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號:guest(3.128.226.195)          離開系統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詳目顯示

以作者查詢圖書館館藏以作者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系統以作者查詢全國書目勘誤回報
作者:王薇茜
作者(英文):Wei-Chien Wang
論文名稱:運用危機處理模式降低醫療糾紛之探討
論文名稱(英文):A Study on Reducing Medical Malpractice by Crisis Management
指導教授:褚志鵬
指導教授(英文):Chih-Peng Chu
口試委員:陳筱華
廖國勛
口試委員(英文):Sheau-Hwa Chen
Kuo-Hsun Liao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東華大學
系所名稱:管理學院高階經營管理碩士在職專班
學號:610630508
出版年(民國):108
畢業學年度:107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83
關鍵詞:醫療糾紛醫病關係危機處理
關鍵詞(英文):Medical malpracticeMedical relationshipCrisis management
相關次數:
  • 推薦推薦:0
  • 點閱點閱:22
  • 評分評分: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
  • 下載下載:17
  • 收藏收藏:0
在人類歷史中,醫療一直以各種形式存在我們左右。醫學本身就是一門試誤科學,在不斷嘗試中,在解決錯誤中,發展進步。但在醫療過程中充滿不確定性、不可逆性及限制性,以至於醫病之間,往往對醫療結果產生很大的落差,再加上醫病間若存在互相不信任的緊張關係,很容易導致醫療糾紛的發生,對醫病雙方都是一種煎熬,更是雙輸的局面。
本研究透過深入訪談方式,藉由「曾經遇過醫療糾紛」醫師及護理師的親身經歷及心路歷程,了解其面對醫療糾紛的困境,發崛背後的多重意義,並探討如何以危機處理模式,作為醫療糾紛危機的預測及預防,危機發生期間的處理策略與溝通技巧,尋求解開醫療困境的途徑。
根據訪談資料整理分析後,歸納出目前面對醫療糾紛的困境:
一、刑事濫訴現象。
二、病家透過媒體發聲致醫師或醫院名譽受損。
三、醫療從業人員工作認同及自我價值感低落。
四、健保制度導致醫療崩壞。
五、病家應盡告知責任與義務,共五大項目。
亦對醫院及醫護人員運用危機處理模式降低醫療糾紛的因應方式,提出九點建議。醫病之間若以愛、包容、溝通與信任,來取代質疑與憤怒,醫療糾紛的困境終有改善的一天。
Among the history, medical cares always exist in multiple forms. Medicine is a science of trail and errors, the resolution of mistakes, development, and progress. However, in the uncertain, irreversible, and restricted medical processes, there is often a huge gap which is caused by the untrusted and intense relationships of medical results between physicians and patients. The such easy way leads to the medical malpractice is a torment for both sides. It is a lose-lose situation.
Through the in-depth interviews, this research explores the meaning behind the medical malpractice from the experiences of the physicians and nurses who have been involved in the medical malpractice.To seek the solution which solves the difficulties of medical malpractice, the abilities of dealing the dilemmas and communicating with the family of the patient are discussed in the research.
According to the interviews, there are five current difficulties facing in medical malpractice:
1.The phenomenon of criminal vexatious litigation
2.The damaged reputation of doctors and hospitals due to the blaming of the patients through the media
3.The low working identification and self-worth of the medical practitioners
4.The medicine collapsed due to the health insurance system
5.The patients must inform the responsibility and obligation
In addition, there are nine suggestions for the medical practitioners to deal with and decrease the damage of the medical malpractice. If the love, forgiveness, communication, and trust replaced the question and anger, the dilemma of the medical malpractice would eventually improve.
摘 要 ⅰ
Abstract ⅱ
目 錄 iii
表目錄 ⅴ
圖目錄 vi
第一章 緒 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 1
第二節 研究動機 7
第三節 研究目的 7
第四節 研究流程 8
第二章 文獻回顧 11
第一節 醫療糾紛的定義 11
第二節 醫療糾紛的現況 11
第三節 醫療糾紛的原因 13
第四節 危機處理 16
第三章 研究方法 19
第一節 研究方法 19
第二節 研究對象 19
第三節 訪談大綱 20
第四節 研究流程 21
第四章 研究訪談整理與分析 23
第一節 個案事件發生經過及處理流程分析 23
第二節 個案身心感受分析 45
第三節 個案醫療糾紛事件處理方式及流程 55
第四節 訪談資料同質性與異質性分析 61
第五節 醫療糾紛事件發生時處理方式 62
第五章 研究結果與建議 65
第一節 研究結果 65
第二節 建議 71
第三節 對未來研究之建議 76
參考文獻 77
中文部份
甘添貴(2011)。醫療糾紛的預防及改進措施。法令月刊,第62卷,第6期,頁66~74。
石崇良(2013)。談醫療糾紛與醫學倫理的困境。澄清醫護管理雜誌,第9卷,第2期,頁4~10。
吳定(2017)。公共政策。五南圖書,臺北市。
吳俊穎,楊增暐,陳榮基(2013)。醫療糾紛鑒定的維持率:20年全國性的實證研究結果。科技法學評論,第10卷,第2期,頁203~240。
吳俊穎,楊增暐,陳榮基(2017)。醫療訴訟之實證研究:民事案件之上速率及其維持率。國立中正大學法學集刊,第55期,頁137~178。
吳俊穎,賴惠蓁,陳榮基(2009)。台灣的醫療糾紛狀況。 台灣醫學,第13卷,第1期,頁1~8。
吳若儒(2018)。我國醫療糾紛處理及醫療事故補償法發展之光與影。國立政治大學法學院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臺北市。
李慶芳(2013)。質化研究之經驗敘說:質化研究的六個修練。高立圖書,新北市。
周恬弘(2018)。白色危機。啟動文化,臺北市。
林宏榮(2016)。醫糾預防針第一劑跨越醫療糾紛與病人安全的鴻溝-談預應式醫糾處理。醫療品質雜誌, 第10卷,第3期,頁18~23。
邱玉嬋(2009)。看誰在說話?醫療糾紛的新聞報導分析。中華傳播學刊,第15期,頁217~248。
邱志淳(2002)。台灣的醫療糾紛狀況。研習論壇月刊,第19期,頁1~8。
陳東陽(2005)。組織病態與危機管理。秀威出版,臺北市。
陳宥瑋(2016)。醫療糾紛處理之模式與調解制度。國立高雄大學財經法律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高雄市。
黃達夫(1999)。用心聆聽-黃達夫改寫醫病關係。遠見天下文化,臺北市。
黃鈺瑛,楊秀儀(2015)。病人為何要告醫師?以糾紛發動者為中心之法實證研究。台大法學論叢,第44卷,第4期,頁1845~1881。
楊秀儀(2003)。醫院之醫療糾紛責任風險預估與因應策略探討。醫務管理期刊,第4卷,第2期,頁37~56。
葉永文(2012)。醫病關係:一種信任問題的考察. 台灣醫學人文學刊,第13卷,第1&2期,頁77~103。
劉育志(2012)。醫療糾紛扼殺醫療的套索。健康世界雜誌,第322期,頁29~31。
潘淑滿(2003)。質性研究:理論與應用。心理出版社,臺北市。
蔡秀男(2014)。99%的醫療糾紛都是可以避免的。貓頭鷹出版社,臺北市。
鄭博文,賴俊裕,邱文宏(2004)。以危機管理建構醫療糾紛預防之模式。危機管理學刊,第1卷,第3期,頁61~73。
蕭瑞麟(2017)。不用數字的研究。五南圖書,臺北市。
謝啟瑞(1994)。醫療糾紛風險與防禦性醫療行為。人文及社會科學集刊,第6卷,第2期,頁199~230。
譚健民(2010)。落實醫療服務避免醫療糾紛。醫療品質雜誌,第4卷,第2期,頁4~7。
嚴久元(1988)。當代醫事倫理學倫理學。橘井文化,臺北市。

英文部份
Studdert, D. M., Mello, M. M., & Brennan, T. A. (2004). Medical malpractic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350(3).
Moore, P. J., Adler, N. E., & Robertson, P. A. (2000). Medical malpractice: the effect of doctor-patient relations on medical patient perceptions and malpractice intentions. Western Journal of Medicine,173(4), 244.

網站部份
衛生福利部醫事司, 2018, 搜尋網址:http://dep.mohw.gov.tw
自由時報網路新聞。上網日期2019年02月25日
httPS://newS.ltn.com.tw/newS/focuS/PaPer/503123
關鍵評論網路新聞。上網日期2019年05月20日
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32488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