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號:guest(3.144.15.7)          離開系統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詳目顯示

以作者查詢圖書館館藏以作者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系統以作者查詢全國書目勘誤回報
作者:徐子晴
作者(英文):TZU-CHING HSU
論文名稱:《未竟之地》動物短篇小說集
指導教授:黃宗潔
指導教授(英文):TSUNG-CHIEH HUANG
口試委員:吳明益
楊佳嫻
口試委員(英文):MING-YI WU
CHIA-HSIEN YANG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東華大學
系所名稱:華文文學系
學號:610708108
出版年(民國):111
畢業學年度:110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95
關鍵詞:野生動物自然書寫短篇小說未竟之地棲地破壞
關鍵詞(英文):wild animalNature Writingshort novelsunfinished landhabitat destruction
相關次數:
  • 推薦推薦:0
  • 點閱點閱:16
  • 評分評分: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
  • 下載下載:3
  • 收藏收藏:0
小說集集結了七篇短篇小說,每篇的篇幅大約是6000-8000字,以動物作為主軸敘事的小說集,每篇小說的時空背景皆不相同。
一、〈不擬續養〉
藉由一個不堪負荷的飼主,結合交友軟體的形式,講述不擬續養政策對於寵物、飼主、社會來說的關係,藉由回溯與寵物的過往記憶,召喚出飼主責任意識,反思生命的價值和意義,思考自己和同伴動物的連結。
二、〈石中生花〉
從一個在都市中迷茫的角色為軸線,結合前段時間動物園動物頻繁出走的消息、街貓放養議題,講述結紮原放、野生動物豢養,動保與野保的衝突。城市和自然的區隔,去展現出自然和城市的相連,野生動物和人類的相連。
三、〈燕字回時〉
接觸了生態攝影的繪畫專業女子,因為親身經歷了調查,而開始回頭反思自己和野地之間的關係,思考藝術創作與實境攝影之間的關係,藉由調查推進、交談,進而找到自己的故事。
四、〈鯨日海潮〉
一名海上的解說員,面對賞鯨船的教育性和娛樂性的平衡中迷失,也忘記了最初來到海上解說的初衷,直到遇見了那群抹香鯨,看著牠們的型態動作,找回自己遇見海上鯨豚的感動,而將自己撿拾回來的故事。
五、〈石居望潮〉
因為居酒屋的時才出現了從未見過的章魚卵,回憶了跟前女友、母親相處的時光,從章魚的生態習性上彷彿看見了自己跟家庭的關係、跟社會的關係,顯示出動物與人類的相似性和關聯行。
六、〈沼林群象〉
傑夫是一個動物研究者,出走四地的研究各種動物,在一次意外事件,發現了一群美洲早已不該存在的象群,從象群的社會關係中,看見自己與家庭的問題和關係。
七、〈記憶森林〉
珀西的祖父在遇見一個印第安女子之後就變了。在那名女子消失之後,祖父堅持是一隻獵到抓走了她,但在亞利桑那根本不可能有獵豹。祖父為其雕刻了數以百計的獵豹版畫,那些版畫上的孔洞來自棲地被破壞而轉而進入人類住家的啄木鳥,這些失去天然樹洞的啄木鳥造就了生動的板畫,珀西和父親在祖父去世之後,帶著他的板畫往北出發,去那片石化森林裡,找尋那隻活在祖父記憶裡的獵豹,在旅途中回朔過去的記憶。
3三年-不擬續養(黃金獵犬在三歲時精神完全成熟) 1
10十天-石中生花(石虎幼仔出生十天後開眼) 17
27二十七公分-燕字回時(小燕鷗成體體長約二十七公分) 29
45四十五度-鯨日海潮(抹香鯨的噴氣與海的夾角是四十五度) 43
65百分之六十五-石居望潮(章魚可以分離水中的氧氣達百分之六十五) 51
70七十年-沼林群象(非洲森林象的壽命可達七十歲) 59
120時速一百二十-記憶森林(獵豹最快的時速是一百二十公里) 69
(此全文限內部瀏覽)
01.pdf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