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壹、中文部分
中華民國教育改革協會(編)(1996)。教育改革總諮議報告書。台北市:行政院教育改革審議委員會。 王文科、王智弘(2012)。教育研究法。台北市:五南圖書。 方仁駿(2018)。戶外冒險教育課程效益與效益機轉之研究-以臺灣師範大學戶外冒險教育課程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體育大學休閒產業經營學系碩士班,桃園縣。 史希怡(2017)。山野教育對國小學童同理心與團隊凝聚力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佛光大學未來與樂活產業學系碩士班,宜蘭縣。 佐藤隆博(1987)。ISM構造學習法。東京:明治圖書出版株式會社。 何慧群、永井正武、許天維、曾建維、蔡清斌(2012)。運用詮釋結構模式分析教育哲學課程設計提案研究-以哲學部分設計為例。測驗統計年刊,20,115-150。 吳定(2003)。政策管理。台北市:聯經。 吳明清(2011)。教育研究法-分析與應用。台北市:華騰文化。 吳清山、林天佑(2003)。教育小辭書。台北市:五南。 李郁文、秋美華(2001)。兩性教育與生涯規劃 : 團體諮商主題工作坊。台北市:桂冠。 李萬吉(2013)。築一個百岳的夢-康橋雙語學校登山活動經驗分享。載於陳永龍、鄭安晞主編,2013全國登山研討會論文集(頁89-100)。台北市:台灣山岳文教協會。 呂岡侃(2012)。冒險教育活動對中學生領導力影響之研究-以新北市某私立學校八年級學生攀登雪山活動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在職進修碩士班,台北市。 林乙華(2019)。從高山學的教育實踐歷程中探究登山與社會的關係(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東華大學教育與潛能開發學系碩士班,花蓮縣。 林芊穎(2014)。無痕山林課程對小學生準則知識與環境態度之影響(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科技大學休閒運動健康學系碩士班,屏東縣。 林金定、嚴嘉楓、陳美花(2005)。質性研究方法:訪談模式與實施步驟分析,身心障礙研究,3(2),122-136。 林義閔(2014)。以體驗學習模式融入無痕山林登山課程對青少年戶外環境行為影響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北市立大學休閒運動管理學系碩士班,臺北市。 張萬生、鄭丞志、林頌恩、周政治(2008)。電光火史:電光部落文史紀錄。台東縣:台東縣電光社區發展協會。 張寧、汪明生、郭瑞坤(2007)。社會判斷理論對互動管理成果之評估。管理學報,24(2),135-154。 張靜如(2014)。國小四年級戶外教學課程設計與學習成效之研究—以臺中市南屯區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中教育大學區域與社會發展學系碩士班,台中市。 教育部(1998)。國民教育階段九年一貫課程綱要總綱。台北:教育部。 教育部(1999)。原住民族教育法施行細則。台北:教育部。 教育部(2012)。山野教育行動方案。台北市:教育部。 教育部(2014)。中華民國戶外教育宣言。台北市:教育部。 教育部(2018)。教育部體育署107年補助學校辦理山野教育推廣計畫。台北市:教育部。 教育部體育署(2013)。山野教育特色學校、培訓種子教師與研發教材(手冊)。取自:https://www.sa.gov.tw/wSite/ct?xItem=5353&ctNode=684&mp=11 教育部體育署(2014)。山野活動安全手冊。台北市:教育部體育署。 教育部體育署(2016)。105年度山野教育與山域嚮導業務執行說明。載於張志湧、陳永龍主編,2016全國登山研討會論文集(頁324-326)。台北市:台灣山岳文教協會。 陳永龍(2012)。山野教育政策與行動方案芻議。載於陳永龍、鄭安晞主編,2012全國登山研討會論文集(頁135-154)。台北市:台灣山岳文教協會。 陳端仁(2013)。孩子生命中的第一座大山。載於陳永龍、鄭安晞主編,2013全國登山研討會論文集(頁102-104)。台北市:台灣山岳文教協會。 游欣雯(2018)。登山體驗學習對國小高年級學童自我效能與希望感影響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清華大學教育心理與諮商學系教育心理與諮商碩士在職專班,新竹市。 黃一元(2012)。登山安全教育對台灣山野活動的重要性。學校體育,129,42-45。 黃子舜(2018)。新北市國民小學教師實施戶外教育現況與困境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北市立大學地球環境暨生物資源學系碩士在職專班,臺北市。 黃秋豪、陳振淦、呂宗翰(2013)。全人中學戶外探索體驗教育的登山課程。載於陳永龍、鄭安晞主編,2013全國登山研討會論文集(頁105-110)。台北市:台灣山岳文教協會。 黃茂在、何宜謙(2016)。導論~多元脈絡下的戶外教育。放眼國際-戶外教育的多元演替與發展趨勢(頁2-8)。新北市:國家教育研究院。 黃培雯(2015)。 山野教育融入高中地理實察之歷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社會與區域發展學系碩士班,台北市。 楊孟麗、謝水南(2013)。教育研究法研究設計實務。臺北市:心理出版。 廖艷秋(2016)。山野教育推動歷程之研究-以台東縣檜木國中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東大學教育學系教育行政碩士在職專班,台東縣。 蕭伊蝶(2017)。山野教育對資源班學童自尊人際關係與自我概念效果之探討-以台北市某國小為例。載於張志湧主編,2017全國登山研討會論文集(頁195-208)。台北市:台灣山岳文教協會。 謝純雅(2011)。臺北市國小教師利用親山步道進行戶外環境教育之現況調查(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環境教育研究所碩士班,台北市。 韓孟芳(2017a)。國小山野教育課程實施歷程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社會與區域發展學系碩士班,台北市。 韓孟芳(2017b)。國小山野教育課程實施歷程探究。載於張志湧主編,2017全國登山研討會論文集(頁209-228)。台北市:台灣山岳文教協會。 羅光欣(2018)。山野教育融入生命教育教學對高中生生命態度影響之探討—以南投縣弘明實驗高中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東海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班,台中市。 羅淑娟(2018)。戶外體驗學習之個案研究-以台中市某國中實施山野教育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逢甲大學公共事務與社會創新研究所碩士班,台中市。
貳、英文部分
AI-Khafaji, S. (2012). It was tough, but it was kind of cool: Experience of a university wilderness orientation program through the participants’ eyes. Unpublished master thesis, Western Carolina University. Holewski, E. (2016). Connecting with nature: The process in adventure programming. Unpublished master thesis, Prescott College. Lokos, R. M. (2013). The impact of wilderness education programs and participant self-efficacy beliefs. Unpublished doctoral dissertation, Seattle University. Pollock, C. J. (2019). Meaning-making and the wilderness experience: An examination using a constructive-developmental lens. Unpublished doctoral dissertation, University of Victoria. Saaty, T. L. (1980). The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New York, NY: McGraw-Hill. Warfield, J. N. (1973). On arranging elements of a hierarchy in graphic form. IEEE Transactions on Systems, Man, and Cybernetics, 3(2), 121-132. Warfield, J. N. (1974). Toward interpretation of complex structural models. IEEE Transactions on Systems, Man, and Cybernetics, 4(5), 405-417. Warfield, J. N. (1977). Crossing theory and hierarchy mapping. IEEE Transactions on Systems, Man, and Cybernetics, 7(7), 505-523. Yuniawati, Y., Ridwanudinm, O., & Pancawati, D. (2019). An investigation into hiking motivatio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cademic Research in Business and Social Sciences, 9(3), 782-78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