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號:guest(18.190.239.171)          離開系統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詳目顯示

以作者查詢圖書館館藏以作者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系統以作者查詢全國書目勘誤回報
作者:黎香梅
作者(英文):Hsiang-Mei Lee
論文名稱:勞工教育及其對工會組織認同關聯性之研究 —以花蓮縣職業工會為例
論文名稱(英文):A study on relations between labor education and recognition to trade union—professional labor unions at Hualien County of Taiwan as an example
指導教授:朱景鵬
指導教授(英文):Chin-Peng Chu
口試委員:林清達
朱鎮明
朱景鵬
口試委員(英文):Ching-Dar Lin
Cheng-Ming Chu
Chin-Peng Chu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東華大學
系所名稱:公共行政學系
學號:61064C515
出版年(民國):109
畢業學年度:108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19
關鍵詞:工會勞工教育工會認同工會參與主管支持
關鍵詞(英文):unionsmigrant educationunion identificationunion participationsupervisor support
相關次數:
  • 推薦推薦:0
  • 點閱點閱:19
  • 評分評分: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
  • 下載下載:19
  • 收藏收藏:0
工會成立的目的主要是在協助解決會員的權益問題,所以工會法制訂的宗旨就是「促進勞工團結,提升勞工地位及改善勞工生活」,因此,工會就肩負了保障會員權益、改善會員生活及勞工地位的使命及責任。而工會是否有力量及發揮功能,端賴會員是否能認同和支持,而會員的這些行為動力,大部分來自於工會所引導的勞工教育中汲取知識,並從中得到成長,進而讓會員在潛移默化中認同工會及支持工會。
本研究係就勞工教育對工會組織認同關聯性之研究為主軸,以我國中央及地方主管機關現職公務人員、花蓮縣職業工會主管、執行人員及工會會員等8人為研究對象,本研究為個案研究法和深度訪談法,採用半結構方式擬定訪談大綱。研究結果發現,經由勞工教育確可強化勞動意識和工會向心力,並能提升工會會員專業知能、了解政府政策,及有利勞資協商等效益,但勞工教育經費需要挹注並開闢財源、會務人員專業素質要專精、要加強辦理工安講習降低職業災害、專長培訓宜多元、專業技能要傳承並交流。
A trade union is established to pursue rights and interests for labors. Therefore, Labor Union Act is to promote unity, improve social status and make a better living for labors. And those are a trade union need to do for labors. Whether a trade union could play a powerful role and be functional depends on support and recognition from the members. Whether a member support the trade union mainly comes from empowered and promote by training course guided by the trade union.
The object of this study is to illustrate the relations between labor education and recognition to trade union. The 8 research subjects were selected from the central governors, local governors, supervisors and staff of professional labor unions in Hualien County of Taiwan to interview in-depth by case study through a semi-structured questionnaire.
The results reveal that labor education could build better unity and coherence, and promote specialty, understanding to government policy, negotiation skills. And labor education requires more funding, staff in the professional labor unions need promote specialty, need more occupational safety training course to reduce occupational disasters, labors need multiple expertise training and more professional skills, and to communicate and passing down .
摘要  I
Abstract  II
圖目錄  IV
表目錄  V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  2
第三節 研究設計   4
第二章 文獻探討   9
第一節 工會的發展  9
第二節 勞工教育的發展  17
第三節 人力資源管理與組織認同  22
第三章 我國勞工教育與工會組織發展概況分析  27
第一節 我國勞工教育及訓練發展進程  27
第二節 我國工會組織的演進及其發展  35
第三節 我國工會組織之政策  45
第四章 訪談結果分析  52
第一節 瞭解工會會員對工會勞工教育功能之認知  52
第二節 工會勞工教育功能與工會認同之關係  55
第三節 探討政府政策在勞工教育功能對工會認同的建議  59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65
第一節 結論  65
第二節 建議  67
參考文獻   70
附錄一 訪談邀請書及同意書  74
附錄二 訪談大綱   75
附錄三 訪談紀錄   76
附錄四 工會法  107

行政院勞工委員會(1998),勞工教育教材:勞工教育之理念、立法與實例,台北:行政院勞工委員會。
朱若蘭(2003),台灣報要記者勞工意識的建構與轉變1984-2002,政治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江琬瑜(1998),訓練成效評估之研究,國立中央大學人力資源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元墩(1999),組織溝通研究之回顧與展望,中華管理評論,2(5),121-131。
李漢雄(2000),人力資源策略管理,台北:揚智。
李總縯(2002),組織氣候、組織認同、組織效能之關聯性研究-以非營利組織國際獅子會台灣地區分會為實證對象,中原大學企業管理學系碩士學位論文。
李慧萍(2006),影響基隆市報關業職業工會會員工會承諾與工會參與之探討,國立中山大學人力資源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吳秉恩(1984),管理才能發展方案實施與成效關係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博士論文。
吳秉恩(1985),管理才能發展文獻研討,台北:中國經濟企業研究所。
吳翎君 (2006),續修花蓮縣志歷史篇,花蓮市:花蓮縣政府。
林家五(1999),企業主持人的釋意歷程及其影響,國立台灣大學商學研究所博士論 文。
林大鈞,1987,《我國工會法立法之研究》,台北:工商教育出版社。
林鉦棽、蕭淑月、何慧清(2005),社會交換理論觀點下組織支持、組織知識分享行為與組織公民行為相關因素之研究:以信任與關係為分析切入點,人力資源管理學 報,5(1),77-110。
洪榮昭(1991),人力資源發展,企業培養人才之道,台北:師大書苑。
洪榮昭(1992),我國勞工教育現況及需求研究,台北:行政院勞工委員會。
孫世昌(1997),影響工會承諾與工會參與之因素探討:以高雄地區1000人以上產業工 會為例,國立中山大學人力資源管理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
許月娥(2005),領導行為、知識分享與組織公民行為意向關係之研究—以北台灣區域78醫院護理人員為例,元智大學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許士軍(1988),管理學,台北:東華。
許晉斌(2002),以教育訓練成效對組織承諾與員工生產力影響之研究—以國內網路銀行為例,長榮大學經營管理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
許駿煒(2000),高科技產業員工教育訓練成效評估之個案研究,國立台北科技大學技術及職業教育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
黃英忠(1993),人力資源管理,台北:三民書局。
黃英忠、溫金豐(1995),外在經營環境與企業教育訓練實施及經營績關係之研究,人力資源學報,5,42-58。。
黃同圳、許宏明(1995),國內高科技產業教育訓練制度現況調查。就業與訓練,13 (5),29-34。
黃小萍(2006),組織認同與組織效能之研究—以行政院海岸巡防署為例,世新大學行政管理學系碩士論文。
曹翠蘭(2006),連江縣公務機關人員角色衝突對組織認同與服務品質之影響,銘傳大學公共事務學系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
陳姿予(1997),員工教育訓練成效評估之研究—以本國銀行業為例,國立中興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高雄市勞工局(2009),高雄市政府勞工局98年度補助工會暨相關團體辦理勞工教育訓練實施要點,高雄。
陳錫民(1997),工會發展與文宣動員的形成與影響,國立台灣大學心理學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
陳敬瑋(2006),運用結構方程模式探討領導型態、組織文化、工作滿足、組織認同、與組織承諾之關係-以營建業為例,國立東華大學企業管理學系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
陳國鈞(1992),勞工問題,台北:三民。
陶紀貞(1999),組織因素與個人因素對訓練移轉成效之影響-激發訓練最高效能,達成組織發展潛力,考銓季刊,20,161-176。
陳銘薰、王瀅婷(2006),「訓練投入、訓練實施程序、訓練成效」評估模式之探討,人力資源管理學報,6(1),75–99。
陳繼盛,1982,建立勞工法規完整體系之研究,台北:行政院研考會。
梁雙蓮(1984),中央行政機關公務員組織認同之研究,國立台灣大學政治研究所博士79論文。
張天開(1984),勞工教育,臺北:聯經。
張天開(1987),現代工會運動,台北市:文化大學。
張桂芳(1995),員工對推動企業識別系統之態度分析-以電信事業為例,國立中興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趙志揚(1997),我國勞工教育與訓練課程之規畫,邁向二十一世紀勞工終身教育與訓練研討會,台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工業教育系主辦,pp23-31。
鄧學良,1993,《勞資事物研究》,台北市:五南圖書出版有限公司。
葉鳴美(1994),我國銀行業從業人員教育訓練與生涯發展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勞工研究所碩士論文。
藍科正(1992)。台灣工會組織及其功能之研。政大勞動學報。
楊松德(1998),企業訓練專業人員工作手冊,台北:行政院勞工委員會職業訓練局。
鄭建男(2002),教育訓練與員工組織認同之關聯探討,國立海洋大學航運管理學系碩士論文。
廖健文(2000),勞工對工會承諾與其對勞工參與工會活動程度及工會滿意度的影響,國立中山大學人力資源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蔡依倫(2001),宗教醫院志工組織認同與組織承諾之研究-與非宗教醫院志工作比較, 國立中山大學公共事務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衛民,1993,《工會組織與勞工運動》,台北:國立空中大學。
衛民、許繼峰,1999,《勞資關係與爭議問題》,台北:國立空中大學。
簡川雄(2012),勞工自主學習工會建議與改進
黃珮珆(2018),職業工會組織變革與創新之探討, 靜宜大學管理碩士
Bass, B.( 1985 ). Leadership and Performance Beyond Expectations , New York:Free Press.
Dessler, G. (2000).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London: Prentice Hall International Inc.
Noe, R. A., Hollenbeck, J.R., Gerhart, B. & Wright, P. M. (2003).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Gaining a Competitive Advantage, 4th ed., 5.
Wright, P. M., Dunford, B. B., & Snell, S. A. (2001). Human resource and the resource based view of the firm. Journal of Management, 27, 702-721.

(此全文未開放授權)
01.pdf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