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號:guest(18.191.202.41)          離開系統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詳目顯示

以作者查詢圖書館館藏以作者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系統以作者查詢全國書目勘誤回報
作者:林佩貞
作者(英文):Pei-Chen Lin
論文名稱:台灣景氣循環與信用卡業務關聯性之探討
論文名稱(英文):The Study on Correlations between Taiwan's Business Cycles and Credit Card Business
指導教授:蕭朝興
指導教授(英文):Chao-Shin Chiao
口試委員:管文麒
陳正杰
口試委員(英文):Wen-Chi Kuan
Cheng-Chieh Chen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東華大學
系所名稱:企業管理學系
學號:610732506
出版年(民國):109
畢業學年度:108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76
關鍵詞:景氣循環指標領先指標信用卡業務
關鍵詞(英文):Business Cycle IndicatorsLeading IndicatorsBackward Indicators
相關次數:
  • 推薦推薦:0
  • 點閱點閱:12
  • 評分評分: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
  • 下載下載:0
  • 收藏收藏:0
本研究利用國家發展委員會所編列之相關景氣循環指標、台灣經濟新報TEJ資料庫以及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銀行局公告之信用卡業務相關數值:「國內簽帳金額」、「國外簽帳金額」、「國內預借現金金額」、「國外預借現金金額」及「循環信用餘額」等信用卡業務五大指標,並以1998年1月至2018年12月期間共計252個月資料,探討其與台灣景氣循環及股市大盤基準日期高、低點之間的領先落後情况、影響程度及領先落後之順序關係。
利用信用卡業務研究變數與景氣循環及股市大盤交叉比對及高、低峰平均值與領先落後指標分析之後,發現以下研究結論,作為官方及民間做因應景氣循環擬定策略的參考依據:國人持卡消費不會因為景氣達到高峰,而胡亂擴張信用消費,反而是延遲反映出景氣循環高峰對於消費的波動,才出現消費擴張;另因應景氣循環衰退,領先反映出消費緊縮的現象,而簽帳金額的緊縮幅度更是高於在景氣循環高峰時波動程度。尤其在雙卡風暴後,國人在擴張信用消費功能,與市場利率漸趨下降等因素下,國人利用信用卡消費行為呈現逐漸趨成熟理性。不論是政府或管理者對於策略的擬定,也當瞭解現下消費者行為的模式,以利策略的施行效果得以更符預期。
The purpose of this thesis is to explore the lead-lag relations between the sales associated with credit cards and the Taiwan business cycle as well as the Taiwan stock market from 01/1998 to 12/2018, totaling 252 months. This thesis employs the sales of "the value of domestic transactions", "the value of foreign transactions, "domestic cash advance", "foreign cash advance" and "revolving credit balance".
First, the values of domestic and foreign transactions as well as the domestic and foreign cash advances reach their peaks after the economy and the stock market over the peak periods. Second, the values of domestic and foreign transactions reach their bottoms before the economy and the stock market over the peak periods. Third, the percentage differences in the peaks between the selected credit card variables and the economy or the stock market are larger than those in their bottoms. Fourth, especially after the two-card crisis, people in the expansion of consumer credit functions, and market interest rates gradually decline and other factors, people become more rational in controlling their credits. It is necessary to understand the patterns of consumer behavior, so the corresponding strategies can be more in line with expectations.

第一章 緒 論  1
第二章 文獻探討  9
第三章 研究方法  17
第四章 研究結果  29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65
吳德仁(2016)。信用卡業務與總體經濟指標關聯性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大葉大學管理學院碩士在職專班,彰化縣。
周秀青(2005)。信用卡循環信用餘額與總體經濟因素之關聯性分析(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成功大學企業管理學系碩博士班,台南市。
洪淑玲(2010)。信用卡簽帳金額與總體經濟因素關聯性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世新大學財務金融學研究所,台北市。
徐志宏、周大森(2010)。近期臺灣景氣循環峰谷之認定。經濟研究,12期,頁3。
翁書婷(2015)。圖解行動支付兩大模式,你的錢未來這樣用!。數位時代雜誌評論主編,頁1
陳孟谷(2004)。總體經濟變數對信用卡循環信用比率影響之分析(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興大學應用經濟學研究所,台中市。
陳裕勝 (2004)。臺灣地區信用卡預借現金和循環信用餘額與總體經濟因素之關係(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嶺東技術學院財務金融研究所,台中市。
陳劍虹(2014)。景氣領先指標研究-信用管道指標之建構。經濟研究,14期,頁40。
湯政憲(2017)。台灣景氣循環與建築材料銷售關聯性之探討(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東華大學管理學院高階經營管理碩士在職專班,花蓮縣。
劉欣姿(2018)。臺灣第 14 次景氣循環谷底認定之研究。經濟研究,19期,頁3。
盧紀燁(2010)。台灣經濟循環與各產業景氣循環優先順序關係之探討(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東華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花蓮縣。
(此全文20250324後開放外部瀏覽)
01.pdf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