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號:guest(3.21.246.72)          離開系統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詳目顯示

以作者查詢圖書館館藏以作者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系統以作者查詢全國書目勘誤回報
作者:蕭聖山
作者(英文):Sheng-Shan Xiao
論文名稱:一位重度聽覺障礙大學生英文學習歷程三部曲之研究
論文名稱(英文):The Study on English Learning For a College Student with Severe Hearing Impairment
指導教授:楊熾康
指導教授(英文):Chih-Kang Yang
口試委員:鍾莉娟
程鈺雄
口試委員(英文):Li-Chuan Chung
Yu-Hung Cheng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東華大學
系所名稱:特殊教育學系
學號:610686003
出版年(民國):110
畢業學年度:109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14
關鍵詞:聽覺障礙大學生自主學習英文單字英文翻譯網路科技
關鍵詞(英文):Hearing impairment college studentself-learningEnglish vocabularyEnglish translationmodern technology
相關次數:
  • 推薦推薦:0
  • 點閱點閱:25
  • 評分評分: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
  • 下載下載:10
  • 收藏收藏:0
本研究旨在探討一位重度聽覺障礙大學生在自主學習英文歷程中,首先必須先瞭解個案之英文能力的起點行為,便可找到適當的方法來進行自主學習,讓個案提升英文單字能力和英文翻譯能力。研究方法採用行動研究法,研究對象為一位重度聽覺障礙大學生,透過英文學習三部曲之歷程來了解個案在學習英文過程各階段之表現情形。研究歷程共有分為三部曲進行英文學習,包括了第一部曲「背誦英文單字」、第二部曲「翻譯英文原文教科書」以及第三部曲「翻譯英文閱讀測驗文章」。首先開始先施行英文單字能力(前測),然後引導個案訂定其自我學習目標和計畫,讓個案學習如何背單字和翻譯原文書以及翻譯英文閱讀測驗文章,並在過程中使用網路資源和各種學習英文單字的現代科技。當每一次任務完成後會填寫自我省思表,主要是針對實施過程中了解個案遇到學習英文的困難和問題,再與研究者討論和擬定解決策略,對相關問題提出建議和改進,最後檢核個案的學習效果,是否完成達成自設學習目標。
本研究結果如下:
一、在使用網路科技和學習英文策略介入後,除英文單字能力有明顯的進步外,個案在英文的自主學習和自信心皆有成長。
二、個案翻譯英文原文書的結果發現有了英文單字基礎對英文翻譯表現助益良多。
三、翻譯英文閱讀測驗文章可了解個案整體的英文學習成效。
最後根據研究結果,研究者在教學上提出建議,以供學校、教師以及對此研究有興趣之未來研究者作為未來在教學和研究上之參考。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explore the progress of how a college student with severe hearing impairment learned English. The research participant was a college student with severe hearing impairment and had terrible English learning experiences. The research was divided into three stages including reciting English words, translation two chapters of a English textbook, and translation English reading materials from the Civil Service Examination of Taiwan respectively. In addition, the participant used self-regulated learning strategies with modern technology to learn English by himself. The researcher used self-designed data collection sheets to collect data and used qualitative data analysis to understand the English progress of the participant.
After the participant used modern technology and English learning strategies, the results of this study were as follows:
1.The participant English vocabulary ability not only had improved significantly, but also the self-confidence in English learning had grown.
2.The results of the translation two chapters of English textbook found that the English vocabulary ability has benefited greatly to the translation works.
3.The results of the translation English reading materials from the Civil Service Examination of Taiwan found that the participant learned English more effectively and improved his English translation ability significantly.
Based on the results of this study, the researcher put forward suggestions on learning English for schools, teachers, and future researchers interested in helping students with hearing impairment.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待答問題 5
第三節 名詞解釋 6
第四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9
第二章 文獻探討 11
第一節 聽覺障礙學生之學習特質及學習英文困境 11
第二節 學習英文重要性之探討 15
第三節 自主學習定義與重要性之探討 19
第四節 使用英文學習策略之相關研究 22
第五節 使用網路科技學習英文之相關研究 31
第三章 研究方法 35
第一節 研究設計 35
第二節 研究對象 40
第三節 研究工具 43
第四節 自我學習流程 45
第五節 研究流程與步驟 52
第六節 研究倫理 55
第七節 資料處理和分析 56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討論 61
第一節 第一部曲:背誦英文單字成效之分析 61
第二節 第二部曲:翻譯英文原文教科書之成效與省思 85
第三節 第三部曲:翻譯英文閱讀測驗文章之成效與省思 93
第四節 綜合討論 97
第五章 研究結論與建議 101
第一節 研究結論 101
第二節 研究建議 104
參考文獻 109
一、中文部分 109
二、英文部分 113
附錄 115
附錄一 個案聽力圖 115
附錄二 英文哈哈單字測驗表 117
附錄三 英文哈哈單字觀察記錄表 123
附錄四 英文哈哈單字自我省思表 125
附錄五 英文翻譯自我省思表 127
附錄六 反思日誌-研究者版本 129
附錄七 翻譯英文原文教科書-索引篇 131
附錄八 翻譯英文原文教科書-第一章 145
附錄九 翻譯英文原文教科書-第三章 191
附錄十 英文閱讀測驗文章-106年後中西醫各校英文閱讀測驗 241
附錄十一 英文閱讀測驗文章-108年高考三級英文 245
中文部分
王柏智、郭睿縈、譚文惠(2017)。線上學習英文的好處。私立中山工商,高雄市。
王豐瑋(2010)。大學生英文課外讀物之閱讀動機、閱讀焦慮與閱讀策略之研究-以輔仁大學為例。私立輔仁大學,台北市。
王鳳妃、朱經明(2006)。多媒體聽障者成功奮鬥故事協助聽障學生理解主要概念及提昇自我概念成效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研究學刊,30,135−154。
朱經明(2007)。教育及心理統計學。台北市:五南。
沈中偉(2005)。科技與學習-理論與實務。台北市:心理。
李秀錦(2014)。全英語教學對國小學童英語學習動機、學習成就影響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屏東縣。
李玉琴(2001)。聽障兒童的學習困難與電腦科技的應用(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花蓮師範學院,花蓮縣。
李坤崇(2001)。綜合活動學習領域教材教法。臺北市:心理。
李奉儒(譯)(2001)。質性教育研究之基礎(原作者:R. C. Bogdan & S. K. Biklen)。嘉義市:濤石。
李俊達、張德銳(2007)。教學行動研究及其對國小教師教學省思影響之研究。臺北市立教育大學學報,38(1),33−66。
吳雨潔(2018)。Quizlet融入補習班英語教學對國小高年級學生學習動機與專注力影響之行動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大學,台南市。
吳清山(2011)。教育行政研究。台北市:高等教育。
何俊宏(2002)。台灣地區聽障學生電子化學習現況與願景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私立大葉大學,彰化縣。
林生傳(2004)。台灣近期教育改革的透視與省思。教育學刊,23,1−35。
林玉霞(2013)。聽覺障礙大專生英文學習狀況之調查研究-以嘉義大學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嘉義市。
林宏旻、李允文、洪靜怡、許士禮與柯志明(2007)。全方位課程設計─以聽障學生為例。特殊教育叢書-特殊教育現在與未來,25−34。
林吟霞(2010)。自主學習取向之適性課程與教學研究:臺灣小學與德國小學「方案教學」個案比較。課程與教學季刊,13(3),47−76。
林侃逸(2009)。基於建構主義與社群的英語字彙學習流程於平台。國立中央大學,桃園市。
林素卿(2002)。教師行動研究導論。高雄市:麗文文化。
林淑惠、溫韞臻(2009)。大專院校學生英語學習現況與學習環境之分析。臺中教育大學學報,23(1),153−73。
林圓順、彭詠婷、鄧玉蘭、謝育臻(2014)。就是i英文。私立元培醫事科技大學,新竹市。
胡茵音、陳明聰(2010)。電腦輔助學習對聽障學生學習成效之探討:以近十年碩博士論文為例。雲嘉特教期刊,12,59−68。
洪月女、楊雅斯(2014)。讀報結合閱讀理解策略教學對國小四年級學童學習成效之研究。教育科學研究期刊,59(4),1−26
紀益榔(1999)。橫幅標題式網路廣告表現方式對品牌印象影響之研究。國立交通大學,新竹縣。
張秀英、白容華(2015)。國小學童應用單字記憶策略之教學研究。私立建國科技大學,彰化縣。
教育部(2003)。身心障礙及資賦優異學生鑑定標準。台北市:教育部。
教育部(2014)。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總綱。臺北市:教育部。
陳口吟(2010)。影響國中學生英文學習成就相關因素之研究。國立雲林科技大學,雲林縣。
陳向明(2002)。社會科學質的研究。台北市:五南。
陳志昌(2002)。不同教學方式下學習成效之研究—網大教學與網大輔助傳統教學之比較。國立中山大學,高雄市。
陳昭秀(2009)。教師信念、情境因素與台灣高中教師的資訊融入教學。數位學習科技期刊,1(3),224−244。
陳維修(2008)。國小聽障兒童的英語教學之經驗分享。雲嘉特教期刊,7,75−79。
許大偉(2018)。教室中,自主學習的實務分享。國家教育研究院教育脈動電子期刊,15,1−11。
翁祥景(2002)。“鏡相詞序”的講授對台灣國中學生中文英譯的影響。國立政治大學,台北市。
翁素珍、洪儷瑜、林寶貴(2006)。聽障違抗兒童之溝通互動能力研究。特殊教育研究學刊,30,155−180。
秦麗花、顏瑩玫(2004)。普教與特教老師以課程為核心的合作模式之行動研 究。特殊教育研究學刊,27,59−75 。
郭蕙瑜(2015)。英語科學繪本閱讀理解策略教學對國小六年級學童英語閱讀能力之影響(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中教育大學,台中市。
黃君宜(2006)。直接教學模式對國中聽覺障礙學生英語科學習之成效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台北市。
黃思華(2004)。網路科技對國民小學新手教師專業發展之研究(未出版之論文)。國立台北教育大學,台北市。
黃聖慧(2007)。把「背單字」變成一件有趣又有成就感的事。英文新天地,16,4−12。
黃藍億(2004)。概念構圖教學策略對大一學生英文閱讀理解能力之影響(未出版之碩士論文)。私立慈濟大學,花蓮縣。
張蓓莉(1987)。回歸主流聽覺障礙學生語文能力之研究。特殊教育研究學刊,5,165−204。
張蓓莉、蘇芳柳(1997)。台灣地區啟聰教育研究之回顧。載於1997年海峽兩岸特殊教育學術研討會論文彙編。教育部,160−186。
張蓓莉(2003)。聽覺障礙學生學習特質與需求。聽障教育期刊,2,7−17。
葉重新(2011)。教育心理學。臺北市:心理。
彭登龍(2007)。有效的英文寫作教學策略。師友月刊,482,88−91。
楊博如(2017)。聽覺障礙教師的教職工作歷程之探究。國立臺東大學,台東縣。
劉安琪(2013)。TEDxTaipei-擁抱世代從教育開始。取自:https://tedxtaipei.org/
蔡玲玲、鄭美珍、洪雅真(2010)。應外系與非應外系學生英語學習動機之研究。遠東學報,27(2),157−172。
蔡清田(2000)。教育行動研究。台北:五南。
蔡銘津(2009)。增進英文閱讀理解成效的策略探討。樹德人文社會電子集刊,
5(2),1−12。
鄭瓊茹、羅逸文(2002)。英文補救教學網站之設計與建置。工程科技與教育學刊,9(3),368−372。
盧思樺(2020)。運用科技對一位聽障生英文單字學習歷程之研究(未出版之論文)。國立東華大學,花蓮縣。
鍾琁郁(2014)。關鍵字法對國中學習障礙學生英語字彙學習之成效。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台北市。
鐘樹椽、何素華、林菁(1995)。不同教學互動策略之電腦輔助學習在輕度智能 障礙兒童加減概念學習上之研究。嘉義師院學報,9,223−296。

英文部分
Blass, L. & Whalley, E.(2006). Reading for a reason 2. NY: McGraw Hill.
Bond, G. L., Tinker, M. A., Wasson, B. B., Wasson, J. B.(1994). Reading difficulities : Their diagnosis and correction. Boston, MA : Allyen and Bacon.
Gardner, R. C., & Lambert, W. (1972). Attitudes and motivation in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 Rowley, MA: Newbury House.
Gou, J. H., & Okita, Y. (2001). Chinese-Singaporean University students’ motivation for learning Japanese. Japanese Education, 110, 130-141.
Luckner, J., & Cooke, C. (2010). A summary of the vocabulary research with students who are deaf or hard of hearing. American Annals of the Deaf, 155 (1), 38–67. doi:10.1353/aad.0.0129.
McAnally,P.L.,Rose,S.& Quigley,S.P.(1999). Reading practices with deaf learners. Austin, TX:PRO-ED.
Nover, S., Andrews, J., Baker, S., Everhart, V., & Bradford, M. (2002). Staff development in ASL/English bilingual instruction for deaf students: Evaluation and impact study. Center for ASL/English Bilingual Education and Research: New Mexico School for the Deaf.
Oxford, R. L., & Shearin, J. (1994). Language learning motivation: Expanding the theoretical framework. The Modern Language Journal, 78 (1), 12-27.
Panlincsar, A.S.(1987).Collaborating for collaborating learning of text comprehension.(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285123.)
Perry, N. E. (2002). Introduction: Using qualitative methods to enrich understandings of self – regulated learning. Educational psychologist, 37 (1), 1-3.
Ridley, D.S., & Walther, B. (2000). Creating responsible learners. Washington, DC:American Psychology Association.
Robertson, L., Flexer C., (1993). Reading development: A parent survey of children with hearing impairment who developed speech and language through the A-V method. The Volta Review, 95 (3), 253–261.
Turner, J. C., Midgley, C., Meyer, D. K., Gheen, M., Anderman, E., Kang,Y., et al. (2002). The classroom environment and students’ reports of avoidance strategies in mathematics: Amulti-method study.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 94, 88–106.
Vaughn, S., & Linan-Thompson, S. (2004). Research-based methods of reading instruction. Alexandria,VA: ASCD.
Wen, X. (1997). Motivation and language learning with Chinese. Foreign Language Annals, 30 (2), 343-351.
Zimmerman, B. J.(1990). Self-regulated learning and academic achievement: An overview. Educational Psychologist, 25 (1), 3-17.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