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文君(2014)。補救教學現場的省思與建議。臺灣教育評論月刊,3(8),83-87。 王尤秋(2009)。攜手計畫課後扶助政策實施成效之研究-教育機會均等的觀點(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北教育大學,台北市。 王希盈(2018)。數位教育平台於偏遠地區數學補救教學成效之研究-以嘉義縣某國小四年級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南大學,臺南市。 陳育含(譯)(2010)。訪談研究法 (原作者: 可瓦里SteinarKvale)。新北市:韋伯文化。 江仁山(2014)。國中生英語補救教學學習動機與學習成效關係之研究-以新竹市「補救教學實施方案」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中原大學,桃園市。 自由時報(2015)。搶救落後生-○○國小從源頭做起。取自http://news.ltn.com.tw/news/local/paper/918104 李文益、黃毅志(2004)。文化資本、社會資本與學生成就的關聯性之研究。台東大學教育學報,15(2),23-58 。 李政賢(2007)。質性研究導論(譯)。台北市: 五南。 吳清山、林天祐(1995)。教育名詞淺釋-教育優先區。教育資料與研究,5,49。 吳清山、黃建翔(2013)。提升學生學習成就策略之探析。教育研究月刊,232,5-17。 沈珊珊(1998)。教育機會均等理念之式微?-自教育改革趨勢探討(社會變遷中的教育機會均等),臺北: 揚智文化。 邱盈禎(2015)。桃竹苗國民中學教師參與補救教學實施方案態度與實施成效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新竹市。 周孟蓉(2014)。國小弱勢低成就學生知覺補救教學成效之研究以屏東縣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屏東縣。 林政逸(2016)。影響國中小補救教學實施方案成效因素之探究。臺灣教育評論月刊,5(11),32-37。 林裕哲(2014)。國中補救教學執行之研究以新北市兩個案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中華大學,新竹市。 吳定(1998)。公共政策辭典。台北:五南。 吳思華(1988)。產業政策與企業政策。台北:中華經濟研究。 吳嘉琳(2017)。圖解識字教學法運用於國小二年級補救教學成效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東華大學,花蓮縣。 郭佳欣(2016)。中小學補救教學-初探本國補救教學實踐之適性意涵。台灣教育評論月刊,5(11),1~5。 范熾文(2008)。新世紀的學校教育革新方向。教育行政管理學刊,3,1~9。 范熾文、張文權(2015)。當代學校經營與管理新興議題:個人、團體與組織的連結。臺北:高等教育。 夏玉齡(2017)。以共同教學方式進行補救教學對師資生的教學專業影響之個案探討(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東海大學,台中市。 教育部(2011)。民國100年年10 月27 日臺國(二)字第1000193000 號函頒「國民小學及國民中學補救教學實施方案」 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2018)。補救教學科技化評量系統網站。 取自https://exam.tcte.edu.tw/tbt_html/ 秦夢群(1997)。教育行政—實務部分。臺北市:五南。 陳向明(2009)。質性研究:反思與評論 。重慶:重慶大學。 陳孟霞(2017)。國小教師學習領導之研究—以新北市一國小實施即時補救教學個案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淡江大學,新北市。 陳俊男(2017)。臺南市國民小學補救教學實施現況、成效、困境、因應之個案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大學,台南市。 陳青達、鄭勝耀(2008)。文化資本與學習成就之相關研究。國立新竹教育大學學報,25(1),79-98。 陳珊華(2006)。P.Bourdieu:強調文化再製的批判取向社會學者>,載陳奎熹張建城主編之教育社會學:人物與思想(369-394頁) 。臺北:高等教育。 陳珊華(2009)。從部落到學校:原住民族國中學生的文化資產與文化認同之研究。台北市:心理。 張建成、陳珊華(2006)。生涯管教與行為管教的階級差異:兼論家庭與學校文化的連續性。教育研究集刊,52(1),129-161。 張庭溱(2017)。運用均一教育平台於國小分數補救教學之行動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東大學,台東縣。 畢恆達(2010)。空間就是想像力。台北市,心靈工坊。 許添明(2010)。弱勢者學習協助計畫不應只有補救教學。教育研究月刊,199,32-42。 陳惠萍(2009)。「攜手計畫課後扶助方案」教學方法之觀察探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大學,台南市。 張新仁(1995)。補救教學面面觀(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張新仁(2001)。實施補救教學之課程與教學設計(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陳珍瑤(2015)。臺中市國民中學推動補教教學實施方案之現況與成效(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中教育大學。台中市。 張藝璉(2015)。國中補救教學政策執行現況及改良途徑之探討-以桃園市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央大學,桃園縣。 黃玉青(2015)。高雄市國小補教教學實施之個案研究碩士論文(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黃昆輝(1988)。教育行政學。台北:五南。 維基自由百科(2018)。約翰·羅爾斯(John Rawls)社會正義論第一原則(自由原則)、第二原則(平等原則)。 劉令德(2016)。國小一年級英語補救教學成效之個案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台北市。 蔡佩格 (2017)。金門縣國小教師對補救教學方案實施滿意度與成效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銘傳大學教育,台北市。 蔡政忠(2016)。原住民重點國民中學教師專業素養、補救教學理念與補救教學成效之探討(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暨南國際大學,南投縣。 駐美國代表處教育組(2013)。美國聯邦政府要求三州限期改善教師評鑑。台北:國家教育研究院國際分析資料庫。 潘淑滿(2003)。質性研究理論與應用。新北市:心理。 潘慧玲(2003)。教育研究的取徑概念與應用。台北市:高等教育。 王韻齡(2015)。補救教學無效的四個原因。親子天下,69,118~121。 謝幸真(2015)。「補救教學實施方案」實施現況與執行成果之個案研究以桃園市一所國小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台北市。 簡中籥(2017)。國民中學補救教學政策執行之個案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台北市。 蘇進棻(2002)。簡介美國「沒有孩子落後」法案頒訂背景與內容。國家教育電子報。取自https://zh.wikipedia.org/wiki/%E6%AD%A3%E4%B9%89%E8%AE%BA Aaker, D. A. (1984), StrategicMarketManagement, Humanities, NewYork:JohnWiley&Sons Inc. Bourdieu, P. (1986). The forms of capital. In J. G. Richardson (Ed.), Handbook of theory and research for the sociology of education (pp. 241-260).Connecticut: Greenwood. Duke, D. L.(1990).Teaching an introduction. New York: McGraq-Hill Publishing Company. Jonsson, J. O. (2010). Child well-being and intergenerational inequality. Child Indicators Research, 3, 1-10. Liberman, M.(1956). Education as a profession. University of Oklahoma:Prentice-Hall. Lynch, M.E. (1999). Self-handicapping and overachievement: Two strategies to cope with self-doubt (Coping strategies, competence). Dissertation Abstracts International, 59(10), B5621. Salomon, K. L. (1998). Self-handicapping as threat regulation (self-esteem, attributions). Dissertation Abstracts International, 58(8), B4528. Sergiovanni, T.J. (1990). Value-added leadership: How to get extraordinary performance in schools. New York: Harcourt Brace Jovanovich. Silins, H.C.(1993).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leadership and school improvement outcomes. (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ED360721) Smith, T. B. (1973).The policy implementation process, Policy Sciences, 4(2), 197~203. Tripp, D. (1993). Critical incidents in teaching : Developing professional judgement . New York : Routledge. Annion, M. (1994). Grasping the learning organization. Training and Development, 48(6), 39-4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