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號:guest(3.145.202.218)          離開系統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詳目顯示

以作者查詢圖書館館藏以作者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系統以作者查詢全國書目勘誤回報
作者:康尹柔
作者(英文):Yin-Rou Kang
論文名稱:影響花蓮縣女性勞動參與因素之探討- 城鄉比較分析
論文名稱(英文):A studay of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about Hualien County’s female labor participation -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urban and rural areas.
指導教授:高 長
指導教授(英文):Charng Kao
口試委員:高 長
朱景鵬
林德昌
口試委員(英文):Charng Kao
Chin-Peng Chu
Teh-Chang Lin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東華大學
系所名稱:公共行政學系
學號:61064C513
出版年(民國):108
畢業學年度:107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76
關鍵詞:女性勞動參與勞動參與率城鄉差異
關鍵詞(英文):female labor force participationlabor participation rateurban and rural difference
相關次數:
  • 推薦推薦:0
  • 點閱點閱:10
  • 評分評分: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
  • 下載下載:10
  • 收藏收藏:0
近年來,人口老化及少子化的影響,造成勞動人口不斷下降,此現象若未改善,將造成勞動供給不足,進而影響經濟發展,如何有善提高勞動參與已是不可忽視之議題。依總體資料來看,男性與女性在勞動參與有明顯差異,雖然近年來女性整體勞動參與率有持續上升趨勢,但參與情形與男性相差甚遠,若要有善提高勞動參與可從女性就業著手。為了瞭解各地區的女性勞動參與情形,是否會依地區經濟發展不同而存在區域差異,因此,本研究利用相關文獻及官方統計資料,探討城鄉間之勞動參與差異,並以台北市及花蓮縣為城鄉比較對象,依分析結果發現區域產業結構之發展程度,將影響地區之女性勞動參與情形。有鑑於此,為了深入探討影響花蓮縣女性勞動參與低落原因,本研究使用問卷調查法進行研究,共回收208份有效問卷,透過迴歸分析實證結果顯示,影響花蓮縣女性勞動參與的各項變數中,教育程度、婚姻狀況及子女最小年齡,皆呈現正向顯著關係;年齡、家庭總收入、家務工作則為負向顯著關係;但本研究子女數及婚前工作則與勞動參與不相關,與過往研究不相符,由於服務業的大量興起,讓婚前工作職等較低的女性,婚後重回勞動市場的阻礙降低,因此婚前工作類型對女性勞動參與影響不大。
In recent years, due to an aging population and a low birth rate, the size of the workforce has continuously decreased. If this phenomenon does not improve, there will be a shortage of labor supply which will affect economic growth. Improving labor force participation has become an inevitable topic. According to overall data, there is an obvious difference between male and female labor force participation. Although in recent years, the female labor force participation rate has steadily increased, it still pales in comparison to the male participation rate. To increase female labor participation, one must target female employment. In order to understand female labor force participation in various regions, and whether it varies depending on the different states of reg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this research utilizes related academic materials and official statistical data to discuss the difference in labor participation between urban and rural areas. Taipei city and Hualien County will be the urban and rural subjects to be compared. Our analysis shows that the level of development of the region’s industry composition will affect female labor force participation. Based on this, the research utilizes questionnaires as the research methods to discuss the reasons for Hualien County’s low female labor participation. The research has retrieved 208 effective responses. Through regression analysis of these empirical results, among all the variables that influence Hualien County’s female labor participation, education level, marital status, and the age of one’s youngest offspring are positively related to female labor participation, while age, total household income, and house chores are negatively related. The research also shows that, contrary to previous research, the number of children and jobs prior to marriage have no relationship to labor participation. Because of the service industry boom, women who did low-level jobs prior to marriage now have less obstacle returning to the labor market after marriage. Therefore, job type prior to marriage has little to do with female labor participation.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研究背景與動機 1
第二節、研究範圍與資料來源 3
第三節、研究目的 4
第四節、研究方法 5
第五節、研究流程 6
第二章、 文獻探討 7
第一節、勞動參與決定因素之探討 7
第二節、城鄉勞動參與差異分析 13
第三節、城鄉差異對我國女性勞動參與實況比較分析 18
第四節、與婦女勞動參與有關之規章與政策評介 25
第三章、 研究設計 30
第一節、研究架構 30
第二節、研究假設 32
第三節、問卷設計 35
第四章、 實證研究與分析 37
第一節、資料分析方法 37
第二節、描述性統計分析 39
第三節、統計變項對構面之差異分析統計檢定分析 45
第四節、統計檢定迴歸分析 57
第五章、 結論與政策意涵 61
第一節、研究結論 61
第二節、政策意涵與研究限制 64
參考文獻 66
附錄、正式問卷 73
王 忠,2012。《性別經濟學》。北京:科學出版社。
王俊,2010。影響城鄉勞動者就業的因素與對策研究—以湖南省為例。《長沙航空職業技術學院學報》。10(1),66-70。
王振寰、瞿海源,1999。《社會學與台灣社會》。台北:巨流圖書公司。
王曉慧、劉燕舞,2007。城鄉女性就業差異比較研究。《社會工作》。7,60-62。
方新惟,2006。家庭生育決策之因素分析。國立東華大學國際經濟研究所碩士論文。
中華民國統計資料網。2019年4月21日,取自:https://www.stat.gov.tw/mp.asp?mp=4。
公益交流站編輯室,2016。城鄉差距究竟有多大?臺灣鄉鎮的8 大殘酷現實。2019年3月16日,取自http://npost.tw/archives/24816。
台北市政府社會局,2016。《104年度委託辦理「臺北市婦女生活狀況調查」報告》。台北:台北市政府。
伊慶春、高淑貴,1986。有關已婚婦女就業的性別角色態度。《中央研究院三民主義研究所專題選刊》。70,1-27。
伊慶春、簡文吟,2001。已婚婦女持續就業:家庭制度與勞動市場的妥協。《台灣社會學》。1,149-182。
行政院(2014)。《「臺灣婦女權益調查與政策建議」委託研究》。台北:行政院。
行政院主計總處,2017。《人力資源調查統計年報》。台北:行政院。
行政院主計總處,2017。《人力資源調查統計年報》。台北:行政院。
行政院主計總處,2017。《人力資源調查統計年報》。台北:行政院。
行政院主計總處,2017。《人力資源調查統計年報》。台北:行政院。
行政院主計總處,2017。《人力資源調查統計年報》。台北:行政院。
行政院主計總處,2017。《人力資源調查統計年報》。台北:行政院。
李大正、楊靜利,2004。台灣婦女勞動參與類型與歷程之變遷。《人口學刊》。28,109-134。
李欣聰,2008。全球化下區域間失業率之差異-以臺灣各縣市為例。國立臺北大學經濟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
呂玉瑕,1994。城鄉經濟發展與已婚婦女就業-女性邊緣化理論試探。《人口學刊》。16,107-133。
呂玉瑕,1997。助力與阻力之間:家庭互動關係與已婚婦女就業。收錄於張笠雲等主編。《九O年代的台灣社會─社會變遷基本調查系列二部》。(下),台北: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1-40。
呂玉瑕,2006。家庭企業女主人的勞動參與因素之分析:家庭策略之考量。《台灣社會學刊》。37,79-131。
呂玉瑕,2009。家庭存活策略與女性勞動參與選擇:以台灣家庭企業婦女為例。《台灣社會學刊》。42,95-141。
邱駿彥,1998。從女性勞工特別保護至兩性工作平等立法─檢討與展望。《輔仁法學報》。13,130-132。
吳要武、陳夢玫,2018。當經濟下行碰頭就業壓力—對中國城鄉勞動力市場狀況的分析勞動經濟研究。《勞動經濟研究》。6(3),54-74。
吳家維,2013。女性勞動參與率決定因素之探討-以臺灣23個縣市為例。國立台北大學財政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
何詩婷,2013。台灣女性勞動參與之研究。國立高雄大學應用經濟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
花蓮縣政府,2016。《104年花蓮縣婦女生活狀況調查報告書》。花蓮:花蓮縣政府。
林心如,1997。聯合國與女性人權。《新世記智庫論壇》。4:23-40。
林淑慧、馬財專,2015。《提升中高齡婦女勞動參與政策之可行性研究》。台北:行政院。
林穎寬、林季平,2002。嘉義原住民勞工人力資源配置的城鄉差異及歸因。臺灣社會學會會暨學術研討會,臺灣社會學會。
周月清、潘淑滿,2017。照顧工作對婦女就業的影響:以新竹市為例。《社區發展季刊》。160,245-263。
周玟琪,1994。台灣地區家庭家務分工影響因素之討論。台灣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周秝宸、王信實,2016。中國勞動市場城鄉薪酬訊息差異評估。《社會科學論叢》。10(1),37-64。
胡幼慧,1996。《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台北:巨流圖書公司。
張宜君,2017。高等教育報酬的世代差異:勞動市場結構轉型的影響。《臺灣教育社會學研究》,17(1),87-139。
張昌吉,1992。我國勞工薪資所得與決定因素之分析。《勞動學報》。2,111-126。
張晉芬,1996。女性勞動者婚育離職原因之探討。《中研院社會學研究所小型專題研討會第三回:台灣勞動研究》。台北:中研院社會學研究所。
張晉芬,2011。《勞動社會學》。台北:政大出版社。
張素梅,1978。臺灣都市生育水準對婦女勞動參與行為的影響。《經濟論文叢刊》。8,227–273。
張清溪,1980。結婚生育與子女數對有偶婦女勞動供給的影響。《經濟論文叢刊》。9(2),167–223。
施進發、陳汝瑾、林小方、彭碧蓉,2014。中高齡勞動力參與率之空間分析。《主計月刊》。705,76-82。
范光中、許永河,2010。台灣人口高齡化的社經衝擊。《台灣老誌》。5(3),149-168。
莊慧玲、林世昌,2006。臺灣婦女勞動供給實證研究之發展。《經濟論文叢刊》。34(2),119-172。
茹希佳,2016。家庭需求多元,亟待政策扶持。中華女性網。2019年4月27日,取自:https://kknews.cc/society/b22jn5n.html。
許碧純、邱皓政,2015。照顧子女的代價:母職對臺灣女性薪資影響的貫時性分析。《臺灣社會學刊》。56,53-113。
許暐琪,2006。都會區與偏遠區國小圖書館利用教育之比較研究-以台北縣為例。臺北市立教育大學社會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仲常、冉幕娟,2006。女性就業競爭力與出生人口性別比的城鄉差異分析。《南方人口》。21(2),53-58。
郭玲惠,2005。《兩性工作平等-法理與判決之研究》。台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郭祐誠、林佳慧,2012。勞動市場條件對結婚率下降之影響。《人口學刊》。44,87-124。
國家發展委員會,2018。《中華民國人口推估(2018至2065年) 》。台北:國家發展委員會。
游若喬,2008。台灣已婚婦女就業意願之研究。中國文化大學勞動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勞動部,2017。《國際勞動統計報告》。台北:勞動部。
勞動部勞動統計查詢網,網址:https://statfy.mol.gov.tw/。
黃志隆,2008。女性就業、經濟獨立與性別平等。《台灣社會福利學刊》。6(2),213-217。
黃芳玫、翁任嬋、黃芳雅,2009。女性勞動參與之研究—1980–2005。《臺灣經濟預測與政策》。39,1-50。
黃春長、蔡振義,2017。《中高齡與婦女勞動力再就業之研究》。台北:勞動部勞動及職業安全衛生研究所。
黃鈴翔,2013。提升婦女勞參率之政策探討-以新加坡為例。《台灣經濟論衡》。11,32-40。
彭素玲、吳慧娜、郭迺鋒、郭盈旻,2018。臺灣勞動市場情勢指數之編製研究。《勞動及職業安全衛生研究季刊》。26(3),198-214。
楊瑩,1994。教育機會均等—教育社會學的探究。台北:師大書苑。
詹雅雯,2015。影響婦女生育後勞動參與因素之分析。國立中央大學人力資源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鄭健雄,2008。城鄉居民休閒生活型態與其健康關係之研究。《運動與遊憩研究》。2(3),65-77。
廖士雅,2017。女性勞動參與和生育:台灣個體資料之分析。國立中正大學社會福利研究所碩士論文。
劉晶晶,2013。已婚女性勞動參與影響因素研究。《現代婦女》。2013(3),29-31。
劉君雅、鄧志松、唐代彪,2009。臺灣低生育率之空間分析。《人口學刊》。39,119-155。
劉梅君,2015。婦女就業促進的契機與挑戰。《就業安全》。104(2),31-40。
蔡青龍,1988。婦女勞動再參與的初步分析。《經濟論文叢刊》。16(2),149-174。
薛承泰,2000。台灣地區已婚婦女再就業時機的初步分析。《人口學刊》。21,77-99。
簡文吟、薛承泰,1996。台灣地區已婚婦女就業型態及其影響因素。《人口學刊》。17,113-134。
喬明睿、錢雪亞、姚先國,2009。勞動力市場分割、戶口與城鄉就業差異。《中國人口科學》。1,42-51。
嚴善平,2016。中國城鄉就業率的變化與決定因素—基于1988-2010年中國城鎮收入調查數據的實證分析。《勞動經濟研究》。4(3),83-102。
嚴善平,2017。城鄉勞動力市場中黨員身份的作用及其變化趨勢—基於中國家庭收入調查數據的實證研究。《勞動經濟研究》。5(1),105-128。
蔡昉、王美艷,2004。中國城鎮勞動參與率的變化及其政策含義。《中國社會科學》。4,68-79。
蔡宏進,2000。台灣與東南亞及東南亞國家與地區間人口對流的類型及其變遷。《人口學刊》。21,1-35。
譚令蒂、于若蓉,1996。雙元勞動市場模型的應用-兼論台灣婦女就業結構的改變。《經濟論文叢刊》。24,275-311。
不破麻紀子,2012。就業環境の地域差と高学歴女性の就業。《社会科学研究》。64(1),114-133。
安部由起子、近藤しおり、森邦恵,2008。女性就業の地域差に関する考察-集計データを用いた正規雇用就業率の分析。《季刊家計経済研究》。80,64-74。
平尾桂子,2005。女性の学歴と再就職:結婚・出産退職後の労働市場再参入過程のハザード分析。《家族社会学研究》。17(1),34-43
芳﨑文香2016。日本における経済社会の変動に伴う女性の働き方の変化及び地域差。《日本大学大学院総合社会情報研究科紀要》。17,243-250。
厚生労働省,2017。《女性労働の分析―地域別にみた女性の就業状況》。21世紀職業財団。
橋本由紀、宮川修子,2008。なぜ大都市圏の女性労働力率は低いのか,現状と課題の再検討。《RIETI Discussion Paper Series》。8,1-45。
Antecol, Heather. 2000. "An Examination of Cross-Country Differences in the Gender Gap in Labor Force Participation Rates". Labour Economics, 7(4):409-26.
A. Liu, I. Noback. 2007. "Determinants of regional female labour market participation in the Netherlands: a spatial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ing approach". The Annals of Regional Science, 47(3):641-658.
Alessandro Cigno .1993."New world perspectives on population and development". Journal of Population Economics, 6(4):293-315.
Blau, Francine D. and Lawrence M. Kahn. 2007. " Changes in the Labor Supply Behavior of Married Women: 1980-2000". Journal of Labor Economics, 25(3):393-438.
Bowen, W. G. and Finegan, T. A. 1969. The Economics of Labor Force Participation, Princeton, NJ: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Cebula, R.j. and Coombs, C.K.2008. "Recent evidence on factors influencing the female labor force participation rate". Journal of Labor Research,29:272-284.
Euwals, R., Knoef, M., & Vuuren, D. V. 2011. "The trend in female labour force participation: what can be expected for the future? "Empirical Economics, 40:729-753.
Hotchkiss, J. L.2006. "Changes in behavioral and characteristic determination of female labor force participation". 1975-2005. Federal Reserve Bank of Atlanta Economic Review, 91:1-20.
Losa, Fabi B and Pau Origoni .2005. "The Socio-cultural Dimension of Women’s Labour Force Participation Choices in Switzerland". International Labour Review,144(4):473-494.
Parkman,A.M.1992."Unilateral divorce and the labor-force participation rate of married women, revisited".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76(3):437-454.
Richard J. Cebula and Christopher K. Coombs. 2008. "Recent Evidence on Factors Influencing the Female Labor Force Participation". Rate Journal of Labor Research, 29(3):272-284.
R. Ram, T. Schultz. 1979. "Life span, health, savings and productivity",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Cultural Change,13:399-421.
Siegers, J. J. and Zandanel, R. 1981. "A simultaneous analysis of the labour force participation of married women and the presence of young children in the family". De economist,129(3):382–393.
United Nations. 2017.World Population Ageing 2015, New York: United Nations.
Van der Laan, L. and van der Bout, E. R. 1990. Een Economisch-geografische Analyse van de Regionale Verschillen in de Participatie van Vrouwen op de Arbeidsmarkt in Nederland . Rotterdam:Economisch Geografisch Instituut, Erasmus Universiteit Rotterdam.
Van Ham, M. 2002. Job Access, Workplace Mobility, and Occupational Achievement . Netherlands:Uitgeverij Eburon.
Van Ham, M. Achievement, Delft and Büchel, F. 2006. "Unwilling or unable? Spatial and socio-economic restrictions on females' labour market access". Regional Studies, 40(3): 345–357.
Waite, Linda. J., and Ross M. Stolzenberg.1976. "Intended Childbearing and Labor Force Participation of Young Women: Insights from Nonrecursive Models".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41:235-52.
Waite, Linda. J. 1980. "Working wives and the family life cycle",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88(2):272-294.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