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號:guest(3.144.40.212)          離開系統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詳目顯示

以作者查詢圖書館館藏以作者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系統以作者查詢全國書目勘誤回報
作者:陳昱豪
作者(英文):Yu-Hao Chen
論文名稱:原漢之間-我的原住民族樂舞參與經驗
論文名稱(英文):Among Indigenous and Non-indigenous - The Experience of Attending the Indigenous Song and Dance
指導教授:楊政賢
指導教授(英文):Cheng-Shien Yang
口試委員:巴奈‧母路
林志興
口試委員(英文):Panay‧Mulu
Zhi-Xing Lin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東華大學
系所名稱:民族事務與發展學系
學號:610598008
出版年(民國):109
畢業學年度:108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48
關鍵詞:跨文化原住民族樂舞高雄市原住民祖韻文化樂舞團國立東華大學原住民民族學院舞團葛都桑音樂工作室
關鍵詞(英文):Cross-cultureIndigenous song and danceKaohsiung Indigenous Zuyun Cultural Song and Dance TroupeNational Donghua University College of Indigenous Studies Dance TroupeKetusan Music Studio
相關次數:
  • 推薦推薦:0
  • 點閱點閱:38
  • 評分評分: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
  • 下載下載:13
  • 收藏收藏:0
本論文以跨文化、跨族群身分之角色,書寫自身參與原住民族樂舞文化學習與展演之經驗。當代原住民族樂舞的展演團隊多元,他們藉由田野調查、採集樂舞資料並製作出風格迥異的樂舞作品。筆者以高雄市原住民祖韻文化樂舞團、國立東華大學原住民民族學院舞團以及葛都桑音樂工作室作為主要的研究與書寫對象,探究筆者身在其中族群認異與文化認同的過程和經驗。除了將三個團隊進行成立背景與展演屬性的比對,也透過筆者自身樂舞經驗的深度闡述與比較研究,期能供作跨文化學習研究實例之參考。

透過研究發現,雖然在跨文化學習的過程中必須克服許多困境與異族接觸間的差異調適,但非原住民族在原住民族樂舞當中的參與,也會帶給舞團、部落不同的刺激與改變。除了原、漢這樣的跨文化者之間會產生樂舞學習過程的隔閡與差異,在原住民族與族之間也會產生相似的情形,其差異性與所需跨越的障礙和學習歷程甚至較非原住民學習者來得困難。本論文透過不同族群對原住民族樂舞跨文化學習的探討,期能對於原住民族文化傳承盡一份心力,並為當今原住民族文化的推廣提供新的可能思維與作法。
This thesis uses the role of cross-culture and cross-nation identities to write my own experience which participating in the study and performance of indigenous song and dance culture. In contemporary, each indigenous folk song and dance troupe produce their works differently because of their own characteristics.

The author takes Kaohsiung Indigenous Zuyun Cultural song and Dance Troupe, National Donghua University College of Indigenous Studies Dance Troupe, and Ketusan Music Studio as the main research and writing objects, and explores the process and experience of the author's nation and cultural multiplex identity and identify. In addition to comparing the establishment background and performanc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three troupes, I also use the in-depth description and comparative research as a reference for cross-cultural learning research examples.

Through the research, it is found that although many difficulties and cultural differences must be overcome, the participation of non-indigenous peoples in the indigenous song and dance troupes will also bring different stimulation and changes to troupes and tribes. The gaps and differences appear in the song and dance learning process between indigenous and non-indigenous. Interestingly, similar situations will also occur between different indigenous nations, and their obstacles are even greater than non-indigenous learners. This dissertation explores the cross-cultural study of indigenous song and dance through different nations, and hopes to preserve indigenous culture and provide new possible thinking and methods for the promotion of indigenous culture today.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問題意識 1
第二節、 研究動機 2
第三節、 研究目的 7
第二章、 文獻回顧 9
第一節、 原住民樂舞發展概述 9
第二節、 原住民舞團之比較 11
第三節、 局內人還是局外人? 15
第三章、 研究方法 17
第一節、 研究方式 17
第二節、 研究對象 19
第四章、 我在原住民族樂舞的團體經驗 23
第一節、 舞動之前 23
第二節、 舞動的開始-高雄市原住民祖韻文化樂舞團 29
第三節、 舞動的內化-國立東華大學原住民民族學院舞團 40
第四節、 部落的接觸-葛都桑音樂工作室 80
第五節、 三個原住民族樂舞團體的比較 93
第六節、 小結 102
第五章、 非原住民的跨文化學習 103
第一節、 非原住民進入舞團之經驗 103
第二節、 各族群樂舞學習經驗 116
第三節、 從部落到舞臺,我在三個樂舞團體的看見 123
第六章、 結論 131
參考文獻 137
附錄一:訪談知情同意書 141
附錄二:訪談大綱 142
附錄三:高雄市原住民祖韻文化樂舞團海外演出大事記 143
附錄四:國立東華大學原住民民族學院舞團歷年演出大事記 144
附錄五:葛都桑音樂工作室與負責人彼得洛‧烏嘎個人活動大事記 148
Hall, Stuart. 1990. “Cultural Identity and Diaspora,” in Jonathan Rutherford, ed. Identity: Community, Culture, Difference, pp.222-237. London: Lawrence&Wishart.
六十七,1998,《番社采風圖》。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巴奈‧母路,2010,《阿美族祭儀中的聲影》。花蓮:國立東華大學原住民民族學院。
王甫昌,2003,《當代臺灣社會的族群想像》。臺北:群學。
田哲益,2002,臺灣原住民歌謠與舞蹈。臺北:武陵。
安梓濱,2013,《原住民族樂舞之舞臺化探討-以國立東華大學原住民民族學院為例》。花蓮:國立東華大學原住民民族學院。
朱克遠,2011,《牽手的那一刻、放手的一瞬間。樂舞著的認同,原舞者》。國立東華大學課程設計與潛能開發學系多元文化教育碩博士班碩士論文。
吳明季,2015,〈部落實踐團結經濟〉。《臺灣社會研究季刊》98期:397-403。
吳錦發,1993,《原舞者》。臺中:晨星。
亞磊絲‧泰吉華坦,2006,〈臺灣原住民樂舞藝術的未來走向〉。《臺灣原住民族教育論叢第四輯-樂舞教育》,孫大川編,頁166-181。臺北: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
明立國,1994,〈臺灣原住民歌舞的傳統與現代〉。《山海文化雙月刊》第三期,孫大川主編,頁70-73。臺北:山海文化雜誌社。
林奐晨,2007,〈臺灣原住民樂舞發展趨勢〉。《樂舞的挪用與欣賞:一個跨文化觀點:2007臺灣舞蹈研究學會年度大會暨國際學術研討會》,國立東華大學民族文化學系主編,頁25-47。花蓮:國立東華大學民族文化學系。
邱金惠,2013,〈從紅藜看見原住民新舞蹈美學-臺灣首支排灣族現代舞團蒂摩爾古薪舞集〉。《文化生活》71期,頁30-35。屏東:屏東縣政府。
施宇凌,2016,《「混」哪裏的你-一個張惠妹歌迷實踐跨文化認同的故事》。花蓮:國立東華大學原住民民族學院。
胡台麗,2003,〈文化真實與展演-賽夏、排灣經驗〉。《文化展演與臺灣原住民》,胡台麗著,頁423-479,臺北:聯經。
胡台麗,2003,《文化展演與臺灣原住民》。臺北:聯經。
孫大川,2006,〈神聖的回歸—臺灣原住民族祭儀的現況與再生〉。《臺灣原住民族教育論叢第四輯-樂舞教育》,孫大川編,頁156-165。臺北: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
孫大川,2010,《夾縫中的族群建構-臺灣原住民的語言、文化與政治》。臺北,聯合文學。
財團法人原舞者文化藝術基金會,2006,《移動的部落:都市叢林裡的原舞者:順益臺灣原住民博物館2006與部落結合特展》。臺北:順益臺灣原住民博物館。
財團法人原舞者文化藝術基金會,2011,《繞樑與迴旋:原舞者20周年專刊》。花蓮,原舞者文化藝術基金會。
張鈞凱,2012,《世代與時代:1970年代台大保釣與學生運動》。國立臺灣大學政治學系碩士論文。
郭佩宜,2006,〈我不是「白人」:一個人類學家的難題〉。《田野的技藝:自我、研究與知識建構》,郭佩宜、王宏仁編,頁63-90。臺北市:巨流。
陳俊斌,2013,《臺灣原住民音樂的後現代聆聽》。臺北:臺北藝術大學、遠流共同出版。
陳祈宏,2017,《我的原住民身份-Madad‧Faol的認同與行動敘說》。國立東華大學民族事務與發展學系碩士論文。
黃宣衛,2010,〈從認知角度探討族群:評介五位學者的相關研究〉。《臺大人類學刊》第8卷第2期,頁113-136。臺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黃貴潮,1998,《豐年祭之旅》。臺東:交通部觀光局東部海岸國家風景區管理處。
黃雅玲,2014,《探討臺灣原住民舞團發展與永續》。論文發表於「原住民族研究論文發表會,嘉義:國立嘉義大學。2014年10月23日至10月24日。
黃慧玲,2001,《非營利組織與大學服務性社團推展社會服務合作模式之探討》。銘傳大學公共管理與社區發展研究所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
楊政賢,2011,〈空間裡的時間:試論臺灣原住民祭儀樂舞的「體現」及其博物館展示的演繹〉。《博物館展示的景觀》,王嵩山主編,頁117-143。臺北:國立臺灣博物館。
詹素娟,2019,《典藏臺灣史 二 臺灣原住民史》。臺北:玉山社。
趙綺芳,2005,〈與臺灣原住民共舞〉。《美育》144期。臺北:國立臺灣藝術館。
盧玉珍,2019,《部落外一村:樂舞中的觀光、觀光中的樂舞》。臺北:漢光教育基金會。
謝世忠,1991,〈學術觀光與人類學田野倫理〉。《臺灣史田野研究通訊》21:78-85。臺北:臺灣史研究所。
謝世忠,1993,〈「山地服務」-一個不可不免的都會行動〉。《1993國際原住民年-山地服務隊過去、今日、未來》,臺灣原住民人員研究中心編,頁17-24。未標註出版地:臺灣原住民人文研究中心。
謝世忠,1993,〈山地服務-一個不可避免的都會行動〉。《1993國際原住民年-山地服務隊過去、今日、未來》,臺灣原住民人員研究中心編,頁17-24。未標註出版地:臺灣原住民人文研究中心。
謝世忠,1994,《山胞觀光-當代山地文化展現的人類學詮釋》。臺北:自立晚報。
譚昌國,2003,〈歷史書寫、主體性與權力: 對「排灣人寫排灣族歷史」 的觀察與反思〉。《臺大文史哲學報》59期:65-96。
譚雅婷,2003,《臺灣原住民樂舞與文化展演的探討-以「原舞者」為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音樂研究所碩士論文。
關大偉,1993,〈第二部分:對談與回應〉。《1993國際原住民年-山地服務隊過去、今日、未來》,臺灣原住民人員研究中心編,頁41-50。未標註出版地:臺灣原住民人文研究中心。
蘭伯特(Lambert van der Aalsvoot),2002,《風中之葉-福爾摩沙見聞錄》。林金源譯。臺北:經典雜誌。

歷史資料:
陳第,1603,《東番記》。
黃叔璥,1722年起,〈番俗六考〉。《臺海使槎錄》卷五至卷七。

網路資料:
lingchia,2018,〈阿美族奇美部落年齡階級組織表〉,「人、山川、海洋-原住民族環境知識匯聚平台」,https://reurl.cc/xDbyvV,2018年07月31日上線。
VANESSA LAI,2017,〈女生可以勇敢,男生也可以柔弱嗎?我們是阿督,「姊妹」在部落裡的自在空間〉。「Mata‧Taiwan」,https://reurl.cc/qDbxvq,2017年09月26日上線。
不著撰人,2013,〈扮原民穿錯衣遭批 台大青年大使回應再挨轟〉。「自由時報」,https://news.ltn.com.tw/news/life/breakingnews/852339,2013年08月12日上線。
黃國超,2014,〈山地服務是怎麼來的?〉。「公民行動影音資料庫」,http://www.civilmedia.tw/archives/15910,2014年2月20日上線。
劉亮延,2019,〈煙火遊街慶,唱給誰人聽?──第二屆夠帶種藝術季的五組新作〉。「表演藝術評論台」,https://reurl.cc/W4Y5Ny,2019年12月05日上線。
鄭鴻生,2016,〈追憶一個較為純真的年代 破除保釣運動的省籍迷思〉。「苦勞網」,http://www.coolloud.org.tw/node/85543,2016年06月01日上線。

影音資料:
風潮,2001,《南部鄒族民歌》。臺北:風潮有聲出版有限公司。
馬志翔,2014,《KANO》。臺北:果子電影有限公司。
魏德聖,2011,《賽德克‧巴萊》。臺北:果子電影有限公司。
湯湘竹,2012,《餘生—賽德克·巴萊》。臺北:果子電影有限公司。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