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號:guest(3.149.250.11)          離開系統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詳目顯示

以作者查詢圖書館館藏以作者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系統以作者查詢全國書目勘誤回報
作者:李長泰
作者(英文):Chang-Tai Li
論文名稱:KONA:鐵人三項運動次文化的歷程分析
論文名稱(英文):Kona:The Study Of Sport Subculture For Triathlete
指導教授:邱建章
指導教授(英文):Chien-Chang Chiu
口試委員:徐偉庭
蔡政良
口試委員(英文):Wei-Ting Hsu
Cheng-Liang Tsai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東華大學
系所名稱:體育與運動科學系
學號:610689510
出版年(民國):110
畢業學年度:109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19
關鍵詞:運動次文化鐵人三項KONA世錦賽
關鍵詞(英文):Sport SubcultureTriathlonIRONMAN World Championship
相關次數:
  • 推薦推薦:0
  • 點閱點閱:12
  • 評分評分: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
  • 下載下載:6
  • 收藏收藏:0
本研究以具有參加KONA世錦賽經驗的鐵人三項選手為研究對象,藉由運動次文化的構成要素 (次文化的價值、行為與規範及物質消費與使用) 來分析、描繪鐵人三項運動次文化的細節樣貌,釐清鐵人三項愛好者從初嘗鐵人體驗到完成世錦賽的歷程。為達成上述研究目的,本研究使用「深度訪談法」與「參與觀察」作為資料收集方法。結果顯示,鐵人三項愛好者在不同的運動背景及人格特質下,KONA世錦賽的參與者具有相似的精神價值與行為模式,參與KONA世錦賽是其夢想與目標,並具有堅持不懈的鐵人精神,專注於日常訓練,樂意分享個人運動經驗與心得,也融入鐵人三項的生活風格,建構出固定的日常作息與高度自律的自我要求,更有來自家庭的支持與限制。主流社會仍然對全心投入鐵人運動的愛好者具有刻板印象與偏見,有如不被主流社會接受的「異端運動份子」,他們擁有強烈的價值認同,是一群享受鐵人世界的「深度休閒者」。其次,這群鐵人透過延遲享樂和犧牲日常玩樂,進而得到更多運動樂趣與文化體驗,是一群「追求運動快感的禁欲者」。最後,這群鐵人喜好使用自己認定的裝備器材,愛護珍惜,並有固定的使用習慣與儀式行為,更將運動裝備視為一同完成艱辛訓練與比賽的親密夥伴,表現出「運動裝備惜物者」的態度與行為模式。
This study, focusing on Ironman Triathlon athletes who have ever participated in the Ironman World Championship in Kailua-Kona, Hawaii, aims to clarify the Ironman Triathlon lovers’ process from their first attempts at the races to the completion of the World Championship through the analysis and depiction of the Ironman Triathlon subculture details with the elements (including values, behavior, and regulations as well as material consumption and use) in subcultures. In-depth interviews and participant observation were adopted to collect data. The study results show that under different backgrounds in sports and personality traits of Ironman Triathlon lovers, Ironman Kona participants shared similar spiritual values and behavior patterns. Participation in the Ironman Kona was their dream and goal. With their persevering Ironman spirits, they concentrated on everyday training and were glad to share personal experiences and thoughts. Besides, they settled into the Ironman Triathlon lifestyle, establishing regular daily routine and demanding high self-discipline. There were also supports and constraints from families. Stereotypes and prejudice against those devoted themselves to Ironman events still could be found in mainstream society that regarded them as “Sports Heretics;” they were a group of “Deep Leisure Participants” that possessed strong value identification and enjoyed themselves in the world of Ironman Triathlon. Furthermore, these Ironman athletes were a group of “Ascetics Pursuing Sports Pleasure” having more fun and cultural experience through delayed gratification and the sacrifice of daily amusements. Finally, these athletes not only used and cherished equipment and gear they personally preferred and recognized but also exhibited stable usage habits and ritual behavior. They even deemed them their intimate partners completing harsh training and race events together, showing the attitude and behavior patterns of “Sports Equipment Cherishers.”
第壹章 緒論 01
第一節 問題意識與背景 01
第二節 研究目的 04
第三節 名詞解釋 05
第貳章 文獻探討 07
第一節 文化與次文化 07
第二節 運動文化及其次文化構面相關之研究 08
第參章 研究方法 27
第一節 對象選取 27
第二節 質性研究 28
第三節 參與觀察與深度訪談 28
第四節 資料整理與分析 31
第五節 研究流程與架構 32
第六節 質性研究信效度建立 34
第七節 研究倫理 35
第肆章 KONA 鐵人的生活世界與次文化歷程 37
第一節 鐵人三項初體驗 37
第二節 鐵人的生活風格與文化展演 46
第三節 KONA世錦賽的朝聖之旅 79
第四節 鐵人歷練後的反思 90
第伍章 結論與建議 111
第一節 結論 111
第二節 研究建議 114
參考文獻 115
附錄一:訪談訪綱 120
附錄二:研究同意書 121
一、中文部分
大迫傑 (2020)。跑過、煩惱過,曾能發現的事 (涂紋凰譯)。臺北市:時報文化。(原著出版於2019)
中華民國體育協進會編譯 (1983)。運動人際學。臺北市:幼獅。
公路車小馬(2019)。關於單車,我說的其實是……。臺北市:聯合文學。
王志弘、李根芳 (2003)。文化理論詞彙。臺北市:巨流。
王宗吉 (1996)。體育運動社會學。臺北縣:銀禾文化。
王冠翔 (2019)。去你的人生低谷:最速總的世界六大馬之路。臺北市:時報文化。
石明宗(2009)。“運動儀式”之研究-“技術動作儀式”與“再現文化儀式”。運動文化研究,(8),7-51。
曲宏義、張立群 (2006)。鐵人三項運動特性與訓練。競技運動,8(2),16-19。
江明宗 (2011)。敘說鐵人三項參賽者之參與經驗 (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市
何姍姍、謝智謀 (2021)。從冒險運動中找到自我認同—以三位衝浪者為例。運動與遊憩評論,(9),69-94。
余玥林、陳其昌 (2003)。深度休閒的意涵與效益。雲科大體育,(6),59-64。
吳崇旗、王偉琴 (2020)。休閒型鐵人三項運動參與者完賽歷程體驗之探究。中華體育季刊。34(3),143-154。
吳嘉苓 (2012)。社會及行為科學研究法.二,質性研究法。臺北:臺灣東華。
呂炫緯 (2015)。以認真休閒概念探討街頭籃球參與者自我認同之歷程 (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李仁佐、張家昌 (2007)。休閒運動參與對提昇健康體適能之探討。彰化師大體育學報,(7),114 — 121。
李筱瑜、陳惠君 (2015)。小短腿來了!三鐵一姐李筱瑜的鐵人之路。臺北:早安財經。
村上春樹 (2008)。關於跑步,我想說的其實是…… (賴明珠譯)。臺北市:時報文化。(原著出版於2007)
周文祥 (1995)。目標設定在運動領域中研究上的一些問題與觀點。中華體育季刊,8(4),23-32。
林欣慧 (2002)。解說成效對休閒效益體驗之影響:以登山健行為例 (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邱立翔 (2008)。次文化創意隊產品創新設計的啟發:以日本動漫文化為例 (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實踐大學:臺北市。
邱建章 (2003)。來去加州:休閒健身運動與生活風格之文化研究 (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邱建章、許訓瑞(2015)。運動康軒:企業「營造」運動制度的文化經驗。體育學報,48 (3),265-290。
胡凱揚、周嘉琪、王聖文 (2014)。探究運動熱情、運動員認同與運動承諾之相關。國北教大體育,(8),54-61
徐國峰 (2014)。挑戰自我的鐵人三項訓練書—游泳、自行車、跑步三項全能運動指南。臺北市:臉譜。
徐敏家 (2009)。臺灣衝浪次文化建構歷程 (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體育大學:桃園市。
徐嘉毅 (2015)。單車壯遊:深度單車騎乘者運動承諾之研究 (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東華大學:花蓮縣。
高麗娟、黃光獻 (2014)。體育運動質性資料分析方法。體育學報。47(2),159-178。
張文威 (2011)。朝勝與朝聖-臺灣棒球迷儀式文化。運動文化研究,(17),113-134。
許子力 (2003)。近/進/浸直排輪---------身體之再現/體現 (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許立宏 (2005)。運動教育哲學。臺北巿:冠學文化。
許立杰 (2019)。Jay的跑步筆記:矽谷工程師激勵上萬人的科學化訓練與生活哲學。臺北市:一心文化。
許樹淵 (2012)。體育運動社會學。臺北市:師大書苑。
郭修森(2016)。運動型中小企業贊助鐵人三項選手之贊助效益研究 (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北市立大學:臺北市。
陳子軒 (2012)。日常生活的運動文化-從慶典到景觀?運動文化研究,(21),113-146。
陳向明 (2002)。社會科學質的研究。臺北市:五南。
陳宏銘 (2002)。一種另類運動的文化地景-以都市滑板族的運動空間為例 (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臺北市。
陳其昌,張婷婷 (2009)。攀岩活動參與者休閒動機與深度休閒之關係。大專體育學刊,11( 4),69-80。
陳怡仁 (2015)。領導階級水肺潛水者認真休閒之探討 (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大學:臺南市。
陳彥博 (2015)。越跑越懂得:亞洲第一極地超馬選手陳彥博想告訴你的事。臺北市:圓神。
黃心佳 (2008)。深度休閒者涉入歷程之分析。大專體育學刊。10(1)。25-34。
黃伊菁、賴姍姍、賴永成 (2017)。路跑活動參與者熱情和運動享樂感之關係研究。嶺東體育暨休閒學刊,(15),31-50。
黃芳進 (2007)。運動競賽之比賽意義的詮釋-以運動愛好者的經驗為出發。嘉大體育健康休閒期刊,6(2),147-151。
楊鈞皓 (2017)。機車運動比賽參與者深度休閒與遊憩專業化之研究 (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雲林科技大學:雲林縣。
楊濟銘、李加耀 (2012)。鐵人三項選手身體感之研究。國北教大體育,(6),100-110。
劉虹伶 (2005)。深度休閒之休閒效益。大專體育學報,(78),116-122。
劉庭宇、蔡明昌 (2011)。從休閒次文化中發現自我認同―以認真休閒初探。大專體育,(117),1-7。
潘淑滿 (2003)。質性研究:理論與應用。臺北市:心理。
蔡文輝 (2010)。社會學。臺北市:三民。
蔡牧霖 (2015)。從身體實踐到日常實踐:極限運動「跑酷」如何成為一種生活態度 (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山大學:高雄市。
蔣昇杰、張瑞泰 (2013)。鐵人三項運動的特性。高師大體育,(11),62-80。
鍾孟玲 (2015)。運動熱情之探討。彰化師大體育學報,(14),152-164。
顏伽如(2003)。認真休閒之參與歷程與相關因素之研究:以臺北市立圖書館「林老師說故事」志工為例 (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體育學院:桃園縣。
顔伽如、林禹良 (2003)。將終身學習當作認真休閒。大專體育,(65),90-95。
魏逸軒 (2006)。鐵人三項競賽的成功歷程研究 (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中國文化大學:臺北市。
關家良一 (2015)。放慢速度的勇氣 關家良一的超馬道 (葉東哲譯)。臺北市:遠流。(原著出版於2015)。
嚴祥鸞 (2008)。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參與觀察法。臺北市:巨流。
蘇瑞陽 (1992)。運動文化的出路與發展。中華體育季刊,6(3),7-17。
Dant, T. (2009). 物質文化 (龔永慧譯)。臺北市:書林。(原著出版於1999)
Davis, B. (2013). 改變人生,從跑步開始:甩掉120磅、啟動新生活的汗水旅程 (錢基蓮譯)。臺北市:三采。(原著出版於2012)
Friel, J. (2011). 鐵人三項訓練聖經 (菁英工作室譯)。臺北市:禾宏文化資訊。(原著出版於2009)
Hebdige, D. (2005). 次文化:風格的意義 (蔡宜剛譯)。臺北市:巨流。(原著出版於1979)
Light, D, Jr. & Keller, S. (1995). 社會學 (林義男譯)。臺北市:巨流。(原著出版於1975)
Maguire, J., Jarive, G., Mansfield, L. & Bradley, J. (2008). 運動世界的社會學 (黃東治、邱金松譯)。臺北市:學富文化事業。(原著出版於2002)
McDougall, C. (2010). 天生就會跑 (王亦穹譯)。新北市:木馬。(原著出版於2009)
Nixon, H L. II. & Frey, J H. (2000). 運動社會學 (王宗吉譯)。臺北市:洪葉文化。(原著出版於,1996)
Sheehan, G. (2016). 我跑步,所以我存在:美國跑步教父關於運動的18種思索 (歐陽鳳譯)。臺北市:遠流。(原著出版於2013)
Flick, U. (2007). 質性研究導論 (李政賢譯)。臺北市:五南。(原著出版於1995)
Young, D. (2016). 艾倫·狄波頓的人生學校:運動鍛鍊你的思考力 (芳慈安譯)。臺北市:時報文化。(原著出版於2015)

二、英文部分
Bavinton, N. (2007). From Obstacle to Opportunity: Parkour, leisure, and the reinterpretation of constraints. Annals of Leisure Research 10(3-4): 391-412.
Blumer, H. (1969). Symbolic Interactionism: Perspective and Method. Englewood Cliffs, NJ: Prentice-Hall.
Cohen, P. (1972). Sub-cultural Conflict and Working Class Community. W.P.C.S. 2, University of Birmingham.
Frey, J H. & Dickens, D R. (1991). Leisure as a Primary Institution. Sociological Inquiry 60:264-273
Goetz, J & LeCompte, M. (1984). Ethnography and Qualitative Research. White Plains: Longman.
Irwin, J. (1973). Surfing: The Natural History of an Urban Scene. Urban Life and Culture 2: 131-160
Jones, I. (2000). A model of serious leisure identification: The case of football fandom. Leisure Studies, 19(4), 283-298
Loy, J W., McPherson, B D. & Kenyon, G. (1978). Sport and Social Systems. Reading, MA: AddisonWesley.
Lu, L. & Argyle, M. (1994). Leisure satisfaction and happiness as a function of leisure activity. Journal of Medical Sciences, 10, 89-96.
Luschen, G. (1967). The Interdependence of Sport and Culture. International Review of Sport Sociology 2:27-41
Lutz, R. (1991). Careers in Running: Individual Needs and Social Organization. International Review for the Sociology of Sport 26: 173.
McPherson, B D., Curtis, J E., & Loy, J W.(1989). The Social Significance of Sport. Champaign, IL:Human Kinetics Publishers.
Nash. J E. (1976). The Short and the Long of It: Legitimizing Motives for Running. In J. E. Nash and J. P. Spradley (Eds.). Sociology: A Descriptive Approach (161-181). Chicago: Rand McNally.
Nash. J E. (1979). Weekend Racing as an Eventful Experience: Understanding the Accomplishment of Well-Being. Urban Life 8: 199-217.
Nixon, H L. II. (1984). Sport and the American Dream. Champaign, IL: Human Kinetic/LEISURE Press Imprint.
Nixon, H L. II. (1992). A Social Network Analysis of Influences on Athletes to Play with Pain and Injuries. Journal of Sport & Social Issues 16: 127-135
Patton, M. Q. (1990). Qualitative Evaluation and Research Methods. 2nd Ed. Newbury Park:sage.
Renson, R. (1976). Social Status Symbolism of Sport Stratification. Hermes 10: 433-443.
Stebbins, R A. (1992). Amateurs, Professionals, and Serious Leisure.
Stebbins, R A. (2001). New Directions in the Theory and Research of Serious Leisure.
Tumer, V. (1978). Image and Pilgrimage in Christian Culture: Anthropological Perspectives,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Van Mannen, J. & Barley, S. R. (1984). Occupational communities: Culture and control in organizations. Research in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6, 287-365
Williams, R. (1965). The Long Revolution Penguin.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