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號:guest(3.138.181.100)          離開系統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詳目顯示

以作者查詢圖書館館藏以作者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系統以作者查詢全國書目勘誤回報
作者:林家伃
作者(英文):Chia-Yu Lin
論文名稱:紊亂─林家伃複合媒材創作論述
論文名稱(英文):Disorder ─ Mixed Media Painting by Chia Yu Lin
指導教授:湯運添
指導教授(英文):Yun-Tien Tang
口試委員:韓毓琦
胡朝景
口試委員(英文):Yu-Chi Han
Chau-Jin Hu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東華大學
系所名稱:藝術與設計學系
學號:610674004
出版年(民國):108
畢業學年度:107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79
關鍵詞:抽象盲畫速寫複合媒材
關鍵詞(英文):abstractblind contour paintingquick sketchingmixed media
相關次數:
  • 推薦推薦:0
  • 點閱點閱:29
  • 評分評分: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
  • 下載下載:2
  • 收藏收藏:0
  本創作論述集合研究者2018年至2019年的複合媒材創作紀錄,過程中歷經了壓克力顏料與複合技法的試驗,對多元媒材的應用有更深刻的體悟。

  創作論述之主題為「紊亂─林家伃複合媒材創作論述」,以抽象繪畫系列作品探究自我精神與內在價值,並論述外在事物帶給研究者的靈感啟發。「紊亂」之於技法,呈現的是媒材間的搭配及運用,輔以多變的線條組成,帶給觀者紊亂的視覺感受。在精神層面,傳遞的是本人腦海中相互纏繞的情感意念。於題材方面,表述的是因生活事件的變動而產生的混亂思緒。在創作中運用「盲畫」構圖技法以及造型簡化的方式,表現研究者獨特的色彩風格與個人語彙。

  本文架構分為四個章節,第一章說明本創作之研究背景、研究動機與目的、研究範圍與方法,以及名詞釋義。第二章為學理基礎,探討抽象繪畫與表現主義、盲畫與速寫概念、繪畫構成,以及藝術精神與創作行為存在的必要性。第三章為創作理念與內容,講述系列作品之核心理念、創作方法與步驟,以及創作技法。第四章為作品詮釋,解析畫面構成元素、色彩意涵與作品理念。最後於第五章針對本創作研究進行統整論述。
This body of creative research is the culmination of work completed by the researcher in the realm of mixed media from the period of 2018 to 2019, during her graduate studies. During this period she experimented with the use of acrylics and mixed media techniques, as well as gained a deeper understanding of the use of different types of materials.

The subject of this creative discourse is, “Disorder - Mixed Media Painting by Chia Yu Lin.” In terms of artistic technique, “Disorder” showcases the complement and use of artistic mediums, supplemented with myriad lines, bringing to the viewer a sense of chaos. At the level of the spirit, it is conveying the interplay and twisting of emotions and ideas in the artist’s inner world. In terms of the subject matter, it talks about how events and changes in life cause feelings of disarray. By using the composition technique of blind contour painting as well as the method of shape simplification, the researcher displays a unique colour palette and artistic vocabulary.  

Structurally, this thesis is split into five chapters. The first chapter discusses the background, motivations, and purpose behind the researcher’s work, as well as the scope of the thesis, the methods used and an explanation of definitions. The second chapter focuses on the theoretical principles that underlie the work. It discusses the concepts of abstract painting, expressionism, blind contour painting and quick sketching, as well as composing a painting. It considers the necessity of the spirit of creativity and attitude to creating works of art. The third chapter consists of the ideas and content behind the works. It discusses the core ideas supporting this series of work, the methods of creation, the steps taken and the techniques used. Chapter four is an interpretation of the art works. It is an analysis of the elements that make up the painting, the meaning behind the colours and the ideas underpinning the work. Lastly, the fifth chapter focuses upon concluding the whole body of research, summing it up as a whole.
摘要 V
Abstract VII
圖目次 XI
表目次 XV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創作研究背景 2
第二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4
第三節 研究範圍與方法 5
第四節 名詞釋義與探討 8
第二章 學理基礎 9
第一節 抽象繪畫與表現主義 9
第二節 素描、速寫與盲畫 16
第三節 繪畫構成與經營 21
第四節 藝術精神與訴求 29
第三章 創作理念與內容 33
第一節 創作理念 33
第二節 創作方法與步驟 34
第三節 創作技法 37
第四章 作品詮釋 43
第一節 不安系列 44
第二節 類同系列 51
第三節 敘事系列 58
第五章 結論 71
參考文獻 73
中文文獻 73
論文文獻 75
網路資料 77
台北市立美術館,《美術論叢35 進入抽象世界》,台北,1992。
何政廣,《世界名畫全集:抽象表現主義大師W. de Kooning》,藝術家出版社,
台北,2003。
伯特.多德森,《素描的訣竅》,蔡強譯,上海,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2005。
阿爾森.波里布尼,王端廷,《抽象繪畫》,北京,金城出版社,2013。
范治斌,《西方大師經典.馬諦斯》,時代出版傳媒股份有限公司,安徽,2011。
馬場雄二,《美術設計的點、線、面》,王秀雄譯,臺隆書店,台北,1968。
陳小于,《西方現代繪畫藝術》,科學出版社,北京,2012。
孫建平、康弘,《大師的手稿:探索大師的心路歷程》,木馬文化出版,新北,
2016。
康丁斯基,《藝術中的精神》,余敏玲譯,信實文化行銷出版,台北,2013。
許鐘榮,《巨匠美術週刊第40期:馬諦斯》,錦繡文化出版,台北,1993。
許鐘榮,《巨匠美術週刊第72期:克爾赫納》,錦繡文化出版,台北,1993。
董重恂,《新概念素描與造型語言解析:當代素描與設計基礎》,北京,北京理工
大學出版社,2004。
楊培中,《藝術大師世紀畫廊第36冊:抽象畫創始者康丁斯基》,閣林國際圖書有
限公司,台北,2001。
劉振源,《抽象派繪畫,西洋繪畫導覽;7》,台北,藝術圖書公司,1998。
Duane P. Schultz, Sydney Ellen Schultz,《人格心理學》,危芷芬譯,雙葉書
廊有限公司,台北,2017。
Hazel Harrison,《壓克力技法百科》,陳育佳譯,笛藤出版圖書有限公司,新北
,1996。
Johannes Itten,《色彩的藝術:以主觀體驗客觀認知為邁向藝術之道》,蔡毓芬
譯,地景企業股份有限公司,台北,2009。
James Gurney,《色彩與光線:每位創作人、設計人、藝術人 都該有的手繪聖經》
,賴妙淨譯,如何出版社,台北,2015。
Quarto Publishing Plc,《藝術家手冊:壓克力與不透明顏料》,羅之維、楊淑
娟譯,視傳文化事業有限公司,新北,2005。
Richard Osborne,《藝術理論入門》,吳礽喻譯,藝術家出版社,台北,2013。
Robert Henri,《藝術精神(The Art Spirit)》,陳琇玲譯,大牌出版社,新北
,2017。
Sun I視覺設計,《打造名作的構圖經典法則》,佳魁資訊出版,台北,2014。
Thomas Luchinger,《直覺素描》,權興譯,廣西美術出版社,廣西,2011。
Wolf-Dieter Dube,《表現主義》,吳介禎、吳介祥譯,遠流出版,台北,1999。
郭瑞豐,《遊牧式的軀體─從表現主義到新表現主義之差異與延續》,國立台灣藝
術大學造型藝術研究所,新北,2005。
陳靜惠,《二十世紀初抽象繪畫中音樂性之研究─從康丁斯基〈藝術的精神性〉談
起》,佛光人文社會學院,宜蘭,2005。
中國畫刊,〈法國肖維岩洞史前壁畫可能是人類史上第一張“火山畫”〉,http:/
/www.cnhuakan.com/m/zixun/View.aspx?id=32&t=02。
台灣大學網路教學,〈二十世紀時代的風格:抽象主義 (Abstract)〉,《戲劇
與多媒體藝術風格》,1998年9月15日,http://vr.theatre.ntu.edu.tw/hlee/co
urse/th6_520/sty_20c/painting/abstract.htm。
艾米,〈法國文化遺產 最古老的人類藝術:肖維岩洞壁畫〉,《法國國際廣播電
台》(法國),2015年10月7日,http://trad.cn.rfi.fr/%E6%B3%95%E5%9C%8B/20
151007-%E6%9C%80%E5%8F%A4%E8%80%81%E7%9A%84%E4%BA%BA%E9%A1%9E%E8%97%9D%E
8%A1%93%EF%BC%9A%E8%82%96%E7%B6%AD%E5%B2%A9%E6%B4%9E%E5%A3%81%E7%95%AB。
成都美術館,〈藝術家手稿能賣上千萬收藏價值堪比畫作〉,《成都畫院官方網站》
,成都,2017年2月20日,http://www.cdcaa.net/industry-show-7658。
李賢輝,〈藝術創作的媒材-第六講:綜合媒材的創作〉《視覺素養學習網》,ht
tp://vr.theatre.ntu.edu.tw/fineart/chap03/chap03-06.htm。
李賢輝,〈二十世紀表現主義〉《視覺素養學習網》,http://vr.theatre.ntu.ed
u.tw/fineart/painter-wt/kandinsky/kandinsky-1910.htm。
呂雲,〈史上最貴拍賣品:蓋茲3080萬美元拍達文西手稿〉,《Sina新浪網》,20
11年12月30日,http://finance.sina.com/bg/economy/chinanews/20111230/1659
426952.html。
李賢輝,〈寫實主義時期:庫爾貝〉《視覺素養學習網》,http://vr.theatre.nt
u.edu.tw/fineart/painter-wt/courbet/courbet-1855.htm。
非池中藝術網:〈德國表現主義(1900~1925)Expressionism〉,《帝圖科技文化
股份有限公司》,台北,2010年4月13,http://artemperor.tw/knowledge/60。
致寧,〈羅蘭.巴特:作者之死 (11/12)〉《香港01》,香港,2016年11月1日,h
ttps://www.hk01.com/%E5%93%B2%E5%AD%B8/53845/%E7%BE%85%E8%98%AD-%E5%B7%B
4%E7%89%B9%E4%BD%9C%E8%80%85%E4%B9%8B%E6%AD%BB-11-12。
維基媒體基金會〈橋社〉《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https://zh.wikipedia
.org/wiki/%E6%A1%A5%E7%A4%BE。
馮鈺:〈什麼樣的藝術家手稿最有收藏價值?〉,《中國信息時報A16》,廣州,2
018年1月21日,http://epaper.xxsb.com/html/content/2018-01/21/content_722
076.html。
寫生基地聯盟,〈素描巨匠王式廓《血衣》背後的故事,用素描詮釋生命的本真〉
,《雪花新聞》,https://www.xuehua.us/2018/06/14/%E7%B4%A0%E6%8F%8F%E5%B
7%A8%E5%8C%A0%E7%8E%8B%E5%BC%8F%E5%BB%93%E3%80%8A%E8%A1%80%E8%A1%A3%E3%8
0%8B%E8%83%8C%E5%90%8E%E7%9A%84%E6%95%85%E4%BA%8B%EF%BC%8C%E7%94%A8%E7%B
4%A0%E6%8F%8F%E8%AF%A0%E9%87%8A/zh-tw/。
親子天下,〈海苔熊:真正的陪伴,是「在」〉,《翻轉教育》,2017年10月16日
,https://flipedu.parenting.com.tw/article/4012。
Mumu Dylan,〈達文西手稿亂畫的部分,其實記錄了摩擦定律〉,《Mplus云閱讀
》https://www.mplus.com.tw/article/1270。
Wei Fan Chen,〈Fourdesire〉,《完形心理學的視覺法則》,台北,2014年12月
11日,http://blog.fourdesire.com/2014/12/11/wan-xing-xin-li-xue-de-shi-j
ue-fa-z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