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號:guest(3.145.175.253)          離開系統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詳目顯示

以作者查詢圖書館館藏以作者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系統以作者查詢全國書目勘誤回報
作者:侯孟佳
作者(英文):Meng-Chia Hou
論文名稱:返鄉青年從農歷程的三個困境之探究
論文名稱(英文):A study of three dilemmas in the journey home for farming of young farm household member
指導教授:蔡建福
指導教授(英文):Jian-Fu Tsai
口試委員:李光中
闕河嘉
口試委員(英文):Kuang-Chung Li
Ho-Chia Chueh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東華大學
系所名稱:自然資源與環境學系
學號:610654019
出版年(民國):108
畢業學年度:107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00
關鍵詞:返鄉青農自我概念代間關係社會資本
關鍵詞(英文):young farm household memberSelf-conceptIntergenerational relationshipSocial capital
相關次數:
  • 推薦推薦:0
  • 點閱點閱:55
  • 評分評分: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
  • 下載下載:18
  • 收藏收藏:0
本研究以台灣返鄉的青年農民為主要研究對象,他們是一群擁有農村戶籍的返鄉務農者,經常帶有繼承家族產業的責任,當面對外界的不同觀感,以及返家後與家庭長輩的意見分歧時,如何認知與面對這些處境,是本研究所要探究的主題。本研究的主旨分為三點探討:〈1〉分析返鄉青農面臨外界觀感時所引發的各種不同的自我概念。〈2〉探索因農業觀點所引發的代間衝突。〈3〉探討返鄉青農對於社會、物質與文化資本的繼承。
本研究以質性研究為方法,半結構式訪談七位返鄉的青年農民,並經由參與式觀察,深入了解研究對象的返鄉生活。研究結果發現,近年來外界對於青年農民返鄉多數在表面呈現支持的態度,這使得返鄉青農有更多的動力,但在受訪者的訪談中,返鄉青農時常因為太在意外界的看法,而被迫去接受非自願事物,但是回應外在的實際行為表現,也反映、帶動返鄉青農的內心真實的發展;再者,研究者發現,多數青農傾向願意從事友善環境之農業,發現受訪者之上一代,都已因應現代社會的價值,做了轉型的改變,因此研究推斷,返鄉青農們可能會因為上一代的理念是屬於社會正向的意涵而更願意回鄉或留鄉;而雖然從農還有很多困境,鄉村中的返鄉青農卻不會常有想要離開的念頭,這並不一定意味著他們喜歡農村的工作,想要在農村一展所長,而是因為穩定的生活是他們所追求的,既然父母親的產業已經萬事俱備,因此在資本的傳承方面,也帶給返鄉青農相當程度的影響。
This research explores young farm household members of Taiwan, in the face of dilemmas when returning home for farming. A group of young farmers who have the responsibility of inheriting the family industry, facing the expectations of others and the conflicts from their parents, the situation of them is the main research point of this thesis. This research was divided to three points: 1) Analyzing the different self-concepts that arise when the young farmers face the perception of others. 2) Exploring intergenerational conflicts triggered by agricultural views. 3) Exploring the inheritance of social, material and cultural capital by the next generation of farmers.
In this study, qualitative research was used as a method, and semi-structured interviews were conducted with seven farmers who returned to their hometowns. Through participatory observation, I had a deeper understanding of the respondents. The research found that in recent years, the majority of young returning farmers showed supportive attitudes on the surface, which made them more motivated. However, they often too concerned about the opinions of the outside world, and being forced to accept involuntary things, but also reflect the true development of their hearts; in addition, young farmers tend to be willing to committed to friendly agriculture to the environment, it is inferred that the young farmers may be more willing returning home or staying in the countryside because the idea of the previous generation belongs to the positive meaning of society. Finally, the young farmers in the village does not often have the idea of wanting to leave, which does not necessarily mean that they like rural work, but because the stable life is what they are pursuing, so in the inheritance of capital also bring a considerable influence young farmers.
第一章、緒論 1
1.1 研究背景與動機 1
1.2 研究目的及重要性 6
第二章、文獻回顧 9
2.1 農民的繼承者 9
2.2 回鄉背景 12
2.3 回鄉衝突 16
2.4 社會實踐工具-資本 18
2.5 小結 22
第三章、研究設計 23
3.1 研究流程與方法 23
3.2 研究架構 30
第四章、返鄉青年之回鄉衝擊 31
4.1 把外界的不認同當一回事 33
4.1.1 相互矛盾的身心 34
4.1.2 反骨表現 36
4.2 有時候我的行為,不是我自己所能掌控 38
4.2.1 家庭影響的猶疑 39
4.2.2 地緣的牽絆,互動密切的重要他人 41
4.3 不是我不懂,這只是我最初的想法 43
4.3.1 換個角度想,就沒有阻礙 43
4.3.2 過去選錯了,下次選對就好 44
4.3.3 支持與肯定,成為自我的動力 46
4.4 認同之後-謝謝你的支持,可是這不是我 48
4.4.1 贊同背後的意義 50
4.5 小結 51
第五章、代間關係的矛盾與衝突 53
5.1 難以避免的意見不合 54
5.1.1 現在是講求效率的時代 54
5.1.2 我想要做屬於〝我自己的〞工作 56
5.2 我只是沒有講出來而已 59
5.2.1 代間衝突下的自我矛盾 59
5.2.2 我們的信念是一致的 61
5.3 重要的連結與支持 63
5.3.1 我們要互賴互信 63
5.3.2 代間關照 64
5.4 代間關係的改善情勢 68
5.4.1 我們彼此之間擁有很多歧異 68
5.4.2 衝突與矛盾,總會解決的 68
5.5 小結 71
第六章、資本的傳承與影響 73
6.1 原來我擁有那麼多 74
6.1.1 先求有再求好 75
6.1.2 逐年滲入的資本 77
6.1.3 農村中的人情世故 78
6.2 遠端與面對面的資本 81
6.3 無法改變現況,但我也不能放棄 83
6.3.1 只是繼承者 84
6.3.2 潛移默化的灌輸 85
6.3.3 面對社會情境內心的糾結 87
6.4 小結 89
第七章、結論與建議 91
7.1 研究結果 91
7.2 研究貢獻 93
7.3 研究未來方向 94
參考文獻 95
中文文獻
一、期刊
王儀真、陳美芬、方珍玲、王俊豪(2011)。青年農民留農選擇之研究。農業推廣學報,28,53-67。
王櫻(2010)。農民生根‧開啟農會深根,主動出擊‧開創農業永續。豐年,60(11)。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2017)。青年農民專案輔導實施計畫。取自https://academy.coa.gov.tw/YF/yf_100.php
余世芳(2012)。木科王子敲出希望與夢想,豐年,62(19),11-16。
周文欽(1999)。自我概念釋義。空大學訊,233,115-117。
林如萍(2017)。三代之間:代間關係與中年生活福祉。人文及社會科學集刊,29(3),1-34。
林裕豐(2012)。二代農/農業後繼者。鄉間小路,90。
南投縣政府整合傳播部企劃(2017)。洪健智,返鄉青農,找回南投人的真。天下雜誌。
施連勝(1984)。臺灣農村社會之演變與農業推廣教育。農業推廣文彙,310–323。
胡忠一(2002)。研習日本新農政下之農業經營管理措施。行政院農業委員會。
倪葆真(2006)。新農業運動-漂鳥計畫。農政與農情,170。
徐于婷(2016)。父業子承 始於身教與放手的藝術,HARVEST,66,19-20。
徐文路(2009)。小農經濟與資本主義:歷史與理論的分析。社會科教育研究,14,211-231。
莊彥輝、陳毓璟(2017)新世代農民傳承農業知識學習歷程之研究-以彰化縣溪州鄉為例。農業推廣文彙,62,47-72。
郭坤峯、王俊豪(2015)。全面啟動青農接班,正視農業人力世代交替危機-簡介韓國如何培育農業後繼者。農情與農政,271,83-37。
陳明昌(2015)。高屏地區熱帶果樹青年農民經營管理能力建構及輔導效能之研究。高雄區農業改良場年報,168-172。
陳奕傑、許樹珍(2016)。孝與代間關照關係轉化的現象學。應用倫理評論,61,21-35。
陳美芬(2005)。踏上回鄉的「農路」:一位青年生涯轉換歷程的敘說。農業推廣文彚,50,129~140。
陳蓓真、梁燕青、陳世芳(2016)。中部地區青年農民經營果樹管理關鍵成功因素之研究-以農委會專案輔導之青年農民為例。臺中區農業改良場研究彙報,130,P51-62。
陳嬿如、鄭敦哲(2017)。從返鄉青農、護樹金城武到鐵道復興運動|鄭敦哲的西港外環道抗爭之路。人本教育札記,338,66 – 71。
彭杏珠(2017)。50大黃金青農。遠見雜誌。
彭杏珠(2017)。喚回返鄉務農熱潮,仍有五大困境待解決。遠見雜誌。
曾淑汾(2007)。「築夢踏實-園丁計畫辦理情形」。農政與農情,180期。
曾竫萌(2015)。花宜地區百大青年農民從事有機農業關鍵成功因素之個案研究。花蓮區農業改良場研究彙報(Bull. Hualien DARES),33,57-72。
廖安定、魏碧珠(2006)。推動農業經營企業化 建立農業中衛體系之思維與做法。農政與農情,174。
蔡必焜、陳美芬(2011)。社區資本運用之研究-三個農村社區發展經驗之比較。社區發展季刊,135,336-353。
蔡宏進(2017)。培育創新青年農民創造智慧農業。農政與農情,303。
蔡建福(2014)。了解一下家庭農業。更生日報,社論。
蔡建福(2016)。二代農的歸鄉路。更生日報,社論。
蔡晏霖(2014)。農作為方法:「以農為本」的抵抗政治,《文化研究》,18,217-226。
蔡晏霖(2016)。農藝復興:臺灣農業新浪潮,文化研究,22。
蕭崑杉、蔡必焜(2003)社會資本與社會學習:永續農業知識管理之研究。農業推廣學報,20,102-130。
顏建賢、王俊豪、王俊雄、吳德森、張錦娟(2001)。台灣農民身分認定與證照制度之研究 。[生物產業傳播暨發展學系] 研究計畫。

二、一般書籍
王中天(2003)。社會資本(Social Capital):概念、源起、及現況。問題與研究,42-5,139–163。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2014)。繽紛農業 豐盛臺灣(編號:1010300561)。臺北市:胡興華、戴玉燕、黃秀美、趙蕙珠、華寶蓓。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2017)。中華民國105年農業統計要覽(編號:2007000013)。台北市:行政院農業委員會統計室。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2018)。中華民國106年農業統計要覽。取自https://agrstat.coa.gov.tw/sdweb/public/book/Book.aspx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2019)。中華民國108年農業統計年報。取自https://agrstat.coa.gov.tw/sdweb/public/book/Book.aspx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農糧署(2015)。中華民國103年臺灣地區農家戶口抽樣調查報告(編號:1010403445)。南投縣: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農糧署統計室。
吳晟(2007)。甜蜜的負荷。臺北市:國立臺灣文學館。
周新富(2005)。布爾迪厄論學校教育與文化再製。臺北市:心理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
林祐聖、葉新怡(譯)(2005)。社會資本(原作者:Nan Lin)。台北市:弘智文化。(原著出版年:2001)
邱天助(1998)。布爾迪厄文化再製理論。台北市。桂冠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阿盛(2002)。綠袖紅塵。臺北市:未來書城。
姚淑儀、陳泳翰、張靖媛、曹沛雯、楊漢聲、劉致昕、潘雅君、蔡明原、賴黛玉、姚婉琪、盧家珍,2015。二代農的優勢,農村好學,180-183。
孫智綺(譯)(2002)。布赫迪厄社會學的第一課(原作者:Patrice Bonnewitz)。台北市:麥田出版。(原著出版年:1997)
高宣揚(2002)。布爾迪厄。台北市:生智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郭為藩(1979)。自我心理學。台南,開山書店。
黃俊傑(1990)。台灣農村的黃昏。台北市:自立晚報社文化出版部。
黃瑞祺(主編)(2011)。當代社會學。臺北市:臺灣東華。
蔡宏進(2010)。休閒社會學。臺北市:三民。
謝宏仁(2012)。教育原理與制度。臺灣:高點出版社。
謝國雄、高穎超、李慈穎、吳偉立、劉怡昀、劉惠純、鄭玉菁、葉虹靈、林文蘭(2007)。以身為度、如是我做:田野工作教與學。臺北:群學出版社。

三、電子網路資料
Turns。取自 https://turns.jp/
高強華(2000)。教育大辭書。國家教育研究院。
陳俐穎(2016)。「讓農業更有魅力」日本時尚女農民揹兒開講。取自 https://www.storm.mg/article/170239?srcid=7777772e73746f726d2e6d675f38323236333763363362336661363031_1565456960
農業女子。取自 https://nougyoujoshi.maff.go.jp/
蔣慧仙(2011)青年從農專題系列導覽【上下游】。取自https://www.newsmarket.com.tw/blog/2574/
簡嘉潁(2015)。【日本通信】農業女子奮鬥中 發掘女性從農魅力(下)【上下游】。取自 https://www.newsmarket.com.tw/blog/66538/

四、學位論文
周渝珊(2014)。回農者返鄉發展之敘說探究。國立虎尾科技大學經營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雲林縣。
林怡伶(2016)。花蓮好事集農民之農業價值探究。國立東華大學自然資源與環境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花蓮縣。

英文文獻
Aldanondo Ochoa, A. M., Casanovas Oliva, V., & Almansa Sáez, C. (2007). Explaining farm succession: the impact of farm location and off-farm employment opportunities. Spanish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Research,5(2), 214-225.
Bohak, Z., Borec, A., &Turk, J. (2010). An appraisal of family farm succession studies: a review. University of Maribor, 7(1), 9-13.
Brandtstädter, S. (2004). Money Plucked from the Sky: Shrimp Farming, Entrepreneurship and the Circulation of Know-How in a Fujian. Taiwan Journal of Anthropology, 2(1), 41-67. DOI: 10.7115/TJA.200406.0041
Bruce, A. (2016). Entry and persistence in alternative agriculture: An American case study, (Doctoral dissertation). Retrieved from https://doi.org/doi:10.7282/T3T43W8D
Chiswell, H. M.(2014). The Social Self,The Importance of Next Generation Farmers: A Conceptual Framework to Bring the Potential Successor into Focus. Geography Compass, 8(5), 300-312.
Cooley, C. H.(1902). Human nature and the social order. New York: Scribner. Retrieved from https://archive.org/details/humannaturesocia00cooluoft/page
Frost, J. (2018, Jan 30). Second-Gen Farmers May Inherit Family Farms, But Do They Face Fewer Hurdles? Retrieved from https://reurl.cc/Wjb6O
Glaser, B. G. & Strauss, A. L.(1967). The discovery of grounded theory : Strategies for Qualitative Research. New Brunswick (U.S.A.) and London (U.K.): A Division of Transaction Publishers.
Hutson, J. (1987). Fathers and sons: family farms, family businesses and the farming industry. Sociology, 21(2), 215-229.
James, W. (1890). The Principles of Psychology, in two volumes. New York: Henry Holt and Company.
Mead, G. H. (1913). Journal of Philosophy, Psychology, and Scientific Methods, (Vol. 10, pp. 374-380). Retrieved from https://www.jstor.org/stable/2012910
Wang, J. H. (2015). Recruiting Young Farmers to Join Small-Scale Farming in EU: A Structural Policy Perspective. Journal of the Agricultural Association of Taiwan, 16(1), 1-17. DOI: 10.6730/JAAT.201503_16(1).0001
Wozniak, R. H. (1999). Classics in Psychology, 1855-1914: Historical Essays. Bristol, UK: Thoemmes Continuum.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