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號:guest(3.141.30.210)          離開系統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詳目顯示

以作者查詢圖書館館藏以作者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系統以作者查詢全國書目勘誤回報
作者:陳宥庒
作者(英文):Yu-Chuang Chen
論文名稱:快、狠、準、猛、穩:一位跆拳道菁英選手的自我民族誌
論文名稱(英文):Fast, Ruthless, Accurate, Fierce, and Firm: An Autoethnography about an Elite Taekwondo Athlete
指導教授:尚憶薇
指導教授(英文):I-Wei Shang
口試委員:涂瑞洪
馬上鈞
口試委員(英文):Juli-Hung Tu
Shang-Chun Ma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東華大學
系所名稱:體育與運動科學系
學號:610689002
出版年(民國):109
畢業學年度:108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89
關鍵詞:自我民族誌自我敘說運動經驗運動員認同團隊認同
關鍵詞(英文):AutoethnographySelf-NarrativeSport ExperienceAthletic IdentityTeam Identification
相關次數:
  • 推薦推薦:0
  • 點閱點閱:134
  • 評分評分: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
  • 下載下載:5
  • 收藏收藏:0
本研究以自我民族誌方法學,探討跆拳道運動是什麼,以及它如何影響我的生命,本研究目的主要以敘說我的運動經驗足跡,以及探索跆拳道運動經驗中自我認同與團隊認同形成的作用。研究範圍以2005至2020年,其中以2015年進入國家隊後為主要研究期間。透過收集文件、影片、訓練日誌等資料,建構現場文本,並以自我理解,賦予生命歷程意義。透過結晶式書寫、同儕檢核、反思與深度訪談法等方式,確保研究信實度。內容敘說我的跆拳道運動經驗過程、團隊認同與自我認同在我的運動生涯中如何形成,並嘗試以圖像描繪出整體輪廓。最後則反思學習跆拳道及比賽歷程對我的意義,過程中發現與人建立連結與親密感有助於形成自我認同與團隊認同。因此,冀希透過自己的故事,為後續有志從事跆拳道運動或邁向頂尖的菁英選手,提供一種可能的徑路。
This research uses the methodology of autoethnography to explore what Taekwondo is and how it affects my life. The purpose of this research is to narrate my sports experience footprint and explore the role of self-identity and team identity formation in Taekwondo experience. The time frame is from 2005 to 2020, with a focus on entering the national team after 2015. On-site texts were constructed by collecting documents, videos, training logs and other data, through which meanings were given to the life course via self-understanding. Crystalline writing, peer review, reflection, and in-depth interview methods were used to ensure the reliability of the research. The content narrated the process of my Taekwondo experience and how team identity and self-identity were formed in my sports career. These were outlined in a figure. Finally, there is a reflection on the meaning of learning Taekwondo as well as the course of the competitions. With this reflection, it was discovered that it was the establishment of connections and intimacy with others that assisted in forming self-identity and team identity. Therefore, it is expected that my story could offer an avenue that can be traced back by those wanting to become elite Taekwondo athletes.
摘要 I
Abstract II
謝誌 III
目次 IV
表次 VI
圖次 VII
第壹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問題 2
第三節 研究之重要性 3
第四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4
第貳章 文獻回顧 5
第一節 台灣跆拳道的演進與相關研究 5
第二節 運動經驗 10
第三節 運動員認同v.s.團隊認同 16
第參章 研究方法 19
第一節 自我民族誌的研究歷程 19
第二節 研究設計 20
第三節 建構現場文本 23
第四節 研究信實度 25
第五節 研究倫理 26
第肆章 身在山中 29
第一節 跟民族誌相遇 29
第二節 啟蒙 31
第三節 成長茁壯 34
第四節 展翅高飛 37
第五節 淬鍊 41
第伍章 討論與反思 58
第一節 跆拳道教會我的事情 58
第二節 啟發我的事物 59
第三節 千錘百鍊 63
第四節 里程碑 66
第陸章 結論與建議 69
參考文獻 73
中文部分 73
外文部分 87
附錄一、研究者簡歷 90
附錄二、個別訪談知情同意書 91
附錄三、訪談大綱 92
附錄四、建構現場文本來源(一) 93
附錄五、建構現場文本來源(二) 94
附錄六、建構現場文本來源(三) 99
附錄七、獎狀、參賽證 102

王柔淳 (2018)。高雄市跆拳道館經營管理策略與成功關鍵因素之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私立正修科技大學,高雄市。
王珮瑄 (2017)。下午三點鐘時刻:跆拳道專長課之自我民族誌 (未出版碩士論文)。臺北市立大學,臺北市。
江政安 (2011)。完成與未完成的夢想:柔道訓練歷程 (未出版碩士論文)。臺北市立大學,臺北市。
朱婉儀 (2015)。鍛鍊、堅持、起飛:朱木炎榮耀奧運逐夢歷程敘說 (未出版碩士論文)。臺北市立大學,臺北市。
李千賢 (2018)。大學棒球校隊團隊形象重要性及團隊認同感之調查 -以遠東科大棒球校隊為例 (未出版碩士論文)。私立遠東科技大學,台南市。
宋玉麒 (2019)。跆拳道大專甲組對打選手不同賽後 短期停訓時間對專項運動表現之影響 (未出版碩士論文)。私立中國文化大學,臺北市。
何泯辰 (2016)。跆拳道道館營運模式之研究-以森林道館為例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何粵東 (2010a)。課程想像的自我民族誌:課程研究與實踐的自我經驗反思 (未出版博士論文) 。國立中正大學,嘉義縣。
何粵東 (2010b)。自我民族誌的課程研究初探。中正教育,9(1),1-29。
何粵東、蔡清田 (2013)。自我民族誌。載於蔡清田(主編),社會科學研究法新論(頁143-171)。臺北市。:五南。
吳百騏 (2006)。跑出生命的樂章:二位跑者參與馬拉松的生命故事 (未出版博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吳佳俊 (2006)。蜘蛛網與獨角戲一位排球教練的自我敘說 (未出版博士論文) 。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市。
吳燕妮、蔡明志、陳鴻雁 (2008)。跆拳道運動教練專業能力需求之研究。大專體育學術專刊 (2008 / 05 / 01),494 - 499
吳燕妮 (2019)。2017世界大學運動會跆拳道金牌選手與台灣選手技術分析比較(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體育大學,桃園市。
呂佳融 (2011)。一位資深手球教練的教練經驗與哲學 (未出版碩士論文) 。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市。
呂依真 (2002)。自我的困頓與建構:自傳民族誌取向 (未出版碩士論文)。私立輔仁大學,新北市。
余家頡 (2020)。108年大專運動會跆拳道比賽公開女子組 金牌選手技術分析 (未出版碩士論文)。私立輔仁大學,新北市。
呂傳宗 (2020)。黃筱淇跆拳道品勢冠軍選手技術報告 (未出版碩士論文)。私立中國文化大學,臺北市。
李世豪、林伯修 (2013)。一位原住民運動員的自我認同與敘說。中原體育學報, (3),16-25。
李至淵 (2017)。當標誌桿不再侷限—排球網的延伸即是成長經歷的拓展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杜泓道 (2020)。我國跆拳道品勢發展現況、阻礙因素及解決策略之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體育大學。台中市。
李育卿 (2007)。機構績效管理下的社會工作實踐:自身民族誌的研究取向 (未出版碩士論文)。私立東吳大學,臺北市。
李宗儐 (2015)。一個馬拉松跑者的自我敘說——從運動經驗看父親與我的生命故事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李宜樺 (2011)。被禁錮的籃球魂:一位籃球愛好者的故事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市。
李祥亮 (2017)。2016奧運女子跆拳道得分率與臺灣優秀女子選手前腳勾踢動作分析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李皓容 (2019)。優秀跆拳道教練選手關係建立的影響因素與互動策略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中正大學,嘉義縣。
那維 (2017)。運動員生涯轉換職業軍人之研究 (未出版博士論文)。國立高學師範大學,高雄市。
吳學勳 (2020)。108年大專運動會跆拳道比賽公開 男女子組金牌選手後踢與後旋踢 技術分析 (未出版碩士論文)。私立輔仁大學,新北市。
枋薇菁 (2017)。跆拳道選手運動員認同、運動熱情與運動幸福感之相關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私立朝陽科技大學,台中市。
林山永 (2012)。化育奧運第一金--台北市林森跆拳道館經營之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林文超 (2014)。從炫麗到平凡:一位職棒明星球員的生涯轉換敘 (未出版博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市。
周志昌 (2018)。運動校隊團隊形象重要性及團隊認同感之探討-以遠東科大籃球運動代表隊為例 (未出版碩士論文)。私立遠東科技大學,台南市。
林佳賢 (2016)。學校跆拳道運動代表隊經營策略之研究-以國立桃園高級農工職業學校為例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台北市。
林宗濱 (2010)。授權領導與組織認同關係之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私立開南大學,桃園縣。
林宜萱 (2014)。以西方競技運動成功關鍵因子探究臺灣備戰2012年倫敦奧運的策略─以跆拳道、射箭為例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林怡君 (2017)。田徑夢想之路:競速人生的自我敘說 (未出版碩士論文)。臺北市立大學,臺北市。
林俞呈 (2011)。國中體育班柔道與跆拳道教師 (未出版碩士論文)。私立輔仁大學,新北市。
林姿余 (2013)。運動明星的養成歷程個案分析─以風浪板國手張浩為例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體育大學,桃園市。
林盈辰 (2015)。一位籃球選手塑造運動風格之自我敘說 (未出版碩士論文) 。臺北市立大學,臺北市。
林素珍 (2014)。體驗學習應用於生態教育之研究:一位國小教師的自我民族誌 (未出版碩士論文)。私立銘傳大學,桃園市。
邱芳玲 (2002)。運動員生涯規劃應有的認知。學校體育,12(4),54-59。
邱柏偉 (2017)。迎難而上-敘說面對、迎向與反擊的經驗故事 (未出版碩士論文)。臺北市立大學,臺北市。
姚志憲 (2013)。運動選手到教練的生涯轉換:臺灣首位美國職業撞球參賽選手 (未出版博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市。
柯宗佑 (2019)。不同站姿對跆拳道滑步旋踢執行時間之影響 (未出版碩士論文)。私立建國科技大學,彰化市。
施仕倫 (2019)。莒拳無名小卒到奧運國家教練:侯緯星之跆拳生涯征途(1953年~)(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洪冠儒 (2012)。合球選手知覺運動承諾與團隊認同關係之研究-以自評運動表現為調節變項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東大學,台東縣。
施振義 (2016)。青少年棒球國手生涯轉換的自我敘說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市。
洪文英 (2010)。焊鑄鐵漢:一位國家級跆拳道教練的教練經驗與哲學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市。
洪幼婷 (2019)。間歇踢擊測驗評量跆拳道選手最大攝氧量的信效度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中正大學,嘉義市。
洪俊安 (2007)。優秀跆拳道選手滑步旋踢的慣用腳與非慣用腳動作之差異(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體育大學。台中市
洪國朕 (2015)。喚起回憶:一位游泳選手的自我敘說 (未出版碩士論文)。臺北市立大學,臺北市。
紀朝文 (2011)。我跑.故我在:一位田徑選手的自我敘說 (未出版博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市。
紀雅惠 (2004)。女性自我認同形成歷程之質性研究─以四位教育與助人專業者為例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屏東市。
胡幼慧 (1996)。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臺北市:巨流。
胡晉文 (2017)。我不想一輩子打球—HVL最有價值球員的生涯轉換 (未出版博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市。
胡紹嘉 (2008)。敘事、自我與認同:從文本考察到課程探究。台北市:秀威。
翁小佩 (2019)。優秀跆拳道運動員責任感與利社會行為之培育及其對生涯發展的影響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中正大學,嘉義市。
翁仁禮 (2008)。台灣跆拳道道館經營理念、困難因素與因應策略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私立輔仁大學,新北市。
徐玉蘭 (2007)。血管張力素轉化酶及α-輔肌動蛋白基因對跆拳道訓練後基本技能與體適能之影響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清華大學南大校區,新竹市。
泰田利榮子 (2013)。日籍華語學習者語音學習及教學之自我民族誌 (未出版碩士論文)。私立文藻外語大學,高雄市。
徐仲徽 (2018)。以人為鏡的運動經驗探微-一位桌球教練選手的反思(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袁知明 (2019)。應用後設認知策略於跆拳道館學童 學習足技之行動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體育大學,桃園市。
馬鈺龍 (2005)。雅典奧運中華跆拳道隊隊奪金之探討 (未出版碩士論文)。臺北市大學,臺北市。
高秀蓉 (2000)。生涯轉換之質性分析研究: 以學士後教育學分班結業之教師為例 (未出版碩士論文)。屏東師範學院,屏東縣。
高國輝 (2015)。「如果可以重來」─一位旅美棒球選手的自我敘說 (未出版碩士論文)。臺北市立大學,臺北市。
高淑清、連雅慧、林月琴(譯) (2004)。探究生活經驗—建立敏思行動教育學的人文科學。嘉義市:濤石文化。(Manen, M. V., 1990)。
高熏芳、林盈助、王向葵等(譯) (2001)。質化硏究設計:一種互動取向的方法。臺北市:心理。 (Maxwell, J. A., 1996) 。
國家運動訓練中心 (2018)。國家運動訓練中心預算。資料引自https://www.nstc.org.tw/DownLoadC1.aspx?ClassID=057dc77a-054a-4f85-9998-6f3fb975d3fa
張火爐 (2020)。跆拳道協會經營管理及未來發展之研究 -以中華民國跆拳道協會為例 (未出版碩士論文)。私立開南大學,桃園市。
張可婷(譯) (2010)。民族誌與觀察研究法。新北市:韋伯文化出版有限公司。(Angrosino, M., 2007)
張能翔 (2010)。跆拳道運動教練知識管理之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台北市立大學,臺北市。
康淑婷 (2019)。2017世界大學運動會跆拳道比賽女子組金牌選手技術分析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私立輔仁大學,新北市。
張詩婕 (2012)。職業女子籃球新手球員的生涯轉換與規劃 (未出版碩士論文)。臺北市立大學,臺北市。
張翠芬 (2001)。一個青年女性自我之建構與轉化:自傳式民族誌取向 (未出版碩士論文)。私立輔仁大學,新北市。
張德聰 (1999)。運動焦點解決法於成人生涯轉換諮商效果之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梁如維 (2017)。籃球夢四部曲–自我敘說籃球專長生的教師路 (未出版碩士論文)。臺北教育大學,臺北市。
郭立仁 (2011)。身體構圖融入跆拳道教學之行動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台東大學,台東市。
莊宇晴 (2019)。大專跆拳道運動員於減重週期之訓練量、飲食攝取、食慾與體重分析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體育大學,桃園市。
莊育豪 (2017)。傾/請聽:一位空手道運動教練自我敘說探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臺北市立大學,臺北市。
莊佳佳 (2016)。跆拳道競賽執行Video Replay之探討以2012年倫敦奧運跆拳道 女子組-67公斤級為例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台北市。
許國龍 (2013)。標槍投擲之敘說研究–一位亞青國手的故事 (未出版碩士論文)。臺中教育大學,臺中市。
許雅筑 (2015)。大專公開男子組第一級籃球替補員運動經驗之敘說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許雅筑、徐耀輝 (2016)。大專公開男子組第一級籃球替補員運動經驗之敘說研究。彰化師大體育學報,(15),29-42。
許瑩瑩 (2016)。社會取向成就動機、壓力與因應之質性研究:以台灣優秀跆拳道選手為例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台北市。
連恆欣 (2008)。台灣跆拳道、文化與意識形態:歷史社會學分析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體育大學,桃園市。
郭奇峰 (2013)。運動生命的意義:一位手球選手與教練的包容故事 (未出版碩士論文)。臺北教育大學,臺北市。
郭岳東 (2017)。一位聽障小子的桌球人生 (未出版碩士論文)。臺北市立大學,臺北市。
郭芳容 (2015)。對話中的聲音:大學英語教師的自我民族誌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新竹市。
郭振維 (2009)。優秀射箭選手郭振維之心路歷程-2003年到2008年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體育大學,桃園市。
郭嘉秘 (2014)。「拚命鐵娘」: 一位永不妥協的女性田徑運動員之生命故事 (未出版碩士論文)。臺北市立大學,臺北市。
黃覺誼 (2011)。聽出生命的奇蹟-一位聽覺障礙者參與跆拳道之個人經驗敘說探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體育大學。台中市。
陳以瑄 (2019)。跆拳道品勢選手心理技能與心理韌性之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體育大學,桃園市。
陳玉華 (2015)。紅土上的黑珍珠:一位壘球選手母親參與球隊歷程之自我敘說 (未出版碩士論文)。臺北市立大學,臺北市。
陳向明 (2002)。社會科學質的研究。臺北市:五南。
陳伯璋 (1998)。教育研究方法的新取向:質的研究方法。臺北市:南宏。
陳志文 (2004)。間歇性連續踢擊對跆拳道優秀與一般選手反應時間與攻擊力量之比較 (未出版碩士論文)。臺北市立大學,臺北市。
陳怡方 (2011)。運動志工持續涉入、團隊認同與滿意度之關係研究-以彰化縣高山青車隊為例 (未出版碩士論文)。私立大葉大學,彰化縣。
陳怡安 (2020)。單側與雙側壺鈴訓練對跆拳道品勢選手平衡能力及核心穩定之影響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體育大學,桃園市。
陳怡盈 (2015)。舞動奇蹟:國際賽經驗之自我敘說 (未出版碩士論文)。臺北市立大學,臺北市。
陳怡儫 (2012)。田徑擲部選手喊聲經驗之個案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臺北市立體育學院,臺北市。
陳俞良 (2016)。睡眠品質對大專甲組跆拳道選手運動表現之影響 (未出版碩士論文)。私立中國文化大學,臺北市。
陳雅芬 (2016)。用累積創造奇蹟:人生馬拉松自我敘說 (未出版碩士論文)。臺北市立大學,臺北市。
陳詩欣 (2019)。「跆」出一片天:女性跆拳道運動員職業轉銜之個案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體育大學,桃園市。
陳豪 (2017)。急性壓力對大專跆拳道甲組運動員選擇性注意力之影響 (未出版碩士論文)。私立中國文化大學,臺北市。
陳劍涵(譯) (2018)。質性硏究設計:互動取向的方法。臺北市:心理。 (Maxwell, J. A., 2013) 。
陳潤智 (2014)。武術太極拳運動員–陳潤智的自我敘說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體育大學,桃園市。
陳靜如 (2008)。跆拳道運動之休閒涉入與性格發展關係之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台灣體育運動大學。臺中市。
陳蘭鳳 (2010)。2009「無聲的力量」:「鹿之女」奮鬥歷程 (未出版碩士論文)。臺北市立體育學院,臺北市。
陸冠芝 (2009)。球場上的藝術家:高爾夫訓練歷程 (未出版碩士論文)。臺北市立體育學院,臺北市。
曾佳欽 (2019)。臺灣跆拳道競技對打選手運動傷害調查之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私立正修科技大學,高雄市。
温文鵬 (2016)。Facebook網路社團互動與團隊認同感及團隊凝聚力之相關研究-以桃園市青少年籃球隊為例 (未出版碩士論文)。私立大葉大學,彰化縣。
曾建盛 (2013)。鋼鐵人生:一位田徑全能運動選手的生涯轉換敘說 (未出版博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市。
曾憶萱 (2013)。跆拳道品勢與對打技術關聯之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私立中國文化大學,臺北市。
曾櫟騁 (2013)。女子跆拳道比賽戰術個案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體育大學,桃園市。
游國豪 (2006)。跆拳道選手運動傷害之調查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私立輔仁大學,新北市。
馮朝霖、蔣興儀 (2006) 。關於反思性與主體性弔詭的一些聯想。應用心理研究,(31),133-140。
黃光獻 (2014)。重返「運動知識」的原點之旅--想像與實踐的辯證 (未出版博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黃米豪 ( 2018)。跆拳道運動家長價值觀之初探-以臺中市國小跆拳道為例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體育大學。台中市。
黃玫貞 (2012)。敘說汗水中的笑與淚:走過峰與谷的青少年桌球國手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市。
黃崇儒 (2003)。運動心理堅韌性概念的建構與測量 (未出版碩士論文)。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黃雅琳 (2007)。優秀跆拳道運動員之體能測驗結果對於運動傷害發生率的影響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體育大學,桃園市。
黃馥珍、卓紋君 (2009)。敘說研究的探索從三本敘說分析研究的比較說起。輔導季刊,45 (3),49-64。
楊孟容 (2002)。不同背景變項的大專跆拳道運動員傷害後情緒反應之研究:以性別角色、社會支持為指標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體育大學,桃園市。
楊淑君 (2010)。台灣跆拳道運動發展之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體育大學,桃園市。
萬定國 (2017)。女子組跆拳道各量級冠軍選手比賽得分技術分析-以2017年世界大學運動會為例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東華大學,花蓮縣。
詹仲凡 (2018)。夸父追日跨夜接力賽籌辦歷程之自我敘說 (未出版碩士論文)。臺北市立大學,臺北市。
葉伊凡 (2010)。優秀跆拳道運動原人格特質與致勝因素之質性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中正大學,嘉義縣。
葉芓孍 (2012)。我國跆拳道績優運動選手生涯規畫之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體育大學,桃園市。
蔡佩宜 (2019)。跆拳道足技影像分析之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私立建國科技大學,彰化市。
葉紀昶 (2019)。增強式訓練對跆拳道舘學員專項技術表現之影響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中教育大學,台中市。
葉勝維 (2015)。跆拳道不同預備站姿旋踢之生物力學分析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葉霄翔 (2000)。跆拳道運動在台灣發展過程之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廖浩凱 (2016)。太極拳運動參與者之團隊認同與團隊滿意度之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私立大葉大學,彰化縣。
廖書婷 (2014)。「金、菁、驚、荊」四部曲:運動經驗敘說 (未出版碩士論文)。臺北市立大學,臺北市。
維基百科(2019a)。亞洲跆拳道錦標賽。資料引自https://zh.wikipedia.org/wiki/%E4%BA%9E%E6%B4%B2%E8%B7%86%E6%8B%B3%E9%81%93%E9%8C%A6%E6%A8%99%E8%B3%BD
維基百科 (2019b)。中華台北國際大型運動會獎牌列表。資料引自https://zh.wikipedia.org/wiki/%E4%B8%AD%E8%8F%AF%E5%8F%B0%E5%8C%97%E5%9C%8B%E9%9A%9B%E5%A4%A7%E5%9E%8B%E9%81%8B%E5%8B%95%E6%9C%83%E7%8D%8E%E7%89%8C%E5%88%97%E8%A1%A8
廖彩虹 (2018)。凝聚與衝突—俠客躲避球隊成長生命故事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體育大學,桃園市。
賓夢婕 (2014)。一位女性拳擊選手的經驗與反思 (未出版碩士論文) 。臺北市立體育學院,臺北市。
劉一民 (2005)。運動哲學新論。臺北市:師大。
劉一民 (2007)。生命和學問的對話—遇見運動質性研究。國民體育季刊,64 (3),31-37。
劉昌隆 (2018)。電子護具對跆拳道旋踢動作之影響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大,彰化市。
劉恩昕 (2019)。不同自我對話對跆拳道前腳旋踢踢擊之影響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體育大學,桃園市。
劉彩貞 (2019)。跆拳道360度後旋踢運動軌跡之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私立建國科技大學,彰化市。
歐陽弘 (2007)。聖經與老子之道:論跆拳道之道與文化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體育大學,桃園市。
蔡如鵑 (2017)。女性游泳運動員生涯轉換歷程之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臺北市立大學,臺北市。
蔡欣宜 (2020)。107年大專運動會跆拳道比賽公開女子組金牌選手技術分析 (未出版碩士論文)。私立輔仁大學,新北市。
蔡宗憲 (2019)。不同起腳動作對跆拳道側踢與滑步側踢執行時間之分析 (未出版碩士論文)。私立建國科技大學,彰化市。
蔡昀展 (2019)。增強式訓練對國小男童跆拳道運動員爆發力及身體組成的影響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金門大學,金門縣。
蔡明志(2018,3月30日)。中華民國跆拳道協會。體育運動大辭典。資料引自http://sportspedia.perdc.ntnu.edu.tw/search.php
蔡敏玲、余曉雯(譯) (2003)。敘說探究:質性研究中的經驗與故事。臺北市:心理。(Clandinin, D. J., & Connelly, F. M., 2000) 。
蔡敦浩、劉育忠、王慧蘭 (2011)。敘說探究的第一堂課。臺北市:鼎茂圖書。
蔣郁芬 (2017)。一個機緣、一份執著:以自我民族誌探索美麗排球人生 (未出版碩士論文)。臺北市立大學,臺北市。
蔣逸民 (2011)。自我民族誌:質性研究方法的新探索。浙江社會科學,(4),11-18。
鄭孟芳 (2011)。由缺至全 - 聽障者跨越身體藩籬的學舞故事 (未出版碩士論文)。臺北市立體育學院,臺北市。
盧崴詡 (2014)。以安頓生命為目標的研究方法—卡洛琳.艾里斯的情感喚起式自傳民族誌。社會學研究,6,221-237。
蕭俊文 (2020)。金門地區振興跆拳道運動推廣策略之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金門大學,金門縣。
蕭慈慧 (2018)。游泳教學的想像與實際: 一位女性教師實務知識的自我敘說(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中教育大學,台中市。
戴暐杰 (2017)。沿著思緒的足跡:一位空手道運動員接觸行政工作之自我民族誌 (未出版碩士論文)。臺北市立大學,臺北市。
薛東雲 (2017)。氣功修練歷程之自我敘說 (未出版碩士論文)。臺北市立大學,臺北市。
謝沛琪 (2019)。非營利運動組織的經營模式-以中華民國跆拳道運動競技協會為例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體育大學,桃園市。
謝宜霖 (2016)。運動國手生涯轉換歷程之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私立中國文化大學,臺北市。
謝承勳 (2017)。頂尖跆拳道選手運動社會化過程中價值體系建構之探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中興大學,台中市。
謝美政 (2017)。「乒」向夢想-桌球教練自我敘說 (未出版碩士論文)。臺北市立大學,臺北市。
簡澤民 (2007)。跆拳道館經營策略之個案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顏祥玶 (2019)。2016年里約奧運跆拳道女子組67公斤級金牌選手比賽得分技術分析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東華大學,花蓮縣。
羅玉如 (2019)。敘說一位女子競技體操國家代表隊選手的適應歷程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市。
羅雅元 (2015)。靜動之間─一位體適能教練的自我敘說 (未出版碩士論文)。臺北市立大學,臺北市。
蘇仙菁 (2008)。「最後一役」:千里尋師之桌球訓練歷程 (未出版碩士論文)。臺北市立體育學院,臺北市。
蘇俊豪 (2010)。國內培育跆拳道奧運選手道館之個案研究-以台北縣雄麒道館為例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鐘芝憶 (2005)。界線-網球場上的異化現象。載於劉一民、周玉萍(主編),運動哲學心靈饗宴 (頁33-47)。臺北市:師大書苑。
鍾宜真 (2007)。大學跆拳道選手賽季間生理及生化變化之研究大學跆拳道選手賽季間生理及生化變化之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台灣體育大學,臺中市。
鐘昱剴 (2019)。攝取含氧水對於跆拳道選手模擬比賽心跳率、血乳酸及運動知覺疲勞程度之影響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中正大學,嘉義縣。
Allen-Collinson, J. (2012). Autoethnography: Situating personal sporting narratives in socio-cultural contexts. In M. Yong and M. Atkinson (Eds.), Qualitative research on sport and physical culture (pp. 191-212). Bingley, UK: Emerald Group Publishing Limited.
Ashforth, B. E., & Mael, F. (1989). Social identity theory and the organization.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14(1), 20-39.
Astle, S. J. (1986). The experience of loss in athletes. Journal of Sports Medicine and Physical Fitness, 26, 279-284.
Bartel, C. A. (2001). Social comparisons in boundary-spanning work: Effects of community outreach on members’ organizational identity and identification. 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 46(3), 379-413.
Brewer, B. W., Van Raalte, J. L., & Linder, D. E. (1993). Athletic identity: Hercules' muscles or Achilles heel?.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port Psychology, 71(1), 83-93.
Clandinin, D. J., & Connelly, F. M. (2000). Narrative inquiry: Experience and story in qualitative research. San Francisco, CA: Jossey-Bass.
Danish, S. J. (1983). Musings about personal competence: The contributions of sport, health, and fitness. American Journal of Community Psychology, 11(3), 221-240.
Dutton, J.E., Dukerich, J. M., & Harquail, C. V. (1994). Organizational images and member identification. 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 39, 239-263.
Ellis, C. (2004). The ethnographic I: A methodological novel about autoethonography. Walnut Creek, CA: AltaMira Press.
International University Sports Federation (2019). Summer Universiade events. Retrieved from https://www.fisu.net/sport-events/summer-universiades-events
Lee, J.Y., & Jeong, K.H. (1996). Taekwondo Kyorugi. Seoul: Oh-sung
Lincoln, Y. S., & Guba, E. G. (1985). Naturalistic inquiry. Beverly Hills, CA: Sage.
Markus, H. (1997). Self-schemata and processing information about the self.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35, 63-78.
Pearlin, L. I. (1983). Role strains and personal stress. In H. B. Kaplan (Ed.), Psychological stress: Trends in theory and research. New York: Academic Press.
Pearson, R. E., & Petitpas, A. J. (1990). Transitions of athletes: Developmental and preventive perspectives. Journal of Counseling & Development, 69(1), 7-10.
Petitpas, A. (1987). Psychological care for inured athletes. Unpublished manuscript, Spring-field College, Springfield, MA, USA.
Richardson, L. (1994). Writing: A method of inquiry. In N. K. Denzin & Y.S. Lincoln (Eds.), Handbook of qualitative research (pp. 324-329). Thousand Oaks, CA: Sage.
Scanlan, T. K., Carpenter, P. J., Schmidt, G. W., Simons, J. P., & Keeler, B. (1993). An introduction to the sport commitment model. Journal of Sport and Exercise Psychology, 15, 1-15.
Sparkes, A. (2000). Autoethnography and narratives of self: Reflections on criteria in action. Sociology of Sport Journal, 17(1), 21-43.
Tajfel, H. & Turner, J. C. (1985). The social identity theory of intergroup behavior. In Worchel, S. & Austin, W. G. (Eds.), Psychology of Intergroup Relations, Nelson-Hall, Chicago.
Turner, B. S. (1985). Knowledge, skill and occupational strategy: The professionalisation of paramedical groups. Community Health Studies, 9(1), 38-47.
노효영(1999)。끊임없는도전-의기회게마디인생。서울시:도서출판신우기획。
노효영(2011)。中華跆拳道之父盧孝永回憶錄。(賀中慧、林榮培)桃園縣:科樂印刷事業有限公司(原著於1999年出版)。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