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號:guest(18.117.232.233)          離開系統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詳目顯示

以作者查詢圖書館館藏以作者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系統以作者查詢全國書目勘誤回報
作者:亞崗・達里瑪奧
作者(英文):Ljagang Taljimaraw
論文名稱:流動的服飾文化邊界 ─ Tjacuqu 部落青年的文化實踐及族群想像
論文名稱(英文):The Fluid Boundaries of Clothing: Cultural Practices and Ethnic Imagination of Youth in Tjacuqu Community
指導教授:賴淑娟
指導教授(英文):Shu-chuan Lai
口試委員:林素珍
吳明季
口試委員(英文):Su-Chen Lin
Ming-Chi Wu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東華大學
系所名稱:族群關係與文化學系
學號:610596003
出版年(民國):112
畢業學年度:111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203
關鍵詞:揉雜族群邊界東排灣文化實踐服飾
關鍵詞(英文):hybridityethnic boundariesEastern Paiwancultural practiceclothing
相關次數:
  • 推薦推薦:0
  • 點閱點閱:21
  • 評分評分: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
  • 下載下載:2
  • 收藏收藏:0
位在臺東縣大武鄉大竹村之「東排灣」,是排灣族分類下的一個亞群,相較於其他北排灣、中排灣、南排灣 ,其文化差異甚大且複雜。研究東排灣的文獻中,大多會論其地理位置於東邊,文化具有揉雜的現象,但要深入地介紹東排灣的文化,只有少數文獻有描述其差異性為何。本文將先討論筆者如何從民族自覺到實踐文化,以個人及參與部落公共事務的生命經歷為鋪成,繼而於論文後三章討論筆者與部落青年們所面臨在服飾上的共同問題,並以此問題作為起頭,探討Tjacuquu的揉雜文化及東排灣的認同。筆者透過文獻爬梳、田野調查、老照片分析等方式,試圖看出Tjacuqu與卑南族之間的族群關係、服飾差異;同時以在地Tjacuuqu族人們的描述,進一步分析服飾的揉雜性,呈現族人們是如何在當代中,融合在地文化的掙扎歷程。最後,在鄰近卑南族又具排灣族身份的夾縫中,在地主體訴說著揉雜的多元文化,筆者將試圖在現有的民族分類架構下,找到不同觀點的族群想像,並希望呈現以在地稱呼的方式,反思近代詮釋排灣族的單一文化想像,重新詮釋Paqaluqalu東排灣群為Kacedas日出排灣或Laulauz海岸排灣。

The Eastern Paiwan of Tjacuqu Village, Dawu Township, Taitung County, is a subgroup within the Paiwan tribe that exhibits significant and complex cultural differences compared to the other subgroups, which include North Paiwan, Central Paiwan, and South Paiwan. Existing literature related to Eastern Paiwan mostly mentions its geographical location to the east and the phenomenon of multi-cultural fusion, but only a few sources delve into the specifics of its distinctiveness. This paper begins by discussing how the author's personal journey from ethnic awareness to cultural practice, intertwined with their involvement in community affairs, serves as a foundation. The subsequent three chapters focus on the shared issues regarding attire faced by the author and the young members of the tribe, using this as a starting point to explore the hybrid culture of Tjacuqu and the identity of Eastern Paiwan. Through research methods such as literature review, field research, and analysis of old photographs, the author attempts to uncover the ethnic relationship and attire differences between two Pausanias tribes: Tjacuqu and the Puyuma tribe. Additionally, by incorporating descriptions from local Tjacuqu individuals, the author further analyzes the fusion of attire, presenting how the tribe struggles to integrate local culture in the contemporary context. Finally, neighboring the Puyuma tribe while identifying as Paiwan, the author endeavors to find diverse perspectives on ethnic imaginaries within the existing framework of ethnic classification. They aim to present a reflection on the singular cultural imagination imposed on the Paiwan tribe in modern interpretations and reframe the Paqaluqalu Eastern Paiwan group as Kacedas, meaning "sunrise," or Laulauz, meaning "coastal," through local designations.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背景 1

四、重構耆老記憶中的Tjacuqu傳統服飾 7

第二節 你知我織,看見交織的族群揉雜與認同應答 11

第三節 研究問題 12

第二章 文獻回顧 15

第一節 排灣族與東排灣之研究 15

第二節 服飾演變與族群認同 29

第三節 族群邊界、揉雜、創造 35

第三章 研究方法 51

第一節 研究方法 51

第二節 研究對象 53

第三節 研究田野的介紹 56

第四章 TJACUQU部落的揉雜疊影 73

第一節 社會、祭儀、樂舞 73

第二節 社會體制文化 76

第三節 祭儀文化 91

第四節 樂舞文化 108

第五章 TJACUQU的傳統服飾的變遷 117

第一節 Tjacuqu傳統服飾 118

第二節 服飾的斷裂與復振 149

第三節 當代服飾的變動與矛盾的返身 164

第六章 結論 173

第一節 邊界、流動性及服飾選擇 173

第二節 東排灣分類的重新詮釋 175

第三節 研究當中的省思過程 178

參考書目 182
附錄 188
巴奈・母路
2012 阿美族祭儀中的聲影。花蓮:國立東華大學原住民民族學院。

尤瑪・達陸
2005 台灣原住民傳統服飾族群風格及區域變化 — 以泰雅族及排灣族為例。神秘・炫 麗・生命力—2005亞太地區原始藝術特展,施翠峰等著,頁68-69。宜蘭:傳藝中心。

王甫昌
2004 當代台灣社會的族群想像。臺北:群學。

王佳涵
2010 撒奇萊雅族裔揉雜交錯的認同想像。臺東:東臺灣研究會。

王明珂
1997 華夏邊緣。臺北:允晨。

石磊
1998 社會接觸與文化接觸:試論台灣原住民族社會變遷的兩種類型。刊於臺灣原住民歷史文化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頁65-78。南投市: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包慧玲
2015 當代東排灣族 patjaljinuk 頭目家一位 pulingau 傳人的儀式實踐。臺東:公共與文化事務學系南島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

古野清人
2000[1935] 臺灣原住民的祭儀生活, 李易蓉編, 葉婉奇譯。臺北:原民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生安峰
2005 霍米巴巴。臺北:揚智。

台北帝国大学言語学研究室
1996[1935] 原語による臺灣高砂族傳說集。臺北:南天書局。

旮發亞發亞嗯文化永續發展協會
2011 tjacuqu社部落史。徐智堅、蕭振國編。臺東:工作地。(未出版)


宋國誠
2014 後殖民批評:從史碧娃克(Gayatri Spivak)到巴芭(Homi Bhabha)。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臺北:國立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

李莎莉
1993 排灣族的衣飾文化。臺北:自立晚報出版社。
1999 台灣原住民傳統服飾。臺北:漢光。

余明旂
2016 台東縣太麻里鄉Tjavualji(大麻里)部落一位竹占師兼祭司之研究:Vuvu i GaiTjang(卓良光先生)的生命歷程。臺北:政治大學民族所碩士論文。

吳偉綺
2013 卑南族祭儀歌舞之現況探析──以二○一一年南王部落少年年祭與大獵祭歌舞為例。臺北:國立臺灣藝術大學戲劇學系表演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

吳燕和
1993 臺東太麻里溪的排灣族。民族學研究所資料彙編7,頁1-402。臺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李宗哲
2014 青年會的現在與未來:傳統部落青年會組織變革之研究─以臺東縣太麻里鄉Tjavalji部落青年會為例。臺東:公共與文化事務學系南島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

拉蓊・進成 Daong Cinceng
2018 palimayan服飾與族群邊界的流動:馬立雲部落年齡階級復振與服飾營造。臺東:公共與文化事務學系南島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

松澤員子
1998[1985] 東部排灣族之家族與親族-以ta-djaran(一條路)之概念為中心,黃應貴主編。臺北:聯經。

林志興
2014 重探「卑南王在花東歷史中的角色:從乾隆皇帝與「卑南王」的邂逅談起」。刊於卑南學資料彙編第一輯,林志興、巴代主編,頁65-78。臺東:卑南學推動小組。

林秀蘭
2015 東排灣巫文化的延續與變遷:以土坂村Patjalinuk頭目家族為例。臺東:公共與文化事務學系南島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

邱新雲
2011 東排灣巫師purhingaw之研究:以台東縣土坂村為例。臺東:公共與文化事務學系南島文化研究碩士所論文

陀沅錄
2009 卑南族歌舞音樂研究─以建和部落與知本部落為研究對象。國立臺北藝術大學音樂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孫大川
2000a 夾縫中的族群建構。臺北:聯合文學。

宮崎聖子
2019[2008] 殖民地臺灣之青年團與地域變貌,郭婷玉譯。臺北:臺大出版中心。
馬淵東一 著
2020a 高砂族的分類:學史的回顧,蔣斌編,李惠雰、葉秀玲、黃淑芬譯。臺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2020b 高山族的移動及分部(第二部),蔣斌編,李惠雰、葉秀玲、黃淑芬譯。臺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國立故宮博物院
2018 織路繡徑穿重山:臺灣原住民族服飾精品聯展導覽手冊。臺北:故宮。

葉一飛
2011 東排灣 Tjavualji(大王) 青年會之組成與運作。刊於臺東文獻復刊17,頁40-70。臺東:臺東縣政府。
2012 東排灣的男子會所(palakuwan)與社會階序—以Tjavualji為例。新竹:國立清華大學人類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金生
2002 排灣族內文(caqovoqovolj)社群遷徙漢族群關係的關係。花蓮:國立東華大學族群關係與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冠洲
2017 部落農業發展的問題與原因—以臺東縣大武鄉大竹村工作地部落為例。臺東:公共與文化事務學系南島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

移川子之藏、宮本延人、馬淵東一
2011 [1935] 臺灣高砂族系統所屬之研究,魏德文編,楊南郡譯。臺北:南天書局。
許淑婷
2010 舞蹈文化演變的探討-以實用舞蹈與表演舞蹈為例。刊於朝陽人文社會學8,頁33-58。臺中:朝陽科技大學。

陳文德
2010 巫與力:南王卑南人的例子。臺灣原住民巫師與儀式展演,胡台麗,劉璧榛編,頁135-187。臺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陳揚威
2003 現代舞與文化認同—當代臺灣原住民編舞者研究。碩士論文。嘉義:南華大學美學與藝術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述巧
2015 布農族織品服飾與認同關係之研究—以卓社群卡度部落為例。碩士論文。臺南:成功大學。

陳張培倫
2009 關於原住民族知識研究的一些反思。刊於臺灣原住民研究論叢5,頁25-53。花蓮:臺灣原住民教授學會。
童春發
2001 臺灣原住民史:排灣族史篇。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2011 排灣族擬人化的命名土地制度:三個遺址地名的田野調查與文化詮釋。臺北: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
葉神保
2012 排灣族 caqovoqovolj(內文)社群遷徙與族群關係的探討。花蓮:國立東華大學族群關係與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
翟晶
2013 边缘世界: 霍米. 巴巴后殖民理论研究。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

臺東縣政府
2001 臺東縣史・大事篇。施添福纂修。臺東:臺東縣政府。

臺灣史前博物館
2009 卑南族的家與植物,李麗雲等編。臺北:臺灣史前博物館。

臺灣總督府警務局 編
1998[1932] 日據時期原住民行政志稿,第二卷(上卷)(原名:「理蕃誌稿」),臺灣省文獻委員會編,吳萬煌、古瑞雲譯。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臺灣總督府警務局 編
1999[1932] 日據時期原住民行政志稿,第三卷(原名:「理蕃誌稿」),臺灣省文獻委員會編,陳金田譯。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臺灣總督府警務局理蕃課
2011[1931] 高砂族調查書・蕃社概況。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編譯。臺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臺灣總督府臨時臺灣舊慣調查會
2015[1921] 蕃族調查報告書,第八冊,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編譯。臺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潘志華
2014 原住民族生存發展的策略與行動:安朔部落的歷史經驗與當代實踐。臺東:公共與文化事務學系南島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
蔡友月
2020 成為「邵族人」:基因科學與原住民正名的認同政治。刊於台灣社會學62,頁113-175。臺北:巨流。
蔡光慧
1998 排灣族部落社會的建立與族群關係:1635-1894。臺北:國立師範大學歷史系碩士論文。
2004 大竹高溪流域排灣部落開基傳說史話辨析。刊於臺東文獻9,頁3-34。臺東:臺東縣文化處。
蔣斌
1983 排灣族貴族制度的再探討—以大社為例。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55,頁1-48。臺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1992 排灣族的社會文化人類學研究。中央研究院台灣史田野研通,頁27-47。臺北: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田野研究計劃工作室。

鄭仲樺
2016 方言地理和語言學視角下的排灣族群分類。台灣原住民族研究季刊集9,頁55-59。花蓮:國立東華大學原住民民族學院。

賴淑娟,哈勇・諾幹
2012 歷史過程中的族群實踐:宜蘭、花蓮邊界的族群流動與交疊。東台灣研究18,頁3-50。臺東:東臺灣研究會。
顏正一
2007 排灣族東排灣群傳統歌謠研究―以土坂部落(tjuwabal)為例。臺北:國立臺北教育大學音樂教育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


譚昌國
1992 家、階層與人的觀念:以東部排灣族臺坂村為例的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大學考古人類研究所碩士論文。
2003 歷史書寫、主體性與權力:對「排灣人寫排灣族歷史的觀察與反思」。臺大人文史哲學報59,頁65-96。臺北:臺灣大學文學院。

Benedict, Ruth
1998[1934] 文化的歧異性, 譚光鼎譯。《文化模式》。臺北:巨流。

Edward, Tylor B.
2007[1871] 文化的科學,Applebaum, Herbert編,徐雨村譯。文化人類學經典選,頁44-54。苗栗:桂冠。

Fredrik, Barth
1969 "Introduction." In Ethnic Groups and Boundaries. Barth,Fredrik , ed. Pp.9-38. Illinois: Waveland Press.

Gayatri C. Spivak
1988[1995] 從屬階級能發言嗎?。邱彥彬、李翠芬譯。刊於中外文學24卷6期,頁94 - 123。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

Hobsbawm, Eric
2002[1983] 被發明的傳統,陳思文譯。臺北:貓頭鷹。

Jφrgenson, Bent D.
1997 Ethnic Boundaries and the Margins of the Margin . In Peace and Conflict Studies.Vol. 4 . No. 2 , Article 1.Florida: Nova Southeastren University.

Kaiser, Susan B.
1997 服裝社會心理學,于範編,李宏偉譯。臺北:商鼎。

Li,Yingzhi 李應志
2014 Resistance and Its Possibility in the Perspective of Deconstructionism: Spivak's View on Subaltern and its Subjective Consciousness. In Theoretical Studies in Literature and Art 34,4. Pp.196-203. Shanghai : Ea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此全文20240716後開放外部瀏覽)
01.pdf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