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號:guest(3.143.255.67)          離開系統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詳目顯示

以作者查詢圖書館館藏以作者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系統以作者查詢全國書目勘誤回報
作者:陳冠佑
作者(英文):Chen-Kuan Yu
論文名稱:八極拳術介入學童體適能研究
論文名稱(英文):Research on Physical Fitness of Intervention Children in Eight-Extreme Martial Arts
指導教授:楊昌斌
指導教授(英文):Chang-Bin Yang
口試委員:鄭芳梵
劉榮聰
成和正
楊昌斌
口試委員(英文):Fang-Fan Zheng
Rong-Cong Liu
He-Zheng Cheng
Chang-Bin Yang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東華大學
系所名稱:體育與運動科學系
學號:610589507
出版年(民國):107
畢業學年度:106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73
關鍵詞:八極拳健康體適能國小學童
關鍵詞(英文):Eight-Extreme Martial Artsphysical fitnesselementary school children
相關次數:
  • 推薦推薦:0
  • 點閱點閱:116
  • 評分評分: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
  • 下載下載:6
  • 收藏收藏:0
鑒於中華民族傳統深厚的文化底蘊,本研究欲探討傳統武學訓練法能否讓國小學童在健康體適能測試部分達到提升,例如:心肺功能強健、肌耐力加強,柔軟度堅韌、肌力爆發及平衡性協調等,除了培養學童具備強健的體魄外,也進一步的瞭解傳統武術的武德修養,同時也盼望能增長雙方面之價值,達到傳統與現代相輔相成之成效。本研究以年齡於9至10歲間之花蓮縣宜昌國小中年級(男)學童,選取40名男學童為研究對象,並分(實驗組與控制組)進行本實驗前測(N=40)與後測(N=20),此實驗組20位學童需進行每週2小時為期10週的武術課程訓練,而控制組20位學童則不須進行武術課程訓練,藉由兩組學童來比較訓練前後,在體適能方面是否會有顯著性的差異。
經統計方法研究歷程對國小中年級男學童進行十週的八極拳課程後,得出以下研究結果:學童(800公尺心肺適能)方面,實驗組研究數值顯示p=0.02;p<0.05有達顯著。在學童(爆發力適能)方面,實驗組研究數值顯示p=0.01;p<0.05有達顯著。在學童(柔軟度)方面,實驗組研究數值顯示p=0.39;p>0.05無達顯著。而在學童(身高、體重)BMI方面,實驗組研究數值顯示p= 0.79;p>0.05無達顯著。對於學童(肌耐力)方面,實驗組研究數值顯示p=0.77;p>0.05無達顯著。在學童(三分鐘登階)方面,實驗組研究數值顯示p=0.11;p>0.05無達顯著。
結論:八極拳術介入學童體適能研究後,心肺適能、爆發力適能(達顯著水準)。
BMI適能、肌耐力適能、柔軟度適能、三分鐘登階適能,(無達顯著水準)。
In this thesis will explore whether traditional martial arts training methods can improve the ability of elementary school children in healthy physical fitness testing. For example, strong cardiopulmonary function, increased muscle endurance, toughness, and muscular strength. This study was conducted among middle school male schoolchildren of Yichang Elementary School in Hualien County, between 9 and 10 years of age. 40 male schoolchildren were selected as the study subjects and (experimental and control groups) were tested before the experiment (N=40) With the posttest (N=20), 20 students in this experimental group will be required to perform a 10-week wushu course training for 2 hours every other week, while 20 students in the control group will not be required to perform traditional Martial arts course training. Before and after training, there will b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physical fitness.For the elementary and junior middle school male schoolchildren performing a ten-week Bajiquan course, for the school children (800 meters of cardiopulmonary fitness), the experimental group studies showed that p=0.02;p<0.05 had a significant effect. For the schoolchildren (explosive power fitness), the experimental group studies showed that p=0.01;p< 0.05 had a significant effect.For the school children (softness), the experimental group studies showed a value of p=0.39;p>0.05 had no significant effect.For the school children (height, weight) BMI, the experimental group studies showed that p=0.79;p>0.05 had no significant effect.For the schoolchildren (muscular endurance), the experimental group studies showed that p=0.77;p>0.05 had no significant effect.For the school children (three-minute boarding), the experimental group's study values showed that p=0.11;p> 0.05 had no significant effect.
Conclusion: After the physical fitness of the Eight-Extreme Martial Artsinterventional schoolchildren, the fitness of the heart and the lung and the power of explosiveness can be achieved (a significant effect).
BMI fitness, muscle endurance fitness, softness fitness, and three-minute staging fitness (no significant effect)
目次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2
第二節 研究目的 3
第三節 研究問題 4
第四節 研究假設 5
第五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5
第六節 名詞釋義 5
第二章 文獻探討 7
第一節 八極拳術對心肺功能探討 7
第二節 登階運動對心肺功能探討 9
第三節 傳統武術對肌力肌耐力適能探討 11
第四節 傳統武術對柔軟度的探討 14
第五節 國術內家拳對爆發力的探討 16
第六節 武術對身體適能的探討 19
第三章 研究方法 23
第一節 研究對象 23
第二節 測驗方式 28
第三節 研究流程 41
第四節 研究架構 42
第五節 資料處理 43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討論 45
第一節 八極拳術課程對身體質量指數(BMI)適能分析 46
第二節 八極拳術課程對(心肺)適能分析 48
第三節 八極拳術課程對(柔軟度)適能分析 50
第四節 八極拳術課程對跳遠(爆發力)適能分析 52
第五節 八極拳術課程對(肌耐力)適能分析 54
第六節 八極拳術課程對(三分鐘登階)適能分析 56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59
第一節 八極拳術課程對身體質量指數(BMI)適能 59
第二節 八極拳術課程對(心肺)適能 59
第三節 八極拳術課程對(柔軟度)適能 59
第四節 八極拳術課程對跳遠(爆發力)適能 60
第五節 八極拳術課程對(肌耐力)適能 60
第六節 八極拳術課程對(三分鐘登階)適能 60
參考文獻 63
附錄 67
附錄一 實驗參與家長同意書 67
附錄二 授課程認證 68
附錄三 教育部體育署(體適能常模表) 69
個人小傳 77
參考文獻
中文部份
大紀元(2008)。學武術對孩子的作用CMAC市中心校長Patrice Williams訪談【新聞群組】。2014年9月13日,取自http://www.epochtimes.com/b5/8/3/30/n2063949.htm。
王忠宏(2013)。體適能課程對學童健康體適能發展影響之研究。國立屏東教育大學體育學系,屏東縣。
王順正(2003)。最大心跳率的高低與心肺功能的進步有關嗎。運動生理週訊,139。取自http://www.epsport.idv.tw/sportscience/scwangshow.asp?repno=139&page=1。
王嘉靜(2005)。10-11歲之國小女童三分鐘登階測試與最大攝氧量之相關研究。國立體育學院運動傷害防護研究所,桃園市。
石芳綺(2004)。武術訓練對國小學童體適能及唾液免疫球蛋白A濃度影響。臺北巿立體育學院運動科學研究所,臺北巿。
吳宜香(2008)。登階訓練對肥胖青少年心率變異度之影響。天主輔仁大學體育學系碩士班,新北市。
吳忠勳(2004)。遞增運動負荷登階測驗和800 公尺跑走與最大攝氧量之相關研究。國立屏東師範學院體育教學碩士班,屏東縣。
吳信璋(2005)。靜式生活形態的年輕成人在三種不同階梯高度下踏步的下肢生物力學評估。國立成功大學物理治療研究所,台南市。
呂嘉薰(2015)。練肌肉不只是年輕人的事。康健雜誌,19。取自http://www.commonhealth.com.tw/article/article.action?nid=69773
呂遜雪(2010)。國術專家教師教學行為之分析。國立體育大學體育推廣學系碩士班,桃園市。
李汶容(2014)。表達性藝術治療對大專武術選手自覺運動能力之影響。臺北市立大學競技運動訓練研究所,臺北市。
每日頭條(2016)。練習武術對身體有哪些好處中國武功【新聞群組】。2016年12月06日,取自:https://kknews.cc/news/anv69bv.html。
汪忠川(2009)。太極拳與健康促進。台灣老年醫學暨老年學雜誌,4,116-129。
卓重亨、陳五洲(2004)。下肢爆發力個體限制對晚期男童單足跳動作型式之影響效應。國立體育學院論叢,15,1-14。
念裕祥(2003)。國術內家拳定步發勁分析。臺北巿立體育學院運動科學研究所,臺北巿。
念裕祥(2009)。太極拳訓練對下肢肌力、本體感覺、平衡能力及步態肌電之影響研究。臺北巿立體育學院運動科學研究所,臺北巿。
林峰民(2008)。太極拳練習對國小學童基本運動能力之影響。國立花蓮教育大學體育學系碩士班,花蓮市。
邱文成(2012)。學國術彈腿教學與一般體育教學對國小學童之運動樂及健康體適能之相關研究。國立屏東教育大學體育學系,屏東縣。
洪振勝(2015)。運動訓練課程對於提升國小學童健康體適能及運動自我效能之探討。國立臺中教育大學體育學系碩士在職專班,臺中市。
洪輝宗(2004)。國小學童國術運動參與動機因素之差異性研究。國立臺南大學體育教育學系,台南市。
徐佳湄(2012)。「宋江陣插角」對核心肌力訓練之輔助功效。正修科技大學運動健康與休閒所,高雄市。
張耀庭(2014)。武術發勁動作之電腦模擬最佳化分析。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體育學系,臺北巿。
許太彥(1999)。國小學童不同高度赤腳著地之生物力學分析。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體育研究所,臺北巿。
許秋德(2007)。笑塵武集。武壇國術推廣中心,臺北市。
陳柏潔、翁梓林(2007)。有氧登階運動表現之探討。國北教大體育,(2),7-17。
陳玲芳(2015)。83%女性運動不足增罹病風險【新聞群組】。2015年4月月21日,取自http://www.merit-times.com/NewsPage.aspx?unid=397583。
陳慧娟(2008)。太極拳推手中攻與防之生物力學原理。國立成功大學體育健康育與休閒研究所,台南市。
華念萍(2016)。八週金羅漢少林連環拳訓練對國小中年級學童健康體適能之研究。國立雲林科技大學休閒運動研究所,雲林縣。
黃榮宗、林全二、林貴福(2014)。不同實地測驗評估肥胖兒童心肺適能之研究。運動生理暨體能學報, 19,13-21。
劉曉靜(2017)。密集國術訓練對於中年級學童下肢肌力及骨質密度之影響。國立臺南大學體育學系體育科教學碩士班,臺南市。
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2013)。兒童與青少年生長身體質量指數(BMI)建議值。102年6月11日,取自https://obesity.hpa.gov.tw/TC/index.aspx。
蕭榮吉(2008)。武術基本功訓練對國小學童體型發育及體適能的影響-以臺中縣順天國民小學為例。國立臺灣體育學院體育研究所,臺中市。
賴其頡(2017)。經絡拳運動對社區照顧關懷據點老人自覺健康狀態及功能性體適能之成效。高雄醫學大學高齡長期照護碩士學位學程,高雄市。
優活健康網(2012)。「拉筋」恢復身體柔軟度促進神經正常運作【新聞群組】。2012年9月12日,取自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aid=20166。
薛淑琦(1992)。腿長與不同負荷之登階測驗對青少年有氧適能之評估研究。國立體育學院運動科學研究所,桃園市。
謝安(2014)。核心肌群穩定性訓練對中國武術動作表現的影響。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體育學系,臺北巿。
魏沄釩(2014)。影片介入教學對國小學童武術運動期望與價值之影響。臺北市立大學運動教育研究所,臺北巿。
蘇信榮(2011)。登階有氧運動介入對國小肥胖學童健康體適能之影響。國立屏東教育大學體育學系,屏東縣。


英文部份
American College of Sports Medicine(2003).ACSM fitness book/a proven step-by-step program from the experts.Philadelphia(PA): Lippincott Williams & Wilkins.
American College of Sports Medicine(2010) American College of Sports Medicine (2010).ACSM' s guidelines for exercise testing and prescription(8th ed) . Philadelphia(PA): Lippincott Williams & Wilkins.
Hygino, J. (2004).Modelingthe heart rateresponseto step test.Medicineand Sciencein Sports and Exercise,36(5), 113-115.
Kraemer, W.J., Keuning, M., Ratamess, N.A., Volek, J.S., McCormick, M., Bush, J.A.,Nindl, B.C., Gordon, S.E., Mazzetti, S.A., Newton, R.U., Gomez, A.L., Wickham, R.B., Rubin, M.R., & Hakkinen, K. (2001). Resistance training combined withbench-step aerobics enhances women’s health profile. Medicine and Science inSports and Exercise.33(2), 259-69.
Malina, R. M.(1996). Tracking of physical activity and physical fitness acrossthelifespan.Research Quarterly for Exercise and Sport,67, 48-57.
Maybury, M.C., &Waterfield, J. (1997). An investigation into the relation betweenstep height and ground reaction forces in step exercise: a pilot study. SportsMedicine, 31(2), 109-113.
Olson, M.S., Williford, H.N., Blessing, D.L., & Wang, T. (1997). Vertical impact forces during bench-step aerobics: exercise rate and experience. Perceptual and Motor Skills.84, 267-74.
Salem, G.J., Flanagan, S.P., Wang, M.Y., Song, J.E., Azen, S.P., & Greendale, G.A.(2004). Lower-extremity kinetic response to weighted-vest resistance duringstepping exercise in older adults.Journal of Applied Biomechanics 20, 260-74.
Stanforth, D., Stanforth, P.R., & Velasquez, K.S. (1993).Aerobic requirement ofbench stepping.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ports Medicine.14, 129-33.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