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中文文獻 中華民國106年國防報告書編纂委員會(2017)。臺北市:國防部。 中華民國108年國防報告書編纂委員會(2019)。臺北市:國防部。 王文輝(2009)。國軍單位組織文化、領導行為、工作特性與離職傾向之研究-以國軍 A 部隊志願士兵為例。臺灣師範大學工業科技教育學系在職進修碩士班學位論文。1-125。 王蔚芸、王桂芸和湯玉英(2007)。焦慮之概念分析。長庚護理,18(1),59-67。 朱信松(2016)。員工工作壓力、激勵制度知覺與留職意願關係之研究—以高雄市區公所里幹事為例,國立高雄師範大學事業經營學系碩士論文。高雄市。 朱美珍(2002)。軍事、國軍志願役軍官家庭與工作之研究:家庭支持與工作滿意及其相關性之分析,大航家企業。 江明復、楊豐華、何坤龍和鄭芬姬(2004)。人際關係與協商,台北:國立空中大學。 何吉郡(2005)。空軍志願役人員工作壓力,休閒活動需求及其參與關係之探討-以空軍官校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大葉大學休閒事業管理學系研究所。彰化縣。 吳佳龍(2009)。後備司令部志願役政戰軍官工作壓力與離職傾向關連性之研究,臺灣師範大學工業科技教育學系在職進修碩士班學位論文,1-133。 吳炎璐(2018)。主管領導風格與部屬成就動機對工作績效之影響性研究-以 F 銀行為例。 李政璋(2007)。父母管教方式,親子依附關係與其國中少年寂寞感之相關研究-以南區後備指揮部志願役軍人為例。 周泰佑(2009)。國軍工程人員組織精簡後工作負荷與因應對策研究,國立台北科技大學。 林秀吟和廖益興(2014)。國民小學資訊組長工作壓力與留任意願之研究,中華行政學報,14,201-226。 林健源(2009)。工作特性、學習型組織和工作壓力與離職傾向關係之關係-海軍潛艦部隊之研究,成功大學高階管理碩士在職專班(EMBA)學位論文,1-152。 洪國生(2009)。國民中學兼任行政職務教師角色衝突與工作倦怠關係之研究-以屏東縣為例。 洪燕如(2018)。公立科技大學行政主管領導風格與約聘人員工作滿意度之研究,國立台北科技大學。 徐莞雲和陳筱瑀(2008)。焦慮的概念分析,志為護理-慈濟護理雜誌,7(3),65-70。 涂燕玲(2007)。國民小學教師角色衝突之研究,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未出版之碩士論文。 袁世恕(2010)陸軍預財人員之專業知識與專業承諾對作業績效之影響-財務風險認知的中介效果,樹德科技大學。 高志強(2010)。修護人員工作特性、工作滿足與離職傾向關係之研究-以海軍某後支部為例,樹德科技大學經營管理研究所學位論文,1-96。 張正芳(2013)。長期照護機構照顧服務人員之工作壓力與工作倦怠之研究-以中部地區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亞洲大學,臺中市。 許淑卿、郭信霖、許忠治和李佶豐(2015)。探討工作壓力、人格特質對離職傾向之影響-以國軍電訊單位為例,管理資訊計算,4,96-106。 陳村河(2001)。國營事業民營化留用員工工作壓力之研究:以台肥公司員工為例。 陳春希、湯雅云、何秉真和鄭晉昌(2007)。工作壓力、人格特質與工作投入對警察人員的組織公民行為之研究,公共行政學報,25,67-93。 陳春希和高瑞新(2010)。工作壓力與工作適應:探討不同工作特性基層警察人員組織承諾的調節效果,人力資源管理學報,10(4),1-31。 陳莉佳(2010)。工作壓力對工作倦怠之影響:以人格特質為干擾變數,淡江大學會計學系碩士班學位論文,1-79。 陳富強、方顯光和林靖祥(2007)。探討國軍主財人員工作壓力、工作滿意度及工作價值觀與組織承諾關聯性之認知,華人前瞻研究,3(2),17-39。 陸洛(2015)。工作壓力之歷程:理論與研究的對話,中華心理衛生學刊,(台灣),10,19-51。 黃文宏(2015)。工作壓力、人格特質、成人學習動機與工作滿意度關係之研究。 黃忠發、李坤霖、羅坤龍和歐怡秀(2011)。大專院校總務長工作型態、工作壓力、健康與離職傾向之研究,營建管理季刊,85,28-42。 黃建霖(2004)。國軍已婚女性軍士官工作投入、家庭投入、角色衝突與離職傾向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國防管理學院資源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義明(2012)。移民署主管領導風格、職員人格特質與離職傾向之研究-以工作壓力為中介變項,嘉義縣:南華大學企業管理系管理科學碩博士班碩士論文。 楊美娟(2013)。組織成員的工作壓力、工作滿足與離職傾向之研究-以臺灣臺北地方法院為例,世新大學行政管理學系在職專班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葉子明、楊健炘和白凢芸(2011)。彰化縣國小教師工作壓力、壓力因應方式與職業倦怠之關係研究,工作與休閒學刊,2(2),125-137。 葉子明、謝佩伶和巫錦秀(2013)。教師工作壓力與工作投入對教學品質之影響以-人格特質為干擾變項,管理科學研究。 葉健宗(2006)。組織承諾對工作壓力與工作滿足間之干擾效應,未出版之碩士論文,私立大葉大學國際企業管理學系碩士在職專班,彰化縣。 劉仲矩和周玉涵(2016)。公部門人員情緒勒索認知、工作壓力與離職傾向關聯之研究,人力資源管理學報,16(1),43-68。 劉名斐(2015)。國民小學主任人格特質、組織承諾、組織公民行為及工作績效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嘉義大學教育學所研究所。 審計部104年度中央政府總決算報告(2016),中華民國審計部全球資訊網。 蔡忠達(2006)。從社會網絡觀點探討國軍志願役退伍軍人轉業模式初探,國防雜誌,21(6),232-242。 蔣秀容、齊美婷、王珮珩、陳菁菁和顧艷秋(2014)。新進護理人員介入支持性團體對憂鬱焦慮與自尊程度之改變,榮總護理,31(1),43-52。 鄧建中(2002)。綜合高中教師休閒需求及參與之研究,朝陽科技大學休閒事業管理系碩士論文,台中市。 駱玲伊(2008)。影響雙軍職家庭子女教育問題因素之研究,復興崗學報,92,55-73。 龍育民(2000)。軍官人格特質、工作特性與工作壓力之研究,國防管理學院資源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謝函融 (2005)。工作投入對工作價值觀與離職傾向間關係之研究,國立中央大學人力資源管理研究所未出版之碩士論文。 藍采風(2014)。壓力管理:提升生活的品質,臺北:幼獅文化。 藍毓莉、王家芬、陳建智和王美慧(2017)。員工離職實證性研究-探討人格特質與工作特性之關聯性,顧客滿意學刊,13(2),133-155。 顏志龍和鄭中平(2016),給論文寫作者的統計指南:傻瓜也會跑統計,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二、英文文獻 Allport, G.W., and Odbert, H.S. (1936). Trait-names:A psycho-lexical study, Psychological monographs,47(1). Bertrand, M., and Mullainathan, S. (2004). A field experiment on labor market discrimination.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94(4), pp.991-1013. Cooper, K. M., and Marshall, R. R. (1991). Croploading and canopy management. In II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Kiwifruit 297, pp.501-508. Costa, P. T., and McCrae, R. R. (1992). Normal personality assessment in clinical practice: The NEO Personality Inventory. Psychological assessment, 4(1), p.5-6. CUIEFORD, J.P. (1965). Fundamental Statisticsin Psychology and Education, New York:Me Graw. French Jr,J.R., and Kahn, R. L.(1962). A Programmatic Approach to Studying the Industrial Environment and Mental Health 1, Journal of social issues, 18(3), pp.1-47. Goldberg, L.R. (1981). Language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The search for universals in personality lexicons, Review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2(1), pp.141-165. Goldberg, L.R. (1993). The structure of phenotypic personality traits, American psychologist, 48(1), p.26-27. Hamid, M.R., Sami W., and Sidek, M.M.(2017).Discriminant validity assessment:Use of Fornell&Larcker criterion versus HTMT criterion," in Journal of Physics:Conference Series,890(1),pp.012-163. Harris. et al. (1999). An evaluation of the job stress questionnaire with a sample of entrepreneurs, Journal of Business and Psychology, 13(3), pp.447-455. Hoboubi. et al.(2017).The impact of job stress and job satisfaction on workforce productivity in an Iranian petrochemical industry, safety and health at work, 8(1), pp.67-71. Jamal,M. (1990).Relationship of job stress and Type-A behavior to employees' job satisfaction, organizational commitment, psychosomatic health problems, and turnover motivation, Human Relations, 43(8), pp.727-738. Miller. et al. (1979). Evaluation of the Mobley, Horner, and Hollingsworth model of employee turnover, 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 64(5), p.509-510. Mobley, W.H. (1977). Intermediate Linkages i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Job Satisfaction and Employee Turnover, 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62(2), p.238. Mosadeghrad,A.M. (2013). Occupational stress and turnover intention: implications for nursing management,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ealth policy and management,1(2), p.169-170. Norman, W.T. (1963). Toward an adequate taxonomy of personality attributes: Replicated factor structure in peer nomination personality ratings, The Journal of Abnormal and Social Psychology,66(6), p.574-575. Parker, D.F., and DeCotiis, T. A. (1983). DeCotiis, Organizational determinants of job stress. Zachariasen, R.D. (1993). The effect of elevated ovarian hormones on periodontal health: oral contraceptives and pregnancy, Women & health, 20(2), pp.21-30. Zhao, X., Lynch, Jr., and Chen, Q. (2010). Reconsidering Baron and Kenny:Myths and truths about mediation analysis, Journal of consumer research, 37(2),pp.197-20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