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慧儀、廖華芳、廖雅芳(2011)。兒童發展聯合評估服務的專業資源現況。物理治療,36(4),305-314。 任文香(1995)。幼兒母親親職壓力,因應策略與親子關係滿意之關係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朱怡康(譯)(2017)。自閉群像(上):我們如何從治療異數,走到接納多元(原作者姓名:Steve Silberman)。新北市:行路。(原著出版年:2015) 朱怡康(譯)(2017)。自閉群像(下):我們如何從治療異數,走到接納多元(原作者姓名:Steve Silberman)。新北市:行路。(原著出版年:2015) 朱恩伶(譯)(2009)。給媽媽的貼心書:孩子、家庭和外面的世界(原作者姓名:Donald W. Winncott)。台北市:心靈工坊文化。(原著出版年:1964) 伊慶春、簡文吟(2001)。已婚婦女的持續就業:家庭制度與勞動市場的妥協。台灣社會學,1,149-182。 內政部(2021年6月16日)。重要性別統計資料庫【行政院性別平等會網站】(2021年7月10日)。取自:https://www.gender.ey.gov.tw/gecdb/Stat_Statistics_Category.aspx?fs=EcfUJy%24sRRPbnOe4TvO%24Jg%40%40 行政院主計總處(2017年5月25日)。105年婦女婚育與就業調查統計結果【行政院】(2021年7月10日)。取自:https://www.dgbas.gov.tw/ct.asp?xItem=41364&ctNode=4854&mp=1 行政院主計總處(2021)。109年人力資源調查性別專題分析(含國際比較)【中華民國統計資訊網】(2021年7月10日)。取自:https://www.stat.gov.tw/ct.asp?xItem=33341&ctNode=6135&mp=4 吳英璋、黃揚文、蕭仁釗、黃芸新、鄭逸如、陳鈴、林耀盛、簡良霖、何雪綾、吳治勳、陳秀蓉、龍冠華、翁嘉英(譯)(2020)。健康心理學(原作者姓名:Edward P. Sarafino and Timothy W. Smith)。台北市:洪葉文化。 李維倫(2004)。以置身所在做為心理學研究的目標現象及其相關之方法論。應用心理研究,22期,157-200。 李維倫(2020)。人的生存紋理是醫者與病人共同置身的地基【心靈工坊網站】(2021年6月23日)。取自http://www.psygarden.com.tw/book.php?func=visit&bookid=MjAyMDAzMTMxNDMyMTA=&deepread=2 李亭儀、羅鈞令(2010)。自閉症孩童母親不確定感之探討。職能治療學會雜誌,28(1),29-39。 村上靖彥(2008)。自閉症の現象学。東京都:勁草書房。 呂玉瑕、伊慶春(2005)。社會變遷中的夫妻資源與家務分工:台灣七〇年代與九〇年代社會脈絡文化的比較。台灣社會學,10,41-94。 何志鴻、黃惠璣(2007)。影響身心障礙兒童家庭照顧者憂鬱之因素。身心障礙研究季刊,5(1),41-50。 林姿吟、姜忠信、吳欣治(2016)。自閉症類群兒童綜合性早期療育的療效研究:文獻回顧。中華心理衛生學刊,29(1),1-46。 姜忠信、許立懿、李宜融、吳進欽、朱慶琳、侯昱銘(2015)。自閉症類群兒童的6年追蹤:以診斷及症狀發展為例。臨床心理學刊,9(2),7-8。 凃佳妤(2019)。新鮮熟年的可能性-台灣中年女性的生命經驗探索(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東華大學,花蓮縣。 施怡廷(2015)。是否有「正確」的身心障礙兒童家長親職教育?臺灣教育評論月刊,4(12),60-67。 高岡忍(2013)。自閉症の子どもを持つ母親研究に関する文献的検討:当事者としての筆者の自閉症子育て体験の視点から。人間文化研究科年報,28,133-144。 徐畢卿、龍佛衛、張永源(2000)。自閉兒母親的心理健康-疾病與對照組的研究。高雄醫誌,16,308-314。 徐翊健、高廉程、張杰、葉大全、黃郁絜、黃鈺蘋、鄒長志、趙培竣、劉佑閿(譯)(2018)。DSM-5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原作者:American Psychiatric Association)。新北市:合計圖書。(原著出版年:2013) 莫少依、張正芬(2021)。什麼是進步?一個關於輕症自閉症青少年社會互動的現象學研究。中華輔導與諮商學報,61,21-56。 教育部(2018)。我國教育制度簡介【教育部統計查詢網】(2021年7月10日)。取自:https://stats.moe.gov.tw/files/ebook/Education_Statistics/107/107edu_app1.pdf 梁偉岳(2004)。「她是我一生的課題」:一位自閉症青年母親的養育經驗。特殊教育與復健學報,12,257-281。 曹純瓊、章玉玲(2007)。父母教養自閉症類群障礙症幼兒之心理適應研究。東臺灣特殊教育學報,9,109-124。 陳孟筳、何淑賢、吳欣治、姜忠信。(2020)。訓練家長成為自閉症兒童介入方案的執行者:從現場教學到遠距教學的回顧與前瞻。中華心理衛生學刊,33(3),219-245。 陳惠茹(2015)。教養嬰幼兒親職壓力之研究:以家庭壓力理論分析。幼兒教保研究,(14),19-39。 黃淑賢(2004)。復原力對自閉症兒童家長心理調適影響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暨南國際大學,南投縣。 黃應貴、翁士恆、彭榮邦、李維倫、陳怡君、呂玫鍰(2020)。主體、心靈、與自我的重構。新北市:群學。 勞動部統計處(2019年6月11日)。近年我國女性勞動參與狀況【勞動部網站】(2021年7月10日)。取自:https://www.mol.gov.tw/media/5760640/近年我國女性勞動參與狀況.pdf 蔡岳宏(2018年8月20日)。自閉症易被「退貨」 籲建中途之家【台灣醒報】(2021年7月10日)。取自:https://anntw.com/articles/20180820-lAnf 劉毓芬、胡心慈(2005)。「破繭而出的意義」~一位自閉症兒童的母親之心理歷程。特殊教育研究學刊,29,225-250。 衛生福利部(2019年12月25日)。發展遲緩兒童早期療育服務【衛生福利部社會及與家庭署網站】(2021年7月10日)。取自:https://www.sfaa.gov.tw/SFAA/Pages/Detail.aspx?nodeid=1203&pid=9447 潘淑滿(2005)。台灣母職圖像。女學學誌:婦女與性別研究,20,41-91。 蕭上晏(2019)。我與我的隱形魔物:成人亞斯伯格症者的深剖告白。台北市:註異文庫。 蕭小菁(2015年10月16日)。美國以家庭為中心的早期療育服務與成效學習【公務出國報告資訊網】(2021年6月23日)。取自:https://report.nat.gov.tw/ReportFront/ReportSearch/quick/result 謝雅琳、羅鈞令(2010)。自閉症孩童母親的職能經驗與主觀安適感之探討。職能治療學會雜誌,28(2),46-58。 蘇芊玲(1998)。我的母職實踐。台北市:女書文化。 Bluth, K., Roberson, P. N., Billen, R. M., & Sams, J. M. (2013). A stress model for couples parenting children with autism spectrum disorders and the introduction of a mindfulness intervention. Journal of family theory & review, 5(3), 194-213. Chong, W. H., & Kua, S. M. (2017). Parenting self-efficacy beliefs in parents of children with autism: Perspectives from Singapore. American Journal of Orthopsychiatry, 87(3), 365. Dunn, M. E., Burbine, T., Bowers, C. A., & Tantleff-Dunn, S. (2001). Moderators of stress in parents of children with autism. Community mental health journal, 37(1), 39-52. Gray, D. E. (1993). Perceptions of stigma: The parents of autistic children. Sociology of Health & Illness, 15(1), 102-120. Gray, D. E. (2003). Gender and coping: The parents of children with high functioning autism. Social Science and Medicine, 56, 631-642. Gray, D. E. (2006). Coping over time: The parents of children with autism. Journal of Intellectual Disability Research, 50(12), 970-976. Jaggar, A. M. (1983) Feminist politics and human nature. Totowa: Rowman & Allanheld. Kitagawa, N., Nanakida, A., & Imashioya, H. (1995). Effects of social support on mothers of children with disabilities. Japanese Journal of Special Education, 33(1), 35-44. Lazarus, R. S. & Folkman. S. (1984). Stress, appraisal, and coping. New York: pringer. Leiter, V., Krauss, M. W., Anderson, B., & Wells, N. (2004). The consequences of caring: Effects of mothering a child with special needs. Journal of Family Issues, 25(3), 379-403. Perry, A. (2004). A model of stress in families of children with developmental disabilities: Clinical and research applications. Journal on developmental disabilities, 11(1), 1-16. Rich, A. (1986). Of woman born: Motherhood as experience and institution. WW Norton & Company. Stewart, J. L. & Mishel, M. H. (2000). Uncertainty in childhood illness: A synthesis of the parent and child literature. Research and Theory for Nursing Practice, 14(4), 299. Woodgate, R. L., Ateah, C., & Secco, L. (2008). Living in a world of our own: The experience of parents who have a child with autism. Qualitative health research, 18(8), 1075-1083. Zhang, W., Yan, T. T., Barriball, K. L., While, A. E., & Liu, X. H. (2015). Post-traumatic growth in mothers of children with autism: A phenomenological study. Autism, 19(1), 29-3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