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部分 王煥琛、科華威(1999)。青少年心理學。台北:心理。 王俊明(2007)。大學生知覺體育教師領導行為對運動健康信念、身體活動行為與意圖的影響。大專體育學刊,9(1),13-22。 何姍燕(2016)。國小高年級學生運動自我效能、運動參與程度與身體意象之關係。未出版博士論文,大葉大學,彰化縣。 何泳勳(2010)。青少年運動行為調節與健身運動自我效能關係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體育運動大學,台中市。 呂淑美(2004)。大學生運動行為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以國立宜蘭大學學生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台北市。 全國法規資料庫(2016)。兒童及少年福利與權益保障法。取自全國法規資料庫,網址:http://law.moj.gov.tw/LawClass/LawAll.aspx?PCode=D0050001 李碧霞(2001)。中年人運動階段、身體活動及其影響因素之研究:以臺北市中山區居民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台北市。 李守義、周碧瑟、晏涵文(1989)。健康信念模式的回顧與前瞻。台灣公共衛生雜誌,1989(9),123-137。 李淑芳(2005)。雲林縣國中生運動參與程度、運動自我效能與壓力因應能力之關連性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中正大學,嘉義縣。 李燕鳴、張慈桂(1999)。原住民與漢族青少年之身心症狀和不利健康生活型態的差異。慈濟醫學雜誌,11(3),237-245。 官蔚菁(2001)。台灣健康信念模式研究之統合分析。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成功大學,台南市。 吳宇立(2009)。屏東縣國中田徑選手知覺家長運動健康信念與運動社會支持相關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縣。 吳明隆(2003)。Spss統計應用學習實務─問卷分析與應用統計。台北:知城數位科技。 吳明隆(2009)。Spss操作與應用問卷統計分析實務第二版。台北:五南。 吳文忠(1997)。運動心理學。(原作者Joe.D Willis & Linda Frye Campbell)。台北:五南圖書。 吳金龍(2010)。雲林縣高中職學生運動價值觀與運動自我效能對規律運動的影響。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雲林科技大學,雲林縣。 林志偉、蕭宗璿(2015)。應用健康信念模式探討高科技產業工作者運動行為意圖之影響因素。嘉大體育健康休閒期刊,14(3), 57-73。 林彥廷(2003)。運動健康信念對台中市地區中老年人運動參與行為之影響。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台灣體育學院,台中市。 林欣儒(2006)。國中生身體活動量與知覺運動益處和知覺運動障礙關係之探討。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縣。 林建宇、楊志豪、李炳昭(2008)。性別與運動:台灣父權社會結構與女性參與運動議題探討。彰師大體育學報,7,43-51。 林慶源、林耀豐(2009)。運動自我效能與運動行為之探討。屏東教大體育,(12),217-231。 林育興(2009)。重症肌無力症者的運動健康信念與運動行為。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師範大學,台北市。 林育輝(2010)。國中生運動社會支持與健身運動自我效能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台灣體育運動大學,台中市。 林育輝、張言司、蔡俊傑(2014)。國中生運動社會支持與健身運動自我效能之研究。惠明特殊教育學刊,(1),91-104。 林漢淳(2011)。青少年刺激尋求與健身運動自我效能關係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台灣體育運動大學,台中市。 柏佩蘭(2010)。國小高年級學童從事規律運動行為相關因素之研究-以臺北市某國小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台北市。 洪振勝(2016)。運動訓練課程對於提升國小學童健康體適能及運動自我效能之探討。未出版碩士論文,台中教育大學,台中市。 洪榮昌(2013)。高齡者運動健康信念、運動參與動機、運動承諾與活躍老化行為關係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縣。 胡文琪(2010)。基隆市高中職學生課後運動參與動機及阻礙因素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台北市。 徐若涵(2012)。青春期學生社會支持、運動自我效能與身體活動改變之縱貫性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台北市。 馬品溱(2017)。臺中市長青學苑銀髮族社交舞的參與動機、社會支持及運動自我效能之相關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台中教育大學,台中市。 莊立中(2006)。台北縣新莊地區國中生運動行為及其影響因素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私立輔仁大學,台北縣。 教育部(2011)。99年度各級學校學生運動參與情形。台北市,教育部。 許泰彰(2000)。國小教師運動行為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體育學院,桃園縣。 張春興(2007)。教育心理學。台北:東華。 張永文(2005)。大專女學生低運動自我效能之情境影響因素探討。大專體育,76,120-125。 張智鈞(2013)。高雄市國小非體育專長教師之健康信念與休閒運動參與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縣。 陳芳緯(2017)。原住民青少年運動參與與運動環境之關係。未出版碩士論文,臺北市立大學,台北市。 陳威宏(2017)。不同背景之國中生對於流感的認知、健康信念及實際健康行為之相關性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私立亞洲大學,台中縣。 陳嘉成(2004)。台北縣國小女教師運動行為之研究—應用跨理論模式。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台灣體院,台中縣。 陳郁欣(2011)。探討環境滿意度、運動自我效能與規律運動行為之關係---以新北市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陽明大學,台北市。 陳淑純(2012)。國中生運動自我效能與健康促進生活型態之研究-以新北市某國中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輔仁大學,新北市。 陳雯英(2011)。柔道選手運動價值觀、組織承諾與運動自我效能之實證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私立朝陽科技大學,台中縣。 馮兆康、林川雄、張艾君、張炳華(2017) 。應用健康信念模式分析臺中市大學生運動行為。運動與遊憩研究,12(2),42-54。 溫密欣(2008)。高雄縣某國中影響課後規律運動行為相關因素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師範大學,台北市。 郭慧琴(2015)。探討不同親別家長罹患慢性病對大學生運動健康信念之影響—以親子關係為調節變項。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屏東科技大學,屏東縣。 黃文俊(1999)。國小五年級男童通學方式與身體活動在健康體適能之影響分析。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台北市。 黃淑貞、劉翠薇、洪文綺(2002)。影響大學生運動習慣之社會心理因素研究。健康促進暨衛生教育雜誌,(22),55-66。 黃昱仁(2010)。青少年健身運動自我效能、流暢經驗、需求滿足感相關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台灣體育運動大學,台中市。 黃彥翔、顏慶瑩、王澤惠(2014)。身體自我概念與運動自我效能之關聯:以嘉義縣國小高 年級學童為例。臺大體育學報,(26),19-30. 黃陞中(2011)。運動行為階段與運動行為決定因素之探討─以花蓮縣海星中學學生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東華大學,花蓮縣。 黃姿琦(2011)。參與木球之中老年人其運動健康信念與健康相關生活品質之探討。未出版碩士論文,台北市立體育學院,台北市。 游亞純、湯幸芬(2013)。東南亞出國旅客的腸道傳染病知識與健康模式對預防行為之影響。旅遊健康學刊,12(1),37-58。 彭美惠(2012)。大專學生運動頻率與運動自我效能對學習成果之影響。未出版碩士論文,私立中華大學,新竹市。 葉振偉(2013)。青少年運動參與、自我效能與學業成就之相關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私立大葉大學,彰化縣。 葉偉雄、謝麗琴(2008)。大學生正向心理、運動自我效能與運動行為之研究。輔仁大學體育學刊,(7),105-121。 葉宗霖(2012)。原住民健康傳播與就醫行為之研究─以花蓮豐濱鄉原住民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私立佛光大學,宜蘭縣。 管世弘、羅鴻仁、蔡俊傑(2011)。高中生運動健康信念與運動行為之相關性研究。運動休閒餐旅研究期刊,6(3),103-113。 衛生福利部(2016)。中華民國104年健康促進統計年報。79-80。 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2017)。105年「國中學生健康行為調查報告」。取自衛福部國民健康署,網址:http://www.hpa.gov.tw/Pages/Detail.aspxnodeid=257&pid=7925 鄭夙芬、鄭期緯、陳武宗、黃洽鑽(2006)。高屏地區社區運動團體參與者健康信念、組織參與態度與身心健康之研究。衛生教育學報(26),1-31。 廖建盛(2003)。國小高年級學童休閒運動需求及阻礙因素之研究-以雲林縣斗六市國小學童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雲林科技大學,雲林縣。 蔣孝美(2007)。中老年人的運動健康信念與健身運動參與動機對身體活動量的影響。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雲林科技大學,雲林縣。 蔡慧蓮(2017)。特奧滾球方案對智能障礙學生注意力及運動自我效能之影響。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台中教育大學,台中市。 蔡俊傑(2011)。以自我效能理論探討青少年健身運動社會支持與滿意度之關係。臺灣運動心理學報,19,23-48 。 蔡俊傑(2011)。青少年健身運動自我效能量表之編制。大專體育學刊,13(3),277-288。 劉坤宏(2003)。彰化縣國中生運動行為及其影響因素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台北市。 劉曦萍、林耀豐、林清和(2009)。教學活動介入對國小學童的規律運動行為、健康信念及運動自我效能影響之研究。屏東教大運動科學學刊,(5),132-151。 鍾俊偉(2009)。以健康信念模式探討-桃園縣某完全中學國中生體重控制行為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台北市。 韓瑪琍、黃娟娟(2014)。桃園地區青少年運動參與動機、自我效能與學習成效之研究。中原體育學報,(5),31-40。 蕭立易(2009)。肥胖學生體重控制行為意向與健康信念自我效能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雲林科技大學,雲林縣。 蕭宗璿(2014)。應用健康信念模式探討高科技業工作者運動行為之影響因素。未出版碩士論文,私立朝陽科技大學,台中市。 魏米秀、陳建宏(2002)。大專學生運動行為相關因素研究-以某技術學院為例, 學校衛生,(40),50-65 顏心彥(2017)。以動態生活生態模式探討鄰里環境、運動健康信念、身體活動與健康狀態。未出版博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台北市。 顏慶瑩(2012)。嘉義縣國小高年級學童身體自我概念、運動參與行為與運動自我效能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台灣體育運動大學,台中市。 羅鴻仁、李凰慈、蔡俊傑(2011) 。高中生運動行為調查之研究─以雲林縣為例。國立臺灣 體育運動大學體育學系刊,(11),47-62。 蘇怡菁(2005)。不同背景因素及運動階段之國小學童家長其運動健康信念及運動社會支持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體育學院,桃園縣。 蘇振鑫(1999)。運動健康信念與運動行為之關係研究-以運動健康信念模式探討中老年人的運動行為。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體育學院,桃園縣。 謝偉雄、曾明郎、林添鴻、張至琦(2010)。中華大學新生身體質量指數、健康信念與運動參與程度之研究。中華人文社會學報,(12),42-66。
英文部分 Bandura, A.(1977). Self-efficacy: toward a unifying theory of behavior change. Psychological Review,84,191-215. Bandura, A.(1982). Self-efficacy in human agency. America Psychologist, 37, 122-147. Bandura, A.(1986). Social foundations of thought and action.A social cognitive theory.Englewood Cliffs, 38 , 92-113. Becker, M. H., &Maiman, L. A.(1975).Sociobehavioral determinants of compliance with health and medical care recommendations. Medical Care,13(1), 10- 24. Becker, M. H., Haefner, D. P., Kasl, S. V., Kirscht, J. P., Maiman, L. A., &Rosenstock, I. M. (1977). Selected psychosocial models and correlates of individual health-related behaviors. Medical care, 15(5), 27-46. Buckley, J., & Cameron, L.D. (2011). Automatic judgments of exercise self-efficacy and exercise disengagement in adults experienced and inexperienced in exercise self-regulation. Psychology of Sport and Exercise, 12, 324-332. Dishman, R. K. (1988). Exercise adherence: Its impact on public health. Champaign, IL: Human Kinetics . Erikson(1950). Childhood and Society.American Association for the Advancement of Science. Gammage, K. L., Gasparotto, J., Mack, D. E., &Klentrou, P. (2012). Gender Differences in Osteoporosis Health Beliefs and Knowledge and Their Relation to Vigorous Physical Activity in University Students. Journal of American College Health, 60(1), 58–64. Garcia, A. W., & King, A. C. (1991).Predicting long-term adherence to aerobic exercise: A comparison of two models. Journal of Sport and Exercise Psychology, 13(4), 394-410. Hayslip, B., Weigand, D., Weinberg, R., Richardson, P., & Jackson, A. (1996). The development of new scales for assessing health belief model constructs in adulthood. Journal of Aging and Physical Activity, 4(4), 307–323. Hofstetter, C. R., Hovell, M. F., &Sallis, J. F. (1990). Social learning correlates of exercise self-efficacy: Early experiences with physical activity. Social Science & Medicine, 31(10), 1169-1176. Kasser, S. L., &Kosma, M. (2012). Health beliefs and physical activity behavior in adults with multiple sclerosis. Disability and Health Journal, 5(4), 261–268. King, K. A., Vidourek, R. A., English, L., &Merianos, A. L. (2014). Vigorous physical activity among college students: using the health belief model to assess involvement and social support. Archives of Exercise in Health & Disease, 4(2), 267–279. Rahmati-Najarkolaei, F., Tavafian, S. S., GholamiFesharaki, M., &Jafari, M. R. (2015). Factors predicting nutrition and physical activity behaviors due to cardiovascular disease in tehran university students: application of health belief model. Iranian Red Crescent Medical Journal, 17(3), e18879. Rosenstock, I .M,.(1974). Historical origins of the health belief model. Health Education Monographs, 2(3), 328-335. Sallis, J. F., Haskell, W. L., Fortmann, S. P,.Vranizan, K. M.,Taylor, C. B., & Solomon, D. S(1986). Predication of adoption and maintenance of physical activity in a community sample. Preventive Medicine,15, 331-341. Tamirat, A., Abebe, L., &Kirose, G. (2014). Prediction of physical activity among Type-2 diabetes patients attending Jimma University specialized Hospital, Southwest Ethiopia: Application of health belief model. Science Journal of Public Health, 2(6), 524–531. Weinberg, R. S., & Gould, D. (1999). Foundations of sport and exercise psychology. Champaign, IL: Human Kinetic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