課程裡的學習。北京師範學教育學報,6,40-46。
林慧絢(2015)。 重看兒童學習:在影像課程中的接合實踐。 教育實踐與研究, 28(1), 207-240。
花蓮縣秀林鄉戶政事務所。 (2023年02月)。 本鄉人口統計月報表。 擷取自 花蓮縣秀林鄉戶政事務所: https://slhr.hl.gov.tw/News_Content.aspx?n=1182&s=109521 (取用日期2023.06.10)
丘延亮(2004)。 演敘「貧窮文化」─劉易士書寫的考掘與譜系及我人的閱讀與踐行。 於 LewisOscar, 貧窮文化:墨西哥五個家庭一日生活的實錄 (頁 34-72)。 巨流出版社。
保羅•威利斯(2018)。 學做工:勞工子弟何以接繼父業?。 (秘舒、凌旻華 譯) 台北市: 麥田。
洪福財(2013)。 義務教育的概念論述: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的另項思辨。 國民教育, 21-28。
夏林清(2011)。 家的田野~勞動的身體、錯置的層次、混亂的話語與沉默的呼吸。 於 夏林清 (編者), 斗室星空─「家的社會田野」 (頁 4-13)。 台北市: 財團法人導航基金會。
留淑芳,鄭兆宏(2022)。 給錢還是給關心?經濟不利或文化不利學生就學扶助措施效益分析-以經濟不利或文化不利學生身份別為干擾變項。 商管科技季刊, 23(4), 505-525。
財團法人原住民族語言研究發展基金會(2023年03月16日)。 族語查詢-太魯閣族。 擷取自 族語E樂園: https://web.klokah.tw/multiSearch/ (取用日期2023.06.10)
張少強(2004)。 扣連貧窮文化-貧窮文化能是甚麼? 於 LewisOscar, 貧窮文化:墨西哥五個家庭一日生活的實錄(Five families: Mexican case studies in the cuhure of poverty) (丘延亮, 譯者)。 台北: 巨流出版。
張良丞,許添明,吳新傑(2016)。 國民中學適足教育經費:臺灣偏遠與非偏遠地區學校的比較。 教育科學研究, 61(3), 43-67。
張芳全(2007年06月)。 延長國教的爭議與實際。 台灣教育(645), 2-13。
張珣(2006)。 馨香祝禱:香氣的儀式力量。 臺灣大學考古人類類學刊(65), 9-33。
教育部(2023年4月30日)。 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實施計畫。 擷取自 https://ws.moe.edu.tw/
許育典,黃憶潔(2014)。 從憲法探討原住民族教育的落實-以義務教育階段為核心。 東海大學法學研究(43), 1-51。
陳玉君(2010)。 撐:都市原住民勞動家庭的斷裂與連結。〔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輔仁大學心理學系。
陳淑麗,曾世杰,張毓仁(2017)。 永齡國語文補救教學方案及補救教師專業背景對國小二年級學生讀寫進展之成效研究。 特殊教育研究學刊, 42(2), 85-111。
陳雅貞(2013年01月)。 從受教育權觀點檢視日本與台灣之義務教育制度。 樹德科技大學學報, 15(1), 75-89。
黃俊傑(2009)。 「攜手計畫」課後扶助執行成效之評析與建議。 教育行政(61), 196-211。
黃淑容(2009)。 國小攜手計畫實施成效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東縣: 國立臺東大學教育學系。
廉兮(2009)。 沒有理解、何來公義?論主體生成的多元文化教育。 教育與多元文化研究期刊(1), 259-268。
廉兮(2013)。 抵殖民教育:原住民族教育的主體生成。 台灣社會研究季刊, 1-31。
廉兮(2014)。 庶民視角的教習踐行:邊界文本與抵殖民的家園政治。 台灣文學研究, 82-124。
楊思偉(2006)。 推動十二年國民教育政策之研究。 教育研究集刊, 52(2), 1-31。
詹姆斯.克里弗德(2017)。 復返:21世紀成為原住民。 (林徐達,梁永安譯) 台北市: 桂冠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劉弘毅(2018)東部地區原住民青少年的生活與發展困境:助人者觀點。輔仁社會研究(8),119-152。
劉依穎,蕭至邦(2022)。 單親家庭充權之實踐與效能之研究-以「愛讓微光亮起來」課後照顧方案為例。 發展與前瞻學報(35), 39-65。
劉湘川(1997)。 原住民國民教育之現況與展望。 國民教育研究集刊(5), 1-21。
劉德威,廖年淼,林君紅(2015)。 數位學伴補救教學學習成效評估模式之建構─學童學習動機整合觀點。 教育研究學報, 49(2), 65-94。
蔡政忠(2015)。 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學業成就與教育分流之探討。 學校行政(99), 226-248。

蔡清田(2021)。 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改革之評論。 台灣教育研究期刊 , 2(1), 171-189。

賴瑩珊(2019)。 學習的艱難?—偏鄉原住民學生的學習文化與課後輔導。〔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新竹市:國立清華大學社會學研究所。
謝志龍(2014)。 家長參與對國中學生教育成就之影響:社會資本的觀點。 臺灣教育社會, 14(1), 93-134。
韓繼成(2006)。十二年國教之探究。學校行政(44), 85-97。
魏春枝、張耐(2000)。都市原住民青少年的族群認同探討。師友月刊(393),37-40。
蘇羿如(2009)。撒奇萊雅族(Sakizaya)的生成歷程:族群團體、歷史事件與族群性再思考(未出版之博士論文)。 國立花蓮教育大學多元文化教育研究所。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