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號:guest(3.137.217.17)          離開系統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詳目顯示

以作者查詢圖書館館藏以作者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系統以作者查詢全國書目勘誤回報
作者:陳怡華
作者(英文):Yi-Hua Chen
論文名稱:運用AAC介入方案對提升低口語發展遲緩幼兒溝通能力之研究
指導教授:楊熾康
指導教授(英文):Chih-Kang Yang
口試委員:鍾莉娟
錡寶香
口試委員(英文):Li- Chuan Chung
Pao- Hsiang Chi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東華大學
系所名稱:特殊教育學系
學號:610686001
出版年(民國):108
畢業學年度:107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97
關鍵詞:發展遲緩幼兒AAC介入方案溝通能力
關鍵詞(英文):Developmental delayAACcommunication skills
相關次數:
  • 推薦推薦:0
  • 點閱點閱:44
  • 評分評分: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
  • 下載下載:30
  • 收藏收藏:0
本研究旨在探討輔助溝通系統(Augmentative and Alternative Communication, AAC)對提升低口語發展遲緩幼童溝通能力之成效。本研究以東部一名學前特教班發展遲緩幼童為研究對象。個案個性活潑,能理解日常生活基本指令,且具有強烈的溝通意圖,目前可用手勢搭配少數語音表達簡單句構。研究設計採單一個案研究法A-B-C設計與跨行為多試探設計。研究工具為溝通圖卡和iPad結合「聽我說」(Listen & Talk, LAT)進行介入教學。本研究之自變項為AAC介入方案,包含功能性語彙、句構教學及腳本對話練習,依變項為功能性語彙學習成效、句構訓練成效及類化成效。研究者蒐集基線期、處理期及維持期之資料,進行視覺分析,並訪談相關人員以取得社會效度。
本研究結果如下:
一、低口語發展遲緩幼童接受AAC介入方案後,在功能性語彙習得具有成效。
二、低口語發展遲緩幼童接受AAC介入方案後,在句構學習具有提升成效。
三、低口語發展遲緩幼童接受AAC介入方案後,在溝通能力類化至早餐活動具有
成效。
依據研究結果,研究者針對方案和未來研究提出建議,以供相關專業和研究人員
參考。
The main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iveness of improving the communication skills through augmentative and alternative communication (AAC) intervention plan for a preschooler with low verbal and developmental delay. The participant was an outgoing boy who could understand daily life instruction and had strong communication motivation. He could use gestures combined with a few voices to express simple sentences. For the research purposes, the A-B-C and multiple probe across behaviors design of the single case research method was used in this study. The communication pictures and the App “Listen & Talk” for iPad Air2 were served as communication aids for the participant. The independent variable was the AAC intervention plan including the functional vocabulary and the sentence structure teaching. The dependent variables were the immediate and maintain effectiveness of learning functional vocabulary and sentences. The researcher collected all the phases of experimental data, and used the visual analysis to analyze the learning effectiveness. In addition, the teacher and family member of the participant were interviewed to obtain social validity.
The result of the study were as follows:
1. The low verbal young child with developmental delay could learn functional
vocabulary by AAC intervention plan and had effects.
2. The low verbal young child with developmental delay could learn sentences
structure by AAC intervention plan and had effects.
3. The low verbal young child with developmental delay could improve
communication skills in context by AAC intervention plan.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2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待答問題 5
第三節 名詞釋義 7
第四節 研究限制 9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發展遲緩幼兒定義與身心特質 11
第二節 幼兒語言發展歷程與相關理論 23
第三節 發展遲緩幼兒溝通特質與相關研究之探討 32
第四節 輔助溝通系統與發展遲緩幼兒相關研究之探討 45
第三章 研究方法
第一節 研究架構與設計 57
第二節 研究對象 67
第三節 研究工具 75
第四節 AAC教學設計 80
第五節 研究步驟與流程 89
第六節 資料蒐集與分析 93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討論
第一節 功能性語彙之學習成效 97
第二節 句構訓練之學習成效 108
第三節 AAC介入方案之類化成效 114
第四節 綜合討論 122
第五節 社會效度分析 129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第一節 研究結論 135
第二節 研究建議 138

中文部分
方美月(2012)。音樂活動教學方案增進發展遲緩幼兒的動作能力之研究(未
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大學,台南市。
毛佩琦譯(2014)。0~4歲的兒語潛能開發寶典:全球暢銷10年!英國皇家
語言治療師專業研發(原作者:Sally Ward)。臺北市:如何出版。
王天苗、廖鳳瑞、蔡春美、盧明(1999)。台灣地區發展遲緩幼兒人口調查研
究。特殊教育研究學刊,17,37-57。
王以靜譯(2004)。孩子,你為什麼不說話?(原作者:Marilyn Agin)。臺北
市:久周。
王珮玲(2005)。幼兒發展評量與輔導。臺北:心理
王國慧(1999)。兒童語言發展遲緩界定與教育。 http://www.kmuh.org.tw/
www/kmcj/data/8802/4168.htm
王淑娟、羅翌菁(2016)。溝通輔具在特殊教育中的應用。輔具之友,36,21-
28。
王翠鈴(2015)。繪本共讀提升語言發展遲緩兒童口語表達能力之行動研究
(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朝陽科技大學,台中市。
田玲(2011)。繪本介入方案對語言發展遲緩幼兒口語表達能力成效之研究
(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白惠芳、林美琴、陳慧娟、張文哲(2011)。教育心理學:學習者的發展與成
長(原作者:J. E. Ormrod)。臺北市:洪葉文化。
何華國(2006)。特殊幼兒早期療育。臺北市:五南。
余玻莉(2006)。國內常用的三種語言評量工具在鑑定語言發展遲緩兒童的比較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余鴻文(2015)。應用輔助溝通系統於中風非流暢型失語症者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吳宗珊(譯)(2009)。腦科學聰明育兒法-讓你了解不可思議的小腦袋(原作者:小西行郎)。臺北市:信誼基金。
吳姿儀(2013)。輔助溝通系統對無口語腦性麻痺學生學校溝通參與型態之影
響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呂宜霈(2015)。輔助溝通系統對高職階段重度自閉症學生課堂參與成效之研
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嘉義市。
李采璇(2017)。運用多媒體從事語言發展遲緩幼兒教學成效之研究(未出版
之碩士論文)。國立台南大學,台南市。
李淑娥(1995)。發展障礙幼童語言溝通問題評估。聽語會刊,11,25-36。
阮氏玄(2016)。運用活動本位AAC介入方案對提升智能障礙幼童溝通能力
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東華大學,花蓮縣。
周丹雅(2015)。運用AAC在生活管理領域課程對提升國小唐氏症兒童功能
性語彙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東華大學,花蓮縣。
周文麗、鄭麗珍、林惠芳(2000)。臺灣早期療育的發展與未來展望。文教新
  潮,5,7-12。
周俊良、范智敏、陳冠蘭、劉蔚萍、李昆霖、劉心箖(2013)。幼兒特殊教育
導論。臺北市:華都文化。
林千惠、何素華(1997)。國中啟智班新生功能性讀寫能力評估研究。嘉義師
院學報,11,426-452。
林玉霞、楊熾康、童寶娟、曾怡惇、王淑娟、吳咸蘭、鍾莉娟、葉麗莉、郭令
育(譯)(2017)。語言發展導論(原作者:Robert E. Owens Jr. )臺北
市:華騰。 
林家瑜、張慎耘譯(2011)。GMFCS-E&R 粗大動作功能分類系統-補充修訂
版-繁體中文版。取自:https://canchild.ca/system/tenon/assets/attachments/
/000/000/082/original/GMFCS-ER_Translation-Traditional-Chinese.pdf
林淑莉(2007)。如何幫助使用輔助溝通系統之學生融入融合環境中。特殊教
育季刊,104,1-13。
林麗英(2017)。玩出語言力。臺北市:信誼基金。
林麗英(1994)。雞同鴨講:幼兒語言問題面面觀。臺北:信誼基金。
林寶貴(2004)。溝通障礙:理論與實務(40-41頁)。臺北市:心理。
林寶貴、錡寶香(2000)。語言障礙輔導手冊。臺北:教育部特殊教育小組。
邱燕華(2012)。輔助溝通系統對無口語自閉症幼兒語言表達效果之研究(未
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東華大學,花蓮縣。
金幼婷、卓妙如(2003)。發展遲緩之概念分析。身心障礙研究季刊,1(1),57-64。
施佳榕(2014)。電腦輔助教學對發展遲緩幼兒功能性詞彙學習成效之研究(未
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東大學,台東縣。
柯華葳、游婷雅譯(2009)。兒童發展-以生物、心理與社會架構探討兒童的發
展(原作者:R. V. Kail & John Cavanaugh)。臺北:新加坡商聖智學習。
胡雅婷(2009)。輔助溝通系統對國小無口語中度智能障礙兒童溝通表達成效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花蓮教育大學,花蓮縣。
翁菁菁、鄒國蘇(2005)。三歲以下發展遲緩兒童之臨床特徵。臺北市醫學雜誌,2(6),535-544。
洪清一(2000)。智能障礙學童生活自理技能教導策略之研究。東台灣特殊教育學報,4,29-53。
高義展、沈文鈺、張芳慈、徐千惠、林璟玲、林美雯等人(2006)。兒童發展
與輔導。台中市:華格那。
張世彗(2017)。特殊教育導論:探究特殊需求學習者。臺北市:五南。
張春興(2007)。教育心理學:三化取向的理論與實踐。臺北市:東華。
張毓蓉(2007)。溝通輔助系統在早期療育的介入探討。中華民國聽力語言學
會雜誌,20,67-77。
曹真、梁昭絃(2017)。新北市醫學中心4-6歲兒童言語-語言發展障礙之特
徵。臺北市醫學雜誌,14(2),178-187。
許天威等人(2004)。早期療育概論。新北市:群英。
許玲甄(2012)。AAC介入方案對國小重度智能障礙兒童語言表達能力之研究-以繪本教學活動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護理健康大學,臺北市。
郭逸玲、卓妙如(2004)。發展遲緩兒早期療育之概念與模式。身心障礙研究季刊,
2(2),68-76。
陳佩瑜(2012)。圖片兌換溝通系統教學對發展遲緩幼兒溝通行為成效之研究
  (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東大學,台東縣。
陳姵妍(2014)。遊戲教學對發展遲緩兒溝通能力影響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南華大學,嘉義縣。
陸晴(2016)。輔助溝通系統介入對提升無口語唐氏症兒童溝通能力之影響(未
 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市。
傅秀媚(2000)。嬰幼兒特殊教育-出生到五歲。臺北市:五南。
傅秀媚等人(2010)。特殊幼兒教育(3-5~3-6頁)。臺中:華格那。
傅秀媚等人(2014)。早期療育。臺中市:華格那。
曾進興主編(1995)。語言病理學基礎,1。臺北市:心理。
曾進興主編(1996)。語言病理學基礎,2。臺北市:心理。
黃志成、王麗美、王淑楨、高嘉慧(2013)。特殊教育概論。新北市:揚智。
黃志雄(2016)。以眼動探討符號元素對發展遲緩幼兒及同儕溝通圖形符號辨
識差異之研究。特殊教育研究學刊,41(3),67-98。
黃淑俐(譯)(2009)。小小孩,學說話:0~3歲幼兒語言發展的奧秘(原作
者:Roberta Michnick Golinkoff/Kathy Hirsh-Pasek)。臺北市:信誼基金。
黃榮真、盧台華(2003)。自編「發展遲緩幼兒課程」之實證性研究。東台灣
特殊教育學報,5,1-24。
楊佩蓉(2017)。核心反應訓練對提升發展遲緩幼兒口語溝通能力成效之研究
  (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東大學,台東縣。
楊淑蘭(2015)。溝通與溝通障礙:理論與實務。臺北市:心理。
楊熾康(2018)。以活動為本位的AAC介入三部曲模式:從無到有之創建歷程。花蓮市:遠景。
楊熾康、黃光慧(2004)。淺談輔助溝通的基本理念。刊載於國立屏東師範學
院印行。國教天地,156,18-23。
楊熾康、鍾莉娟(2009)。台灣輔助溝通系統發展趨勢之探討。特教通訊,42,
1-6。
鄒啟蓉、盧台華(2000)。發展遲緩幼兒社會行為及相關問題研究。特殊教育 
  研究學刊,20,171-191。
廖鳳瑞、陶英琪(譯)(2015)。幼兒觀察評量與輔導(原作者: Janice J.
Beaty )。臺北市:華騰。
劉麗容(1994)。如何克服溝通障礙。臺北市:遠流。
劉麗容(2003)。突破溝通藩籬:如何跨越生命光譜中不同階段。臺北:遠流。
劉馨憶(2013)。輔助溝通系統對一位國中重度聽障學生溝通表達成效之研究
(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東華大學,花蓮縣。
歐真真(2011)。電子輔助溝通系統教學對國小中重度智能障礙兒童溝通與行
為之介入成效(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屏東縣。
蔡佳恬(2016)。運用輔助溝通系統與腳本治療方案對改善失語症成人日常對
話成效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護理健康大學,臺北市。
蔡芷菱(2012)。輔助溝通系統對提升國中視多障學生語句表達成效之研究
(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東華大學,花蓮縣。
鄧文(2012)。多元媒材融入分享式閱讀方案對發展遲緩兒童閱讀行為之成效
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北市立教育大學,臺北市。
鄭雅莉(2012)。繪本介入發展遲緩幼兒同儕互動之個案研究。特殊教育季
  刊,124,37-54。
盧明、柯秋雪、曾淑賢、林秀錦(2013)。早期療育。臺北市:心理。
盧彥蓁(2009)。兩位中班之輕度自閉症和發展遲緩幼兒-音樂活動對融合班中
  發展遲緩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朝陽科技大
  學,台中市。
錡寶香(2006)。兒童語言障礙-理論、評量與教學。臺北市:心理。
錡寶香(2009)。兒童語言與溝通發展。臺北市:心理。
薛梅、薛映(譯)(2000)。兒童語言發展遲緩問題-如何辨識聽說能力的發展
障礙並尋求協助(原作者:Patricia McAleer Hamaguchi)。臺北市:遠
流。
謝淑珍(2001)。發展遲緩幼兒溝通教學成效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
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縣。
謝琇婷(2016)。自然情境教學法對特殊學童溝通能力之行動研究~以兩位學
前特殊學童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銘傳大學,桃園市。
謝瓊瑩(2011)。分享式閱讀教學提升語言發展遲緩幼兒口語理解能力之研究
  (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市。
謝麗好(2016)。故事結構教學提升發展遲緩幼兒語言能力之個案研究(未出
版之碩士論文)。南華大學,嘉義縣。
顏士程、鄭孟忠、李政穎、張臺隆、林俊成、陳世穎、楊淙富(2015)。幼兒
發展。臺北市:華騰文化。

英文部分
Achmadi, D., Sigafoos, J., van der Meer, L., Sutherland, D., Lancioni, G., O’Reilly, M., Hodis, F., Green, V., McLay, L. and Marschik, P. (2014). Acquisition,
preference, and follow-up data on the use of three AAC options by four boys
with developmental disability/delay. Journal of Developmental and Physical
Disabilities, 26(5), 565-583.
American Speech-Language-Hearing Association (1989). Competencies for
speech- language pathologists providing services in augmentative and
alternative communication. ASHA, 31, 107-110.
American Speech-Language-Hearing Association (2005). Roles and
responsibilities of speech language pathologists with respect to augmentative
and alternative communication: Position statement. Retrieved from
http://www.asha.org/NR
Barton-Hulsey, A., Wegner, J., Brady, N., Bunce, B. and Sevcik,R(2017).Comparing
the effects of speech-generating device display organization on symbol
comprehension and use by three children with developmental delays. American
Journal of Speech-Language Pathology, 26(2), 227-240.
Beukelman, D. R., & Mirenda, P. (1998). Augmentative and alternative
communication: Management of severe communication disorders in children
and adults (2nd ed.) . Baltimore, MD : Paul H. Brookes Publishing Co.
Beukelman, D. R., & Mirenda, P. (2013). Augmentative and alternative
communication:Supporting Children and Adults with Complex Communication
Needs(4th ed.). Baltimore: Paul H. Brooks Publishing Co.
Bloom, L. & Lahey, M. (1978). Language development and language disorders.
New York: Macmillan.
Bowe, F. G. (2007). Early childhood special education: Birth to eight (4 ed.). New
York: Thomson.
Cannella-Malone, H., Fant, J. and Tullis, C. (2009). Using the picture exchange
communication system to increase the social communication of two individuals
with severe developmental disabilities. Journal of Developmental and Physical
Disabilities, 22(2), 149-163.
Cook, A. M., & Hussey, S. M. (1995). Assistive technologies: Principles and
practice. Baltimore, MD: Mosby.
Dada, S. and Alant, E. (2009). The effect of aided language stimulation on
vocabulary acquisition in children with little or no functional speech. American
Journal of Speech-Language Pathology, 18(1), p.50.
Goldstein, P. A. (1994). A comparison of language screening procedures in the
identification of children with language delays in prekindergarten
classes.Dissertation Abstracts international, 55(9), 2791.
Hill, D. and Flores, M. (2014). Comparing the picture exchange communication 、
system and the iPad™ for communication of students with autism spectrum
disorder and developmental delay. TechTrends, 58(3), 45-53.
Kirk, S.A. (1972). Educating exceptional children (2nd ed.) Boston, MA: Houghton
Mifflin Company.p.270.
Light, J. (1988). Interaction involving individuals using augmentative and
alternative communication systems: State of the art and future directions for
research. Augmentative and Alternative Communication, 4(2), 66-82.
Light, J. C., Beukelman, D. R., & Reichle, J. (2003). Communicative competence
for individuals who use AAC: From research to effective practice. Baltimore,
MD: Paul H. Books Publishing Co.
Naguib Bedwani, M., Bruck, S. and Costley, D. (2015). Augmentative and
alternative communication for children with autism spectrum disorder: An
evidence-based evaluation of the Language Acquisition through Motor
Planning (LAMP) programme. Cogent Education, 2(1).
Saturno, C., Ramirez, A., Conte, M., Farhat, M. and Piucco, E. (2015). An
augmentative and alternative communication tool for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with cerebral palsy. Behaviour & Information Technology, 34(6), pp.632-645.
Talkington, N.T.F., Mclaughlin, K., Derby, M., and Clark, A. (2013). Using an
augmentative and alternative communication device to teach a preschooler with
developmental delays to request assistance and seek attention.i-manager’s
Journal on School Education Technology, 8(4), 16-21.
Wilson, R.A. (2003). Special educational needs in the early years (2nd ed. ). NY:
Routledge Falmer.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