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號:guest(3.145.11.3)          離開系統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詳目顯示

以作者查詢圖書館館藏以作者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系統以作者查詢全國書目勘誤回報
作者:張詠筑
作者(英文):Yung-Chu Chang
論文名稱:從科學傳播探討《DR. STONE新石紀》 的科學知識、表徵和學生的情意態度
論文名稱(英文):DISCUSSION ON "DR. STONE "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CIENCE COMMUNICATION SCIENTIFIC KNOWLEDGE, REPRESENTATIONS AND AFFECTIVE ATTITUDES OF STUDENTS
指導教授:古智雄
指導教授(英文):Chih-Hsiung Ku
口試委員:陳世文
林俊瑩
口試委員(英文):Shih-Wen Chen
Chunn-Ying Lin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東華大學
系所名稱:教育與潛能開發學系
學號:610688305
出版年(民國):110
畢業學年度:109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65
關鍵詞:科學傳播科學知識表徵Dr.stone新石紀
關鍵詞(英文):science communicationscience knowledgerepresentationDr. stone
相關次數:
  • 推薦推薦:0
  • 點閱點閱:17
  • 評分評分: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
  • 下載下載:1
  • 收藏收藏:0
本研究在 從科學傳播的角度探討《 Dr. STONE新石紀》 的科學知識及表徵,以 內容分析法分析《 Dr. STONE新石紀》的漫畫和動畫內包含的科學知識內容和科學表徵方式。藉由問卷調查的方式來了解 240位 學生對於漫畫和動畫的情意態度 ,加上 24位學生的 訪談,認識學生對科學認知情形 ,以及學生對不同媒介學習科學的想法。 學生喜歡 《 Dr. STONE新石紀》 的內容,但是如果學生要學習科學知識的話,主要分成三個途徑 ,聽老師說、看動畫或是看 Youtube平台,做為學習科學知識的方法。
This research explores the scientific knowledge and association of "Dr. STONE "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cience communication, and analyzes the affection and attitude of 240 students towards comics and animation through the method of content analysis and repesentation, and 24 students’ Interviews, know that students like the content of "Dr. STONE ", but if students want to learn scientific knowledge, there are three main ways. Listen to the teacher, watch animation or watch the Youtube platform, as a way to learn scientific knowledge Methods.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待答問題 4
第三節
名詞解釋 5
第四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6
第二章
文獻探討 7
第一節
漫畫的組成元素與應用 7
第二節
動畫的組成元素與應用 16
第三節
漫畫與動畫運用在科學傳播上 29
第四節
學生學習科學的動機 31
第五節
《新石紀》的特色 35
第三章
研究方法與設計 39
第一節
研究設計與架構 39
第二節
漫畫的內容分析 42
第三節
動畫的內容分析 50
第四節
漫畫與動畫的問卷調查 57
第五節
信度與效度 59
第四章
研究討論與結果 63
第一節
《新石紀》的分析標的與學生的認知情形 63
第二節
對《新石紀》經驗及偏好在問卷上的分析 100
第三節
學生在 《 新石紀 》 問卷上的統計看法 108
第四節
學生對漫畫與動畫態度在訪談上的分析 126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151
第一節
研究結論 151
第二節
研究討論 154
第三
節 研究建議 157
參考文獻 159
附錄 167
Eran Moore Rea(2018)。從雷射爆炸到費曼圖:科學漫畫進軍聖地牙哥國際漫畫
展。物理雙月刊,9-12。
Hans Peter Peters(2020)。科學傳播的範疇:是知識散播還是公民參與?。傳播
  研究與實踐,10,1-18。
Scott McCloud(2017)漫畫原來要這樣看。愛米粒。
王石番(1989)。「看得不同」傳播內容分析法-理論與實證。幼獅文化。
王佳銘、鐘世凱(2007)。漫畫式分隔與顏在電腦動畫的應用研究。台中教育大
  學學報,21(2)。1-22。
甘允良、蔡佳蓉(2004)。否證論的觀點論運動科學研究。大專體育,72。65-71。
江靜之(2018)。是真?還是假?從閱聽人角度看動畫新聞真實性。中華傳播學
  刊,34。3-34。
江淑琳、張瑜倩(2016)。更民主的科學溝通:科學類博物館實踐公眾參與科學
  之角色初探。傳播研究與實踐,6(1)。199-227。
余一鳴(2002)。科學哲學的發展對方法論研究的啟示。復興崗學報,76。259-
  285。
余民寧、翁雅芸、張靜軒(2018)。數理科學的學習動機有性別差異嗎?一個來
  自後設分析的證據。當代教育研究季刊,26(1)。45-75。
吳文龍(2006)。科幻-科學中的幻想、幻想中的科學。科學教育學刊,294,
  15-22。
吳百興、吳心楷(2010)。八年級原住民學生在設計導向活動的科學學習。科學
  教育學刊,18,277-304。
吳秀珍、劉嘉茹(2020)。科學傳播對消費行為決策之探討。數位與開放學習期
  刊,8,27-74。
吳坤璋、黃台珠、吳裕益(2006)。以結構方程模式檢驗影響國小學生對科學
  的態度之理論模式。師大學報,51,83-106。
余民寧、翁雅芸、張靜軒(2018)。數理科學的學習動機有性別差異嗎?一個來
  自後設分析的證據。當代教育研究季刊,26,045-075。
李宏耕、李來春(2017)。動畫短片敘事結構與聚焦設計研究。國際數位媒體設
  計學刊,9,23-41。
李宏耕、李來春、李欣潔、賀天穎(2018)。動畫電影記憶∕回憶之視覺與敘事
  表達研究。藝術評論,34,105-147。
李佳蓉、李俊儀(2019)。隱喻影像之視覺意象認知及其藝術教育意涵。教育研
  究與發展期刊,15,89-121。
李美華(2015)。新媒體與科學傳播:「低碳生活部落格」的內容與產製研究。傳
  播與社會學刊,32,59-90。
林念慈(2017)。台灣原創漫畫連載數位化之消費行為。中華印刷科技年報,
  403-41 3。
林盈萱、難波康治(2017)。融入影像教材與學習策略於任務型日語課程之設計。
  逢甲人文社會學報,107-128。
林陳涌、鄭榮輝、張永達(2009)。融入科學史教學對高中學生的科學本質觀、
  對科學的態度以及學習成就的影響。科學教育學刊,17,93-109。
林愛華(2010)。格林童話插畫、漫畫-及其在童話教學上之運用。臺德學刊,
  18,79-102。
林筱芸、徐美苓(2015)。臺灣基因醫學新聞內容特色與品質分析(2001-2011年)。
  博物館學季刊,29(1),65-75+77。
周文鵬(2019)。當代台灣漫畫的創作及產業變遷-通往數位平台的困境與省思
  。休閒研究,8,1-17。
范凱婷(2017)。台灣漫畫歷史研究的兩種類型-以洪德麟、李闡為例。問學
  集,22,27-42。
馬嘉陽、陳圳卿(2019)。功能性過場動畫與情緒變化之關係探討。設計學報,
  1,1-16。
馬于婷、黃淑賢、施如齡(2019)數位心智圖導入數位說故事對學童5C能力之
  學習成效分析。數位學習科技期刊,10。31-57。
翁鈺茹、蘆卉蓁、陳若庭、余佳蓁(2019)。自學教材中動畫式教學與其他圖像
  式教學學習成效之探討。圖文傳播藝術學報,273-286。
張芳全、陳俐君(2018)。國中生家庭社經地位、文化資本、自然科學習興趣
  對自然科學習動機影響之縱貫性研究。台中教育大學學報,32,1-33。
張欣雅(2019)。漫畫秩序的歷史進程及其意向:以台灣經驗為例。休閒研究,
  8,18-38。
張恩輔、林志偉、黃笙玹、鍾志成(2019)。多列車運轉模式及程式研發(三)
  動畫展示與時刻表可靠度分析。中興工程,142,95-100。
張淑麗(2020)。圖像看護回憶錄與漫畫之情感修辭:查斯特的《我們不能談些
  更愉快的話題嗎?》。英美文學評論,36,93-117。
張美珍、王裕宏、錢文國、陳育新(2017)。科學探索箱活動對偏鄉學童科學態
  度與概念知識表現之影響。工業科技教育學刊,10,61-77。
張美珍、莊楊峻偉、王欲宏(2017)。科學博物館辦理偏鄉科普推廣活動之成效
  分析。科技博物,21,5-26。
張美珍、蔡東鐘、許景綾(2015)。國小學生擔任科學實驗站解說員對其科學態
  度及表達能力之影響。博物館學季刊,29,23-35。
張美珍、林淑歆、莊淑芬(2019)。探討偏遠地區科學實驗站學生解說員之科學
  態度。科技博物,17,59-86。
陳賢錫、郭昕昀(2017)。使用Maya MEL 群體運動中碰撞排除的技術和相關
  應用之研究。國際數位媒體設計學刊,9,42-53。
陳楸帆(2019)。「超真實」時代的文學創作。中國現代文學,35,51-64。
陳世文、楊文金、古智雄(2011)。從格致到科學--西方科學傳入中國對科學教
  育的啟示。科學教育月刊,343,2-17。
陳玫岑、張美珍(2007)。科學展示中的漫畫印象。科技博物,11,31-45。
陳仲偉(2015)。當漫畫與大眾相遇:以「手塚治虫的世界特展」觀之。庶民文
  化研究,12,175-199。
陳錦忠(2008)。影像中圖像與造型符號的關係。藝術學報,83,77-90。
陳琪瑤、吳昭容(2012)。幾何證明文本閱讀的眼動研究:圖文比重及圖示著色
  效果。教育實踐與研究,25(2),35-66。
陳賢錫、林欣儒(2017)。動畫產業分析及繪本改編動畫之前期作業研究與相關
  技術探討。中科大學報,4(1),187-207。
郭澤寬(2019)。現實與科幻的交織──論大躍進時期的科幻文學。中國現代文
  學,35,29-50。
郭小安、楊紹婷(2019)。圖像傳播時代的符號載體與共意動員-對九起「絲帶
行動」的綜合分析。傳播與社會學刊,49,103-139。
許一珍(2018)。學童使用擴增實境之學習動機與學習成效研究-以八大行星學
  習為例。國際數位媒體設計學刊,10,32-38。
陶淑瑗、莊宗嚴(2017)。結合體感互動於國小五年級自然與生活科技領域之悅
  趣化學習的探究。數位學習科技期刊,9,115-136。
單文婷(2017)。科學家參與公共傳播的觀察-行政院原子能委員會使用臉書行
  銷科學政策的討論。教育傳播與科技研究,117,47-65。
游凱麟(2012)。動畫基礎概論。(初版)。台北市:五南。
項楚甯、許廷維、謝坤宏(2018)。臺灣原創動畫電影人才短缺原因。圖文傳
  播藝術學報,208-215。
曾建華(2008)。老師來了:漫畫分鏡構圖學。旗標出版社。
曾靜如(2017)。以穿戴式腦波儀探測視覺圖像與音樂刺激影響之案例研究。文
  化創意產業研究學報,7(3),71-77。
曾瑞蓮、許馨月(2018)。「上九天攬月,下五洋捉鱉」:第八屆海峽兩岸科學傳
  播論壇紀實。物理教育學刊,19(2),59-62。
黃木姻(2018)。文化、媒體與性別建構-自創動畫及繪本媒材在性平教學的應  
  用。性別平等教育季刊,85,122-127。
黃子芸、黃惠萍(2018)。科學議題資訊圖像呈現對閱聽人閱讀經驗與閱讀理解
  之影響。科學教育學刊,26(3),197-218。
黃惠萍、劉甄、智飛(2017)。兩岸科普網站特色與傳播效果初探—以《果殼網》
  和《泛科學網》為例。傳播與社會學刊,39,93-132。
黃璽宇(2019)。以Thomas Aquinas 自然法論「將漫畫數位化」此行為趨向完
  善的可能性。休閒研究,8,67-83。
黃俊儒(2017)。導言:科技社會變遷下的科學傳播新視界。中華傳播學刊,32,
  3-7。
黃博聖、劉政宏、陳學志(2017)。不同結果狀態對正、負向回饋的注意與回憶
效果。教育心理學報,48,469-486。
黃志雄(2016)。以眼動探討符號元素對發展遲緩幼兒及同儕溝通圖形符號辨識
差異之研究。特殊教育學刊,41,67-98。
黃聰惠(2018)。科學態度與科學素養之相關研究。台灣教育評論月刊,7,142-
  145。
賈立元(2019)。人形智能機:晚清科幻小說中的身心改造敘事。中國現代文
  學,35,3-28。
楊錫彬(2016)。動畫的品牌行銷之探討 — 以小小兵動畫為例。中國廣告學
  刊,21,82-97。
楊舜傑、陳五洲(2017)。後設認知結合影像輔助動作學習之探討。台南大學體
  育學報,12,1-13。
靳知勤、吳靜宜(2017)。國小學生對社會性科學議題學習環境之知覺:個人學
  習動機、小組合作能力與教室環境知覺。教育學報,45,71-97。
遠東動畫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13)。基礎動畫製作。(初版)。台北市:五南。
蔡蕙如(2011)。從科幻電影「絕地再生」論所關涉之生命議題及反思。高醫通
  識教育學報,6,99-120。
劉阿榮(1996)。發現的邏輯VS.研究的心理學-K. Popper的否證論和T. Kuhu
  的典範論之比觀。公民訓育學報,257-281。
劉瓊文、闕廷諭(2018)。專案導向之圖像化程式教學對提升國小學童問題解決
  能力之探討。當代管理論叢,54-73。
鄭椀予(2017)。中國動畫產業與趨勢分析。台灣經濟研究月刊,41,111-
  119。
鄭海蓮、吳慧詩(2016)。「看得不同」等於「表現得不同」嗎?線上空間能
力遊戲的眼蹤與測驗表現。數位學習科技期刊,8,1-28。
賴來新、林幸玫(2016)。休閒行為研究論文內容評析-以國內漫畫閱讀行為為
  例。運動與遊憩研究,11。31-44。
盧詩韻、謝維合、羅志成、張椀喬(2014)。皮克斯短片 3D 動畫鏡頭運用內     
  容分析。藝術評論,26,71-111。
盧昭榮、陳玫岑、麥綉婉(2018)。四格漫畫運用於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之「夢
  想號」展示設計。科技博物,22,44-72。
戴綺瑩、王藍亭(2019)。LINE原創貼圖之圖像動作與情緒傳達研究。中華印刷
  科技年報,156-175。
蕭佳純(2017)。學生學習動機與學業成就關聯之研究:教師創意教學的多層次
  調節式中介效果。特殊教育研究學刊,42,79-112。
錢昭萍、梁麗珍(2017)。動畫與繪本融入教學對不同學制與性別的學生學習之
  影響—以科技大學國文類通識課程為例。人文社會學報,13,251-282。
錢昭萍、梁麗珍、黃國豪、黃恆霖(2017)。數位繪本或擴增實境融入國文教學
  對學習之影響:以科技大學資訊與非資訊學院學生為例。數位學習科技期
  刊,9,1-32。
鍾夐洋、陳信安(2017)。漫畫藝術的敘事與解構-以《火影忍者》為例。設計
  與環境學報,18,35-48。
謝宛婷(2018)。奇美醫學中心率全國之先以虛擬實境體驗及觸控式動畫遊戲 
  讓您思考預立醫療決定好EASY。奇美醫訊,121,42-43。
謝曼盈、張景媛(2019)。家長參與、科學學習動機與偏鄉地區國中生科學學習
  成就。教育心理學報,51,1-22。
嚴政通、陳五洲、游能揚、林國全(2015)。不同技術水準排球員對舉球的視覺
判斷策略分析。大專體育學刊,17,77-86。
蘇秀玲、謝秀月(2019)。科學遊戲融入國小自然科教學學童科學態度之研究。
  課程與教學,10,111-129。
Can C. C. (2013). Computer animation in teaching surgical
procedures.Social and Behavioral Sciences, 103, 230-237.
Chang, Y. S. (2016). The Narrative Analysis of Animation Language Applied in the Green Energy Education Film. 國際數位媒體設計學刊, 8,
1-11.
Dai, L. (2021). The Influenc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Art Color on
Animation Creatio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ocial Sciences and
Education Resarch, 4, 134-137.
Garry H., & Wendy N., (2014). Creating a narrated stop-motion
animation to explain science: The affordances of “ Slowmation ”
for generating discussion. Teaching and Teacher Education, 42,
68-78.
Ibrahim, U., Nilufer, O., & Serkan, K. (2010). The effect of using
animations on pre-service science teachers’ science achievement.
Social and Behavioral Sciences, 2, 5357-5361.
Jucan, M. S., & Jucan, C. N. (2014). The power of science
communication. Social and Behavioral Sciences, 149, 461-466.
Kress, G., & Van Leeuwen, T. (2006). Reading images: The Grammar of
Visual Design (2nd ed.). Oxon: Routledge.
Lin, C. H. (2019). Exploring the effectiveness of using animation to
learn chinese verbs: a case of young preschool children. 華語文教
學研究, 16, 1-28.
Shreesha M., & Tyagi S. K. (2016). Does animation facilitate better
learning in primary education? a comparative study of three
different subjects. Creative Education, 7, 1800-1809.
Soon, F. F., Lee, P.L. & Fei, P.P. (2012). Reducing cognitive
overload among students of different anxiety levels using
segmented animation. Social and Behavioral Sciences, 47, 1448-
1456.
Su, K. D., & Yeh, S. C. (2015). Effective assessments of integrated
animations to explore college students’ physics learning
performances. Social and Behavioral Sciences, 176, 588-595.
Sanchez, C. A., & Weber, K. (2019). Using relevant animations to
counter stereotype threat when learning science. Journal of
Applied Research in Memory and Cognition, 8, 463-470.



(此全文20260203後開放外部瀏覽)
01.pdf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