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號:guest(18.220.245.140)          離開系統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詳目顯示

以作者查詢圖書館館藏以作者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系統以作者查詢全國書目勘誤回報
作者:王巧雲
作者(英文):Chiao-Yun Wang
論文名稱:花蓮地區青少年運動價值觀與運動自我效能之研究
論文名稱(英文):The Study on Sport Value and Exercise Self-Efficacy among Adolescents in Hualien County
指導教授:尚憶薇
指導教授(英文):I-Wei Shang
口試委員:陳玉枝
徐偉庭
口試委員(英文):Yuh-Chih Chen
Wei-Ting Hsu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東華大學
系所名稱:體育與運動科學系
學號:610589511
出版年(民國):107
畢業學年度:106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88
關鍵詞:運動價值觀運動自我效能青少年原住民學生
關鍵詞(英文):Sport ValueExercise Self-EfficacyAdolescentsAboriginal Student
相關次數:
  • 推薦推薦:0
  • 點閱點閱:34
  • 評分評分: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
  • 下載下載:13
  • 收藏收藏:0
本研究旨在探討花蓮地區青少年的運動價值觀與運動自我效能。研究對象為花蓮地區國、高中學生;藉由運動價值觀與運動自我效能之量表作為研究工具,採便利取樣方式進行調查,共計發放760份問卷,汰除無效問卷後,回收有效問卷670份,有效回收率88.2%,本研究資料如下:描述性統計、獨立樣本t考驗、單因子變異數分析、皮爾森積差相關、雪費法、多元逐步迴歸分析等統計方法。研究結果歸納如下:

一、花蓮地區青少年運動價值觀與運動自我效能皆達到中高程度。
二、「性別」、「身份別」、「參與運動團隊經驗」、「平均每週運動次數」、「平均每次運動時間」皆與運動價值觀及運動自我效能有顯著差異。
三、運動價值觀與運動自我效能有高強度的正相關
四、運動價值觀能有效的預測運動自我效能,表示運動價值觀愈高則運動自我效能 愈高。
The present research aimed to explore Sport Value and Exercise Self-Efficacy of adolescents in Hualien County.The research objects were high school students in Hualien County.The relevant questionnaire was developed as a research tool by using the scales of sport value and exercise self-efficacy.Through convenient sampling, a total of 760 copies were distributed with 670 valid questionnaires collected. The effective recovery rate was 88.2%.The statistical methods applied to analyze the data included: Descriptive Statistics, Independent Sample t test, ANOVA, Pearson Correlation , Scheffe, and multiple stepwise regression analysis. The conclusions of this study were summarized as following:

I.The Sport Value and Exercise Self - Efficacy among adolescentsin Hualien County reached a medium-high level.
II.“Gender”, “Ethnic Group”, “Whether or not a member of a school sport club or school team”, “Weekly Exercise Frequency”, and “Average Exercise Duration” mad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Sport Value and Exercise Self-Efficacy.
III.Sport Value hada high positive correlation with Exercise Self-Efficacy.
IV.Sport Valuemade could effectively predict Exercise Self-Efficacy.The said analysis presented a conclusion that the higer Sport Value was, the stronger Exercise Self-Efficacy could be.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 5
第三節 研究問題 6
第四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7
第五節 名詞操作性定義 8
第二章 文獻探討 9
第一節 青少年運動概況分析 9
第二節 運動價值觀理論及相關研究 12
第三節 運動自我效能理論及相關研究 19
第四節 運動價值觀與運動自我效能相關研究 24
第三章 研究方法 25
第一節 研究架構 25
第二節 研究流程 26
第三節 研究對象 27
第四節 研究工具 28
第五節 資料處理 30
第四章 結果與討論 31
第一節 受試者個人背景變項分析 31
第二節 花蓮地區青少年運動價值觀與運動自我效能之現況分析 33
第三節 不同背景變項在運動價值觀之差異情形 37
第四節 不同背景變項在運動自我效能之差異情形 45
第五節 花蓮地區青少年運動價值觀與運動自我效能之相關分析 54
第六節 花蓮地區青少年運動價值觀對運動自我效能之預測力分析 55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61
第一節 結論 61
第二節 建議 63
參考文獻
中文文獻部份 65
英文文獻部份 72
附錄
附錄一 問卷同意書 75
附錄二 花蓮地區青少年運動價值觀與運動自我效能之研究問卷 76
個人小傳 80
中文文獻部份
方進隆(1992)。規律運動與健康促進和疾病預防。中華體育季刊,5(4),1-7。
方進隆、黃泰諭(2011)。我國學生體適能政策分析。中華體育季刊,25(3),451-461。
王淑芳、顏效禹、何佩玲、張碧芳、呂昌明(2008)。影響國中學生運動行為之性別差異研究。學校衛生(52),37-53。
王淑玲、謝筑虹(2007)。青少年運動友誼與運動參與。中華體育季刊,21(2),54-60 。
宇炫明(2007)。南投縣高中職學生運動行為及其影響因素之研究。臺灣師範大學。
行政院(2005)。青少年政策白皮書綱領。取自行政院社會福利推動委員會青少年事務促進專案小組網站,網址: http://ey. cbi. gov. tw/internet/main/doc/doc. aspx。
何姍燕(2016)。國小高年級學生運動自我效能、運動參與程度與身體意象之關係。未出版碩士論文,大葉大學。
何泳勳(2011)。青少年運動行為調節與健身運動自我效能關係之研究。國立臺灣體育運動大學。
余麗琴(2017)。臺北市某國中學生課後規律運動行為現況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吳佳玟(2009)。臺北市國小足球參與者運動價值觀及社會支持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吳金龍(2011)。雲林縣高中職學生運動價值觀與運動自我效能對規律運動的影響。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雲林科技大學。
吳海助、林章榜、周宏室(2007)。高中學生運動習慣養成的可行策略、預期阻礙與因應對策之研究。大專體育學刊,9(3),23-34。
吳勤榮、謝屏雲、辛佳琪(20014)。大學生參與休閒運動之策略分析。運動與觀光研究,3(2),31-44。
呂奎延(2006)。台北市公立高中生運動價值觀影響因素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呂淑美(2004)。大學生運動行為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以國立宜蘭大學學生為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李尹暘、林麗娟(2008)。醫病信任、結果預期及自我效能於糖尿病患自我照顧應用。北市醫學雜誌,5(3),304-319。
李政明(2011)。雲林縣國小教師運動自我效能、運動樂趣、運動社會支持和運動參與之研究。國立雲林科技大學。
李慈梅(2002)。我國報紙運動新聞之運動價值分析研究--以民生報,中國時報為例。臺灣師範大學。
李蘭(1993)。運動行為改變理論。國民體育季刊,22,32-38。
杜靜鎔(2011)。高中職學生運動態度、運動價值觀及運動行為之研究。休閒保健期刊(5),119-125。
卓石能(2004)。都市原住民學童族群認同與生活適應之關係研究-以高雄市原住民國小學生為例。原住民教育季刊,(35),77-108。
林伯修、朱自敏(2009)。花東學生棒球與原住民。運動文化研究(9),67-108。
林杏姿(2016)。青少年運動自我效能與制控信念、社會支持、運動熱忱關係之研究。國立臺灣體育運動大學。
林育輝(2010)。國中生運動社會支持與健身運動自我效能之研究。國立臺灣體育運動大學。
林良達(2007)。我國優秀原住民運動員發展歷程之研究。中國文化大學。
林俊佑(2012)。家長參與兒童課後運動社團角色與運動價值觀之研究-以足球俱樂部為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林崇舜(2013)。台北市國小六年級學童運動價值觀及社會支持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林漢淳(2011)。青少年刺激尋求與健身運動自我效能關係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體育運動大學。
林慶源、林耀豐(2009)。運動自我效能與運動行為之探討。屏東教大體育(12),217-231。
柯孟君(2006)。國中生體育價值觀之研究-以桃園縣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體育學院。
洪升呈(2011)。大學生運動價值觀研究:以龍華科技大學為例。嘉大體育健康休閒期刊,10(2),47-59。
洪升呈(2012)。大學生運動價值觀對健康生活型態之影響。雲科大體育(14),63-71。
洪昭坤(2002)。南投縣高中職學生休閒運動設施需求暨休閒運動態度之調查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體育學院。
洪惟泉、陳明燦(2004)。北區技職院校運動代表隊員運動態度與運動價值觀之比較研究。德霖學報(18),1-12。
唐宏貴(1996)。體育價值觀念的嬗變與發展。武漢體育學院學報(2),9-12。
孫沁光(2001)。工作生活品質、工作價值觀契合與個人效能之關聯性研究。國防大學國防管理學院。
徐明達(2003)。台南縣國中學生價值觀念與其父母教育態度關係之研究。致遠管理學院。
徐若涵(2013)。青春期學生社會支持、運動自我效能與身體活動改變之縱貫性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徐慶帆(2007)。軍事院校學生運動態度運動價值觀及運動行為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輔仁大學。
高珍珍(2005)。青少年問題探究及其對策。更生保護,11,14-17。
高強華(2000)。青少年的價值選擇與價值教育。中等教育學生輔導,70,14-25。
張良漢、許吉越、王明月(2005)。運動價值觀、組織承諾與運動表現滿意度之關係-以柔道選手為例。生物與休閒事業研究,3(2),186-195。
張春興(1986)。價值學習四部曲-價值感、價值觀、價值標準、價值判斷。輔導通訊,7,8-11。
張春興(2011)。張氏心理學辭典,台灣東華書局。
張登聰(2005)。運動價值觀與運動參與行為之研究:以醒吾技術學院為例。大專體育學術專刊(94年度),649-649。
教育部(2000)。提升學生體適能中程計畫(333計畫)。
教育部體育署(2014)。103年打造運動島計畫。在2014年6月7日,取自教育部體育署網站,網址:http://www.sa.gov.tw/wSite/ct?xItem=5231&ctNode=289&mp=11
教育部體育署(2015)。104年運動城市調查資料。網址http://www.sa.gov.tw/wSite/ct?xItem=23278&ctNode=1139&mp=11
教育部體育署(2016)。中華民國105年運動現況調查。網址https://isports.sa.gov.tw/Apps/TIS08/TIS0801M_01V1.aspx?MENU_CD=M07&ITEM_CD=T01&MENU_PRG_CD=12&LEFT_MENU_ACTIVE_ID=26
曹天瑞(2000)。原住民國中學生休閒活動現況之研究--以宜蘭縣泰雅族學生為例。臺灣師範大學。
梁茂森(1998)。國中生學習自我效能量表之編制。教育學刊。155-192。
章宏智、程瑞福(2011)。運動價值觀量表建構之研究。成大體育學刊,43(1),56-72。
莊立中(2006)。台北縣新莊地區國中生運動行為及其影響因素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輔仁大學。
郭志騰、李政道、鍾志強(2005)。南開技術學院學生運動價值觀之研究。雲科大體育(8),220-234。
郭進財(2006)。我國大學院校學生對體育課程的價值觀與運動承諾之研究。嘉大體育健康休閒期刊(5),128-138。
陳文詮、趙淑員(2006)。年輕女性原住民與非原住民在爆發力與體型上的比較分析。運動生理暨體能學報,(4),93-105。
陳其昌(2009)。大學運動員的運動價值觀、運動目標取向與運動團隊規範對運動道德判斷的影響。未出版博士論文,國立台灣體育大學。
陳秉璋、陳信木(1993)。價值社會學。台北:桂冠圖書公司。
陳芮淇(2000)。新竹市某高職學生運動行為及其影響因素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陳芳緯(2017)。原住民青少年運動參與與運動環境之關係。臺北市立大學。
陳冠宇(2013)。團隊目標設定對國小高年級學童身體活動量影響之研究。國立臺北護理健康大學。
陳律盛(2009)。大學生運動價值觀之研究-以元智大學為例。嘉大體育健康休閒期刊,8(2),53-61。
陳皆榮(2004)。倡導休閒活動,展開亮麗人生。學校體育(81),38-44。
陳美昭、賴香如(2006)。台北市某國中學生運動社會心理、身體意象與規律運動相關研究。衛生教育學報(26),55-76。
陳重勝(2015)。新北市國中學生運動價值觀與運動行為之調查研究。國立臺灣海洋大學。
陳益祥(2001)。以徑路分析探討自我效能、目標設定相關變項與直排輪表現的關係。國立台北師範學院學報。761-769。
陳淑純(2013)。國中生運動自我效能與健康促進生活型態之研究-以新北市某國中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輔仁大學。
陳湧全(2012)。高中職學生運動行為研究--以宜蘭縣頭城家商為例。佛光大學。
陳雯英(2012)。柔道選手運動價值觀、組織承諾與運動自我效能之實證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朝陽科技大學。
陳裕青(2015)。學生規律運動行為相關因素之研究:以桃園市國中為例。元智大學。
陳鈺欣(2010)。原住民高中職學生生涯發展與生涯自我效能之相關研究。臺東大學。
陳肇芳(2007)。大學校院學生休閒運動參與、涉入與滿意度關係之研究。國立嘉義大學。
彭說龍(1996)。穗港台大學生體育價值觀的比較調查。大專體育(28),20-24。
曾明郎、邵心平、張維嶽、謝偉雄(2006)。體適能與健康生活型態之研究-以中華大學學生為例。中華人文社會學報(4),234-265。
黃壬要(2003)。苗栗市高中學生課後運動行為及其影響因素調查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黃明玉(1991)。我國高中學生體育運動價值觀念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體育學院。
黃金鵬(2002)。試論現代人的體育價值觀。南京體育學院學報,16(4),14-191。
黃昱仁(2011)。青少年健身運動自我效能、流暢經驗、需求滿足感相關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體育運動大學。
黃陞中(2011)。運動行為階段與運動行為決定因素之探討─以花蓮縣海星中學學生為例。國立東華大學。
黃淑貞、王敏華、洪文綺、吳齊殷(2010)。青少年同儕社會網絡和社會心理因素與身體活動之相關研究。健康促進與衛生教育學報,34,33-54 。
黃毓華、鄭英耀(1996)。一般性自我效能量表之修訂。測驗年刊。279-286。
黃銘廣(2004)。淺談青少年體育運動與健康。輔仁大學體育學刊(3),273-281。
楊元彰(2014)。國小學童運動社會支持、運動價值觀對運動樂趣之影響模式驗證。國立嘉義大學。
楊自立(2013)。高職原住民學生文化資本、學習自我效能及學校學習適應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
楊容崴(2011)。高中資優班學生運動價值觀與運動行為之相關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溫密欣(2008)。高雄縣某國中影響課後規律運動行為相關因素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葉振偉(2013)。青少年運動參與、自我效能與學業成就之關係探討-以台中、彰化地區為例。教育經營與管理研究集刊(9),91-114。
廖淑好(2015)。高中生不同運動行為改變階段健康促進生活型態與健康體適能之研究。國立臺中教育大學。
劉修完(2009)。原住民學生學校適應能力與學習成就之研究:以南投縣國立仁愛高農為例。中興大學。
蔡侑澄(2011)。運動廣告對青少年運動價值觀及運動參與影響-臺中市完全中學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體育運動大學。
蔡長陵(2008)。國小教師運動自我效能、運動參與程度與情緒智力之相關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雲林科技大學。
蔡俊傑(2011)。青少年健身運動自我效能量表之編製。大專體育學刊,13(3),277-288。
蔡英美、吳淑卿(2004)。大專在職生運動社會支持、自我效能與運動參與之研究。2004年台灣體育運動與健康休閒發展趨勢研討會專刊,247-254。
鄭振洋、宋一夫、湯慧娟(2013)。木球選手知覺教練-選手關係與運動價值觀對訓練滿意度之影響。運動教練科學(32),27-38。
盧俊宏、陳龍弘(2005)。原住民與非原住民學童體適能,身體自我概念對自我概念之預測研究。大專體育學刊,7(2),159-168。
盧俊宏、陳龍弘(2005)。原住民與非原住民學童體適能、身體自我概念對自我概念之預測研究。專體育學刊,7(2),159-168。
盧威臣(2008)大專羽球選手運動性休閒參與動機之迴歸分析:以運動價值觀為預測變項。大專體育學術專刊,463-469。
賴怡岑、曾于書、蔡國權、蔡文星(2010)。新竹市國中生體育之價值觀。大專體育學術專刊(99年度),113-121。
謝偉雄(2007)。大學生正向心理、運動參與動機、運動自我效能與運動行為的研究。國立體育大學。
謝偉雄、葉麗琴(2008)。大學生正向心理、運動自我效能與運動行為之研究。輔仁大學體育學刊(7),7-105
韓瑪琍、黃娟娟(2014)。桃園地區青少年運動參與動機、自我效能與學習成效之研究。中原體育學報(5),31-40。
簡茂發、何榮桂、張景媛(1998)。國中學生價值觀量表編製報告。教育心理學報,30(2),17-32。
譚琳、黃琳(1999)。淺析體育價值觀對校園生活的影響。體育科技,20(2),4-6。
蘇靖雯(2014)。高中職女生規律運動行為意圖之前置因素研究。大葉大學。

英文文獻部份
Abasi, M. H., Eslami, A. A., Rakhshani, F., & Shiri, M. (2016). A self-efficacy questionnaire regarding leisure time physical activity: Psychometric properties among Iranian male adolescents. Iran J Nurs Midwifery Res, 21(1), 20-28.
Bagozzi, R. P., & Yi, Y. (1988). On the evaluation of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s. Journal of the academy of marketing science,16(1), 74-94.
Bandura, A. (1986). The explanatory and predictive scope of self-efficacy theory. Journal of social and clinical psychology, 4(3), 359-373.
Bandura, A.(1973).Aggression: A social learning analysis.NJ:Prentice-Hall.
Bandura,A.(1977).Self-efficacy:toward a unifying theory of behavioral change. Psychological Review, 84(2), 191-215.
Biddle, S., & Goudas, M. (1996). Analysis of children's physical activity and its association with adult encouragement and social cognitive variables.Journal of School Health, 66(2), 75-78.
Blackwell, R. D., Miniard, P. W., & Engel, J. F. (2001). Consumer behavior 9th. South-Western Thomas Learning. Mason, OH.
British Heart Foundation (2009). Couch kids: Thenation’s future. Retrieved from London: The British Heart Foundation. Web site:bhf.org.uk/couchkids
Chi, L.-k. (2014). Strategies for promoting adolescent's physical activity in Taiwan. Journal of Youth Studies, 17(2).
Feltz, D. L., Short, S. E., & Sullivan, P. J. (2008). Self-efficacy in sport: Human Kinetics.
Fletcher, J. S., & Banasik, J. L. (2001). Exercise self-efficacy. Clin Excell Nurse Pract, 5(3), 134-143.
Garcia, A. W., & King, A. C. (1991). Predicting long-term adherence to aerobic exercise: A comparison of two models. Journal of Sport and Exercise Psychology, 13(4), 394-410.
Gyntelberg, F., Lauridsen, L., & Schubell, K. (1980). Physical Fitness and Risk of Myocardial Infarction in Copenhagen Males Aged 40-59 a five-and seven-year follow-up Study. Scandinavian Journal of Work, Environment & Health, 6(3), 170-178.
Hu, L., Cheng, S., Lu, J., Zhu, L., & Chen, L. (2016). Self-efficacy manipulation influences physical activity enjoyment in Chinese adolescents. Pediatric exercise science, 28(1), 143-151.
Joseph, R. P., Royse, K. E., Benitez, T. J., & Pekmezi, D. W. (2014). Physical activity and quality oflife among university students: exploring self-efficacy, self-esteem, and affect as potential mediators. Quality of life research, 23(2), 659-667.
Kavalir, P. (2004). Sport in the value system of Czech adolescents: continuity and chang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he History of Sport, 21(5), 742-761.
Kavanaugh, K., Moore, J. B., Hibbett, L. J., & Kaczynski, A. T. (2015). Correlates of subjectively and objectively measured physical activity in young adolescents. Journal of Sport and Health Science, 4(3), 222-227.
Kluckhohn, C. (1951). Values and value-orientations in the theory of action: An exploration in definition and classification.
Kondric, M., Sindik, J., Furjan-Mandic, G., & Schiefler, B. (2013). Participation Motivation and Student’s Physical Activity among Sport Students in Three Countries. Journal of Sports Science & Medicine, 12(1), 10-18.
Lee, M. J., Whitehead, J., & Balchin, N. (2000). The Measurement of Values in Youth Sport: Development of the Youth Sport Values Questionnaire. Journal of Sport and Exercise Psychology, 22(4), 307-326.
Malina, R. M. (2001). Physical activity and fitness: pathways from childhood to adulthood. American Journalof Human Biology: The Official Journal of the Human Biology Association, 13(2), 162-172.
Pajares, F. (1996). Self-efficacy beliefs in academic settings. Review of educational research, 66(4), 543-578.
Rokeach, M. (1973). The nature of human values. New York, NY, US: Free Press.
Santrock, J. W. (2006). Lifespan development 10th ed, New York, McGraw Hill.
Schunk, D. H., & Carbonari, J. P. (1984). Self-efficacy models. Behavioral health: A handbook of health enhancement and disease prevention, 230-247.
Schwartz, S. H. (1994). Are there universal aspects in the structure and contents of human values? .Journal of social issues, 50(4), 19-45.
Schwartz, S. H., & Bilsky, W. (1990). Toward a theory of the universal content and structure of values: Extensions and cross-cultural replication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58(5), 878-891.
Wen, C. P., Wai, J. P. M., Tsai, M. K., Yang, Y. C., Cheng, T. Y. D., Lee, M.-C., Wu, X. (2011). Minimum amount of physical activity for reduced mortality and extended life expectancy: a prospective cohort study. The Lancet, 378, 124-153.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