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號:guest(18.117.73.127)          離開系統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詳目顯示

以作者查詢圖書館館藏以作者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系統以作者查詢全國書目勘誤回報
作者:黎立萱
作者(英文):LI-Hsuan Li
論文名稱:影響學校與社區夥伴關係的因素-以花蓮縣永豐國小發展地方本位課程為例
論文名稱(英文):Factors Influencing Partnership Between Schools and Communities : A Case Study of Yong-Fong Elementary School’s Place-Based Curriculum, Hualien
指導教授:李光中
指導教授(英文):Kuang-Chung Lee
口試委員:蔡建福
陳紫娥
口試委員(英文):Jian-Fu Tsai
Zue-Er Chen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東華大學
系所名稱:自然資源與環境學系
學號:610654031
出版年(民國):109
畢業學年度:108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31
關鍵詞:地方本位課程學校與社區夥伴關係權益關係人領導力
關鍵詞(英文):Place-Based CurriculumSchool and community partnershipStakeholderLeadership
相關次數:
  • 推薦推薦:0
  • 點閱點閱:12
  • 評分評分: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
  • 下載下載:7
  • 收藏收藏:0
現今台灣鄉村地區面臨少子化及全球化的影響,學校面臨裁廢以及孩童在地知識的缺乏;社區發展則呈現人口外移及傳統文化的消失。看似各自面臨的問題,實質上卻是緊密相關的,面對此現況,鄉村地區逐漸形成「學校社區化,社區學校化」,透過相關計畫增加合作機會,將推動學校與社區之間互動關係更為緊密.
本研究以花蓮縣富里鄉永豐國小與豐南社區為案例,探討權益關係人參與地方本位課程發展的角色互動關係。以2018年個別訪談為主要分析資料,2007至2017年文件資料為輔,探討永豐國小發展地方本位課程的過程中的相關議題,包括在課程中有哪些權益關係人?其角色與期待為何?學校與社區互動關係演變為何?影響學校與社區夥伴因素有哪些?研究結果顯示,永豐國小、社區發展協會為本案例的重要權益關係人,主要希望透過教育的合作傳承當地傳統知識,同時激發孩子對自我文化的認同。互動關係不斷演變,至今學校與社區皆申請計畫主動邀請夥伴參與,彼此也積極協助對方增加互動機會。本研究分析和歸納出十一項影響學校、社區、相關群益關係人參與國小發展地方本位課程的因素,包括「在地問題與需求」、「發展目標」、「行動策略」、「學校領導力與凝聚力」、「學校參與意願與凝聚力」、「夥伴關係角色配置」、「主管機關協力角色」、「教育政策與社造政策」、「人力動員與參與情形」、「經費來源與資源配置」、「利益分享與回饋」等。
Nowadays, rural areas in Taiwan are facing impacts of declining birthrate and globalization, rural schools are facing abolition and lack of local knowledge of children; rural communities are facing migration of population and disappearance of traditional culture. The problems for each of the school and the community are closely related. Increasing opportunities for cooperation through related projects will promote closer interaction between schools and communities.
This study uses the case of Yong-fong Elementary School and Fengnan Community in Fuli Township, Hualien County, to explore the interactions of stakeholders in the development of place-based curriculums. Individual interviews were conducted in 2018 as the main analysis data, supplemented with second-hand documents and materials from 2007 to 2017. Issues for exploring the place-based curriculum development of the Yong-fong Elementary School including: Who are the stakeholders in the curriculum? What are their roles and expectations? What is the evolution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school and the community? What are the factors that affect the partnership between the schools and the community?
The findings show that the common interests of the two key stakeholders, the Yong-fong Elementary School and the Community Development Association, lay in traditional knowledge transfer and culture identity enhancement to children through the cooperation of the place-based curriculum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school and the community has evolved over time. Each side has made efforts to actively invite each other to participate in and assist the implementation of relevant projects. This research summarizes eleven factors that influence related stakeholders to participate i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place-based curriculums, including ‘local issues and needs’, ‘development goals’, ‘action strategies’, ‘schools leadership and cohesion’, ‘school’s willingness and cohesion’, ‘role allocation’, ‘facilitation role of governmental institutions’, ‘policy of education and community development’, ‘manpower mobilization and participation’, ‘funding sources and resources allocation’, ‘benefit sharing and feedback’.
第一章、 緒 論 1
第一節 研究緣起和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背景與研究問題的情境脈絡 3
第二章、 文獻回顧 5
第一節、 地方本位教育發展與內涵 5
一、 課程在地化 5
二、 學校本位課程發展 7
三、 地方本位教育之內涵 8
第二節、 協同規劃理論 10
第三節、 學校與社區之間關係 11
一、 社區發展與學校角色 12
二、 學校與社區夥伴關係 13
三、 增進學校與社區夥伴相關政策與計畫 17
第四節、 國內相關研究概況 18
一、 學校社區夥伴關係相關論文 18
二、 小結 21
第三章、 研究方法 25
第一節 研究問題 25
第二節 研究場域 26
一、 研究區概述 26
二、 個案學校背景 30
三、 歷年教育相關之合作 31
第三節 研究架構 34
第四節 研究工作項目及流程圖 35
第五節 研究者角色 36
第六節 資料收集與分析方法 36
一、 資料蒐集方法 37
二、 資料分析方法 38
第七節 研究限制 40
第四章、 研究發現與討論 41
第一節、 學校與社區夥伴關係之相關權益關係人分析 45
一、 學校單位 46
二、 社區單位 48
三、 東華大學 51
四、 公部門 51
第二節、 學校與社區合作地方本位課程之互動關係演變 53
一、 2006-2008第一階段-搭建夥伴關係平台 54
二、 2009-2017第二階段-各自發展時期 56
三、 2018-2019第三階段-重啟的夥伴關係 58
第三節、 在地知識與專家知識的對話 60
一、 當地問題與需求 62
二、 發展目標 67
三、 行動策略 74
第四節、 夥伴關係運作 79
一、 學校領導力與凝聚力 80
二、 社區參與意願與凝聚力 85
三、 夥伴關係角色配置 89
四、 主管機關協力角色 94
第五節、 行動資源取得與分配 97
一、 教育政策與社造政策 98
二、 人力動員與參與情形 101
三、 經費來源與資源配置 105
四、 利益分配機制與回饋分享 108
第六節、 綜合討論 109
一、 知識資源 109
二、 社會資源 112
三、 行動能量 114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117
第一節、 結論 117
一、 地方本位課程中夥伴成員之角色與期待 117
二、 學校與社區合作地方本位課程之互動關係演變 118
三、 影響學校與社區夥伴關係之因素 118
第二節、 建議 120
一、 研究省思後續研究的建議 121
二、 實務工作上的建議 121
第六章、 參考文獻 123
第七章、 附錄 127
一、 地方本位課程實施歷程 128
李光中、張惠珠(2008)。促進鄉村學校和社區協同規劃社區發展計劃之行動研究:以台東利吉和富源社區為例。環境教育研究,第五卷第二期,頁89-130。
李光中、張惠珠、王鑫、黃可欣、王鈴琪(2008)。促進鄉村學校和社區協同規劃社區發展計畫之行動研究:以台東利吉和富源社區為例。環境教育研究,5(2),89-130。
李麗日(1999)論學校與社區的結合-以「學校社區化,社區學校化」之角度觀之一。社會科教育研究,(4)183-203。
林奕成(2011)。學校與社區關係發展歷程研究:從學校本位課程與社區文化交融經驗 分析。教育行政論壇,3(2),89-117。
林振春(1997)從社區教育理論談學校社區化策略。教育資料集刊,(27), 45-61。
林瑞榮(2012)。我國鄉土教育沿革與發展趨勢。教育資料與研究,(105),161-184。
吳清山、林天祐(2009)。教育名詞︰特色學校。教育資料與研究,88,145-146。
洪如玉(2013)。「地方」概念之探究及其在教育之啟示。人文社會學報,9 (4),257-279。
徐筱菁(2005)。大學自治與學校自主:民主對教育法的影響。當代教育研究,13(3),1–28。
陳麗華、王鳳敏與彭增龍 (2003,11月) 。公民教育的本土化實踐─以社會行動取向課程的教學為例。發表於台北市立師範學院舉辦之「本土教育研討會」。未出版。
蔣佳玲、李 暉(2016)。西方科學與在地知識的對話:發展具文化底蘊的科學課程。載於吳天泰(主編),原住民族文化的教學研究(頁109-143)。花蓮縣:東華大學原住民族學院。
鄭淵全、陳殷哲(2016)。析論學校本位課程發展。教育脈動,(7),3-19。
謝振裕、何俊青、林慶和(2014)。學校與社區發展協會合作推動社區工作之研究。當代社會工作,(7),182-226。
林明地(2002)。學校與社區關係。台北:五南。
林瑞榮(2011)。鄉土教育的理論與實踐。台北:五南。
余安邦(2001)。台北縣社區有教室方案學習成果輯。臺北:臺北縣政府。
陳伯璋(2002)。學校本位經營的理念與實務。台北:高等教育出版社。
張嘉育(1999a)。學校本位課程發展。臺北:師大書苑。
單文經(2002)。課程與教學。臺北市:師大書苑。
潘桂成(譯)(1998)。Tuan Yi-Fu 著。經驗透視中的空間和地方。臺北市:國立編譯館。
余安邦、林民程、張經昆、陳烘玉、陳浙雲、郭照燕、劉台光、周遠祁、趙家誌(2002)。社區有教室:學校課程與社區總體營造的遭逢與對話。台北:遠流。
林佩璇(1999)。學校本位課程發展的個案研究:臺北縣鄉土教學活動的課程發展。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林語玥(2014)。花蓮縣豐南村Pakalongay解說員中階培訓課程發展歷程的制度力分析。國立東華大學自然資源與環境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花蓮。
黃可欣(2007)。促進鄉村學校與社區之夥伴關係以邁向永續發展之行動研究-以台東縣利吉和富源社區為例。國立花蓮教育大學生態與環境教育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花蓮。
陳柏瑞(2007)。文化景觀調查的參與式研究-以花蓮縣富里鄉豐南社區為例。國立花蓮教育大學生態與環境教育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花蓮。
陳瑩穎(2014)。花蓮豐南村Pakalongy解說員初階培訓-課程源起及發展歷程之研究。國立東華大學自然資源與環境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花蓮。
許志銘(2009)。農村社區結合有機農也與生態旅遊之發展模式探究-以花獻富理香豐南村為例。國立花蓮教育大學生態與環境教育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花蓮。
楊朝卿(2011)。雲林縣麥寮國小楊厝分班與楊厝社區協力關係之研究。南華大學非營利事業管理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
蔡嘉玲(2009)。影響鄉村學校和社區參與社區發展計畫的因素-以台東縣利吉和富源社區為例。國立花蓮教育大學生態與環境教育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花蓮。
劉約蘭(2008)。全球在地化教育行政決策模式建構之研究。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學位論文。2008。1-380。
Barker, Molly, and Cliff Knapp.( 2005), “Special Focus on Place- Based Education.” The Journal of Experiential Education, Vol. 27, No. 3, pp. 265-266.
Cole, G. A.(2010) School-Community Partnerships and Community-BasedEducation: A Case Study of a Novice Program. Perspectives on Urban Education,7(1),15-26.
Epstein, J. L., & Van Voorhis, F. L. (2010). School Counselors’ roles in Development Partnerships with Families and Communities for Student Success. Professional School Counseling, 14 (1), 1-14.
Edward Casey(1997) The Fate of Place: A Philosophical Histor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Healey, P. (1997). Collaborative Planning: Shaping Places in Fragmented Societies. London: Macmillan.
Healey, P. (1998) Building institutional capacity through collaborative approaches to urban planning. Environment and Planning A, 30: 1531-46.
Held,D.,McGrew,A.,Goldblatt,D.,Perraton,J(1999).Contents and Introduction in Global Transformations:Politics,Economics and Culture.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1-31.
Johns, S., Kilpatrick, S., Falk, I. and Mulford, B. (2000) School Contribution to Rural Communities: Leadership Issues. CRLRA Discussion Paper Series ISSN 1440-480X. Centre for Research and Learning in Regional Australia.
Loschert, Kristen. (2002) “It Has Everything to Do with Them.” NEA Today, Vol. 20, No. 7, pp. 24-25.
Lowenstein, E., & Smith, G. (2017)Making a World of Difference by Looking Locally. Education Leardship, 75(2),50-56.
McLaughlin, M.W., & Talbert, J.E. (2001). Professional Communities and the Work of High School Teaching. Chicago, IL: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Powers, Amy L. (2004). “An Evaluation of Four Place-Based Education Programs.” The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Vol. 35, No. 4, pp. 17-32.
Roland Robertson,(1992).Globalization: Social Theory and Global Culture.
Sobel, D. (2004). Place-Based Education: Connecting Classrooms and Communities. Great Barrington, MA: Orion Society.
Sobel, David. (2004). Place-Based Education: Connecting Classrooms and Communities. Great Barrington, Massachusetts: The Orion Society.
Yi-Fu Tuan (1975). Place: An Experiential Perspective .Geographical Review, Vol. 65, No. 2., pp. 151-165.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