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號:guest(3.15.229.111)          離開系統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詳目顯示

以作者查詢圖書館館藏以作者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系統以作者查詢全國書目勘誤回報
作者:黃柏瑋
作者(英文):Po-Wei Huang
論文名稱:宜蘭縣青少年戶外休閒活動參與動機與休閒效益之研究-以宜蘭縣某私立中學學生為例
論文名稱(英文):A Study on Leisure Motivation and Leisure Benefits of Youth Participating in Outdoor Activities in Yilan County--A Case Study of Private middle school Students in Yilan County
指導教授:尚憶薇
指導教授(英文):I-Wei Shang
口試委員:蕭嘉惠
簡梅瑩
口試委員(英文):Chia-Huei Hsiao
Mei-Ying Chien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東華大學
系所名稱:體育與運動科學系
學號:610589510
出版年(民國):108
畢業學年度:107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93
關鍵詞:青少年戶外休閒活動參與動機休閒效益
關鍵詞(英文):Youthoutdoor leisure activitiesleisure motivationleisure benefits
相關次數:
  • 推薦推薦:0
  • 點閱點閱:22
  • 評分評分: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
  • 下載下載:0
  • 收藏收藏:0
本研究在探討宜蘭縣青少年戶外休閒活動參與動機與休閒效益各因素之關係性,探討兩變相在性別、年齡、運動頻率、一週運動時間、年級排名百分比及陪伴者之差異。研究工具包含了宜蘭縣青少年戶外休閒活動參與動機量表及宜蘭縣青少年戶外休閒效益量表。統計資料以描述性統計、獨立樣本t檢定、單因子變異數分析、皮爾森積差相關分析等方法進行分析。本文研究發現結果簡述如下:
一、 宜蘭縣青少年參與戶外休閒活動參與動機可分為三個構面因素,包含「吸引力」、「生活型態中心性」及「自我表現」因素。以「吸引力」最為重視,其次是「自我表現」,最後是「生活型態中心性」。
二、 宜蘭縣青少年戶外休閒效益可分為三個構面因素,包含「生理效益」、「心理效益」及「社交效益」因素。以「生理效益」最為重視,其次是「心理效益」,最後是「社交效益」。
三、 宜蘭縣青少年戶外休閒活動參與動機在「性別」之各構面上,男性青少年得分皆高於女性青少年;在「年齡」、「年級排名百分比」之構面上則是部分構面達顯著差異,在「一週戶外休閒活動參與頻率」、「一週戶外休閒活動參與時間」、「最常和誰參與戶外休閒活動」等構面上則是皆達顯著差異。
四、 宜蘭縣青少年休閒效益在「性別」之構面上部分構面達顯著差異,男性青少年在生理效益、心理效益及社交效益皆高於女性青少年;在「一週戶外休閒活動參與頻率」、「一週戶外休閒活動參與時間」、「年級排名百分比」、「最常和誰參與戶外休閒活動」等構面上達到顯著差異;「年齡」等構面上則是未達顯著差異。
五、 宜蘭縣青少年戶外休閒活動參與動機與休閒效益具有正相關的關係,且休閒活動參與動機對休閒效益具有正向影響力。
This study was investigate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leisure motivation and leisure benefit in outdoor leisure activities among youth in Yilan County.The instrument of this study were used Leisure Motivation Scale and Leisure Benefit Scale. Statistical data were analyzed by descriptive statistics, independent sample t-test, ANOVA and Pearson product-related correlation analysis. The results were summarized as following:
1.The leisure motivation were found that The most important factor was "attractiveness".
2.The leisure benefits were found that the most important was "physiological benefit".
3.The results of the leisure motivation were found as following Motivation In: (1)gender: male student had higher scored than female on "attractiveness", “centrality of lifestyle” and “self-expression”.
(2) frequency of participation in leisure activities in a week.
4.The results of leisure benefits were found as following:(1)gender:male student had higher scored than female on psychological benefits and social benefits (2)There a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the participation time of leisure activities in a week" and "who is company in outdoor leisure activities,were found differences.percentage of grades, and who is company in outdoor leisure activities.
5.The leisure motivation had a positive correlation with leisure benefits.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 6
第三節 研究問題 7
第四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8
第五節 名詞操作性定義 9
第二章 文獻探討 11
第一節 戶外休閒活動定義 11
第二節 戶外休閒動機理論與相關研究 15
第三節 戶外休閒效益理論及相關研究 21
第三章 研究方法 27
第一節 研究架構 27
第二節 研究流程 28
第三節 研究對象 29
第四節 研究工具 30
第五節 資料統計與分析 35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討論 37
第一節 人口統計變項分析 37
第二節 宜蘭縣青少年戶外休閒活動參與動機與休閒效益現況分析 42
第三節 宜蘭縣青少年不同背景變項戶外休閒活動參與動機差異分析 46
第四節 宜蘭縣青少年休閒效益之差異分析 52
第五節 宜蘭縣青少年戶外休閒活動參與動機與休閒效益之相關分析 58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59
第一節 研究結論 59
第二節 研究建議 60
參考文獻 63
附錄 宜蘭縣青少年參與戶外活動休閒動機與休閒效益問卷調查 73
附錄二 問卷授權同意書 76
壹、中文參考文獻
王碧媜(1998)。消費動機、服務品質與購後行為關係之研究-以大學推廣教育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中正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嘉義縣。
王宗吉、徐耀輝(2000)。休閒活動與健康管理。台北市:中華民國體育學會。
王梅香、江澤群(2003)。臺北市青少年休閒動機與休閒參與之研究。北體學報, 11,203-216。
王慶田(2009)。國小教師休閒涉入、休閒效益對幸福感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亞洲大學休閒與遊憩管理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臺中市。
方美玉、陳鎰明. (2005). 國小實施運動會之休閒效益分析. 運動休閒期刊,(4), 1-6。
方進隆(1993)。 健康適能的理論與實際。臺北市:漢文書店。
甘唐沖、張文娟、許沂松(2009)。休閒農場遊客行為之研究-以走馬瀨農場為例。管理實務與理論,3(1),1-27。
行政院青年輔導委員會(1997)。青少年白皮書。台北市:行政院青年輔導委員會。
行政院青年輔導委員會(2005)。青少年白皮書。台北市:行政院青年輔導委員會。
行政院體委會(1999)。中華民國體育白皮書。臺北:行政院體委會。
李明宗(1998)。戶外遊憩名詞釋義。休閒、觀光、遊憩論文集,5-7。
李嘉慶(2001)。屏東縣偏達地區青少年休閒活動從事現況與動機之調查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體育學院體育研究所,臺中市。
李嘉慶(2002)。屏東縣偏遠地區青少年休閒活動參與現況與動機之調查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台中市,國立台灣體育學院體育研究所。
李志峰、楊慶南、邱智麟(2003)。大葉大學學生運動性休閒參與動機之研究,大葉學報,12(2),99-108。
何篤光、沈志堅、楊馥琴(2009)。高中生休閒態度與休閒效益關係之分析研究以屏東縣(市)地區為例。臺灣觀光學報,6,33-46。
沈易利(1998)。臺中地區勞工休閒運動需求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體育學院體育研究所,桃園縣。
沈易利(1998)。台灣省民休閒活動參與和需求之研究。台中縣:霧峰出版社。
沈易利(2000). 臺灣省民眾休閒運動參與和需求之研究 (以北, 中, 南地區為例).
余嬪(2001,6月7日)。2001 年第六屆全國婦女國事會議。資料引自4月5日,2014 年,http://taiwan.yam.org.tw/nwc/nwc6/leisure01.htm。
吳明隆、涂金堂(2005)。SPSS 與统統計應用分析。臺北市:五南。
呂惠富. (2008). 休閒運動之參與動機與休閒效益關係之研究。休閒產業管理學刊, 1(1), 41-53.
邱皓政(2010)。量化研究與統計分析:SPSS(PASW)資料分析範例解析。台北市,五南。
林世哲(1993)。大台北地區慢速壘球參與者之消費行為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桃園縣,國立體育學院體育研究所。
林欣慧(2002)。解說成效對休閒效益體驗之影響研究—以登山健行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運動與休閒管理研究所,台北市。
林禹良(2003)。基層警察人員休閒阻礙之現況研究,大專體育學刊,5(1),49-61。
林佳聖(2009)。高中生休閒運動生活型態與休閒動機之相關性探討─以典型相關。嘉大體育健康休閒期刊,8(2),42-52。
卓俊辰. (1990). 從健康的觀點論體能性休閒活動的重要性與可行性措施. 休閒教育研討會專輯, 中華民國戶外遊憩協會.
洪煌佳(2002)。突破休閒活動之休閒效益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運動休閒與管理研究所,台北。
洪升呈(2010)。大專學生之背景與休閒動機之研究。運動休閒餐旅研究 Journal of Sport, Leisure and Hospitality Research, 5(2),86-106。
施長發(1999)。老人的休閒參與程度與休閒體驗中自由感無聊感及休 閒需求間之關係。未出版碩士論文,高雄醫學院行為科學研究所,高雄市。
高俊雄(1995)。休閒利益三因素模式。戶小遊憇研究,8(1),15-28。
高俊雄(2000)。運動服務管理。桃園縣:國立體育學院。
高俊雄(2002)。運動休閒事業管理。桃園‥志軒。
翁志成(2013)。休閒運動概論。臺北市:師大書苑。
涂鈺佩(2011)。休閒參與、休閒涉入、休閒效益對幸福感之研究-以雲林縣青少年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虎尾科技大學,雲林縣。
陳中雲(2001)。國小教師休閒參與、休閒效益與工作滿意之關係研究-以臺北縣公立國民小學教師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運動與休閒管理研究所,台北市。
郭靜晃、羅聿廷(2001)週休二日青少年休閒狀況與態度調查。台北:行政院青年輔導委員會。
郭雅婷、林伯修(2007)。台北市高中生休閒運動參與現況與動機因素之研究。兩岸體育與運動休閒產業發展研討會論文集, 83-108.
陳定雄. (1990). 以休閒啟發運動興趣, 奠定全民運動基礎. 全國社會體育會議綜合結論報告.
陳定雄(1994)。休閒活動相關術語之歷史研究。國立臺灣體專學報,4期,1-29 頁。
陳鏡清(1997)。傳統體育與休閒活動。大專體育,33,115-121。
陳文長(1998)。大專學生休閒活動體量表之信度與效度分析。嘉南學報,24 期,107-116 頁。
陳勁甫、蔡郁芬、蕭玉華(2004)。臺南地區水療活動消費者動機、體驗與市場區之研究。餐旅暨家政學刊,1(1),49-65。
陳勁甫、吳劍秋(2005)。銀髮族海外旅遊動機與市場區隔之研究。旅遊管理研究, 5(1),1-15。
陳雪亮、劉泳倫、魏華成(2008)。八卦山大佛風景區遊客休閒動機之研究。運動休閒產業管理學術研討會論文集,2,100-109。
陳其昌、張婷婷(2009)。攀岩活動參與者休閒動機與深度休閒之關係。大專體育學刊,11(4),69-80。
張春興(1987)。心理學。台北市:東華。
張春興(1999)。心理學概要。台北市:東華。
張春興、林清山(1999)。教育心理學。台北市:東華。
張廖麗珠(2001)。休閒與休閒與休閒活動概念歧異。中華民國體育季刊,15卷1
期,28-36頁。
張良漢(2002)。休閒運動參與動機、身體活動態度、休閒運動阻礙及滿意度之相關 研究。台北市:師大書苑。
張少熙(2004)。臺北市民參與休閒活動歷程模式之研究。臺北市:漢文書店。
張治文(2007)。冒險性休閒活動參與動機及休閒效益之研究-以六龜鄉荖濃溪泛舟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體育學系,台北市。
曾瑞怡(2005)。臺北市高中職學生運動參與行為調查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體育系,台北市。
黃金柱(1999)。我國青少年休閒運動現況、需求暨發展對策之研究。臺北市:行政院體委會。
黃雅鈴、陳惠美(2005)。休閒活動態度與行為關係之研究。戶外遊憩研究18(3), 81-102。
黃仲凌、高俊雄(2005)。台灣離島大專學生休閒參與動機與滿意之相關研究,大學體育學刊,7(1),51-66。
黃元田(2003)。嘉南地區高中職學生休閒活動調查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高雄縣,致遠管理學院教育研究所。
黃世明, 傅建三, & 傅嘉輝. (2007). 私立美術館觀眾休閒動機與休閒滿意度之研究-以朱銘與鴻禧美術館爲例. 藝術學報, (80), 185-203.
傅元幟、林晏州(2004)。從父母與子女觀點探討家庭休閒活動與家庭生活滿意度 關係之研究。戶外遊憩研究,17(3),1-18。
楊胤甲. (2006). 愛好自行車休閒運動者之流暢體驗, 休閒效益與幸福感之研究. 未出版之碩士論文, 私立靜宜大學觀光事業研究所, 台中市.
詹皓宇. (2001). 休閒活動與生活健康的關係. P41-44), 台灣教育, (602), 26.
蔡樹芬、葉源鎰(2006) 青少年休閒態度與休閒活動涉入之相關研究。人文社會學報,5,147-167。
趙元芝(2008)。國中學生網路休閒行為、休閒阻礙與休閒效益 (未出版碩士論文)。臺中市,靜宜大學。
劉文青(1993)。台北市家庭休閒生活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台北市,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社會教育系碩士班。
謝明忠(2009)桃園市陽明運動公園使用者參與動機與休閒效益之研究。國立臺北教育大學,體育學系學位論文1-106.
謝鎮偉(2002)。運動狀況與阻礙因素之研究-以輔仁大學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輔仁大學體育學系,臺北縣。
謝筑虹、黃永寬、曾秋美(2005)親子休閒運動動機量表之信度與效度分析. 國立體育學院論叢, 16(2), 175-187.
謝展中(2009)。學童參與網路活動之休閒覺知自由與休閒效 益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台中市,國立臺中教育大學體育研究所。
羅明葵(2003)。持續參與社區休閒活動和休閒滿意調查研究-以臺中市、南投縣社區舞蹈為例。南開學報,1(1),157-164。
蕭秋祺(2005),南區大專院校學生休閒動機與休閒參與之相關性研究。身體文化學報,1,189-215。
貳、英文參考文獻
Ajzen, I.(1991).The 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Organizational Behavior and Human Decision Processes,50,179-211.
Bammel, G., & Burrus, L. L. (1982). Leisure and human bahaviot dubuge, IA:wm.C.
Bown Company Publisher.
Bloland, P. A. (1987). Leisure as a campus resource for fostering student development. Journal of Counseling and Development, 65, 291-294.
Brody, J. E. (1997). Heart diseasr coes out of styde. The New York Times. E-6.
Bright, A. D. (2000). The role of social marketing in leisure and recreation management. Journal of Leisure Research, 32 (1), 12-18.
Cordes, K. A., & Ibrahim, H. M. (1999). Applications in recreation & leisure: For today and the future (2nd ed). Boston: McGraw-Hill.
Csikszentmihalyi, M., & Kleiber, D. A. (1991). Leisure and self actualization. In B. L. Driver, P. J. Brown, & G. L. Peterson. (Eds.), Benefits of leisure (pp.91-102). State College, PA:Venture Publishing.
Driver, B. L., & Brown, P. J. (1975). Social psychological definition of recreation demand, with implications for recreation resource planning. Assessing demand for outdoor recreation.
Deci, E. L., & Ryan, R. M. (1991). The initiation and regulation of intrinsically motivated learning and achievement. In A. K. Boggiano & T. S. Pittman (Eds.), Achievement and motivation: A social- developmental perspective (pp. 9-36).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Driver, B., L, Tinsley, H. E. A., & Manfredo, M. J. (1991). The paragraphs about leisure and recreation. Experience Preference Scales: Results form two Inventories Designed to Assess the Breadth of the Perceived Psychologic.
Driver, B. L., Brown, P. J., & Peterson, G. L. (1991). Research on leisure benefits:
An introductin to this volume. In B. L. Driver, P. J . Brown, & G. L. Peterson
(Eds.), Benefits of Leisure (pp. 3-12). State College, PA: Venture Publish, Inc.
Fergus, P. H. (2000). 兒童遊戲-兒童發展觀的詮釋(郭靜晃)。台北市: 洪葉文化(原著於1999年出版)。
Feinstein, L., Bynner, J., & Duckworth, K. (2006). Youth people’s leisure contexts
and their relation to adult outcomes. Journal of Youth Studies, 9(3), 305-327.
Haun, P. (1966). The place for recreation in mental health. Parks and Recreation.
Hsieh, C. M. (1998). Leisure attitudes, motivation, participation, and satisfaction: Test of a model of leisure behavior. Unpublished doctoral dissertation, lndiana University, Bloomington.
Hutchinson, S. L., Baldwin, C. K., & Oh, S. S. (2006). Adolescent coping:
Exploring adolescents’ leisure-based responses to stress. Leisure Sciences, 28(2),
115-131.
Iso-Ahola, S. E. (1980). The social psychology of leisure and recreation. Dubeque , IA; Wm.c. Brown.
Kleiber, D. A., & Rickards, M. (1985). Leisure and recreation in adolescence:
Limitation and potential. In K. M. G. Wade (Ed). Constraints on leisure.
Springfield, IL: Thomas.
Kelly, J. R. (1990). Leisure. Boston: Allyn & Bacon. Unwin.
Kraus, R. G. (1990). Recreation and leisure in the modern society (4th ed ). Harper Collins Publishers.
Kotler, P. (2003). Marketing Management: Analysis, Planning, Implementation,
and Control (10th ed.). New Jersey: Prentice-Hall Inc.
Losier, G. F., Bourque, P. E., & Vallerand, R. J. (1992). A motivational model of leisure participation in the elderly. The Journal of Psychology, 127(2), 153-170.
Shamir, M.(1991).The charismatic relationship: Alternative explanation and predictions.The Leadership Quarterly,2(2),81-104
Samdahl, D. M., & Jekubovich, N. J. (1997). Acritique of leisureconstraints: comparative analyses and understandings. Journal of Leisure Research, 29(4), 505-511.
Schiffman, L. G., & Leslie, L. K. (2003). Consumer behavior. New Jersey, NJ:
Prentice-Hall.
Tinsley, H. E. A.,Tinsley, D. J.(1986).A theory of the attributes, benefits, and causes of leisure experience.Leisure Sciences,8,1-15.
Maslow, A. H. (1954). The motivation and personality. New York: Harper & Brothers.
Mclntyre, N., & Pigram, J. J. (1992). Recreation specialization reexamined: The case of
vehicle-based campers. Leisure Sciences, 14(1), 3-15.
Moutinho, L. (2000). Strategic Management in Tourism. New York: CABI.Publishing.
Wolffe, J. B. (1965). Recreation as propylactic and therapeutic measure in diseases of the cardiovascular system. Recreation in Treatment Centers (American Recreation Society, Hospital Section), 3 rd.
(此全文未開放授權)
01.pdf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