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號:guest(3.140.186.151)          離開系統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詳目顯示

以作者查詢圖書館館藏以作者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系統以作者查詢全國書目勘誤回報
作者:蘇欽琪
作者(英文):Yam-Ki So
論文名稱:李永平「婆羅洲」創傷敘事研究
指導教授:張啟超
指導教授(英文):Chi-Chau Chang
口試委員:須文蔚
郭澤寬
口試委員(英文):Wen-Wei Shiu
Tse-kuan Kuo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東華大學
系所名稱:中國語文學系
學號:610601002
出版年(民國):110
畢業學年度:109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74
關鍵詞:李永平月河三部曲創傷敘事歷史記憶創傷修復
相關次數:
  • 推薦推薦:0
  • 點閱點閱:33
  • 評分評分: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
  • 下載下載:18
  • 收藏收藏:0
本論文以「創傷」的角度去理解李永平婆羅洲小說創作,通過文本分析探究李永平處理小說題材背後的內在動力與寫作動機,並梳理與挖掘出李永平在小說文本中所隱藏的情感。筆者藉「創傷」敘事這個主題串起以往研究中所出現的原鄉、女性、罪惡、漫游、離散等主題,目的是期望能夠將李永平書寫婆羅洲的敘事動機給予更深層次的探討。李永平創傷敘事的特點在於它將重點聚焦於敘事者、人物與事件的書寫背景,將「創傷」的雙向性意涵納入到敘事範疇,而此雙向性指的是「創傷」所帶給作家的內在敘事動機及其如何反映在文本之中。李永平透過書寫小說文本的方式將個人創傷、人物創傷與歷史創傷融進了婆羅洲這個地理座標,其用意或可理解為作家對婆羅洲空間的關懷與救贖個人創傷之目的。創傷現象不斷重覆上演所填補的是李永平內心中永遠都無法彌補的懺情意識,這種重覆、循環的寫作歷程,目的就是為了修復心理創傷,那些遺留在婆羅洲的創傷記憶只有在一次又一次的述說中才能夠被諒解與洗滌。因此,本論文探討的就是李永平在文本中創傷記憶的形成與述說,從而去理解「創傷」主題背後的深刻內涵。

本論文總共分成七個章節處理此次的研究計畫,第一章為緒論,內容主要以交待研究動機與目的、文獻回顧與疏理、研究範疇以及研究方法。論文的第二章,開始從李永平的身份問題進行思考與分析。筆者從「鄉愁」淵源展開論述,試圖從根源上去理解李永平身份上的糾葛。第三章,筆者從李永平少作《婆羅洲之子》、《拉子婦》文本中分析當中講述了什麼樣的創傷故事,同時透過梳理文本的方式去整合李永平與婆羅洲之間的糾葛,從中探討李永平對於婆羅洲的人文地景是抱持著何種態度。第四章,筆者從李永平《雨雪霏霏》文本中探討了李永平婆羅洲書寫的敘事動機,還有文本《雨雪霏霏》中的懺情如何成為文學救贖。第五章,筆者以文本《大河盡頭》上下卷為主要的分析對象,以分析李永平如何呈現婆羅洲這個創傷原址。第六章,筆者對文本《朱鴒書》進行概況性分析,以試圖歸納李永平創傷原址修復的意義。最終章,筆者對這份研究作一回顧、整理與結束這一段作家與我們的創傷對話。
第一章 緒論……………………………………………………………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1
第二節 文獻回顧………………………………………………………………7
第三節 研究範疇………………………………………………………………43
第四節 研究方法………………………………………………………………44
第五節 論文架構………………………………………………………………45
第六節 預期成果………………………………………………………………46
第二章 鄉愁──回應李永平身份、原鄉、離散問題………………47
第一節 東方鄉愁………………………………………………………………49
第二節 海外華人的鄉愁文化…………………………………………………53
第三節 馬華文學中的中國性與本土性………………………………………59
第四節 鄉愁──李永平與婆羅洲(望鄉的角度,台灣)…………………63
第五節 結論……………………………………………………………………70
第三章 初始傷痕──《婆羅洲之子》與《拉子婦》………………73
第一節 婆羅洲之子……………………………………………………………74
第二節 《拉子婦》……………………………………………………………80
第三節 結語─誤入歷史廢墟的孩………………………………………… 101
第四章 為何而懺?──《雨雪霏霏》………………………………103
第一節 河流與魚象………………………………………………………… 105
第二節 追憶九則童年往事………………………………………………… 112
第三節 《雨雪霏霏》中的創傷基調…………………………………………118
第四節 結語………………………………………………………………… 123
第五章 傷痕之地──《大河盡頭》…………………………………127
第一節 婆羅洲雨林下的文化網絡………………………………………… 129
第二節 婆羅洲雨林的暴力………………………………………………… 137
第三節 紀念 克莉絲汀娜·馬利亞·房龍……………………………………145
第四節 結語………………………………………………………………… 150
第六章 創傷修復──《朱鴒書》……………………………………153
第一節 重返的意義………………………………………………………… 154
第二節 傳說與謊言………………………………………………………… 156
第三節 女性的反抗………………………………………………………… 161
第四節 結語………………………………………………………………… 165
第七章 結論……………………………………………….…………166
第一節 全文總述…………………………………………………………………166
第二節 創傷的面向………………………………………………………………167
第三節 結語………………………………………………………………………169
參考書目…………………………………………………….…………168
李永平小說文本
李永平:《吉陵春秋》(台北:洪範書店,1984年)
李永平:《海東青:臺北的一則寓言》(台北:聯合文學出版社,1992年)
李永平:《朱鴒漫遊仙境》(台北:聯合文學出版社,1998年)
李永平:《雨雪霏霏:婆羅洲童年紀事》(台北:天下遠見出版,2002年)
李永平:《迌:李永平自選集1968-2002》(台北:麥田出版,2003年)
李永平《雨雪霏霏》(臺北:麥田出版,2017年)
李永平:《大河盡頭(下卷:山)》(台北:麥田出版,2017年)
李永平:《大河盡頭(上卷:溯流)》(台北:麥田出版,2017年)
李永平:《朱鴒書》(臺北:麥田出版,2017年)
李永平:《婆羅洲之子與拉子婦》(臺北:麥田出版,2018年)

中文專著
于省吾:《甲骨文字詁林》(北京:中華書局,1995年)
王治河:《福柯》(長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9年)
王德威:《眾聲喧嘩以後》(臺北:麥田出版,2001年)
王潤華編:《馬華文學新成就新方向:馬華作品研討與朗讀大會論文集》(新加坡:Unipress,1996)
王賡武:《中國與海外華人》(臺北:臺灣商務印書發行)
王靈智、王賡武:《離散華人:論文集》第一冊(新加坡:時報出版,1998 年)
古鴻廷:《東南亞華僑的認同問題;馬來西亞篇》(臺北:聯經,1994年)。
朱崇科:《「南洋」糾葛與本土中國性》(廣東:廣東人民出版社,2014年)
朱傑勤:《東南亞華僑史》(臺北:中華書局,2008年)
余光中:〈後記〉,《五行無阻》(臺北:九歌出版社,1998年)
吳明益:《自然之心──從自然書寫到生態批評》,(新北:夏日出版,2012年)
桑木、田風、雁程編:《書寫婆羅洲》(詩巫中華文藝社,2003年)
高嘉謙主編:《見山又是山:李永平研究》(臺北:麥田出版,2017年9月)
張錦忠:《關於馬華文學》(高雄:中山大學文學院,2009)
許文榮:《極目南方》(馬來西亞:馬來亞大學中文系畢業生協會、南方學院聯合出版,2001年)
許雲樵:《南洋史 上卷》(上海:世界書局,1961年)
陳大為、鍾怡雯、胡金倫編:《赤道回聲:馬華文學讀本II》(台北:萬卷樓圖書公司,2004年)
黃孟文、徐廼翔:《新加坡華文文學史初稿》(新北:八方文化企業,2002年)
黃錦樹:《烏暗暝》(臺北:九歌出版,1997年)
黃錦樹:《馬華文學與中國性》(台北:遠流,1999年)
廖文輝:《馬來西亞:多元共生的赤道國度》(臺北:聯經出版公司,2019年)
謝政諭編:《何謂「戰後」:亞洲的「1945」年及其之後》(臺北:允晨文化實業股份有限公司,2015年)
鐘怡雯:《野半島》(臺北:九歌出版,2014年)

翻譯專著
Geertz Clifford;(楊德睿 譯):《地方知識:詮釋人類學論文集》(Local knowledge: Further Essays in Interpretive Anthropology)(臺北:麥田出版,2007年)
H. G.布洛克(Blocker)著;(滕守堯譯):〈再現〉,《現代藝術哲學》(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年)
Hawaray Donna;(張君玫 譯):《猿猴,賽柏格和女人:重新發現自然》,(台北:群學出版,2010年)
Yi-Fu Tuan著;潘桂成譯:《經驗透視中的空間和地方》(台北:國立編譯館,1998年)
大衛·J·莫里斯著;(吳張彰譯):《凝視創傷:不是每一種傷痛,都能被看見》(臺北:三采文化,2018年)
白睿文;(李美燕譯):《痛史:現代華語文學與電影的歷史創傷》(台北:麥田,城邦文化出版)
杰夫瑞·c·亞歷山大;(吳震環譯):《文化社會學:社會生活的意義》(臺北: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8年)
波德里亞;(車槿山譯):《象徵交換與死亡》(中國南京:譯林出版社,2006)
班納迪克.安德森著;(吳叡人譯),《想像的共同體:民族主義的起源與散佈》(台北:時報出版,2010年)
茱蒂絲.赫曼:《從創傷到復原:性侵與家暴倖存者的絕望與重生》(台北:左岸文化,2018年)
凱特·米利特著;(宋文偉、張慧芝譯):《性政治》(台北:桂冠圖書股份有限公司,2003年)
費修珊、勞德瑞:《見證的危機:文學·歷史與心理分析》(台北:麥田出版股份有限公司,1997年)
穆沙;李金佳譯:《誰,在我呼喊時:20世紀的見證文學》(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15)
蘇珊‧桑塔格著,(刁筱華譯),《疾病的隱喻》(臺北:大田出版有限公司,2000年)

英文專著
Cathy Caruth.(1995):unclaimed experience trauma narrative and history,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p24
Caruth Cathy (1996). Unclaimed Experience: Trauma, Narrative, and History. Baltimore, MD: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 P.30
David Summers, “Representation,” in Critical Terms for Art History, edited by Robert S. Nelson and Richard Shiff, Chicago & London: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92, p.12.
Ebihara & Ledgerwood in Hinton:《The Meanings of Social Life: A Cultural Sociology》,2002:282-283。
Dominick LaCapra, Writing History, Writing Trauma . Baltimore and London: The John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 2001, p.xi.

期刊論文
朱崇科:〈台砂並置:原鄉/異鄉的技藝與迷思——以李永平、張貴興的小說書寫為中心〉,《中山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4期(2015年)
朱榮華論文:〈多米尼克·拉卡普拉對創傷理論的建構〉,《浙江學刊》第四期(2012年)
李雙一:〈赴台馬來西亞僑生文學的中華情結和南洋色澤〉,《台灣研究集刊》第1期(1995年)
林開忠(Khay-Thiong Lim):〈砂拉越新堯灣周邊客籍華人與達雅族的異族通婚家庭〉,《全球客家研究》第6期 (2016年)
林嘉男、許毅璿:〈人與環境關係之論述:釐清「地方感」、「地方依附」 與「社區依附」在環境研究上的角色〉,《環境教育研究》第5卷第1期(2007)。
金觀濤:〈中國文化的烏托邦精神〉,《二十一世紀》第2期(1990年),頁18。
高嘉謙:〈誰的南洋?誰的中國?—試論〈拉子婦〉的女性與書寫位置〉,《中外文學》第29卷第4期 (2000年)
高嘉謙:〈誰的南洋?誰的中國?—試論〈拉子婦〉的女性與書寫位置〉,《中外文學》第29卷第4期(2000年)
張斯翔:〈論黃錦樹「後」馬共書寫中的抒情意識:從《火,與危險事物》談起〉,《中外文學》第48卷第1期( 2019年)
張錦忠:〈記憶、創傷與李永平小說裡的歷史──重讀《婆羅洲之子》與《拉子婦》〉,《揚子江評論》第05期(2013年)
許文榮:〈挪用「他者」的言說策略──從殖民話語到後殖民話語的馬華文學〉,《華文文學》第 45 期(2001 年)
陳允元:〈棄、背叛與回家之路-李永平《雨雪霏霏》中的雙鄉追認〉,《臺灣文學研究學報》第13期(2011年)
陳清俊:〈中國詩人的鄉愁與空間意識〉,《牛津人文集刊》第1期(1991年)。
陳榮強:〈華語語系研究:海外華人與離散華人研究之反思〉,《中國現代文學》第22期(2012年)
黃錦樹:〈石頭與女鬼-論《大河盡頭》中的象徵交換與死亡〉,《臺灣文學研究學報》第14期 (2012年)
黃錦樹:〈神州:文化鄉愁與內在中國〉,《中外文學》第 22卷第2期(1993年)
黃錦樹:〈神州:文化鄉愁與內在中國〉,《中外文學》第 22卷第2期(1993年)
黃錦樹:〈從個人的體驗到黑暗之心:論張貴興的雨林三部曲及大馬華人的自我理解〉,《中外文學》第30卷第4期(2001年)
詹閔旭:〈重構原漢關係:臺灣文學裏原住民族、漢人移民與殖民者的跨種族接觸〉,《中山人文學報》第48期(2020 年)
劉雯慧:〈修復與超越-論李永萍《朱鴒書》的創傷原址〉,《中國文學研究》 第44期(2017年)
蔣興儀:〈創傷之“真實”:從見證的僵局到心理分析的突破〉,《政治與社會哲學評論》第27期 (2008年)
蔣興儀;魏建國:〈瑪拉布論創傷:創傷的一般理論與受創主體的再定位〉,《思與言:人文與社會科學雜誌》第55卷第1期(2017)
鄭琇方:〈以父之名?──論李永平〈拉子婦〉中的族群認同及其建構〉,《「第二屆新世紀文化文學研究的新動向研討會──臺灣、東南亞的文化文學與社會變遷」》(檳城:臺灣佛光大學文學研究所、馬來西亞華社研究中心、馬來西亞孝恩文化基金會,2004年)
鍾怡雯:〈從追尋到偽裝 ──馬華散文的中國圖象〉,《中外文學》第31卷第2期(2002年)
魏月萍:〈馬來馬共的歷史論述與制約〉,《馬來西亞華人研究學刊第十四期》(2011年)

碩博論文
李宣春:《李永平婆羅洲書寫研究》(國立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13年)
林家綺:《華文文學中的離散主題:六七○年代「台灣留學生文學」研究──以白先勇、張系國、李永平為例》(國立清華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8年)
林嵐彬:《論李永平小說中的罪惡書寫(福建師范大學碩士論文,2017年)
曾香綾:《「余光中詩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系在職進修碩士學位班碩士論文,2004年)
詹閔旭:《「跨界地方認同政治:李永平小說(1968-1998)與台灣鄉土文學脈絡」》(國立清華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8年)。

報刊、訪談、書評
《浪遊者──李永平訪談錄》, 星洲日報《文藝春秋》2009年3月14及21日
田思:〈「書寫婆羅洲「是鄉土文學嗎?〉,(《詩巫中華文藝社創社20周年慶專題講座會》,2008/11/01)
伍燕翎、施慧敏:〈浪遊者:李永平訪談錄〉,《星洲日報‧文藝春秋》(2009年 3月22日)(來源:http://www.sinchew.com.my/node/107104?tid+18)。
朱宥勳:《記憶的豐饒或艱難──讀李永平〈大河盡頭〉上下卷》, 臺灣文化藝術基金會「藝評台」(來源網站:https://archive.ncafroc.org.tw/result;jsessionid=3F4510D7A5C2C903CEB99A63B7C95EAC?id=0906ff6140244d8a872d26cec8a05fff)
李永平接受《新京報》專訪,〈李永平:人生不外一個「緣」字〉(2012年5月21日),(來源:http://www.chinawriter.com.cn/news/2012/2012-05-22/127926.html)。
高嘉謙、胡金倫(筆訪):〈野獸與婆羅洲大歷史:張貴興的小說世界〉2019/08/02。(來源網址: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22969)
高嘉謙:〈迷路在文學原鄉──李永平訪談〉,《文訊》第373期(2016年)
黃偉雯:〈「豬仔」出洋:簽下賣身契,到東南亞尋找新生活的華工們〉一文(來源:https://storystudio.tw/article/gushi/%E3%80%8C%E8%B1%AC%E4%BB%94%E3%80%8D%E5%87%BA%E6%B4%8B%EF%BC%9A%E5%88%B0%E6%9D%B1%E5%8D%97%E4%BA%9E%E5%B0%8B%E6%89%BE%E6%96%B0%E7%94%9F%E6%B4%BB%E7%9A%84%E8%8F%AF%E5%B7%A5/)。
黃錦樹:〈製作馬華文學──一個簡短的回顧〉,(《星洲日報》,文藝春秋版,2011/02/27)
詹閔旭:〈與文學結緣:李永平談寫作路──詹閔旭〉,《人社東華》(2016年5月5日)(來源:https://reurl.cc/py3leZ )。
詹閔旭採訪撰文,〈大河的旅程:李永平談小說〉,《印刻文學生活誌》第58號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